Ⅰ 回程誤差是怎麼產生的
在相同條件下,被測量值不變,計量器具行程方向不同其示值之差的絕對值。也稱滯後誤差。測量器具對同一個尺寸進行正向和反向測量時,由於結構上的原因,其指示值不可能完全相同,這種誤差被稱作回程誤差。
(1)偏差件回用擴展閱讀
電機本身是沒有回程誤差的,編碼器讀到多少是多少,步進電機轉了多少脈沖就是多少,伺服系統通常比步進電機精度高。回程誤差是電機輸出軸上連接的絲杠等傳動機構產生的。因此,伺服系統可以精確控制電機,沒法兒處理回程誤差。
因此,零位開關除了給增量編碼器上電尋零外,對於高精度要求的運動,還可以在運動過程中進行回零,以消除回程誤差。即使是絕對編碼器不需上電尋零,
也可以用光電開關來消除回程誤差。當需要保證來回方向都沒有回程誤差,就要在兩端都設置零位開關,使電機在變向後先對准此方向的零位,再以此為零位測量運動位移。
Ⅱ 什麼是生存偏差和回填偏差
In finance, Survial bias is the tendency for failed companies to be excluded from performance studies because they no longer exist. It often causes the results of studies to skew higher because only companies which were successful enough to survive until the end of the period are included.
For example, a mutual fund company's selection of funds today will include only those that are successful now. Many losing funds are closed and merged into other funds to hide poor performance. In theory, 90% of extant funds could truthfully claim to have performance in the first quartile of their peers if the peer group includes funds that have closed.
In 1996 Elton, Gruber, & Blake showed that survivorship bias is larger in the small-fund sector than in large mutual funds (presumably because small funds have a high probability of folding).They estimate the size of the bias across the U.S. mutual fund instry as 0.9% per annum, where the bias is defined and measured as:
"Bias is defined as average α for surviving funds minus average α for all funds"
(Where α is the risk-adjusted return over the S&P 500. This is the standard measure of mutual fund out-performance).
在做資本市場實證的時候如果樣本的選取只保留當前在市場上的證券,那麼那些被淘汰掉的證券就沒有算進樣本,導致證券的收益率高於市場的實際情況。如果實證的期限較長,退市的公司較多,生存者偏差就會比較嚴重。 (望採取,我也是去論壇辛苦查詢的)。
Ⅲ 生產過程中出現偏差如何處理
在生產過程中由於工藝條件發生偏移變化、設備突發異常、產品質量發生偏移、跑料、標簽領用數與使用數發生差額或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合格範圍時,由發現人填寫偏差通知單,寫明品名、批號、規格、數量、工序、偏差內容、發生過程及原因、地點、日期、填表人簽名。將偏差通知單上報車間和質保部,由車間和質保部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提出處畫措施。處理原則:確認不影響產品最終質量的情況下可繼續加工、或回收後再利用、或採取補救措施後進行返工,確認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則進行報廢或銷毀
來源:獸葯吧
Ⅳ 2010版GMP提到偏差處理,在生產中如何避免偏差的產生,出現偏差時的糾正措施
1.目的
本文件規定了產品生產全過程和各經營工作中出現偏差的處理程序及要求,以加強對偏差的反饋處理,促進生產和經營工作正常進行。
2.范圍及職責
本文件適用於產品生產檢驗工作的全過程和各經營工作系統出現的偏差。在出現偏差時各部門應嚴格按此文件執行,本文件正式執行前由各部門經理負責培訓本部門員工。
3.定義
偏差:在生產、經營工作中不論什麼原因所發生的偏離標准(包括物料標准、質量標准、工作標准等);違反各項規程、規定的一切不正常現象,均為偏差。如:生產操作、產品檢驗、設備運行、產品銷售、物資采購等各方面。根據在生產、經營工作中發生偏差的現象,將其分為以下四類:
3.1物品管理工作中的偏差,如:物料的采購、驗收、儲存保管、領用發放,包括生產過程中的中間產品、半成品、成品,檢驗用試劑,留樣等各類物品的管理。
3.2儀器、設備、公用系統使用,操作運行中的偏差,如:各部門儀器,設備的使用、操作,空調制水系統的運行,作業環境潔凈度、溫濕度控制等。
3.3產品生產、檢驗中的偏差,如:工藝規程、工藝參數、檢驗規程的制定、執行,產品質量、收率偏離標準的現象等。
3.4業務工作中的偏差,如:工作差錯、失誤以及違反管理制度規定的工作現象。
4. 處理程序
出現偏差應立即進行處理,根據不同類別採取不同的處理程序。
4.1物品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偏差
4.1.1物資部庫管員在到貨驗收時發現不合格,及經質量檢定部門判定不合格時,按照《不合格物料的管理辦法及處理程序》進行處理。
4.1.2 各物品使用管理部門的庫管員,對其所管理的物品同樣要做好入庫物品品名、規格、數量等驗收,記錄等工作,如發現不符有權拒絕入庫。
4.1.3由於倉庫貯存條件達不到物料的貯存條件或發生突然變化時,庫管員應及時通知本部門領導和設備部、質保部,由質保部組織分析原因,可能產生的影響和解決措施,設備部負責具體的處理解決工作。對庫存物品需進行復檢的,由質檢部負責物品檢驗。
4.1.4各物品庫管員應經常檢查所保管物品情況,如:發現物品數量、質量等方面發生偏差,應及時報告本部門領導和質保部。質保部和本部門領導要及時組織、分析原因和解決措施,對物品質量可能發生變化的應進行檢驗。
4.2設備操作、公用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偏差
4.2.1生產作業檢驗等工作中,儀器設備的使用操作者在操作中出現偏差時,操作者應及時報告本部門領導,同時根據該設備操作維護保養規程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對自己無法處理的情況應及時通知設備檢修人員,設備檢修人員應及時到達現場,了解故障情況、分析原因、採取措施予以解決,並做好相關記錄。
4.2.2對於生產過程出現象設備故障,導致停止生產作業等較重大故障,操作者除按上述報告之外,應及時報告質保部,質保部按規定程序組織處理。
4.2.3空調、制水等公用系統,出現偏差時,操作者應及時報告本部門領導,質保部和受其影響的相關部門,由質保部組織分析原因,制定解決措施及處理好相關工作。
4.2.4生產、檢驗、物品保管等,受公用系統影響的部門在發現其作業環境條件出現偏差時,應及時通知本部門領導,公用系統運行部門和質保部。質保部按規定程序組織解決處理。
4.3生產檢驗過程中的偏差
4.3.1生產操作人員,檢驗人員在作業前應認真核對作業指令,所加工對象,作業環境,使用儀器設備等是否符合要求,如發現偏差應及時報告本部門領導和有關部門。
4.3.2生產、檢驗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生工藝參數出現偏差但又不能停止作業的,應根據工藝規程檢驗規程等指導,及時進行相應調整並在作業記錄中如實記載反映。在生產作業中能及時通知本部門領導和工藝技術部門的應及時報告,其他於班後報告。
4.3.3產品生產中各工序嚴格執行「工序質量標准」,對超出「質量標准」的偏差,各操作者除自己要認真總結分析外,要及時向本部門領導,工藝技術部質保部報告,由工藝技術部按規定組織處理。
4.3.4質檢部檢驗人員、審核人員應嚴格執行檢驗規程,確保檢驗報告的准確,如:發現檢驗數據、檢驗結果出現偏差,應及時進行復檢,不能將錯誤的檢驗報告提供生產。同時報告工藝技術部、質保部和相關部門。工藝技術部組織分析原因,改進完善檢驗方法,相關部門根據復檢時間,調整相應生產安排。
4.4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偏差
4.4.1產品出庫、發貨過程中保管員、發貨員及現場監控人員應認真核對《發貨申請單》確保品種、規程、數量、發貨地點等准確無誤並做好相關記錄,如發現偏差應及時向本部門領導報告,待明確有關事項後,再組織發貨。
4.4.2葯品發生退貨,庫管員應及時報告本部門領導和質保部、質檢部。並按《葯品退回管理制度》規定進行相關工作。
4.4.3葯品使用過程中出現用戶投訴、不良反應等偏差,銷售及相關部門應認真執行《用戶投訴,管理制度》《葯品不良反應管理制度》。
4.5業務工作中出現的偏差
4.5.1各部門業務工作人員應熟悉本崗位工作要求,認真執行各項規程、規定對本崗位工作中出現的偏差,應及時向本領導報告,對涉及到其他部門的或較重大的偏差應同時向質保部和相關部門報告。
4.5.2各部門的領導應經常或定期檢查所屬員工工作,對發現的偏差及時按規定處理解決。
5偏差的記錄
5.1出現偏差,責任人員及相關人員必須做好相關記錄,記載偏差發生和持續時間;偏差的具體表現(設備、人員物料、質量、工藝等各方面);所採取的措施辦法;可能引起偏差記錄可附於生產作業記錄設備操作記錄等工作記錄之中。影響以及對今後該方面工作的建議。
6.偏差的報告
6.1報告時間:各類偏差發現後,責任人(當事人)必須於發現後10分鍾內向本部門領導和主要處理解決部門口頭報告。
6.2白班作業於二小時之內,夜班作業於第二天9:00時之前,由當事人填寫後班組長向本部門和本文件規定的相關部門提交書面《偏差報告》。
6.3出現較重大偏差,如造成停產一天以上;產品質量超出標准偏差30%以上;產品收率連續二批低於標准30%以上;檢驗規程或檢驗結果出現較大偏差;產品銷售出現較大批退貨或不良反應等。責任部門和質保部應及時向公司主管領導及總經理報告。
6.4偏差的發生部門和接收部門都應建立「偏差登記表」(附表二),以便於偏差的匯總,處理解決的跟蹤和偏差的統計分析及其他的管理工作。
7.偏差的處理解決
7.1責任部門在發現偏差後要遵循「三不放過」的原則:①不查清原因不放過;②不查清責任者並按規定予以處罰不放過;③不落實改進的措施不放過。及時解決問題,不將故障帶到下次生產工作中。
7.2偏差處理解決的責任部門
7.2.1由於設備因素導致生產過程出現偏差的,由設備動力部負責組織處理解決。
7.2.2由於人為因素導致生產過程出現偏差的,由本部門負責組織處理解決。
7.2.3由於物料因素導致生產過程出現偏差的,由物資部負責組織處理解決。
7.2.4由於工藝因素導致生產過程出現偏差的,由工藝技術部負責組織處理解決。
7.2.5由於質量檢驗導致生產過程出現偏差的由質檢部負責組織處理解決。
7.2.6由銷售過程中出現的偏差,由銷售部門組織處理解決。
7.2.7上述各部門在組織處理解決偏差過程中,質保部要始終跟蹤了解情況,監督「三不放過」的具體貫徹落實情況。對較重大的偏差由質保部牽頭,會同責任部門共同組織處理解決。
7.3偏差處理過程中,偏差發生部門和處理責任部門應對此偏差進行追蹤檢查,直至使偏差回歸到正常范圍內,從管理工作上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為止。
7.4偏差處理結束後,各責任部門應將從偏差發生、報告、責任,原因分析及解決措施等全過程資料整理匯總,並進行趨勢分析,形成偏差處理報告,由QA批准簽字後,完成文件修訂、人員培訓等後續工作。
8. 各部門應對偏差定期進行匯總,從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將相關規程制度進一步完善,並作為員工培訓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9.造成偏差的處罰
9.1生產操作過程,檢驗過程中造成偏差的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負責人按《生產過程工藝參數管理制度》予以處罰。
9.2對於違反工藝規程、檢驗規程、操作規程等造成重大損失的按公司《生產事故》管理規定予以處罰。
9.3對於一般工作造成偏差的責任人及相關領導按公司《工作失職失誤處罰管理制度》予以處罰。
9.4對未認真執行本文件,造成或未及時發現,未及時報告偏差的當事人,每次處罰10-100元;當事人未按規定記錄偏差和提交偏差報告的每次處罰20-50元;
9.5偏差發生部門領導未按規定組織相關報告、分析、處理工作的,每次處罰部門領導50-100元;
9.6偏差處理責任部門的處理責任人和部門領導未按規定組織分析、處理工作,或工作不完善,沒有跟蹤檢查處理結果的,每次處罰50-100元;
9.7質保部生產現場監控員和各部門工作監控員,未及時了解所負責部門偏差,並參與或組織,跟蹤偏差處理解決結果的,每次處罰20-50元;
9.8對較重大偏差,質保部未引起重視,組織有關部門研究處理措施處罰意見的,每次處罰部門負責人200-500元;
9.9對發生較重大偏差,未按規定及時報告公司主管領導和總經理的,每次處罰偏差處理責任部門和質保部負責人500-1000元;
9.10對較重大偏差未及時組織質保部和責任部門研究處理解決的公司主管領導,每次處罰1000-2000元。
10.為更好地貫徹本制度,各部門應結合本部門工作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在充分征詢部門員工意見和質保部、主管領導意見後,頒布執行。形成與本制度相配套的系統文件。
Ⅳ 怎麼用excel求偏差和標准偏差
1、首先,我們打開一個空白的excel表格,並任意輸入一組數據做演示用。我們需要計算圖中數據的標准偏差。
Ⅵ 回歸方程中的偏差指的是什麼
在物理實驗中,常常碰到線性回歸方程的擬合問題.在擬合二元線性回歸方程y—ac+OIXI+。2X2時,根據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估計值a。一7—a;、一a。不.要知道,系數ac、a;和a。都是和y;有關的參量,a;、y。和y;彼此並不獨立.因此根據誤差傳遞公式在求系數ac的標准偏差S。。時,一定要先歸並同類項的系數.而在某些有關物理實驗數據處理和誤差估算的參考書【lllZ]中,在討論二元線性回歸方程的擬合問題時,事實上把系數a;、aZ看作獨立於y;的兩個量,因而得出ac的標准偏差表達式為l。一(天中十<對十《竅)虧,該表達式漏了和王l·王2有關的一項. 假定y隨變數XI、XZ變化,回歸方程的形式為設實驗測量得到h組數話w1,Xll,X21),叭,X12,X22),叭,X;。,X。;),……,帆,X;n,X).又假定X;;和X。;相對y;來說沒有誤差,或誤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則根據最小二乘原理,y方向的殘差的平方和為最小,即要為最小.將此式對a。、a;和aZ求微商,使之為零,並經整理後得到符合最小二乘法原理的2。、al和a2的估計我們用sl.表示y;的剩餘標准偏差。如果您覺得正確或者採納,麻煩給我好評,謝謝。
Ⅶ 標准偏差在實際中的使用
因為通過標准偏差可以判斷一組數據的穩定性,所以在實際應用於評測公司的銷量或某一運動員成績的穩定性等等
Ⅷ 偏差的計算公式
偏差的計算公式如下:
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實際尺寸,極限尺寸,等等)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稱為尺寸偏差,簡稱偏差。 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寫字母代表孔,小寫字母代表軸。當公差帶在零線上方時,基本偏差為下偏差;當公差帶在零線下方時,基本偏差為上偏差。
實際偏差=實際尺寸一基本尺寸
最大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稱為上偏差;最小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稱為下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統稱為極限偏差。國家標准規定,孔的上偏差代號為ES,軸的上偏差代號為es,孔的下偏差代號為EI,軸的下偏差代號為ei。則:
ES=孔的最大極限尺-孔的基本尺寸
cs=軸的最大極限尺寸-軸的基本尺寸
EI=孔的最小極限尺寸-孔的基本尺寸
ei=軸的最小極限尺寸-軸的奧基本尺寸
偏差值可以為正、負或零值。
平均偏差是指單項測定值與平均值的偏差(取絕對值)之和,除以測定次數。
相對標准偏差是指標准偏差佔平均值的百分率。平均偏差和相對平均偏差都是正值。
標准偏差,統計學名詞。一種量度數據分布的分散程度之標准,用以衡量數據值偏離算術平均值的程度。標准偏差越小,這些值偏離平均值就越少,反之亦然。標准偏差的大小可通過標准偏差與平均值的倍率關系來衡量。
Ⅸ 雕刻機回工件原點跑偏是什麼原因每次停的地方與原點的偏差都一樣
正常情況下木工雕刻機出現位置偏差一般要從這么幾個方面來分析:機器運行過程中是否出現過卡軸現象,如果是因為速度過快或傳動系統有異物導致某方向突然卡住,然後再回原點一定會出現偏差的。
上面的朋友提到「每次停的地方與原點的偏差都一樣」,這樣基本排除了這種可能。有可能是驅動器有些問題,如果每次只是同一個方向出現偏差,那有可能是因為控制該方向的驅動器存在質量問題。
如果身邊還有新的,最好是換一下試試。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控制卡有質量問題,不知道你是用的正版控制卡還是DIY的,如果問題沒有解決的話建議換個控制卡試試。
最後需要考慮的就是電機故障了,如果不是前面幾個方面的問題,那就需要考慮一下電機的質量問題了。一般像雕刻機用戶如果遇到這種類似的問題可以利用排除方法來找到問題的原因,從最容易更換或修改的地方開始,最後再排除復雜的可能性。
Ⅹ 偏差回用是什麼意思
產品的外觀、尺寸或性能達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