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余江縣工傷統籌地區在哪裡
勞動局?
② 余江的行政區劃
余江縣轄鄧埠、錦江、中童、潢溪、畫橋、馬荃6鎮,春濤、洪湖、平定專、黃庄、楊溪屬5鄉,劉家站墾殖場、高公寨林場、余江縣青年綜合墾殖場、余江縣水產場、余江縣大橋良種場、余江縣塘潮源營林林場、余江縣張公橋水稻原種場7農墾場。共有23個居委會,116個行政村,1個管委會。
③ 余江縣第二中學怎麼樣
簡介:江西省抄余江區襲第二中學是位於風光秀美的信江河畔,千年古鎮錦江東南的一所聞名遐邇的學校。長期以來,她以廣闊包容的胸懷、創新發展的理念、勇於改革的氣魄,不斷勵志進取、開拓創新、重質塑品,譜寫了一曲激越輝煌的教育史詩,造就了桃李滿枝的華美絢爛。數萬名學子都得益於這靈山秀水的哺育與滋養。這里培養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朱伯芳,同濟大學教授范基,清華大學赴義大利parma大學執教蔡勝洲教授等一大批傑出人才。近幾年來,高考成績連攀新高,錄取二本以上人數呈大幅上升。余江二中這所古老而又年青學校,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再一次抓住了機遇,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正努力打造一所社會承認、家長稱贊、學生放心的和諧學校。
注冊資本:353萬人民幣
④ 余江有哪些鄉鎮
截至年12月,余江區下轄7個鎮、5個鄉、6個農墾場。
一、7個鎮分別是:
鄧埠鎮、錦江鎮、中童鎮、潢溪鎮、畫橋鎮、馬荃鎮、春濤鎮。
二、5個鄉分別是:
洪湖鄉、平定鄉、黃庄鄉、楊溪鄉、劉家站鄉。
三、6個農墾場分別是:
高公寨林場、余江縣青年綜合墾殖場、余江縣水產場、余江縣大橋良種場、余江縣塘潮源營林林場、余江縣張公橋水稻原種場。
余江區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中下游,東與鷹潭、貴溪接壤,南和金溪相通,西界東鄉,北鄰萬年、余干。地處東經116°41′~117°09′,北緯28°04′~28°37′之間。南北長達75公里,東西寬28.65公里,最狹蜂腰地段僅17.5公里。
(4)余江區污水處理廠擴展閱讀:
秦漢,為余汗縣地。
西晉,元康元年(291)始置晉興縣,後為興安縣,不久,撤縣為晉興鄉,入余汗縣。
南朝,陳元嘉年間(560-565)於晉興縣故地設置安仁縣。屬鄱陽郡,隋廢,入余干縣,仍為晉興鄉。
北宋,端拱元年(988)才正式確立安仁縣。
中華民國三年(1914),因與湖南省安仁縣同名而易名余江縣。
1949年,余江縣解放,隸屬貴溪專員公署領導,後又改隸上饒專員公署。
1983年,隸屬鷹潭市。
1984年,恢復高公寨鄉。
1986年02月,撤銷鄧埠鄉、雲峰鄉,將兩鄉區域劃歸鄧埠鎮、錦江鎮。
1993年05月,撤銷畫橋鄉、潢溪鄉、中童鄉、馬荃鄉,設立畫橋鎮、潢溪鎮、中童鎮、馬荃鎮。
2001年11月,撤銷高公寨鄉,劃歸畫橋鎮;撤銷石港鄉,劃歸錦江鎮;撤銷塢橋鄉,劃歸春濤鄉。
2018年05月,國務院同意撤銷余江縣,設立鷹潭市余江區,以原余江縣的行政區域為余江區的行政區域,余江區人民政府駐鄧埠鎮鷹南大道1號。
參考資料來源:余江區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⑤ 07015887512是余江區哪個單位電話
中國江西省鷹潭市的固定座機電話號碼
⑥ 鷹潭市余江區的機構改革什麼時候結束啊
12月10日,江西省正式公布了《中共江西省委關於市縣機構改革的總體意見》,標志著江西省的市縣機構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市縣黨政機構總量控制,區分大中小限額不同
根據《意見》,此次市縣機構實行總量控制和限額管理。市縣機構限額范圍包括黨委工作機關、紀檢監察機關、政府工作部門。市縣黨委和政府不設部門管理機構,不得在限額外設立機構。
其中,南昌作為省會城市,機構限額不超過55個;贛州市、九江市、上饒市作為區域中心城市,機構限額不超過50個;其他設區的市按中等城市掌握,機構限額不超過47個。縣級機構限額區分大中小不同情況,控制在30至37個。按照中央確定的分類辦法綜合測算,我省35個縣為大縣,機構限額不超過37個;30個縣為中縣,機構限額不超過36個;9個縣為小縣,機構限額不超過35個。15個以農村為主(轄5個及以上鄉鎮)的為大區,機構限額不超過36個;11個以城區為主的為小區,機構限額不超過34個。
《意見》明確,強化機構編制管理剛性約束。全面清理限額外行政機構,規范管理掛牌機構、臨時機構、派出機構、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從嚴從緊控制市縣黨政機構加掛牌子的數量,掛牌機構不單獨核定編制和領導職數,根除掛牌機構實體化和「事業局」。同時,嚴禁擅自增加編制種類、超編進人、超職數配備領導幹部,全面清理取消擅自設置的機構和崗位、擅自配備的職務。
根據上述規定,余江區是大區,最多不超過36個機構設置。近期余江區也開會在研究改革方案,相信很快會有動作的!等待新聞吧!
⑦ 誰能幫我找到江西余江縣的水利志!!高分懸賞!一九九一年編的 !
樹立「精品」意識,努力編修
集時代精華、流傳百世的一代名志
《長江志》編委會副總編 毛振培
李鐵映同志在全國地方誌第二次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指出:「現在志書多而不精,名志不多。」他號召:「修志者應有創名志、佳志、良志的意識和抱負,寫出一批優質志書來。」
今修江河水利志,發動面之廣,歷時之長,投入人力、財力之多,為有史以來之僅有。我們有幸參與新修江河水利志,應該樹立「精品」意識,努力編修集時代之精華、可流傳百世的一代名志佳作。而要出
「精品」 名志,應該注意以下一些環節。
一、志書屬性要定位準確
修志首先應該明確所修志書的屬性,這樣才能把握住所修志書的主線、記述范圍和科學內涵。
江河水利志包括:江河志、湖泊志、水利志、工程志、水利專業志等各種類型。
江河(湖泊)志是流域范圍內的水利專志。它以一個特指的江河水系為記述范圍,以該流域內江河(湖泊)治理開發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為主線。其科學內涵主要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流域的基本情況,主要是流域內的各種資源特別是水資源的狀況;(2)流域內江河(湖泊)治理開發的基礎工作;(3)治理開發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成就。今修江河(湖泊)志不應該成為流域范圍內的通志,如清代萬年淳撰修的《洞庭湖志》便是洞庭湖區的通志。
水利志則分為二種。當它作為省、地、縣志的水利卷時,是依附於省、地、縣志而存在的分志,應以該地區水利部門所管轄的事業發展為主線,而不涉及其他部門所從事的水利事業門類。當它獨立成書,作為省、地、縣級水利志時,則是本地區的水利專志,應以該地區水利事業的發展為主線,而不僅局限於水利部門所管轄的事業門類。因此,今修水利志不要混淆了「分志」和「專志」的概念,從而混淆了「水利事業門類」與「水利部門所管轄的事業門類」的差別。
二、篇目結構要反復斟酌
擬訂科學合理的篇目結構是精修江河水利志的前提。擬訂江河水利志的篇目結構,應遵照以下基本原則:(1)按照志書「橫排豎寫」的體例要求,江河水利志的篇、章、節、目應該按事業門類、專業特點或地區特色「橫排」;(2)篇章節目的「橫排」應符合事業、專業門類的科學領屬關系,做到領屬得當,歸屬得體,不要侵疆犯界;(3)篇目結構的安排要突出本志的主線和科學內涵;(4)篇目結構的設置要便於駕馭材料,以利於體現本志的特點特色。現以《長江志》為例,說明以上原則。
《長江志》的篇目結構採用了卷、篇、章、節、目的五級篇目體。以卷為類屬,以篇為實體。我們加強了對《長江志》篇目結構的宏觀研究,力求更好地體現江河志多層次、多學科的特點。經過反復研究調整,最後確定的篇目,全志分為7卷25篇。為了突出流域內江河湖泊治理開發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主線,用2卷6篇全面記述治江的各項基本工作,包括:水文、測量、工程地質勘察,規劃、設計、科學研究;用2卷10篇記述治理開發成就。考慮到長江治理開發和流域綜合利用的復雜性,對治理開發成就未採用單一的專業分類法,而是採用系統工程的網路結構來謀篇設章,以利於立體交叉的綜合記述。治理開發分二個層次進行記述,一卷按水利專業門類,分別記述防洪、水力發電、灌溉與城鄉供水、航運工程、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6項;另一卷則按點(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建設)、線(中下遊河道整治)、面(水庫移民與庫區建設、湖區開發治理),從不同的角度對具有長江流域特點特色的治理開發項目進行立體交叉的綜合記述。除了突出《長江志》主線的這4卷外,另三卷,一卷為流域綜述,分水系、自然條件、社會經濟、自然災害、歷代開發治理5篇,綜述流域基本情況,特別是流域內各種資源的情況;一卷大事記,分古近代大事記、當代大事記2篇;確定《長江志》篇目時,水政尚未作為水利事業的一個門類,因此將水政、人文2篇並列為一卷。
《長江志》記述治江基本工作的6篇,基本按事業(專業)門類分章。在這里我們注意了二點。一是要保證專業門類的完整性,做到「橫不漏項」。如《長江志·規劃》篇,按水利專業門類,規劃應包含流域規劃、幹流河道規劃、支流規劃、專業規劃、區域規劃、跨流域調水規劃等項。因此,我們即不能因為二次長江流域規劃的內容十分豐富,而將流域規劃的子項(二次「長流規」)升格成二章;也不能因為區域規劃的內容太少,而取消區域規劃章。二是要保證專業門類領屬關系的科學性,不因各章篇幅失衡而隨意變更歸並章節。如《長江志·科學研究》篇,「河流泥沙試驗研究」章的篇幅數倍於其他章,為了保持專業門類領屬關系的科學性,我們沒有歸並其他篇幅小的章。
但在按其他類編法分章時,只要不違背學科體系領屬關系的科學性,仍然可以作特殊的處理。《長江志·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建設》記述治理開發成就的10篇,多根據該項目在長江流域的特點特色分章。有按專業工作結合專業門類分章,有按工程項目或工程規模分章,有按水繫上中下游分章,有按區域分章。我們對這些篇,適當考慮了各章篇幅的均衡。如《長江志·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建設》篇是按工程分章,為了突出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三個不同時期興建並在長江流域綜合利用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水利樞紐典型,我們將丹江口、葛洲壩、三峽水利樞紐單獨設章,而將其他綜合利用水利樞紐歸並為一章。
在《長江志》最初擬訂的篇目中,河流水系歸屬於自然條件篇,同其他江河水利志一樣,是將河流水系作為水利的環境背景來處理的。在進一步明確江河志的志書屬性定位以後,我們將河流水系視為江河志的一個記述主體,而列為《長江志》的第一篇。《長江志·水系》篇基本按上中下游水系分章,但根據長江的特點又將上游水系分為江源水系、金沙江水系、川江水系三章。因為按照地理學的原理,長江上中下游應以宜賓、宜昌為界劃分;而現在長江上中下游的劃分方法是民國時期提出以後約定俗成的。宜昌以上的上游水系河流形態、河谷地貌與水力資源有較大差異,混為一章記述有一定難度;而且,歷史文獻中對江源水系和金沙江水系的記述較少,而長委會組織的兩次江源考察又搜集了大量江源水系的資料尚未刊布,因此有必要將上游水系分為江源水系、金沙江水系、川江水系三章記述。
三、要緊緊把握科學內涵
志書對記述內容的基本要求是緊緊把握住本志所必需的科學內涵,盡可能減少不適當的外延。我們以編撰《長江志·科學研究》篇為例,予以說明。
編撰《長江志·科學研究》篇,首先要分辨幾組概念。「水利科學研究」並不等同於「水利科學」,但「水利科學研究」卻以「水利科學」的一些學科為基礎;「水利科學研究」也不等同於「水利科學技術」,但「水利科學研究」卻貫穿於「水利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科學研究」又不等同於「試驗研究」,但「科學研究」卻以「試驗研究」為主要的研究方法。
其次,要界定廣義的「科學研究」與狹義的「科學研究」。廣義的「水利科學研究」,包括各個水利專業的科學研究,各類水利行業的科學研究,各種水利技術的科學研究。《長江志·科學研究》篇所記述的科學研究,不是廣義的「科學研究」,也不只是水利工程的試驗研究,而應該是以傳統力學為學科基礎,以建立在相似理論與量綱分析基礎上的實驗理論和迅速發展起來的現代實驗技術為研究手段的狹義的「科學研究」。
《長江志·科學研究》篇是把科學研究作為治江的一項基本工作來記述,應該突出科學研究作為一項事業在長江治理開發中是怎樣發展前進的,各專業學科在治江建設中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其篇目結構按專業學科設章,按課題項目分節設目,目下以時為序,以任務帶學科進行記述。
要把握住本篇的科學內涵,真正做到突出主線,一是應注意材料的選取,二是要注意背景和成效的記述。材料的選取並不要求全,但要典型。所謂典型,一是要著重選取重要工程重大技術問題的重點科研課題;二是要著重選取在專業學科上具有首創性、轉折性、典型性的科研課題。至於背景,包括工程背景和學科背景。工程背景不是指對工程情況的介紹,而是工程急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及其相應要求試驗研究的課題;學科背景是指該項課題所涉及的學科理論、實驗方法、測試手段的時代水平及該課題的難度。記述成效,一是該項科研解決工程重大技術問題的實際運行效果;二是該項科研在學科的理論、方法、手段上有何創新和發展。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我們往往需要對志書的科學內涵加以限定。在編撰《長江志·航運工程》篇時,出於水利專志的要求,我們將本篇航運工程的科學內涵限定為:航道整治工程、人工運河工程、港口建設,以及與綜合利用水利樞紐相關的通航建築物;而對船舶、運輸、航務等雖屬航運工程但屬交通行業的內容,僅在概述章簡述發展。
在編撰《長江志·設計》篇時,由於從事長江流域水利工程設計的單位多,大量的工程是由長委會以外的單位設計的,資料特別是具體的核心技術資料徵集困難,我們將本篇的科學內涵作了相應的變更。對水工設計、機電設計、施工設計各章,主要是記述設計建設的工程所反映出來的水工技術、機電技術、施工技術的成就水平;而對設計工作、設計理論、計算方法、設計力量等內容只能簡述發展。
我們在研究水利史問題時,常常因為史籍舊志中僅記述了某時某人做了某事,而對用何種方法怎樣做該事卻語焉不詳,雖多方考證卻不得其解。我們編修新江河水利志,特別要強調志書的科學內涵,不要給後人留下此類疑難。
四、重點掌握三種寫法
在新修地方誌之初,一些史志工作者根據方誌學理論,提出了許多編修志書的規則。我們認為先有志書,後有方誌學。新修地方誌固然要遵循方誌學理論中的一些最基本規則,但不必拘泥於舊方誌理論的諸多條例規則。我們在編修《長江志》的過程中,始終強調的是重點掌握好「橫排豎寫」、「詳獨略同」和「精煉概述」三點。
1.「橫排豎寫」是編修志書最基本的要求
「橫排」主要體現在篇目設置中,要做到「橫不漏項」;「豎寫」則落實到每一個編寫單元,要做到「豎不斷線」。
要避免技術人員將志書寫成技術報告,關鍵在於「豎寫」,即寫清楚發展歷程。寫發展歷程,重點是理請兩種脈絡:一是事物發展階段的脈絡;二是事物發展階段中重大問題研究決策過程的脈絡。兩種脈絡,前者反映了事物發展的全貌和進程,後者反映了事物發展中的轉折和變革。
寫清事物發展階段脈絡的難點在於合理劃分並准確表達階段,使其符合事物客觀的發展規律。寫清事物發展階段中重大問題研究決策過程脈絡的困難,一是重大問題研究決策過程往往發生在較高層次,且缺乏檔案資料的文字記載,需要認真去搜集發掘;二是重大問題上不同意見的分歧往往涉及到具體的單位和個人,需要把握記述的分寸。寫出矛盾和斗爭,寫清研究和決策,這正是一般技術報告無法反映,而又恰為志書所必須的。
2.「詳獨略同」是新修地方誌的重要規則
「詳獨略同」是舊方誌理論的一般性規則,舊方誌要求志書成為一方資料之總匯,新方誌則不然。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新方誌要在幾近泛濫的出版物與資料信息之中尚有立足之地,就應該強化志書區別於其他書籍的獨特功能,詳其獨特,略其共同。
我們在編修《長江志》時強調「詳獨略同」,首先是要求對其他書籍(包括有關長江的技術書籍和流域內各省地縣的水利志、工程志)中詳加闡述的具體技術內容,在《長江志》中只作簡要記述;而對這些書籍中很少涉及的發展脈絡和研究決策過程要作詳細記述。
我們強調「詳獨略同」,其次是要求簡述共性的問題,而對反映特點特色和成就水平的的重大問題則應作重點記述,揭示問題產生、研究、解決的過程。對工程而言,突出特點特色,不僅是突出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運行中具體技術性的特點特色,更應該突出整個工程的特點特色,包括時代特色。
我們強調「詳獨略同」,還在於處理好《長江志》各篇章節目內容之間的交叉重復。由於江河水利志多層次、多學科的特點和篇目結構的局限,各篇章節目內容的交叉重復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需要減少的只是不必要的交叉重復。處理各篇章節目內容之間交叉重復的原則是,按照科學領屬關系在相應篇目中著重記述該篇目所要求的內容,而對其他篇目中已具體記述的內容則略去不記或只簡略交代。鑒於目前眾手修志的現實,通常這一任務應由總編或主編在總纂定稿時完成。
3.「精煉概述」是出精品的重要環節
加設概述章節是新修地方誌的創新,也是講求效率的時代要求。我們強調志書概述章節應該做到:總括全貌,起導向作用;縱述發展,起統領作用;畫龍點睛,起啟迪作用。
《長江志》各篇的概述章(節)應該總括本篇(章)所記門類的全貌,說明其主要內涵及其在長江治理開發中的地位作用;而不只是對本篇(章)內容簡單的濃縮,更不是寫成概括和簡介。
各篇的概述章(節)應該縱述本篇(章)所記門類的發展歷程,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成就水平,發展進程中的重大轉折。縱述發展,應根據該門類自身的發展規律劃分階段,而不要統一按照傳統的社會發展階段。
舊志要求「述而不作」,要「寓觀點於記述之中」,甚至提出要「無一言出於己」。我們在編修《長江志》時強調,《長江志》不是技術總結,但應該是更高層次的科學總結。我們修志要做到「諸說並存」,但《長江志》所貫穿的主體思路要成「一家之言」。我們要把我們這幾代人治理開發長江的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作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留給正在和將要從事長江治理開發的人們,特別是其中的領導者和決策者。因此,我們除了在主體章節用記述體而不是議論體,將這些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用具體的事例客觀而分散地如實記載之外,還特別要求在各篇的概述章(節)中畫龍點睛地提出對該門類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的認識,以便能對沒有充裕時間閱讀全篇和細心品味其中真諦的讀者起啟迪作用。
《長江志》各篇概述章寫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的方法不同。由於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建設在長江治理開發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設過程中又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和沉痛的教訓,而且現在時常在重復著這些教訓,因此《長江志·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建設》篇的概述章採取正面寫對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建設的認識,直述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希望給讀者以明確的警示和啟迪。而《長江志·規劃》篇的概述章則採取了另外的寫法。因為長江流域規劃工作的主體是長委會,我們在概述章採用
寫規劃思想的演變過程和規劃正確指導思想的確立,來反映規劃工作的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
五、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將確保志書質量貫徹始終
為了保證《長江志》編修工作能夠始終高質量的順利進行,編委會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長江志》編纂切實執行總編負責制。1992年以後,以篇為單位,實行總編領導下的主編、審訂、統纂分篇負責的三級責任制;2000年以後,以篇為單位強化主編負責制,審訂和統纂作為主編負責制的補充。
2.編委會成立《長江志》統纂小組,在總編的領導下,加強對各承編單位修志全過程的研討、協調和指導;每部志書由一位統纂人員負責對送審稿進行總纂,提交終審稿。
3.《長江志》各篇由業務歸口的部門承編,由在職或退居二線的業務領導主持,中青年技術骨幹參加,熟悉全局的老同志把關,組織專兼結合、以兼為主的修志隊伍,以保證志書內容的科學性、准確性、實用性。
4.堅持初審、復審、終審的三審定稿制度。每次評審的過程,各位老領導和老專家都要充分討論志書是否反映了該項事業的發展歷程和特點特色,都要認真總結該項事業發展的成敗得失和重大技術問題研究決策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真心地期望能夠將這些寶貴的經驗教訓流傳後世,特別是能夠為正在領導崗位指揮治江大業的各級領導和專家提供借鑒。
5.業務指導制度化、規范化。長江志總編室先後制訂了關於編寫規則、崗位職責、編輯出版審批條例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長江志統纂小組經常針對各承編單位修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研討提出書面的指導性意見。每次審稿會後,都由總編召集該篇的主編、審訂、統纂,研究綜合評審會議的意見,提出切實可行的修改方案,並形成可操作性強的會議紀要,作為指導修改和驗收下一階段成果的依據。
6.為了確保《長江志》的編修質量和出版質量均為上乘,我們在全國知名的出版社中,議標選擇了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作為出版單位,並組織力量嚴把出版質量關。每部志書交付出版前,都要經過兩個副總編認真審查定稿,力求記述的史實科學、准確、實用。作為幾代長江委人經驗和心血的結晶,我們希望《長江志》不僅能夠成為長江流域的「地情書」、長江的「水情書」、長江水利建設的「工情書」,而且能夠成為長江水利事業發展的科學總結,能夠發揮存史資治、提供借鑒的功用。
⑧ 鷹潭余江區看守所會挨打嗎
一般情況下,很少發生被打事件。
現在全天候無死角攝像頭隨時監控著各個地方
⑨ 江西省余江區鄧埠鎮儀風村橋西殷家村莊規劃設計由哪家公司設計的
那個規劃下面在你們的公告上都明確的寫了那個公司進行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