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鍍污泥該怎麼處理啊,含銅和鎳的
先脫水乾燥處理,目前的回轉窯就可以解決,而後進行離析法處理,離析法處理難選氧化銅礦(銅2-3%)已有應用報道,這樣可以選礦得到銅鎳精礦。
其中比較關鍵的是鉻在離析處理過程中的物態變化,即如果其變成6價,則選礦過程中會造成水污染而且難處理,因此離析過程中鉻的變化決定了其技術可行性。
另外需要進一步驗證的是相關技術指標如回收率、精礦富集比等和成本如燃料、輔助材料消耗等。如成本控制在400-500元/噸以下估計可以接受。
再者離析法一次性投資較大,需要形成規模化。
離析-浮選法是一種火法化學處理與浮選相結合的方法。例如難選氧化銅礦石的離析-浮選就是將礦石破碎到一定的粒度以後,混以少量的食鹽(0。1-1。0%)和煤粉(0。5-2。0%),隔氧加熱至900度左右,礦石中的銅便以金屬狀態在碳粒表面析出,將焙砂隔氧冷卻後經磨礦進行浮選,即得銅精礦。
離析-浮選法最大的優點是能解決那些不能用常規選礦方法處理的礦石,它可以綜合回收礦石中的有用金屬。例如銅礦石中,當礦石中含有大量的硅孔雀石、赤銅礦及結合銅時,或是含有大量的礦泥時,這類礦石用浮選法往往指標很低,而用離析法則是比較有效的。離析法還能處理氧化銅礦石與硫化銅礦石的混合礦石,並能綜合回收金、銀、鐵等有用金屬。此外,金、銀、鎳、鋁、鈷、銻、鈀、鉍、錫等幾種金屬的化合物是易於還原的並且易於生成揮發性的氯化物,也適應於用離析法處理。
離析法的缺點是成本較高,基建投資較大,生產費用也較高。估計離析法的基建投資約為同樣能力浮選廠的兩倍,生產費用也要高2~3倍。所以用離析法處理難選的氧化銅礦石時,認為原礦中的銅品位應大於2%方能得到較好的經濟效果。所以離析法僅用於解決那些不能用其他方法處理的礦石。因此在採用此法之前,應對處理的礦石作全面的研究,若能用其他方法處理,就不宜用離析法。
㈡ 如何處理電鍍鎳廢水和化學鎳廢水
方法如下:
化學沉澱法
在化學沉澱法處理電鍍廢水的實驗研究中,用、CaCl2、BaCl2三種破絡合劑處理鍍鎳廢水,對比發現:BaCl2的破絡合效果最好,鎳離子的去除率最高,CaCl2的效果最差。將CaO與BaCl2聯用處理鍍鎳廢水,鎳離子的去除率可達99%以上,且在鎳離子的去除率相同時,BaCl2的使用量比其單獨處理鍍鎳廢水時的少很多。首先採用Fenton試劑氧化,後採用NaClO氧化,對pH為3~5,Ni2+質量濃度為100~150 mg/L的含鎳廢水進行破絡預處理,最後經化學沉澱處理,使最終出水上清液中鎳離子質量濃度低於0.1 mg/L。
傳統的化學沉澱法處理含鎳電鍍廢水具有技術成熟、投資少、處理成本低等諸多優點。雖然在反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泥,甚至造成二次污染,但隨著破絡劑、重金屬捕集劑等的不斷發展應用,傳統化學沉澱法的處理效果也被不斷提高。
鐵氧體法
在化學沉澱法中,比較新型的工藝是鐵氧體法。FeSO4可使各種重金屬離子形成鐵氧體晶體而沉澱析出,鐵氧體通式為FeO·Fe2O3。廢水中Ni2+可占據Fe2+的晶格形成共沉澱而去除。一般n(Ni2+)∶n(FeSO4)為1∶2~1∶3,廢水中鎳離子質量濃度為30~200 mg/L時,採用鐵氧體法處理後形成的沉澱顆粒大且易於分離,顆粒不會再溶解,無二次污染,出水水質好,能達到排放標准。
通過實驗研究了鐵氧體法處理含鎳廢水的工藝條件。結果表明,在pH=9.0,n(Fe2+)∶n(Ni2+)=2∶1,溫度為70 ℃的條件下,鎳的轉化率可達99.0%以上,廢水中的Ni2+可從100 mg/L降至0.47 mg/L。研究了室溫下鐵氧體法處理低濃度含鎳廢水的工藝條件。試驗結果表明,以Na2CO3為pH調節劑,在pH 為8.5~9.0,n(Fe3+)∶n(Fe2+)=1.5∶1,n(Fe2+)∶n(Ni2+)=12∶1,攪拌時間為15 min的條件下,處理效果最佳。鎳的去除率達到98%以上,處理後的廢水中鎳離子質量濃度達到0.20 mg/L以下,達到國家排放標准。
Fenton法與鐵氧體法2種工藝中都存在二價鐵離子,採用Fenton-鐵氧體法聯合工藝處理含銅、鎳的絡合電鍍廢水。結果表明,在廢水初始pH=3,H2O2初始質量濃度為3.33 g/L,m(Fe2+)∶m(H2O2)=0.1,溫度25 ℃的最優Fenton氧化條件下,先對廢水Fenton處理60 min,之後調節廢水沉澱pH=11,控制曝氣流量為25 mL/min,鐵與廢水中金屬離子的質量比為10,反應溫度為50 ℃,曝氣接觸時間為60 min,在此條件下廢水中鎳離子的去除率達到99.94%,出水鎳離子的質量濃度為0.33 mg/L,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另外,沉澱污泥的物相分析表明,在最佳工藝條件下得到的NiFe2O4、Fe3O4等鐵氧體沉澱物既無二次污染又可作為磁性材料回收利用。
鐵氧體法處理含鎳電鍍廢水具有處理設備簡單、投資較少、沉渣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目前,鐵氧體工藝正由單一工藝向多種工藝復合的方向發展,利用其本身優勢並與其他水處理工藝相結合構成新工藝,使其對重金屬廢水的處理更加完善。
㈢ 電鍍廠污水處理整體方案
1,鉻:在抄pH2.5-3條件下加亞襲硫酸鈉還原,至取樣加二苯碳醯二肼辨不出紅色,pH調至8,加聚丙烯醯胺使沉澱,然後壓濾;
2,鎳:可用反滲透濃縮,濃液委外;也可離子交換。
3,氰,用氯氧化法處理;
4,鎘用離子捕集設備處理;
5,酸鹼自行中和。
當然,這只是大體路線,具體東西任務太龐大,至少要消耗半個月時間的... ...請設計院幫你們設計吧,可靠,不過收費比較高的...
㈣ 電鍍廢水中絡合銅鎳有什麼好的處理方法,
PH調至3—5,加入過量硫酸亞鐵破絡,水流速一定要緩慢,後端將ph調至8—9,再加PAM絮凝沉澱,出水能達到0.5以下。廣東港榮水務的設計生產經驗豐富,案例也多。
㈤ 怎樣處理銅鎳混合廢水
如果廢水中不含絡合物,可以直接用氫氧化鈉將PH調到10.5,銅鎳可以沉澱完全。如果廢水中含絡合物、氰化物等,那應該根據不同的含量、種類選擇方法先破絡、後沉澱。
㈥ 電鍍生產廢水中的鉻.鎳.銅.鋅.氰處理方法
鉻
先投加H2SO4及 Na2S2O5進行還原(實際運行中,H2SO4極少加),當PH值為2.5~3.0時,還原反應時間為20min~30min其還原反應為:
2H2Cr2O7+3NaS2O5+3H2SO4-→2Cr2(SO4)3+2Na2SO4+5H2O
還原後的廢水再投加片鹼溶液進行中和,因氫氧化鉻曾兩性,PH值過高時,氫氧化鉻會再度溶解,而PH值過低時,又不能生成沉澱,一般實際運行時,廢水經酸化、還原反應後,加鹼調整PH值,使氫氧化鉻沉澱。一般控制PH值7~8,反應時間為15~20min。並投加有機高分子絮凝劑進行絮凝。形成氫氧化鉻反應為:
Cr2(SO4)3+6NaOH-→2Cr(OH)3↓+3Na2SO4
由於Cr3+的最佳沉澱PH值為7~8,而Cu2+、Ni2+的最佳沉澱PH值為10.5左右,兩者存在沖突,故還原後的含鉻廢水單獨加鹼中和,並進行固液分離。
鎳
鎳為貴重金屬具有回收利用價值,在含鎳廢水中加入混凝劑(石灰、鐵鹽、鋁鹽),在pH=10.5~11的鹼性條件下,形成氫氧化物絮凝體,對鎳離子有絮凝作用,而共沉澱析出。當然現在膜法在線回收鎳工藝也非常成熟。
銅
同鎳處理方法
鋅
鋅是一種兩性元素,它的氫氧化物不溶於水,並具有弱鹼性和弱酸性,故其化學式可寫作:鹼式:Zn(OH)2,酸式:H2ZnO2。由於它呈兩性、故在強酸或強鹼中能溶解。在鋅酸鹽溶液中加適量的鹼可折出Zn(0H)2 白色沉澱,再加過量的鹼,沉澱又復溶解;但反之,在鋅酸鹽溶液中,加適量酸也可析出Zn(0H)2 白色沉澱,再加過量的酸、沉澱又復溶解。鋅的氫氧化合物為兩性化合物,pH 值過高或過低,均能使沉澱返溶而使出水超標。所以在用化學沉澱法處理含鋅廢水的過程中,要注意pH 值的控制。
混凝沉澱法其原理是在含鋅廢水中加入混凝劑(石灰、鐵鹽、鋁鹽),在pH=8~9的弱鹼性條件下,形成氫氧化物絮凝體,對鋅離子有絮凝作用,而共沉澱析出。
氰
廢水在鹼性條件下,次氯酸鹽將氰根氧化分解為無毒的物質,反應式如下:
2NaOCl+2H2O=NaCl+NaOH+HOCl+2OH-
NaCN+2HOCl+NaOH=NaCNO+NaCl+H2O
2NaCNO+2HOCl=2NaCl+N2↑+2CO2↑+H2↑
氧化反應分兩步進行:
①通過PH控制系統自動控制鹼的加入量,調節廢水的PH值至10~11,同時通過ORP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氧化劑的加入量,使廢水的ORP值在300~350mV之間;
②通過PH控制系統自動控制酸的加入量,調節廢水的PH值為7~8,同時通過ORP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氧化劑的加入量,使廢水的ORP值為600~700mV。破氰後的廢水匯入綜合廢水調節池以進行後續處理。
㈦ 電鍍廢水中銅,鎳如何去除
要結合廢水中的其它陰離子選擇處理方法:一般可選化學法(如鹼沉澱)、樹脂離子交換法、電絮凝等
㈧ 電鍍含氰廢水中銅,鎳如何去除
先完全破氰,然後調PH值,就可以沉澱銅鎳。但是你的含氰廢水含鎳,傳統的漂水破氰可能有問題,考慮使用雙氧水破氰。
㈨ 如何處理重金屬廢水中的銅鎳
1、 原水加NaOH調PH至9-10,可加PAC,PAM混凝沉澱
2、 去上述沉澱出水(上清液)加入100ppm除鎳劑,攪拌反應版10min
3、 加入100ppmPAC,快速攪拌混勻
4、 加入5ppmPAM,攪拌混勻後沉澱30min
5、 出水即可達標排放(鎳<0.1ppm,Cu<0.3ppm)
備註:本方案基於客戶提供的水樣指標,若實際銅鎳含量增加,權應適當提高重金屬捕集劑用量
㈩ 電鍍退洗廢水怎麼處理就是洗去鍍件表面鍍上去的鎳和銅的廢水。
建議樓主:
1.確定一下廢水中各重金屬的含量.確定有兩種方法:第一是直接檢測,不過需要有相應的設備和儀器,如原子吸收光譜等,還有一些攜帶型的試紙等.第二,如果沒有相應的條件,則可根據退鍍件表面的厚度/含量及產品的數量除以水量粗略的估算一下各重金屬的濃度.
2.如果濃度非常高,有回收利用價值,則回收.或賣給有資質回收的環保公司(需要按照危險廢棄物處理處置程序和規范進行,儲存/轉移等要接收環保主管部門的監督)
3.如果含量打不到回收標准,則需要處理達標後再排放.處理的方法比較多,目前最經濟實用的還是化學沉澱法,即將廢水調節PH值到10-11左右(鎳的最佳沉澱條件為PH=9左右,銅的最佳沉澱條件為.PH=10.5左右,也即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分步沉澱,這樣去除效果會更好),通過生成不溶於水的氫氧化鎳或氫氧化銅沉澱,再添加部分混凝劑和絮凝劑形成較大的污泥顆粒後在沉澱池沉澱,沉澱好的污泥通過泥水分離設備分離後形成泥餅而去除.
4.如果廢水中重金屬含量很高,則可能需要多級沉澱,即沉澱一次後將沉澱完但不達標的廢水進行再次沉澱,這樣可提高達標率.
當然了,以上說的是簡單的處理.廢水處理是一個工程,也是一門科學,涉及到許多方面,包括池體的結構和尺寸,設備的選型,工藝的選擇等等,需要多方面考慮,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
另外,關於退鍍廢水的顏色呈棕黃色的問題,主要看你用的退鍍劑是什麼?是鹽酸還硝酸還是其他的,或者混合的,具體的顏色來源需要從源頭分析.比如:通常,銅離子Cu2+在水溶液中實際上是以水合離子[Cu(H2O)4]2+的形式存在的,水合銅離子呈藍色,所以我們常見的銅鹽溶液大多呈藍色。而在氯化銅的溶液中,不僅有水合銅離子[Cu(H2O)4]2+,還有氯離子Cl-與銅離子結合形成的四氯合銅絡離子[CuCl4]2-,該離子的顏色為黃色。
.在硝酸跟銅的反應中,稀硝酸與銅反應所得的溶液呈藍色,而濃硝酸與銅反應所得溶液呈綠色。這是因為,濃硝酸與銅反應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氮氣體,二氧化氮溶解在溶液中呈黃色,二氧化氮的黃色跟水合銅離子的藍色混合就出現了我們看到的綠色。
同時,各種離子的顏色是直接導致廢水顏色的直接原因.例如:一價銅 離子,紅色,二價的銅藍色,二價亞鐵離子,綠色,鐵離子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