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熔點在30~40度的材料有哪些 有機無機都可以 40多度~50度也可以
恕本人無能,只能找到這些,而且有的還不是材料,不過聚己內酯還是值得一看的。
無機物:
1.海波。學名硫代硫酸鈉(化學式Na2S2O3,式量158.11)俗名大蘇打,為無色單斜晶體,無臭、 味咸。熔點48℃。
有機物:
1.苯乙酮。分子式C8H8O分子量:120.14。亦稱乙醯苯,俗稱安眠酮。無色晶體,或淺**油狀液體。有象山楂的氣味。熔點20.5℃,沸點202.3℃,密度(20/4℃)1.0281克/厘米3。微溶於水,易溶於多種有機溶劑。
2.低熔點瓊脂糖。凝膠溫度 26℃-30℃ (1.5% gel)
融膠溫度 ≤65℃ (1.5% gel)【這個好像不是材料,是粉末】
3.聚己內酯Polycaprolactone(簡稱PCL),熔點為59℃。
PCL和以下樹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PE、PP、ABS、AS、PC、PVAC、PVB、CN、PEO、 PVE、 PA、SMA、PB、PIS、天然橡膠等。
在各種溶劑中的溶解性良好,在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幾種酮類以及極性溶劑中能很好地溶解。另 外,由於是脂肪族聚酯,所以燃燒熱較小,對垃圾焚燒處理具有較大意義。
目前,分子量在幾千以下的PCL有以下用途。
①在聚氨酯體系的彈性體、彈性纖維、乳膠、墨水附著劑等原料方面用作低聚物和變性劑,可提高韌性、低溫特性、反應性等機能性。②在樹脂改性方面,可以用來改善丙烯酸、聚脂、乙烯基等樹脂的柔韌性、流動性、低溫耐沖擊性、成型性等。③在塗料方面。④在粘合劑方面。⑤在聚氨酯人造皮革(PU革)方面。⑥在皮革塗飾劑方面。
B. 聚碳酸酯pc和尼龍,溶指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溶指的意思是什麼
什麼叫熔指?
全名為「熔融指數":是指塑料在一定溫度和負荷下.熔體每10分鍾通過標准口模毛細管的質量或熔融體積熔指全稱:熔體流動速率或熔體流動指數,簡稱熔指.是指在一定的溫度,壓力和時間內取到的試樣重量.用以描述塑料材料在注塑過程中的流動性的強弱的.對於注塑生產過程中工藝的確認和調整有一定作用.
熔指的高低對塑料性能有什麼影響?
熔融指數常用MI表示,現在國際上統一稱作熔體流動速率,用MFR表示。它通常作為熱塑性樹脂質量控制和熱塑性塑料成型工藝條件的參數。它是熱塑性樹脂和塑料在規定溫度和恆定負荷下,熔體在一定時間內流過標准毛細管的重量值,以克/10分鍾來表示。熔融指數是用以區別各種熱塑性材料在熔融狀態時流動性的參數。對同一種樹脂,可以用熔融指數比較其分子量的大小,以作為生產質量控制。一般來說,對化學結構一定的樹脂,其熔融指數越小,分子量就越大,則其斷裂強度、硬度、韌性、耐老化穩定性等性能都有所提高。而熔融指數大,分子量就小,成型時的流動性就相應好一些。
聚碳酸酯(PC)是性能優異的工程塑料,具有沖擊強度高、抗蠕變、尺寸穩定性好、耐熱、透明、介電性能優良等優點,但是PC的熔體黏度大,流動性差,耐溶劑性差,特別是對有機溶劑和鹼性葯品的耐受性差,在溶劑和鹼性環境下易發生應力開裂和溶脹,並且對缺口敏感; PC和尼龍(PA)在性能方面具有較好的互補性,有研究表明尼龍6 (PA6)的加入可以改善PC的耐葯性、耐應力開裂性及加工性能[3]。但鑒於PA6的加入使PC的沖擊強度大幅下降,因此在本研究中使用韌性較好的PA1010來對PC進行改性。由於PC/PA1010屬於非結晶與結晶共混體系,相容性差,界面黏結不良,共混物的力學性能較差,為此需加入增容劑以改善兩相的相容性,提高共混體系的力學性能。
使用苯乙烯馬來酸酐無規共聚物(SMA)以及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PE-g-GMA)兩種相容劑對PC/PA1010共混體系物理機械性能、耐溶劑性能、結晶性能以及動態流變性能等方面的影響。
C. 聚苯乙烯詳細資料大全
聚苯乙烯(Polystyrene,縮寫PS)是指由苯乙烯單體經自由基加聚反應合成的聚合物。它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熱塑性塑膠,具有高於100℃的玻璃轉化溫度,因此經常被用來製作各種需要承受開水的溫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飯盒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聚苯乙烯
- 英文名 :Polystyrene
- 別稱 :ポリスチレン
- 化學式 :(C8H8)n
- 熔點 :240℃
- 密度 :1.05g/cm3
- 外觀 :無色透明的熱塑性塑膠
- 套用 :電子電器
- 分類 :普通聚苯乙烯,發泡聚苯乙烯等
發展歷程,物化性質,分類,屬性,特點,力學性能,熱性能,電性能,光學性能,化學性能,生產套用,可發性加工,套用,用途,環境問題,市場分析,國內市場特點,國內現狀,發展建議,材料類型,合成材料,抗沖擊型,可發性型,共聚物,發展現狀,
發展歷程
1829年,德國人第一次從天然樹脂中提取出聚苯乙烯。 1930年,BASF開始在德國商業化生產聚苯乙烯。 1934年,Dow開始在美國生產聚苯乙烯。 1954年,Dow開始生產聚苯乙烯泡沫塑膠。
物化性質
結構簡式: 密度:1.05 g/cm
3 電導率:(σ) 10-16 S/m 導熱系數:0.08w/m.k 楊氏模量:(E) 3000-3600 MPa 拉伸強度:(σt) 46–60 MPa 伸長長度:3–4% 夏比沖擊試驗:2–5 kJ/m
2 玻璃轉化溫度:80-100℃ 熱膨脹系數:(α) 8×10
-5 /K
聚苯乙烯 熱容:(c) 1.3 kJ/(kg·K) 吸水率:(ASTM) 0.03–0.1 降解:280℃ 聚苯乙烯玻璃化溫度80~105℃,非晶態密度1.04~1.06克/立方厘米,晶體密度1.11~1.12克/立方厘米,熔融溫度240℃,電阻率為1020~1022歐·厘米。導熱系數30℃時0.116瓦/(米·開)。通常的聚苯乙烯為非晶態無規聚合物,具有優良的絕熱、絕緣和透明性,長期使用溫度0~70℃,但脆,低溫易開裂。此外還有全同和間同以及無規立構聚苯乙烯。全同聚合物有高度結晶性,間同聚合物有部分結晶性。
分類
聚苯乙烯(PS)包括普通聚苯乙烯,發泡聚苯乙烯(EPS),高抗沖聚苯乙烯(HIPS)及間規聚苯乙烯(SPS)。普通聚苯乙烯樹脂為無毒,無臭,無色的透明顆粒,似玻璃狀脆性材料,其製品具有極高的透明度,透光率可達90%以上,電絕緣性能好,易著色,加工流動性好,剛性好及耐化學腐蝕性好等。普通聚苯乙烯的不足之處在於性脆,沖擊強度低,易出現應力開裂,耐熱性差及不耐沸水等。
食品包裝中的聚苯乙烯 屬性
普通聚苯乙烯樹脂屬無定形高分子聚合物,聚苯乙烯大分子鏈的側基為苯環,大體積側基為苯環的無規排列決定了聚苯乙烯的物理化學性質,如透明度高.剛度大.玻璃化溫度高,性脆等。可發性聚苯乙烯為在普通聚苯乙烯中浸漬低沸點的物理發泡劑製成,加工過程中受熱發泡,專用於製作泡沫塑膠產品。高抗沖聚苯乙烯為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丁二烯為分散相,提高了材料的沖擊強度,但產品不透明。間規聚苯乙烯為間同結構,採用茂金屬催化劑生產,發展的聚苯乙烯新品種,性能好,屬於工程塑膠。
特點
PS一般為頭尾結構,主鏈為飽和碳鏈,側基為共軛苯環,使分子結構不規整,增大了分子的剛性,使PS成為非結晶性的線型聚合物。由於苯環存在,PS具有較高的Tg(80~105℃),所以在室溫下是透明而堅硬的,由於分子鏈的剛性,易引起應力開裂。
聚苯乙烯材料性能 聚苯乙烯無色透明,能自由著色,相對密度也僅次於PP、PE,具有優異的電性能,特別是高頻特性好,次於F-4、PPO。另外,在光穩定性方面僅次於甲基丙烯酸樹脂,但抗放射線能力是所有塑膠中最強的。聚苯乙烯最重要的特點是熔融時的熱穩定性和流動性非常好,所以易成型加工,特別是注射成型容易,適合大量生產。成型收縮率小,成型品尺寸穩定性也好。
力學性能
聚苯乙烯分子及其聚集態結構決定其為剛硬的脆性材料,在應力作用下表現為脆性斷裂。
熱性能
聚苯乙烯的特性溫度為:脆化溫度-30℃左右、玻璃化溫度80~105℃、熔融溫度為140~180℃、分解溫度300℃以上。由於聚苯乙烯的力學性能隨溫度的升高明顯下降、耐熱性較差,因而連續使用溫度為60℃左右,最高不宜超過80℃。導熱率低,為0.04~0.15W/(m·K),幾乎不受溫度而變化,因而具有良好的隔熱性。
電性能
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電性能,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分別高達10^16~10^18Ω·cm和10^15~10^18Ω。介電損耗角正切值極低,並且不受頻率和環境溫度、濕度變化的影響,是優異電絕緣材料。
光學性能
聚苯乙烯具有優良的光學性能,透光率達88%~92%、折射率為1.59~1.60,可以透過所有波長的可見光,透明性材料在塑膠中僅次於有機玻璃等丙烯酸類聚合物。但因聚苯乙稀耐候性較差,長期使用或存放時受陽光、灰塵作用,會出現渾濁、發黃等現象,因而用聚苯乙烯製作光學部件等高透明製品時需考慮加入適當品種和用量的防老劑。
化學性能
耐腐蝕較好,耐溶劑性、耐氧化較差。 聚苯乙烯耐各種鹼、鹽及水溶液,對低級醇類和某些酸類(如硫酸、磷酸、硼酸、質量分數為10%~30%的鹽酸、質量分數為1%~25%的醋酸、質量分數為1%~90%的甲酸)也是穩定的,但是濃硝酸和其他氧化劑能使之破壞。 聚苯乙烯能溶於許多與其溶度參數相近的溶劑中,如四氯乙烷、苯乙烯、異丙烷、苯、氯仿、二甲苯、甲苯、四氯化碳、甲乙酮、酯類等,不溶於礦物油、脂芳烴、乙醚、丙酮、苯酚等,但能被它們溶脹。許多非溶劑物質,如高級醇類和油類,可使聚苯乙烯產生應力開裂或溶脹。 聚苯乙烯在熱、氧及大氣條件下易發生老化現象,造成大分子鏈的斷裂和顯色,當體系中含有微量單體、硫化物等雜質時更易老化,因此,聚苯乙烯製品在長期使用中會變黃發脆。
生產套用
可發性加工
第一步為預發泡或簡單發泡,設定最終產品的密度。在此過程中含有發泡劑的聚合物顆粒在加熱條件下軟化,發泡劑揮發。其結果是每個珠粒內產生膨脹,形成許多泡孔。泡孔的數量(最終密度)由加熱溫度和受熱時間來控制。這個過程中,珠粒必須保持分散和自由流動狀態。 工業化生產時,發泡過程是將可發性 PS直接置於蒸汽中進行的,一般通過珠粒和蒸汽在攪拌釜中的連續混合完成反應,反應設備(象預發泡機)是以保持外界壓力常壓敞口的,並使已發泡的珠粒從頂端溢出。有的生產廠為了保證停留時間更均衡或是當某些可發性DPS需要比較高的溫度時採用間歇釜。發泡以後珠粒要經熟化處理,使空氣逐步摻入到泡孔中。 第二步。首先,將熟化的預發泡珠粒放入具有特定型腔的模具中。對於小型的和復雜結構的產品,成型時要採用文氏管作用設備(如灌料槍).藉助空氣流將珠粒吹至模腔中。大型的產品可依自身重力充滿模腔。將充滿粒料的模腔密閉並加熱,珠粒受熱軟化,使泡孔膨脹。珠粒發泡膨脹至填滿相互間的空隙,並粘結成均勻的泡沫體。此時這個泡沫體仍然是柔軟的並承受泡孔內熱氣體的壓力。從模具中取出製品之前,須使氣體滲出泡孔和降低溫度使製品形狀穩定,這一般是採用向模具內壁噴水的方法。 由於成型模具是雙層壁的,因此發泡PS的成型被稱為「蒸氣室成型」。模具內壁尺寸即為實際製品的尺寸,模具內壁上有氣孔.以使蒸汽透過泡沫體並使熱氣擴散出去。雙層壁之間的空間形成蒸汽室,其中通入用於加熱珠粒的蒸汽。對於多數製品,發泡PS的成型壓力低於276kPa。模具為鋁制並按製品要求鑄成一定形狀。發泡PS的成型由於成型壓力低、成型設備成本低,因此是一種經濟的生產方法。
套用
聚苯乙烯的經常被用來製作泡沫塑膠製品。聚苯乙烯還可以和其他橡膠類型高分子材料共聚生成各種不同力學性能的產品。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套用有各種一次性塑膠餐具,透明CD盒等等。發泡聚苯乙烯(保麗龍)於建築材料使用上,自2003年廣泛使用於中空樓板隔音隔熱材。 耐沖擊性聚苯乙烯(HIPS) 耐沖擊性聚苯乙烯是通過在聚苯乙烯中添加聚丁基橡膠顆粒的辦法生產的一種抗沖擊的聚苯乙烯產品。這種聚苯乙烯產品會添加微米級橡膠顆粒並通過枝接的辦法把聚苯乙烯和橡膠顆粒連線在一起。當受到沖擊時,裂紋擴展的尖端應力會被相對柔軟的橡膠顆粒釋放掉。因此裂紋的擴展受到阻礙,抗沖擊性得到了提高。 苯乙烯丙烯腈(SAN) SAN是Styrene Acrylonitrile的縮寫。苯乙烯丙烯腈是苯乙烯丙烯腈的共聚物,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的聚丙烯基工程塑膠。SAN的化學穩定性要比聚苯乙烯好。SAN類產品的透明度和抗紫外性能不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類產品但是價格相對便宜。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ABS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的縮寫。這種塑膠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具有高強度,低重量的特點。是常用的一種工程塑膠之一。 SBS橡膠 SBS橡膠是一種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結構的三段嵌段共聚物。這種材料同時具有聚苯乙烯和聚丁二烯的特點,是一種耐用的熱塑性橡膠。SBS橡膠經常被用來製造輪胎。
用途
聚苯乙烯易加工成型,並具有透明、廉價、剛性、絕緣、印刷性好等優點。可廣泛用於輕工市場,日用裝璜,照明指示和包裝等方面。在電氣方面更是良好的絕緣材料和隔熱保溫材料,可以製作各種儀表外殼、燈罩、光學化學儀器零件、透明薄膜、電容器介質層等。 可用於粉類和乳液類化妝品。用於粉餅有很好的壓縮性,可改善粉的黏附性能。賦予皮膚光澤和潤滑感,是代替滑石粉和二氧化矽的高級填充劑。
環境問題
由於其質量小(特別是發泡型)、殘余價值低,聚苯乙烯不容易循環再生。通常聚苯乙烯不能以kerbside法進行回收。但是,工業上也對發泡聚苯乙烯的再利用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出現了很多使其密化的新方法。這種能夠增加其密度的方法,通常使得密度增加15slugs/ft3(譯者註:1slugs/ft3=1.94055克/立方厘米)並在干凈的聚苯乙烯上形成了合適再生操作的中心。密西根州,梅森的Dart Container 工廠中就在進行對使用後聚苯乙烯以及工業聚苯乙烯的回收。 未來似乎可以藉由麵包蟲(黃粉蟲之幼蟲)消化道內發現的細菌達到自然分解該材料的方式。
環境影響 被丟棄的聚苯乙烯無法經由生物分解及光分解進入生物地質化學循環。由於發泡聚苯乙烯(保麗龍)其低比重以致於漂浮於水面或隨風飄移,造成主觀的景觀破壞。根據加州海岸委員會(California Coastal Commission)的調查,聚苯乙烯已是主要的海洋漂流物。而對誤食這類塑膠海洋生物而言,會對其消化系統造成傷害。
市場分析
國內市場特點
1、需求旺盛,消費增長速度驚人,市場潛力大。進入90年代以來,中國聚苯乙烯需求旺盛,消費量飛速增長。1999年,全國聚苯乙烯總消費量達到243萬噸,比1990年增長10多倍,年均增長率達到27.6%,增長速度在五大通用合成樹脂中僅次於ABS樹脂,是同期世界平均增長速度的6倍多。據預測,今後中國聚苯乙烯的需求量仍將平穩增長,2005年將達到317萬~330萬噸,2010年將達到390萬~420萬噸,市場前景相當樂觀。
聚苯乙烯加工品 2、生產能力不足,進口依賴度大,國內需求旺盛。中國聚苯乙烯的生產能力雖然增長很快,但仍遠不能滿足需求,不得不依靠大量進口。1999年,中國聚苯乙烯生產能力約在140萬噸左右,其中高抗沖聚苯乙烯/通用聚苯乙烯生產能力在100萬噸左右,可發性聚苯乙烯生產能力估計在40萬噸以上。同時,1999年全國聚苯乙烯總產量約為94萬噸,與需求相比相差甚遠。為滿足需求,1999年中國共進口聚苯乙烯樹脂151.7萬噸,也比1990年增長近10倍,進口依存度超過60%。 3、外資企業是中國聚苯乙烯生產的重要力量。在中國聚苯乙烯生產中,外資企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國內最大的5家聚苯乙烯生產廠商中,有3家是外資企業,分別是鎮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30萬噸/年)、揚子巴斯夫苯乙烯有限公司(14.2萬噸/年)和LG寧波甬興化工有限公司(10萬噸/年)。1999年,這3家企業聚苯乙烯的生產能力合計達到54.2萬噸,其中高抗沖聚苯乙烯/通用聚苯乙烯為50萬噸,佔全國總生產能力的一半。今後,中國外資企業聚苯乙烯的生產能力仍將快速增長。預計到2005年,外資企業聚苯乙烯生產能力將超過140萬噸,佔全國總生產能力的近60%,仍將是中國聚苯乙烯生產的重要力量。 4、電子/電器是中國聚苯乙烯最重要的消費領域。在已開發國家,聚苯乙烯的主要消費領域是包裝容器,約占總消費量的一半。而在我國,聚苯乙烯的主要消費領域是電子/電器,約占聚苯乙烯消費總量的60%。1999年,中國電子/電器行業共消費聚苯乙烯樹脂146萬噸,佔全國總消費量的60%,日用品和包裝分別佔24%和10%。
國內現狀
1、中國國產產品性能和質量較差。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中國聚苯乙烯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較差,除外資及合資企業產品外,國內廠商的產品多數不能滿足電子行業等用戶對產品性能和質量的要求,難以進入這個龐大的市場。在聚苯乙烯需求量最大的電子/電器行業中,進口產品占絕對優勢,國產樹脂只有少量套用,而且只能用於低檔產品。國內知名電器製造商為了保證其產品質量,全部使用進口原料或外資合資企業的產品,連用於防震外包裝的發泡聚苯乙烯也通常使用進口產品或合資企業的產品。 2、裝置規模偏小,缺乏競爭力。目前國內有聚苯乙烯生產廠近40家,大部分能力在3萬噸/年以下,還有不少規模在1萬噸/年左右的小型裝置。能力達到10萬噸/年的生產廠僅有5家。小裝置不但產品質量不能和先進的大型生產裝置相比,而且生產成本也較高,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3、原料供應不足,裝置開工率低。與聚苯乙烯生產的高速發展不相適應的是,其原料苯乙烯生產發展相對較慢,聚苯乙烯裝置的原料來源受到限制,開工率受到影響。1999年,中國苯乙烯生產能力為84.6萬噸/年,產量60.2萬噸,即使全部用於生產聚苯乙烯也僅能滿足國內聚苯乙烯生產需要的43%。原料供應的不足是造成裝置開工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1999年,中國聚苯乙烯產量約94萬噸,裝置的平均開工率僅為67%,生產能力大量閑置,進一步增加了中國對進口聚苯乙烯的依賴程度。
發展建議
1、大力發展原料苯乙烯的生產,徹底解決聚苯乙烯原料缺乏的問題。原料不足制約了聚苯乙烯生產的發展,因此解決原料問題是發展聚苯乙烯生產的關鍵之一。根據預測,到2005年,國內聚苯乙烯生產能力將達到220萬噸,2010年將達到300萬噸,對苯乙烯的需求量非常大,而規劃的苯乙烯生產能力仍不能滿足需要。聚苯乙烯對苯乙烯的龐大需求給石油和石化兩大集團公司提供了發展苯乙烯生產的良機,兩大集團公司是國內重要的苯乙烯生產商,盡力擴大苯乙烯的生產能力既可以為國內聚苯乙烯的生產提供充足的原料,又能趁機佔領市場,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2、抓住時機,積極佔領國內市場。國家近年來嚴厲打擊走私,規范進口,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國內一些原來使用進口原料的用戶開始尋找能夠代替進口產品的國內供應商,這給國內聚苯乙烯生產企業帶來了極好的機會。國內聚苯乙烯生產企業應該抓住機遇,努力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力爭在最大范圍內替代進口產品。總之,只要採取適當措施,國內聚苯乙烯生產完全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採取輕易放棄的態度是不可取的。
材料類型
合成材料
塑膠: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聚丙烯酸;聚丁烯;聚異丁烯;聚碸;聚甲醛;聚醯胺;聚碳酸酯;聚乳酸;聚四氟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聚氨酯 合成橡膠: 順丁橡膠;丁苯橡膠;丁腈橡膠;氯丁橡膠 合成纖維: 丙綸;滌綸;錦綸;腈綸;氨綸;維尼綸;耐綸;達克綸;克夫綸
抗沖擊型
抗沖擊聚苯乙烯它是苯乙烯單體與橡膠接枝聚合生成的無定形聚合物,或是聚苯乙烯與橡膠(通常為聚丁二烯橡膠)的物理共混物。所生成的聚合物具有韌性,通常為白色(也有透明的品級),擠出和成型非常容易。它的韌性主要決定於橡膠組分的比率和使用量。抗沖擊PS的代表性能為:彎曲強度和拉伸強度為13.8~48.3MPa(隨橡膠和添加劑含量不同而不同);伸長率 10~60%;光澤度 5~100%。目視透明度從極佳至較差,收縮率約為0.006,熱膨脹系數與透明PS相同。抗沖擊PS受γ一射線滅菌照射後性能無變化,與透明PS具有同樣的耐溶劑性。抗沖擊PS的熔體指數為1~10g/min,維卡軟化點為215°F。具有增強性能的抗沖擊級聚苯乙烯的商業化生產有廣泛的市場前景。已有的一些特殊品級包括:超高光澤度級、高透明級、耐磨級、抗環境應力一開裂級(ESCR)、高模量級、低光澤級、殘余單體苯乙烯含量低的品級。 抗沖擊聚苯乙烯突出的特性是易加工、尺寸穩定性優異、沖擊強度高並且有較高剛性。對於HIPS只是在耐熱性。氧滲透性、紫外光穩定性和耐油品性方面有一定限度。化學和性能抗沖擊聚苯乙烯是通過將聚了二烯橡膠在聚合反應之前溶於苯乙烯單體而製得的。雖然可以用懸浮聚合法制HIPS,但目前工業上生產HIPS採用的主要是本體聚合法。在本體聚合過程中,苯乙烯單體/橡膠/添加劑的混合體通過一系列反應器,轉化率達70~90%。聚合反應中需加熱或加入引發劑使反應完成,然後在真空中加熱從樹脂中除去揮發性殘留單體,再造粒出售。 抗沖擊聚苯乙烯性能檢測根據其相對的抗沖擊強度分為幾級: 中等抗沖擊品級的缺口懸臂梁抗沖擊強度一般為 0.6—1./i; 高抗沖擊品級的抗沖擊度為1.5—2.5ftlb/in; 極高抗沖擊級的抗沖擊強度為>2./in 有的 HIPS品級其抗沖擊強度值高達6./in,但這種樹脂通常用於共混樹脂中以提高低強度品級樹脂的抗沖擊強蔗。 標准HIPS的其它重要性能檢測注意事項如下:彎曲強度13.8~55.1MPa;拉伸強度13.8—41.4MPa;斷裂伸長率為15—75%;密度1.035—1.04 g/ml;維卡軟化點185—220°F。 唯一工業化的摻用HIPS合金是其與聚苯醚的共混物。這種共混物的耐熱性和韌性都很突出,但產品價格比單用HIPS的產品高許多。 聚苯乙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生產廠可以生產與標准級PS相比具有更突出性能的品級。聚苯乙烯的許多性能是不能兼而得之的,如欲提高抗沖擊強度,就不得不犧牲光澤度等。目前出現的一些新型樹脂,它們具有ABS的光澤度,同時也有很高的韌性。有些品級如在包裝食品時,可耐各種油脂和用於致冷機時能耐氯氟烴(CFC)發泡劑的也已開發出來。阻燃級(UL V-0和 UL 5-V),抗沖擊聚苯乙烯已有生產並廣泛用於電視機殼、商用機器和電器製品。這些樹脂的加工操作比許多阻燃工程樹脂更為容易,價格也更低。
可發性型
用於製造從茶杯到家用絕緣絕熱材料等。泡沫塑膠的性能(如密度和抗沖擊強度)取決於泡孔的大小和分布,這二個因素是由所加入的發泡劑的分散率、百分含量和揮發性來控制的,代表性的發泡劑是戊烷和異戊烷。阻燃級發泡聚苯乙烯以鹵代烴作為阻燃劑,廣泛用作建築物隔音絕熱層和工程上使用。可發泡劑SAN已被用於製造漂浮製品和其它耐汽油製品。 以下)以及低溫抗沖擊良好的品級。
共聚物
它們的韌度非常好。主要品種有:苯乙烯一丙烯腈共聚物(SAN)、苯乙烯一馬來酸酐共聚物(SMA)、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SBS)、苯乙烯和丙烯酸酯共聚物,以及以它們為基材的改性體。SAN的熱變形溫度比透明PS高,其耐溶劑性也有改進,具有優異的抗滲透性。橡膠改性的SAN有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ABS)和丙烯睛.苯乙烯一丙烯酸酯共聚物(ASA)等樹脂。S-MA的熱變形溫度比透明體PS更高,可達40°F,它有優良的透明性和光澤度。SMA可用橡膠改性或採用玻璃纖維增強。SBS和SBS的各種改性體可作為改善抗沖擊性、柔性和流動性的組分用於生產具有粘性和抗彎曲的產品如膠泥、鞋底、瀝青氈等,SBS還用於生產透明抗沖擊PS。苯乙烯可與丙烯酸酯彈性體共聚生成具有優良物理性能的透明級抗沖擊PS。
發展現狀
世界聚苯乙烯(PS)的生產能力因近20年來亞洲地區生產能力的迅速增長而屢創新高,到上個世紀末年生產能力已經超過1300萬噸/年,同期世界聚苯乙烯的消費量只有1000萬噸/年左右,只佔生產能力的約77%。除去各種因素的影響,全球聚苯乙烯裝置的開工率均沒有超過80%。
聚苯乙烯(泡沫板) 進入2000年以來,世界聚苯乙烯的消費增長變慢,消費量僅比1999年增長了1.4%,增長率為近年來的新低。特別是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產量減少最多的國家和地區也集中在亞洲地域。2003年世界聚苯乙烯的總生產能力為1426萬噸/年,產量為1080.1萬噸/年,其中北美地區的生產能力為325.2萬噸/年,約佔世界聚苯乙烯總生產能力的22.8%;產量為251.3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3.3%;南美地區的生產能力為66.6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生產能力的4.8%;產量為40.1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7%;西歐地區的生產能力為295.4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生產能力的20.7%;產量為262.7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4.3%;東北亞地區的生產能力為489.2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生產能力的34.3%;產量為373.8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4.6%;東南亞地區的生產能力為97.3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生產能力的6.8%;產量為71.5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產量的6.6%;其他地區的生產能力為152.5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生產能力的10.7%;產量為80.7萬噸/年,約佔世界總產量的7.5%。 2003年世界聚苯乙烯的總消費量為1088.9萬噸,其中北美地區的消費量為250.5萬噸/年,約佔世界聚苯乙烯總消費量的 23.0%;南美地區的消費量為44.5萬噸/年,約佔世界總消費量的4.1%;西歐地區的消費量為226.9萬噸/年,約占總消費量的20.8%;東北亞地區的消費量為409.2萬噸/年,約占消費量的37.6%;東南亞地區的消費量為49.8萬噸/年,約占總消費量的4.6%;其他地區的消費量為108.0萬噸/年,約占總消費量的9.9%。由此可見,北美、南美地區聚苯乙烯的產銷基本平衡,西歐地區略有剩餘,而東北亞地區仍需要靠進口來彌補不足。 世界聚苯乙烯主要用於生產包裝容器、日用品及電器/電子3大行業。世界各地聚苯乙烯的消費結構不盡相同。北美約9%用於電器/電子行業,57%用於包裝容器,34%用於其他方面;西歐約15%用於電器/電子行業,48%用於包裝容器,37%用於其他方面;東北亞約49%用於電器/電子行業,20%用於包裝容器,31%用於其他方面;中國約63%用於電器/電子行業,7%用於包裝容器,30%用於其他方面。
現存問題 隨著終端套用領域的不斷創新,聚苯乙烯(PS)主要下游產品正逐漸被所取代,未來或許將會銷聲匿跡。這促使一些地區性的生產商完全退出該業務,PS產業正逐漸被扼殺。
聚苯乙烯夾芯板系列 中國台灣地區的一位樹脂生產商認為:「市場缺少需要大量使用PS的新領域,因此PS的需求將逐步下滑,而這並不單單是由全球經濟危機所致。」 在新款游戲機、手機和MP3播放器生產中,已大量使用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來取代PS。PS的套用僅限於低端產品,如食品包裝、玩具、衣架、容器和某些消費性電子產品。然而即使在這些領域,PS仍可能逐漸被更廉價的原料如聚丙烯所取代。 作為PS的一個重要市場,中國自2003年以來需求已呈現連續下滑局面,2003年需求曾超過260萬噸,而去年則下降至230萬噸。日本PS市場需求也大幅下挫,特別是在電子和工業套用領域的需求更是如此。日本主要PS客戶的生產基地正在逐步轉向海外,這導致了日本國內PS需求已經不可能恢復。 日本原有的4家PS生產商綜合產能為110萬噸/年,約占其國內市場70%的份額。由三井化學和住友化學合資的公司——日本聚苯乙烯公司最近宣布將於今年9月退出PS業務,屆時日本國內只剩下3家從事PS業務的公司。三井化學和住友化學表示,公司已經決定退出PS業務,因為該業務正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從中長期考慮都不可能獲得穩定的收入。一位生產商表示,今年日本PS需求預計將下降6.5%~7.0%,降至70萬噸左右,日本聚苯乙烯公司的退出將使供求形勢更加趨於平衡。 與此同時,三菱化學也將從它與旭化成化學品公司、出光興產公司的合資公司——聚苯乙烯日本公司退出。該公司產能約為44.5萬噸/年,在日本4個生產商中居首位。盡管需求疲軟,大日本油墨和化學品公司(DIC)以及由新日本制鐵,Denka和大賽璐合資的東洋苯乙烯公司仍將繼續生產PS。 此外,放棄PS業務的公司還有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早在2007年7月它就宣布出售各種苯乙烯裝置,包括PS裝置。出光公司PS馬來西亞公司也在2008年9月停止了其3萬噸/年通用聚苯乙烯的生產。陶氏化學公司在今年4月已無限期地關閉其位於中國東部地區的12萬噸/年PS裝置。
D. 有機化學官能團名稱及英文字母表示縮寫是什麼
A
英文縮寫 全稱
A/MMA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AA 丙烯酸
AAS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
ABFN 偶氮(二)甲醯胺
ABN 偶氮(二)異丁腈
ABPS 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鈉
B
英文縮寫 全稱
BAA 正丁醛苯胺縮合物
BAC 鹼式氯化鋁
BACN 新型阻燃劑
BAD 雙水楊酸雙酚A酯
BAL 2,3-巰(基)丙醇
BBP 鄰苯二甲酸丁苄酯
BBS N-叔丁基-乙-苯並噻唑次磺醯胺
BC 葉酸
BCD β-環糊精
BCG 苯順二醇
BCNU 氯化亞硝脲
BD 丁二烯
BE 丙烯酸乳膠外牆塗料
BEE 苯偶姻乙醚
BFRM 硼纖維增強塑料
BG 丁二醇
BGE 反應性稀釋劑
BHA 特丁基-4羥基茴香醚
BHT 二丁基羥基甲苯
BL 丁內酯
BLE 丙酮-二苯胺高溫縮合物
BLP 粉末塗料流平劑
BMA 甲基丙烯酸丁酯
BMC 團狀模塑料
BMU 氨基樹脂皮革鞣劑
BN 氮化硼
BNE 新型環氧樹脂
BNS β-萘磺酸甲醛低縮合物
BOA 己二酸辛苄酯
BOP 鄰苯二甲醯丁辛酯
BOPP 雙軸向聚丙烯
BP 苯甲醇
BPA 雙酚A
BPBG 鄰苯二甲酸丁(乙醇酸乙酯)酯
BPF 雙酚F
BPMC 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酸酯
BPO 過氧化苯甲醯
BPP 過氧化特戊酸特丁酯
BPPD 過氧化二碳酸二苯氧化酯
BPS 4,4』-硫代雙(6-特丁基-3-甲基苯酚)
BPTP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BR 丁二烯橡膠
BRN 青紅光硫化黑
BROC 二溴(代)甲酚環氧丙基醚
BS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BS-1S 新型密封膠
BSH 苯磺醯肼
BSU N,N』-雙(三甲基硅烷)脲
BT 聚丁烯-1熱塑性塑料
BTA 苯並三唑
BTX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
BX 滲透劑
BXA 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
BZ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鋅
C
英文縮寫 全稱
CA 醋酸纖維素
CAB 醋酸-丁酸纖維素
CAN 醋酸-硝酸纖維素
CAP 醋酸-丙酸纖維素
CBA 化學發泡劑
CDP 磷酸甲酚二苯酯
CF 甲醛-甲酚樹脂,碳纖維
CFE 氯氟乙烯
CFM 碳纖維密封填料
CFRP 碳纖維增強塑料
CLF 含氯纖維
CMC 羧甲基纖維素
CMCNa 羧甲基纖維素鈉
CMD 代尼爾纖維
CMS 羧甲基澱粉
D
英文縮寫 全稱
DABCO 三乙烯二胺
DAF 富馬酸二烯丙酯
DAIP 間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DAM 馬來酸二烯丙酯
DAP 間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DATBP 四溴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DBA 己二酸二丁酯
DBEP 鄰苯二甲酸二丁氧乙酯
DBP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DBR 二苯甲醯間苯二酚
DBS 癸二酸二癸酯
DBU 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7-烯
DCCA 二氯異氰脲酸
DCCK 二氯異氰脲酸鉀
DCCNa 二氯異氰脲酸鈉
DCHP 鄰苯二甲酸二環乙酯
DCPD 過氧化二碳酸二環乙酯
DDA 己二酸二癸酯
DDP 鄰苯二甲酸二癸酯
DEAE 二乙胺基乙基纖維素
DEP 鄰苯二甲酸二乙酯
DETA 二乙撐三胺
DFA 薄膜膠粘劑
DHA 己二酸二己酯
DHP 鄰苯二甲酸二己酯
DHS 癸二酸二己酯
DIBA 己二酸二異丁酯
DIDA 己二酸二異癸酯
DIDG 戊二酸二異癸酯
DIDP 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
DINA 己二酸二異壬酯
DINP 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
DINZ 壬二酸二異壬酯
DIOA 己酸二異辛酯< lan>
E
英文縮寫 全稱
E/EA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E/P 乙烯/丙烯共聚物
E/P/D 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
E/TE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E/VAC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EAA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EAK 乙基戊丙酮
EBM 擠出吹塑模塑
EC 乙基纖維素
ECB 乙烯共聚物和瀝青的共混物
ECD 環氧氯丙烷橡膠
ECTEE 聚(乙烯-三氟氯乙烯)
ED-3 環氧酯
EDC 二氯乙烷
EDTA 乙二胺四醋酸
EEA 乙烯-醋酸丙烯共聚物
EG 乙二醇
2-EH :異辛醇
EO 環氧乙烷
EOT 聚乙烯硫醚
EP 環氧樹脂
EPI 環氧氯丙烷
EPM 乙烯-丙烯共聚物
EPOR 三元乙丙橡膠
EPR 乙丙橡膠
EPS 可發性聚苯乙烯
EPSAN 乙烯-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EPT 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
EPVC 乳液法聚氯乙烯
EU 聚醚型聚氨酯
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E 乙烯基乙基醚
EXP 醋酸乙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
F
英文縮寫 全稱
F/VA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F-23 四氟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
F-30 三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
F-40 四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
FDY 丙綸全牽伸絲
FEP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
FNG 耐水硅膠
FPM 氟橡膠
FRA 纖維增強丙烯酸酯
FRC 阻燃粘膠纖維
FRP 纖維增強塑料
FRPA-101 玻璃纖維增強聚癸二酸癸胺(玻璃纖維增強尼龍1010樹脂)
FRPA-610 玻璃纖維增強聚癸二醯乙二胺(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10樹脂)
FWA 熒光增白劑
G
英文縮寫 全稱
GF 玻璃纖維
GFRP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
GFRTP 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促進劑
GOF 石英光纖
GPS 通用聚苯乙烯
GR-1 異丁橡膠
GR-N 丁腈橡膠
GR-S 丁苯橡膠
GRTP 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
GUV 紫外光固化硅橡膠塗料
GX 鄰二甲苯
GY 厭氧膠
H
英文縮寫 全稱
H 烏洛托品
HDI 六甲撐二異氰酸酯
HDPE 低壓聚乙烯(高密度)
HEDP 1-羥基乙叉-1,1-二膦酸
HFP 六氟丙烯
HIPS 高抗沖聚苯乙烯
HLA 天然聚合物透明質膠
HLD 樹脂性氯丁膠
HM 高甲氧基果膠
HMC 高強度模塑料
HMF 非乾性密封膠
HOPP 均聚聚丙烯
HPC 羥丙基纖維素
HPMC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HPMCP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鄰苯二甲酸酯
HPT 六甲基磷酸三醯胺
HS 六苯乙烯
HTPS 高沖擊聚苯乙烯
I
英文縮寫 全稱
IEN 互貫網路彈性體
IHPN 互貫網路均聚物
IIR 異丁烯-異戊二烯橡膠
IO 離子聚合物
IPA 異丙醇
IPN 互貫網路聚合物
IR 異戊二烯橡膠
IVE 異丁基乙烯基醚
J
英文縮寫 全稱
JSF 聚乙烯醇縮醛膠
JZ 塑膠粘合劑
K
英文縮寫 全稱
KSG 空分硅膠
L
英文縮寫 全稱
LAS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LCM 液態固化劑
LDJ 低毒膠粘劑
LDN 氯丁膠粘劑
LDPE 高壓聚乙烯(低密度)
LDR 氯丁橡膠
LF 脲
LGP 液化石油氣
LHPC 低替代度羥丙基纖維素
LIM 液體侵漬模塑
LIPN 乳膠互貫網路聚合物
LJ 接體型氯丁橡膠
LLDPE 線性低密度聚乙烯
LM 低甲氧基果膠
LMG 液態甲烷氣
LMWPE 低分子量聚乙稀
LN 液態氮
LRM 液態反應模塑
LRMR 增強液體反應模塑
LSR 羧基氯丁乳膠
M
英文縮寫 全稱
MA 丙烯酸甲酯
MAA 甲基丙烯酸
MA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MAL 甲基丙烯醛
M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MBTE 甲基叔丁基醚
MC 甲基纖維素
MCA 三聚氰胺氰脲酸鹽
MCPA-6 改性聚己內醯胺(鑄型尼龍6)
MCR 改性氯丁冷粘鞋用膠
MDI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
MDI 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甲撐二苯基二異氰酸酯)
MDPE 中壓聚乙烯(高密度)
MEK 丁酮(甲乙酮)
MEKP 過氧化甲乙酮
MES 脂肪酸甲酯磺酸鹽
MF 三聚氰胺-甲醛樹脂
M-HIPS 改性高沖聚苯乙烯
MIBK 甲基異丁基酮
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F 甲基甲醯胺
MNA 甲基丙烯腈
MPEG 乙醇酸乙酯
MPF 三聚氨胺-酚醛樹脂
MPK 甲基丙基甲酮
M-PP 改性聚丙烯
MPPO 改性聚苯醚
MPS 改性聚苯乙烯
MS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
MSO 石油醚
MTBE 甲基叔丁基醚
MTT 氯丁膠新型交聯劑
MWR 旋轉模塑
MXD-10/6 醇溶三元共聚尼龍
MXDP 間苯二甲基二胺
N
英文縮寫 全稱
NBR 丁腈橡膠
NDI 二異氰酸萘酯
NDOP 鄰苯二甲酸正癸辛酯
NHDP 鄰苯二甲酸己正癸酯
NHTM 偏苯三酸正己酯
NINS 癸二酸二異辛酯
NLS 正硬脂酸鉛
NMP N-甲基吡咯烷酮
NODA 己二酸正辛正癸酯
NODP 鄰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
NPE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R 天然橡膠
O
英文縮寫 全稱
OBP 鄰苯二甲酸辛苄酯
ODA 己二酸異辛癸酯
ODPP 磷酸辛二苯酯
OIDD 鄰苯二甲酸正辛異癸酯
OPP 定向聚丙烯(薄膜)
OPS 定向聚苯乙烯(薄膜)
OPVC 正向聚氯乙烯
OT 氣熔膠
P
英文縮寫 全稱
PA 聚醯胺(尼龍)
PA-1010 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龍1010)
PA-11 聚十一醯胺(尼龍11)
PA-12 聚十二醯胺(尼龍12)
PA-6 聚己內醯胺(尼龍6)
PA-610 聚癸二醯乙二胺(尼龍610)
PA-612 聚十二烷二醯乙二胺(尼龍612)
PA-66 聚己二酸己二胺(尼龍66)
PA-8 聚辛醯胺(尼龍8)
PA-9 聚9-氨基壬酸(尼龍9)
PAA 聚丙烯酸
PAAS 水質穩定劑
PABM 聚氨基雙馬來醯亞胺
PAC 聚氯化鋁
PAEK 聚芳基醚酮
PAI 聚醯胺-醯亞胺
PAM 聚丙烯醯胺
PAMBA 抗血纖溶芳酸
PAMS 聚α-甲基苯乙烯
PAN 聚丙烯腈
PAP 對氨基苯酚
PAPA 聚壬二酐
PAPI 多亞甲基多苯基異氰酸酯
PAR 聚芳醯胺
PAR 聚芳酯(雙酚A型)
PAS 聚芳碸(聚芳基硫醚)
PB 聚丁二烯-[1,3]
PBAN 聚(丁二烯-丙烯腈)
PBI 聚苯並咪唑
PBMA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PBN 聚萘二酸丁醇酯
PBR 丙烯-丁二烯橡膠
PBS 聚(丁二烯-苯乙烯)
PBS 聚(丁二烯-苯乙烯)
PBT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
PC 聚碳酸酯
PC/ABS 聚碳酸酯/ABS樹脂共混合金
PC/PBT 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彈性體共混合金
PCD 聚羰二醯亞胺
PCDT 聚(1,4-環己烯二亞甲基對苯二甲酸酯)
PCE 四氯乙烯
PCMX 對氯間二甲酚
PCT 聚對苯二甲酸環己烷對二甲醇酯
PCT 聚己內醯胺
PCTEE 聚三氟氯乙烯
PD 二羥基聚醚
PDAIP 聚間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PDAP 聚對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PDMS 聚二甲基硅氧烷
R
英文縮寫 全稱
RE 橡膠粘合劑
RF 間苯二酚-甲醛樹脂
RFL 間苯二酚-甲醛乳膠
RP 增強塑料
RP/C 增強復合材料
RX 橡膠軟化劑
S
英文縮寫 全稱
S/MS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SAN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AS 仲烷基磺酸鈉
SB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SBR 丁苯橡膠
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C 硅橡膠氣調織物膜
SDDC 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鈉
SE 磺乙基纖維素
SGA 丙烯酸酯膠
SI 聚硅氧烷
SIS 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IS/SEBS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SM 苯乙烯
SMA 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SPP :間規聚苯乙烯
SPVC 懸浮法聚氯乙烯
SR 合成橡膠
ST 礦物纖維
T
英文縮寫 全稱
TAC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TAME 甲基叔戊基醚
TAP 磷酸三烯丙酯
TBE 四溴乙烷
TBP 磷酸三丁酯
THF 四氫呋喃
TCA 三醋酸纖維素
TCCA 三氯異氰脲酸
TCEF 磷酸三氯乙酯
TCF 磷酸三甲酚酯
TCPP 磷酸三氯丙酯
TDI 甲苯二異氰酸酯
TEA 三乙胺
TEAE 三乙氨基乙基纖維素
TEDA 三乙二胺
TEFC 三氟氯乙烯
TEP 磷酸三乙酯
TFE 四氟乙烯
THF 四氫呋喃
TLCP 熱散液晶聚酯
TMP 三羥甲基丙烷
TMPD 三甲基戊二醇
TMTD 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硫化促進劑TT)
TNP 三壬基苯基亞磷酸酯
TPA 對苯二甲酸
TPE 磷酸三苯酯
TPS 韌性聚苯乙烯
TPU 熱塑性聚氨酯樹脂
TR 聚硫橡膠
TRPP 纖維增強聚丙烯
TR-RFT 纖維增強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TRTP 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
TTP 磷酸二甲苯酯
U
英文縮寫 全稱
U 脲
UF 脲甲醛樹脂
UHMW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P 不飽和聚酯
V
英文縮寫 全稱
VAC 醋酸乙烯酯
VA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VAM 醋酸乙烯
VAMA 醋酸乙烯-順丁烯二酐共聚物
VC 氯乙烯
VC/CDC 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
VC/E 氯乙烯/乙烯共聚物
VC/E/MA 氯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VC/E/VAC 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VC/MA 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VC/MMA 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VC/OA 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
VC/VAC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VCM 氯乙烯(單體)
VCP 氯乙烯-丙烯共聚物
VCS 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VDC 偏二氯乙烯
VPC 硫化聚乙烯
VTPS 特種橡膠偶聯劑
W
英文縮寫 全稱
WF 新型橡塑填料
WP 織物塗層膠
WRS 聚苯乙烯球形細粒
X
英文縮寫 全稱
XF 二甲苯-甲醛樹脂
XMC 復合材料
Y
英文縮寫 全稱
YH 改性氯丁膠
YM 聚丙烯酸酯壓敏膠乳
YWG 液相色譜無定型微粒硅膠
Z
英文縮寫 全稱
ZE 玉米纖維
ZH 溶劑型氯化天然橡膠膠粘劑
ZN 粉狀脲醛樹脂膠
此外,有關化學試劑按雜質含量的多少分:
實驗試劑:縮寫為LR,又稱四級試劑。
化學純試劑:縮寫為CP,又稱三級試劑,一般瓶上用深藍色標簽。
分析純試劑:縮寫為AR,又稱二級試劑,一般瓶上用紅色標簽。
保證試劑:縮寫為GR,又稱一級試劑,一般瓶上用綠色標簽(又稱優級純)
基準試劑:縮寫為PT,專門作為基準物用,可直接配製標准溶液。
光譜純試劑:縮寫為SP,表示光譜純凈。但由於有機物在光譜上顯示不出,所以有時主成分達不到99.9%以上,使用時必須注意,特別是作基準物時,必須進行標定。
其他的有
AAS 原子吸收光譜
AR 分析純試劑
BC 生化試劑
BP 英國葯典
BR 生物試劑
BS 生物染色劑
CP 化學純
CR 化學試劑
EP 特純
FCP 層析用
FMP 顯微鏡用
FS 合成用
GC 氣相色譜
GR 優級純試劑
HPLC 高壓液相色譜
Ind 指示劑
IR 紅外吸收光譜
LR 實驗試劑
MAR 微量分析試劑
NMR 核磁共振光譜
OAS 有機分析標准
PA 分析用
Pract 實慣用
PT 基準試劑
Puriss 特純
Purum 純
SP 光譜純
Tech 工業用
TLC 薄層色譜
UP 超純
USP 美國葯典
UV 紫外分光光度純
優級純試劑 GR Guaranteed reagent
分析純試劑 AR Analytical reagent
學純試劑 CP Chemical pure
基準試劑 PT Primary reagent
實驗試劑 LR Laboratory reagent
超純試劑 UP Ultra pure
生化試劑 BC Biochemical
光 譜 純 SP Spectrum pure
氣相色譜 GC Gas chromatography
指 示 劑 Ind Indicator
層 析 用 FCP For chromatograph purpose
工 業 用 Tech Technical g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