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庭用塑膠水桶是什麼材料做的
塑膠原料塑膠原料的概念
1. 塑膠原料的主要成份是樹脂
2塑膠原料:是由高分子合成樹脂(聚合物)為主要成份滲入各種輔助料或添加劑,在特定溫度,壓力下具有可塑性和流動性,可被模塑成一定形狀,且在一定條件下保持形狀不變的材料.
3. 聚合物:指聚合過程所產生的純材料或稱聚合材料.無論天然樹脂還是合成樹脂均屬高分子合聚物,簡稱高聚物.
4.塑膠對電,熱,聲具有良好絕緣性:電絕緣性,耐電弧性,保溫,隔聲,吸音,吸振,消聲性能卓越.
塑膠原材料大部是從一些油類中提煉出來的,最熟悉的部分PC料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PC料在燒的時候有一股汽油味;ABS是從煤炭中提煉出來的, ABS在燒完滅掉的時候會呈煙灰狀;POM是從天然氣提煉出來的, POM在燒完的時候會有一股非常臭的瓦斯味.
一般塑膠原料的特點
a. 塑膠原料受熱膨脹,線脹系數比金屬大很多;
b.一般塑膠原料的剛度比金屬低一數量級;
c. 塑膠原料的力學性能在長時間受熱下會明顯下降;
d.一般塑膠原料在常溫下和低於其屈服強度的應力下長期受力,會出現永久形變;
e. 塑膠原料對缺口損壞很敏感;
f. 塑膠原料的力學性能通常比金屬低的多,但有的復合材料的比強度和比模量高於金屬,如果製品設計合理,會更能發揮起優越性;
g.一般增強塑膠原材料力學性能是各項異性的;
h.有些塑膠原料會吸濕,並引起尺寸和性能變化;
i.有些塑料是可燃的;
j. 塑膠原料的疲勞數據目前還很少,需根據使用要求加以考慮.
塑膠原料分類
塑膠原料按照合成樹脂的分子結構分主要有熱塑性及熱固性塑膠之分:對於熱塑性塑膠指反復加熱仍有可塑性的塑膠:主要有PE/PP/PVC/PS/ABS/PMMA/POM/PC/PA等常用原料.熱固性塑膠主要指加熱硬化的合成樹脂製得的得塑膠,像一些酚醛塑膠及氨基塑膠,不常用.
按照應用范圍分主要有通用塑膠如PE/PP/PVC/PS等,工程塑膠如ABS/POM/PC/PA等常用的幾種.另外還有一些特殊塑膠如耐高溫高濕及耐腐蝕及其他一些為專門用途而改性製得的塑膠.
材料利用及顏色處理
1. 塑膠原料大部分可循環使用,但由於翻用塑料(水口料)比一般原料要脆,所以只可混合新料(原料)一起使用,比例最大不可超過25%為合適,應以顧客要求標准為原則.各種類型的塑料料因所需的熔點不同,所受的注塑壓力不同,生產中一定不可相混淆.
2. 由於塑料產品要與顏色配合,因此塑膠原材料可分為:抽粒料,色粉料,色種料,還有近期出現的加液體在塑膠原材料中著色.抽粒原料是已經把顏料混合進原料中,每一粒塑料料均已著色,所以形成產品顏色穩定均勻.色粉料及色種料是把色種或色粉混合原料使用,成本低,而且不用儲存大量的有色原料.但是顏色不穩定,較難在生產中控制統一性.
『貳』 樹脂diy小瓶子掙錢嗎
樹脂diy小瓶子掙錢。樹脂工藝品的利潤大約是20%多,也就是說當銷售額是100元的時候,成本大約是70多,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加工成本,場地成本。設備成本等等,不飽和樹脂利潤還是很可觀的。毛利一般在30%到50%之間,自己如果技術很懂的話控制一下成本利潤應該在20%-30%。
『叄』 樹脂工藝品怎麼做
樹脂工藝品製作流程
一、准備工作預備一桿稱(5公斤的稱),調料桶(或塑料盆),攪拌飯(或竹筷),小勺(塑料、鋁、瓷勺均可);二、拌料根據模具的大小、所制產品的數量,先將不飽合樹脂稱量出來,(合)倒入調料桶,然後將固化劑按():(促進劑)的比例添加,先將固化劑加入不飽合樹脂內,進行充分攪拌(),再加促進劑進行攪拌,充分混合後,加入稀釋,(同樣進行攪拌)然後根據所需顏色添加料,(顏料的用量可根據品種的不同進行加減,達到所需程度為止,一般用量為大的顏料即可)添加顏料時用將顏料用樹脂化開,在內進行攪拌,均勻後倒入料桶再進行充分攪勻即可,底料攪拌後添加,添加時要隨攪拌隨添加,直到所需程度為止。(調好的混合料漿應是粘稠狀以用勺舀起倒下後能緩慢流淌)三、倒模模具應擺方平整,(水平狀態)模具內模面應清洗干凈,這樣就可以澆制了。澆制時用小勺舀料漿一勺一勺的緩緩倒入,不可傾倒,要從最高點倒進,使其自然流淌,這樣就可以把氣泡擠走,否則,成品後會有氣孔。注意倒入模具時不能溢出模具外圍,倒出外圍後,應立即清理,鏟除,否則成型後需再加工、打磨。料漿倒入模具後經1-2小時即可凝固,凝固後即可脫模樹脂工藝品製作方法不飽和樹脂工藝品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如下步驟:(1)根據樹脂工藝品的造型用硅橡膠製成模具;(2)在不飽和樹脂內加入適量填料並攪拌均勻;(3)在向模具內澆注之前,向不飽和樹脂內加入固化劑和促進劑,攪拌均勻後向模具內澆註:(4)樹脂固化後脫模,即可得到所需形狀的工藝品。可在常溫下澆注各種造型的模擬工藝品,其固形迅速、細節逼真,工藝簡單。2
不飽和樹脂工藝品模具製作技術 1、開模的方式有分片模、包裝、脫模、刷模、灌注模等一系列方式。2、開模的程序主要有修理模種、排板、堆土、刷模、灌模、打石膏、反轉。3、開模的材料主要有夕膠、矽油、硬油、硬化濟、黃石膏、紗布、纖維二、整理模種方法及故障灌出模種,用第一代生磨底、修胚、修補、打砂、確定模種是否做配件,深外無法出模是否補油土、模種是否達到模板的效果。1、模種每再生一代縮小0.1毫米最好是用第一代生做模種。2、模種不除油會影響表面光滑和生產質量。3、模種有時需要做配件,配件的卡位要合適及介面的位置適當吻合。4、模種不可有拉模、燒模、可粒、氣孔、變形等不良問題。5、模種與模板相差較大,可能因模種縮水引起。6、模種深處無法出模可否補油土。7、模種要求光滑部位要打砂、砂低類型根據模種要求而用。8、模種的效果不可與模板有所差別。9、模種容易錯模的地方是否加模線保護層,模線保護層根據模種的要求不同而進行加貼。三、排板方法及故障根據模種的大小確定底板大小和90度角,再確定注漿槽的大小,另設下料口要合適,以漿能到達各部位為前題,模種之間的距離從模種的結構及方式和工藝生產要求為排板的參考。1、注漿槽和下料位置不合適影響白胚注漿生產。2、底板確定90度角,如果底板不正,影響堆土操作。3、另設下料口漿不能全布到達各部位應加排氣點。4、模種之間的距離過大引起的膠浪費。5、在排板前先了解模種的大小結構和開模方式再進行排板。四、堆土方法及故障根據模種的類型和生產需求,先確定開模的方式和模線位置,順著模線堆油土,油土切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再確定油土板塊的大小方打釘的方式,最後進行修邊,修邊要凈光滑用肥皂水清洗油土。1、模線的位置不對導至白胚生產線上注漿和白胚不便,也會給打砂帶來不便。2、油土的板塊就決定於石膏外套的大小。3、修邊不幹凈引起模具多邊現象。4、內模與外模打釘不合適會引起注漿露漿。5、包土油土的厚薄就等於模具內模厚薄。6、包土的內模有時也要開刀不開刀模種無法出模7、修邊的好與壞和模具的模線是相互接連的五、刷模、灌模方法及故障根據模種的不同類型和生產的需求是否加矽油、貼紗布、加頂位。再確定硬化濟的比例,打矽膠調料抽空後刷模,刷模的厚與薄相同,死牛角地方要刷到位,以象出現厚薄不同。根據模種的不同類型和生產需求,用圍子把模種圍起來,打夕膠調料抽空倒入圍子中等待硬化,硬化後去掉圍子再打石膏。1、硬化劑的用量根據天氣溫度而確定用量,硬化劑過大減少模具收縮性。2、刷模死牛角地方刷不到位引起模具、燒模、拉模、模具容易老化。3、刷模的厚薄不同引起模具容易破掉。4、根據外套與內模之間是否好拆模,決定是否加頂位。5、灌注模具圍子的過大引起矽膠的浪費,圍子大小決定模具大小(灌注模)6、刷模技術,材料等因素造成模具內部有氣泡。7、抽空的夕膠時間不夠會引起模具內有氣泡、影響白胚品質。六、外套製作方法及故障一、石膏外套用木板圍子把油土的板塊圍起來,確定石膏的濃度和重量倒入圍子中等待定形,拆除圍子、修整石膏外套,做出固定外套位置,在打石膏前應根據模種的不同和生產需求確定打石膏的方式。1、石膏外套過重,使白胚生產不便,石膏外套太薄容易斷裂。2、石膏太濃,引起外套有氣泡。3、打石膏的方式不對,使注漿生產操作不便。4、石膏外套無法合並,白胚注漿會出現露漿或錯模。5、石膏外套的修整是否存在多邊現象。
二、纖維外套纖維外套的好處是減輕模具的重量,給工作帶來方便,根據模種的不同和生產需求,確定固定類型,再確定外套的厚度,波麗漿加石膏的比例及維纖的層數,調波麗漿刷在模具上,貼纖維,再次調波麗漿刷在模具上,厚度要相同,定形後修外套,纖維外套主要用於大型產品,她的缺點就是使用時間過長容易出現變形。1、纖維外套不牢固引起白胚注漿露漿。2、波麗漿加纖維的比例是否合適。3、纖維外套的卡位不吻合,引起白胚露漿,錯模、甚至影響產品變形。4、纖維外套變形,白胚生產的產品也會變形。
三、來回反轉模具的外套做完以後,其實只做了模具的一半,去除外板和油土,再次進行開模流程工序操作,完成整模具以後,拆除一半進行生產,根據質景的要求,確定反轉的次數,每次成一套模具。1、反轉次數過多引起模具多邊和模線大及模具變形。2、開刀的位置錯,導至白胚生產不便。
四、模具開刀模具的開刀方法主要用於灌注型模具,其它模具有時也會開刀,根據模具的大小結構及生產需求確定開刀的位置和程度,以模種可以拉出來為准。
五、模具成品後的修補模具成品以後由於技術和材料等因素,造成模具內有氣泡和多邊不良現象,先補上氣泡,再用剪刀去掉多邊,如果兩個問題不解除,直接影響白胚注漿操作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