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醫理論知識中葯詞典:樹脂類—蘇合香
-
【葯名】:蘇合香
【拼音】:SUHEXIANG
【來源】:為金縷梅科植物蘇合香樹所分泌的樹脂。
【功效】:通竅,辟*殺蟲,開郁化痰,行氣活血,利水消腫。
【主治】:治卒然昏倒,痰壅氣厥,驚癎,痙病,溫瘧,心腹猝痛,疥癬,疹痱,凍瘡,氣積血症,胸腹冷痛,氣逆脘痛,水脹。
【性味歸經】:辛,溫。①《別錄》:「味甘,溫,無毒。」②《本草正》:「味甘辛,性溫。」
入肺、肝經。①《玉楸葯解》:「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②《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③《本草再新》:「入脾、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劑。外用:溶於酒精,塗敷。
【用葯忌宜】:《本經逢原》:「陰虛多火人禁用。」
【葯物配伍】:1、配皂莢,開竅,對卒然昏迷,口噤不開屬於實閉之症,可用兩葯研末,吹鼻取嚏,以促蘇醒。2、配鬱金,芳香祛濁,開竅解郁,宣痹止痛,用治邪熱入心或邪熱痰濁蒙蔽心竅之神昏譫語,驚狂,癲癇諸證有效。3、配白礬,豁痰開竅,則癲癇,驚狂可治。4、配遠志,開心竅,散心邪,有強腦醒神作用,用治濕濁蒙蔽清竅,精神恍惚,健忘等症。5、配厚朴,用治脾胃呆滯,濕濁不化,腹岩枝脹,食慾不振。
【別名】:帝膏(侯寧極《葯譜》)、蘇合油(《太平寰宇記》)、蘇合香油(《局方》)、帝油流(《現代實用中葯》)
【處方名】:蘇合香、蘇合油、蘇合香油等
【商品名】:普通蘇合香:初夏將樹皮割破深達木質部,使香樹脂滲入樹皮內。到秋季時剝下樹皮,榨取香樹脂,殘渣加水煮後再壓榨,榨出的香樹脂即為普通蘇合香。
精製蘇合香:將普通蘇合香溶解於酒精中,過濾去渣,再蒸去酒精,則成精製蘇合香。
均以色棕黃或暗棕、半透明、無雜質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原產小亞細亞南部。我國廣西有栽培。葯材主產土耳其西南部。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通常於初夏將樹皮擊傷或割破,深達木部,使分泌香脂,浸潤皮部。至秋季剝下樹皮,榨取香脂;殘渣加水煮後再榨,除去雜質,即為蘇合香的初製品。如再將此種初製品溶解於酒精中,過濾,蒸去酒精,則成精製蘇合香,宜裝於鐵筒中,並灌以清水浸之,置陰涼處,以防止走失香氣。
【拉丁名】:原植物蘇合香樹LiquidambarorientalisMill.
【考證】:出自《名醫別錄》①《唐本草》:「蘇合香,紫赤色,與紫真檀相似,堅實,極芬香,惟重如石,燒之灰白者好。」②《夢溪筆談》:「蘇合香酒,每一野蘆斗酒,以蘇含香丸一兩同煮。極能調五臟,卻腹中諸疾。每冒寒夙興,則飲一杯。此方本出《廣濟方》,謂之白術丸,後人亦編入《千金》、《外台》,治疾有殊效。」「今之蘇合香,如堅木,赤色。又有蘇合油,如糲膠,今多用此為蘇頌棗帶合香。按劉夢得《傳信方》用蘇合香雲:皮薄,子如金色,按之即小,放之即起,良久不定如蟲動,氣烈者佳也。如此則全非今所用者,更當精考之。」
【生葯材鑒定】:蘇合香為半流動性的濃稠液體,黃白色至灰棕色,半透明,質粘稠,挑起則連綿不斷。體重,入水則沉。氣芳香,味略苦辣而香。以黃白色、半透明、有香味者為佳。
㈡ 桃膠是桃樹的樹脂,它真的有美容的作用嗎食用之前該如何處理
桃膠是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樹皮中分泌出來的樹脂,又名桃油,桃脂,桃花淚,桃樹膠,桃凝。是桃樹自然分泌,或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傷口,而分泌桃膠有利於傷口自愈。比較粘稠的液體通過太陽曬蒸發,產生固體。桃膠的主要成分是由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組成,是一種多糖,是植物中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類物質,也屬於不可溶性膳食纖維。
處理好桃膠以後,平常不需要食用時,也最好將它放在冰箱裡面,它才不會容易壞。在需要用到的時候,只需要將桃膠拿出來,再用水泡開,清洗一下,便可以直接食用了。另外,桃膠也可以每個星期吃三到四次,可以加入一下枸杞與紅棗,煮成糖水喝,對女人的身體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在炎熱的夏天中,人會出汗而心煩氣躁,口乾心悶。這時候,可以取出丸子大的桃膠,當成是含片一樣口服,能達到解渴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