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工下來的廢醇有消回的嗎
醇類廢水的去除方法
一、 物化法
1、 混凝沉澱法
對於水溶性的醇,混凝沉降法的效果是比較的差的。廢水中的醇主要是靠混凝沉降中產生的絮體所具有的吸附作用而被去除的。
2、 蒸餾、汽提法
對一些沸點較低而揮發性高的醇可用蒸餾法或汽提法回收去除之。如廢水中的甲醇在75℃經汽提後,其去除率為95%。
3、萃取法
利用萃取法可以從廢水中回收醇類化合物,對濃度較高的某些含醇廢水是有其意義的。
4、吸附法
利用吸附劑來去除廢水中的醇主要是用於低濃度含醇廢水的處理。最常用的吸附劑為活性炭,工業級得活性炭可在20℃下從廢水中去除微量的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以及正己醇。
5、 膜技術
含醇類的廢水,如甲醇、乙醇等可用反滲透技術處理,使用較多的是醋酸纖維素膜(CA膜)。如用不對稱的醋酸丁酯纖維素反滲透管狀膜,可以從含有無機物及聚甘油的石油化工廢水中分出甘油,在4.2~5.6MPa壓力下操作時,其選擇性最好。一個單級的反滲透裝置可回收27%的甘油,如果用多級反滲透裝置,並以對流湍流式進液,則可回收31%的甘油,處理後水中可以使無機鹽不存在,聚甘油的濃度可降至5.2%。
膜技術還可以作為含醇廢水生化處理前的預處理。
二、化學處理
1、 水解法
水解一般是用於氯代醇廢水中。
2、 濕式氧化及空氣催化氧化
醇類化合物可容易用濕式氧化的方法分解之。如含有甲醇、甲醛等的廢水,可在溫度120℃、壓力0.3MPa下,加入700mg/l的碳酸鈣,最後在溫度180℃、壓力為0.8MPa的氧存在下加熱1h而去除之。
1/2頁
3、 化學氧化劑氧化
含醇廢水可在金屬催化劑(載體為活性炭)的存在下,用氧化劑進行氧化,再利用離子交換樹脂進行處理,此法特別適用於低級醇的處理。
用於處理含醇廢水的化學氧化劑主要有臭氧、過氧化氫、氯系氧化劑以及其他一些氧化劑。 臭氧可用來處理含醇廢水。含甲醇的廢水可以用臭氧氧化法予以處理。
4、 電解氧化
有不少的含醇廢水可以由電解氧化法予以去除。
5、 輻射法
廢水中的飽和醇還可用電離輻射法予以去除。
6、 含醇廢水的生化處理法
大部分工業中常見的醇類化合物均可用生化法予以降解。例如甲醇、乙醇、2-氯乙醇、環己醇、2-乙基己醇、甲基苄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等,在一般情況下既可用活性污泥法處理,也可用厭氧處理法處理,另外的一些含醇廢水還可用固定化得絲狀菌來處理,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❷ 離子交換樹脂的處理方法
新購樹脂常殘存較多有機溶劑,低分子聚合物及有機雜質,使用前必須盡量除去,否則將影響樹脂的使用壽命。
1.將樹脂放在一大桶內,先用清水漂洗干凈,濾干。
2.用80%~90%工業乙醇浸泡24小時,洗去樹脂內的乙醇溶性有機物然後抽干(濾液供回收乙醇)。
3.用40~50℃的熱水浸泡2小時,洗滌幾次後,再浮選或篩選出粒度合適的樹脂。目的是洗去樹脂內的水溶性雜質和乙醇味。然後抽干。
4.用4倍於樹脂量的2摩爾/升鹽酸(1:5)溶液浸泡處理2小時(要經常翻動),目的是洗去酸溶性雜質。用蒸餾水或自來水洗至中性,抽干。
5.用4倍於樹脂量的2摩爾/升(8%)氫氧化鈉溶液浸泡2小時(需經常翻動),目的是洗去鹼溶性雜物。用蒸餾水或自來水洗至中性,抽干,備用。
6.如果是陰離子樹脂,可轉型為C1型或OH型,用鹽酸按上法處理一次即可;如是陽離子樹脂,可轉為H型或Na型,用氫氧化鈉按上法處理一次即可。
再生,用過的樹脂。如希望陽離子樹脂為H型、Na型或NH4型,則可分別用鹽酸、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銨處理;要使陰離子樹脂為C1型、OH型,則可用鹽酸或氫氧化鈉分別處理。
樹脂宜保存於陰涼處,但不宜深凍,因深凍會破壞樹脂的內部結構。短期存放可置於1摩爾/升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中。長期存放可加入適量防腐劑封存。遇到樹脂長霉,可用1%甲醛浸泡1小時後,再漂洗干凈,然後進行再行處理。
詳見http://power.nengyuan.net/2008/0122/20404.html
❸ 紙漿如何固化成型
脲醛樹脂
ure-aformaldehyde resins
尿素與甲醛反應得到的聚合物。又稱脲甲醛樹脂。英文縮寫UF。加工成型時發生交聯,製品為不溶不熔的熱固性樹脂。固化後的脲醛樹脂顏色比酚醛樹脂淺,呈半透明狀,耐弱酸、弱鹼,絕緣性能好,耐磨性極佳,價格便宜,但遇強酸、強鹼易分解,耐候性較差。商品名Beetle。尿素與37%甲醛水溶液在酸或鹼的催化下可縮聚得到線性脲醛低聚物,工業上以鹼作催化劑,95℃左右反應,甲醛/尿素之摩爾比為1.5~2.0,以保證樹脂能固化。反應第一步生成一和二羥甲基脲,然後羥甲基與氨基進一步縮合,得到可溶性樹脂,如果用酸催化,易導致凝膠。產物需在中性條件下才能貯存。線性脲醛樹脂以氯化銨為固化劑時可在室溫固化。模塑粉則在130~160℃加熱固化,促進劑如硫酸鋅、磷酸三甲酯、草酸二乙酯等可加速固化過程。脲醛樹脂主要用於製造模壓塑料,製造日用生活品和電器零件,還可作板材粘合劑、紙和織物的漿料、貼面板、建築裝飾板等。由於其色淺和易於著色,製品往往色彩豐富瑰麗。
脲醛樹脂一般為水溶性樹脂,較易固化,固化後的樹脂無毒、無色、耐光性好,長期使用不變色,熱成型時也不變色,可加入各種著色劑以制備各種色澤鮮艷的製品。
脲醛樹脂堅硬,耐刮傷,耐弱酸弱鹼及油脂等介質,價格便宜,具有一定的韌性,但它易於吸水,因而耐水性和電性能較差,耐熱性也不高。
脲醛樹脂的用途相當廣泛,除用作模塑料、層壓塑料、泡沫塑料外,還可用於製作水溶性粘合劑,以粘接木材;用作織物的防縮防縐處理劑;用作紙張的罩光漆,以提高紙張的濕強度。下面主要對它在塑料上的應用作一簡單紹。
(一)脲醛壓塑粉
脲醛樹脂的壓塑粉俗稱為電玉粉,它是由樹酯、固化劑、填料、著色劑、潤滑劑、穩定劑、增塑劑等組份用濕法生產而成的。
1 組成
(1)樹脂用作壓塑粉的脲醛樹脂要求採用反應程度較淺的縮聚物,此時樹脂粘度小,便於浸漬填料,並可保證在較長的生產周期和進行乾燥後仍有適當的流動性,在工業上多採用尿素與甲醛在低溫下的縮合物(一、二羥甲基脲的混合物)。通常採用脲與甲醛的配比為1:1。5(摩爾比),在PH=8(及溫度)30—35度下全部溶解後,再加入脲量0。3%——0。54%的草酸及0。33%—0。88%的草酸酯,隨即發生放熱反應,溫度上升,溫度保持在55—60度,並嚴格控制PH=5。5—6。5,經60—75min 即得所需的脲醛樹脂。由於縮聚度較低,實際上僅剛過加成反應階段,主要的縮聚反應是在固化過程中進行的。
(2)固化劑壓塑粉中所用的固化劑要求具有一定的潛伏性,常用的有草酸、鄰苯二甲酸、苯甲酸、一氯乙酸等。
(3)填料最常用的填料是紙漿,其次為木粉或無機填料(石棉、玻璃纖維、雲母等)。所用的紙漿是以木材為原料,經亞硫酸鹽處理,溶去木材中非纖維素雜質,再經
漂白即得的純凈的纖維素。填料的用量為總物料量的25%-32%,用量過小,壓塑粉流動性大,製品強度低;反之,用量過多時,壓塑粉流動性減小,製品表面不光滑,耐水
性降低。
(4)著色劑著色劑可賦予塑料鮮艷的色彩,選用著色劑時要注意,所用著色劑的著色能力強,在塑料中能分散均勻,在加工溫度下和長期的日光照射時不變色,不從製品中析出。通常用的著色劑是顏料,染料較少使用,用量為物料量的0.01%-0.2%。
(5)潤滑劑潤滑劑在壓製成品時可提高料的流動性,並可從製品中析出,在製品和模具間形成隔離膜,使製品不易粘模。常用的潤滑劑為硬脂酸的金屬鹽(如鋅、鈣、鋁、鎂等的金屬鹽)、有機酸的酯類(如硬脂酸環己酯、硬脂酸甘油脂等)。其加入量為物料量的0.1%-1.5%,過多時會污染製品的外觀,減少光澤;過少則製品難於脫模。
(6)穩定劑在壓塑粉中加入的催化劑雖說是潛伏性的催化劑,但是在室溫的存放過程中仍會有少量的酸放出,從而影響到壓塑粉的質量,因此通常加入一些鹼性的物質以吸收放出的酸,常用的鹼為六亞甲基四胺或碳酸銨。
(7)增塑劑在壓塑粉中一般不用增塑劑,只在特殊的場合使用,目的是提高料的流動性,並降低固化時的收縮率。可用的增塑劑有脲及硫脲。
上述的各種組分常根據實際的情況而選用,不是所有的模塑料中都要用。
❹ 水溶性固體感光樹脂版用過後怎麼回收
感光性樹脂凸版,是以感光性樹脂為料,通過曝光、沖洗而的光聚合型凸版,它與照相排版、計算機排版技術相結合,既提高了製版速度,又徹底的廢棄了鉛合金印版,使"冷排"更加完善,為凸版印刷開創了新途徑。
❺ 乙烯合成聚氯乙烯的步驟
1、 乙烯氧氯化法
使用乙烯、氯化氫和氧氣反應得到二氯乙烷和水,二氯乙烷再經裂解,生成氯乙烯.副產品氯化氫再回收到氧氯化工段,繼續反應.
2、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
是將直接氯化和氧氯化工藝相結合.乙烯與氯反應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產生氯乙烯和氯化氫.氯化氫與乙烯和氧氣反應又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再產生氯乙烯和氯化氫.氯化氫回收後,繼續參與氧氯化反應.
聚氯乙烯聚合工藝:
在工業化生產氯乙烯均聚物時,根據樹脂應用領域,一般採用五種方法生產,即本體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懸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1) 本體聚合法
一般採用「兩段本體聚合法」,第一段稱為預聚合,採用高效引發劑,在62~75°C溫度下,強烈攪拌,使氯乙烯聚合的轉化率為8%時,輸送到另一台聚合釜中,再加入含有低效引發劑的等量新單體,在約60°C溫度下,慢速攪拌,繼續聚合至轉化率達80%時,停止反應.
本體聚合氯乙烯單體中不加任何介質,只有引發劑.因此,此法生產的氯乙烯樹脂純度較高,質量較優,其構型規整,孔隙率高而均勻,粒度均一.但聚合時操作控制難度大,聚氯乙烯樹脂的分子量分布一般較寬.
(2) 懸浮聚合法
液態氯乙烯單體以水為分散介質,並加入適當的分散劑和不溶於水而溶於單體的引發劑,在一定溫度下,藉助攪拌作用,使其呈珠粒狀懸浮於水相中進行聚合.聚合完成後,經鹼洗、汽提、離心、乾燥得到白色粉末狀聚氯乙烯樹脂.
選取不同的懸浮分散劑,可得到顆粒結構和形態不同的兩類樹脂.國產牌號分為SG-疏鬆性(「棉花球」型)樹脂和XJ-緊密型(「乒乓球」型)樹脂.疏鬆性樹脂吸油性好,幹流動性佳,易塑化,成型時間短,加工操作方便,適用於粉料直接成型,因而一般選用懸浮法聚合的疏鬆性樹脂作為聚氯乙烯製品成型的基礎原料.目前各樹脂廠所生產的懸浮法聚氯乙烯樹脂,基本上都是疏鬆型的.
(3) 乳液聚合法
氯乙烯單體在乳化劑作用下,分散於水中形成乳液,再用水溶性的引發劑來引發,進行聚合,乳液可用鹽類使聚合物析出,再經洗滌、乾燥得到聚氯乙烯樹脂粉末,也可經噴霧乾燥得到糊狀樹脂.
乳液法聚氯乙烯樹脂粒徑極細,樹脂中乳化劑含量高,電絕緣性能較差,製造成本高.該樹脂常用於聚氯乙烯糊的制備.因此,該法生產出來的樹脂俗稱糊樹脂.
(4) 微懸浮聚合法
像懸浮法那樣使用油溶性引發劑,在用乳化劑分散、穩定的細小氯乙烯單體液滴中引發聚合,生成適當粒徑的聚氯乙烯乳液,經破乳、洗滌、乾燥後得到聚氯乙烯樹脂粉末.制備0.2μm粒徑范圍的氯乙烯單體乳液是微懸浮聚合法的關鍵,一般稱這一過程為均化過程.
此法是生產聚氯乙烯糊用樹脂的另一種方法,該法生產的樹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滿足大多數加工的需要,具有乳液法樹脂很難達到的某些優良性能.
(5) 溶液聚合法
以甲醇、甲苯、苯、丙酮作溶劑,使氯乙烯單體在溶劑中聚合,由於溶劑具有鏈轉移劑作用,所以溶液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均不高.聚合得到的聚氯乙烯樹脂因不溶於溶劑而不斷析出.
此種聚氯乙烯樹脂不宜於作一般成型用,僅作為塗料、黏合劑,與乙酸乙烯酯等共聚時使用,是目前各種聚合方法中產量最少的一種方法.
幾種方法盡管聚合工藝不同,但聚合反應機理相同,即都是自由基聚合.在使用這些方法生產的樹脂中,以懸浮法產量最大,而且由於懸浮聚合法設備投資和生產成本低,應用領域寬,各種聚合方法的發展方向是逐步向懸浮聚合生產路線傾斜.一些過去採用其他方法生產的樹脂品種,已開始採用懸浮聚合工藝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