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樹脂、塑料、纖維、橡膠有什麼區別
脂通常是指受熱後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常溫下是固態、半固態,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
有機聚合物
。廣義地講,可以作為塑料製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稱為樹脂。
樹脂有
天然樹脂
和
合成樹脂
之分。
天然樹脂
是指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
無定形
有機物質
,如松香、琥珀、
蟲膠
等。
合成樹脂
是指由簡單有機物經
化學合成
或某些
天然產物
經化學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產物。
塑料(Plastics):具有塑性行為的材料,所謂塑性是指受外力作用時,發生形變,外力取消後,仍能保持受力時的狀態。塑料的
彈性模量
介於橡膠和纖維之間,受力能發生一定形變。軟塑料接近橡膠,硬塑料接近纖維。
塑料是指以樹脂(或在加工過程中用單體直接聚合)為主要成分,以
增塑劑
、
填充劑
、潤滑劑、
著色劑
等添加劑為輔助成分,在加工過程中能流動成型的材料。
塑料為合成的
高分子化合物
,可以自由改變形體樣式。塑料是利用單體原料以合成或
縮合反應
聚合而成的材料,由
合成樹脂
及填料、
增塑劑
、穩定劑、潤滑劑、
色料
等添加劑組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
合成樹脂
。
故,一般樹脂,指的是原材料,而塑料是由樹脂經過一定的物理/
化學加工
而成的。
纖維(Fiber):
聚合物經一定的機械加工(牽引、拉伸、定型等)後形成細而柔軟的細絲,形成纖維。纖維具有
彈性模量
大,受力時形變小,強度高等特點,有很高的結晶能力,分子量小,一般為幾萬。
纖維大體分
人造纖維
和
合成纖維
[人造纖維]
人造纖維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
高分子化合物
——纖維素或蛋白質作原料(如木材、棉籽絨、稻草、
甘蔗渣
等纖維或牛奶、大豆、花生等蛋白質),經過一系列的化學處理與機械加工而製成類似棉花、羊毛、蠶絲一樣能夠用來紡織的纖維。如
人造棉
、
人造絲
等。
[
合成纖維
]
合成纖維的化學組成和
天然纖維
完全不同,是從一些本身並不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的物質(如石油、煤、天然氣、石灰石或
農副產品加工
提煉出來的
有機物質
),再用化學合成與機械加工的方法製成纖維。如滌綸、
錦綸
、
腈綸
、
丙綸
、
氯綸
等。
橡膠(Rubber):具有可逆形變的高彈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溫下富有彈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產生較大形變,除去外力後能恢復原狀。橡膠屬於完全無定型聚合物,它的
玻璃化轉變溫度
(T
g)低,
分子量往往很大,大於幾十萬。
⑵ 纖維增強樹脂復合材料有哪幾類,各有什麼特點
纖維一般作為增強材料,樹脂作為基體,主要提高材料強度及抗沖擊強度。纖專維和樹脂復合:纖維通屬過樹脂容器浸漬後固化,有很多工藝:纏繞;人工;拉擠等工藝,主要是根據產品來確定工藝。
纖維增強樹脂使用樹脂主要有兩大類:熱固包括,環氧、酚醛、不飽和聚酯等等;熱塑包括,尼龍、聚乙烯、聚酯等等。所有都必須依據產品來定
⑶ 纖維增強樹脂有什麼用途
纖維增強樹脂成型品輕質且高強度、高剛性,因此,被廣泛用於從運動、娛樂用途至汽車、航空器等工業用途。
例如,在汽車工業的領域中,為了在保證車輛的強度的同時實現輕質化,不僅在支柱等車輛的骨架結構構件中,而且在車門外面板等要求設計性的非結構構件中也使用了纖維增強樹脂成型品。
特別是在要求強度的部位/構件中使用纖維增強樹脂成型品時,連續纖維加強材料配置於纖維增強樹脂成型品的表面。作為該連續纖維加強材料,通常使用在連續纖維中含浸熱固性樹脂組合物而成的預浸料。
預浸料通過將樹脂組合物溶解於溶劑而使其低粘度化、並含浸於增強纖維中的濕法;通過加熱使其低粘度化、並含浸於增強纖維中的熱熔法(干法)等方法來製造。
作為上述用途中使用的預浸料,有在沿一個方向拉齊的連續纖維中含浸熱固性樹脂組合物而成的預浸料、在增強纖維的織物中含浸熱固性樹脂組合物而成的預浸料。
在表面配置有連續纖維加強材料的纖維增強樹脂成型品可以通過將連續纖維加強材料暫時安裝於可使上下模合模的模腔內、例如向模腔內噴射熔融樹脂而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