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凈水器超濾膜材料有哪些種類分別有什麼優點缺點求專家解答,打廣告的請自行離開。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凈水器的超濾膜是比較重要的,超濾膜的材料可分內有機材料和無機材容料,超濾膜根據膜材料的不同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有機膜主要是由高分子材料製成,如醋酸纖維素、芳香族聚醯胺、聚醚碸、聚偏氟乙烯等等。根據膜形狀的不同,可分為平板膜、管式膜、毛細管膜、中空纖維膜等,無機膜中,陶瓷超濾膜在家用凈水器中應用比較多。陶瓷膜壽命長,耐腐蝕,但出水有土味,影響口感。同時陶瓷膜易堵塞,清洗不易。中空纖維超濾膜由於其填充密度大,有效膜面積大,純水通量高,操作簡單易清洗等優勢,被廣泛應用於家用凈水行業。
Ⅱ 凈水器到底是陶瓷濾芯好還是超濾膜的好!希望能解釋的詳細些
凈水器主要是分為兩種,一種是超濾凈水器,不需要通電,也沒有廢水產生,但過濾出來的水要燒開後才能飲用,特別適合家庭飲水和做菜做飯使用。
另一種是RO反滲透凈水器,必須通電才能使用,而且也有很大比例的廢水產生,因為過濾出來的水沒有任何有害物質和有益物質,所以可以直接飲用。適合當地自來水水質很差,或者存在二次污染的用戶使用。
你說的陶瓷濾芯其實只是以上兩種凈水器的輔助濾芯。
理論上來說,陶瓷膜濾芯使用壽命較長,可以反復清洗長期使用。陶瓷膜濾芯由於燒制工藝的問題無法確保陶瓷膜孔徑統一,因此實際上的陶瓷膜使用效果並不是很理想。通常都是在凈水器里當做輔助濾芯使用的。
而超濾膜的濾芯由於製造工藝基本上可以確保超濾膜孔徑的均勻度,能更有效的進行過濾。
所以超濾膜濾芯在實際應用中處理水質效果比陶瓷膜更好,唯一缺點是使用壽命方面不如陶瓷膜。
兩種凈水器通常都有多級濾芯作為輔助濾芯,一是初級過濾的PP棉濾芯,二是改善口感的活性炭濾芯,還有以下濾芯,比如像陶瓷濾芯、樹脂濾芯、鈦棒濾芯、納濾膜濾芯、磁性濾芯等。
現在很多廠家都推出了多種出口的凈水器,其實有純水出口,可以直接飲用;有凈水出口,可以洗菜做飯和燒水飲用。
如果當地的自來水水質良好,也不存在二次污染的問題,就沒有必要購買凈水器了。
但無論是否購買凈水器,都應該購買安裝一個前置過濾器,可以過濾掉自來水中顆粒較大的雜質污垢,這樣可以有效延長自來水水閥和凈水器濾芯的使用壽命。
附:各種濾芯使用壽命匯總表:
PP棉濾芯,使用壽命在3-6個月;
活性炭濾芯,使用壽命在6-12個月之間;
反滲透濾芯,使用壽命在24個月左右;
超濾濾芯,使用壽命在24-36個月之間。
用戶應根據當地的自來水水質好壞及用水量的多少定期更換濾芯,否則凈水器就變成了「聚污器」了,反而對人體健康有害。
Ⅲ 有誰幫我理清 :無機陶瓷膜、超濾膜、納慮膜、及反滲透的關系啊
你夠。。。。。
需要分的那麼清楚的
你要考試???
Ⅳ 陶瓷超濾膜應用在冶金行業有什麼優勢
陶瓷超濾膜過濾精度高、強度好、耐腐蝕、化學性質穩定、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已廣泛用於食品發酵、生物醫葯、石油化工和環保水處理等行業。
冶金過程中涉及多個固液分離操作。現行的黑白鎢礦鹼浸出—離子交換工藝中,一般需要將鎢金礦進行球磨,隨後通過鹼分解、稀釋、過濾、洗渣等工藝段得到鎢酸鈉溶液,在經過濾後才通過離子交換。
Ⅳ 陶瓷膜和中空纖維超濾膜有什麼不同
1、材質不同
陶瓷膜是無機膜中的一種,屬於膜分乎純離技術中的固體膜材料,主要以不同規格的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鈦和氧化硅等無機陶瓷材料作為支撐體,經表面塗膜、高溫燒制而成。
超濾膜殼體選用高韌性的UPVC材料。
2、過濾精度不同
陶瓷膜介於微濾膜和超濾膜之間,大於0.1微米。
中空纖維中空纖維管壁上布滿歲賣咐微孔,孔徑以能截留物質的分子量比較大,截留分子量可達幾千至幾十萬。超濾孔徑在2~50nm之間。
(5)陶瓷超濾膜擴展閱讀:
超濾膜用途
主要用於超濾凈水器。普遍使用的直飲機用的就是超濾技術。
中空纖維超濾膜由於其特殊的性質廣泛應用在礦泉水的制備;反滲透設備的預處理;自來水凈化處理;海水淡化的預處理;廢水回用的凈化處理;去除水中的膠體和細菌;濾除中葯提取液中的大分子量雜質、蛋白質和多糖,最後製得中葯制劑等
Ⅵ 探究水處理陶瓷膜制備與應用技術研究進展論文
探究水處理陶瓷膜制備與應用技術研究進展論文
膜技術被認為是21 世紀最優前景的水處理技術之一,膜材料技術、膜分離技術在近十幾年得到很大發展,在水處理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水處理陶瓷膜的過濾、分離性能與膜孔徑大小及其分布、孔隙率、表面形貌等有密切關系。陶瓷膜的活性分離層是顆粒以任意堆積方式形成的,孔隙率通常為30 ~ 35%,且曲折因子調控較為困難,陶瓷膜的水處理效能受到局限。研究陶瓷膜制備、修飾、工藝優化新技術以提高其過濾、分離、抗污染效能是水處理陶瓷膜領域的研究重點。
1. 水處理陶瓷膜制備技術
1.1 致孔劑制備技術
致孔劑是提高水處理陶瓷孔隙率簡單又經濟的方法,致孔劑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兩類。無機致孔劑有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等高溫易分解的鹽類或無機碳如石墨、煤粉等;有機致孔劑主要包括天然纖維、高分子聚合物,如鋸末、澱粉、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Yang 等 以Al2O3 為膜基體,以膨潤土為燒結助劑,以玉米澱粉作為造孔劑通過擠出、交聯、乾燥、燒結等過程制備陶瓷膜。研究發現隨著澱粉含量的增加,Al2O3 支撐體的最大孔徑和平均孔徑均有所增大,陶瓷膜的孔隙率可有24% 提高至38%。
1.2 模板劑制備技術
模板劑可有效控制所合成材料的形貌、結構和大小,並制備出孔結構有序、孔徑均一、孔隙率大的微孔、介孔和大孔材料。模板劑法具有豐富的選材和靈活的調節手段,採用模板劑法制備水處理陶瓷膜極具前景。Xia 等 以有機聚苯乙烯微球為模板劑,採用UV 聚合的方法制備出孔徑為100nm 的三維有序聚氨酯大孔材料。Sadakane 等 以PMMA 為模板劑制備出具有三維有序大孔的金屬氧化物材料,其孔隙率范圍為66 ~ 81%。表面活性劑在溶液中可以形成膠束、微乳、液晶、囊泡等自組裝體,也常被用作自組裝技術中的有機物模板劑。利用表面活性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為模板劑可制備出有序的介孔分子篩MCM41,具有多種對稱性能的孔道,孔徑在2 ~ 50nm 的.范圍內。Choi 等以Tween80 為模板劑制備了具有梯度孔徑結構的TiO2-Al2O3 陶瓷膜,陶瓷膜的滲透性能大大提高。
1.3 纖維層積制備技術
陶瓷纖維材料在成膜過程中可以迅速在支撐體表面沉積搭橋,明顯減少了膜層的內滲,並且容易得到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積,對膜材料滲透性能的提高具有顯著作用。Ke 等 以TiO2 纖維為原料,通過旋塗法制備出平均孔徑在50nm 的陶瓷纖維膜,對球形粒子截留率超過95%,膜通量在900Lm-2h-1 以上。
1.4 溶膠- 凝膠制備技術
溶膠- 凝膠技術主要是通過調整材料尺寸控制陶瓷膜分離層的分離精度。溶膠- 凝膠法可形成納米級別的溶膠,得到的陶瓷膜層孔徑小、孔徑分布窄,適用於高滲透選擇性的超濾膜和納濾膜的制備。Tsuru 等 利用聚合溶膠路線制備出平均孔徑0.7 ~ 2.5nm 的TiO2 納濾膜,對PEG 的截留分子量為500 ~ 000Da,對Mg2+ 的截留率為88%。
2. 水處理陶瓷膜修飾技術
2.1 化學氣相沉積修飾技術
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在陶瓷膜表面沉積硅氧化物或金屬氧化物來改善陶瓷膜孔結構以及過濾性能,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手段。Lin 等 採用CVD 技術對平均孔徑為4nm 的Al2O3 陶瓷膜進行修飾,制備出孔徑范圍為0.4 ~ 0.6nm 的SiO2 陶瓷膜。CVD 的方法一般需要在高溫、真空的環境中進行,並且要求前驅物具有一定的揮發性。
2.2 原子層沉積修飾技術
原子層沉積技術(ALD)可將物質以單原子膜形式層層沉積在陶瓷膜表面,從而構建陶瓷膜表面微納結構。Li 等 在平均孔徑50nm 的陶瓷膜表面上通過原子層沉積氧化鋁層,通過控制原子層沉積次數來調控膜的平均孔徑,改性後陶瓷膜對BSA的截留率由2.9% 升至97.1%。
2.3 表面接枝修飾技術
表面接枝技術常被用來調控膜材料的表面性質,接枝過程將改變膜的孔結構,達到減小孔徑的目的。陶瓷膜表面一般會吸附水形成大量羥基,通過接枝有機硅烷的方法在介孔膜表面可以修飾一層有機分子層。通過調控接枝分子的鏈長與官能團等特性可以實現調控孔徑大小的目的,且能獲得特殊的表面性質。Singh 等 發現接枝硅烷偶聯劑可以使多孔陶瓷膜孔徑進一步變小。Cohen 等 將親水性PVP 接枝在陶瓷超濾膜表面上,改性後的膜孔徑減小,截留性能提高,抗污染性能得以改善,可用於油水分離。
3. 水處理陶瓷膜制備與修飾工藝優化
3.1 陶瓷膜材料、添加劑選取
水處理陶瓷膜的制備主要集中於原材料及燒結工藝,通過添加燒結助劑以降低燒結溫度、採用低成本易燒結原料以降低原料成本,以及利用先進的燒結工藝以達到低成本控制是陶瓷膜的研究重點。陶瓷膜制備過程中常在基膜材料中加入一些液相型或者固相型燒結助劑。高嶺土、鉀長石等天然硅酸鹽黏土礦物在較低溫度下便能熔融形成液相,在顆粒間毛細管力的作用下潤濕並包裹膜材料基體顆粒,並將顆粒黏結起來,輔以多孔陶瓷膜良好的機械強度。氧化鈦、氧化鋯等金屬氧化物能與陶瓷膜基體形成多元氧化物固熔物而使燒結溫度下降,有利於陶瓷膜制備。
3.2 陶瓷膜燒制過程優化
多孔陶瓷膜必須經過多次燒結,存在燒結工藝周期長、能耗高的問題。除採用燒結助劑或採用易燒結材料以降低燒結溫度外,減少燒結時間或縮短制備周期也能達到降低燒結工藝成本的目的。在減少燒結時間方面,微波燒結技術是一種非接觸技術,熱通過電磁波的形式傳遞,可直達材料內部,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燒結的不均勻性,可在縮短燒結時間的同時,降低燒結溫度。微波技術大多用於制備幾近緻密的陶瓷復合物,同時由於其可改善材料組織、提高材料性能,亦可用於多孔陶瓷復合物的制備。在縮短燒結周期方面,一些研究者借鑒低溫共燒陶瓷技術在多層結構陶瓷元器件封裝領域的成功應用,提出採用共燒結技術來減少燒結次數,從而降低燒結成本。
4. 結論
水處理陶瓷膜制備技術以提高陶瓷膜整體性能為目的,通過調控陶瓷膜微結構可實現陶瓷膜制備技術的突破。目前,致孔劑制備技術、模板劑制備技術、纖維層積制備技術、溶膠- 凝膠技術、固態粒子燒結技術等陶瓷膜制備技術已日益得到關注。水處理陶瓷膜制備技術研究將引領和推動陶瓷膜技術及產業的發展,緩解水廠升級改造、提升水質品質的瓶頸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