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PBT他的特性有哪些
PBT是什麼材質 以及哪裡賣一並告訴你吧,下面文字+塗片就能明白了,讓我來告訴你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ce terephthalate(簡稱PBT),屬於聚酯系列,是由1.4-丁二醇(1.4-Butylene glycol)與對苯二甲酸(PTA)或者對苯二甲酸酯(DMT)聚縮合而成,並經由混煉程序製成的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結晶型熱塑性聚酯樹脂。與PET一起統稱為熱塑性聚酯,或飽和聚酯。
B. pbt是什麼材質
PBT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ce terephthalate(簡稱PBT),屬於聚酯系列,是由1.4-丁二醇與對苯二甲酸(PTA)或者對苯二甲酸酯(DMT)聚縮合而成,並經由混煉程序製成的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結晶型熱塑性聚酯樹脂。與PET一起統稱為熱塑性聚酯,或飽和聚酯。
由於PBT具有耐熱性、耐候性、耐葯品性、電氣特性佳、吸水性小、光澤良好,廣泛應用於電子電器、汽車零件、機械、家用品等,而PBT產品又與PPE、PC、POM、PA等共稱為五大泛用工程塑料。
酯交換法:
酯交換法採用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為原料,首先與1,4-丁二醇進行酯交換生成對苯二甲酸二丁二醇酯,後者縮聚生成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酯交換法採用1,4-丁二醇過量的配比,DMT和1,4-丁二醇的摩爾比為1ː1.3~1.7,反應溫度約200℃,有利於反應平衡向生成對苯二甲酸二丁二醇酯方向,可減少副反應發生。
第二步縮聚反應溫度約250~260℃,減壓至0.1~1mm Hg下進行。酯交換法可以間隙、也可以連續進行。其優點是設備比較簡單,反應條件比較緩和,分步控制酯交換和縮聚反應比較容易,但批次生產,效率較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PBT
C. PBT樹脂的生產工藝
當今世界上主要有以下兩條工藝路線:一條是酯交換法(DMT法);另外一條是直接酯化法(PTA法),我公司PBT生產採用PTA法。
1.3.1 PBT樹脂的生產工藝路線
1、酯交換法
這種方法先由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1,4-丁二醇(BD)經過酯化反應生成BHBT和甲醇,單體BHBT進一步聚合生成PBT,同時脫出BD,又因BD脫水(H2O)環化而生成副產物四氫呋喃(THF)。本工藝可分為間歇法和連續法兩種。將熔融DMT和BD送入反應器,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酯交換反應和預聚合反應。酯交換過程中,大部分甲醇及THF餾出,酯交換結束後,生成物即為單體(BHBT),經過過濾。除去機械雜質後進行縮聚反應,在高溫減壓下進行預縮聚。最後,在高真空下縮聚,達到所需要的黏度。在冷凝器中分離出BD可供回收,但甲醇和THF因分離困難,只能作焚燒處理。縮聚完畢即用釜底的齒輪泵將料送至切粒機冷卻切粒,乾燥後稱重包裝,此法生產的PBT樹脂的最大特性黏度可達1.25dl/g。
2、直接酯化法
這種方法先由PTA和BD經過酯化反應生成BHBT和水,單體BHBT進一步聚合生成PBT,同時脫出BD,又因BD脫水環化而生成副產物THF。
1.3.2 PTA法與DMT法的比較
早期,由於PTA法的主要原料對苯二甲酸(PTA)的純度不夠,導致直接酯化速度慢,反應溫度高,副產物THF多(最高可達37%),原料單耗大,生產成本高,因此PBT的生產大多採用DMT法。但是隨著高純度的PTA的出現和直接酯化高效的催化劑的開發,PTA法便逐漸顯示出其獨特的優越性,兩者各類消耗值如表1-2 所示。
表1-2 PTA和DMT法消耗值的比較
項目 DMT法(連續) PTA法(連續)
原料消耗 DMT:885kg/t PTA:753kg/t.PBT
BD:442kg/t.PBT BD:470kg/t.PBT
副產物 甲醇(<95%=290kg/t
THF(>99.5%)40kg/t
THF(<40%=21kg/t
相對於DMT法而言,PTA法消耗PTA量較少,BD的單耗PTA法雖然較DMT法高,但實際其中有50kgBD生產了THF。在PTA法中THF與H2O易於分離、提純方便,THF本身也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是制葯、溶劑等行業重要原料之一;而DMT法的主要副產物甲醇和THF則難於提純,經濟效益很難提高。因此相對而言,PAT法較TMD法有較大的優越性。隨著近年來,PTA的生產日益增高,遠較DMT易得,PAT法將是今後PBT生產的主要方式,也是PBT今後發展的主流方向。
D. PBT樹脂是什麼
中文品名 英文品名 分子式 CAS編號 RTECS編號 UN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