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環氧樹脂固化發生的反應

環氧樹脂固化發生的反應

發布時間:2023-07-06 03:45:14

❶ 環氧樹脂的合成原理和固化原理

1、合成原理:

雙酚A型環氧樹脂是由雙酚A和環氧氯丙烷在鹼性催化劑(通常用NaOH)作用下縮聚而成。

2、固化原理:

在環氧樹脂的結構中有羥基(〉CH—OH)、醚基(—O—)和極為活潑的環氧基存在,大消羥基和醚基有高度的極性,使環氧分子與相鄰界面產生了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而環氧基團則與介質表面(特別是金屬表面)的游離鍵起反應,形成化學鍵。

因而,環氧樹脂具有很高的黏合力,用途很廣,商業上被稱作「萬能膠「。此外,環氧樹脂還可做塗料、澆鑄、浸漬及模具等用途。

但是,環氧樹脂在未固化前是呈熱塑性的線型結構,使用時必須加入固化劑,固化劑與環氧樹脂的環氧基等反應,變成網狀結構的大分子 ,成為不溶且不熔的熱固性成品。環氧樹脂在固化前相對分子質量都不高,只有通過固化才能形成體形高分子。

環氧樹脂的固化要藉助固化劑,固化劑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多元胺和多元酸,他們的分子中都含有活波氫原子,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液態多元胺類,如二亞乙基三胺和三乙胺等。環氧樹脂在室溫下固化時,還常常需要加些促進劑(如多元硫醇),已達到快速固化的效果。

固化劑的選擇與環氧樹脂的固化溫度有關,在通常溫度下固化一般用多元胺和多元硫胺等,而在較高溫度下固化一般選用酸酐和多元酸為固化劑。不同的固化劑,其交聯反應也不同。

(1)環氧樹脂固化發生的反應擴展閱讀:

一、固化種類

常用環氧樹脂固化劑有脂肪胺、脂環胺、芳香胺、聚醯胺、酸酐、樹脂類、叔胺,另外在光引發劑的作用下紫外線或光也能使環氧樹脂固化。常溫或低溫喊逗固化一般選用胺類固化劑,加溫固化則常用酸酐、芳香類固化劑。

二、固化階段

1、操作時間

操作時間(也是工作時間或使用期)是固化時間的一部份,混合之後,樹脂/固化劑混合物仍然是液體和可以工作及適合應用。為了保證可靠的粘接,全部施工和定位工作應該在固化操作時間內做好。

2、進入固化

混合物開始進入固化相(也稱作熟化階段),這時它開始凝膠或「突變」。這時的環氧沒有長時間的工作,可能也將失去粘性。在這個階段不能對其進行任何干擾。它將變成硬橡膠似的軟凝膠物,你用大拇指將能壓得動它。

因為這時混合物只是局部固化,新使用的環氧樹脂仍然能與它化學鏈接,因此該未處理滾滲知的表面仍然可以進行粘接或反應。無論如何,接近固化的混合物這些能力在減小

3、最終固化

環氧混合物達到固化變成固體階段,這時能砂磨及整型。這時你用大拇指已壓不動它,在這時環氧樹脂約有90%的最終反應強度,因此可以除去固定夾件,將它放在室溫下維持若干天使它繼續固化。

❷ 環氧樹脂怎麼固化

問題一:環氧樹脂的固化原理 環氧樹脂硬化反應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據所用硬化劑的不同,一般認為它通過四種途徑的反應而成為熱固性產物。
(1)環氧基之間開環連接;
(2)環氧基與帶有活性氫官能團的硬化劑反應而交聯;
(3)環氧基與硬化劑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羥基的反應而交聯;
(4)環氧基或羥基與硬化劑所帶基團發生反應而交聯。
不同種類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不參加到本分子中去,僅起催化作用,如無機物。具有單反應基團的胺、醇、酚等,這種硬化劑,叫催化劑。多數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參與大分子之間的反應,構成硬化樹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應基團的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酸酐等化合物。
1、胺類硬化劑
胺類硬化劑―般使用比較普遍,其硬化速度快,而且黏度也低,使用方便,但產品耐熱性不高,介電性能差,並且硬化劑本身的毒性較大,易升華。胺類硬化劑包括;脂肪族胺類、芳香族胺類和胺的衍生物等。胺本身可以看作是氮的烷基取代物,氨分子(NH3)中三個氫可逐步地被烷基取代,生成三種不同的胺。即:伯胺(RNH2)、仲胺(R2NH))和叔胺(R3N)。
由於胺的種類不同,其硬化作用也不同:
(1)伯胺和仲胺的作用
含有活潑氫原子的伯胺及仲胺與環氧樹脂中的環氧基作用。使環氧基開環生成羥基,生成的羥基再與環氧基起醚化反應,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聚合物。
(2)叔胺的作用與伯胺、仲胺不同,它只進行催化開環,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被叔胺開環變成陰離子,這個陰離子又能打開一個新的環氧基環,繼續反應下去,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結構的大分子。
2、酸酐類硬化劑
酸酐是由羧酸(分子結構中含有羧基―COOH)與脫水劑一起加熱時,兩個羧基除去一個水分子而生成的化合物。
酸酐類硬化劑硬化反應速度較緩慢,硬化過程中放熱少,使用壽命長,毒性較小,硬化後樹脂的性能(如力學強度、耐磨性、耐熱性及電性能等)均較好。但由於硬化後含有酯鍵,容易受鹼的侵蝕並且有吸水性,另外除少數在室溫下是液體外。絕大多數是易升華的固體,而且一般要加熱固化。
酸酐和環氧樹脂的硬化機理,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比較公認的說法如下:
酸酐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起反應而生成單酯,第二步由單酯中的羥基和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起開環反應而生成雙酯,第三步再由其中的差悔羥基對環氧基起開環作用,生成醚基,所以可得到既含醚差慶腔鍵,又含有酯基的不溶不熔的體型結構。
除了上述反應之外,第一步生成的單酸中的羧基也可能與環氧樹脂分子上的羥基起酯化反應,生成雙酯。但這不是主要的反應。
3、樹脂類硬化劑
含有硬化基團的一NH一,一CH2OH,一SH,一COOH,一OH等的線型合成樹脂低聚物,也可作為環氧樹脂的硬化劑。如低分子聚醯胺.酚醛樹脂,苯胺甲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糠醛樹脂,硫樹脂,聚酯等。它們分別能對環氧樹虛衫脂硬化物的耐熱性,耐化學性,抗沖擊性,介電性,耐水性起到改善作用。常用的是低分子聚醯胺和酚醛樹脂。
(1)低分子聚醯胺不同於尼龍型的聚醯胺。它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是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於原材料的性質,反應組分的配比和反應條件不同,低分子聚醯胺的性質差別很大。它們的分子量在500~9000之間,有熔點很高,胺值很低的固態樹脂,亥有胺值為300的液態樹脂。其中胺值是低分子聚醯胺活性的描述,胺值高的活性大......>>

問題二:環氧樹脂為什麼不固化?怎麼急救? 1601環氧樹脂是一種無定形黏稠液體,加熱呈塑性,沒有明顯的熔點,受熱變軟,逐漸熔化而發黏,不溶於水,本身不會硬化,因此它幾乎沒有單獨的使用價值,只有和固化劑反應生成三維網狀結構的不溶不熔聚合物才有應用價值。當加入一定量固化劑後,就逐漸固化,形成性能各異的化學物質,因此,必須加入固化劑,組成配方樹脂,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固化反應,生成立體網狀結構的產物,才會顯現出各種優良的性能,成為具有真正使用價值的環氧材料。工程中常用胺類固化劑:乙二胺、二乙烯多胺、多乙烯多胺等。
環氧固化劑650
一、性能:
本品為環氧樹脂的優良固化劑和壇韌劑。它毒性低,揮發性小,和環氧樹脂配用比例寬,操作簡便,可常溫固化,粘接力強,韌性好,明顯地優越於一般的單體胺類固化劑。
二、 用途:
本品與環氧樹脂配合,廣泛地應用於粘接各種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如鋼鐵、鋁材、陶瓷、玻璃、塑料等),配製環氧聚醯胺防腐塗料,糊制玻璃鋼,澆鑄電器,密封電子元件等)
三、使用方法:
本品用量為環氧樹脂重量的40%-100%,均有良好的固化效果,將聚醯胺樹脂與環氧樹脂混合均勻即可使用,根據不同用途的要求,可在混合樹脂中添加適量的填充劑(如瓷粉、鐵粉、鋁粉等)、顏料和稀釋劑(如醇類、酮類、芳烴類等)。澆鑄時可用硅油、凡士林、石蠟等作脫模劑。用於粘接材料時,常溫固化三至五天可達最佳性能,升溫固化則可縮短固化時間。
你廠補池用的1601樹脂和650固化劑原則上應該會固化,不固化可能是
1:天氣溫度過低,溫度低固化速度要成倍加長,一般指的常溫都是20度左右.
2:水分或濕度過高,池中水分過重(醋池未乾燥,水分會存在在水泥池內部,會嚴重降低固化速度.其次天氣濕度過大,也會引入水分對固化不利.
3:稀釋劑乙醇選擇不當,乙醇是一種和水任意比稀釋的溶劑,乙醇做稀釋劑(無水乙醇吸水)會造成整個體系不幹燥.
4:固化劑加入量和固化速度有一曲線關系,但50%不固化,你可以考慮多加少許.
我的建議
整個體系必須乾燥,否則永遠不會有好的效果,加熱烘乾是最有效的辦法,如果能夠辦到就要從著方面下手,650加入的量不是不固化的絕對因素,其次稀釋劑考慮改芳烴溶劑(苯,甲苯),芳烴是不容水的,如果很多條件不允許,又想不浪費前面的原料,你只能小試一下其他固化劑,固化劑的種類你上中國樹脂網的club.resin/showbbs_p1_61_937_1看下,也許對你有幫助.希望你能解決好問題.

問題三:環氧樹脂固化問題,懂的人來。 環氧和固化劑的用量是有比例的,這個量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整,但不能過大,調整過大了會帶來問題。如果固化劑過多,環氧樹脂固化後會發脆,如果試樣體積大,甚至會固化後直接開裂。如果固化劑過少,固化會不完全,有可能出現你說的不幹的情況。
其實你的問題,只要減少催化劑的量就可以了。不要改變固化劑的量。催化劑少了,反應速度就慢了。
根據你的描述,沒有判定你的用量是否正確。根據我的一般經驗,催化劑用量是很少的。

問題四:環氧樹脂怎樣乾的快 1,提高溫度,理論上溫度每升高10℃,固化速度快1倍。
2,提高促進劑用量,促進劑越多,固化越快。
3,改變促進劑類型,使用活性更高的促進劑。不過活性更高,通常潛伏性就差,如果是單組份的產品,要找一個平衡,雙組份的不用考慮這點。
4,固化劑加量,但改變固化劑量就會改變固化物結構,進而改變漆膜或者塗層或者製品的性能,此法要慎重。
5,改變固化劑類型,使用更高活性的固化劑,此法風險如上3,4條,有風險,需謹慎,要提前試驗。
6,樹脂中加入高活性成分,比如用鄰甲酚醛型環氧替換雙酚A型環氧,但風險如上3,4.
7,使用高固分環氧或者粉末環氧,減少溶劑揮發時間。

問題五:如何去除固化的環氧樹脂 10分 我弄得也是環氧樹脂,你若是在不會,買本孫曼靈- 環氧樹脂應用原理與技術[M]. 機械工業出版社,裡面對工藝及不同固化劑配比介紹了。
你就沒說你用的什麼固化劑,另外建議增加固化時間,否則換固化劑,稀釋劑也可以換下
對於氣泡,是環氧樹脂中沒有解決的問題,你可以試加消泡劑,另外抽真空是目前取氣泡最好的方法。還有,氣泡出不來,是由於粘度太大,你可以加稀釋劑,另外在澆鑄前把模具預熱下再澆鑄,這樣效果能好點。
你體系的黏度太大,可以加稀釋劑,氣泡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減少。
你的環氧樹脂固化不完全,可以加促進劑(一般為叔胺類),另外你裡面加填料沒?若有,進行下表面改性試下。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問題六:環氧樹脂與胺如何固化 首先你要說出作什麼之用,環氧樹脂與胺的固化方式應該幾種方式。我想應該有人知道…。

問題七:固化的環氧樹脂如何軟化 環氧樹脂是熱固性樹脂,完全固化後不溶不熔,

問題八:如何將環氧樹脂固化成型脫模 如何將環氧樹脂固化成型脫模
樹脂從模具流出,是因為模具合模面不平整所致,需要重新打磨合模表面,做到嚴絲合縫,或者四周加密封圈。
澆注前,需要在模具表面塗脫模劑,試試浚通達脫模劑,效果不錯。

問題九:環氧樹脂固化有哪些常見的固化體系 最常用的的環氧樹脂是雙酚A型環氧樹脂,最常用的是E44/E51兩種牌號。另外環氧樹脂有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雙酚S型環氧樹脂、雙酚H型環氧樹脂、酚醛環氧樹脂、多官能縮水甘油醚環氧樹脂、多官能縮水甘油胺環氧樹脂、鹵化環氧樹脂等等。
常用的固化劑也有很多種:脂肪胺/改性脂肪胺固化劑,脂環胺/改性脂環胺固化劑,低分子聚醯胺固化劑、芳香胺/改性芳香胺固化劑,酚醛胺固化劑,酸酐類固化劑,咪唑類固化劑,硫醇類固化劑等等。

問題十:環氧樹脂的固化原理 環氧樹脂硬化反應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據所用硬化劑的不同,一般認為它通過四種途徑的反應而成為熱固性產物。
(1)環氧基之間開環連接;
(2)環氧基與帶有活性氫官能團的硬化劑反應而交聯;
(3)環氧基與硬化劑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羥基的反應而交聯;
(4)環氧基或羥基與硬化劑所帶基團發生反應而交聯。
不同種類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不參加到本分子中去,僅起催化作用,如無機物。具有單反應基團的胺、醇、酚等,這種硬化劑,叫催化劑。多數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參與大分子之間的反應,構成硬化樹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應基團的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酸酐等化合物。
1、胺類硬化劑
胺類硬化劑―般使用比較普遍,其硬化速度快,而且黏度也低,使用方便,但產品耐熱性不高,介電性能差,並且硬化劑本身的毒性較大,易升華。胺類硬化劑包括;脂肪族胺類、芳香族胺類和胺的衍生物等。胺本身可以看作是氮的烷基取代物,氨分子(NH3)中三個氫可逐步地被烷基取代,生成三種不同的胺。即:伯胺(RNH2)、仲胺(R2NH))和叔胺(R3N)。
由於胺的種類不同,其硬化作用也不同:
(1)伯胺和仲胺的作用
含有活潑氫原子的伯胺及仲胺與環氧樹脂中的環氧基作用。使環氧基開環生成羥基,生成的羥基再與環氧基起醚化反應,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聚合物。
(2)叔胺的作用與伯胺、仲胺不同,它只進行催化開環,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被叔胺開環變成陰離子,這個陰離子又能打開一個新的環氧基環,繼續反應下去,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結構的大分子。
2、酸酐類硬化劑
酸酐是由羧酸(分子結構中含有羧基―COOH)與脫水劑一起加熱時,兩個羧基除去一個水分子而生成的化合物。
酸酐類硬化劑硬化反應速度較緩慢,硬化過程中放熱少,使用壽命長,毒性較小,硬化後樹脂的性能(如力學強度、耐磨性、耐熱性及電性能等)均較好。但由於硬化後含有酯鍵,容易受鹼的侵蝕並且有吸水性,另外除少數在室溫下是液體外。絕大多數是易升華的固體,而且一般要加熱固化。
酸酐和環氧樹脂的硬化機理,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比較公認的說法如下:
酸酐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起反應而生成單酯,第二步由單酯中的羥基和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起開環反應而生成雙酯,第三步再由其中的羥基對環氧基起開環作用,生成醚基,所以可得到既含醚鍵,又含有酯基的不溶不熔的體型結構。
除了上述反應之外,第一步生成的單酸中的羧基也可能與環氧樹脂分子上的羥基起酯化反應,生成雙酯。但這不是主要的反應。
3、樹脂類硬化劑
含有硬化基團的一NH一,一CH2OH,一SH,一COOH,一OH等的線型合成樹脂低聚物,也可作為環氧樹脂的硬化劑。如低分子聚醯胺.酚醛樹脂,苯胺甲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糠醛樹脂,硫樹脂,聚酯等。它們分別能對環氧樹脂硬化物的耐熱性,耐化學性,抗沖擊性,介電性,耐水性起到改善作用。常用的是低分子聚醯胺和酚醛樹脂。
(1)低分子聚醯胺不同於尼龍型的聚醯胺。它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是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於原材料的性質,反應組分的配比和反應條件不同,低分子聚醯胺的性質差別很大。它們的分子量在500~9000之間,有熔點很高,胺值很低的固態樹脂,亥有胺值為300的液態樹脂。其中胺值是低分子聚醯胺活性的描述,胺值高的活性大......>>

❸ 環氧樹脂的問題

環氧樹脂長期在空氣接觸下會發生不可逆的交聯反應,現在無法判斷你所用的是那種牌號的環氧樹脂,但可以肯定是發生交聯固化反應的環氧是無法恢復以前的流動性的,而且可能已經失效了。

❹ 環氧樹脂和固化劑按陪比混合,怎麼發熱起了反應是哪兒出了問題

環氧樹脂和固化劑混合發熱是正常的

❺ 環氧樹脂的固化原理

原理:環氧樹脂固化劑是與環氧樹脂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網狀立體聚合物,把復合材料骨材包絡在網狀體之中。 使線型樹脂變成堅韌的體型固體的添加劑。

環氧樹脂固化的三個階段:

液體-操作時間

操作時間(也是工作時間或使用期)是固化時間的一部份,混合之後,樹脂/固化劑混合物仍然是液體和可以工作及適合應用。為了保證可靠的粘接,全部施工和定位工作應該在固化操作時間內做好。

凝膠-進入固化

混合物開始進入固化相(也稱作熟化階段),這時它開始凝膠或「突變」。這時的環氧沒有長時間的工作可能,也將失去粘性。在這個階段不能對其進行任何干擾。它將變成硬橡膠似的軟凝膠物,你用大拇指將能壓得動它。

因為這時混合物只是局部固化,新使用的環氧樹脂仍然能與它化學鏈接,因此該未處理的表面仍然可以進行粘接或反應。無論如何,接近固化的混合物這些能力在減小。

固體-最終固化

環氧混合物達到固化變成固體階段,這時能砂磨及整型。這時你用大拇指已壓不動它,在這時環氧樹脂約有90%的最終反應強度,因此可以除去固定夾件,將它放在室溫下維持若干天使它繼續固化。

這時新使用的環氧樹脂不能與它進行化學鏈接,因為該環氧表面必須適當地進行預處理如打磨,才能得到好的粘接機械強度。

拓展資料:

環氧樹脂是指分子中含有兩個以上環氧基團的一類聚合物的總稱。它是環氧氯丙烷與雙酚A或多元醇的縮聚產物。由於環氧基的化學活性,可用多種含有活潑氫的化合物使其開環,固化交聯生成網狀結構,因此它是一種熱固性樹脂。雙酚A 型環氧樹脂不僅產量最大,品種最全,而且新的改性品種仍在不斷增加,質量正在不斷提高。

環氧樹脂的分類目前尚未統一,一般按照強度、耐熱等級以及特性分類,環氧樹脂的主要品種有16種,包括通用膠、結構膠、耐高溫膠、耐低溫膠、水中及潮濕面用膠、導電膠、光學膠、點焊膠、環氧樹脂膠膜、發泡膠、應變膠、軟質材料粘接膠、密封膠、特種膠、潛伏性固化膠、土木建築膠16種。

❻ 環氧樹脂的固化原理

環氧樹脂硬化反應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據所用硬化劑的不同,一般認為它通過四種途徑的反應而成為熱固性產物。
(1)環氧基之間開環連接;
(2)環氧基與帶有活性氫官能團的硬化劑反應而交聯;
(3)環氧基與硬化劑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羥基的反應而交聯;
(4)環氧基或羥基與硬化劑所帶基團發生反應而交聯。
不同種類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不參加到本分子中去,僅起催化作用,如無機物。具有單反應基團的胺、醇、酚等,這種硬化劑,叫催化劑。多數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參與大分子之間的反應,構成硬化樹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應基團的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酸酐等化合物。
1、胺類硬化劑
胺類硬化劑—般使用比較普遍,其硬化速度快,而且黏度也低,使用方便,但產品耐熱性不高,介電性能差,並且硬化劑本身的毒性較大,易升華。胺類硬化劑包括;脂肪族胺類、芳香族胺類和胺的衍生物等。胺本身可以看作是氮的烷基取代物,氨分子(NH3)中三個氫可逐步地被烷基取代,生成三種不同的胺。即:伯胺(RNH2)、仲胺(R2NH))和叔胺(R3N)。
由於胺的種類不同,其硬化作用也不同:
(1)伯胺和仲胺的作用
含有活潑氫原子的伯胺及仲胺與環氧樹脂中的環氧基作用。使環氧基開環生成羥基,生成的羥基再與環氧基起醚化反應,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聚合物。
(2)叔胺的作用與伯胺、仲胺不同,它只進行催化開環,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被叔胺開環變成陰離子,這個陰離子又能打開一個新的環氧基環,繼續反應下去,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結構的大分子。

2、酸酐類硬化劑
酸酐是由羧酸(分子結構中含有羧基—COOH)與脫水劑一起加熱時,兩個羧基除去一個水分子而生成的化合物。
酸酐類硬化劑硬化反應速度較緩慢,硬化過程中放熱少,使用壽命長,毒性較小,硬化後樹脂的性能(如力學強度、耐磨性、耐熱性及電性能等)均較好。但由於硬化後含有酯鍵,容易受鹼的侵蝕並且有吸水性,另外除少數在室溫下是液體外。絕大多數是易升華的固體,而且一般要加熱固化。
酸酐和環氧樹脂的硬化機理,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比較公認的說法如下:
酸酐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起反應而生成單酯,第二步由單酯中的羥基和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起開環反應而生成雙酯,第三步再由其中的羥基對環氧基起開環作用,生成醚基,所以可得到既含醚鍵,又含有酯基的不溶不熔的體型結構。
除了上述反應之外,第一步生成的單酸中的羧基也可能與環氧樹脂分子上的羥基起酯化反應,生成雙酯。但這不是主要的反應。
3、樹脂類硬化劑
含有硬化基團的一NH一,一CH2OH,一SH,一COOH,一OH等的線型合成樹脂低聚物,也可作為環氧樹脂的硬化劑。如低分子聚醯胺.酚醛樹脂,苯胺甲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糠醛樹脂,硫樹脂,聚酯等。它們分別能對環氧樹脂硬化物的耐熱性,耐化學性,抗沖擊性,介電性,耐水性起到改善作用。常用的是低分子聚醯胺和酚醛樹脂。
(1)低分子聚醯胺不同於尼龍型的聚醯胺。它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是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於原材料的性質,反應組分的配比和反應條件不同,低分子聚醯胺的性質差別很大。它們的分子量在500~9000之間,有熔點很高,胺值很低的固態樹脂,也有胺值為300的液態樹脂。其中胺值是低分子聚醯胺活性的描述,胺值高的活性大,與環氧樹脂反應速度快,但可使用期短,胺值低的活性小,與環氧樹脂反應速度慢,但可使用期長,表1列舉了幾種低分子聚醯胺的牌號及性能。

❼ 雙酚A型環氧樹脂交聯固化中存在那些反應機理是什麼採用胺類固化劑時,水對固化過程有什麼影響

環氧樹脂交聯固化是加聚反應。採用胺類固化劑時,微量的水對環氧基團的開環有促進作用,但隨著水分的增加會阻礙固化反應的進行。

閱讀全文

與環氧樹脂固化發生的反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濾膜包微濾膜包 瀏覽:668
污水廠設備維護工人事跡 瀏覽:604
開水加白醋除水垢 瀏覽:964
摩托車買什麼濾芯可過濾鐵銹 瀏覽:362
污水排放嚴重有什麼好的建議 瀏覽:518
凈水器過濾ph值會怎麼樣 瀏覽:110
凱泉污水泵圖片 瀏覽:562
ro反滲透為什麼要加電 瀏覽:274
美菱凈水機反滲透膜價格 瀏覽:389
用桶裝水煮水是不是沒水垢 瀏覽:608
洗碗機和水槽和飲水機怎麼連接 瀏覽:647
水垢對鍋爐有什麼危害 瀏覽:758
玫瑰花水蒸氣蒸餾設備 瀏覽:403
環氧樹脂地坪漆送檢批次 瀏覽:713
超濾膜水機不排廢水嗎 瀏覽:79
反滲透膜GL代表什麼 瀏覽:733
陽離子交換樹脂是指活性基團 瀏覽:792
海南污水處理工 瀏覽:139
水處理一級B標准COD 瀏覽:664
皮毛廠廢水處理後剩餘物怎麼處理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