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脲醛樹脂與改性脲醛樹脂的區別哪些物質可以作為脲醛樹脂的改性劑,加入後就算改性脲醛樹脂了
脲醛樹脂是尿素與甲醛在酸性或鹼性條件下,經過加成反應、縮聚反應、生成的樹脂。由於脲醛樹脂本身的結構特徵,使其存在釋放出甲醛、耐水、耐老化性能差。為此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對脲醛樹脂進行改性,如降低甲醛釋放量,增加耐水性、耐老化性能、及降低成本而添加的各類改性劑。如加入三聚氰胺、聚乙烯醇,苯酚、氨水、白乳膠、硅酸鹽、玉米蛋白等以後均為改性脲醛樹脂,它可以是加一種改性劑,也可以是幾種改性劑都添加。現在用的絕大多數為改性樹脂。
⑵ 改性水解脲醛樹脂作用是什麼
用於環保防潮中密度纖維板的生產。提高脲醛樹脂的初粘性,可加入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羥甲基纖維素等改性劑,改性水解脲醛樹脂可用於環保防潮中密度纖維板的生產,通過備料、纖維分離、施膠與乾燥、鋪裝、預壓、熱壓、冷卻、砂光、齊邊等生產工藝。
⑶ 脲醛樹脂膠的製作方法
1.
在反應釜加入普通甲醛1000公斤,再加入膠必得環保甲醛改性劑200公斤,加冷水400~600公斤(膠必得改性劑需要加水還原),開始攪拌均勻。加聚乙烯醇(2099或2299型號)1~2公斤,加尿素550公斤,開始升溫。(不用調PH值)
。
2.
55℃~70℃左右,停止升溫(以反應釜內溶液可以自升溫到95℃左右為停溫溫度),自升溫到95℃左右,反應75分鍾,期間不調PH值。
3.
由95℃先降溫到87℃,再調酸,調至PH值4.8。在18℃~20℃水中起大白霧後,霧中微帶細絲時,立即壓鹼到PH值7.5。在90℃成膠。
4.
降溫到45℃完成。期間PH值要控制好,一般在PH在7.0~7.5之間即可。
外觀
乳白色黏液
備注
粘度
0.25~0.4pa.s
游離甲醛含量
<
0.05
固化時間
45~65s
PH值
7.5~8.0
固體含量
>
50%
儲存期
>
30天
⑷ 影響脲醛樹脂質量的因素都有哪些
1、原料尿素與甲醛的質量直接影響脲醛膠的質量穩定
2、反應溫度和時間影響脲醛膠的質量
3、介質的PH值影響脲醛膠的質量
4、尿素與甲醛的投料比影響脲醛膠的質量
1)脲醛樹脂膠存在問題耐水性、抗老性、粘結強度、甲醛、龜裂
2)為了克服這些缺點,已經有較多關於利用苯酚、聚乙烯醇、三聚氰胺、硫脲等改性劑對脲醛樹脂膠粘劑進行改性的研究報道
3)但為了控制樹脂中游離甲醛含量,一般甲醛和尿素的摩爾比不超過2:1
4)氧化澱粉的作用:脲醛樹脂之所以耐水性和抗老化性差是因為其分子中存在大量的親水性活性基團-CH2OH基,-CONH因此,它在水中尤其在熱水中,分子結構中活性基團易水解,大大降低了脲醛樹脂的耐水性。因為縮醛結構具有耐酸、耐水、耐氧化劑的特點,從而提高了粘接強度、耐水性及耐老化性。
5)甲醛與尿素摩爾比越大,產品粘附性越好。甲醛與尿素摩爾比增大,則耐水性降低。甲醛含量越高。穩定性隨摩爾比增大而下降。甲醛與尿素摩爾比為1.5:1時所得產品綜合性能較好。
6)配方比例:氧化澱粉改性脲醛樹脂膠中當甲醛與尿素摩爾比為1.5:1氧化澱粉加入量為10%時所得膠粘劑綜合性能較好,為實際應用中的合適配比。故接近最佳配方的配比為:甲醛(36%)125g;尿素60g;氧化澱粉10.5g;氨水適量;草酸適量。
⑸ 如何才能成功制備脲醛樹脂
脲醛樹脂又稱脲甲醛樹脂。英文縮寫UF,是尿素與甲醛在催化劑(鹼性或酸性催化劑)作用下,縮聚成初期脲醛樹脂,然後再在固化劑或助劑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熱固性樹脂。固化後的脲醛樹脂顏色比酚醛樹脂淺,呈半透明狀,耐弱酸、弱鹼,絕緣性能好,耐磨性極佳,價格便宜,它是膠粘劑中用量最大的品種.特別是在木材加工業各種人造板的製造中,脲醛樹脂及其改性產品占膠粘劑總用量的90%左右。然而,遇強酸、強鹼易分解,耐候性較差,初粘差、收縮大、脆性大、不耐水、易老化,用脲醛樹脂生產的人造板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存在著甲醛釋放的問題,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改性。
⑹ 脲醛樹脂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和用途
n H2N-CO-NH2 + 2n HCHO → HO-[-CH2-NH-CO-NH-CH2-O-]n-H + (n-1)H2O或者簡寫為:n H2N-CO-NH2 + n HCHO → -[-CH2-NH-CO-NH-]n- + nH2O
脲醛樹脂
脲醛樹脂(UF),又稱尿素甲醛樹脂,是尿素與甲醛在催化劑(鹼性或酸性催化劑)作用下縮聚成初期脲醛樹脂,然後再在固化劑或助劑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熱固性樹脂。 固化後的脲醛樹脂顏色比酚醛樹脂淺,呈半透明狀,耐弱酸、弱鹼,絕緣性能好,耐磨性極佳,價格便宜。
它是膠粘劑中用量最大的品種,特別是在木材加工業各種人造板的製造中,脲醛樹脂及其改性產品占膠粘劑總用量的90%左塌啟右。然而,脲醛樹脂遇強酸、強鹼易分解,耐候性較差,初粘差、收縮大、脆性閉衫襪大、不耐水、易老化,用脲醛樹脂生產的人造板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存在著甲醛釋放的問題,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改性。
特點
脲醛樹脂主要用於和醇酸樹脂配製氨基醇酸烘漆,以提高漆膜的硬度和乾性。它與不幹性醇酸樹脂配合可製成酸固化氨基漆作為木材傢具罩光之用。但耐候性、耐水性、保光性稍差。可占環氧樹脂和醇酸樹脂配製不同性能的底漆和室內用漆。
主要特點包括:
1.價格便宜,原料充足。
2.脲醛樹脂分子結構上含有極性氧原子,所以對物面附著力好。可以用於底漆,中間層塗料,以提高面漆之間的結合力。
3.由於用酸性催化劑時可在室溫固化,可用於雙組分木器塗料。
4.以脲醛樹脂固化的漆膜,撓曲性較好。
5.脲醛樹脂的粘度較大,酸值較高,貯藏穩定性較差。
應用
用作乳液膠黏劑的交聯劑。可與聚醋酸乙烯乳液中的一OH反應交聯,提高耐水性和耐熱性。脲醛樹脂分子的—CH2OH和NH2能與丙烯酸改性的乳液分子中的--COOH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縮合交聯,減少了親水基團,耐水性改善,抗凍能力也增強。
用途
可用於耐水性和介電性能要求不高的製品,如插線板、開關、機器手柄、轎激儀表外殼、旋紐、日用品、裝飾品、麻將牌、便桶蓋,也可用於部分餐具的製造。脲醛樹脂是膠粘劑中用量最大的品種.特別是在木材加工業各種人造板的製造中,脲醛樹脂及其改性產品占膠粘劑總用量的90%左右。
⑺ 脲醛樹脂膠的製作方法
組分 用量/g 組分 用量/g
工業甲醛(36%) 960 氫氧化鈉(30%) 適量
尿素(含氮量46.6%) 370 甲酸(20%) 適量
制備 將甲醛投入反應器,攪拌,用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為7.5,加熱至40℃時,加入占總量3/4的尿素,在50-60min內將溫度升至90℃,保持20min。加入剩餘的尿素,在90℃下反應40min。用甲酸調PH值為5.3-5.6,於92℃保溫30min,之後逐漸升溫至97℃。當黏度達到要求後,立即用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為7.5-8。真空脫水,當脫水量達到甲醛含水量的65%時停止脫水。降溫,同時用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為7-8。當降溫至50℃時放料。
用途 本膠在傢具的生產過程中主要用作鋸末的黏結材料。以本膠、鋸末、裝飾紙為原料,製作桌面、凳椅面、建築組合件等模壓木製品,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而且美觀、牢固、耐水性能優良。
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傳統工藝生產的產品存在耐水性,耐老化性和韌性較差的缺點,特別是在環境意識和要求日漸提高的今天,傳統工藝產品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大量逸出遊離甲醛,污染環境,將會嚴重地制約和限制該產品的使用。
工藝方法
工藝配方:甲醛,尿素(摩爾比)=1.36:1 三聚氰胺1%(物料總量),聚乙烯醇1%(物料總量),20%氯化銨7%(物料總量),變性澱粉3%(物料總量)
將配方中的甲醛投入反應釜,用30%的NaOH調PH值為8—8.5,加入第一批尿素(尿素總量的40%),反應15分鍾,加入三聚氰胺,控制溫度85℃,反應30—40分鍾,以20%NH4CL調PH值5—5.5,加入PVA,再加入第二批尿素(總量的50%),控制溫度85±5℃,反應40—60分鍾,調PH值為7—8,加入剩餘的尿素,反應10—20分鍾,調PH值7—8,冷卻在40℃以下,加入填料,攪拌均勻後出料。
工藝過程注意問題
1、PH值偏低時縮聚時易生成不溶性的聚甲基脲而產生沉澱,且易凝膠,故縮聚時,應嚴格控制PH5—5.5。
2、過程的第三步應經常測渾蝕點和注意溫度控制,因為,粘度與反應終點相關,過早則粘度小,另外,溫度與粘度成反比例關系,故控制溫度,掌握終點,直接影響產品粘度。
3、若溫度偏高,PH值偏低,則粘度過大,且易凝膠。
本工藝根據化學反應原理設計改性工藝生產的產品,耐水性、耐老化性和韌性均得到提高,剪切強度增大,游離甲醛含量降低了67%,且工藝路線進一步簡化,成本降低,達到了改性的目地,但仍然有在不足之處,產品的穩定性有所提高,工藝條件的控制較傳統工藝要求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