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酚醛樹脂粉碎車間用辦環評嗎
用辦爛信。酚醛樹脂粉碎車間是粉碎車間中的一種,該粉碎車間需此態要辦理環評,因此用辦。環評是一種評價種類,飢扒輪指的是環境評價。
② 吸附樹脂法 提取異黃酮 在環評中是什麼類別
你好,吸附樹脂法提取異黃酮項目在環評中屬於:化工石化及醫葯類
③ 樹脂工藝品環評如何做
全國的環評審批辦理手續都一樣。
1、委託有資質的環評公司。你拿著發改委的立專項文件(或者是允許開展屬前期工作的通知)以及可研報告去找環評公司,環評公司會派人到你的加工場地進行現場勘查。
2、環評公司編制環評報告。在環評公司編制環評報告的時候,及時和環評公司進行溝通,以保證你的環評質量。
3、環保局委託評審。報告出來後,送給環保局,如果需要評審的話,評審完了,會提出一些意見,環評編制的人員要根據評審意見進行修改。
4、環保局審批。你完了拿上修改好的報告書,交個當地環保局,環保局還有公示的,公示完了後會給你出具批復文件,拿到審批文件後,這樣環評手續就算完畢了。
④ 在石家莊市正定縣生產樹脂沙輪切割片需要環評嗎
需要。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因為正定生產切割片可能涉及到環境污染灶神,需要埋辯明辦理環評手續彎告,以確保環境安全。
⑤ 電器絕緣件(環氧樹脂)生產需要做哪種環評類別
你好!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生產電器絕緣體屬於類別K 機械、電子里的 81、印刷電路板、電子元件及組件製造。
若生產工藝中有分割、焊接、酸洗或有機溶劑清洗工藝的為報告表項目。
若沒有則屬於等級表項目。
望採納!
⑥ 年用聚亞先胺樹脂80噸生產電機環評為報告書還是報告表
為報告書。根據《伏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得知,年用聚亞先胺樹脂80噸生產電機環評屬於「基本化學缺念滾原料製造」,是要做報告高高書的。
⑦ 一周「塑」遞 | 化工巨頭公布2021年財報;首個全球「禁塑令」出爐
企業財報
近日,巴斯夫、陶氏、杜邦、科思創等全球化工巨頭接連公布2021年全年財務報告,多家企業均實現業績新高,低碳可持續經濟仍是化工行業的重中之重。
科思創:創造2600萬歐元的協同效應
近日,科思創公布了2021財年業績。2021年,科思創核心業務銷量同比增長10%,主要得益於收購自帝斯曼的樹脂和功能材料業務(RFM)帶來的額外銷量。尤其是在旺盛需求的支持下,銷售價格的上漲推動集團銷售額增長48.5%至159億歐元(上年同期:107億歐元),創 歷史 新高。
2021財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到31億歐元(上年同期:15億歐元),同比增長逾一倍,主要源於利潤率大幅提高。凈利潤同比增長了兩倍多至16億歐元(上年同期:4.59億歐元),而自由經營現金流(FOCF)為14億歐元,同樣較上一年的 5.3億歐元有顯著增長。已佔用資本回報率(ROCE)增長至19.5%(上年同期:7.0%)。
作為貫徹「可持續未來」新戰略的一部分,集團於2021年7月重組了集團架構,將業務更緊密地聚焦於各個市場的要求和客戶的需求。此後,科思創將業務劃分為「功能材料」和「解決方案和特殊化學品」兩大板塊進行報告。將收購帝斯曼地RFM業務整合於解決方案和特殊化學品板塊進行順利。因此,集團在2021年已創造了2600萬歐元的協同效應,幾乎是最初預計的兩倍。科思創預計,到2025年每年將產生總計約1.2億歐元的永久性協同效應。
巴斯夫:2021年實現強勁利潤增長
2021年,巴斯夫集團銷售額達到768億歐元,比2020年提升33%;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78億歐元,比2020年增長118%,達到2020年的兩倍多,相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則提升了67%。巴斯夫積極的利潤表現主要由化學品業務領域及材料業務領域推動。表面處理技術業務領域及工業解決方案業務領域也對強勢復甦作出貢獻。
巴斯夫的 汽車 相關業務繼續受到半導體短缺的負面影響。2021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原材料價格上漲、能源及物流成本的增加也給所有業務領域的收益造成不利影響。對於巴斯夫的歐洲基地來說,2021年由於天然氣價格進一步上漲,導致額外成本約15億歐元,僅2021年第四季度就達到8億歐元。
巴斯夫預計,在經歷了2021年的強勢復甦之後,全球經濟增長將在2022年趨於平緩,實現3.8% 的增長。基於此,巴斯夫預計將在2022年實現740億歐元至770億歐元之間的銷售額。巴斯夫集團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預計在66億歐元至72億歐元之間。已動用資本回報率(ROCE)預計在11.4% 至12.6% 之間。預計2022年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1,960萬噸至2,060萬噸之間。
陶氏:2021年全年銷售額550億美元,經營性息稅前95億美元
2021年,陶氏全年銷售額550億美元,經營性息稅前利潤95億美元,所有運營板塊利潤率均有上升,經營性現金流達到71億美元,年度資本回報率超過22%。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凈銷售額為144億美元,同比增長34%;經營性息稅前利潤(EBIT)為23億美元,同比增長12億美元。
陶氏在增加收益的同時,實現資產脫碳計劃,使公司能夠繼續實現30多億美元的基礎收益增長,同時提升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地位。2022年,陶氏還將進一步推進關鍵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同時滿足客戶對低碳和循環經濟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
阿科瑪:2021年銷售額95億歐元,較2020年增長25.9%
阿科瑪2021年全年銷售額為95億歐元,較2020年增長了25.9%。銷售量增長7.3%,極大程度上來自於市場對具有高技術含量的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強勁需求驅動影響,特別是在電池、3D列印、消費品和更環保的塗料等領域。全年銷售價格增長18.6%,反映了集團在抵消原材料及能源價格暴漲方面的積極行動、產品結構的改善以及上游丙烯酸的緊缺。
在運營受影響、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17.27億歐元,創 歷史 新高,較2020年增長46.1%,EBITDA利潤率達18.1%:特種材料表現出色,每個業務部門均有強勁增長,EBITDA為15.03億歐元(2020年為10.18億歐元),EBITDA利潤率為18.5%;受丙烯酸在亞洲的良好市場環境影響,盡管PMMA和功能性聚烯烴的剝離產生了負面效應,中間體EBITDA 仍保持增長(2021年為3.16億歐元,2020年為2.31億歐元)。
2022年,在全球環境持續不穩定的背景下,集團旨在:以恆定的業務范圍[2]計算,實現特種材料的EBITDA與2021年的最高紀錄相當。
LG化學:2021年銷售額355億美元,同比增長41.9%
LG化學發布2021年經營業績,銷售額42.6547萬億韓元(約合355億美元),同比增長41.9%。營業利潤5.255萬億韓元(約合44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年銷售額及營業利潤均創 歷史 新高。其中,第四季度銷售額10.9487萬億韓元(約合91億美元),環比增長3.2%,同比增長23.0%。營業利潤7484億韓元(約合6億美元),環比增長3.0%,同比增長521.2%。
受石化產品需求下降,車載半導體供需問題等影響,石油化工和尖端材料事業部第四季度收益較第三季度均有所下降。另外還包括韓國大山NCC等工廠主要產線定期維護等因素,但公司整體銷售額仍保持增長趨勢。
LG化學2022年目標銷售額(不含LG新能源)為27萬億韓元(約合224億美元),同比增長4%。設備投資將同比增長1萬億韓元(約合8億美元),約為4.1萬億韓元(約合34億美元)。同時,將加速投資以環保材料、電池材料、全球創新新葯為核心的三大新增長引擎。
索爾維:2021年銷售額及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實現雙位數增長
2021年,索爾維全年凈銷售額內生式增長+17%,達101億歐元。其中12%的增長由銷量驅動,而提價因素則做出5%的貢獻。提價措施對全年產生的影響中,超過一半在第四季度顯現。與2019年相比,全年凈銷售額內生式增長+4.4%,反映出包括 汽車 及電子等關鍵市場的持續動力。第四季度凈銷售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22.4%,比2019年同期增長+17.1%。
提價步伐的加快很大程度上抵消了4.65億歐元可變成本上漲的影響。2021全年實現結構性成本節約2.13億歐元,自2019年累計成本節約達3.9億歐元,已完成2024年結構性成本節約5億歐元目標的80%。與2020年相比,2021全年基本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Underlying EBITDA)增長+27%,創下23.56億歐元的全新記錄。盡管民用航空市場復甦較為緩慢,與2019年相比,公司仍實現基本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8%的增長,體現了良好的營業杠桿作用。在高通脹環境下,公司基本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仍攀升至23.3%,比2020年高出160個基點。第四季度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內生式增長+24%,除去2700萬歐元一次性凈收入,仍有+19%增幅。
2021全年基本凈利潤達10億歐元,與2020年相比增長68.3%。2021全年生成強勁自由現金流達8.43億歐元,體現出利潤增長和持續運營資本優化。在此基礎上,全年資本投資得以增加至7.36億歐元。資產負債表持續表現良好,凈負債額下降2.49億歐元,准備金下降4.87億歐元。由此,杠桿率降至1.7倍,為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021年已動用資本回報率達到11.4%的新高,2020年數據為6.9%,2019年為8.1%。
杜邦:電子與工業業務板塊全年增長19%
杜邦2021年實現凈銷售額約16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經營性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42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全年調整後每股收益4.30美元。第四季度凈銷售額總計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經營性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9.73 億美元,同比增長5%。
據悉,全年全球客戶在電子和水等長期增長領域的強勁需求,以及 汽車 、建築和工業等領域在 COVID-19 大流行下得到復甦,這是銷售額得到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當地價格上漲主要反映了為抵消較高的原材料成本而採取的行動。
公司電子與工業業務板塊全年實現凈銷售額56億美元,報告業績增長率為19%,主要驅動因素為銷量增長。通過2021年7月1日收購萊爾德高性能材料公司,使該季度凈銷售額增長了10%。
漢高:2021年銷售額達到201億歐元,增長7.8%
漢高集團2021年銷售額達到201億歐元,增長7.8%;營業利潤增至27億歐元,增長4.2%;息稅前利潤率上年水平:13.4%。
粘合劑技術業務部門實現了13.4%的兩位數銷售額增長,這主要是由於工業需求與去年同期相比顯著復甦,後者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嚴重影響。美容護理業務部門的銷售額增長了 1.4%。雖然美發沙龍業務的復甦產生了積極影響,但美容護理的消費業務尤其受到身體護理品類需求正常化的影響,並呈現下滑趨勢。洗衣和家庭護理業務部門實現了3.9%的強勁銷售額增長。
在2021財年,漢高為 汽車 行業開發並推出了可持續粘合劑支持散熱的解決方案。此外,創新的粘合劑有助於開發可持續的包裝解決方案。與2010年相比,漢高在2021財年將其生產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50%,並將綠色電力的份額提高到三分之一以上。可回收或可重復使用的包裝比例已提高到86%。目標是到2025 年實現100%。
伊士曼:銷售價格上漲15%,銷售收入增長24%
與2020年綜合財務業績對比,伊士曼2021年所有業務實現增長,推動銷售收入增長24%;強勁的收入增長得益於銷售價格上漲15%,銷量/產品組合上漲8%。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特種材料業務銷量/產品組合提升8%,主要得益於創新和市場開發舉措以及終端市場對特種塑料的強勁需求增長。另外,銷售價格上漲7%,主要是原材料、能源與分銷價格上漲帶動特種塑料價格實現兩位數增長。
伊士曼在2021年創下了全年銷售收入和調整後每股盈利紀錄,證明了公司創新型增長模式的優勢。預計2022年,伊士曼收入將進一步增長,調整後每股盈利將在9.50美元與10美元之間,運營現金流預計將超過16億美元。
贏創:2021年應收1051.2億元,同比增長23%
2021年,贏創銷售額、調整後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和自由現金流全部實現超過20%的增長。所有化學品業務均受益於持續強勁的需求,集團銷售額增長23%,達150億歐元。集團調整後EBITDA達23.8億歐元,增長25%,成功抵消了因原材料、能源與物流成本大漲帶來的影響。調整後凈收益增長54%,達9.86億歐元。調整後每股收益從1.37歐元增至2.12歐元。自由現金流增長22%,達9.5億歐元,現金轉換率達40%。首席財務官Ute Wolf表示:「我們成功保持了較高的現金轉換率,預計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將連續第五年實現增長。」
贏創對2022年的業務發展充滿信心。取得強勢開局後,集團預計第一季度調整後EBITDA將較去年同期增長至少10%。2022年,贏創預計銷售額將在155億至165億歐元之間。調整後EBITDA將在25億至26億歐元之間。現金轉換率將保持在40%左右。
企業新聞
阿科瑪完成收購亞什蘭高性能膠粘劑業務
阿科瑪於2022年2月28日完成了對亞什蘭(Ashland)高性能膠粘劑業務的收購,該公司是美國高性能膠粘劑行業一流領導者。此次運營標志著阿科瑪加強其膠粘劑解決方案部門的重要一步,並完全符合集團到2024年成為純特種材料生產商的戰略。
亞什蘭高性能膠粘劑業務基於16.5億美元的企業價值,即2026年EBITDA的8.7倍,考慮到未來幾年的預期增長和評估為銷售額的12.5%的協同效應後。作為阿科瑪強大的長期增長雄心的一個關鍵里程碑,此次收購使公司膠粘劑解決方案部門Bostik的目標是到2024年EBITDA利潤率超過17%。(環球聚氨酯網)
推動塑料再循環,盛禧奧計劃興建世界級化學回收工廠
盛禧奧與全球技術供應商 Synova 和全球工程服務公司 Worley 簽訂了合同,目標是在2022 年底開始,在盛禧奧位於比利時泰森德洛 (Tessenderlo) 基地興建世界級化學回收工廠。該工廠將專門用於再生聚苯乙烯 (rPS),以滿足巿場對可持續材料不斷增長的需求。它將每年處理 15 千噸 rPS 薄片,這些薄片將轉化為高質量的回收苯乙烯,以進一步生產聚苯乙烯 (PS) 和/或苯乙烯衍生物,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 和苯乙烯丙烯腈 (SAN)。
據悉,2021 年底,盛禧奧收購了 Heathland B.V.這是一家專注於消費後 (PCR) 及工業後 (PIR) 廢棄塑料收集回收企業,處於歐洲領先地位。依託於這次收購,盛禧奧會致力於廢棄塑料回收的每一個環節,通過先進技術將回收材料轉化為高品質再生材料,並應用於高端用途,以充分體現材料的最大價值。(鏈塑網)
鎮海煉化3#聚丙烯裝置試車成功
2月28日,中國石化鎮海基地一期項目3#聚丙烯裝置開工試車圓滿成功!該項目自2018年8月份啟動。截止目前,鎮海煉化擁有3套聚丙烯裝置,產能設計分別為20萬噸/年、30萬噸/年、30萬噸/年。前兩套裝置選用中國石化自主工藝技術ST,3#聚丙烯裝置選用利安德巴賽爾Spherizone工藝技術。
2022年1月7日,中國石化鎮海基地一期項目120萬噸/年乙烯裝置產出合格產品。至此,鎮海基地一期項目完成整體開車,標志著鎮海煉化2700萬噸/年煉油和220萬噸/年乙烯裝置全面投入運行。(天天化工網)
五恆化學擬投資3.52億元新建7萬噸BDO裝置
五恆化學(寧夏)有限公司生物可降解材料上游配套產業鏈項目二期工程,於2月11日批准備案,2月17日環評受理,項目將投資3.52億元新建7萬噸BDO裝置。本次備案和環評的是項目的二期工程。
此前的一期項目中,五恆化學已於1月12日進行了環評審查審批的公示,擬投資6.5億,新建7萬噸BDO,採用電石路線的炔醛法。項目預計2022年3月1日開工,2023年6月30竣工。(化工在線)
金發 科技 擬參與控股子公司寶來新材料增資
金發 科技 2月28日晚間公告,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寶來新材料擬將注冊資本由36.80億元增加至65.83億元,公司擬與騰曦晨、管理層平台、金石基金共同對公司全資子公司盤錦金發新材料有限公司增資,由其認繳寶來新材料新增注冊資本29.03億元。增資完成後,盤錦金發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寶來新材料仍屬於公司合並報表范圍內的控股子公司。(證券時報網)
三井化學實現生物質聚丙烯商業化生產
3月3日,三井化學株式會社宣布,其子公司普瑞曼(Prime Polymer Co., Ltd.)已經成為日本第一家商業化生產生物質聚丙烯的企業。
三井化學正在推進循環利用化學塑料和將其轉化為生物質的策略,以實現循環經濟。三井化學進行了世界上第一個生物聚丙烯產業化示範試驗。早在2019年,三井就在一份聲明中宣布:「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生物聚丙烯的商業化,與其他主要樹脂不同的是,生物聚丙烯尚未從生物質中生產出來。我們將在整個製造供應鏈中建立一個循環模式,以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慧正咨詢)
The Compound從埃克森美孚收購Exxelor樹脂業務
總部位於荷蘭的塑料化合物開發商和製造商The Compound公司已經從埃克森美孚旗下位於德國科隆的Esso Deutschland公司收購了Exxelor聚合物樹脂的生產基地、產品系列和客戶群。此次收購將使The Compound的全球產能提高到約7萬噸/年,並大大擴展了該集團在新市場的影響力。
Exxelor聚合物是化學改性聚烯烴和彈性體基樹脂,用於提高工程熱塑性塑料和其他聚合物的性能。作為沖擊改良劑,它們可以提高化合物的韌性。作為相容劑、偶聯劑和附著力促進劑,它們提高了非極性聚合物與聚烯烴、填料和增強劑以及金屬、熱固性橡膠和大多數極性基材(包括玻璃纖維)的粘合強度。(中塑在線)
投資10.61億元!德川化學投建年產16.5萬噸高端樹脂項目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德川化學(安徽)有限公司擬投資106075.39萬元在東至經濟開發區內新徵用地205畝,建設年產16.5萬噸高端環保樹脂、2.5萬噸高端粘合劑、0.5萬噸玻璃清洗劑項目,並將於今年開工建設。
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生產車間、原料罐區、污水處理裝置、焚燒裝置等工程。其中,項目分兩期建設實施,一期投資63645.23萬元建設年產8.5萬噸樹脂系列產品、2.5萬噸環保型粘合劑、0.5萬噸玻璃清洗劑的生產裝置及公用輔助設置;二期投資42430.16萬元建設年產8萬噸樹脂系列產品的生產設施。項目建設期約24個月,預計2023年1月前建成投產。
行業新聞
美國原油價格躍升至2013年以來最高點
據CNBC網站3月2日消息 在周二的夜間交易中,美國原油價格攀升至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原油價格持續飆升,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突破每桶110美元。這一進展正值歐佩克及其石油生產盟友(包括俄羅斯)准備於周三會面,討論4月份的產量。
美國原油基準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逾5%,至每桶109.23美元,為至少2013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在常規交易中,該合約價格上漲8.03%,至每桶103.41美元。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5.6%,至110.84美元,為2014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在上周二的交易中,該合約價格上漲7.15%,至每桶104.97美元。(中國石化新聞網)
首個全球「限塑令」出爐
當地時間2日,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在肯亞首都內羅畢通過《終止塑料污染決議(草案)》。這項決議將具有法律約束力,旨在推動全球治理塑料污染,並希望在2024年前結束塑料污染。據悉,在會議上來自175個國家的國家元首、環境部長和其他代表通過這項 歷史 性決議,該決議涉及塑料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其生產、設計和處置。
決議決定設立一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該委員會將於2022年開始工作,目標是在2024年底之前完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協議草案。這份文書將反映處理塑料的整個生命周期,涉及可重復使用和可回收產品和材料的設計,以及加強國際合作的需求,以促進獲得技術、能力建設和科學技術合作。(第一 財經 、中化新網)
3月1日起,河南正式「限塑」,全省降解產能狂飆突進
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報道,2022年1月5日,河南省公布了《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計劃於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辦法》中的第十六條規定:依法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居民群眾在商場、超市、葯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和可降解購物袋等。 第十九條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 這意味著,從今日起,河南將正式禁用包括塑料袋在內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且飯店等餐飲服務業不得再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等。
據統計,河南PBAT/PBS在建擬建產能達400多萬噸,PLA現有及在建產能也超過了40萬噸,BDO現有產能20多萬噸,新建產能60萬噸,更有中科基金打算在河南建100萬噸降解製品產能,這意味著企業對河南本土降解市場有較大期望和憧憬。(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化學成就未來」獎學金名單出爐
近日,科慕公司與浙江大學共同公布了首屆「化學成就未來」獎學金獲獎名單,22名來自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製冷與低溫研究所、化工機械研究所的優秀學生獲得2021年度獎學金。
據悉,「化學成就未來」獎學金項目是科慕踐行企業 社會 責任的重要舉措。該項目於2018年啟動,並在全球范圍內資助高潛力的化學人才。2021年,科慕與浙江大學就該獎學金項目達成合作。在此次評選中,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製冷與低溫研究所、化工機械研究所12名本科生、8名碩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憑借優異的成績獲得獎學金。(中國化工報)
全球研發2500強榜單出爐,榮盛石化、萬華化學等28家中國企業入
近期,歐盟委員會發布2021年全球產業研發投入2500強,化工行業僅巴斯夫進入百強,位列第71名。2020年,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2500強中有123家化工企業,研發投資總額為221億歐元,下降3.4%,平均每家企業投資為1.77億歐元。
其中,中國化工企業進步神速,共有28家企業研發投入入選榜單,其中,榮盛石化、萬華化學、中化國際三家中國化企進入前1000強。榮盛石化排名最高,位居646位;萬華化學緊隨其後,排名843位;中化國際也進入前1000強,位居915位。另外,衛星化學、上海華誼、恆逸石化也進入榜單。(化工在線)
⑧ 銅陵黃庭新材料聚酯樹脂項目開工沒有
銅陵黃庭新材料聚酯樹脂項目開工了。薯答配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銅陵黃數指庭新材料聚酯樹脂項目與2021年舉鄭5月開工,將於2022年12月完工。
⑨ 環評報告全方位解讀
一本完整的化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從導則標准、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環境風險、產業政策與准入條件、選址合理性、環境影響、總量控制和公眾參與等諸多方面充分論述項目的環境可行性。下面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環評報告!
1導則與標准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中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由總綱、專項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和行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構成。
專項技術導則即常用的大氣、地表水、地下水、聲、生態、風險等導則,
行業技術導則的使用則常被忽視,而這些導則往往對某一特定行業環評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與化工行業相關的環評導則有農葯建設項目、陸地石油天然氣開發建設項目、石油化工建設項目、制葯建設項目等技術導則,在開展相關化工行業環評技術審核時應嚴格審核其是否按照相關行業技術導則的要求進行。化工行業往往特徵因子較多,其排放要求可能存在於不同的排放標准中,與化工行業相關的污染物排放標准有很多,如石油煉制工業、石油化學工業、合成樹脂工業、無機化學工業、合成氨工業等行業都有相應的行業污染物排放標准。另外,部分化工企業建設了危險廢物暫存設施或焚燒設施的,還應執行危廢暫存和危廢焚燒的相關污染控制標准。在標准適用方面應遵循“先行業後綜合,先地標後國標”的原則。例如,對於近年來關注較多的揮發性有機物( VOCs) ,在羅列大氣污染物評價標准時,不但要將特徵因子的標准盡量列全,而且要給出VOCs 的排放標准。化工行業VOCs 排放推薦執行天津市地方標准《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准》。
2工程分析
化工項目環評的核心內容是宴帶工程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工藝原理、工藝過程分析進行產污環節確定,進而通過物料衡算等方法給出污染物源強,對於改(擴)建化工項目環評審核,該部分尤晌拆蘆為重要。
已有項目工程分析改( 擴) 建化工項目
工程分析技術審核的要點在於,報告書是否對已有項目進行了合理歸納總結,簡明扼要地說明已有項目的批復與建設情況,主體工程( 包括產品方案)與公輔環保設施的建設內容,污染物產生、處理與排放情況,達標排放與竣工驗收情況,是否分析了已有項目存在的環保問題並依據實際情況,給出“以新帶老”所需採取的整改措施。在對已有項目進行總結的過程中,切忌大段照抄原有項目的環評報告內容。
在已有項目的批復與建設情況中,應以三個表格形式說明企業已有項目概況: “已有項目環保手續履御梁行情況一覽表”、“已有項目主體工程及產品方案一覽表”和“已有項目公輔及環保設施一覽表”,重點說明已有項目建設是否符合環保法律法規,已建工程餘量有多少。
擴建項目工程分析
擴建項目工程分析重點審核擴建項目建設內容、工藝流程與產污環節分析以及物料平衡分析。在擴建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內容中,對於連續化的化工生產過程,只要說明建設項目各裝置的產品名稱、主要生產單元、設計生產能力、年運行時數等即可; 而對於間歇批次生產過程,還要說明每種產品年生產批次、單批生產量和單批生產時間。
3污染防治措施
污染防治措施部分是環評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過防治措施的分析比選,提出最優的污染防治方案,削減排放總量,確保達標排放。文中簡要介紹廢氣和廢水的污染防治措施技術審核的要點。
對於廢氣污染防治措施,應分析廢氣產生、收集、處理、排放過程與相關廢氣治理文件要求的符合性,從“源頭控制”、“廢氣收集”、“廢氣處理”、“環境管理”等方面對項目的廢氣情況進行分析。對於有組織排放,要結合廢氣處理的原理,分析廢氣處理工藝技術和去除效率的可行性; 對於無組織廢氣,應對從工程設計上分析生產裝置和儲運設施等處的廢氣收集情況,並從設備和控制水平以及環境管理上對無組織排放廢氣的控制提出要求。
⑩ 吸附樹脂處理廢水有那些優勢
優勢主要有以下幾抄點:
1)樹脂選擇性好,處理精度高,能針對某種成分進行選擇性吸附,實現物質分離的同時完成資源化回收;
2)運行能耗低,根據吸附物質性質選擇使用酸、鹼、溶劑、蒸汽的再生工藝;
3)產品穩定好,使用壽命長,吸附樹脂結構穩定,耐酸、鹼、耐高溫,可在多種環境下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