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楓香樹葉有什麼作用
楓香樹,落葉喬木,高達30米,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耐乾旱瘠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楓香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楓香樹為落葉喬木,高20-40m。樹皮灰褐色,方塊狀剝落。葉互生;葉柄長3-7cm;托葉線形,早落;楓香樹葉葉片心形,常3裂,幼時及萌發枝上的葉多為掌狀5裂,長6-12cm,寬8-15cm,裂片卵狀三角形或卵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齒尖有腺狀突。下面,就跟隨我一起來了解楓香樹葉的功效與作用分別是什麼吧。
楓香樹葉性狀鑒別葉多破碎,完整葉片闊卵形,常狀3裂,長5-12cm,寬7-17cm;中央裂片較長且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麵灰綠色,正同淺棕色,常狀脈3-5條,在葉下面明顯突起;葉柄長7-11cm,基部鞘狀。質脆,易破碎,揉之有清香氣,味辛、微苦澀。
楓香樹葉治療急性胃腸炎,痢疾,產後風,小兒臍風,癰腫發背。
《綱目》:「治癰疽巳成,擂酒飲,以滓貼之。」
《嶺南采葯錄》:「取葉,連細枝煎水洗浴,治產後風、風癱、風腫等症。」
《廣西中葯志》:「幼葉治痢疾。」
將楓香樹葉製成100%煎劑,每次50-100毫升,日服2-3次;小兒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嘔吐嚴重者,先用氯丙嗪或針刺內關(雙)止吐;腹痛較劇者,加用阿托品;脫水者補液。治療87例,1天治癒者80例,2天治癒者5例,3天治癒者2例。服葯後除小部分病例(多為小兒)可誘發嘔吐、惡心外,沒有其它副作用。
楓香樹葉是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的葉子,具有行氣止痛、解毒、止血等功效。醇提物製成的止血粉,對犬股動脈出血,肝與脾創面出血,斷肢傷面出血等,皆有一定止血之效,但吸收不夠理想,且葯物受潮後止血效果顯著降低。
楓香樹葉的選方
1、治癰腫發背:楓香樹幼葉和老米飯共搗爛,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葯》)
2、治痢疾:幼楓樹的枝頭嫩葉一兩。水煎,去渣,白糖調服。(《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3、治泄瀉:幼楓樹枝頭嫩葉二兩。搗爛,加冷開水擂汁服。(《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4、治中暑:楓香樹嫩葉三錢。洗凈,杵爛,開水送下。(《閩東本草》)
5、治口鼻大小便同時出血:楓香樹脂、葉(燒存性)各一錢。開水沖服。(《閩東本草》)
6、治小兒臍風:楓樹嫩尖,搗爛取汁內服。(《湖南葯物志》)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楓香樹葉的功效與作用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B. 楓香脂的功效與作用,楓香脂的功效與作用
釋名:
白膠香。
氣味:
辛、苦、平、無毒。
主治:
吐血、鼻血。用白膠香、蛤粉,等分為末,薑汁調服。
吐血、咯血。用白膠香、銅青各一錢,研為末,放入干柿內,紙包煨熟吃下。又方:用白膠香(切片,炙黃)一兩、新棉一兩,燒灰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
便癰膿血。用白膠香一兩,研為末,加麝香、輕粉少許,摻敷患處。
瘰癧軟癤。用白膠香一兩,化開,以蓖麻子六十四粒研末,加入攪勻,成膏後攤貼患處。
瘡不收口。用白膠香、輕粉各二錢,豬油調塗。
惡瘡。用白膠香、松香各一兩,加麻油、黃蠟各二錢半,一起溶化,再放入冷水中充分調勻,攤貼患處。此方名「水沉金絲膏」。
小兒疥癬。用白膠香、黃櫱、輕粉,等分為末,加羊骨髓調勻敷/zl塗。
大便不通。用白膠香如半棗大一塊、鼠糞兩枚,共研勻,加水調成挺子,納入肛內,過一會即可通便。
附方:
白膠香是楓香樹的樹脂,功能止血、活血、解毒、生肌、止痛。趙學敏在〈本草納目拾遺〉一書中,增加了楓香樹的一項葯用部分,即它的乾燥的成熟果實,葯名「路路通」,味苦、性平、微澀,能通經利水,除濕熱痹痛,治月經不調、周身痹痛、小便不利、腰痛等症(但陰虛內、經水過多及孕婦忌用。)
C. 楓香果,葉,根一起煎湯可以嗎
楓香果、葉、根一起煎湯,當然可以。
楓香樹又叫大葉襲賀攔楓、楓子樹、雞爪楓、雞楓樹等,是一種在河南、山東、四川等地很常見的落葉喬木,最高可以達到30米。大家可以不要以為,楓香樹就單單的是一種高達的喬木,楓香樹實際上也是一種根、皮、葉、樹脂等都可以入葯的中葯材。
楓香主要價值
葯用:樹脂供葯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葉及果實亦入葯,有祛風除濕,通絡活血功效。
經濟:木材稍堅硬,可制傢具及貴重商品的裝箱。
生態:楓香樹在環保方面也有很大的意義,它可以改善生長地的土地質量拍胡,保證水土不會過度流失,凈化當地的空氣質量,保障生態環境的穩定;同時楓香樹的耐火性和耐旱性極強,因此可以生長於乾旱缺水的荒山野嶺之地,大大改善當地的環境質量。
觀賞:楓香樹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在城市規劃中也可以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
楓香樹的附方
1、治癰腫發背:楓香樹幼葉和老米飯共搗爛,拍扮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葯》)
2、治痢疾:幼楓樹的枝頭嫩葉一兩。水煎,去渣,白糖調服。(《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3、治泄瀉:幼楓樹枝頭嫩葉二兩。搗爛,加冷開水擂汁服。(《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4、治中暑:楓香樹嫩葉三錢。洗凈,杵爛,開水送下。(《閩東本草》)
5、治口鼻大小便同時出血:楓香樹脂、葉(燒存性)各一錢。開水沖服。(《閩東本草》)
D. 楓香樹葉的葯方選錄
⑴治癰腫發背:楓香樹幼葉和老米飯共搗爛,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葯》)
⑵治痢疾:幼楓樹的枝頭嫩葉一兩。水煎,去渣,白糖調服。(《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⑶治泄瀉:幼楓樹枝頭嫩葉二兩。搗爛,加冷開水擂汁服。(《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⑷治口鼻大小便同時出血:楓香樹脂、葉(燒存性)各一錢。開水沖服。(《閩東本草》)
⑸肢脊禪治小兒臍風:歷塵楓樹嫩尖,搗爛取汁內服。(《湖南葯物志》)
⑹治中暑楓香樹嫩葉野扮三錢洗凈杵爛開水送下《閩東本草》
E. 楓香的功效和作用介紹 楓香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
1、楓香脂,用葯部位為楓香樹的樹脂。味辛、苦;性平祛風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羨如巧生肌楓香樹根,用葯部位為楓香樹的根。味辛、苦;性平。解毒消腫;祛風止痛。
2、楓香樹皮,用葯部位為楓香兄鍵樹的皮。味辛;性平。除濕止瀉;祛風止癢。
3、楓香樹葉,用葯部位為楓香樹的葉。味辛、橡坦苦;性平。行氣止痛;解毒;止血。
F. 楓香樹葉功效和作用
【葯用部位】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的葉片,植物形態詳"路路通"條。
【成份】含揮發油0.05%,其中萜佔88%,倍半萜佔2%,倍半萜烯醇佔0.6%,還含一種萜烯稱做蘇合樹烯。
①《綱目》:"治癰疽巳成,擂酒飲,以滓貼之。"
②《嶺南采葯錄》:"取葉,連細枝煎水洗浴,治產後風、風癱、風腫等症。"
③《廣西中葯志》:"幼葉治痢疾。"
【用明旦法與用量】內服:煎湯,鮮者0.5~1兩;搗汁或燒存性研末。外用:搗敷或煎水洗。姿散
【選方】①治癰腫發背:楓香樹幼葉和老米飯共搗爛,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葯》)
②治痢疾:幼楓樹的枝頭嫩葉一兩。水煎,去渣,白糖調服。(《江西民間草葯驗方》)
③治泄瀉:幼楓樹枝頭嫩葉二兩。搗爛,加冷開水擂汁服。(《江西民激冊擾間草葯驗方》)
④治中暑:楓香樹嫩葉三錢。洗凈,杵爛,開水送下。(《閩東本草》)
⑤治口鼻大小便同時出血:楓香樹脂、葉(燒存性)各一錢。開水沖服。(《閩東本草》)
⑥治小兒臍風:楓樹嫩尖,搗爛取汁內服。(《湖南葯物志》)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胃腸炎
將楓香製成100%煎劑,每次50~100毫升,日服2~3次;小兒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嘔吐嚴重者,先用氯丙嗪或針刺內關(雙)止吐;腹痛較劇者,加用阿托品;脫水者補液。治療87例,1天治癒者80例,2天治癒者5例,3天治癒者2例。服葯後除小部分病例(多為小兒)可誘發嘔吐、惡心外,未見其它副作用。
G. 楓香脂是什麼葯材
葯名:楓香脂
別名:白膠香、楓脂、白膠、芸香、膠香。
漢語拼音:feng xiang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歸經:脾;肺;肝經
性味:辛;苦;平
功效:祛風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
功效分類:祛風活血葯;解毒止痛葯;止血葯;生肌葯
主治:癰疽;瘡疹;瘰癧;齒痛;痹痛;癱瘓;吐血;衄血;咯血;外傷出血;皮膚皸裂
科屬分類:金縷梅科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常綠闊葉林中。
H. 常見的楓香樹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呢在飲用蒲公英泡水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能夠起到清熱解毒、止痛的作用,還能夠通絡活血、除風祛濕;脾胃虛寒的人不可以喝蒲公英水,年老或者年幼、身體比較脆弱的人也不能喝蒲公英水。
I. 中草葯:楓香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楓香樹葉
(《綱目》)
【來源】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的葉片,植物形態詳"路路通"條。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0.05%,其中萜佔88%,倍半萜佔2%,倍半萜烯醇佔0.6%,還含一種萜烯稱做蘇合樹烯。
【葯理作用】醇提物製成的止血粉,對犬股動脈出血,肝與脾創面出血,斷肢傷面出血等,皆有一定止血之效,但吸收不夠理想,且葯物受潮後止血效果顯著降低。
【性味】辛苦,平。
①《閩南民間草葯》:"辛,平,有小毒。"
②《泉州本草》:"辛苦,性平,無毒。"
【歸經】《泉州本草》:"入脾、腎、肝三經。"
【功用主治】治急性胃腸炎,痢疾,產後風,小兒臍風,癰腫發背。
①《綱目》:"治癰疽巳成,擂酒飲,以滓貼之。"
②《嶺南采葯錄》:"取葉,連細枝煎水洗浴,治產後風、風癱、風腫等症。"
③《廣西中葯志》:"幼葉治痢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鮮者0.5~1兩;搗汁或燒存性研末。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癰腫發背:楓香樹幼葉和老米飯共搗爛,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葯》)
②治痢疾:幼楓樹的枝頭嫩葉一襲局胡兩。水煎,去渣,白糖調服。(《江西民間草葯偏方》)
③治泄瀉:幼楓樹枝頭嫩葉二兩。搗爛,加冷開水擂汁服。(《江西民間草葯偏方》)
④治中暑:楓香樹嫩葉三錢。洗凈,杵爛,開水送下。(《閩東本草》)
⑤治口鼻大小便同時出血:楓香樹脂、葉(燒存性)各一錢。開水沖服。(《閩東本草》)
⑥治小兒臍風:楓樹嫩尖,搗爛取汁內服。(《湖南葯物志》)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胃腸炎
將楓香製成100%煎劑,每次50~100毫升,日服2~3次;小兒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嘔吐嚴重者,先用氯丙嗪或針刺內關(雙)止吐;腹痛較劇者,加用阿托品;脫水者拍攔補液。治療87例,1天治癒者80例,2天治癒者5例,3天治癒者2例。服葯後除小部分病例(多為小兒)可誘發嘔吐、惡心外,未見其它副作用。
J. 楓香樹的籽有什麼用
樹脂供葯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葉及果實亦入葯,有祛風除濕,通絡活血功效。路路通,用葯部位為楓香樹的果序。味苦;性平。祛風除濕;疏肝活絡;利水。
楓香脂,用葯部位為楓香樹的樹脂。味辛、苦;性平祛風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楓香樹根,用葯部位為楓香樹的根。味辛、苦;性平。解毒消腫;祛風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