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用過濾器可以過濾余氯
家用過濾器可以過濾余氯。
凈水器的功能就是過濾水中的漂浮物,重金屬、細菌、病毒等都去除掉,它具較高的過濾技術,一般為五級過濾,第一級為濾芯又稱PP棉,第二級顆粒活性碳,第三級為精密壓縮活性炭,第四級為反滲透膜或超濾膜,第五級為後置活性炭。
過濾器的原理:
早的過濾大多為重力過濾,後來採用加壓過濾提高了過濾速度,進而又出現了真空過濾。20世紀初發明的轉鼓真空過濾器實現了過濾操作的連續化。
此後,各種類型的連續過濾器相繼出現。間歇操作的過濾器(例如板框壓濾器等)因能實現自動化操作而得到發展,過濾面積越來越大。為得到含濕量低的濾渣,機械壓榨的過濾器得到了發展。
『貳』 家用超濾凈水器的余氯哪去了,懂的才進,不懂別回答,答了也不會選。謝謝
活性炭作為一種水處理葯劑(凈水劑)應用十分廣泛。活性炭可以除臭去色並去除水中內微量有害物質。在純水容和飲用水的制備中,活性炭已成為去除水中有機物和余氯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眾所周知,活性炭對余氯的去除效果很好,使用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對於判斷活性炭去除余氯性能好壞卻沒有一個理想指標。
從理論上講,活性炭吸附余氯,其吸附能力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二者缺一不可。在水處理工業應用中,主要要求在較短的接觸時間內得到較高的吸附量,亦即高的吸附速率,而不是單純強調吸附容量的大小。所以,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指標可將二者有機地結合。以往曾有一些理論上的推導及計算,如吸附帶的厚度、穿透時間等等,這些都必須在已知吸附容量及吸附質的擴散系數的前提下來模擬計算,直觀性較差。最近,建設部制定了凈水器用活性炭吸附水中余氯的半脫氯值的測定方法。並建議測得的活性炭半脫氯值可以用來判斷活性炭在水處理中去除水中余氯的好壞。
半脫氯值測定方法是在給定條件下,讓含氯水通過活性炭柱後,出水中余氯濃度恰好等於進水余氯濃度一半時所需要的炭層高度。
『叄』 過濾精度0.01um的超濾能去除自來水中的余氯嗎
一般精密濾紙只是過濾除去溶液中的微小顆粒的,但是並不能過濾掉離子和小分子物質。所以是不能的。
『肆』 超濾膜能不能處理過濾重金屬
超濾膜孔徑抄只有幾納米到幾十納米,而重金屬離子的直徑一般小於1納米,因此不能過濾,同樣,比重金屬離子直徑還要小的氫離子等都可以通過,所以PH不會改變,離子狀態的重金屬超濾膜不能去除,超濾膜凈化除去的是細菌以及比細菌體積大得多的膠體、鐵銹、懸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機物。
『伍』 超濾膜和RO反滲透膜的區別
超濾膜和反滲透膜的主要區別:
超濾膜是利用一種壓力活性膜,除去水中的膠體,顆粒和相對他子質量高的物質。反滲透一樣,受壓溶液是在壓力下通過膜,膜的設計可使一定大小的分子被除去。
超濾膜的孔結構與反滲透膜不同之處在於:它可使鹽和其它電解物通過,而膠體與相對分子質量大的物質不能通過。反滲透膜則令鹽和其他電解質也不能通過。
由於膠體物質和相對分子質量大的物質的滲透壓力低,所以,超過濾所需要的壓力比反滲透低,在一般情況下所用壓力為0.07-0.7mpa。最高不超過1.05mpa。
超濾的壓力雖低,所有的膜卻比較厚實。以中空纖維膜為例。反滲透用的膜不能反洗;而超濾用的膜則可以通過反洗來不效的清洗膜面,以保持其高流速。
超濾膜和反滲透膜精度的區別:
超濾膜:
UF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間的顆粒和雜質,UF膜允許小分子物質和溶解性固體(無機鹽)等通過,但將有效阻擋住膠體、蛋白質、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用於表徵UF膜的切割分子量一般介於1,000~100,000之間,RO膜兩側的運行壓力一般為0.2~7bar。
反滲透膜:
RO是最精密的膜法液體分離技術,它能阻擋所有溶解性鹽及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但允許水分子透過,醋酸纖維素RO膜脫鹽率一般可大於95%,RO復合膜脫鹽率一般大於98%。它們廣泛用於海水及苦成水淡化,鍋爐給水、工業純水及電子級超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生產,廢水處理及特種分離等過程,在離子交換前使用RO可大幅度地降低操作費用和廢水排放量。RO膜的運行壓力,當進水為苦鹹水時一般大於5bar,當進水為海水時,一般低於84bar。
『陸』 超濾和反滲透凈水器都是用活性碳去氯的,為什麼超濾還是有氯,而反滲透沒有氯
我可以很明確告訴你,氯離子是可以透過反滲透膜的,而且對於反滲透膜沒有影響。但是余氯【余氯可分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與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種,以NHCl2較穩定,殺菌效果好),又叫結合性余氯;游離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殺菌速度快,殺菌力強,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總余氯即化合性余氯與游離性余氯之和】——網路具有氧化性會對聚醯胺膜造成巨大影響,所以需要嚴格控制。RO及NF進水中的游離氯要降到 0.05ppm 以下,才能達到聚醯胺復合膜的要求。【除氯的預處理方法有兩種,粒狀活性炭吸附和使用還原性葯劑如亞硫酸鈉。在小系統(50-00gpm)中一般用活性碳過濾器,投資成本比較合理。推薦使用酸洗處理過的優質活性炭,去除硬度、金屬離子,細粉含量要非常低,否則會造成對膜的污染。新安裝的碳濾料一定要充分淋洗,直到碳粉被完全除去為止,一般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我們不能依靠5μm的保安過濾器來保護反滲透膜不受碳粉的污染。碳過濾器的好處是可以除去會造成膜污染的有機物,對於所有進水的處理比添加葯劑更為可靠。但其缺點是碳會成為微生物的飼料,在碳過濾器中孳生細菌,其結果是造成反滲透膜的生物污染。亞硫酸氫鈉(SBS)是較大型RO裝置選用的典型還原劑。將固體偏亞硫酸氫鈉溶解在水中配製成溶液,商品偏亞硫酸氫鈉的純度為97.5-99%,乾燥儲存期6個月。BS溶液在空氣中不穩定,會與氧氣發生反應,所以推薦2%的溶液的使用期為3-7天, 10%以下的溶液使用期為7-14天。從理論上講,1.47ppm的SBS(或0.70ppm偏亞硫酸氫鈉)能夠還原1.0ppm的氯。設計時考慮到工業苦鹹水系統的安全系數,設定SBS的添加量為每1.0ppm氯1.8-3.0ppm。SBS的注入口要在膜元件的上游,設置距離要保證在進入膜元件有29秒的反應時間。推薦使用適當的在線攪拌裝置(靜態攪拌器)。SBS脫氯反應:Na2S2O5 (偏亞硫酸鈉)+ H2O =2 NaHSO3 (亞硫酸氫鈉) ·NaHSO3 + HOCl =NaHSO4 (硫酸氫鈉) + HCl (鹽酸)·NaHSO3 + Cl2 + H2O =NaHSO4 + 2 HCl採用SBS脫氯的好處是在大系統中比碳過濾器的投資較少,反應副產物及殘余SBS易於被RO脫除。SBS脫氯的缺點是需要人工混合小體積的葯劑,在脫氯系統沒有設計足夠的監測控制儀器時增加了氯對膜的威脅,而且在少數情況下進水中存在硫還原菌(SBR),亞硫酸會成為細菌營養幫助細菌的繁殖。SBR通常在淺層井水厭氧環境下有發現,硫化氫(H2S)作為SBR的代謝產物會同時存在。】——我所在本公司對外宣傳資料對於超濾來說, 基本不需要預處理來除去余氯 ,因為超濾膜材質有一定耐氧化性(PVDF,PVC),不像RO膜嬌貴,實際上有些超濾反洗就有用到次氯酸鈉。常規的超濾預處理步驟是:混凝沉澱+多介質過濾器+保安過濾器+超濾或混凝沉澱+自清洗過濾器。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超濾膜相對便宜,活性炭可是很貴的。實際上超濾的預處理,一般是為了除去微生物、降低濁度、去除懸浮物膠體物質、可溶性有機物這四大類,我基本沒看到除余氯的。
求採納
『柒』 余氯對超濾膜的損害
余氯對超濾膜產生氧化作用,出現明顯的脫鹽率下降的現象。
大約1PPM的余氯在200~1000小時就可能使膜元件發生降解。余氯對膜的攻擊速度取決於水質環境,在鹼性條件下的速度比中型和酸性快的多。所以為了防止余氯的氧化作用對膜產生的降解作用,建議進行脫氯。
葯劑的使用注意事項:
1、當系統既加入酸又加入SBS時,SBS的注入點應該位於加酸點之後。這是因為加入亞硫酸氫鈉後再加酸,會使得SBS生成亞硫酸鈉。
2、預處理系統之中,一定要防止余氯進入反滲透和納濾系統,如果發現余氯超標,必須用SBS對其進行還原。一般用量為余氯的1.8-3倍(須是食品級的)。
『捌』 凈水器能去除水中的氯么
可以的,
凈水器中的活性炭可以吸附異味異色,有去除余氯的作用。
超濾機和反滲內透機凈水器的過濾級容數一般都達到5級,分別是PP棉、顆粒活性炭、壓縮活性炭、超濾膜/反滲透膜、後置活性炭。有效去除水中的泥沙、膠體、細菌、余氯、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出水直飲。mm
『玖』 用超濾膜過濾自來水真的可以直接飲用嗎
是可以直接喝的
我想復你可能是學化學制的,所以不大明白超濾膜的用途.超濾膜是一種用於生物分離的新興技術,特別用於醫葯生產,比如抗生素.用於細菌和比細菌更微小的雜質過濾.如果說超濾膜有你上述所說的那些缺點的話,我想現在醫院里不知又有多少人死在治療的葯物上了.
還有超濾膜的很多成分都是不溶於水的,還有你所說的那些有毒物質什麼的...我想照你這么說,用塑料瓶裝的純凈水還有人感喝嗎?
現在很少人將超濾膜用於自來水過濾是因為成本太高,而不是不可以.
我是學生物技術的,這點應該不會錯.
希望樓主能勇敢的喝下這種水.
自來水的主要問題是余氯嗎?呵呵,這一點我還真不知道。據我以前學的,自來水中的氯有殺菌作用,我們不要總是喝礦泉水而適當的喝點開水也有這樣的原因。可能樓主說的也對,用開水原理來解釋,我們燒開水不僅殺死了細菌,還在加熱的過程中除去了一部分的余氯。
『拾』 超過濾膜凈水器能凈化過濾水中的余氯嗎
前期的超濾膜很少可以濾除水中的余氯,不過現在的超濾膜,剛開始還是多少對余氯有點作用,至少降低了原水余氯含量。類似爵河牌反滲透雙水機,則可以去除水中的余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