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膜又稱離子選擇透過性膜。
按其功能和結構的不同,可分版為陽離子交換膜、陰離權子交換膜、兩性交換膜、鑲嵌離子交換膜、聚電解質復合膜5種。離子交換膜的構造和離子交換樹脂相同,但為膜的形式。
離子交換膜可製成均相膜和非均相膜兩類。採用高分子的加工成型方法製造。①均相膜。先用高分子材料如丁苯橡膠、纖維素衍生物、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腈等製成膜,然後引入單體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在膜內聚合成高分子,再通過化學反應引入所需功能基。也可通過甲醛、苯酚等單體聚合製得。②非均相膜。用粒度為200~400目的離子交換樹脂和普通成膜性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充分混合後加工成膜製得。為免失水乾燥而變脆破裂,須保存在水中。
離子交換膜主要應用於海水淡化,甘油、聚乙二醇的除鹽,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及氨基酸的分離,有機物及無機物純化,放射性廢液處理,燃料電池隔膜及選擇性電極等。
② 哪兩種液體分子直徑和密度依次增大並不互溶且能用半透膜分離
水和四氯化碳的分子直徑和密度依次增大並不互溶且能用半透膜分離
還有:
水——磷酸三丁酯
水-—溴仿
水——氯丙烷
水——苯
水——三氯乙烯
③ 以二戰以後日本的經濟為例說明化學在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
二戰結束後日本經濟逐步從廢墟上復甦,發展迅猛。然而隨之而來的工業污染也日益嚴重。
由於一家名叫「奇索」的化學工廠不斷向海里排放含有大量水銀毒素的污水,以致當地漁村許多人得了一種怪病:四肢萎縮,全身痙攣,導致死亡。
美國記者史密斯得知這一情況,決定用照片揭露這種污染環境的罪惡,為受害的人們討回公道。1971年在日本女友的幫助下,他開始到水俁村采訪。在三年半的時間里,他和漁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拍攝了許多真實的鏡頭。廠方為了阻止他采訪,僱用了打手多次襲擊他,以致被打傷住進了醫院。但他「九死不悔,永不妥協」,終於拍攝到了上千幅照片,完成了采訪。他選出175幅出版了一本名叫《水俁》的畫冊,發行量達到三萬冊。這個專題不僅轟動了日本,也轟動了全世界,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高度重視。他的這些作品,有如喚起人們共同起來保護環境的警鍾。
50年代初,在日本九州島南部熊本縣的一個叫水俁鎮的地方,出現了一些患口齒不清、面部發呆、手腳發抖、神經失常的病人,這些病人經久治不愈,就會全身彎曲,悲慘死去。這個鎮有4萬居民,幾年中先後有1萬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種病狀,其後附近其他地方也發現此類症狀。經數年調查研究,於1956年8月由日本熊本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報告證實,這是由於居民長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俁灣中含有汞的海產品所致。
汞進入海洋的主要途徑是工業廢水、含汞農葯的流失以及含汞廢氣的沉降。此外,含汞的礦渣和礦漿也是其來源之一。水俁灣為什麼會有含汞的海產品呢?這還要從水俁鎮的一家工廠談起。水俁鎮有一個合成醋酸工廠,在生產中採用氯化汞和硫酸汞兩種化學物質作催化劑。催化劑在生產過程中僅僅起促進化學反應的作用,最後全部隨廢水排入臨近的水俁灣內,並且大部分沉澱在灣底的泥里。工廠所選的催化劑氯化汞和硫酸汞本身雖然也有毒,但毒性不很強。然而它們在海底泥里能夠通過一種叫甲基鈷氨素的細菌作用變成毒性十分強烈的甲基汞。甲基汞每年能以1%速率釋放出來,對上層海水形成二次污染,長期生活在這里的魚蝦貝類最易被甲基汞所污染,據測定水俁灣里的海產品含有汞的量已超過可食用量的50倍,居民長期食用此種含汞的海產品,自然就成為甲基汞的受害者。一旦甲基汞進入人體就會迅速溶解在人的脂肪里,並且大部分聚集在人的腦部,粘著在神經細胞上,使細胞中的核糖酸減少,引起細胞分裂死亡。
水俁病是直接由汞對海洋環境污染造成的公害,迄今已在很多地方發現類似的污染中毒事件,同時還發現其他一些重金屬如鎘、鈷、銅、鋅、鉻等,以及非金屬砷,它們的許多化學性質都與汞相近,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惕,而另一種「骨痛病」的發生,經長期跟蹤調查研究,最終確認這是一種重金屬鎘污染所致。
水俁病的遺傳性也很強,孕婦吃了被甲基汞污染的海產品後,可能引起嬰兒患先天性水俁病,就連一些健康者(可能是受害輕微,無明顯病症)的後代也難逃惡運。許多先天性水俁病患兒,都存在運動和語言方面的障礙,其病狀酷似小兒麻痹症,這說明要消除水俁病的影響絕非易事。由此,環境科學家認為沉積物中的重金屬污染是環境中的一顆「定時炸彈」,當外界條件適應時,就可能導致過早爆炸。例如在缺氧的條件下,一些厭氧生物可以把無機金屬甲基化。尤其近20年來大量污染物無節制的排放,已使一些港灣和近岸沉積物的吸附容量趨於飽和,隨時可能引爆這顆化學污染「定時炸彈」。
日本熊本縣水俁灣外圍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諸島圍起來的內海,那裏海產豐富,是漁民們賴以生存的主要漁場。水俁鎮是水俁灣東部的一個小鎮,有4萬多人居住,周圍的村莊還(居)住著1萬多農民和漁民。「不知火海」豐富的漁產使小鎮格外興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這里建廠,後又開設了合成醋酸廠。1949年後,這個公司開始生產氯乙烯(C2H5Cl),年產量不斷提高,1956年超過6000噸。與此同時,工廠把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廢水排放到水俁灣中。
1956年,水俁灣附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病。這種病症最初出現在貓身上,被稱為「貓舞蹈症」。病貓步態不穩,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稱為「自殺貓」。隨後不久,此地也發現了患這種病症的人。患者由於腦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被侵害,輕者口齒不清、步履瞞珊、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覺障礙、視覺喪失、震顫、手足變形,重者神經失常,或酣睡,或興奮,身體彎弓高叫,直至死亡。當時這種病由於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這種「怪病」就是日後轟動世界的「水俁病」,是最早出現的由於工業廢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俁病」的罪魁禍首是當時處於世界化工業尖端技術的氮(N)生產企業。氮用於肥皂、化學調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CH3C00H)、硫酸(H2SO4)等工業用品的製造上。日本的氮產業始創於1906年,其後由於化學肥料的大量使用而使化肥製造業飛速發展,甚至有人說「氮的歷史就是日本化學工業的歷史」,日本的經濟成長是「在以氮為首的化學工業的支撐下完成的」。然而,這個「先驅產業」肆意的發展,卻給當地居民及其生存環境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製造過程中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劑,這使排放的廢水含有大量的汞。當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後,會轉化成甲基汞(CH3HgCl)。這種劇毒物質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於死命,而當時由於氮的持續生產已使水俁灣的甲基汞含量達到了足以毒死回本全國人口2次都有餘的程度。水俁灣由於常年的工業廢水排放而被嚴重污染了,水俁灣里的魚蝦類也由此被污染了。這些被污染的魚蝦通過食物鏈又進入了動物和人類的體內。甲基汞通過魚蝦進入人體,被腸胃吸收,侵害腦部和身體其他部分。進入腦部的甲基汞會使腦萎縮,侵害神經細胞,破壞掌握身體平衡的小腦和知覺系統。據統計,有數十萬人食用了水俁灣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魚蝦。
早在多年前,就屢屢有過關於「不知火海」的魚、烏、貓等生物異變的報道,有的地方甚至連貓都絕跡了。「水俁病」危害了當地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使很多人身心受到摧殘,經濟上受到沉重的打擊,甚至家破人亡。更可悲的是,由於甲基汞污染,水俁灣的魚蝦不能再捕撈食用,當地漁民的生活失去了依賴,很多家庭陷於貧困之中。「不知火海」失去了生命力,伴隨它的是無期的蕭索。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復甦,工業飛速發展,但由於當時沒有相應的環境保護和公害治理措施,致使工業污染和各種公害病隨之泛濫成災。除了「水俁病」外,四日市哮喘病、富山「痛痛病」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日本的工業發展雖然使經濟獲利不菲,但難以挽回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貽害無窮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業日後為此付出了極其昂貴的治理、治療和賠償的代價。至今為止,因水俁病而提起的曠日持久的法庭訴訟仍然沒有完結。
④ 缺水造成的危害,,急求,,越詳細越好
水 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工業的飛速發展,水已不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不僅用水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廢水排放量也相應增加,全國水環境總體上呈惡化趨勢。水的嚴重污染給人們的生命帶來越來越大的危害了。 據統計,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當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 目前,我國有200多個城市缺水。北京每年缺水10多億立方米,地下水位有的地方已降到30多米。深圳每天至少缺水10萬立方米,曾經出現過「水荒」。 中國七大水系中日前極大部分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標,全國7億多人飲用大腸桿菌超標的水,1.64億人飲用有機污染嚴重的水,3500萬人飲用硝酸鹽超標的水。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湖泊乾涸現象十分嚴重,部分現存湖泊含鹽和礦化度顯著升高,咸化趨勢明顯。近30年中,內蒙古的烏梁素海礦化度增加4.5倍,已變成鹹水湖。其它如青海湖、布倫托海等正處於咸化過程中。 由於排入湖庫的氮、磷等營養物質的不斷增長率加,近年來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加快。我國131個主要湖泊中,已達富營養化程度的湖泊有67個,佔51.2%。在39個代表性水庫中,達富營養化程度的有12座,佔30%。在五大淡水湖中,太湖、洪澤湖和巢湖已達富營養化程度,鄱陽湖、洞庭湖正處於向富營養化過度階段。城市近郊的湖泊水庫富營養化程度普遍偏高,如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以及北京的官廳水庫等均達到富營養化程度。太湖中富營養化面積佔全湖70%以上,富營養及重營養化面積佔10%。 地下水水質每況愈下,在全國118個城市中,64%的城市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輕度污染,從地區分布來看,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更為嚴重。海河流域地下水資源量為271.6億m3,受到污染的為171.5億m3,占總量的63.2%。在14 .38萬km2的被評價面積中,已有61.7%面積上的地下水不適宜飲用,其中34.1%面積上的地下水不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准。 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和長期以來人類活動的結果,我國森林覆蓋率很低,水土流失嚴重。據統計,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只有12.5%,水土流失面積357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8%。根據近20多年的泥沙觀測資料統計分析,全國輸沙模數大於1000t/km2的面積達60萬km2。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地帶,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年輸沙模數大於5000t/km2的面積就有15.6萬km2。 水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這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家園是我們共同所有的,我們要對他負責。聽見了嗎?地球正在呼籲:我需要你們的愛!來吧!讓我們手牽手一起創造美好的未來! 水是生命之源,占人體體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具有輸送營養、調節體溫、溶解物質、協調新陳代謝等作用,飲用水的質量和人體健康息息相關。 1 、自來水污染嚴重,主要表現為: ①硬度高(水鹼、水垢多) ②有腥臭味 ③部分地區細菌指數超標。 2、造成自來水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由於城市工業化程度的提高,造成地下水的工業污染; ②供水管道的老化和高層儲水箱造成飲用水的二次污染; ③自來水由於加葯消毒,還有殘余液氯,造成化學污染。長期飲用不幹凈的水會導致各種疾病,如:水質硬度高會導致膽結石、腎結石;氯和一些重金屬是癌症的主要原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表明,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疾病與飲水有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已經成為一種獲利的商品,制水機器的出現使人們飲用高品質的水更方便。 3、和水相關的幾個概念: 1、逆滲透(R.O.):施加比滲透壓更大的壓力,使水通過半透膜從而除去水中的雜質和細菌的一種除鹽方法。 2、溶解性固體:水中可溶性離子的含量。 3、電導率(T.D.S):水的導電性即水的電阻的倒數,通常用它來表示水的純凈度。 4、硬度: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 由於受地球整體環境污染和磁場減退(地球磁場每百年減少5%),水在快速枯竭、在退化、活性降低,水的生理功能 (溶解力、洗凈力、滲透力、代謝力、擴散力等)都在減弱。水污染的危機在危害人類的生命,影響人的健康,縮短人的壽命。目前已發現至少有五十多種疾病病源來自不符合標準的飲用水。世界有18億人飲用污染水,每年有460萬兒童死於腹瀉。因飲水的不潔而死亡的人數每天達2.5萬人。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表明:世界80%的疾病都來自水。 4、水質量與健康 飲用水污染對我們健康的影響是我們一直在學習和探索的課題。EPA到目前為止已經確認了大約三萬五千種有毒化合物。但是經過這么多年對污染的檢測,花費了上百萬美金,對於它們對健康的影響卻知道得很少。 盡管我們知道了污染對健康的影響,但事情並不總是單方面的。因為在檢測這個標准時要考慮到實際費用。EPA所設定的最大污染水平目標總是低於實際的最大污染水平。這個最大污染水平的可允許范圍的風險是由實際的經濟因素來決定的。 另外,目前污染對健康的影響並不確切,原因如下: 單一的一種污染物並不能影響健康,但和其它污染物結合起來就變得有害了。 每個人對污染的敏感度是不同的。舉例來說,一種物質一般不會影響一般的成年人,但是會影響大病初癒的人,因為他們容易受到侵襲。 一些污染在影響人的健康後不久就會暴露出來。這些病狀包括皮疹、惡心、頭痛或更糟。 但是那些慢性影響健康的污染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暴露,那時毒性已經侵入我們體內,後果往往更加嚴重:癌、心臟病、神經系統受損或先天畸形。 鉛、苯和氯乙烯是我們熟悉的氯造成的,所有這些都是由EPA確定的,需要從公共供應水中解決的嚴重問題。但還有一些污染問題沒有被確定,需要單獨控制。詳情請參閱《健康效應》 五顏六色的自來水,您見過嗎? 打開自來水,冒出的水流若是黃色污濁,則含有黃土濁沙;若是紅色暗褐,則含有鐵;若是白色沫,則含有鉛;若黑色發臭,則是水塔中的淤泥或沉澱物沖流而出。 中國各地的自來水管路年齡高達數十餘年,這些管路已都腐蝕老舊,年久失修。管路更新換修,動輒數百億,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改善似乎遙遙無期。 自來水管路在輸送水的過程中,常因水壓太強而造成水管破裂,或因道路工程、埋地線挖基地而使管路無端受損,致使自來水向外滲透,並因虹吸原理,造成反滲透,使管外污水、泥沙滲入自來水中形成污染。 此外,管路錯接、用戶以馬達直接抽水,也常造成污染物混雜其中的狀況,也會受不潔用水的損害! 導致體內病源積滯:如肝癌等病灶之形成腐蝕用水關連如咖啡機,熱水瓶,銀器等金屬器皿飲食烹調之失味、變色、變質損壞洗濯物:如衣物蔬果等,並減低清潔劑之功效燃料費增加、燒開水之耗時耗力 5、隱形殺手在您家? 一般大樓、公寓之水塔、蓄水池經常疏於管理、清洗,日久因此積滯雜質、泥沙,甚至蚊蟲、病菌、微生物滋生,使得自來水容易變質、發臭、造成自來水品質更加無法監控,水質更無法符合衛生條件。 6、所謂"健康的水好喝的水"有七個標准 1. 不含任何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如重金屬(鉛、汞、砷)、雜質和細菌(致病菌)、放射性物質及熒光物質等應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指標內; 2. 水的硬度適度,一般認為10~100(碳酸鈣計); 3. 含有人體所必需的適量礦物質,其比例應合理和適量; 4. PH要呈中性或弱鹼性; 5. 水的分子要小,便於提高水的生物效能和生理功能; 6. 水中溶解氧化碳含量適度; 7. 水的媒體生理功能,如水的溶解力、滲透力、擴散力、代謝力、洗凈力、乳化力等要強,可以有效的清除體內的酸性代謝產物。 7、飲用水種類: 其中主要有純凈水、礦泉水、礦化水、離子水(電解水)、凈化水五大類。純凈水是通過反滲透制出的水不含任何雜質;礦泉水是指天然的水,水中含有(有28種微量元素的濃縮液)很多礦物質;礦化水是在純凈水的基礎上,人工添加礦物質,也礦物質飲品;凈化水是對原水只進行簡單的過濾,例如經過凈水器過濾後的水,只濾除了懸浮物和部分膠體物;離子水是通過離子水水生成器制出的水把原水分為鹼性不和酸性水兩種,鹼性水飲用,酸性水可美容,不過濾掉水中的任何物質。 所謂的「太空水」 連細菌也無法通過的——逆滲透(R.O.)法 所謂「逆滲透(R.O.)」是指施加比滲透壓更大的壓力,使水通過半透膜而除去水中雜質和礦物質的一種凈水裝置。這是美國佛里達大學瑞得(C.E.Reid) 教授在1953年時發明的,最早系由植物輸送養分和水分中得到的靈感——植物從根部吸收養分和水分,即可利用滲透原理送到莖和枝葉。 因此若在濃度較高的濃液(不結的水)上加壓,使它通過半透膜,即可將不純的物質分開,包括原來溶解、懸浮在水中的雜質,而得到濃度較低,亦即很乾凈的水,這種方法不但可除去雜質,也可除去九成以上的礦物質,包括鈣、鎂、鉀、鋁、錳、硫酸鹽、氯化物、氟化物、硼等等。其他如微生菌、雜質與不溶解的固體,都可一並去除,甚至可將海水變成淡水,是濾凈效果最好的一種。 此種逆滲透法所製造的水,後來運用在太空航天上作為太空人的飲用水,所以有「太空水」的美稱。
滿意請採納
⑤ 誰能幫忙總結一下高中有機化學中各種官能團能發生的反應類型啊,越詳細越好
1。鹵化烴:官能團,鹵原子 在鹼的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生成醇 在鹼的醇溶液中發生「消去反應」,得到不飽和烴
2。醇:官能團,醇羥基 能與鈉反應,產生氫氣 能發生消去得到不飽和烴(與羥基相連的碳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如果沒有氫原子,不能發生消去) 能與羧酸發生酯化反應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醛:官能團,醛基 能與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 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溶液反應生成紅色沉澱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氫還原成醇
4。酚,官能團,酚羥基 具有酸性 能鈉反應得到氫氣 酚羥基使苯環性質更活潑,苯環上易發生取代,酚羥基在苯環上是鄰對位定位基 能與羧酸發生酯化
5。羧酸,官能團,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強於碳酸) 能與鈉反應得到氫氣 不能被還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與醇發生酯化反應
6。酯,官能團,酯基 能發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醇、酚:羥基(-OH);伯醇羥基可以消去生成碳碳雙鍵,酚羥基可以和NaOH反應生成水,與Na2CO3反應生成NaHCO3,二者都可以和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
醛:醛基(-CHO); 可以發生銀鏡反應,可以和斐林試劑反應氧化成羧基。與氫氣加成生成羥基。
酮:羰基(>C=O);可以與氫氣加成生成羥基
羧酸:羧基(-COOH);酸性,與NaOH反應生成水,與NaHCO3、Na2CO3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硝基化合物:硝基(-NO2);
胺:氨基(-NH2). 弱鹼性
烯烴:雙鍵(>C=C<)加成反應。
炔烴:三鍵(-C≡C-) 加成反應
醚:醚鍵(-O-) 可以由醇羥基脫水形成
磺酸:磺基(-SO3H) 酸性,可由濃硫酸取代生成
腈:氰基(-CN)
酯: 酯 (-COO-) 水解生成羧基與羥基,醇、酚與羧酸反應生成
注: 苯環不是官能團,但在芳香烴中,苯基(C6H5-)具有官能團的性質。苯基是過去的提法,現在都不認為苯基是官能團
官能團:是指決定化合物化學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團. 或稱功能團。
鹵素原子、羥基、醛基、羧基、硝基,以及不飽和烴中所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叄鍵等都是官能團,官能團在有機化學中具有以下5個方面的作用。
1.決定有機物的種類
有機物的分類依據有組成、碳鏈、官能團和同系物等。烴及烴的衍生物的分類依據有所不同,可由下列兩表看出來。
烴的分類法:
烴的衍生物的分類法:
2.產生官能團的位置異構和種類異構
中學化學中有機物的同分異構種類有碳鏈異構、官能團位置異構和官能團的種類異構三種。對於同類有機物,由於官能團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同分異構是官能團的位置異構,如下面一氯乙烯的8種異構體就反映了碳碳雙鍵及氯原子的不同位置所引起的異構。
對於同一種原子組成,卻形成了不同的官能團,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有機物類別,這就是官能團的種類異構。如:相同碳原子數的醛和酮,相同碳原子數的羧酸和酯,都是由於形成不同的官能團所造成的有機物種類不同的異構。
3.決定一類或幾類有機物的化學性質
官能團對有機物的性質起決定作用,-X、-OH、-CHO、-COOH、-NO2、-SO3H、-NH2、RCO-,這些官能團就決定了有機物中的鹵代烴、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或亞硝酸酯、磺酸類有機物、胺類、醯胺類的化學性質。因此,學習有機物的性質實際上是學習官能團的性質,含有什麼官能團的有機物就應該具備這種官能團的化學性質,不含有這種官能團的有機物就不具備這種官能團的化學性質,這是學習有機化學特別要認識到的一點。例如,醛類能發生銀鏡反應,或被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所氧化,可以認為這是醛類較特徵的反應;但這不是醛類物質所特有的,而是醛基所特有的,因此,凡是含有醛基的物質,如葡萄糖、甲酸及甲酸酯等都能發生銀鏡反應,或被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所氧化。
4.影響其它基團的性質
有機物分子中的基團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這包括官能團對烴基的影響,烴基對官能團的影響,以及含有多官能團的物質中官能團之間的的相互影響。
① 醇、苯酚和羧酸的分子里都含有羥基,故皆可與鈉作用放出氫氣,但由於所連的基團不同,在酸性上存在差異。
R-OH 中性,不能與NaOH、Na2CO3反應;
C6H5-OH 極弱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使指示劑變色,能與NaOH反應,不能與Na2CO3反應;
R-COOH 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能與NaOH、Na2CO3反應。
顯然,羧酸中,羧基中的羰基的影響使得羥基中的氫易於電離。
② 醛和酮都有羰基(>C=O),但醛中羰基碳原子連接一個氫原子,而酮中羰基碳原子上連接著烴基,故前者具有還原性,後者比較穩定,不為弱氧化劑所氧化。
③ 同一分子內的原子團也相互影響。如苯酚,-OH使苯環易於取代(致活),苯基使-OH顯示酸性(即電離出H+)。果糖中,多羥基影響羰基,可發生銀鏡反應。
由上可知,我們不但可以由有機物中所含的官能團來決定有機物的化學性質,也可以由物質的化學性質來判斷它所含有的官能團。如葡萄糖能發生銀鏡反應,加氫還原成六元醇,可知具有醛基;能跟酸發生酯化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說明它有五個羥基,故為多羥基醛。
5.有機物的許多性質發生在官能團上
有機化學反應主要發生在官能團上,因此,要注意反應發生在什麼鍵上,以便正確地書寫化學方程式。
如醛的加氫發生在醛基碳氧鍵上,氧化發生在醛基的碳氫鍵上;鹵代烴的取代發生在碳鹵鍵上,消去發生在碳鹵鍵和相鄰碳原子的碳氫鍵上;醇的酯化是羥基中的O—H鍵斷裂,取代則是C—O鍵斷裂;加聚反應是含碳碳雙鍵(>C=C<)(並不一定是烯烴)的化合物的特有反應,聚合時,將雙鍵碳上的基團上下甩,打開雙鍵中的一鍵後手拉手地連起來。
⑥ 中國醫大2011年1月考試《醫用化學》考查課試題
中國醫大2011年1月考試《醫用化學》考查課試題
1. 一封閉系統,當狀態從A到B發生變化時,經歷二條任意的途徑,則
A. Q 1 =Q 2
B. W 1 =W 2
C. Q 1 +W 1 =Q 2 +W 2
D. Q 1 -W 1 =Q 2 -W 2
2. 下列脂肪酸碘值最大的是
A. 亞油酸
B. 油酸
C. 軟脂酸
D. 硬脂酸
3. 在1升pH=5.00的HAc-NaAc緩沖溶液中,通入HCl(氣體)0.05mol(忽略體積變化),溶液的pH值由5.00下降到4.80,則該溶液的β為
A. 25
B. 2.5
C. 0.25
D. 0.125
4. 相同溫度下,欲使兩種稀溶液間不發生滲透,應使兩溶液
A. 物質的量濃度相同
B. 質量濃度相同
C. 質量分數相同
D. 滲透濃度相同
5. 對於零級反應來說,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成正比
B. 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有關
C. 反應的半衰期為一常數
D. 反應速率與時間無關
6. 標准氫電極的電極電勢為0V,如果向水溶液中加入酸使氫離子濃度大於1mol•L -1 ,則該電極的電極電勢將
A. 大於0V
B. 等於0V
C. 小於0V
D. 不能確定
7. 能區別苯和苯甲醚的試劑是
A. NaHCO 3
B. NaOH
C. NaCl
D. 濃HCl
8. Mg(OH) 2 在下列溶液或溶劑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
A. 0.010mol•L -1 NH 3 溶液
B. 0.010 mol•L -1 NaOH溶液
C. 0.010 mol•L -1 MgCl 2 溶液
9. 下列各糖中不能與托倫試劑反應的是
A. α-D-吡喃葡萄糖
B. α-D-呋喃果糖
C. 蔗糖
D. 麥芽糖
.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所有穩定單質的標准摩爾生成熱都等於零
B. 氧氣和氮氣的標准摩爾燃燒熱都等於零
C. 二氧化碳的標准摩爾燃燒熱等於零
D. 氫氣的標准摩爾燃燒熱就是氣態水的標准摩爾生成熱
11. 乙二酸的加熱產物是
A. 烷烴
B. 一元羧酸
C. 酸酐
D. 環酮
滿分:2 分
12. 下列哪種電池的電動勢與I-離子的濃度無關
A. ZnZnI 2 (aq)I 2 ,Pt
B. ZnZnI 2 (aq)KI(aq)AgI,Ag
C. Hg,Hg 2 I 2 KI(aq)AgNO 3 (aq)Ag
D. Ag,AgIKI(aq)I 2 ,Pt
滿分:2 分
13. 下列化合物有順反異構體的是
A. 丙烯
B. 1-氯丙烯
C. 環己烯
D. 2-丁炔
滿分:2 分
14. 為配製pH=5.05的緩沖溶液,已知pKa(HAc)=4.75, 用等濃度的HAc溶液和NaAc溶液配製時,其體積比約為
A. 2
B. 0.5
C. 0.3
D. 1
滿分:2 分
15.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發生酯化反應的是
A. HCOOH
B. CH 3 COOH
C. CH 3 CH 2 OH
D. CH 3 CHO
滿分:2 分
16. 溫度由20℃升至30℃,某反應的速率增加1倍,該反應的活化能為
A. 51.2 kJ·mol -1
B. 345.7mol -1
C. 22.24mol -1
D. 150.1mol -1
滿分:2 分
17. 下列化合物不能發生消除反應的是
A. 氯化苄
B. 氯乙烷
C. 2-氯丁烷
D. 叔丁基溴
滿分:2 分
18. 下列化合物屬於五元雜環的是
A. 呋喃
B. 嘌呤
C. 吡啶
D. 吡喃
滿分:2 分
19. 下列化合物不屬於脂環烴的是
A. 環己炔
B. 2-甲基環己烯
C. 甲苯
D. 1,2-二甲基環己烷
滿分:2 分
20. 下列試劑中,能用於制備格氏試劑的是
A. Mg和氯乙烷
B. Mg和乙醇
C. Zn和乙烯
D. 氯乙烷和NaOH
滿分:2 分
中國醫大2011年1月考試《醫用化學》考查課試題
試卷總分:100 測試時間:--
單選題 主觀填空題 判斷題 論述題 計算題
二、主觀填空題(共 6 道試題,共 15 分。)V 1. 燃料電池中發生的反應為2H 2 (g) + O 2 (g) = H 2 O(l),則氧化劑在電池的正極上發生半反應,還原劑在負極上發生半反應。
試題滿分:4 分
第 1 空、 滿分:1 分
第 2 空、 滿分:1 分
第 3 空、 滿分:1 分
第 4 空、 滿分:1 分
2. 同一條件下,同一反應活化能越大,其反應速率越;
試題滿分:2 分
第 1 空、 滿分:2 分
3. 向電池(-)Zn|Zn 2+ (1mol·L -1 )||Ag + (1mol·L -1 )|Ag(+)中,(1)增加ZnSO 4 溶液的濃度,電池電動勢將變;增加AgNO 3 溶液的濃度則電池電動勢將變;(2)向AgNO 3 溶液中通入H 2 S氣體則電池電動勢將變。
試題滿分:3 分
第 1 空、 滿分:1 分
第 2 空、 滿分:1 分
第 3 空、 滿分:1 分
4. 產生滲透現象的必備條件是和。
試題滿分:2 分
第 1 空、 滿分:1 分
第 2 空、 滿分:1 分
5. 增大反應物濃度,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反應速率
試題滿分:2 分
第 1 空、 滿分:1 分
第 2 空、 滿分:1 分
6. 向HAc溶液中加入NaAc固體,HAc的解離度將,這種現象稱為。
試題滿分:2 分
第 1 空、 滿分:1 分
第 2 空、 滿分:1 分
1. 腺嘌呤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2. 2R3S-2,3-二溴丁烷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3. 對苯基甲苯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4. 乙酸丙酸酐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5. 鄰苯二甲酸酐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6. 1,3-二甲基環丙烷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7. 呋喃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8. 萘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9. 對乙基甲苯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10. 'N-甲基甲醯胺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11. 1,2-四氟乙烯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12. 2-氯乙烯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13. R-1-苯基乙醇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14. 甲乙丙胺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15. N,N-二甲基苯胺
A. 錯誤
B. 正確
滿分:1 分
四、論述題(共 1 道試題,共 20 分。)V 1.
完成反應式(每小題2分,共20分)答題說明:從題後面備選結構中選擇
完成反應式的備選答案(多於試題數)如下:
滿分:20 分
五、計算題(共 1 道試題,共 10 分。)V 1. 配製pH=5.05的緩沖溶液500ml,應取0.1 mol?L-1HAc及0.1 mol?L-1NaOH各多少ml?( pKa(HAc) = 4.75)
⑦ 污水是怎樣處理的
污水一級處理又稱污水物理處理。通過簡單的沉澱、過濾或適當的曝氣,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內,調整容pH值及減輕污水的腐化程度的工藝過程。這是污水處理的大步驟。通過一級處理之後的污水暫時還達不到排放標准。
污水二級處理:污水經一級處理後,再經過具有活性污泥的曝氣池及沉澱池的處理,使污水進一步凈化的工藝過程。經過二級處理後的污水一般可以達到農灌水的要求和廢水排放標准。但在一定條件下仍可能造成天然水體的污染。
污水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其他污染成分(如;氮、磷、微細懸浮物、微量有機物和無機鹽等)的工藝處理過程。使用的工藝方法有生物脫氮法、反滲透法、離子交換法等。三級處理後的污水可以達到排放標准。
⑧ 高性能玻璃纖維包含哪些種類
高性能纖維按性能可分為耐腐蝕性纖維、耐高溫纖維、抗燃纖維、高強度高模量纖維、功能纖維和彈性體纖維等。
①耐腐蝕纖維: 即含氟纖維。 有聚四氟乙烯纖維(Teflon 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纖維(TeflonFEP)、聚偏氯乙烯纖維(Kynar)、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纖維(Halar)等。
②耐高溫纖維:有聚間苯二甲醯間苯二胺纖維(No-mex)、聚醯亞胺纖維(Αримид ∏Μ)、 聚苯碸醯胺纖維(СульФон-Τ)、聚醯胺醯亞胺纖維(Kermel)、聚苯並咪唑纖維(PBI)等。
③抗燃纖維:有酚醛纖維(Kynol)、芳香族聚醯胺表面化學處理纖維、金屬螯合纖維、聚丙烯腈預氧化纖維(Pyromex)等。
④高強度高模量纖維:有聚苯二甲醯對苯二胺纖維(Kevlar)、 芳香族聚醯胺共聚纖維(HM-50)、雜環族聚醯胺纖維(Βниивлон СΒΜ)、碳纖維 (Carbon fiber :Torayca)、石墨纖維(M40)、碳化硅纖維等。
⑤功能纖維:有中空纖維半透膜(B-9、B-10、PRISM等)、活性碳纖維(KF等) 、超細纖維氈(Ф∏∏15等)、吸油纖維氈(Tafnel等)、光導纖維(Crofon、Eska等)、導電纖維(Antron Ⅲ)等。
⑥彈性體纖維:有聚酯型和聚醚型聚氨基甲酸酯纖維(Spandex)、 聚丙烯酸酯類纖維(Anidex)、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纖維(Fibre-L)等。
⑨ 軟水機的軟水技術
當前我們對家庭水處理的認識有一個錯誤消費觀念和意識:只要「飲」 部分達標而其它方面用水差一點沒關系。其實家庭生活飲用水除了飲用外還包括食用、沐浴、洗衣、沖廁等。實際上水中的各種物質有三分之一是通過沐浴等經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好水可以提高水洗滌力,減少洗衣粉用量,減少水環境污染等,好水也可以減少沖廁惡臭從而改善室內環境。因此,除了「飲」部分,人的沐浴、洗漱、洗衣等用水也應該干凈、衛生和沒有污染。Brown等研究了皮膚對水中揮發性有機物的吸收,按成人飲水量2升/天、嬰兒飲水1升/天、二者洗澡時間均為15分鍾/天,飲用水常見揮發性有機物的皮膚吸收與口腔攝入的比例,成人與嬰兒分別為63/37及40/60。Andelaman 報道了飲用水中三氯乙烯造成的戶內呼吸攝入。以飲水量2升/人·天,沐浴耗水量40—95升/人·天計,淋浴時三氯乙烯的呼吸攝入量是飲水口腔攝入量的數倍。
所以,水中有害物質對人健康的危害不單純從飲用產生的。據國外報道水中有害物質被人體吸收的比例大致為:1/3由口腔攝入;1/3在洗漱和沐浴中由皮膚吸收;1/3在沐浴時由隨水蒸汽經呼吸道吸收。
工業上用到水的地方很多,根據用水水質的不同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達到應有的標准。而工業上通用的軟化水方法是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水處理
離子交換水處理是指採用離子交換劑,使交換劑中和水溶液中可交換離子產生符合等物質的量規則的可逆性交換,導致水質改善而交換劑的結構並不發生實質性(化學的)變化的水處理方式。在這種水處理方式中,只有陽離子參與交換反應的,稱陽離子交換水處理;只有陰離子參與交換反應的,稱陰離子交換水處理;既有陽離子又有陰離子參與交換反應的,稱陽、陰離子交換水處理。由於原水的水質千差萬別,而對出水水質的要求又多種多樣,所以有許多種類型的離子交換及某組合的水處理方法,採用這些水處理方法而使原水軟化、除鹼和除鹽。離子交換劑中參與交換反應的離子是鈉離子Na+時,此方法稱為鈉(Na)型離子交換法,此交換劑稱為鈉(Na)型陽離子交換劑,相類似的,有氫(H)型離子交換法及氫(H)型陽離子交換劑等。
鈉型離子交換法是工業鍋爐給水最通用的一種水處理方法。當原水經過鈉型離子交換劑時,水中的Ca2+、Mg2+等陽離子與交換劑中的Na+進行交換,降低了水的硬度,使水質得到軟化,故這種方法又稱為鈉離子交換軟化法。
離子交換水過程
(1)離子交換水處理交換過程
碳酸鹽硬度(暫硬)軟化過程:
Ca(HCO3)2+ 2NaR——CaR2 + 2NaHCO3
Mg(HCO3)2 + 2NaR——MgR2 + 2NaHCO3
非碳酸鹽硬度(永硬)軟化過程:
CaSO4 + 2NaR——CaR2 + Na2SO4
CaCl2 + 2NaR——CaR2 + 2NaCl
MgSO4 + 2NaR——MgR2 + Na2SO4
MgCl2 + 2NaR——MgR2 + 2NaCl
也可以用綜合上述反應式的離子式表示:
Ca2+ + 2NaR——CaR2 + 2Na+
Mg2+ + 2NaR——MgR2 + 2Na+
離子交換水處理再生過程
(2)離子交換水處理再生過程
在鈉離子交換過程中,當軟水出現了硬度,且殘留硬度超過水質標准規定時,則認為鈉離子交換劑已經失效。為了恢復其交換能力,就需要對交換劑進行再生(或還原)。再生過程是使含有大量鈉離子的氯化鈉(NaCl)溶液通過失效的交換劑層恢復其交換能力的過程。此時,鈉離子又被離子交換劑所吸著,而交換劑中的鈣、鎂離子被置換到溶液中去。鈉型離子交換劑的再生過程可用如下反應式表示:
CaR2 + 2NaCl——2NaR + CaCl2
MgR2 + 2NaCl——2NaR + MgCl2
生產中多採用食鹽(NaCl)溶液作為再生劑。因為食鹽比較容易得到,而且再生過程中所形成的產物(CaCl2、MgCl2)是可溶性鹽類,很容易隨再生液排出去。再生用食鹽,大都採用工業用鹽,其中雜質含量不宜過多,食鹽溶液需澄清過濾後使用。通常認為,10%食鹽溶液的硬度不應超過40mmol/L,懸浮物不應大於2%。離子交換劑再生時,一般要用經過澄清的8~10%的鹽溶液。總的再生接觸時間隨離子交換樹脂交聯度的不同而變化,對於一般交聯度7%左右的強酸性苯乙烯系陽離子交換樹脂,再生劑和樹脂總的接觸時間最低應保證45min以上。 軟水劑再生技術
軟水常用的軟水劑為樹脂,在進行離子交換產生一定量的軟水後,樹脂吸附的硬度離子會達到飽和。這就需要進行樹脂再生,通過再生材料(軟水鹽)置換樹脂內的硬度離子,從而使軟水劑可以繼續使用。
常見的軟水劑再生技術是「順流再生技術」
工作時水流向下流過樹脂。覆蓋樹脂的硬度帶逐漸形成,向下延伸。再生時,鹽水同樣向下流過樹脂。使用這種再生方式,鹽水必須經過給水區,在再生初期濃度就被稀釋了。同時,在底部的樹脂可以沒有被充分再生,在下一次工作階段就會有硬水存在。順流再生方式樹脂的疲勞順序是由上向下。順流再生的鹽水水流將硬度帶由上向下推過可以仍有活力的下部樹脂,因此耗水量很大。
而先進的再生技術為「逆流再生技術」
逆流再生技術:工作水流向下,流過樹脂。而鹽水流向相反——向上。這種再生方式鹽水不會流過給水,不會被稀釋,底部樹脂也會得到濃度極高的鹽水。下一次工作階段,接受軟化的水最後流經的是再生程度最高的樹脂層,因此保證了產品水沒有硬度殘留。工作水流由上向下,決定著樹脂疲勞順序是由上而下。向上的鹽水水流決定著鹽水最先渡過的是疲勞較輕的樹脂,隨後硬度帶被向上推過疲勞較重的樹脂,隨排水沖出,因此耗水量小。注水是再生的第一個階段,鹽效達到最高。
納米晶TAC技術
納米晶技術,即(模塊輔助結晶),利用納米晶產生的高能量,把水中游離的鈣、鎂、碳酸氫根離子打包成納米級的晶體,從而阻止游離離子生成水垢。
交換原理工作原理
軟水機內裝有一個由人造食品級的樹脂材料製成的濾料。樹脂看上去有點像粗糙的沙子,但樹脂粒更為圓潤光滑。樹脂能夠通過離子交換取出水中較硬的礦物質。軟水機在工作狀態中,將源水中的絕大部分鈣鎂離子置換出去,源水在一定壓力流量下,流經裝有離子交換樹脂的容器(軟水機)樹脂中所含的可交換Na+與水中的陽離子(Ca2+、Mg2+、Fe2+等)進行離子交換,使容器出水中Ca2+、Mg2+離子含量大大降低,流出的水就是硬度極低的軟化水,當離子樹脂吸附一定量的鈣鎂離子後飽和就必須進行再生——用飽和的濃鹽水浸泡樹脂層,把樹脂所吸附的鈣鎂離子再生置換出來,恢復樹脂的交換能力,並將廢液污水排出。在進行再生之前用水自上而下的進行反洗,反洗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反洗使運行中壓緊的樹脂松動,有利於樹脂顆粒與反洗液充分接觸;二是運行時在樹脂表層積累的懸浮物也隨著反洗水液排出,這樣交換器水流阻力不會越來越大,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使軟化、反洗、吸鹽、慢洗、快洗、鹽箱注水等全過程實現自動化。
以下關於逆滲透的描述和 本文主題無關,建議去掉(直到下個主題-特別注意).
逆滲透原理
逆滲透為現有科技中最有效的水處理方式之一,它能有效地處理水中鹽類(如鈣、鎂等硬度雜質)、重金屬、化學殘留物質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RO逆滲透水處理科技在今日已是到處可見,如海水淡化系統、電子超純水精煉系統、生化制葯、洗腎、化妝品生產製造、飲料、包裝水乃至於一般家庭過濾使用。
何謂滲透、滲透壓及逆滲透
對透過的物質具有選擇性的薄膜稱為半透膜。一般將只能透過溶劑而不能透過溶質的薄膜視為理想的半透膜。
當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濃液(如海水或鹽水)分別置於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決定於濃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
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逆滲透。
逆滲透是一種在壓力驅動下,藉助半透膜的選擇截留作用,將溶液中的溶質與溶劑分開的分離方法。目前被廣泛的應用於各種液體的分離與濃縮。水處理工藝中,將水中無機離子、細菌、病毒、有機物及膠質等雜質去除,以獲得高質量的水。
半透膜
滲透現象:溶劑由低濃度溶液透過半透膜
流向高濃度溶液
目前逆滲透膜主要由二大類材料構成,一種是醋酸纖維 (CA),一種是聚醯胺類 (T.F.C.)。
逆滲透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各國為了製造符合有關飲用水標準的飲水,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逆滲透技術。
世界衛生組織(WHO) 制定有飲用水水質標准,各國的飲用水標准也有不同,其制定和實施往往也是由國家不同部門負責。以美國為例,一般是由美國環保署(E. P. A)負責此工作。而大家熟知的美國食品及葯品署 (F.D.A.), 只負責食品及葯品方面,有關標准制定和實施,並不負責飲水方面的工作。
盡管美國環保署(E.P.A)負責飲用水方面的工作,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正式可用於評價逆滲透膜的安全可靠標准。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為美國一個非營利性團體,於一九九六年制定了一個標准來評估飲用水逆滲透系統。據美國水質協會(W.Q.A) 建議的飲用水處理技術,逆滲透方法可用於去除水中的濁度、色度、硬度、鐳、鈾等放射元素,三鹵甲烷、石棉等致癌物質及各種無機離子,特別是對人體有害的銻、砷、鋇、鎘、鉻、銅、鉛、汞、鎳、硒、鋁、錳、鋅、等金屬離子及氰化物、亞硝酸根等化學物質。
特別注意
特別注意:工業上處理的軟化水人們不可飲用,因為成本問題,一般工業軟化水處理是用鈉離子置換出鈣、鎂離子,人們如果長期飲用含高鈉鹽的水,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等。
原理
納米晶技術,(模塊輔助結晶),採用納米晶產生的高能量,把水中游離的鈣、鎂、碳酸氫根離子打包成納米級的晶體,從而阻止游離離子生成水垢。
在納米晶聚合球體表面有原子大小的晶核點,把溶解於水的生垢物質轉變成微小的納米晶體(如右圖):
一但晶體在納米晶聚合球體表面長到一定的尺寸,它們就是自動脫落到水中,而這種晶體就不會再產生水垢。(如右圖)
家用機軟水好處
軟水與自來水相比,有極明顯的口感和手感,軟水含氧量高,硬度低,可有效防止結石病,減輕心、腎負擔,有益健康。軟水沐浴、洗發、洗臉,光滑細嫩,對嬰幼兒的皮膚尤具保護作用,更可以使美容、美發、護膚的投資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軟水洗衣物潔凈、蓬鬆、艷麗、無殘留的洗滌和味感,衣物的壽命可延長15%以上。軟水洗餐具、茶具晶瑩剔透,臉盆、浴缸也不在有污漬,可節省很多的洗滌劑,且十分省力。
軟化原理
樹脂分離軟水技術是通過水的鈉離子交換軟化法,就是原水通過鈉離子交換劑時,水中的Ca2+、mg2+被交換劑中的Na+所代替,使易的鈣鎂化合物轉變為不形成水垢的易溶性鈉化合物而使水得到軟化。
全自動鈉離子交換器主要是由多路控制閥、控制器、樹脂罐(內有布水器)、鹽箱組成,多路控制閥在同一閥體內多個通路的閥門,控制器根據設定的程序向多路閥發生指令,多路閥自動完成多個閥門的開關。從而實現運行,反洗、再生、置換、正洗的程序,無需設置鹽液液泵。設備簡單,可廣泛應用於工業和民用軟化用的制備,如蒸汽鍋爐給水、供熱空調、水池等用水系統。
納米晶技術,即(模塊輔助結晶),利用納米晶產生的高能量,把水中游離的鈣、鎂、碳酸氫根離子打包成納米級的晶體,從而阻止游離離子生成水垢。
技術參數
原水壓力:0.1~0.35MPa 電源:220V/50Hz
原水硬度:≤6mmol/L 耗電:5~15W
出水硬度:0.03mmol/L 鹽耗:<100克/克當量
水耗:<產水量的2% 原水溫度:5℃~38℃
流量:2000-3000 L/H
筒體材質:SUS304不銹鋼或玻璃鋼
軟水機特點:
1、自動運行:採用液晶顯示多路控制閥,實現全自動控制運行,質量可靠,產水穩定。
2、高效低能:設備的水、電、鹽耗量約為同類產品的30~60%,高效低耗,節省運行費用。
3、優質材料:控制閥體材質為無鉛黃銅,耐腐、抗污染;交換罐材質有玻璃鋼、不銹鋼等;鹽桶材質有PE塑料,可滿足各類需求。
4、經濟實用:設備結構緊湊、佔地面積極小,安裝位置靈活。
5、安裝簡單:安裝時按圖連接管道,無須固定,簡單易行;設備自動運行,無需人工操作。
6、形式多樣:控制閥控制型式多樣,如:單閥單罐、單閥雙罐、雙閥雙罐,可以採用時間型控制或流量型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