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乒乓球拍膠是什麼成分補鞋膠可否代替
是的NR是天然橡膠,可用乙酸乙酯和甲苯混合溶劑,不可以的,補鞋膠會把拍子搞壞的
⑵ 在乒乓球底板上刷一層環氧樹脂會增加硬度嗎
你好
環氧樹脂一個新型的材料,A+B液體混合結晶後,粘合附著力強,底板硬度變高,底板變形率小。按照這些特點可以說是款不錯的粘合劑。
但是底板通透性變差,傳導率下降。所以在性能,成本,操作,環保這幾點看,環氧樹脂就未必是DIY球拍的最理想選擇。
⑶ 乒乓球拍是什麼材料製作的
第一,碳素纖維材料。碳素纖維的化學成分是「聚丙烯氰基碳材料」,是由碳纖維與基體樹脂反應生成的復合材料,其物理性質比如強度、比彈性率等可以與金屬媲美,但是重量卻輕的多。因此,這種材料被用來製作高彈性乒乓球底板,特點是底板重量輕,反彈力大,擊球弧線低平,速度快。
第二,芳基纖維。芳基纖維又稱芳綸纖維,在軍事上常被用作避彈衣的材料,是一種新型的高柔韌性材料。用這類材料製造的底板,可以保持高的柔韌性和彈性,這樣不但可以保證乒乓球員製造足夠的旋轉,還能使球員打出足夠長的弧線,滿足弧圈球攻擊技術的需要。
第三,玻璃纖維。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成分為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鈣、氧化硼、氧化鎂、氧化鈉等,它是以玻璃球或廢舊玻璃為原料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織布等工藝最後形成各類產品。這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材料,其強度不如碳纖維,韌性不如芳基纖維,但是就其性價比而言是最高的,能以低廉的價格帶來良好的性能。
⑷ 乒乓球拍底板分為幾類純木的和加碳地有什麼區別各自有什麼特點
乒乓球拍底板材料
國際乒乓球聯合會規定,乒乓球拍底板至少含有85%的天然木材,底板的黏合層可用諸如碳纖維、玻 璃纖維或壓縮紙等纖維材料,每一黏合層不超過底板總厚度的7.5%或0.35mm,取其數小的一種(即總厚度的7.5%超過0.35mm時,則每一黏合層不能超過0.35mm;總厚度的7.5%不超過0.35mm時,則每一黏 合層不能超過總厚度的7.5%)。現在底板主要使用的復合材料有碳素纖維、芳基纖維、芳碳混編纖維和 玻璃纖維。
純木乒乓球拍和碳素底板差別大,不僅僅是彈性的差別,手感的差別也很大。
碳素纖維的學名叫「聚丙烯晴基碳纖維」,是由碳纖維與相關的基體樹脂(如環氧樹脂)配製的復合材料,其多項物理力學性能可以與金屬媲美,但是比重卻比金屬輕得多。用碳素纖維製成的底板重量輕,反彈力大,擊球弧線低平,速度快,旋轉略差,碳素底板的結構通常都是5木+2碳,即5層純木+2層碳素結構。碳板適合快攻結合弧圈的打法。
碳素纖維板類型分為:
1、重型碳素 談到碳素板,人們自然會想到Primorac Carbon,的確,它至今仍然是乒乓球裝備中的重型武器,其經典的「檜木面材+Carbon+桐木大芯」結構,無疑是Butterfly宣揚暴力美學的最佳劇本。桐木的木質松軟,將其作為芯材,底勁不及Ayous充沛,但相對穩健;檜木做面材,彈性好、「吃球」不錯,只是球感的傳遞平平;兩者夾合強悍的CARBON編織纖維後,既利用了復合纖維材料的剛性,也具備了必要的控制性能,是快速膠水的重度嗜好者。相同結構的SARDIUS、GERGELY、GERGELY21等也廣受歡迎,施拉格奪冠後被迅速推出的W.Schlager更是將此設計推向了巔峰。
2、輕型碳素 這種類型的球板既想利用CARBON纖維的高速度,又不願犧牲純木球板的手感,或者說,想把碳素的效應降到最低,成為「不像碳板的碳板」。要實現這個目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像大多數歐洲品牌那樣,採用較薄的碳素纖維(厚約0.1mm)。由於薄碳層對板身的支撐作用不是很強,通常被用於5W+2C的結構中,並且為了盡可能避免碳素對手感的消極影響,碳纖維被「深埋」在力材之下。最終得到的是:手感雖不及純木板自然,但仍不失敏銳;脫板速度快於純木板,但力量感不及「重型碳素」板;弧線低平,但旋轉尚可接受。
乒乓球底板中的純木板分為五夾板和七夾板。
1、五夾板簡稱五夾。顧名思義,由五層純木板製作而成。相對薄而柔韌,因此手感通透敏銳,易於形變蓄能,底勁較好,旋轉較強,多為弧圈板或適合初學者使用。
2、七夾板簡稱七夾,彈性好,球速快,多為快弧板。純木五夾底板結構:面材 兩側的最外層,直接影響脫板速度和球感的傳遞。芯材 最中間的一層,通常較厚,也被稱為「大芯」,球板底勁的主要決定者。芯材相對增厚,底勁更佳,力道更渾厚,但對擊球方向的控制感會下降。力材 次外層,夾在面材與芯材之間,一般為橫向,幫助增加反彈力。力材相對增厚,球板的脫板速度會相應加快,但手感將受到影響。
⑸ 乒乓球拍的膠皮是什麼成分的
:①天然橡膠。從三葉橡膠樹的乳膠製得,基本化學成分為順- 聚異戊二烯。彈性好,強度高,綜合性能好。②異戊橡膠。全名為順-1,4-聚異戊二烯橡膠,由異戊二烯製得的高順式合成橡膠,因其結構和性能與天然橡膠近似,故又稱合成天然橡膠。③丁苯橡膠。簡稱SBR,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製得。按生產方法分為乳液聚合丁苯橡膠和溶液聚合丁苯橡膠。其綜合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好。④順丁橡膠。全名為順式-1,4-聚丁二烯橡膠,簡稱BR,由丁二烯聚合製得。與其他通用型橡膠比,硫化後的順丁橡膠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彈性特別優異,動負荷下發熱少,耐老化性能好,易與天然橡膠、氯丁橡膠、丁腈橡膠等並用。
特種型橡膠指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橡膠。主要有:①氯丁橡膠。簡稱CR,由氯丁二烯聚合製得。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耐油、耐燃、耐氧化和耐臭氧。但其密度較大,常溫下易結晶變硬,貯存性不好,耐寒性差。②丁腈橡膠。簡稱NBR,由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製得。耐油、耐老化性能好 ,可在120℃的空氣中或在150℃的油中長期使用。此外,還具有耐水性、氣密性及優良的粘結性能。③硅橡膠。主鏈由硅氧原子交替組成,在硅原子上帶有有機基團。耐高低溫 ,耐臭氧,電絕緣性好。④氟橡膠。分子結構中含有氟原子的合成橡膠。通常以共聚物中含氟單元的氟原子數目來表示 ,如氟橡膠23,是偏二氟乙烯同三氟氯乙烯的共聚物。氟橡膠耐高溫、耐油、耐化學腐蝕。⑤聚硫橡膠。由二鹵代烷與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多硫化物縮聚而成。有優異的耐油和耐溶劑性,但強度不高,耐老化性、加工性不好,有臭味,多與丁腈橡膠並用。此外,還有聚氨酯橡膠、氯醇橡膠、丙烯酸酯橡膠等。
有的無害,有的有害。
⑹ 乒乓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賽璐珞
中文名稱: 賽璐珞
英文名稱: celluloid
中文名稱2: 硝化纖維塑料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有色或無色透明或不透明的片狀物,性軟,富有彈性。
相對密度(水=1): 1.35~1.60
引燃溫度(℃): 180
溶解性: 不溶於水、苯、甲苯,溶於乙醇、丙酮、乙酸乙酯。
主要用途: 主要用於製造乒乓球、眼鏡架、玩具、鋼筆桿、裝璜品等。
其它理化性質: >75
健康危害: 無資料。
燃爆危險: 本品易燃。
危險特性: 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久儲會逐漸發熱, 若積熱不散會引起自燃。
賽璐珞發明史
賽璐珞是塑料的老祖宗,賽璐珞是英文「celluloid」的譯音,它有兩個意思,一是假象牙;二是叫電影膠片。你也許會奇怪,賽璐珞和這兩種東西有什麼關系?但一查歷史還真有點關系。愛好體育的人都知道檯球,過去的檯球大多是有錢階層的娛樂活動,到19世紀,在美國已非常盛行。那時的檯球是用象牙做的,顯得很高雅。但當時非洲的大象不斷減少,美國差不多完全得不到象牙來製作檯球,這可愁壞了檯球製造廠的老闆。於是宣布:誰能發明一種代替象牙做檯球的材料,誰就能得到1萬美元的獎金。這在當時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有句話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雖不完全符合事實,但的確有點兒刺激性。1868年,在美國的阿爾邦尼地方有一位叫約翰&3;海阿特的人,他本是一位印刷工人,但對檯球也很感興趣,於是他決定發明出一種代替象牙製作檯球的材料。他夜以繼日地冥思苦想。開始他在木屑里加上天然樹脂蟲膠,使木屑結成塊並搓成球,樣子倒像象牙檯球,但一碰就碎。以後又不知試了多少東西,但都沒有找到一種又硬又不易碎的材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他發現做火葯的原料硝化纖維在酒精中溶解後,再將其塗在物體上,乾燥後能形成透明而結實的膜。他就想把這種膜凝結起來做成球,但在試驗時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要說海阿特真是個不屈不撓的人,他並不灰心,仍然一如既往地進行探索,終於在1869年發現,當在硝化纖維中加進樟腦時,硝化纖維竟變成了一種柔韌性相當好的又硬又不脆的材料。在熱壓下可成為各種形狀的製品,當真可以用來做檯球。他將它命名為「賽璐珞」。
據說海阿特並沒有得到1萬美元的獎金。但對他來說這是小事一樁,因為這時他已成了一個大發明家,他准備用自己的發明獲得更多的效益。1872年,他在美國紐瓦克建立了一個生產賽璐珞的工廠,除用來生產檯球外,還用來做馬車和汽車的風擋及電影膠片,從此開創了塑料工業的先河。1877年,英國也開始用賽璐珞生產假象牙和檯球等塑料製品。後來海阿特又用賽璐珞製造箱子、鈕扣、直尺、乒乓球和眼鏡架。
從此,各種不同類型的塑料層出不窮,現在已經工業化的塑料就有300多種,常用的有60多種,至於用這些塑料生產出的形形色色的產品,那就數都數不清,遍及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
賽璐珞製造的乒乓球和眼鏡架
賽璐珞的用途是多種多樣的,遠遠超出了檯球桌的范圍。它能夠在水的沸點溫度下模塑成形;它可以在較低的溫度下被切割、鑽孔或鋸開;它可以是堅硬的團塊,也可以製成柔軟的薄片(可以用來做襯衫領子、兒童玩具等)。更薄和更韌的薄片可以用作膠狀銀化合物的片基,這樣它就成了第一種實用的照相底片。
現在它的最常見的用途就是做乒乓球,其它的用途是在化工,航天,機械,印染等方面。
⑺ 乒乓球底板上炭素、芳炭等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一、材料組成不同。
1、碳素纖維乒乓球底板是指由碳纖維與相關的基體樹脂(如環氧樹脂)配製的復合材料做成的乒乓球底板。
2、芳碳纖維乒乓球底板,就是在乒乓球底板中加入芳基纖維和碳素纖維混制的纖維層。
二、生產工藝不同。
1、碳素纖維的學名叫「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是由碳纖維與相關的基體樹脂(如環氧樹脂)配製的復合材料。
2、芳碳纖維乒乓球底板,簡稱「芳碳板」。將兩種不同性質的纖維編織在一起。
三、特性不同。
1、碳素纖維乒乓球底板多項物理力學性能可以與金屬媲美,但是比重卻比金屬輕得多。用碳素纖維製成的底板重量輕,反彈力大,擊球弧線低平,速度快。
2、芳碳纖維乒乓球底板的初期振動幅度適中,底板擊球會有一種「軟中硬、柔中剛」的感覺;同時由於它的振動頻率適中,所以底板的吃球時間也適中。
四、芳碳纖維可以和碳素纖維組成芳基/碳素纖維乒乓球底板。
芳基/碳素纖維振動減衰速度雖然比純碳纖維快,但是比純芳基纖維卻慢,所以底板擊球時既不「散」、又不「跳」,有一種穩定的「有勁兒」感覺。碳纖維過於「剛性」、而芳基纖維過於「柔性」,那麼將這兩種纖維混織在一起的立意是使它們優勢互補。
⑻ 乒乓球是什麼材料做的
乒乓球,英國人稱為「桌子上的網球」、日本人叫做「撞球」。乒乓二字是我國會意擊球的聲音而創造出來的,現已得到各國的公認。
那麼,世界上第一個乒乓球是什麼樣子的?是誰最先玩這種球的呢?
在我們的地球上,有一個地方叫南美洲,那裡是天然橡膠的故鄉。那裡有許多橡膠樹,割破樹皮,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當地的印第安人叫它「樹的眼淚」。他們等這種乳汁凝固起來,搓一搓,便成了有彈性的小球。每天晚上一群群印第安人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把這種實心的橡膠球拋來拋去,玩得非常開心。
15世紀,探險家哥倫布到了這里,感到很新奇,就把這種橡球帶回到歐洲,獻給了西班牙國王。王宮里的人拿來玩耍,也覺得很有趣。不過,這種球稍稍受熱就會變軟,沾手,很不幹凈。於是有人就製作了小木板,握在手裡來拍打。這樣,最早的乒乓球和球板雖然有了,但還沒有走進室內。
又過了一些年,有的貴族為了誇耀自己的富足,叫工54匠用象牙刻制乒乓球。這種象牙球比橡膠球堅硬,也有彈性,不會變形。但是,造價太高,一般人玩不起。象牙球打在球板上會發出咚咚的響聲,很好聽。所以,希望找到一種代替象牙的材料。
1893年,美國人古德意發明了橡膠硫化技術,使橡膠的彈性和堅固性都得到了改善,於是便製得了空心球。空心球很好玩,但較輕,在戶外玩時常被風颳走。有的人在室內的桌子上擺開陣勢,兩個人面對面手握木板推來擋去。這大概就是打乒乓球這種運動項目的開端吧。
1869年,美國人海立特受一家公司的聘用,研究乒乓球的代用材料。他想:從橡膠樹上取橡膠太少,象牙昂貴。能不能用很便宜的棉花?海立特用鹼等化學葯品處理棉花,然後再與硝酸、樟腦等作用——終於製成了一種新材料,名叫賽璐珞,即假象牙。
賽璐珞很輕,可塑性大。只要把這種假象牙料片放在模具里壓成兩個半圓球坯。再用黏膠劑把球坯合攏,通過圓形熱壓機之後一個個圓圓的小小乒乓球就製成了。乒乓球怕高溫、怕擠壓、怕明火。在80℃時即軟化變形,所以壓扁了的乒乓球在這個溫度的熱水裡泡一下,就能復原。
乒乓球雖小,但打時的速度快,變化多,技術要求高。特別是對判斷力的鍛煉,要求運動員眼疾手快,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對培養頑強拚搏的精神,很有好處。因此,乒乓球已經成為一項世界性、普遍性的體育運動。現在,國際乒聯規定乒乓球比賽改為使用橘黃色球了。
⑼ 乒乓球是什麼材質的
賽璐珞(celluloid),它是由膠棉(低氮含量的硝酸纖維素)和增塑劑(主要是樟腦)、潤滑劑、染料等經加工而成的塑料。角質狀,透明而堅韌。有熱塑性,在80~90℃軟化。耐水、耐稀酸、耐弱鹼、耐鹽溶液,並能耐烴類、油類等。但濃酸、強鹼和許多有機溶劑可使之溶解或破壞。易著火 。
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俗稱塑料(plastics)或樹脂(resin),可以自由改變成分及形體樣式,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