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飽和聚酯樹脂的介紹
採用不同的多元酸和多元醇可合成出不同類型、不同特性的飽和聚酯樹脂。若使專用的都是直屬鏈結構的二元醇和二元酸,產生的就是只含直鏈結構的聚酯樹脂,若使用的多元酸中含苯環(例:苯酐、對苯二甲酸、偏苯三酸酐等)產生的就是含有苯環結構的聚酯樹脂,若採用化學反應引入除多元醇、多元酸之外的其它成份,產生的就是改性聚酯樹脂。
2. 氰特325氨基樹脂的固含和氨基百分含量
氰特Cymel 325 氨基樹脂
一、產品簡介:
cymel 325是一種含高亞氨基的甲醚化氨基樹脂,無需強酸催化劑便能快速固化。它能與含有羥基、醯胺基、羧基的聚合物反應。它在烘烤過程中的熱失重明顯低於部分甲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它的烘烤揮發物中甲醛含量很少;並且在漆膜較厚的情況下,由於失重低,cymel 325樹脂交聯固化時起泡傾向低。
cymel 325樹脂只需弱酸催化,與其配合的主體樹脂的低酸值已足夠催化交聯反應。另外,也可外加有機或無機弱酸催化如馬來酸、檸檬酸、磷酸、烷基磷酸、少量的對甲苯磺酸或cycat 14040催化劑。
與部分甲醚化樹脂相似,cymel 325 樹脂能自聚,因此提高氨基交聯劑用量,可以增加漆膜硬度。該樹脂在低溫下能快速反應,這樣低分子量樹脂揮發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因此很適合用於對烘烤廢氣排放要求較嚴格的場合。
在某些水稀釋塗料體系中,與部分甲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相比,cymel325樹脂能改善耐濕及耐鹽霧性能。
cymel 325樹脂已獲得FDA認可,符合條款121.2514和121.2526。
二、技術參數:
外觀(目測):水白或淡黃透明粘稠液體;
不揮發成分%(鋁箔法):80;
粘度(mPa?s,23℃):2500~4500;
密度(kg/m3,23℃):1120;
閃點(閉杯,℃):37;
兌稀溶劑:異丁醇(IBA);
水/二甲苯中溶解度:部分溶解;
FDA:許可;
游離甲醛重量百分比(典型數值):0.7;
三、實際應用:
能與溶劑型丙烯酸樹脂/醇酸樹脂/聚酯樹脂等配製烤漆,無需另加催化劑即能快速固化,交聯固化後,漆膜具有極好的硬度和柔韌性的平衡。廣泛應用於一般工業烤漆、快速固化卷鋼塗料、汽車原廠漆、五金烤漆、電鍍金油;由於它部分溶於水,能與水性丙烯酸樹脂等配製烤漆,如水性玻璃漆、水性金屬漆等。
四、包裝說明:227kg/桶
五、儲存條件:存放於陰涼乾燥通風場所,避免陽光直射及雨淋等。
3. 聚酯樹脂
固體釺劑晶體
4. 飽和聚酯樹脂的分類
合成聚酯樹脂時,若通過化學反應引入一些其它成份,可擁有聚酯樹脂原本不具備的性能,達到改善和突出某種性能目的,來達到特殊的應用性能要求,使用較多的是環氧、丙烯酸、有機硅改性聚酯樹脂。
塗料行業最常用的飽和聚酯樹脂是含端羥基官能團的聚酯樹脂,通過與異氰酸酯、氨基樹脂等樹脂交聯固化成膜。不同的原料對樹脂性能作出不同的貢獻,選擇原料時要視對樹脂的性能要求,選擇相應的能對樹脂所要求性能有幫助的原料,從提供官能度、硬度、柔紉性等多方面來考慮。
飽和聚酯樹脂(無油醇酸樹脂)主要用於生產卷材塗料,根據樹脂性能和結構的不同分別可用於卷材塗料的面漆、底漆、背漆,也有用於油墨和熱覆膜卷材用的飽和聚酯樹脂。
無油醇酸樹脂是一種高分子量線型飽和聚酯樹脂,主要應用於熱覆膜卷材用膠粘劑和卷材塗料底漆,具有優異的粘接性能和很好的硬度與韌性的平衡性能。
無油醇酸樹脂,塗膜具有極佳的柔韌性,與顏料的潤濕性能好,不易泛黃、保光保色性好,光澤高、耐過度烘烤,主要應用於印鐵油墨等行業。
環氧型底漆的特點是對底材的附著性好、與面漆的配套性好。同時環氧型底漆的防腐蝕性突出,抗化學性強。
聚酯底漆的特點是附著力好、通用性強,耐侯性、柔韌性突出。飽和聚酯可以配製氨基交聯型聚酯底漆。
背面漆塗在卷材的背面,主要起保護作用,同時提供外觀性和一定的耐久性。目前背面漆以氨基聚酯型為多。
5. 飽和聚酯塗料和氨基漆在組成和性能上有什麼差別
氨基漆的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氨基樹脂組分,主要有丁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甲醚化六羥甲基三聚氰氨甲醛樹脂、丁醚化脲醛樹脂等樹脂。
其二是羥基樹脂部分,主要有中短油度醇酸樹脂、飽和聚酯樹脂、含羥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等樹脂。氨基漆除了用於木器塗料的脲醛樹脂漆(俗稱酸固化漆)外,主要品種都需要加熱固化,一般固化溫度都在100℃以上,固化時間都在20分鍾以上。固化後的漆膜性能極佳,漆膜堅硬豐滿,光亮艷麗,牢固耐久,具有很好的裝飾作用及保護作用。缺點是對塗裝設備的要求較高,能耗高,不適合於小型生產。氨基漆主要用於汽車面漆、傢具塗裝、家用電器塗裝、各種金屬表面塗裝、儀器儀表及工業設備的塗裝。
6. 各種塑料的密度及收縮比例越詳細越好
低密度聚乙烯,0.910~0.9259/cm3
中密度聚乙烯MDPE0.926~0.9409/cm3
甚低密度聚乙烯VLDPE在0.910g/cm3 以下
密度/(g/cm3) 材料 密度/(g/cm3) 材料
0.80 硅橡腔(可用二氧化硅填充到1。25) 1.19~1.35 增塑聚氯乙烯(大約含有40%增塑劑)
0.83 聚甲基戊烯 1.20~1.22 聚碳酸酯(雙酚A型)
0.85~0.91 聚丙烯 1.20~1.26 交聯聚氨酯
0.89~0.93 高壓(低密度)聚乙烯 1.26~1.28 苯酚甲醛樹脂(未填充)
0.91~0.92 1-聚丁烯 1.26~1.31 聚乙烯醇
0.9~0.93 聚異丁烯 1.25~1.35 乙酸纖維素
0.92~1.00 天然橡膠 1.30~1.41 苯酚甲醛樹脂(填充有機材料:紙,織物)
0.92~0.98 低壓(高密度)聚乙烯 1.30~1.40 聚氟乙烯
1.01~1.04 尼龍12 1.34~1.40 賽璐珞
1.03~1.05 尼龍11 1.38~1.41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04~1.0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1.38~1.50 硬質PVC
1.04~1.08 聚苯乙烯 1.41~1.43 聚氧化甲烯(聚甲醛)
1.05~1.07 聚苯醚 1.47~1.52 脲-三聚氰胺樹脂(加有有機填料)
1.06~1.10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1.47~1.55 氯化聚氯乙烯
1.07~1.09 尼龍610 1.50~2.00 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加有無機填料)
1.12~1.15 尼龍6 1.70~1.80 聚偏二氟乙烯
1.13~1.16 尼龍66 1.80~2.30 聚酯和環氧樹脂(加有玻璃纖維)
1.10~1.40 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 1.86~1.88 聚偏二氯乙烯
1.14~1.17 聚丙烯腈 2.10~2.20 聚三氟-氯乙烯
1.15~1.25 乙醯丁酸纖維素 2.10~2.30 聚四氟乙烯
1.161.2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17~1.20 聚乙酸乙烯酯
1.18~1.24 丙酸纖維素
ABS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酯塑料1.05克/立方厘米
PE塑料(聚乙烯)0.94-0.96克/立方厘米
PP塑料(聚丙烯)0.9-0.91克/立方厘米
PMMA聚甲基丙烯甲酯1.17~1.20克/立方厘米
PC聚碳酸酯1.2克/立方厘米
CR39烯丙基二甘碳酸酯1.32克/立方厘米
A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075~1.1克/立方厘米
7. 根據樹脂的固含量與氨基搭配成漆的比例計算方法 氨基的固含量是100% 樹脂固含量已知 質量隨意
主體樹脂與氨基的比例=(已知樹脂固含 ×改樹脂在配方中的數量)÷(氨基固含×氨基在配方中的數量) 希望有幫助到你
8. 氨基樹脂的加量多少能影響附著力嗎
你這比例是按樹脂的固含和氨基的固含量的比例嗎?一般來說1:3-6,之間,總量的話1:-10
9. 聚酯樹脂與固化劑的配比
看你是用來做什麼產品,如果是做玻璃鋼的話可以參考下面不飽和樹脂的比例:
一、常用的化工原料:
鈷水:固化促進劑。原料是紫紅色的。
甲乙酮:固化劑。原料是透明似自來水的顏色。
色漿:顧名思義是起調配顏色作用。
石粉:填充料,降低樹脂收縮增加粘度、散熱,降低成本。
二、化工材料的配方:(1mL甲乙酮及鑽水相當於1g)
2.1粘接材料的配比:
鋪底氈時樹脂糊的比例:樹脂68%、石粉28%、色漿4%;
鋪面氈時樹脂糊的比例:樹脂62%、石粉32%、色漿6%;
2.2樹脂與鈷水的配比:
環境溫度小於15℃時:鈷水占純樹脂的0.12%~0.15%(鈷水濃度為5%)
環境溫度在15℃~30℃時:鈷水占純樹脂的0.08%~0.12%(鈷水濃度為5%)
環境溫度在30℃以上時:鈷水占純樹脂的0.05%~0.08%(鈷水濃度為5%)
2.3樹脂糊(純樹脂十石粉十色漿總量\)與甲乙酮的配比:(空氣濕度小於70%,若大於70%同等條件下用量相應增加0.2%~0.3%)
環境溫度小於15℃時:甲乙酮占混合物的比例2.0%~2.5%;
環境溫度在15℃~30℃時:甲乙酮占混合物的比例1.5%~2.0%;
環境溫度在30℃以上時:甲乙酮占混合物的比例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