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典型的細胞外液和生物半透膜是什麼
典型的細胞外液指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生物半透膜有細胞膜、核膜和細胞器膜(葉綠體、線粒體、液泡、溶酶體、內質網、高爾基體膜等)。
2. 關於生物的半透膜實驗
1、第一組是實驗復組,第二、三組制是對照組。
2、這個實驗是為了證明滲透作用的三個條件:ⓐ有溶度差:水和蔗糖的溶度不同
ⓑ需要有半透膜
3、第一組是實驗組,具備兩個條件,因此會出現滲透現象。
第二組是對照組,有溶度差,但是沒有半透膜,沒有出現滲透現象
第三組是對照組,有半透膜,但是沒有溶度差,沒有出現滲透現象
3. 高中生物半透膜,可以通過什麼物質
這道題我們老師講過了,有點坑
注意看題目,下面說的是加入某種等量微量版物質,(等量微量)而且注意看它問題:權最可能是什麼,(最可能)
還有看括弧里(體積小於或等於單糖的物質,注意那個(或),而半透膜決定分子通過是看它孔徑大小,
不是所有半透膜的透過能力都一樣,而題目意思是這就是一張不知道能不能透過單糖分子的半透膜,
要是孔徑不夠,存在不能透過的可能!~
a,d怎麼排除就不解釋了,那麼麥芽糖分解之後,一份子麥芽糖分解為兩分子葡萄糖,濃度自然升高,所以右邊升高,答案選c,如果選b就是左邊升高了·和題目意思不符合@!~c就是這么來的·
這道題坑在審題上·老師後來解釋還真雷了我們一番
如果對您有幫助,希望採納,謝謝
4. 高一生物滲透壓/半透膜問題
葡萄糖溶液上升
蔗糖溶液下降
最終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兩邊的水勢一樣
等體積等質專量分數
加之葡屬萄糖的摩爾質量比蔗糖小很多
說明葡萄糖的濃度比蔗糖的大很多
那麼就會有壓力的存在
於是水就會通過半透膜進入葡萄糖這邊
簡單的說就是為了平衡兩邊溶液的濃度
你可以這樣理解
5. 高中生物 半透膜問題
這道題我們老師講過了,有點坑
注意看題目,下面說的是加入某種等量微量物質,專(等量微量)而且注屬意看它問題:最可能是什麼,(最可能)
還有看括弧里(體積小於或等於單糖的物質,注意那個(或),而半透膜決定分子通過是看它孔徑大小,
不是所有半透膜的透過能力都一樣,而題目意思是這就是一張不知道能不能透過單糖分子的半透膜,
要是孔徑不夠,存在不能透過的可能!~
A,D怎麼排除就不解釋了,那麼麥芽糖分解之後,一份子麥芽糖分解為兩分子葡萄糖,濃度自然升高,所以右邊升高,答案選C,如果選B就是左邊升高了·和題目意思不符合@!~C就是這么來的·
這道題坑在審題上·老師後來解釋還真雷了我們一番
如果對您有幫助,希望採納,謝謝
6. 生物半透膜能過濾空氣里的水嗎
不能,水分子是可以穿過半透膜的
7. 高一生物裡面有一個滲析實驗,就是把濃度高的液體放在半透膜內,外面是清水,最後就看到半透膜內的液柱升
滲析實驗的內部推動力就是兩邊的濃度差造成的
因為濃度差,系統不平衡,在力的作用下,水流運動,轉化為重力勢能,
可以對比壓強來理解
8. GE反滲透膜除鹽系統有改進方案嗎
具體不清楚,你可以多關注這方面的及時進展。
反滲透膜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制內成的具有一定容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滲透技術的核心構件。反滲透技術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 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
9. 透析技術與超濾技術在生物製品中去除雜質的優缺點對比
透析和超濾基本原理差不多,都是利用半透膜分離大小不同的分子。但是也有一些區別,主要是應用范圍不同。具體介紹如下:
透析
自Thomas Graham 1861年發明透析方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透析已成為生物化學實驗室最簡便最常用的分離純化技術之一。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備過程中,除鹽、除少量有機溶劑、除去生物小分子雜質和濃縮樣品等都要用到透析的技術。
透析只需要使用專用的半透膜即可完成。通常是將半透膜製成袋狀,將生物大分子樣品溶液置入袋內,將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緩沖液中,樣品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被截留在袋內,而鹽和小分子物質不斷擴散透析到袋外,直到袋內外兩邊的濃度達到平衡為止。保留在透析袋內未透析出的樣品溶液稱為"保留液",袋(膜)外的溶液稱為"滲出液"或"透析液"。
透析的動力是擴散壓,擴散壓是由橫跨膜兩邊的濃度梯度形成的。透析的速度反比於膜的厚度,正比於欲透析的小分子溶質在膜內外兩邊的濃度梯度,還正比於膜的面積和溫度,通常是4℃透析,升高溫度可加快透析速度。
透析膜可用動物膜和玻璃紙等,但用的最多的還是用纖維素製成的透析膜,目前常用的是美國Union Carbide (聯合碳化物公司)和美國光譜醫學公司生產的各種尺寸的透析管,截留分子量MwCO(即留在透析袋內的生物大分子的最小分子量,縮寫為MwCO)通常為1萬左右。商品透析袋製成管狀,其扁平寬度為23 mm~50 mm不等。為防乾裂,出廠時都用10%的甘油處理過,並含有極微量的硫化物、重金屬和一些具有紫外吸收的雜質,它們對蛋白質和其它生物活物質有害,用前必須除去。可先用50%乙醇煮沸1小時,再依次用50%乙醇、0.01 mol/L碳酸氫鈉和0.001 mol/L EDTA溶液洗滌,最後用蒸餾水沖洗即可使用。實驗證明,50%乙醇處理對除去具有紫外吸收的雜質特別有效。使用後的透析袋洗凈後可存於4℃蒸餾水中,若長時間不用,可加少量NaN2,以防長菌。洗凈涼乾的透析袋彎折時易裂口,用時必須仔細檢查,不漏時方可重復使用。
新透析袋如不作如上地殊處理,則可用沸水煮五至十分鍾,再用蒸餾水洗凈,即可使用。使用時,一端用橡皮筋或線繩扎緊,也可以使用特製的透析袋夾夾緊,由另一端灌滿水,用手指稍加壓,檢查不漏,方可裝入待透析液,通常要留三分之一至一半的空間,以防透析過程中,透析的小分子量較大時,袋外的水和緩沖液過量進入袋內將袋漲破。含鹽量很高的蛋白質溶液透析過夜時,體積增加50%是正常的。為了加快透析速度,除多次更換透析液外,還可使用磁子攪拌。透析的容器要大一些,可以使用大燒杯、大量筒和塑料桶。小量體積溶液的透析,可在袋內放一截兩頭燒園的玻璃棒或兩端封口的玻璃管,以使透析袋沉入液面以下。
檢查透析效果的方法是:用1% BaCl2檢查(NH4)2SO4,用1% AgNO3 檢查NaCl、KCl等。
為了提高透析效率,還可以使用各種透析裝置。使用者也可以自行設計與製作各種簡易的透析裝置。美國生物醫學公司(Biomed Instruments Inc.)生產的各種型號的Zeineh 透析器,由於使用對流透析的原理,使透析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超濾
超過濾即超濾,自20年代問世後,直至60年代以來發展迅速,很快由實驗室規模的分離手段發展成重要的工業單元操作技術。超濾現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生化實驗技術,廣泛用於含有各種小分子溶質的各種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酶、核酸等)的濃縮、分離和純化。
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地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超濾根據所加的操作壓力和所用膜的平均孔徑的不同,可分為微孔過濾、超濾和反滲透三種。微孔過濾所用的操作壓通常小於4×104 Pa,膜的平均孔徑為500埃~14微米(1微米=104埃),用於分離較大的微粒、細菌和污染物等。超濾所用操作壓為4×104 Pa~7×105 Pa,膜的平均孔徑為10-100埃,用於分離大分子溶質。反滲透所用的操作壓比超濾更大,常達到35×105 Pa~140×105 Pa,膜的平均孔徑最小,一般為10埃以下,用於分離小分子溶質,如海水脫鹽,制高純水等。
超濾技術的優點是操作簡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學試劑,尤其是超濾技術的實驗條件溫和,與蒸發、冰凍乾燥相比沒有相的變化,而且不引起溫度、pH的變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變、失活和自溶。
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備技術中,超濾主要用於生物大分子的脫鹽、脫水和濃縮等。
超濾法也有一定的局限,它不能直接得到乾粉制劑。對於蛋白質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濃度。
超濾技術的關鍵是膜。膜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和規格,可根據工作的需要來選用。早期的膜是各向同的均勻膜,即現在常用的微孔薄膜,其孔徑通常是0.05mm 和0.025mm。近幾年來生產了一些各向異的不對稱超濾膜,其中一種各向異擴散膜是由一層非常薄的、具有一定孔徑的多孔"皮膚層"(厚約0.1mm ~1.0mm ),和一層相對厚得多的(約1mm )更易通滲的、作為支撐用的"海綿層"組成。皮膚層決定了膜的選擇,而海綿層增加了機械強度。由於皮膚層非常薄,因此高效、通透好、流量大,且不易被溶質阻塞而導致流速下降。常用的膜一般是由乙酸纖維或硝酸纖維或此二者的混合物製成。近年來為適應制葯和食品工業上滅菌的需要,發展了非纖維型的各向異膜,例如聚碸膜、聚碸醯胺膜和聚丙烯腈膜等。這種膜在pH 1~14都是穩定的,且能在90℃下正常工作。超濾膜通常是比較穩定的,若使用恰當,能連續用1~2年。暫時不用,可浸在1%甲醛溶液或0.2% 疊氮化鈉NaN3中保存。
超濾膜的基本能指標主要有:水通量(cm3/(cm2·h));截留率(以百分率%表示);化學物理穩定(包括機械強度)等。
超濾裝置一般由若干超濾組件構成。通常可分為板框式、管式、螺旋卷式和中空纖維式四種主要類型。由於超濾法處理的液體多數是含有水溶生物大分子、有機膠體、多糖及微生物等。這些物質極易粘附和沉積於膜表面上,造成嚴重的濃差極化和堵塞,這是超濾法最關鍵的問題,要克服濃差極化,通常可加大液體流量,加強湍流和加強攪拌。
國外生產超濾膜和超濾裝置最有名的廠家是美國的Milipore公司和德國的Sartorius公司。國內主要的研究機構和生產廠家是: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杭州淡化和水處理開發中心、蘭州膜科學技術研究所、無錫化工研究所、上海醫葯工業研究所、天津膜分離工程研究所、北京化工廠、常熟膜分離實驗廠、無錫市超濾設備廠、無錫純水設備廠、天津超濾設備廠、湖北沙市水處理設備廠等。從膜的品種,以及從某些研究工作的深度方面看,我國與世畀先進國家的差距不很大,但在膜的質量能及商品化方面尚有較大差距。
在生物製品中應用超濾法有很高的經濟效益,例如供靜脈注射的25%人胎盤血白蛋白(即胎白)通常是用硫酸銨鹽析法、透析脫鹽、真空濃縮等工藝制備的,該工藝流程硫酸銨耗量大,能源消耗多,操詐時間長,透析過程易產生污染。改用超濾工藝後,平均回收率可達97.18%;吸附損失為1.69%;透過損失為1.23%;截留率為98.77%。大幅度提高了白蛋白的產量和質量,每年可節省硫酸銨6.2噸,自來水16000噸。
超濾技術的應用有很好的前景,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0. 高中生物關於半透膜的問題
選B ,乙圖所示的狀態是平衡之後的狀態 沒有濃度差 他倆濃度相等 ,如果不相等 ,高度還會變化。你就記著 ,水分子就是個賤人,只想著去稀釋別人,稀到一定程度它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