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完全混合曝氣法處理污水的原理

完全混合曝氣法處理污水的原理

發布時間:2024-04-23 08:20:22

Ⅰ 什麼是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由英國人Adern和Lockett創建於1914年。該方法具有效率高、效果好、實用性強、成本低、處理廢水量大、方法比較成熟等優點,一般日處理在百萬噸以上的大污水處理廠都採用這種方法。此法又可分推流式曝氣處理和完全混合曝氣兩種類型。

1.推流式曝氣處理是指廢水與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向前推進,直至池的末端。開始時廢水中的有機物濃度高,活性污泥中的細菌處於對數生長期,隨水流推進,有機物不斷降解,使水中有機物濃度逐漸下降,污泥中細菌進入靜止期。最後到池末,有機物被耗盡,細菌轉入內源生長期。這種方法使活性污泥中的細菌在池中可以經歷整個生長周期,因此,凈化效果好且穩定。

2.完全混合曝氣法是指原生廢水、迴流污泥進入曝氣池後,立即與池內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使濃廢水得到較好的稀釋,因此這種處理方法能忍受較大的沖擊負荷,充氧也較均勻。但是,由於廢水在池內停留的時間較短,細菌始終處於對數生長期,一般情況下處理效果不及推流式。

Ⅱ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曝氣

曝氣量就是水中的供氧量,溶解在水體中的氧被稱溶解氧。單位用/l表示。水體中的生物與好氧微生物,它們所賴以生存的氧氣就是溶解氧。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凈能力的一個指標。不同的微生物對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給充足的溶解氧,一般來說,溶解氧應維持在3mg/l為宜,最低不應低於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2.0mg/l之間,而在sbr好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間。因此,兼氧池操作時曝氣量要小,曝氣時間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時,曝氣量和曝氣時間要大得多和長得多;而厭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mg/l以下,而我們用的是接觸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污水處理廠好氧池溶解氧過高會造成如下幾種狀況,所以必須控制。
①好氧污泥會自身氧化,污泥顏色變白
②好氧污泥逐漸老化,結構鬆散,菌膠團瘦小,絲狀菌增多,輪蟲大量繁殖
③上清液細碎污泥多,處理效果變差,出水變混濁
④出水顏色會變深(經過厭氧處理後斷開的鍵在高氧氧化下會重新鏈接起來)

Ⅲ 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

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吸附環境中的有機物,並將其氧化分解成無機物,使污水得到凈化,同時合成細胞物質。微生物在污水凈化過程,以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等形式存在。
(1)活性污泥法
又稱曝氣法,是利用含有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通氣條件下,使污水凈化的生物學方法。此法是現今處理有機廢水的最主要的方法。
所謂活性污泥是指由菌膠團形成菌、原生動物、有機和無機膠體及懸浮物組成的絮狀體。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它具有很強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機物或毒物的能力。在靜止狀態時,又具有良好沉降性能。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細菌,占微生物總數的90%~95%。,並多以菌膠團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強的去除有機物的能力,原生動物起間接凈化作用。
活性污泥法根據曝氣方式不同,分多種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完全混合曝氣法。污水進入曝氣池後,活性污泥中的細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菌膠團絮狀體,構成活性污泥骨架,原生動物附著其上,絲狀細菌和真菌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個顆粒狀的活躍的微生物群體。曝氣池內不斷充氣、攪拌,形成泥水混合液,當廢水與活性污泥接觸時,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很短時間內被吸附到活性污泥上,可溶性物質直接進入細胞內。大分子有機物通過細胞產生的胞外酶將其降解成為小分子物質後再滲入細胞內。進入細胞內的營養物質在細胞內酶的作用下,經一系列生化反應,使有機物轉化為C02、H2O等簡單無機物,同時產生能量。微生物利用呼吸放出的能量和氧化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產物合成細胞物質,使菌體大量繁殖。微生物不斷進行生物氧化,污水中有機物不斷減少,使污水得到凈化。當營養缺乏時,微生物氧化細胞內貯藏物質,並產生能量,這種現象叫自身氧化或內源呼吸。
曝氣池中混合物以低BOD值流入沉澱池。活性污泥通過靜止、凝集、沉澱和分離,上清液是處理好的水,排放到系統外。沉澱的活性污泥一部分迴流曝氣池與未處理的廢水混合,重復上述過程,迴流污泥可增加曝氣池內微生物含量,加速生化反應過程。剩餘污泥排放出去或進行其他處理後繼續應用。
(2)生物膜法
該法是以生物膜為凈化主體的生物處理法。生物膜是附著在載體表面,以菌膠團為主體所形成的粘膜狀物。生物膜的功能和活性污泥法中的活性污泥相同,其微生物的組成也類似。凈化污水的主要原理是附著在載體表面的生物膜對污水中有機物的吸附與氧化分解作用。生物膜法根據介質與水接觸方式不同,有生物轉盤法、塔式生物濾池法等。
2.厭氧處理系統
在缺氧條件下,利用厭氧菌(包括兼性厭氧菌)分解污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又稱厭氧消化或厭氧發酵法。因為發酵產物產生甲烷,又稱甲烷發酵。此法既能消除環境污染,又能開發生物能源,所以倍受人們重視。污水厭氧發酵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生態系統,它涉及多種交替作用的菌群,各要求不同的基質和條件,形成復雜的生態體系。甲烷發酵包括3個階段:液化階段、產氫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此法主要用於處理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或污水廠的剩餘污泥,也可用於處理麵粉廠、食品廠、造紙廠、製革廠、酒精廠、糖廠、油脂廠、農葯廠或石油化工等工廠廢水。

Ⅳ 曝氣池作用原理

曝氣池(aeration tank)是利用活性污泥法進行污水處理的構築物。池內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時間,滿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與活性污泥充分接觸的混合條件。 曝氣池主要由池體、曝氣系統和進出水口三個部分組成。池體一般用鋼筋混凝土築成,平面形狀有長方形、方形和圓形等。
曝氣是使空氣與水強烈接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在於將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中,或者將水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換言之,它是促進氣體與液體之間物質交換的一種手段。它還有其他一些重要作用,如混合和攪拌。空氣中的氧通過曝氣傳遞到水中,氧由氣相向液相進行傳質轉移,這種傳質擴散的理論,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劉易斯和惠特曼提出的雙膜理論。 雙膜理論認為,在「氣-水」界面上存在著氣膜和液膜,氣膜外和液膜外有空氣和液體流動,屬紊流狀態;氣膜和液膜間屬層流狀態,不存在對流,在一定條件下會出現氣壓梯度和濃度梯度。如果液膜中氧的濃度低於水中氧的飽和濃度,空氣中的氧繼續向內擴散透過液膜進入水體,因而液膜和氣膜將成為氧傳遞的障礙,這就是雙膜理論。顯然,克服液膜障礙最有效的方法是快速變換「氣-液」界面。曝氣攪拌正是如此,具體的做法就是:減少氣泡的大小,增加氣泡的數量,提高液體的紊流程度,加大曝氣器的安裝深度,延長氣泡與液體的接觸時間。曝氣設備正是基於這種做法而在污水處理中被廣泛採用的。
常用的曝氣器有:微孔膜片曝氣器、曝氣頭、曝氣軟管、曝氣機、曝氣盤,曝氣管等

Ⅳ 完全混合曝氣池與推流曝氣池的工藝特點有何異同

一:推流曝氣池抄:原理:1.襲 曝氣池為推流式,廢水與迴流污泥從同一端進入,有機物與污泥充分接觸,且沿操作方向下降。2. 污泥經理了以對數期→平衡期,甚至到衰老期,完成了吸附和代謝的過程
特點:優點:
1.處理效果好。
2.廢水處理程度靈活,可高可低。
缺點:出水濃度So不能高,不適應沖擊負荷
缺點
1.需氧量前大後小,造成前段缺氧後段過剩
2.為了避免前段確氧,進入濃度不能高。如果V上升,Nr則下降基建費用上升。
二:完全混合曝氣池:原理:污水斗迴流污泥與原混合液充分混合,呈循環流動。在曝氣池內基本完成對有機物降解尚未分離的處理水
特點:優點
1.稀釋好,水質波動影響小,抗沖擊能力強,所以適應工業廢水的處理。
2.能夠處理高濃度廢水而不用稀釋。
3.池內各點情況相同,均可完全控制在良好或最佳的狀態。
4.需氧均勻,節省動力。
5.是一種靈活的污水處理方法。F/M可調整,曝氣池和沉澱池可分可合
缺點:
1.連續出水可能產生短流
2.可能出現污泥膨脹。

Ⅵ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曝氣

其作用有:

1、將空氣中的氧轉移到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絮體上,以供應微生物呼吸之需。

2、攪拌、混合,是曝氣池內的混合液處在劇烈的混合狀態,是活性污泥中的有機污染物三者充分接觸。同時,也起到防止活性污泥在曝氣池內沉澱的作用。

在污水治理工藝中,使用一定的方法和設備,向污水中強制加入空氣,使池內污水與空氣接觸充氧,並攪動液體,加速空氣中的氧氣向液體中的轉移,防止池內懸浮體下沉,加強池內有機物與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觸,對污水中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這種向污水中強制增氧的設備稱為曝氣設備。

曝氣設備的特點:

1、設備安裝在曝氣池水面上下,在動力的驅動下進行轉動,通過水躍、提升、負壓吸氣三個作用將空氣中的氧轉移到污水中;

2、設備簡單,維護方便,造價低;

3、適用於中、小規模的污水處理廠;

4、按照轉軸的方向不同可以分為豎軸式和水平軸式兩類。

Ⅶ 什麼是曝氣法

3,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對污水中的有機物或無機污染物進行吸收和氧化分解,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的方法。由於此法處理水的能力大,效率高, 已被廣泛用於各種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法屬好氣生物處理方法。目前經常採用以下幾種曝氣方法。

普通曝氣法: 普通曝氣法也稱傳統曝氣法。其特點是在污水處理過程中, 生物吸附和生物氧化階段在同一曝氣池內連續進行。

漸減曝氣法: 安裝曝氣池內的空氣擴散設備時, 沿著池子長度方向逐漸減少, 使其供氣量也相應逐漸減少。

逐步曝氣法: 污水進入曝氣池時, 改成幾個入口流入曝氣池中, 可以使沿曝氣池長度的需氧量變得均勻。

吸附再生曝氣法: 此法是將曝氣池分為兩個池子,使吸附和氧化過程分別在兩個池子內進行。吸附池又稱接觸池, 氧化池又稱為再生池。

完全混合曝氣法: 其特點是使曝氣池中的污水、空氣及迴流污泥進行充分均勻地混合, 使池中各點的水質情況基本上相同。這樣在池內各點的需氧量也是均勻的。

4,生物過濾池法。是好氣生物方法的一種, 其主要裝置是生物濾池。生物濾池中裝有濾料, 其上有生物膜,此方法是利用生物膜對水中有機物進行吸附和氧化分解。

這是一種可靠的污水凈化處理方法, 特別是一些難以處
理的工業廢水, 往往求助生物濾池法。生物濾池的結構
主要有池床式、塔式和生物轉盤三種。
5,生物塘。利用自然形成或稍加人工整修的池塘中生長的微生物處理有機污水的設施, 叫做生物塘。按照微生物活動的特徵可分為好氣生物塘、兼氣生物塘和厭氣生物塘。好氣生物塘池子淺, 陽光能夠透射, 負荷小,全部污水都能進行好氣生物轉化; 兼氣生物塘池子較深,陽光半透射, 負荷較大, 池的上層進行好氣生物轉化,底層和污泥層進行厭氣生物轉化; 厭氣生物塘池子深,負荷大, 污水進行厭氣生物轉化。

3 生化處理法的技術進展
隨著生化處理法的廣泛應用, 對生化處理技術改進方面的研究特別活躍, 尤其是對活性污泥法的改進。
311 活性污泥法的新進展

①純氧曝氣法。最早是在1968 年由美國建成第一個純氧曝氣的污水處理廠。近來, 由於製造氧氣的成本不斷下降, 純氧曝氣法得到廣泛應用。

②深水曝氣法。增加曝氣池的深度可以增加池水的壓力, 從而使水中氧的溶解度提高, 氧的溶解速度也相
應增快, 因此, 深水曝氣池水中的溶解氧要比普通曝氣
池的高, 一般是將池深由原來的4 m 增加到10 m 左右。
③射流曝氣法。污水和污泥組成的混合液通過射流器, 由於高速射流而產生負壓, 從而有大量的空氣吸入,空氣與混合液進行充分接觸, 提高了污水的吸氧率, 從而使處理的污水效率得到提高。

④投加化學混凝劑及活性炭法。在活性污泥法的曝氣池中投加化學混凝劑及活性炭, 這樣相當於在進行生化處理的同時進行物化處理。活性炭又可作為微生物的載體並有協助固體沉降的作用, BOD 及COD 的去除率提高, 使水質凈化。

⑤生物接觸氧化法。這是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過濾法特點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方法, 以接觸氧化池代替一般的曝氣池, 以接觸沉澱池代替常用的沉澱池。

⑥管道化曝氣。此法是使污水在壓力管道內進行活性污泥曝氣, 同時進行較長距離的輸送。由於設備少,投資費用和操作費用均可降低。

312 生物過濾法的新進展

①生物轉盤的改進。改進轉盤材料的性能和增加轉盤的直徑, 這可使轉盤的表面積增加, 有利於微生物的生化過程。根據轉盤工作原理, 新近又研製成生物轉筒,筒內可以增加各種濾料, 從而使生物膜的表面積增大。

②活性生物濾池。其構造與生物濾池基本相同, 運行方式也相同, 只是在污水中混有一定數量的活性污泥。

而且也有迴流的活性污泥再與污水混合, 並一同流入生
物濾池。由於濾料上的生物膜和混合液本身含有的活性
污泥都有氧化作用, 故處理效率比較高, 出水質量較。
BOD 的去除率在90 %以上。
③酶制劑處理污水。酶制劑處理污水雖然較早被人們使用, 但是酶一般容易溶解於水中, 使用後無法回收,因而影響了推廣。近年來, 由於固相酶制劑(通過把酶固定在聚合物和載體上) 的出現, 防止了酶的流失問題。

Ⅷ 曝氣池的曝氣原理

曝氣是復使空氣與水強烈接觸的一種制手段,其目的在於將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中,或者將水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換言之,它是促進氣體與液體之間物質交換的一種手段。它還有其他一些重要作用,如混合和攪拌。空氣中的氧通過曝氣傳遞到水中,氧由氣相向液相進行傳質轉移,這種傳質擴散的理論,應用較多的是劉易斯和惠特曼提出的雙膜理論。
雙膜理論認為,在「氣-水」界面上存在著氣膜和液膜,氣膜外和液膜外有空氣和液體流動,屬紊流狀態;氣膜和液膜間屬層流狀態,不存在對流,在一定條件下會出現氣壓梯度和濃度梯度。如果液膜中氧的濃度低於水中氧的飽和濃度,空氣中的氧繼續向內擴散透過液膜進入水體,因而液膜和氣膜將成為氧傳遞的障礙,這就是雙膜理論。顯然,克服液膜障礙最有效的方法是快速變換「氣-液」界面。曝氣攪拌正是如此,具體的做法就是:減少氣泡的大小,增加氣泡的數量,提高液體的紊流程度,加大曝氣器的安裝深度,延長氣泡與液體的接觸時間。曝氣設備正是基於這種做法而在污水處理中被廣泛採用的。

Ⅸ 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工程中曝氣設備的原理和特點有了解的嗎

曝氣設備是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工程中使用最多的設備,具有維護效果好,操作方便,成本低等優點。

曝氣技術的核心就是氣體吸收過程,該過程基於氣體和液體之間的傳質。這個過程可以結合雙膜理論來解釋,即曝氣技術可以將空氣中的氧分子經過皮氏歲處理後轉化為液體。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層流氣膜和液膜處理,才能完全實現轉換過程。氧分子通過雙層膜的動力主要來自於膜的壓力和核森液膜濃度的變化。同時,雙膜界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流動過程。

曝氣設備優點很多,主要體現於,其內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與其它處理技術相比,環境工程水處理曝氣設備操作更方便,成本更低,為水處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二在處理過程中,增氧效果好,可為水處理提供足夠濃度的營養氣體,在一定程燃睜度上提高了污水處理效果。因此,曝氣設備是一種比較環保的水處理方法,能有效控制二次污染,同時節約水處理成本。

閱讀全文

與完全混合曝氣法處理污水的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飲水機桶內測怎麼清洗 瀏覽:936
什麼過濾器不會漏電 瀏覽:785
污水處理cod加石灰作用 瀏覽:727
飲水機是怎麼快速加熱的 瀏覽:980
洗胃器一小時凈水多少噸 瀏覽:308
水裡重金屬過濾 瀏覽:418
純凈水處理除垢 瀏覽:908
機油濾芯用什麼機器好 瀏覽:736
污水站運營方案運營特色服務 瀏覽:228
反滲透設備3d動畫 瀏覽:463
低溫蒸餾法最低溫度 瀏覽:680
碧然德濾水壺濾芯有什麼區別 瀏覽:134
蒸餾高一視頻 瀏覽:102
汽車空氣濾芯口很臟了有什麼影響 瀏覽:66
山東省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標准 瀏覽:847
牙縫樹脂美學修復 瀏覽:354
熱水器水垢清理 瀏覽:65
即開即熱熱水器除垢方法視頻 瀏覽:101
大眾新桑塔納汽油濾芯怎麼取下來 瀏覽:667
蒸餾葡萄白酒如何不列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