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區雨污井多深要裝防墜網
對於井深大於0.5米以上以及存在安全世遲神隱患的窨井,都將設置防墜網。
防墜網安裝在窨井下方搜虧約20厘米處,由6顆膨脹螺絲固定於井壁上,防墜網的網體、邊繩均採用高強度滌綸材質,螺栓是不銹鋼的,使防墜網整體具有更高承重強度和更強的耐腐蝕性能,即便井蓋發生丟失,也不會讓人落井受傷。
井蓋防墜點:
1、採用高密度低壓聚乙烯原料,強度大,熔點高,耐鹽鹼性強,防潮,耐老化,使用壽命達6-10年。
2、網眼細小均勻,網扣牢固,不走動,即使兒童墜入,也可有效防止腳步墜落。
3、產品安裝簡單,使用方便,旦滾大小可根據不同井口定製。
4、網體結構合理,受力後重力分散均勻,承載能力強。
㈡ 什麼是排水系統檢查井防墜落裝置
你好,井口打上了六到八枚膨脹螺絲,然後將防墜網用可開口的金屬專環連上,防墜網便張在了井口屬上。如果碰到市政人員下井檢查,防墜網也可方便地拆下來。這種網在井口布好後,兩個人站在上面沒有問題。
這種防墜落網為聚乙烯材質,可承受300公斤的重量,有效使用期可達四年。城市的箱涵,深約四到五米,如果碰到井蓋張開,或井蓋丟失、下雨路面積水的時候,人就有可能掉進去。
㈢ 污水檢查井是怎麼安裝的
城市道路最大的特點是地下管線較多,尤其是位於車行道上的雨水和污水檢查井布設比較多,它既是城市市政基礎設施不可缺少的,又是城市道路建設中不可避免的,也是瀝青混凝土路面難以處理的部位。對於水泥混凝土路面,安裝檢查井時一般是在位於混凝土路面的檢查井部位支模預留六邊形或圓形空位,待水泥混凝土路面達到一定強度拆除內模後,在預留的空位上安裝檢查井。對於瀝青混凝土路面,根據不同的施工情況則有不同的安裝方法,常採用的主要安裝方法有:
1、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安裝檢查井。一般是先破除原路面,升高檢查井井筒,待攤鋪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成型後,將檢查井周邊路面切割成六邊形並鑿除余料,安裝檢查井後,在六邊形內攤鋪瀝青混凝土。
2、在舊瀝青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安裝檢查井。一般是挖除原路面,升高檢查井井筒或在原檢查井位留出空位,待攤鋪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成型後,將檢查井周邊路面切割成六角形,鑿除余料或在預留的六邊形或圓形內安裝檢查井,然後在六邊形或圓形內攤鋪瀝青混凝土。
3、在新修建的路基上加鋪瀝青混凝土安裝檢查井。一般是採取臨時安裝檢查井的辦法,待全路幅瀝青混凝土路面完成後,在檢查井周邊切割成六邊形,或者在預先預留的圓形空位內,清除余料後再安裝檢查井。
採取上述方法安裝檢查井後,由於檢查井井筒周邊基礎處理是薄弱環節,加之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是二次攤鋪的,往往碾壓效果較差,時間一長容易使井周瀝青路面沉陷,形成凹形的「肚臍眼」,影響路面平順度和美觀,尤其影響乘車舒適性。而且採取機械攤鋪時,由於檢查井的臨時安裝影響攤鋪和碾壓操作。
採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檢查井井圈,將檢查井井座固定在井圈上,使檢查井周邊路面與整個車行道路面一次形成,則能有效避免檢查井周邊路面沉陷和破損等病害,具體施工辦法如下:
1、預制鋼筋混凝土井圈。在進行路基和檢查井筒施工時,根據施工圖紙同步預制鋼筋混凝土井圈,並在井圈內側二次預制素混凝土,使之形成封閉的整體,便於瀝青混凝土整體攤鋪。
2、挖出檢查井孔位,安裝鋼筋混凝土預制井圈。當在原混凝土路面或瀝青混凝土路面,以及在新鋪築的石屑基礎上加鋪瀝青路面時,挖除原路面檢查井或井口處的石屑,使井筒頂面低於原路面或石屑基層,整理井口後用C30細石混凝土調平,將事先預制的鋼筋混凝土井圈安裝在井孔孔位上,外側與周邊路面結構層用C30混凝土縫填搗實。
3、整體攤鋪粗、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井圈安裝完畢後即進行瀝青路面攤鋪,並在井孔位做出標志。由於採用攤鋪機分幅一次攤鋪,當料斗車通過位於分幅范圍內的檢查井孔時,因井圈是封閉的整體,混合料不會落入孔內,同時也便於壓路機全路幅碾壓。
4、安裝檢查井井座。當攤鋪粗、中粒式結構層並進行碾壓後,挖出檢查井井圈並破除井圈內側混凝土,用膨脹螺栓將檢查井座固定在井圈上,使井座與井圈牢固的連接在一起,然後在檢查井周邊用高標號混凝土封填,使頂面保留瀝青混凝土上面層厚度,一般在3厘米左右,並使表面呈粗糙狀。
㈣ 窨井防墜網安裝有哪些注意事項
130 ?02 45! 41 76
施工要求復:
1.在井筒壁確定膨脹螺栓制孔位6個,沿圓周大致均分,基本水平。
2.鑽孔至適合膨脹螺栓的長度;
3.清孔;
4.插入膨脹螺栓,鉤向上,擰緊固定;
5.掛窨井防護網;
6.合格測試:用150千克重物置於網中2~3分鍾後取出。檢查井筒壁、膨脹螺栓和窨井防護網。要求井筒壁無破損,膨脹螺栓不松不折,防護網無破裂。
㈤ 雨污水檢查井裡的防墜網距路面多少
井口以下10-15cm,有些地方也有20-30cm 的
㈥ 樓梯井十五公分做防墜網怎麼做
1、對於十五公分的樓梯井防墜網要在50公分左右。
2、先要把防墜網的的軟墊安裝到樓梯懸井處,之後在把防墜網依次掛在樓梯懸井附近即可完成。
㈦ 污水檢查井的做法
現代城市內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採用的是頂管的施工方法。
在頂管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開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頂進完成後,工作坑和接收坑內開始砌築(或澆注)檢查井,然後回填和恢復路面,這是頂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放線定點-管道就位-確定開挖尺寸-人工開挖第一段-第二段施工-第三段施工(挖土、綁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第n段。
根據接收坑處檢查井的作用和特點,我項目部經過對多個頂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實踐,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接收坑處檢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檢查井——騎馬井」施工方法。
此工藝方法實施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污水管道頂管檢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
騎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據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並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整合而成的。
騎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採用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後澆築鋼筋混凝土護壁。
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井室的樣式進行施工。
(7)污水檢查井防墜網安裝做法擴展閱讀:
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應便於養護和檢修,爬梯和腳窩的尺寸、位置應 便於檢修和上下安全。
2 檢修室高度在管渠埋深許可時一般為1.8m,污水檢查井由流槽頂起算, 雨水(合流)檢查井由管底起算,雨水口連接管長度不宜超過25m。
當道路縱坡大於0.02 時,雨水口的間距可大於50m,其型式、數量和 布置應根據具體情況和計算確定。
坡段較短時可在最低點處集中收水,其雨水口 的數量或面積應適當增加。 雨水口深度不宜大於1m,並根據需要設置沉泥槽。
遇特殊情況需要 淺埋時, 應採取加固措施。 有凍脹影響地區的雨水口深度, 可根據當地經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