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畜牧廠污水

畜牧廠污水

發布時間:2022-02-05 12:56:38

㈠ 畜禽場污水貯存池體積如何確定

畜禽養殖場污水來主要來自於自畜禽圈舍沖洗水、未清理出的糞尿以及管理區生活廢水等,在設計污水貯存池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當地降水影響以及預留不可預見體積,其計算公式如下:

V污水貯存=V污水+V降水+V預留式中:

V污水——養殖場污水體積,單位為米3(m3);

V降水——降水量體積,單位為米3(m3);

V預留——預留安全體積,單位為米3(m3)。

污水體積:採用水沖糞工藝的養殖場污水體積可以參考豬、雞、牛每百頭存欄每日3.0、0.1和25米3;干清糞工藝的養殖場污水體積可以參考豬、雞、牛每百頭存欄每日1.5、0.06和19米3。

降水體積:以當地25年當地最大日降水量和平均持續時間進行計算。

預留體積:高度通常預留0.9米,按貯存池設計的長和寬進行計算。

㈡ 畜牧業生產中,造成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的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畜牧業主要污染源源有:對環境造成污染問題比較突出的是臭氣、生產污水和畜禽糞便。
畜牧場臭氣主要來自飼料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以及糞便在一定環境下分解產生,也來自糞便或污水處理過程。較臭的物質來自氨氣、含硫化合物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產物。臭氣不僅影響人畜健康,對家畜的生產性能及產品品質也有影
畜牧業污水以規模化養豬場和奶牛場產生的數量最多,問題最為突出。污水的數量及性質因採用不同的欄舍結構、沖洗方式和地板結構、材料以及生產規模而異。
家畜的糞便是畜產廢棄物中數量最多、危害最為嚴重的污染源。糞便是家畜的代謝產物,每天排出的糞尿量一般相當於體重的5~8%
。畜禽糞尿排泄量主要受環境生態因子、飼料質量、飲水量等影響。

㈢ 怎樣處理畜禽養殖污水

1、還田模式
畜禽糞便污水還田作肥料為傳統而經濟有效的處置方法,可使畜禽糞便不排往外界環境,達到污水零排放。既可有效處置污染物,又能將其中有用的營養成分循環於土壤-植物生態系統中,家庭分散戶養畜禽糞便污水處理均採用該法。該模式適用於遠離城市、土地寬廣且有足夠農田消納糞便污水的經濟落後地區,特別是種植常年需施肥作物地區,要求養殖規模較小。還田模式主要優點一是污染物零排放,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化,可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力;二是投資省,不耗能,毋需專人管理,運轉費用低等。其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需要大量土地利用糞便污水,每萬頭豬至少需7hm2土地消納糞便污水,故其受條件所限為適應性弱;二是雨季及非用肥季節必須考慮糞便污水或沼液的出路;三是存在和傳播禽畜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危險;四是不合理的施用方式或連續過量施用會導致NO3-、P及重金屬沉積,成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源之一;五是惡臭以及降解過程所產生的氨、硫化氫等有害氣體釋放對大氣環境構成威脅。
我國一般採用厭氧消化後再還田利用,可避免有機物濃度過高而引起的作物爛根和燒苗,同時經過厭氧發酵可回收能源CH4,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且能殺滅部分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國外對畜禽糞便污水還田利用的研究主要側要重於安全性評估以及減少風險的措施。我國該方面研究則主要著眼於畜禽糞便污水厭氧消化液(沼液)的正面影響即改良土壤及增產效果,而對其副作用即長期施用所產生的危害尚未引起足夠重視。
2自然處理模式
自然處理模式主要採用氧化塘、土地處理系統或人工濕地等自然處理系統對養殖場糞便污水進行處理,適用於距城市較遠、氣溫較高且土地寬廣有灘塗、荒地、林地或低窪地可作污水自然處理系統、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要求養殖場規模中等。自然處理模式主要優點一是投資較省,能耗少,運行管理費用低;二是污泥量少,不需要復雜的污泥處理系統;三是地下式厭氧處理系統厭氧部分建於地下,基本無臭味;四是便於管理,對周圍環境影響小且無噪音;五是可回收能源CH4地。其主要缺點一是土地佔用量較大;二是處理效果易受季節溫度變化的影響;三是建於地下的厭氧系統出泥困難,且維修不便;四是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
我國南方地區如江西、福建和廣東等省也多應用自然處理模式,但大多採用厭氧預處理後再進入氧化塘進行處理,厭氧處理系統分地上式和地下式,氧化塘為多級塘串聯。我國在人工濕地處理養殖廢水方面進行的一些實驗研究和工程應用,主要著眼於植物篩選和處理效果的考察,而在氧化塘以及人工濕地處理養殖廢水設計中,一般參照氧化塘或人工濕地處理其他污水的資料作為設計依據或者隨意設計,但針對畜禽養殖廢水,其氧化塘、人工濕地究竟需要多大面積,出水才能達到標准,季節溫度變化對自然處理系統效果的影響等方面尚缺乏深入研究和規范可依。
3工業化處理模式
工業化處理模式包括厭氧處理、好氧處理以及厭氧一好氧處理等處理組合系統。對那些地處經濟發達的大城市近郊、土地緊張且無足夠農田消納糞便污水或進行自然處理的規模較大養殖場,採用工業化理模式凈化處理畜禽糞便污水為宜。工業化處理模式主要優點一是佔地少;二是適應性廣,不受地理位置限制;三是季節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其主要缺點一是投資大,每萬頭豬場糞便污水處理投資約120萬~150萬元;二是能耗高,每處理1m3污水約耗電2~4kW•h三是運轉費用高,每處理1m3污水需運轉費2.0元左右;四是機械設備多,維護管理量大;五是需專門技術人員管理。
我國目前已有相當多的養殖場採用該模式處理糞便污水。畜禽養殖糞便污水厭氧處理工藝通常有完全混合式厭氧反應器、厭氧濾池、厭氧擋板反應器、厭氧復合反應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和內循環厭氧反應器等。畜禽養殖糞便污水含有高濃度的懸浮物和NH4+-N,影響r高教厭氧反應器的效率。好氧工藝早期主要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氧化溝和缺氧一好氧法等工藝,這些工藝處理養殖場廢水脫N效果均差,其中缺氧好氧法雖能取得較好脫N效果,但需要污泥迴流和高比例混合液迴流,一般還需加鹼。而採用間歇曝氣處理豬場廢水其有機物與N、P去除效果較好,此後以間隙曝氣為特點的序批式反應器廣泛應用於豬場廢水處理中,且絕大多數獲得較好有機物與N、P去除效果。由於養殖場廢水系高濃度有機廢水,採用好氧處理工藝直接進行處理則需對廢水進行稀釋,或採用很長的水力停留時間(一般6d以上,有的甚至長達16d),這都需建大型處理裝置,投資大,能耗高,運行費用昂貴。高濃度有機廢水採用厭氧一好氧聯合處理工藝是公認的最經濟方法。
目前採用厭氧一好氧工藝處理養殖場廢水尚少見報道,且已有的厭氧一好氧工藝處理養殖場廢水報道,其處理效果均很差,主要是好氧後處理對厭氧消化液污染物去除效果差。厭氧一加原水間歇曝氣(簡稱Anarwia工藝)是由我國研製開發的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新工藝,即將大部分畜禽養殖污水進行厭氧消化後,出水再與小部分未經厭氧消化的養殖污水混合,然後採用問歇曝氣序批式反應器處理混合水,該Anarwia工藝處理效果與序批式反應器直接處理工藝相同,但其水力停留時間、工程投資、剩餘污泥量、需氧量同比分別降低38 6%、11.8%、16 4%和95 9%,並能回收沼氣。

㈣ 環境污染與畜牧業生產的關系

近年來,隨著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不同規模的養殖場不斷涌現,原本潛在的由畜禽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顯現,並且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加而日益突出。環境污染可以導致國民和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而大規模集約化養殖場又是我國今後發展畜牧業的方向,因此養殖場的環境污染控制關繫到畜牧業能否可持續發展。
在當前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中,必須掌握生態平衡原理,加強畜牧業生態保護,發展生態環保型畜牧經濟,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空間,提高畜產品的品質和產品的附加值,全面提高畜牧業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生態保護、畜牧業生產、農牧民增收的協調發展。

一、畜牧業環境污染途徑

1、糞便污染

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造成的環境污染,是造成牧業環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產生量很大。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的糞便量約為17.3億噸,而我國工業行業每年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為6.34億噸,畜禽糞便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7倍,如果這些畜禽糞便隨意堆放,不做適當處理,勢必對周圍環境的水體、土壤、空氣和作物造成污染,成為公害,成為畜禽傳染病、寄生蟲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傳染源。

畜禽糞便直接還田如使用不當或連續過量使用,還會導致硝酸鹽、磷及重金屬的沉積,從而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構成污染。污水流入河流、池塘可使藻類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產生各種毒素,嚴重污染水體。畜禽糞便一旦污染了地下水,極難治理恢復,將造成較持久性的污染。

2、水質污染

畜禽尿液、沖洗場地的污水、雨水沖刷糞堆、畜牧場和加工廠的污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質,其污水的生化指標極高。高濃度的畜禽有機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將會造成水質不斷惡化,畜禽污水中的高濃度氮、磷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畜禽污水排入魚塘及河流中,會使對有機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漸死亡,嚴重威脅水產業的發展。畜禽糞便污染物不僅能污染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還易進入到地下水中,嚴重污染地下水。它可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減少,水質中有毒成分增多,嚴重時使水體發黑、變臭,失去使用價值。

3、惡臭污染

規模化養殖場產生的大量糞便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處理,則養殖場散發出非常難聞的氣味,會嚴重地污染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

4、葯物殘留潛在污染

葯物殘留對畜產品及環境造成潛在污染。畜產品中殘留的葯物有獸葯、人葯、消毒葯、農葯及其它化學物質,目前最突出的是使用違禁的鹽酸克侖特羅(β-興奮劑的一種)的殘留問題。此外,抗生素和激素的濫用,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超量使用也會造成葯物殘留。

二、畜牧業環境污染成因

1、 畜牧業由分散經營轉為集約經營

我國傳統畜牧業規模小,僅作為一種家庭副業來經營,所以污染影響不大。近年來隨著現代畜牧業的發展,
飼養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飼半舍飼轉變、經營方式要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畜牧業逐漸轉為集約化,飼養規模較大。產生的糞尿等排泄物數量大,如不及時處理,隨時都能對人類和畜禽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2、 畜牧場地由農牧區向城郊區轉移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蛋、奶、肉等畜產品的需求量逐漸增多,為了便於畜產品的產、供、銷一條龍的配套,畜牧業由農區、牧區逐漸向城鎮郊區轉移,造成了農牧脫節,家畜糞肥大量積壓,不能及時施用於農田而造成污染。

3、 農業有機肥逐漸轉向化肥

農業上有機肥逐漸轉向化肥,有機肥使用減少,造成大量畜禽糞便等有機肥積壓浪費、形成公害。

4、 獸葯、飼料添加劑使用不當

由於規模化、集約化畜牧業的發展,使用抗生素、維生素、激素、金屬微量元素已成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長的需要,經濟利益驅動和科學知識的不足,濫用上述葯物的現象普遍存在,造成畜產品的葯物殘留及環境污染。

二、畜牧業生態保護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對畜牧業生態保護的領導

要高度重視畜禽養殖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要吸取國外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後防止的教訓,將畜牧業生態保護納入環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提高畜產品安全意識,按照國際慣例組織畜牧生產,加強畜禽及其產品的安全管理與質量認證。

2、加強畜禽污染環境監測

隨著畜牧業的迅速發展,要加強對畜牧業環境污染進行污染監測,開展畜禽污染現狀的調查,科學地掌握畜牧業環境污染情況,為畜牧業的生態保護提供依據。

3、 建立人工生態型畜牧場

根據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組織畜牧場生產,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和現代技術、實行無廢物和無污染生產。採取以「中心畜牧場+糞便處理生態系統+廢水凈化處理生態系統」的人工生態畜牧場模式,利用糞便處理生態系統產生沼氣,並對產生沼氣過程中的產物直接或直接再利用。利用廢水凈化處理生態系統,將畜牧場的廢水及尿水集中控制起來,進行土地外流灌溉凈化,使廢水變成清水循環利用,從而達到畜牧場的最大產出,又保持了環境無污染無公害處於生態平衡中。

4、採取動物營養性環保措施

(1)合理配製飼料

准確測定畜禽營養需要量和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更准確地配製出符合不同生產階段和目的的畜禽飼料,減少養分的過得供給,降低畜禽養分的排泄量,減少畜禽排泄物對環境造成污染。

(2)使用環保型飼料

應用環保型飼料,降低畜禽氮和磷的排泄量,提高飼料的品質及養分的利用率,降低豬、禽排泄物中氮和磷的含量,減少排泄物的數量。

(3)消除飼料中抗營養因子的抗營養作用

大多數植物性飼料及副產品尤其是豆類及餅粕、麩糠中含有大量的抗營養因子,這些因子可降低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增加排泄量,經過適當的加工處理,如膨化、制粒等,可降低日糧中抗營養因子的含量,提高飼料養分的利用率,減少氮和磷的排出量。

(4)採用多階段飼養法

多階段飼養法是指將畜禽根據不同的營養需要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再根據不同的營養需要量進行飼養的方法。畜禽隨著時間和體重的增加,其營養需要也發生了變化,經過調整飼料配方,可有效地滿足其營養需要,減少其對氨基酸和磷等的過量攝入,從而減少其過量排泄。

5、搞好生態草原建設

在食草動物集約化發展、大力推廣舍飼半舍飼的同時,加強草原的保護與建設,把發展畜牧業同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草原生態建設為重點,提高草原的生態效益,推進畜牧業產業化,從而提高畜牧業的綜合效益。

6、控制畜禽排泄物

加強畜禽糞便管理,控制糞便的產生、播撒和處置,防止畜禽糞便造成大量積壓,消除污染隱患。對畜禽糞便進行技術處理,提高畜禽糞便作為農業肥料的利用效率,殺滅病原菌,增加養殖業的收入。降低飼料中的礦物質及粗蛋白含量,從而降低糞便中的氮和礦物質含量,減少環境的污染。

7、控制葯物殘留

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飼料、獸葯管理的規定,嚴禁在飼養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國際衛生組織禁止使用的所有葯物,嚴格按照用葯規程用葯,控制畜禽用葯,限制某些抗生素及葯物的濫用,保證畜產品的安全,減少對人畜的污染。

㈤ 畜牧業對環境的污染有哪些

畜牧業主要污染源源有:對環境造成污染問題比較突出的是臭氣、生產污水和畜禽糞便。

㈥ 養殖場排污水怎麼處罰

法律分析:1、未採取有效措施,致使儲存的畜禽廢渣滲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散發惡臭氣味等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2、向水體傾倒畜禽廢渣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並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第十三條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根據養殖規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設相應的畜禽糞便、污水與雨水分流設施,畜禽糞便、污水的貯存設施,糞污厭氧消化和堆漚、有機肥加工、製取沼氣、沼渣沼液分離和輸送、污水處理、畜禽屍體處理等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已經委託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代為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設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未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自行建設的配套設施不合格,或者未委託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自行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的,應當確保其正常運行。

第四十一條 排放畜禽養殖廢棄物不符合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經無害化處理直接向環境排放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治理,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作出限期治理決定後,應當會同同級人民政府農牧等有關部門對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進行核查,並向社會公布核查結果。

㈦ 處理畜牧養殖的污水要用什麼設備

最主要的是降低污水有機物,先用養殖氨蛋酶實驗,看處理效果 ,再決定設計版與普通污水設權備。養殖氨蛋酶預處理後 一般可以進大地生態處理,同時消除臭味 氨味 ,分解了大部分有機物,處理不徹底的 ,上點污水處理小設備。

㈧ 畜牧養殖行業的廢水的主要來源於哪裡

畜牧業主要污染源源有:對環境造成污染問題比較突出的是臭氣、生產污水和畜禽糞內便.
畜牧容場臭氣主要來自飼料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以及糞便在一定環境下分解產生,也來自糞便或污水處理過程.較臭的物質來自氨氣、含硫化合物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產物.臭氣不僅影響人畜健康,對家畜的生產性能及產品品質也有影
畜牧業污水以規模化養豬場和奶牛場產生的數量最多,問題最為突出.污水的數量及性質因採用不同的欄舍結構、沖洗方式和地板結構、材料以及生產規模而異.
家畜的糞便是畜產廢棄物中數量最多、危害最為嚴重的污染源.糞便是家畜的代謝產物,每天排出的糞尿量一般相當於體重的5~8%
.畜禽糞尿排泄量主要受環境生態因子、飼料質量、飲水量等影響.

㈨ 畜牧養殖廢水有什麼用途

展開全部
養殖廢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徵即有機物濃度高COD高3000-12000mg/l,氨氮高達800-2200mg/l,懸浮物多SS超標數十倍,色度深,並含有大量的細菌,氨氮、有機磷含量高。可生化性好,沖洗排放時間集中,沖擊負荷大。根據水質特點處理,先去除懸浮物與色度,採用混凝沉澱工藝,有機物、氨氮、有機磷採用生化處理,因污染物濃度高,從成本及處理效果考慮,採用厭氧+好氧處理工藝設備。
一、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概述
隨著我國畜禽業的迅猛發展,養殖污水污染不斷加劇,其養殖污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養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徵,CODcr高達3000~12000mg/l,氨氮高達800~2200mg/l,SS超標數十倍。限於養殖業是薄利行業,目前的處理工藝僅能針對CODcr的大幅削減,而對氨氮的達標排放問題,尚存在很大的技術難度。
二、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適用范圍
適用於各種畜禽養殖場(肉雞養殖、生豬養殖、商品鴨養殖等)產生的污水。
三、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河南環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HY-AW型一體化養殖污水處理設備經碳鋼防腐處理或採用不銹鋼構件,現場拼接組合而成,重量輕巧,易於運輸,方便安裝;
2、採用玻璃鋼、碳鋼、不銹鋼防腐結構,具有耐腐蝕、抗老化等優良特性,使用壽命長達20
年以上;
3、節省用地,不需要建房及採暖、保溫。限度的實現了設備的集成,減少佔地面積;
4、無污染,無異味,減少二次污染;
5、不受污水量的限制,機動靈活,可單個使用,也可多個聯合使用。
6、整個養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設備配有PLC自動電氣控制設備和設備故障報警設備,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管理費用小。

閱讀全文

與畜牧廠污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蛋白純化後離子交換 瀏覽:557
污水管網公司如何管理 瀏覽:202
1升的環氧樹脂有多少千克 瀏覽:193
tds值低於50要換ro膜嗎 瀏覽:579
廢水消毒工藝最經濟 瀏覽:386
發酵和蒸餾區別 瀏覽:781
蹲便上的純水箱怎麼拆 瀏覽:872
虎8怎麼取空調濾芯 瀏覽:613
西藏什麼叫空氣消毒凈化器 瀏覽:751
格尼星凈水機哪個是廢水管 瀏覽:494
飲水機熱水堵了是怎麼了 瀏覽:619
樹脂罐樹脂容量計算 瀏覽:736
用樹脂補牙為什麼容易掉 瀏覽:295
居住小區污水官網採用什麼材質 瀏覽:771
凈水器超濾和純水到底哪個好 瀏覽:342
空氣凈化器f8什麼故障 瀏覽:906
飲水機過濾芯用什麼土辦法代替 瀏覽:646
魚密封在樹脂中會腐爛嗎 瀏覽:205
豐田漢蘭達如何更換空氣濾芯 瀏覽:11
超濾濃縮管濃縮外泌體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