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污染物的消減量怎麼算公式是什麼
(進水口污染物濃度-出水口污染物濃度)*當天水量*365天濃度單位大多數為mg/l,削減量單位為噸,所以計算時要注意單位換算。
㈡ 求問污水含砂率、COD的去除率、以及SS的去除率都怎麼計算啊,翻了翻書,還沒沒有頭緒
含砂率指砂質顆粒的濃度,可按照0.2mm以上的砂質顆粒總量計算
去除率專一般指處理過程中某指屬標減少的比例
去除率=(進口總量-出口總量)/進口總量
當進出口的流量基本不變時,可以簡化成
去除率=(進口濃度-出口濃度)/進口濃度
㈢ 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COD的去除量公式怎麼算
污水處理指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版
按污水來源分權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⑵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⑷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礦山污水。
㈣ COD的減排量和消減量計算方式
污水廠中減排量和消減量意思不一樣.
減排量是同期COD的排放量的減少值,
消減量是污水處理前後COD的減少量.
COD的日消減量是這樣計算的,單位是噸.
㈤ 污水處理控制排泥量各種計算公式
1剩餘污泥量計算方法
在活性污泥工藝中,為維持生物系統的穩定,每天需不斷有剩餘污泥排出。它們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由降解有機物BOD所產生的污泥增殖,二是進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懸浮固體的沉積。因此,剩餘干污泥量可以用式(1)計算:
ΔX=(Y1+Kdθc)Q(BODi-BODo)+fPQ(SSi-SSo)(1)
式中ΔX———系統每日產生的剩餘污泥量,kgMLSS/d;
Y———污泥增殖率,即微生物每代謝1kgBOD所合成的MLVSSkg數;
Kd———污泥自身氧化率,d-1;
θc———污泥齡(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d;
Y1+Kdθc———污泥凈產率系數,又稱表觀產率(Yobs);
Q———污水流量,m3/d;
BODi,BODo———進、出水中有機物BOD濃度,kgBOD/m3;
fP———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部分佔SSi的百分數;
SSi,SSo———進、出水中懸浮固體SS濃度,kgSS/m3。
德國排水技術協會(ATV)制訂的城市污水設計規范中給出了剩餘污泥量的計算表達式[1]。此式與式(1)本質相同,只是更加細致,考慮了活性污泥代謝過程中的惰性殘余物(約占污泥代謝量的10%左右)及溫度修正。綜合污泥產率系數YBOD(以BOD計,包含不可降解及惰性SS沉積項)寫作:
YBOD=0 6×(1+SSiBODi)-(1-fb)×0 6×0 08×θc×FT1+0 08×θc×FT(2)
FT=1 702(T-15)(3)
式中fb———微生物內源呼吸形成的不可降解部分,取值0 1;
FT———溫度修正系數。
比較(1),(2)兩式,可知在ATV標准中動力學參數Y,Kd分別取值0.6和0.08d-1,進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懸浮固體(fP部分)占總進水SS的60%。由於剩餘污泥中揮發性部分所佔比例與曝氣池中MLVSS與MLSS的比值大體相當,因此剩餘干污泥量也可以表示成下式:
ΔX=YobsQ(BODi-BODo)f(4)
式中f=MLVSSMLSS;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式(4)與式(1)是一致的,均需確定Yobs。
㈥ 污水處理廠削減量怎麼算
進水COD減出水COD乘以總處理水量,注意單位。
㈦ 計算污染物的消減量怎麼算公式是什麼
污水廠中減排量和消減量意思不一樣.
減排量是同期COD的排放量的減少值,
消減量是污水處理前後COD的減少量.
COD的日消減量是這樣計算的,單位是噸.
望採納。
㈧ 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COD的去除量公式怎麼算急,在線等.
首先你要有進出水COD濃度,單位是mg/L,還要有水量,小時水量或每天的水量,單位版m3/h或者m3/d。以天為例,權每天去除的COD為(進水COD濃度-出水COD濃度)*每天的水量/1000=每天COD去除量,單位為kg/d。再除1000就是t/d。
㈨ 污水中的SS如何計算
懸浮物(SS)的測定方法
測定方法:懸浮物是指不能通過濾器(濾紙)的固體專物,可用兩種方法測定屬。一種是減差法,是根據總固體和水溶性固體減差而得。即:懸浮物=總固體-水溶性固體。另一種是直接過濾法測定(重量法)。
直接過濾法即重量法測定步驟:
樣品過濾:取均勻的樣品100ml,倒入已恆重好的玻璃濾器中(或濾紙)過濾,過濾後將帶有殘渣的濾器或濾紙(置於已恆重好的稱量瓶)放入105~110℃烘箱中乾燥(時間大約2~3小時)。取出後,放入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重。
計算:
W2-W1
懸浮物含量(mg/l)= ×1000×1000
100
W2——玻璃濾器(或濾紙)+殘渣重量(克)
W1——玻璃濾器(或濾紙)重量(克)
E-4水質 氨氮 納氏試劑光度法 GB7479-87(檢出限0.025mg/L)
㈩ 請問,環評報告中廢水中BOD、COD、SS等的計算公式,謝謝
BOD計算生化需氧量的計算方式如下:BOD(mg
/
L)=(D1-D2)
/
PD1:稀釋後水樣之初始溶氧(mg
/
L)D2:稀釋後水樣經
20
℃
恆溫培養箱培養
5
天之溶氧(mg
/
L)P=【水樣體積(mL)】
/
【稀釋後水樣之最終體積(mL)】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的比值能說明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難以分解的。微生物難以分解的有機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更大。
COD計算
CODCr(O2,mg/L)=[8×1000(V0-V1)·C]/V
具體可看
http://ke..com/view/97468.htm#sub496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