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環境保護及揚塵控制措施
道路揚塵是城市揚塵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如何防治道路揚塵污染?採用降塵霧炮機/霧炮車合理噴灑降塵,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一要加強施工工地監管,路面積塵的主要來源是道路兩側的各類施工工地,要加強對道路兩側各類施工工地的監管,有效控制路面積塵。道路兩側所有工地應設置高標准圍擋;工地內道路、操作場地應進行硬化處理;裸露泥土、易塵物料應採取覆蓋或灑水措施;運送渣土、材料的車輛出工地時,應將車輪沖洗干凈,防止車輛將泥土帶入附近道路。拆遷施工和拆除違章建築時,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霧炮機噴霧降塵,防止揚塵隨風污染附近道路。
二要嚴格運輸車輛管理,盡量減少物料撒漏。運輸車輛撒漏是產生路面積塵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應嚴格運輸車輛管理,盡量減少物料遺撒或泄漏。運輸渣土、石料、水泥、煤炭、垃圾等物料的車輛,應當採取蓬蓋、密閉等措施,不得超量裝載和超速行駛,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物料遺撒或泄漏,從而減少因車輛碾壓而產生的路面積塵。專門從事渣土、石料、煤炭、垃圾運輸的單位或個人,應當依法取得准運手續,並按照公安交警、城管執法和市容環衛等部門批準的線路、時間、地點,進行運輸和傾倒。
三要改進道路清掃方式,不斷提升保潔水平。路面積塵因碾壓、刮風和清掃所產生的二次揚塵,具有多次沉降、重復污染的特點。因此,可採取霧炮車灑水控塵、減少積塵的濕式清掃方式,不斷提升道路保潔水平。要制定更高的道路保潔作業標准,改進和完善垃圾收運系統,更新機械化清掃設備。要改進道路監管方式,並增加資金投入,提高機掃率。特別是對於城區高架路、主幹道,應採取先進的機掃方式,夜間還可使用高壓清洗車進行清洗沖刷;採用人工方式時,應符合城市市容環境衛生作業規范。
㈡ 揚塵控制措施
法律分析:建築揚塵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築、裝飾裝修施工現場應對施工區域實行封閉或隔離,建築主體、裝飾裝修施工時應從建築物底層外圍開始搭設防塵密目網且封閉高度應高於施工作業面1.2m以上,同時採取有效防塵措施。
二是建築施工企業禁止混放或在施工現場外擅自佔道堆放建築材料、工程渣土和建築垃圾。應設置堆放池進行集中堆放,並對物料裸露部分實施苫蓋。
三是在城市建成區、機場、車站、廣場的施工現場內,地面應當實行混凝土硬化;其他地區的施工現場從大門入口處應設置長度不少於30m的混凝土路面,裸露地面應當採取綠化措施或採用綠色防塵網苫蓋。
四是施工運輸車輛、挖掘土方設備出工地前必須作除泥除塵處理,嚴禁將泥土、塵土帶出工地。
五是嚴禁高空拋撒建築垃圾,防止塵土飛揚,清除建築物樓層廢棄物時必須採取集裝密閉方式進行,清掃場地和樓層必須採用濕法作業。
六是遇有四級風以上的天氣,停止土方作業。
七是嚴禁在施工現場焚燒廢物,防止有毒煙塵和惡臭氣體產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八條 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制葯、礦產開采等企業,應當加強精細化管理,採取集中收集處理等措施,嚴格控制粉塵和氣態污染物的排放。
工業生產企業應當採取密閉、圍擋、遮蓋、清掃、灑水等措施,減少內部物料的堆存、傳輸、裝卸等環節產生的粉塵和氣態污染物的排放。
第四十九條 工業生產、垃圾填埋或者其他活動產生的可燃性氣體應當回收利用,不具備回收利用條件的,應當進行污染防治處理。
可燃性氣體回收利用裝置不能正常作業的,應當及時修復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裝置不能正常作業期間確需排放可燃性氣體的,應當將排放的可燃性氣體充分燃燒或者採取其他控制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措施,並向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告,按照要求限期修復或者更新。
㈢ 建築揚塵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施工現場揚塵一般防治措施
1)土方施工產生的揚塵控制
a.對於土方工程施工產生的揚塵控制主要是採取淋水降塵的措施,對土方鏟運等布置專人,視現場具體情況進行淋水降塵。
b.為避免運土車路上發生遺灑,應搭設拍土架,專人負責表土拍實,蓋苫布,防止遺灑;並在出口處指定專人清掃車輪等帶土部位;或出口處設車輪沖洗設備和沉澱池。
c.一般施工現場不存放土方,如需要應採取定期淋水降塵等措施控制揚塵。如堆放時間較長,可採取植草、覆蓋、表面臨時固化等措施。
2)現場攪拌站產生的揚塵控制
a.為防止地面起塵,攪拌站區域內的地面應硬化處理。
b.攪拌機應設置在半封閉的機房內,攪拌機上料鬥上部應設噴淋設施。密閉自動上料系統的攪拌站可不設噴淋設施。
c.散裝水泥應在密閉的水泥罐中貯存,散裝水泥在注入水泥罐過程中,應有防塵措施。現場使用袋裝水泥時,應設置封閉的水泥倉庫,並將破損水泥袋灑落的水泥裝袋先用。
d.砂、石材料堆放場地應設圍檔。 3)裸露場地產生的揚塵控制
a.施工現場道路應進行硬化處理,並視具體情況盡可能增大施工現場硬化面枳。
b.對於裸露場地可進行淋水降塵處理,有條件可進行臨時綠化。 4)易散落、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存放、運輸引起的揚塵控制 a.易散落、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應在封閉的庫房貯存。
b.運輸、裝運散落、飛揚的材料前,應向運輸單位提出揚塵控制的要求;嚴禁超載運輸,對車廂進行覆蓋。對於意外原因所產生的遺撒應及時進行處理。
5)車輛在臨時道路上行駛產生的揚塵
a.施工現場車輛出入口時,對攜帶污染物的車輪進行沖洗。
b.現場內臨時道路要經常灑水,防止過往車輛揚塵,並及時清理路面污染物。
6)建築垃圾的產生、存放、運輸產生的揚塵
a.對於多層和高層建築,搭設外腳手架的利用密目網進行周邊封閉措施,每道工序應工完場清,及時將施工作業面廢棄物有組織地清理至垃圾堆放場,並定期對外腳手架進行清理。
b.現場垃圾清運設專人負責管理,建築垃圾採用每層設置密閉垃圾道或用料斗吊運,嚴禁拋撒。
——摘自網路文庫
㈣ 環境保護措施的施工廢水處理
施工現場粉塵、雜訊、廢水和廢氣管理
1、目的
明確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雜訊、廢水和廢氣的管理要求,以減少環境污染。
2、適用范圍
適用於公司組織施工的所有工程施工現場。
3、職責
3.1項目部及施工班組負責控制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雜訊、廢水和廢氣,並對其實施管理。
3.2安全管理科負責現場粉塵、雜訊廢水和廢氣管理的檢查。
4、工作程序
4.1粉塵
4.1.1產生粉塵的作業
切割金屬、木材、石材及瓷片等;
打磨木面、牆面及地面等;
攪拌、搬運、傾倒粉質材料(如水泥、石灰等);
拆除舊建築、道路的揚塵;
露天場地風沙、揚塵等;
電焊產生的煙塵。
4.1.2個人防護
在有粉塵的環境中作業,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如口罩、工作服、眼鏡、工作帽、安全帽等,直接與水泥、石灰等粉質材料接觸時還應戴手套。無關人員撤離現場。
4.1.3環境保護
切割及打磨時,只要可能,應加水(或油)冷卻,同時可減少粉塵的產生和擴散。
切割及打磨設備應有防護裝置,特別是木料開鋸及金屬砂輪切割時,應有擋板,以減少顆粒的飛濺及粉塵護散;
批量的切割活動,只要可能應集中安排在一個固定的房間進行,以減少粉塵的擴散源;搬運罐裝粉質材料,如水泥、石灰時,應輕拿輕放,嚴禁拋撒。室內關閉風扇及迎風邊窗戶。水泥罐要有防塵裝置,包裝水泥、包裝應完整。以減少粉塵的產生和擴散。
室內應經常撒些水,以保持一定濕度,同時,應經常清掃,保護地面干凈,減少地面揚塵;
4.2雜訊
4.2.1產生雜訊的作業
風鎬、電鑽震碎砼路面,構築物;
切割、打磨石材和地面;
鋸、刨木材,特別是開料;
空氣壓力機、空氣錘的啟動;
搬運鋼模板及敲打
4.2.2個人防護
在重雜訊區(如切割、風鎬、打磨石材、鋸、刨木材)的作業人員應塞耳塞,無關人員應盡量撤離現場。
4.2.3環境保護
見《施工現場雜訊控制環境管理方案》
重雜訊的作業應盡可能設置雜訊隔離牆和安排在隔離效果好的房間進行;
應根據周邊環境安排合適的作業時間,學校區應避開上課時間;居民區應避開休息時間;
盡可能選用新設備,如攪拌機、低雜訊風鎬、新型氣釘槍、用瓷片切割替代機割等;
有可能鋼模板用膠合板替代,搬運安裝時注意防止雜訊擴散;
4.3廢水
4.3.1產生廢水的作業
混凝土、砂漿攪拌的清洗污水;
樁基施工(鑽孔樁的泥漿水);
切割、路面、打磨石材和瓷片的污水等;
清洗場地、工具等;
生活用水
4.3.2環境保護
見施工現場污水、雜訊、粉塵環境控制三管理方案節約用水,切割和打磨時盡量採用灑水,保護濕潤不過量;洗地時,應灑水清掃,避免用水龍頭沖水。以減少廢水的產生。
施工產生的廢水應保持一定距離的流水區,切割和打磨的廢水先用盆或凹板接往後冒出,讓水自然沉澱之後,注入下水道,避免注入雨水管;
生活廢水應注入城市污水管網,以統一處理。生活廢水不能注入雨水管。
4.4廢氣
4.4.1產生廢氣的作業
瀝青作業;油漆作業;防水塗料作業;打膠作業;清洗作業等;
4.4.2個人的防護
瀝青砼攪拌、油漆的調配、噴刷及乳膠漆的打磨人員應戴防毒面具、眼罩、穿工作服;
其它作業人處法邊盒裝谷膘貪博楷員應戴口罩;
無關人員應撤離現場。
4.4.3環境保護
瀝青、塗料、油漆化學溶劑類材料的使用,應控制氣味的傳播源;
作業應盡可能是獨立作業,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必要時應配置通風設備,以減少廢氣對人身體的危害;
4.5監督檢查及跟蹤
項目部每周例行檢查時,以及安全管理科在工地巡查和安全檢查時,都應將粉塵、雜訊、廢水和廢氣的處理情況作為一個檢查項目,並記錄在質安大檢查綜合評定表中。發現中不符合應通知項目部及施工班組立即進行整改,必要時發出糾正/預防措施要求。
5相關文記錄
《施工現場固體、廢棄物管理規程》
《施工現場化學危險品管理規程》
㈤ 如何防止施工現場揚塵的產生範文
一、施工現場防揚塵措施
1.高層或多層建築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閉的專用垃圾道或採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撒造成揚塵。施工垃圾要及時清運,清運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
2.拆除舊建築物時,應配合灑水,減少揚塵污染。
3.施工現場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規劃和設置,可利用設計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如採用臨時施工道路,主要道路和大門口要硬地化,包含基層夯實,路面鋪墊焦渣、細石,並隨時灑水,減少道路揚塵。
4.散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應盡量安排庫內存放,如露天存放應採用嚴密遮蓋,運輸和卸運時防止遺灑飛揚,以減少揚塵。
5.生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要適當配合灑水,杜絕揚塵。
6.在規劃市區、居民稠密區,風景游覽區、療養區及國家規定的文物保護區內施工,施工現場要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專用灑水設備及指定專人負責,在易產生揚塵的季節,施工場地採取灑水降塵。
二、施工現場防雜訊污染的各項措施
1.人為雜訊的控制
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雜訊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雜訊擾民的自覺意識。
2.強雜訊作業時間的控制
凡在居民稠密區進行強雜訊作業的,嚴格控製作業時間,晚間作業不超過22時,早晨作業不早於6時,特殊情況需連續作業(或夜間作業)的,應盡量採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圍群眾的工作,並報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後方可施工。
3.強雜訊機械的降噪措施
(1)牽扯到產生強雜訊的成品、半成品加工、製作作業(如預制構件,木門窗製作等),應盡量放在工廠、車間完成,減少因施工現場加工製作產生的雜訊。
(2)盡量選用低雜訊或備有消聲降雜訊設備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的強雜訊機械(如:攪拌機、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要設置封閉的機械棚,以減少強雜訊的擴散。
4.加強施工現場的雜訊監測
加強施工現場環境雜訊的長期監測,採取專人管理的原則,根據測量結果填寫建築施工場地雜訊測量記錄表,凡超過《施工場界雜訊限值》標準的,要及時對施工現場雜訊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雜訊不擾民的目的
㈥ 如何防止雜訊,水,大氣污染及揚塵污染
一、怎樣減少空氣污染
1.通風。預防冬季室內環境污染,首先應盡可能改善通風條件,減輕空氣污染的程度。據調查資料,在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空氣中的病毒、細菌可隨飛沫飄浮30餘小時。如果常開門窗換氣,污濁空氣可以飄走,病毒、細菌就難以在室內滋生繁殖。寫字樓和百貨商場等公共場所尤其要注意增加室內新風量。家庭早晨開窗換氣應不少於15分鍾。學校最好利用體育課及課間10分鍾開窗換氣。
2.增加室外活動。天氣晴好無風時,老人、孩子可到戶外適量活動,但應避免在一些大型公共場所長時間逗留。
3、植物消除法(吊蘭、蘆薈)
吊蘭、蘆薈、虎尾蘭能大量吸收室內甲醛等污染物質,消除並防止室內空氣污染;
茉莉、丁香、金銀花、牽牛花等花卉分泌出來的殺菌素能夠殺死空氣中的某些細菌,抑制結核、痢疾病原體和傷寒病菌的生長,使室內空氣清潔衛生。
大多數植物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夜間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
4、而有些植物則相反,如仙人掌就是白天釋放二氧化碳,夜間則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樣晚上居室內放有仙人掌,就可補充氧氣,利於睡眠。
5、居室中不宜放置的花卉
在居室中擺上幾盆花卉,不僅起到了美化環境的作用,也能讓人身心舒悅。有些植物雖然有一點清除污染的作用,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且有些花卉是不宜放在居室中的。
蘭花:它的香氣會令人過度興奮,而引起失眠。
紫荊花:它所散發出來的花粉如與人接觸過久,會誘發哮或使咳嗽症狀加重。
含羞草:它體內的含羞草鹼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人體過多接觸後會使毛發脫落。
月季花:它所散發的濃郁香味,會使一些人產生胸悶不適、憋氣與呼吸困難。
百合花:它的香味也會使人的中樞神經過度興奮而引起失眠。
夜來香:它在晚上會散發出大量刺激嗅覺的微粒,聞之過久,會使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感到頭暈目眩、郁悶不適,甚至病情加重。
夾竹桃:它可以分泌出一種乳白色液體,接觸時間一長,會使人中毒,引起昏昏欲睡、智力下降等症狀。
松柏:松柏類花木的芳香氣味對人體的腸胃有刺激作用,不僅影響食慾,而且會使孕婦感到心煩意亂,惡心嘔吐,頭暈目眩。
洋綉球花:它所散發的微粒,如與人接觸,會使人的皮膚過敏而引發瘙癢症。
鬱金香:它的花朵含有一種毒鹼,接觸過久,會加快毛發脫落。
黃花杜鵑:它的花朵含有一種毒素,一旦誤食,輕者會引起中毒,重者會引起休克,嚴重危害身體 健康。
二、怎樣減少水體污染
天雲山區,草木茂盛,溪流縱橫,泉水潺潺,長年不斷。當地農民可以將房前屋後的空隙地挖成小魚塘,發展魚塘養魚成為一項傳統的家庭副業。魚塘面積小則十幾平方米,大則數十、上百平方米。用竹筒引山溪或地下泉水進行流水養殖,主要養殖品種是草魚。魚在仔中生長,猶如回到了天然河流湖泊中,無污染,病害少,加上投喂天然的青草、菜葉,肉質特別鮮美。
一、水源
只要水量充足,山區常見的溪流水都可開發利用發展家庭養魚,但是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選擇山泉水,因為山泉水清新、清涼,且水質、溫度相對較穩定,不易受外界影響,養殖生產出的草魚風味特別鮮美。
二、建池
池塘大小、形態、深淺可因地制宜建設,無特別限制,但是進、出水口要設在池塘兩對角,便於池水流動。較淺的魚池可在池中央挖一個幾平方米的深穴,保證水深0。6米以上,其上搭設小涼棚,供魚遮陰、棲息,以彌補池淺、水清等不利因素給魚生長帶來的影響。
三、放養魚種
1主養草魚:可少量搭配鱅魚、魴魚,同時,每個魚塘投放數尾鯉魚、鯽魚以清潔池塘。草魚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2尾。
2魚種規格:根據當地習俗,上市草魚個體每尾要達到3~5公斤以上才好銷售且價格高,因此,放養的草魚魚種規格相應要大,一般要求每尾在0。25~0。5公斤以上。
3保持池塘魚存量在每平方米3公斤以內:由於魚塘養魚實行全年流水養殖,水質清新,溶氧豐富,放養量可以相應增加,但在飼養過程中,應採取疏養,以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證魚肉品質。如果放養密度過大,池塘產生的氨氮,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將成倍增加,影響魚的生長發育和魚肉的鮮美程度。所以,養殖過程中要採取「捕大留小」或「捕大補小」等措施,及時把達到規格的魚捕獲上市,並補充魚種。
四、飼養管理
家庭魚塘養魚飼養管理與普通池塘養殖有一定差別。具體表現在:
1水質調節:透明度在60~80厘米左右,魚在水中歷歷可見。由於山溪水和地下泉水特性不同,在水質調節方法上要區別對待。根據地下泉水冬暖夏涼、溶氧含量低的特點,引用時適當延長引水渠流徑,並在池塘進水口處設置橫板,形成落差,使水流飛花四濺,散入池中,以增加溶氧量;根據地上泉水特殊的水溫特點,在冬、夏季節可採取增加池塘進水量的措施,調控池塘水溫,以利於魚生長。如引用山溪水養殖,溶氧充足,但水溫偏低,且易受洪水影響,在寒冷季節應適當減少進水量,避免池塘水溫降低;在山洪暴發季節,停止進水,以保持池塘水質清爽。
2投飼:以青草、青菜為主。一是利用山區豐富草類資源,收集野外水草、旱草;二是人工種值優質青飼料,如黑麥草、象草、苦蕒菜、春菜等;三是採取生谷芽和投喂熟紅薯拌少量精飼料的措施解決寒冷季節青飼料短缺問題。青飼料的投喂也應堅持「四定」原則,每天上、下午各投一次,每次投喂量以4~5小時吃完為准;所投青飼料應清洗干凈,做到均勻投喂,避免忽多忽少,造成魚生長不良。每次在投喂飼料前,應及時清除池中殘留草渣,保持池塘干凈清潔,減少水中有害物質生成。
3魚病防治:由於採取流水、疏養等利於草魚生長的技術措施,在養殖過程中。只要注意日常管理工作,發生魚病的機會將大大減少。養殖生產中,要定期潑灑少量生石灰水消毒殺菌,調節池水pH值,如發生魚病,要利用山區豐富的中草葯資源,採用常見抑菌類或殺蟲類中草葯防治,避免使用劇毒、高殘留化學葯劑,減少水體污染。
用泉水養育的魚大多風味特別鮮美,縣里之外的的大城市也有高價收魚的。而珂珂則用賣出自己的泉水品牌時賺得的錢計八十萬投入修路的工程,這讓山區的東西向外運輸更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三、怎樣減少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防治法
第一條 為防治環境雜訊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
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雜訊,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
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本法所稱環境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
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第三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環境雜訊污染的防治。
因從事本職生產、經營工作受到雜訊危害的防治,不適用本法。
第四條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環境保護規劃,
並採取有利於聲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
第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制定城鄉建設規劃時,應當充分考慮建設項目和區域開
發、改造所產生的雜訊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功能區和建設布局,
防止或者減輕環境雜訊污染。
第六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
施統一監督管理。各級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主管部門和港務監督機構,根據各自的
職責,對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聲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
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第八條 國家鼓勵、支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推廣先進的防治技
術和普及防治環境雜訊污染的科學知識。
第九條 對在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㈦ 施工現場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控制雜訊對環境的影響
建築施工時產生的廢水不是很多,不是需要重點控制的因素.
㈧ 施工現場的防治雜訊和揚塵污染措施,防止光照污染措施,施工不擾民措施的相關內容
為了搞好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管理,確保周圍居民減少粉塵和噪音的干擾,結合施工現場實際制定以下措施.
一.防粉塵措施:
1.施工的建築物全部採用密目式安全網,減少揚塵外泄.
2.施工現場的道路採用水管噴淋澆濕,防止車輛來往產生灰塵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
3.施工的土頭採用斗車運到地面,不得高空拋下,產生的粉塵亂飛.
4.施工現場的堆土採取灑水的措施來控制揚塵,當風速達到四級以上時採取密目安全網覆蓋的措施.
5.現場的土石方及挖孔樁爆破採取密目安全網加地毯覆蓋的措施來控制爆破產生的粉塵.
6.木工加工場產生的鋸末做到一日一清理,並裝入袋中運送到指定地點堆放.
7.運送土石的車輛必須對車中土石覆蓋嚴密後,並且將車輪清洗干凈後方可駛出施工現場大門.
8.將未使用完的並且可能產生粉塵的材料(如水泥)及時覆蓋好或搬運回庫房存放.
二.防噪音措施:
1.按規定到市環保部門辦理噪音審批手續,並按審批的噪音指標進行施工.
2.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將噪音較大的機械安排在非休息時間,從而減輕噪音擾民.
3.砼振搗盡量採用小功率機械,樓層砼澆灌盡量減少在夜間施工.
4.對施工現場的施工機械加強維修保養,加強潤滑與保養或安裝消聲裝置等減少機械噪音.
5.加強職工思想教育,不得喧嘩和大喊大叫.
㈨ 建築揚塵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1)運送土方、垃圾、設備及建築材料等,不污損場外道路。運輸容易散落、飛揚、流漏的物料的車輛,必須採取措施封閉嚴密,保證車輛清潔。施工現場出口應設置洗車槽。
2)土方作業階段,採取灑水、覆蓋等措施,達到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小於1.5m,不擴散到場區外。
3)結構施工、安裝裝飾裝修階段,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小於0.5m。對易產生揚塵的堆放材料應採取覆蓋措施;對粉末狀材料應封閉存放;場區內可能引起揚塵的材料及建築垃圾搬運應有降塵措施,如覆蓋、灑水等;澆築混凝土前清理灰塵和垃圾時盡量使用吸塵器,避免使用吹風器等易產生揚塵的設備;機械剔鑿作業時可用局部遮擋、掩蓋、水淋等防護措施;高層或多層建築清理垃圾應搭設封閉性臨時專用道或採用容器吊運。
4)施工現場非作業區達到目測無揚塵的要求。對現場易飛揚物質採取有效措施,如灑水、地面硬化、圍檔、密網覆蓋、封閉等,防止揚塵產生。
5)構築物機械拆除前,做好揚塵控制計劃。可採取清理積塵、拆除體灑水、設置隔檔等措施。
6)構築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揚塵控制計劃。可採用清理積塵、淋濕地面、預濕牆體、屋面敷水袋、樓面蓄水、建築外設高壓噴霧狀水系統、搭設防塵排柵和直升機投水彈等綜合降塵。選擇風力小的天氣進行爆破作業。
7)在場界四周隔檔高度位置測得的大氣總懸浮顆粒物(TSP)月平均濃度與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於0.08mg/m3。
㈩ 施工揚塵控制方案
建築施工揚塵治理措施:
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各地的建築工地都在快速增多,由工地施工的各個環節造成的揚塵已成為導致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藍天保衛戰的深入開展,加強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成了城市環境治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針對目前監管部門在工地揚塵防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分享五個方案建議,希望能改善工地揚塵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