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做工業乙醇的蒸餾實驗時,加熱到80多度都沒有沸騰。然後就爆炸了,為什麼可能是哪裡出錯了
沒有沸石才炸的,溫度不均勻,所以爆!
『貳』 實驗室常見的爆炸事故原因及應對措施
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1)隨便混合化學葯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混合物在受熱。摩擦或撞擊時會發生爆炸。
(2)密閉體系中進行蒸餾、迴流等加熱操作。
(3)在加壓或減壓實驗中使用不耐壓的玻璃儀器。
(4)反應過於激烈而失去控制。
(5)易燃易爆氣體如氫氣、乙炔等烴類氣體、煤氣和有機蒸氣等大量逸入空氣, 引起爆燃。
(6)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鹽類、硝酸酯類、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屬鹽、重氮鹽、疊氮化物、有機過氧化物(如過氧乙醚和過氧酸)等,受熱或被敲擊時會爆炸。嘉峪檢測網提醒,強氧化劑與一些有機化合物接觸,如乙醇和濃硝酸混合時會發生猛烈的爆炸反應。
(7)搬運鋼瓶時不使用鋼瓶車,而讓氣體鋼瓶在地上滾動,或撞擊鋼瓶表頭,隨意調換表頭,或氣體鋼瓶減壓閥失靈等。
(8)在使用和制備易燃、易爆氣體時,如氫氣、乙炔等,不在通風櫥內進行,或在其附近點火。
(9)煤氣燈用完後或中途煤氣供應中斷時,未立即關閉煤氣龍頭。或煤氣泄漏,未停止實驗,即時檢修。
(10)氧氣鋼瓶和氫氣鋼瓶放在一起。
爆炸的毀壞力極大,危害十分嚴重,瞬間殃及人身安全。必須引起思想上足夠的重視,為預防爆炸事故發生,必須遵守以下幾點:
(1)凡是有爆炸危險的實驗,必須遵守實驗教材中的指導,並應安排在專門防爆設施(或通風框)中進行。
(2)高壓實驗必須在遠離人群的實驗室中進行。
(3)在做高壓、減壓實驗時,應使用防護屏或防爆面罩。
(4)絕不允許隨意混合各種化學葯品,例如:高錳酸鉀和甘油。
(5)在點燃氫氣、CO等易燃氣體之前,必須先檢查並確保純度。銀氨溶液不能留存。某些強氧化劑(如氯酸鉀、硝酸鉀、高錳酸鉀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則都會發生爆炸。
(6)鉀、鈉應保存在煤油中,而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時用鑷子。一些易燃的有機溶劑,要遠離明火,用後立即蓋好瓶塞。
如果發生爆炸事故,首先將受傷人員撤離現場,送往醫院急救,同時立即切斷電源,關閉可燃氣體和水龍頭,並迅速清理現場以防引發其它著火中毒等事故。如已引發了其它事故,則按相應辦法處理。
『叄』 甲醇在蒸餾的時候為什麼會爆炸
其蒸汽與空氣混合,再被點燃?
『肆』 蒸餾水會不會爆炸
蒸餾水這種物質本身是不會爆炸的,它就是比普通水少了一些礦物質等,還是水。
但是製作蒸餾水的過程有可能爆炸,畢竟是要加熱至沸騰。
『伍』 蒸餾時為什麼要防止暴沸
暴沸會產生氣體使瓶內產生大量氣體,壓強增大,發生爆炸
『陸』 蒸餾時加入沸石防暴沸的原理是什麼
先說成因:
對過熱液體繼續加熱,會驟然而劇烈地發生沸騰現象,版這種現象稱為「暴沸」。或叫作「崩沸權」。過熱是亞穩狀態。由於過熱液體內部的漲落現象,某些地方具有足夠高的能量的分子,可以彼此推開而形成極小的氣泡。當過熱的液體溫度遠高於沸點時,小氣泡內的飽和蒸氣壓就比外界的壓強高,於是氣泡迅速增長而膨脹,以至由於破裂引起工業容器的爆炸。液體之所以發生過熱的原因是液體里缺乏形成氣泡的核心。為避免容器的暴沸,可在容器中放含有空氣的無釉陶塊等。
解決方案:為了清除在蒸餾過程中的過熱現象和保證沸騰的平穩狀態,常加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細管,因為它們都能防止加熱時的暴沸現象,,把它們稱做止暴劑又叫助沸劑,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液體沸騰時,加入止暴劑,不能用已使用過的止暴劑。
簡單說就是因為加熱時燒杯中的液體會向上沖,從而造成了一個個冒出來的「噴泉」,劇烈時甚至會濺出傷人,而沸石能夠有效的阻止液體的向上沖,使加熱時液體能夠保持平穩。
『柒』 污水經過蒸餾出來的水裡面還有沒有有機成分
你好,蒸餾抄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解釋完蒸餾的定義以後,我舉個例子你就知道污水經過蒸餾以後,還會不會存在有機成分。
我們一般喝到的米酒就是通過蒸餾得來的,蒸餾剩下的是酒糟,得到的就是酒了,而酒裡面含有大量酒精,酒精就屬於有機物,而且是結構較復雜那種。
所以,污水經過蒸餾以後得到的溶液還是會存在有機物。
『捌』 廢水處理用蒸餾的方法行不行
可以採用膜整理組件,
廢水處理蒸餾量不易過大,廢水水質需要達到一定標准
『玖』 反應釜爆炸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上海岩征實驗儀器為您解答:
1、物料問題:反應釜中的物料大多屬於危險化學品。如果物料屬於自燃點和閃點較低的物質,一旦泄漏後,會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點火源(明火、火花、靜電等),可能引起火災爆炸;如果物料屬於毒害品,一旦泄漏,可能造成人員中毒窒息。
2、設備裝置的製造問題: 反應釜設計不合理、設備結構形狀不連續、焊縫布置不當等,可能引起應力集中;材質選擇不當,製造容器時焊接質量達不到要求,以及熱處理不當等,可能使材料韌性降低;容器殼體受到腐蝕性介質的侵蝕,強度降低或安全附件缺失等,均有可能使容器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爆炸。
3、反應失控引起火災爆炸:許多化學反應,如氧化、氯化、硝化、聚合等均為強放熱反應,若反應失控或突遇停電、停水,造成反應熱蓄積,反應釜內溫度急劇升高、壓力增大,超過其耐壓能力,會導致容器破裂。物料從破裂處噴出,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反應釜爆裂導致物料蒸氣壓的平衡狀態被破壞,不穩定的過熱液體會引起2次爆炸(蒸汽爆炸);噴出的物料再迅速擴散,反應釜周圍空間被可燃液體的霧滴或蒸汽籠罩,遇點火源還會發生3次爆炸(混合氣體爆炸)。
4、水蒸氣或水漏入反應容器發生事故:如果加熱用的水蒸氣、導熱油,或冷卻用的水漏入反應釜、蒸餾釜,可能與釜內的物料發生反應,分解放熱,造成溫度壓力急劇上升,物料沖出,發生火災事故。
5、容器受熱引起爆炸事故:反應容器由於外部可燃物起火,或受到高溫熱源熱輻射,引起容器內溫度急劇上升,壓力增大發生沖料或爆炸事故。
6、物料進出容器操作不當引發事故:很多低閃點的甲類易燃液體通過液泵或抽真空的辦法從管道進入反應釜,這些物料大多數屬絕緣物質,導電性較差,如果物料流速過快,會造成積聚的靜電不能及時導除,發生燃燒爆炸事故。
以上事故和爆炸原因,充分說明了反應釜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因為絕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由於反應釜的操作和使用造成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