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

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

發布時間:2022-01-06 17:17:23

A. 水體中的污染物按照其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主要有哪些類型

水體中的污染物按照找降解的難易程度可以分為塑料,金屬,有機物,無機物和有機肥料。

B. 生活污水主要有哪些污染物

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1)物理性污染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 熱污染
污水的水溫是污水水質的重要物理性質之一。就污水處理本身而言,水溫多低(如低於5℃)或過高(如高於40℃)都會影響污水的生物處理效果。溫度較高的污水主要來自熱電廠及各種發熱工廠過程中的冷卻水。未經處理的冷卻水排入水體後,造成受納水體的水溫升高,水中有毒物質毒性加劇,溶解氧降低,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長甚至導致死亡。
② 懸浮物質污染
懸浮物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浮游生物及呈乳化狀態的油類(泡沫)。它們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礦、建材、食品、造紙等工業產生的污水,或者是由於地面徑流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進入水中的。懸浮物質的存在造成水質混濁、外觀惡化,改變水的顏色。
③ 放射性污染
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主要來自鈾、鐳等放射性金屬的生產和使用過程,如放射性礦藏、核試驗、核電站以及醫院的同位素實驗室等。放射性物質的衰變釋放出放射性核親(α、β、r射線)構成一種特殊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對人體進行慢性輻射並可以長期蓄積,引起潛在效應,誘發貧血、癌症等。
](2)化學性污染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無機無毒物污染
無機無毒物主要指無機酸、無機鹼、一般無機鹽以及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酸性、鹼性污水要來自礦山排水、化工、金屬酸洗、電鍍、制鹼、鹼法造紙、化纖、製革、煉油等多種工業污水。酸鹼污水排入水體後會改變受納水體的pH值,從而抑制或殺滅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生長,削弱水體的自凈能力,破壞生態平衡。此外,酸、鹼污染還能逐步地腐蝕管道、船舶和地下構築物等設施。
一般無機鹽類是由於酸性污水與鹼性污水相互中和以及它們與地表物質之間相互反應產生的。無機鹽量的增多導致水的硬度增加,給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帶來許多不利因素。
污水中的氮、磷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營養物質。氮主要來源於氮肥廠、洗毛廠、製革廠、造紙廠等;磷的主要來源是磷肥廠和含磷洗滌劑。施用氮肥和磷肥的農田排水也會有殘余的氮和磷。
當水體中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增多時,可導致水體,特別是湖泊、水庫、港灣、內海等水流緩慢的水域中的藻類等浮游植物及水草大量繁殖。這種現象稱之為水體的「富營養化」。「富營養化」污染可導致水中溶解氧減少,魚類的生活空間減少,且有些藻類還帶有毒性,危害魚類及水生動物的生存。更有甚者,過多的藻類殘體可使湖泊變淺,最後形成水體老化和沼澤化。
②無機有毒物污染
無機化學毒物包括金屬和非金屬兩類。金屬毒物主要為汞、鉻、鎘、鉛、鋅、鎳、銅、鈷、錳、鈦、釩、鉑和鉍等,特別是前幾種危害更大。如汞進入人體後被轉化為甲基汞,在腦組織內積累,破壞神經功能,無法用葯物醫治,嚴重時造成死亡。鎘中毒時引起全身疼痛,其中的鎘取代了骨質中的鈣,使骨骼軟化自然折斷所致,腰關節受損、骨節變形,有時還會引起心血管病。
金屬毒物具有以下特點:
a.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能在各種形態間相互轉化、分散。
b.其毒性以離子態存在時最嚴重,金屬離子在水中容易被帶負電荷的膠體吸附,吸附金屬離子的膠體可隨水流遷移,但大多數會迅速沉降,因此重金屬―般都富集在排污口下游一定范圍內的底泥中。
c.能被生物富集於體內,即危害生物,又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
d.重金屬進入人體後,能夠和生理高分子物質,如蛋白質和菌等發生作用而使這些生理高分子物質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體的某些器官積累,造成慢性中毒,其危害有時需10―20年才能顯露出來。
重要的非金屬毒物有砷、硒、氰、氟、亞硝酸根等。如砷中毒時能引起中樞神經紊亂,誘發皮膚癌等。亞硝酸鹽在人體內還能與仲胺生成亞硝胺,具有強烈的致病作用。
③有機無毒物污染(需氧有機物污染)
有機無毒污染物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牲畜污水和某些工業污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這類合機物是不穩定的,它們在微生物作用下,藉助於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進行分解,向穩定的無機物質轉化。在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故又稱之為需氧污染物或耗氧有機物。在有氧條件下,經好氧微生物作用進行轉化,從而消耗大量的溶解氧,產生CO2、H2O等穩定物質;水中溶解氧耗盡後,則在厭氧微生物作用下進行轉化,產生H2O、CH4、CO等穩定物質,同時放出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變黑變臭,造成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這一類污染物質是目前水體中最大量、最經常和最普遍的一種污染物。
④有機有毒物污染
污染水體中的有機有毒物質種類很多,這類污染物質多屬於人工合成的有機物質,(如DDT、六六六)、多環芳烴、芳香胺等污染物;這類污染物質的主要特徵是化學性質穩定,很難被微生物分解,其另一特徵是它們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都有害於人類健康致畸、致突變物質,有些還被認為是致癌物質。。
⑤油類物質污染
有機油類污染物質包括「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兩項。它們進人水體後漂浮在水面上,形成油膜,隔絕陽光、大氣與水體的聯系,破壞水體的復氧條件,從而影響水生物、植物的生長。
(3)生物性污染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生物污染物主要是指廢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它包括致病細菌、病蟲卵和病毒。未污染的天然水小細菌含量很低,當城市污水、垃圾淋溶水、醫院污水等排入後將帶入各種病原微生物。如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能引起肝炎、傷寒、霍亂、痢疾、腦炎的病毒和細菌以及蛔蟲卵和鉤蟲卵等。生物污染物污染的特點是數量大,分布廣,存活時間長、繁殖速度快。

C. 什麼叫工業污水的可生化性

1、污水的可生化性就是指污水中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

2、廢水所含的有機物中, 除一些易被微生物 分解、利用外,還含有一些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甚至對微生物的生長產生抑製作 用, 這些有機物質的生物降解性質以及在廢水中的相對含量決定了該種廢水採用 生物法處理(通常指好氧生物處理)的可行性及難易程度。

工業污水的處理方法一般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化法、生物化學法等等,而生化法是最常用也是相對來說比較經濟的一種方法。

3、廢水可生化性一般用B/C表示。
BOD代表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部分,COD可以認為是全部污染物,這樣B/C就可以代表可被微生物分解部分的比例,也就是可生化部分了,一般B/C大於0.3就表示可生化行還不錯。

4、擴展
生化需氧量BOD:是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示.

化學需氧量CO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常以符號COD表示。

COD包括可生化部分COD和不可生化部分COD。可生化性COD指的是COD中可生化部分。可生化性也稱廢水的生物可降解性,即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被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是廢水的重要特性之一。可生化性COD在數據上接近BOD,但兩者不是同一個概念。

D. Ag 能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嗎

城市污水是的主要組成是各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城市降雨徑流的混合水。城市污水中90%以上是水,其餘是固體物質。除含有較高的有機物,以及氮、磷、等無機物,還含有病原微生物和較多的懸浮物及重金屬等。
水中普遍含有以下各種污染物:
1、懸浮物:一般為200~500毫克/升,有時候可超過1000毫克/升。其中無機和膠體顆粒容易吸附有機毒物、重金屬、農葯、病原菌等,形成危害大的復合污染物。懸浮物可經過混凝、沉澱、過濾等方法與水分離,形成污泥而去除。
2、病原體:包括病菌、寄生蟲、病毒三類。常見的病菌是腸道傳染病菌,每升污水可達幾百萬個,可傳播霍亂、傷寒、腸胃炎、嬰兒腹瀉、痢疾等疾病。常見的寄生蟲有阿米巴、麥地那絲蟲、蛔蟲、鞭蟲、血吸蟲、肝吸蟲等,可造成各種寄生蟲病。病毒種類很多,僅人糞尿中就有百餘種,常見的是腸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病毒、傳染性肝炎病毒等。每升生活污水中病毒可達50萬到7000萬個。
3、需氧有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氨基酸、脂肪酸、酯類等。其濃度常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來表示。也可用總需氧量(TOD)、總有機碳(TOC)、化學需氧量(COD)等指標結合起來評價。常用BOD5與COD的比例來反映污水的可生化降解性,用微生物呼吸氧量隨時間變化曲線來反映生化降解的快慢,據此選擇處理方案(見圖)。城市污水BOD5一般為每升300~500毫克,造紙、食品、纖維等工業廢水可高達每升數千毫克。
4、植物營養素:生活污水、食品工業廢水、城市地面徑流污水中都含有植物的營養物質──氮和磷。城市污水中磷的含量原先每人每年不到1千克,近年來由於大量使用含磷洗滌劑,含量顯著增加。來自洗滌劑的磷占生活污水中磷含量的30~75%,佔地面徑流污水中磷含量的17%左右。氮素的主要來源是食品、化肥、焦化等工業的廢水,以及城市地面徑流和糞便。硝酸鹽、亞硝酸鹽、銨鹽、磷酸鹽和一些有機磷化合物都是植物營養素,能造成地面水體富營養化、海水赤潮和地下肥水。硝酸鹽含量過高的飲水有一定的毒性,能在腸胃中還原成亞硝酸鹽而引起腸原性青紫症。亞硝酸鹽在人體內與仲胺合成亞硝胺類物質可能有致畸作用、致癌作用。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
城市污水中除含以上四類普遍存在的污染物外,隨污染源的不同還可能含有多種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如氟、砷、重金屬、酚、氰、有機氯農葯、多氯聯苯、多環芳烴等。

E. 為什麼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標BOD5/COD

考察廢水可生來化性的方法有多自種,主要有

1、按污染物性質指標評定,即用BOD5/COD的比值來評定。

2、按微生物的呼吸耗氧特性評定。將微生物基質生化呼吸線與微生物內源呼吸線進行比較。

3、按有機物的去除效果評定。

4、其它方法。(1)如測定活性細菌的數量變化;(2)測定脫氫酶活性;(3)亞甲基藍毒性測定法,用亞甲基藍作指示劑,對照廢水中與人工合成廢水中亞甲基藍褪色的時間來判斷廢水的毒性。

F. 污水處理中,CODb表示污染物中可生物降解的濃度,BODL表示全部生化需氧量,兩者哪個大

當然是COD大了。抄BOD不可能大襲於COD的。從定義上區分:COD是表示化學需氧量,在一定的條件下,用一定的強氧化劑(如重鉻酸鉀或高錳酸鉀),氧化廢水中的污染物而所需要氧化劑的量,是指示水體被還原性的物質。例如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污染的主要指標。通常主要表示為有機物。BOD是表示生化需氧量,是指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好氧條件下,被微生物分解所需溶解氧的量。COD有可生化與不可生化之分,通常可生化部分就是BOD。BOD/COD的比值可以反映出污水的可生化性。一般大於0.3就說明可生化性比較好。就是說水中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含量高。易於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為簡單的物質(如水和二氧化碳)本答案摘自環保通。希望可以幫得到你

G. 有哪些細菌可以降解污水中的油脂

細菌一般有:假單苞菌屬、芽苞菌屬、產鹼桿菌屬和動膠菌屬以及球衣菌屬,原生動物多為鍾蟲、獨縮蟲、等枝蟲、蓋纖蟲等。

污水中有機污染物質種類繁多,成分復雜。但對於生活污水來說,其有機成分歸納起來主要包括:蛋白質(40%-60%),碳水化合物(25%-50%)和油脂(10%),此外還含有一定量的尿素[3]。生物膜法依靠固定於載體表面上的微生物膜來降解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細胞幾乎能在水環境中的任何適宜的載體表面牢固地附著、生長和繁殖,由細胞內向外伸展的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細胞形成纖維狀的纏結結構,因此生物膜通常具有孔狀結構,並具有很強的吸附性能。
生物膜附著在載體的表面,是高度親水的物質,在污水不斷流動的條件下,其外側總是存在著一層附著水層。生物膜又是微生物高度密集的物質,在膜的表面上和一這深度的內部生長繁殖著大量的微生物及微型動物,形成由有機污染物 →細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組成的食物鏈。生物膜是由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後生動物和其他一些肉眼可見的生物群落組成。其中細菌一般有:假單苞菌屬、芽苞菌屬、產鹼桿菌屬和動膠菌屬以及球衣菌屬,原生動物多為鍾蟲、獨縮蟲、等枝蟲、蓋纖蟲等。後生動物只有在溶解氧非常充足的條件下才出現,且主要為線蟲。污水在流過載體表面時,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並通過氧向生物膜內部擴散,在膜中發生生物氧化等作用,從而完成對有機物的降解。生物膜表層生長的是好氧和兼氧微生物,而在生物膜的內層微生物則往往處於厭氧狀態,當生物膜逐漸增厚,厭氧層的厚度超過好氧層時,會導致生物膜的脫落,而新的生物膜又會在載體表面重新生成,通過生物膜的周期更新,以維持生物膜反應器的正常運行。

H. 污水中有機物通過生物降解產物為什麼

1.耗氧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耗氧污染物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及其他有機物質(或其降解產物)。在細菌的作用下,耗氧有機物可以在細胞外分解成較簡單的化合物。耗氧有機物質通過生物氧化以及其他的生物轉化,變成更小、更簡單的分子的過程稱為耗氧有機物質的生物降解。如果有機物質最終被降解成為二氧化碳、水等無機物質,就稱有機物質被完全降解,否則稱之為不徹底降解。

(1)糖類的微生物降解 糖類包括單糖、二糖、多糖。單糖如己糖(C6H12O6)——葡萄糖、果糖等和戊糖(C5H10O5)——木糖、阿拉伯糖等,二糖如蔗糖(C12H22O1l)、乳糖及麥芽糖,多糖如澱粉、纖維素[(C6H10O5)n]等。糖類是由C、H、O三種元素構成。

糖是生物活動的能量供應物質。細菌可以利用它作為能量的來源。糖類降解過程如下。

①多糖水解成單糖 多糖在生物酶的催化下,水解成二糖或單糖,而後才能被微生物攝取進入細胞內。其中的二糖在細胞內繼續在生物酶的作用下降解成為單糖。降解產物中最重要的單糖是葡萄糖。

②單糖酵解生成丙酮酸 細胞內的單糖無論是有氧氧化還是無氧氧化,都可經過一系列酶促反應生成丙酮酸,這是糖類化合物降解的中心環節,又稱糖降過程。其反應如下:

③丙酮酸的轉化在有氧氧化的條件下了丙酮酸在乙醯輔酶A作用下轉變為乳酸和乙酸等,最終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無氧氧化條件下丙酮酸往往不能氧化到底,只氧化成各種酸、醇、酮等,這一過程稱為發酵。糖類發酵生成大量有機酸,使pH下降,從而抑制細菌的生命活動,屬於酸性發酵,發酵具體產物決定於產酸菌種類和外界條件。

在無氧氧化條件下,丙酮酸通過酶促反應往往以其本身作受氫體而被還原為乳酸:

或以其轉化的中間產物作受氫體,發生不完全氧化生成低級的有機酸、醇及二氧化碳等:

從能量角度來看,糖在有氧條件下分解所釋放的能量大大超過無氧條件下發酵分解所產生的能量。由此可見,氧對生物體有效地利用能源是十分重要的。

(2)脂肪和油類的微生物降解 脂肪和油類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合成的醋,由C、H、O三種元素組成。脂肪多來自動物,常溫下皇固態;而油多來自植物,常溫下呈液態。脂肪和油類比糖類難降解,其降解途徑如下。

①脂肪和油類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和油類首先在細胞外經水解酶催化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②甘油和脂肪酸轉化 甘油的降解與單糖降解類似,在有氧或無氧氧化條件下,均能被一系列的酶促反應轉變成丙酮酸。丙酮酸經乙醯輔酶A的酶促反應,在有氧的條件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在無氧的條件下則轉變為簡單的有機酸、醇和二氧化碳等。

脂肪酸在有氧氧化條件下,經R-氧化途徑(淡酸被氧化,使末端第二個碳鍵斷裂)及乙醯輔酶A的酶促作用最後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的條件下,脂肪酸通過酶促反應,其中間產物不被完全氧化,形成低級的有機酸、醇和二氧化碳。

(3)蛋白質的微生物降解 蛋白質的主要組成元素是C、H、O和N,有些還含有S、P等元素。微生物降解蛋白質的途徑如下。

①蛋白質水解成氨基酸 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很大,不能直接進入細胞內。所以,蛋白質由胞外水解酶催化水解成氨基酸,隨後再進入細胞內部:

②氨基酸轉化成脂肪酸 各種氨基酸在細胞內經酶的作用,通過不同的途徑轉化成相、應的脂肪酸,隨後脂肪酸經前面所講述的過程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總而言之,蛋白質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在有氧的條件下可徹底降解成為二氧化碳、水和氨,而在無氧氧化條件下通常是酸性發酵,生成簡單有機酸、醇和二氧化碳等,降解不徹底。

在無氧氧化條件下,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可藉助產酸菌的作用降解成簡單的有機酸、醇等化合物。如果條件允許,這些有機化合物在產氫菌和產乙酸菌的作用下,可被轉化成乙酸、甲酸、氫氣和二氧化碳,進而經產甲烷菌的作用產生甲烷。復雜的有機物質這一降解過程,稱為甲烷發酵或沼氣發醉。一在甲烷發酵中一般以糖類的降解率和降解速率最高,其次是脂肪,最低的是蛋白質。

2.有毒有機物的生物轉化與微生物降解

(1)石油的微生物降解 石油的微生物降解在消除烴環境污染方面,尤其是從水體和土壤中消除石油污染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石油的微生物降解較難,且速率較慢,但比化學氧化作用快10倍左右。其基本規律—直鏈烴易於降解,支鏈烴稍難一些,芳烴更難,環烷烴的生物降解最困難。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化學過程以甲烷為例,反應如下:

碳原子數大於1的正烷烴,其最常見降解途徑是:通過烷烴的末端氧化,或次末端氧化,或

I. 污水處理中有機污染物指什麼

有機污染物是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機物質及某些其他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機物質為組成的污染物。可分為天然有機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機污染物兩大類。

J. 什麼是污水的可生化性

東莞廢水處理設備萬川環保告訴你們:可生化性是指廢水制中污染物版被微生物降解的難權易程度。廢水的可生化性取決於廢水的水質,即廢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質。若污水的營養比例適宜,污染物易被生物百降解,有毒物質含量低,則廢水的可生化性強。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度性強,不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性差。

閱讀全文

與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鐵壺是不是更容易養出來水垢 瀏覽:226
市場上賣的蒸餾水有什麼牌子的 瀏覽:164
奉賢區工業廢水處理怎麼樣 瀏覽:182
超濾膜如何有效清洗 瀏覽:974
某污水處理廠施工方案 瀏覽:29
自來水濾芯為什麼要更換 瀏覽:632
啟動污水處理廠 瀏覽:684
一級凈水機是什麼 瀏覽:267
鋼廠廢水多少溫度 瀏覽:799
迪盧克怎麼打純水的鷹 瀏覽:961
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實施方案 瀏覽:140
空調水是去離子嗎 瀏覽:45
q萌鴨飲水機怎麼使用 瀏覽:173
代工凈水機哪個牌子好 瀏覽:928
硝基樹脂和聚氨酯 瀏覽:588
有機硅樹脂聚氨酯 瀏覽:468
用了檸檬酸除垢劑壺生銹了 瀏覽:920
帶半透膜的逆 瀏覽:188
長安歐諾空氣濾芯是在哪裡拆的 瀏覽:438
製取蒸餾水實驗冷凝管的作用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