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院污水測余氯怎樣記錄
記錄中應包括測試日期、時間、取樣地點、余氯含量(mg/L)、檢測人員簽名等信息。
⑵ 醫院污水處理操作規程
1、曝氣生物濾池法
醫院污水主要來自診療室,病房,化驗室,手術室,洗衣房,行政管理部門以及食堂,宿舍等排放的污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及病毒。醫院污水現在只經格柵除渣及消毒後處理既排放,採用二氧化氯消毒劑,余氯和細菌學指標能達標,但有機物未被去除。
為了全面達標,醫院增加了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處理污水。考慮到該醫院污水處理廠佔地有限以及水中含有一定量消毒劑的特點,決定採取負荷高,佔地少,對進水有機物濃度范圍適應性錢的曝氣生物濾池工藝。
曝氣生物濾池具有以下特點:
(1)有機負荷高,佔地少
(2)生物量大,活性高,抗沖擊能力強
(3)具有生物降解反應與過濾雙重功能,不需二沉池
(4)由於濾料的切割作用,氧利用率高
(5)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
2、氯化法
(1)次氯酸鈉法。次氯酸鈉是普通的化學試劑,起運輸,儲存和購買都比較方便。次氯酸鈉溶於水生產次氯酸根離子,可用於消毒殺菌,但它不穩定,光照,受潮易於分解,消毒能力很弱。
(2)液氯法。液氯在水中能迅速產生次氯酸根離子。該方法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醫院的污水消毒。液氯中有效氯含量比次氯酸鈉溶液高5-10倍,消毒能力強且價格便宜。由於氯氣是一種強刺激性有毒氣體,因此要用專用的存儲設備進行存儲。
(3)二氧化氯法。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它可以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和病毒等。有關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溶於水後,有50%-7o%轉變為次氯酸根離子和亞氯酸根離子,對紅細胞有損害,會干擾人體對碘的吸收,還可以使血液膽固醇升高。因此,目前一般用前兩種方法處理醫院污水。
(2)醫院污水檢查記錄表擴展閱讀
處理原則
1、全過程式控制制原則。對醫院污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2、減量化原則。嚴格醫院內部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在污水和污物發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醫院內生活污水與病區污水分別收集,即源頭控制、清污分流。
嚴禁將醫院的污水和污物隨意棄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處理原則。為防止醫院污水輸送過程中的污染與危害,在醫院必須就地處理。
4、分類指導原則。根據醫院性質、規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區差異對醫院污水處理進行分類指導。
5、達標與風險控制相結合原則。全面考慮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醫院污水達標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時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從工藝技術、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
6、生態安全原則。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減少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產生和控制出水中過高余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
⑶ 醫院污水處理站,資料怎麼做,需做哪些資料包含哪些檢驗批及施工記錄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醫院的污水處理站只是規模小一些而已,與一般建築工程的資料是一樣的。
必須包括: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屋面、裝飾等土建分部工程方面的資料,還應該包括:電氣、水暖。機電部分不包括:電梯、智能化、通風空調等內容。另外,不要遺漏了節能分部的資料。
還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檢測和驗收,如污水排放的水質、對環境污染的情況等。
⑷ 怎麼填寫城鎮污水處理廠日常現場檢查記錄表
這個很好解決啊,日常巡檢,把發現的事情記下來就是了,不管是回設備儀表、還答是工藝參數,正常的就寫系統正常,有異常把異常詳細記錄下來,然後寫個結果,匯報給領導了或交接班已交接清楚。
如果有表格就填表,沒有表格就自己寫清楚狀況,設備運行完好,系統運行正常這些,可以一句話帶過,也可以詳細些,比如提升泵房正常,氧化溝這些正常等。
如有異常情況,就把情況寫清楚,然後寫對策,最後結果。比如9:00提升泵A故障,不能啟動,已切換B泵運行,已聯系電儀維修人員,12:00A泵修復,經現場啟動驗證,確認修復。現使用B泵,A泵備用。
⑸ 污水處理廠現場檢查表怎麼填寫
1.污水處理廠的企業信息:
企業名稱、法人、聯系電話、組織機構代碼版等信息如實填寫。
2.進出水水質權:
分別填寫設計進出水質與實際進出水水質,主要為COD、氨氮和pH值。
3.月用電量,以電業部分的計量值為准
4.生活污水與工業污水比:大致的比值,可參考設計時的指標。
5.污水治理工藝:如傳統活性污泥、A/O工藝、SBR等主導工藝
6.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情況及監測內容、數據:運行是否正常,監測的主要項目(如流量、pH值、DO、在線COD等)
6.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污水日處理量,污水處理達標率、月累計處理水量,設施設備的完好率
7.當月污泥處理簡要情況:污水日處理量,月累計處理泥量、污泥處理方式、污泥處理用葯量
8.中控系統運行情況:中控系統主要監測指標,處理報警數量、數據統計情況
8.當月停修、事故記錄:中修、大修、污水設施設備事故情況
9.本次檢查總體情況及結論:污水處理量、污泥處理量、噸水成本、設備完好率等。
⑹ 醫療廢物,污水工作人員防護檢查表怎樣寫
組織管理 是否對本單位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 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查書面 記錄) 自行建有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醫療衛生機構是否定期對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污 染防治和衛生學效果進行檢測、評價,並將檢測、評價效果存檔、報告(查書 面資料) 對醫療廢物管理和處置工作是否實施督查、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查書面資 料) 是否設置專門的分類收集點 設置的分類收集點是否做到相對獨立 分類收集 (抽查二個 醫療廢物產 生較多的部 門(注射室 、口腔、手 術、化驗室 、產科等) 設置的收集地點是否標明收集醫療廢物類別的文字說明或示意圖 是否全部使用專用包裝袋(盒)分類收集醫療廢物,是否有醫療廢物警示標識 專用包裝物(容器)是否有中文標識(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 需要的特別說明等) 不同類別的醫療廢物是否有混合收集的情況 部門內的地面上是否有丟棄的醫療廢物 在操作台以外的場所是否存在未及時收集整理的醫療廢物 醫療廢物登記表格基本項目是否齊全,填寫內容是否是缺項(來源、種類、重 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去向、經辦人簽名等項目) 是否將醫療廢物包裝物載於周轉箱(桶)或封閉容器中轉運 運送醫療廢物容器或工具上是否印有醫療廢物警示標識或文字說明 運送醫療廢物的時間和路線未作具體規定,運送線路是否符合要求(查書面資 料) 是否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 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和生活垃圾 使用後的醫療廢物運送工具是否在指定的地點消毒和清潔(查書面記錄)
⑺ 建築工地廢水排放檢查記錄表怎麼填寫表裡的內容
記錄各種信息,位置,負責人,工程當前狀態,有無異常問題等。
⑻ 醫院污水測試余氯記錄標準是多少是2-8mg/l還是0.5mg/L
標准為0.5mg/L。
0.5mg/L的限制指的是直排,就是入河流、湖泊、海洋的。而採用有效氯消毒排入市政管網的,則是2-10mg/L的范圍。總余氯指的是游離氯與結合氯的總和,游離氯如次氯酸,結合氯如次氯酸與氨反應生成的氯氨,該反應為可逆反應。
國家不提倡採用有效氯對污水進行消毒,但還沒出台標准依據。部分省已經對余氯有嚴格要求,因為有效氯會與有機物發生氯代反應生成致癌物質,且難以去除。
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為:一級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 ≥ 1h ,接觸池出口總余氯 3-10 mg/L 。二級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 ≥ 1h ,接觸池出口總余氯 2-8 mg/L 。採用其他消毒劑對總余氯不作要求。
(8)醫院污水檢查記錄表擴展閱讀:
有效氯測定方法-碘量法原理
洗滌劑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與碘化鉀起氧化作用,釋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碘,根據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消耗量計算出有效氯含量。
余氯對人危害
余氯,作為一種有效的殺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過80%的水廠使用著。所以,市政自來水中必須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確保飲用水的微生物指標安全。但是,當氯和有機酸反應,就會產生許多致癌的副產品,比如三氯甲烷等。
自來水余氯濃度過高的話,主要危害有:刺激性很強,對呼吸系統有傷害。易與水中有機物反應,生成氯仿等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