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黎里污水整治

黎里污水整治

發布時間:2021-12-28 18:26:14

Ⅰ 2004年蘇州吳江有什麼大的事件

一、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探索農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農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45%以上;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鎮覆蓋率100%,行政村覆蓋率100%,人口覆蓋率95%以上;大幅提高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金標准;進一步完善特困人群醫療救助機制。責任單位:市勞動和社保局、衛生局、市委農辦。
二、加快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建設吳江市預防保健中心(疾病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婦保所和傳染病房),完善預防保健的三級網路。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建設局。
三、推進城鄉統籌就業。搞好勞動力中介機構建設;加大就業與再就業培訓工作力度,全年完成就業培訓1萬人,新增就業崗位4萬個,積極安置本地勞動力就業。責任單位:市勞動和社保局。
四、建設「綠色吳江」。大力推進全市綠化景點建設,松陵城區新增公共綠地900畝,建成垂虹景區;完成農村綠化面積1.2萬畝;加快「綠色通道」建設。責任單位:市城管局、農林局,吳江經濟開發區。
五、提高城鄉水環境質量。擴建松陵城區污水處理廠,增加1.5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建設盛澤鎮、桃源鎮、平望鎮、蘆墟鎮和黎里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沿太湖各鎮污水處理廠;加強市區內外河道水體的循環,啟動西塘河整治工程,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責任單位:市建設局、環保局、水利局,盛澤鎮、桃源鎮、平望鎮、蘆墟鎮、黎里鎮。
六、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建設市區10條道路的路網延伸工程和市區部分路段、商業街的亮化工程;繼續抓好動遷房建設,市區拆除舊房、遷出工廠20萬平方米,加快定銷商品房的建設進程,新開工定銷房不少於20萬平方米;建設市體育訓練館和南郵吳江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二期工程;松陵城區基本實現天然氣供氣,用戶達到6000戶。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城投公司,體育局。
七、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新增更新城鄉公交車50輛,新建一批公交場站設施,進行中巴車線路的公交化改造,提高城鄉公交線路的延伸覆蓋率;建成300個公共停車泊位;適度進行城市計程車擴容。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建設局。
八、實施食品葯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加大「菜籃子」和葯品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責任單位:市質監局、葯監局、農林局、衛生局。
九、建設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完善市水產品質量檢測站功能;有效實施好品牌戰略,新增省級乃至全國名牌產品1-2隻,爭取申報認證2隻綠色食品,搞好省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整體推進試點市建設。責任單位:市水產局。
十、建立突發事件應急保障系統。提高對突發事故和各種災害的應急處理能力,完善市應急救援和指揮通信系統以及全市范圍內的110、119、120應急聯動體系,新增消防雲梯車1輛、救護車3輛;建設「平安吳江」。責任單位:市公安局、衛生局、消防大隊。

Ⅱ 關於水的名言警句 要有作者

●在平靜的水裡,上帝會保佑我:在驚濤駭浪里,我只能保護自己。(喬·赫伯特)

●當你被水噎住的時時候,你還能喝別的什麼飲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亞里士多德)

●死水滋生毒素(威·布來克)

●洪水可以從涓滴的細流中發生(莎士比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夜之寒結不成厚冰(歐洲)

●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愛獻生)

●堅冰已經打破,航道已經開通

●冰炭不同器,日月不並明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南北朝·吳均)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雲燒益州(唐·李商隱)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宋·蘇軾)
●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愛獻生)

●堅冰已經打破,航道已經開通

●冰炭不同器,日月不並明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南北朝·吳均)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雲燒益州(唐·李商隱)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宋·蘇軾)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里碎殘紅(宋·王杲)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東來(宋·曾公亮)

●大波一跳入半天,粉碎銀山成雪片(宋·楊萬里)
水是萬物之首(布來基)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唯有水最珍貴(平達)

●井涸方知方珍貴(托·富勒)

●柔軟的雨水可以滴穿堅硬的大理石(黎里)

●滴水穿石並非由於水滴有巨大的力量,而是由於水一滴接著一滴(伽里俄蓬圖斯)

●水可以洗滌萬物(葡萄牙)

●污水也能滅火(英國)

●在平靜的水裡,上帝會保佑我:在驚濤駭浪里,我只能保護自己。(喬·赫伯特)

●一口泉眼噴不出兩樣水(托·富勒)

●當你被水噎住的時時候,你還能喝別的什麼飲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亞里士多德)

●死水滋生毒素(威·布來克)

●洪水可以從涓滴的細流中發生(莎士比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夜之寒結不成厚冰(歐洲)

●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愛獻生)
●落日千帆低不度,驚濤一片雪山來(明·李攀龍)

Ⅲ 蘇州汾湖市政養護有限公司怎麼樣

蘇州汾湖市政養護有限公司是2012-02-13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吳江區黎里鎮汾湖大道558號。

蘇州汾湖市政養護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5095900043772,企業法人沈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蘇州汾湖市政養護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市政雨污水管網及道路的養護管理;新建污水項目的投資建設;污水管網、泵站、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水利整治;水利環境建設。(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蘇州汾湖市政養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蘇州蘆墟生態公園一圈多少公里

吳江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北緯30度45分36秒-31度13分41秒,東經120度21分4秒-53分59秒。東接上海市青浦區,南連浙江省嘉興市和桐鄉市,西臨太湖,北靠蘇州市吳中區,東南與浙江省嘉善縣毗鄰,東北和崑山市接壤,西南與浙江省湖州市交界。全市總面積為1176.68平方公里(不包括所轄太湖水面)。市人民政府駐松陵鎮。
吳江市全境無山,地勢低平,自東北向西南緩慢傾斜,南北高差2.0米左右。田面高程一般3.2-4.0米,最高處5.5米,極低處1.0米以下。境內河道縱橫,湖盪棋布,水面積2.67萬頃(合40.06萬畝,不包括所轄太湖水面),佔全市總面積的22.70%。土壤以壤土質的黃泥土和粘土質的青紫泥為主,其次為小粉土,還有少量的灰土和堆疊土地。

吳江歷史悠久。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吳江建縣,縣治設松陵,屬蘇州。元元貞二年(1296年)吳江縣升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復為縣。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吳江縣偏西地設震澤縣,偏東地為吳江縣。1912年吳江、震澤兩縣復合為吳江縣,隸屬江蘇都督府。1949年4月29日吳江解放,建立人民政權。全縣先後分設8個區、10個區、9個區、5個區。1957年全縣撤區並鄉,共設23個鄉,7個縣屬鎮。1958年全縣農村成立20個人民公社,1962年又增設3個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鄉村建制,黎里鎮與黎里鄉合並,實行鎮管村,全縣共設7個鎮,22個鄉,1985年又有5個鄉鎮合並。自1987年起全縣各鄉陸續撤鄉建鎮。1992年撤縣建市,設有18個鎮,5個鄉。至2004年全市全面完成撤鄉建鎮,共設松陵、盛澤、同里、震澤、黎里、平望、蘆墟、桃源、橫扇、七都10個鎮。

2003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772186人,比上年增加2763人, 其中,男性人口384422人,女性人口387764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9.8%和50.2%。全市非農業居民231614人,全年出生4639人,出生率為6.0‰;亡5937人,亡率為7.6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9‰。
吳江人口以漢族為主,佔全市總人口的99.82%,並有回、壯、滿、苗、白、土、瑤、彝、畲等26個少數民族,約1558餘人,佔全市總人口的 0 .18%。

吳江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適合農作物和水生作物生長,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全境無山,地勢低平,自東北向西南緩慢傾斜,南北高差2米左右,田面高程一般3.2~4.0米,最高處5.5米,極低處1.0米以下。土壤以壤土質的黃泥土和粘土質的青紫泥為主,其次為小粉土。全市耕地面積 70萬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麥子、油菜和蠶桑、苗木等,水生作物有席草、蓮藕、芡實、茭白等。境內河道縱橫,湖盪密布,水面積2.6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22.7%,水產資源豐富,主要有太湖大閘蟹、太湖銀魚、太湖白蝦。太湖白魚、南美對蝦、羅氏沼蝦、青蝦、塘鱧魚、加州鱸魚、鱖魚、甲魚等。吳江畜禽養殖頗具規模,近幾年還逐步引進了鴕鳥、獺兔、肉鴿、梅花鹿等名特優新品。

吳江東臨上海、西瀕太湖、南接杭州、北依蘇州。市政府所在地松陵鎮。四通八達的水陸空交通把吳江與上海、蘇州、杭州等大城市聯成一體。
公路方面:滬蘇浙高速公路、318國道(上海-吳江-浙江-西藏)東西橫穿吳江全境。蘇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張家港-杭州)南北縱貫吳江全境。從吳江通過高速公路到上海只需45分鍾,到杭州只需60分鍾。所有鎮20分鍾內上高速公路、30分鍾內到達市區、過境車輛40分鍾內離境。
航空方面:吳江至上海虹橋機場54公里,距浦東機場86公里,距杭州蕭山機場150公里,距南京祿口機場226公里。
海運方面:吳江距上海港140公里,距乍浦港100公里,距寧波港340公里,距張家港港口140公里。
鐵路方面:北與京滬鐵路蘇州站22公里,南與嘉興站40公里。
水運方面:溝通長江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全年可通航500噸級船舶,可承擔集裝箱運輸。東距上海港100公里,東西穿越吳江的太浦河連接黃浦江,全年可通航500噸級船舶。

吳江市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54處,其中國家級1處,省級15處。具有典型江南水鄉氣息的同里古鎮,以其「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被譽為「東方小威尼斯」,尤以退思園的精巧構思、獨特布局和絕倫神韻而名聞遐邇。退思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與「兩堂三橋」(嘉蔭堂、崇本堂和太平橋、吉利橋、長慶橋)融成一體,相得益彰。明清商業街、羅星洲、南國茶樓、珍珠塔和陳去病故居等都已成了同里景緻的新亮點。同時吳江薈萃了盛澤先蠶祠、震澤慈雲寺塔、黎里柳亞子故居、松陵垂虹橋遺址等一大批人文古跡和風景名勝。吳江的古運河風光帶、環太湖旅遊圈和肖甸湖省級森林公園以其自然的優美景色和嫵媚風光也越來越成為人們觀光旅遊、回歸自然的勝地。

古往今來,吳江大地人文薈萃,英才輩出。自春秋起至明清的二千多年間,涌現了一大批著名的歷史人物。據資料反映,屬吳江籍或長期生活在吳江的歷史人物有140多名,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范蠡,西漢詞賦家嚴忌、嚴助父子,西晉文學家張翰,南朝梁陳間文學訓詁學家、畫家顧野王,唐代文學家陸龜蒙,宋代進士謝景初、謝濤,明代詩文家史鑒、沈顥、園林建築師計成,清代天文學家王錫闡、文學家吳兆騫、詞曲家徐曦、醫學家徐大椿等。到了近代,又誕育了辛亥革命風雲人物陳去病,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詩人柳亞子,革命烈士張應春,國學大師金松岑,文學家范煙橋等一大批傑出人物。

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吳江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鮮明的吳文化特色。吳江民間文學源遠流長,蘊藏豐厚,尤以蘆墟山歌的高亢嘹亮、感情真摯朴實、曲調優美清新、鄉土氣息濃厚,在吳中獨樹一幟。流傳的民間舞蹈、戲曲曲藝、民間工藝流派紛繁,各呈千秋。吳江人主食以大米為主,雜糧僅用作調節口味,其中盤龍糕、閔餅、麥芽塌餅、熏豆、震澤黑豆腐乾等都是吳江頗具特色的名吃名點。

全市農業圍繞「做優糧油業、做美林木花卉業、做精蠶桑業、做大畜牧業、做特蔬菜業、做強水產業」的總體思路,不斷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2億元,比上年增長3.8%。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比例調整到40.5:59.5,制定農產品標准化操作規程37項,建立並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30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41隻,綠色農產品6隻。農業利用外資迅速發展,全年利用外資項目45隻,合同外資5850萬美元。農村十件實事開始實施,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改善。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8.94萬千瓦,擁有各類大中型農用拖拉機466台。
全市工業以特色產業為依託,積極做大做強板塊經濟, 形成了絲綢紡織、電纜光纜、電子資訊三大支柱產業和「一鎮一業」區域集群板塊經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全市有6個產業集群列入省重點扶持的20個產業集群之列;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全市年銷售額超億元的企業110家,比上年增加25家;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吳江「亨通光纜」成功上市;產品調優、調新工作不斷推進,全市已有注冊商標1951隻,知名、著名商標39隻,擁有蘇州市級以上名牌產品78隻。2003年我市被評為全國新六大綢都之一,橫扇鎮被評為江蘇省羊毛衫名鎮。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經濟效益進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 901.16億元,比上年增長40.0%,完成工業增加值152.75億元,比上年增長28.7%, 實現產品銷售收入840.13億元,利潤總額20.4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6.6%和 18.8%。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 320.26億元,比上年增長94.1%,私營個體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33.28億元,增長 27.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50.24億元,比上年增長31.6%,實現工業增加值112.2億元, 利潤總額12.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9%和27.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38.9%,比上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全市工業用電量迅猛增長,全年累計工業用電量達49.3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8.3%,增幅居蘇州五(縣)市之首。

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2002年,全市完成三產增加值 86.91億元,比上年增長 13.73%,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7.05%,吸納全社會就業人員13.18萬人。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3.97億元,比上年增長 14.86%。全市擁有各類商品市場99家,超億元的有8家,年交易額達184億元,其中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年成交額達148億元,在全國百強商品批發市場中排名第九位。市場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 99.4%,商品零售物價總水平為 99.6%,分別比上年下降1.1和0.2個百分點。 旅遊總收入16.5億元,比上年增長 18%,接待中外遊客225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 12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 18.1%和 20%。 郵電通信業完成增加值3.26億元,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2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 15.19%和 15.23%。至年末,全市交換機總容量達到38.99萬門,固定電話用戶總數已達27萬戶,主線普及率達到每百人35.1線。吳江寬頻IP城域網建成開通,並覆蓋全市各鎮,電信網際網路用戶達3.99萬戶。 全年房產交易額7.4億元,商品房開發面積達47.56萬平方米,均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全年共發放各類汽車牌照5169張,其中發放私車牌照3642張,分別比上年增長41.73%和 24.57%。

積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工作方法,全市「三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73.4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3.7%,其中出口32.83億美元,進口40.65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8.5%和108.1%。出口總額占生產總值比重達96.7%,比上年提高38.3個百分點。 在出口額中,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為29.4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8.2%。至年末全市有4家企業列入全國進出口企業500強,2 家企業列入全國出口企業200強,有4家企業列入全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全年新增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62家,總數達195家,全市開展進出口業務的企業為349家。

全年累計新批外資項目 259項,注冊外資 12.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 62.9 %,其中增資 59項,注冊外資1.69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 5.38億美元,增長29.5%。全市新批項目中投資超千萬美元的 26 項,比上年增長52.8%。投資行業進一步優化,除IT行業外,紡織、房地產行業逐漸成為吸引外資的熱門領域,全年紡織行業引進項目83項,佔全部項目的32%。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穩步增長。全年新簽對外承包勞務合同額4603.96萬美元,完成營業額4640.66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5.1 %和97.2%。全年累計外派勞務人員272人,年末在外勞務人員共計765人。

全市金融部門認真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各項金融業務取得了可喜的增長。年末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300.11億元,比年初增加91.35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149.73億元,比年初增加36.6億元,人均儲蓄額達19425元,比上年提高4730元。年末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達223.5億元,比年初增加90.55億元,增量是去年的2.3倍,其中短期貸款餘款150.15億元,比年初增加46.25億元,年末消費貸款余額27.6億元,比年初增加12.8億元。年末簽發承兌匯票余額26.2億元,比年初增加16.54億元,開具信用證余額2.97億美元。年末不良貸款率為5.4%,比年初下降4.72個百分點。全年累計現金收入1086.8億元、現金支出1186.2億元,累計凈投放99.4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健康、穩定的金融環境,為全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保障。

保險市場健康發展,保費收入大幅增長。全年保險機構保費收入5.6億元,比上年增長35.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3億元,壽險保費收入4.3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7486萬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財產險給付6800萬元,壽險給付686萬元。證券市場健康發展,全年實現證券交易額41.1億元,全市擁有上市公司3家。

郵電通信業持續快速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59億元,比上年增長36.7%。全年發送函件349萬件,特快專遞23.54萬件,報刊2455萬份;年末郵政儲蓄余額 11.96億元,比上年增長33.6 %。年末市話和農話用戶289797戶,比上年增加19808戶,其中小靈通用戶60433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50萬戶,比上年增長104.1%,年末電信網際網路用戶為46950戶。

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加快,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持續提高。200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906元,比上年增加 296元;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3605 元,比上年增加287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0元;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加,年末城鄉居民儲蓄余額為113.12 億元,比年初增加21.60億元,人均儲蓄達1.47萬元;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5平方米,同比增長32.70%。勞動就業情況良好,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全面實施,覆蓋面不斷擴大。2002年,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千人幫萬人」、「春蕾助學」希望工程、局村掛鉤扶持薄弱村等一系列活動,弱勢人群基本生活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與上年持平。

城鎮建設進一步加快。2002年共投入 12億元,相繼完成了一批重點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松陵城區先後建成了3大景觀廣場,新辟了5大公共綠地,新增了一批園林綠化達標單位和住宅小區,並對22條主要道路、河道綠化帶和松陵公園進行了全面改造;至年底,松陵城區綠地總面積達到341.8萬平方米,綠地率達到32.46%,順利通過了省園林城市考核驗收。同時,還先後完成了市區部分路段的改造工程,完成了震桃公路、環太湖公路和 227省道至我菀坪段改建、蘇嘉杭高速公路吳江互通接線、松陵至大觀園莘塔段公路建設等工程,完成了220千伏盛澤目瀾輸變電建設工程,完成了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區一期工程;蘇州繞城高速公路吳江段已基本完成路基、橋梁等前期工程,5萬噸級盛澤污水處理工程已進入運行,「西氣東輸」一期工程進入前期准備階段,市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已招入首屆新生,總投資達9.22億元的區域供水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各鎮在積極配合支持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的同時,加大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也相繼完成了一批鎮級重點工程建設項目。

2002年,我市在松陵城區重點實施了街容路景、環境衛生、城郊結合部環境、路燈及交通秩序五大整治工程,城區市容市貌得到進一步改善,環境衛生保持了較高的水平,年底順利地通過了國家衛生城市復查驗收。與此同時,各鎮切實加強城鎮管理工作,全市城鎮綜合管理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2002年,全市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新的成果,實現了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

科技:大力推進科教興市戰略,獲得了省科技進步先進縣(市)稱號。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80項,其中工業91項,農業89項。擁有民營科技企業62家,其中有4家被列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1家被省科委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共有61項產品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產品。

教育:教育現代化步伐加快,通過了省級教育現代化建設先進縣(市)驗收,被國家教委確定為10個素質教育實驗縣(市)之一。全市小學學生的入學率。鞏固率和升學率均達 100%;初中入學率、鞏固率和升學率分別達到100%、99.95%、99.11%;初中升高中比例為96.46%;普通高考錄取率為84.7%。南京郵電學院吳江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已招入首屆新生。

文化: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文藝創作新品不斷,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水平進一步提高。市、鎮兩級圖書館藏書量達63.8萬冊,在全國率先實現鎮鎮建成萬冊圖書室,市圖書館實現計算機管理。有線電視光纜全市聯網,成為全省第三個有線電視聯網市。文化市場管理和文物保護進一步加強。

衛生: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市一、二、三院得到改造,全市已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6個,床位數1822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127人,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國家衛生城市成果進一步鞏固,同里鎮通過國家衛生鎮驗收。

體育:市體育館建成投入使用,並已成功承辦了省運會體操競賽項目。群眾性體育運動蓬勃開展,全市體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

計劃生育:計劃生育工作得到全社會重視,人口素質不斷提高。年末,全市總人口為76.94萬人,比上年減少 897人;全年出生4791人,計劃生育率達 99.76%,出生率為 6.22‰;亡 5622 人,亡率為7.3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8‰。

社會治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取得新的進展。鎮級綜治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強化,各項防範措施得到進一步深化,各工業小區安保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同時,進一步強化了外來流動人員管理,全市18萬外來人員中已有一半以上實現集中住宿,統一管理。

●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市;
●全國文化體育科技計劃生育先進市;
●全國素質教育實驗區和國家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市;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地區;
●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
●全國農網改造先進集體;
●中國健康城市創建試點市;
●江蘇省首批文明城市;
●江蘇省雙擁模範城;
●江蘇省科普示範(縣)市。

Ⅳ 求助:需要江蘇吳江的具體資料

吳江地圖吳江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北緯30°45′36″-31°13′41″,東經120°21′4″-53′59″。東接上海市青浦區,南連浙江省嘉興市和桐鄉市,西臨太湖,北靠蘇州市吳中區,東南與浙江省嘉善縣毗鄰,東北和崑山市接壤,西南與浙江省湖州市交界,由蘇州市代管。全市總面積為1192平方公里,地處水鄉河道縱橫,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吳江市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退思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1年為全國百強縣第二名。

中文名稱: 吳江市
外文名稱: Wujiang County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江蘇蘇州
下轄地區: 松陵、七都等。
政府駐地: 松陵鎮
電話區號: 0512
郵政區碼: 215200
地理位置: 太湖沿岸
面積: 1192平方千米(含太湖)
人口: 797000餘人
方言: 吳語太湖片
氣候條件: 江南氣候
著名景點: 同里古鎮,靜思園,肖甸湖森林公園, 震澤慈雲塔
車牌代碼: 蘇E
時間: UCT+8
目錄
人文歷史旅遊景點民俗風情吳江美食農林牧漁業金融保險業科技和教育工業和建築業吳江當代名人人口、民族及生活水平文化、衛生和體育交通、郵電和旅遊業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城鎮建設和環境保護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介紹
吳江市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吳江市[1]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北緯30°45′36〞-31°13′41〞,東經120°21′4〞-120°53′59〞。東接上海市青浦區,南連浙江省嘉興市和桐鄉市,西臨太湖,北靠蘇州市吳中區,東南與浙江省嘉善縣毗鄰,東北和崑山市接壤,西南與浙江省湖州市交界。總面積1093平方千米。總人口797240人(2009年底)。 吳江市轄9個鎮:松陵鎮、同里鎮、汾湖鎮、平望鎮、盛澤鎮、橫扇鎮、七都鎮、震澤鎮、桃源鎮。市人民政府駐松陵鎮。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101處,其中國家級3處,省級23處。具有典型江南水鄉氣息的同里古鎮,以其「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被譽為「東方小威尼斯」,尤以退思園的精巧構思、獨特布局和絕倫神韻而名聞遐邇。退思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與「兩堂三橋」(嘉蔭堂、崇本堂和太平 吳江市同里
橋、吉利橋、長慶橋)融成一體,相得益彰。明清商業街、羅星洲、南國茶樓、珍珠塔和陳去病故居等都已成了同里景緻的新亮點。同時吳江薈萃了 震澤慈雲寺塔
盛澤先蠶祠、震澤慈雲寺塔、黎里柳亞子故居、松陵垂虹橋遺址等一大批人文古跡和風景名勝。吳江的古運河風光帶、環太湖旅遊圈和肖甸湖省級森林公園以其自然的優美景色和嫵媚風光也越來越成為人們觀光旅遊、回歸自然的勝地。 城鎮建設進一步加快。2002年共投入12億元,相繼完成了一批重點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松陵城區先後建成了3大景觀廣場,新辟了5大公共綠地,新增了一批園林綠化達標單位和住宅小區,並對22條主要道路、河道綠化帶和松陵公園進行了全面改造;至年底,松陵城區綠地總面積達到341.8萬平方米,綠地率達到32.46%,順利通過了省園林城市考核驗收。同時,還先後完成了市區部分路段的改造工程,完成了震桃公路、環太湖公路和 227省道至我菀坪段改建、蘇嘉杭高速公路吳江互通接線、松陵至大觀園莘塔段公路建設等工程,完成了220千伏盛澤目瀾輸變電建設工程,完成了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區一期工程;蘇州繞城高速公路吳江段已基本完成路基、橋梁等前期工程,5萬噸級盛澤污水處理工程已進入運行,「西氣東輸」一期工程進入前期准備階段,市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已招入首屆新生,總投資達9.22億元的區域供水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各鎮在積極配合支持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的同時,加大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也相繼完成了一批鎮級重點工程建設項目。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吳江市全境無山,地勢低平,自東北向西南緩慢傾斜,南北高差2.0米左右。田面高程一般3.2-4.0米,最高處5.5米,極低處1.0米以下。境內河道縱橫,湖盪棋布,水面積2.67萬頃(合40.06萬畝,不包括所轄太湖水面),佔全市總面積的22.70%。土壤以壤土質的黃泥土和粘土質的青紫泥為主,其次為小粉土,還有少量的灰土和堆疊土地 土質 :地質屬湖泊沉積平原,除表層經人類活動堆積外,其餘均為第四季沉積區,坡度平緩,一般呈水平成層,交互層或夾層,較有規律; 地質特點:地勢高,地耐力強;土質以粘土為主; 地震設防:無地震區域(基本裂度屬6度設防區)。 吳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鄉澤國」。大小數百個湖泊點綴在城鄉間,全市境內河道縱橫,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特別是古鎮同里,路由橋通,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被譽為「醇正水鄉、舊時江南」。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浩淼的太湖以及汾湖、九里湖等自然景觀各具特色。 吳江市交通圖
吳江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左右,年平均相對濕度7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平均氣壓1015.7hpa,年平均風速3.2M/S。 風向 :常年最多風向為東南風(夏季),其次為西北風(冬季);無霜期200~240天;年日照45%。 適合農作物和水生作物生長,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全市工業經濟中的比重首次超過絲綢紡織業,成為第一大產業。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全市年銷售額超億元的企業131家,比上年增加67家,超10億元企業16家,比上年增加6家。爭創國家級名牌產品實現零的突破,「茶花」牌真絲綢獲中國名牌產品,「亨通光電」、「永鼎」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開創了我市名牌產品發展的新局面。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2004年,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 1210.5億元,比上年增長34.3%,完成工業增加值191.6億元,比上年增長25.4%,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139.11億元,比上年增長29.3%。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 457.7億元,比上年增長32.6%,個體私營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54.3億元,比上年增長31.3%。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47億元,比上年增長35.7%,實現工業增加值160.9億元, 利潤總額19.8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89%和41.9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54.55%,比上年提高了4.3個百分點。全市工業用電量迅猛增長,全年累計工業用電量達68.1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8.1%。 第三產業 全市商業企業以加快商業布局與經營業態調整為抓手,商貿流通結構有了新的調整,建成了永康路商業街,時代超級購物中心、好旺廣場相繼開業。居民消費信心明顯提升,新一輪消費升級快速展開,節日消費和餐飲消費成為亮點。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7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51.35 億元,增長19.7%;餐飲業零售額8.35億元,增長32.02%。全年個體行業零售額22.43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商品交易市場成交活躍,市場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建了恆大國際裝飾城、盛澤紡機市場等一批專業市場,各類市場實現交易額達303億元,比上年增長 29.1%,其中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年成交額達250億元,在全國紡織品服裝專業市場中排名第二位、綜合類市場排名第四位。 完善旅遊基礎設 吳江街區一角
施,開發都市旅遊產品,提升旅遊服務水平,旅遊事業方興未艾。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3億元,比上年增長27.8%,接待中外遊客33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5%。 至年末,全市共有星級賓館13家、旅行社9家。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社會綜合運輸能力大幅提高。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年末全市擁有各類機動車18.27萬輛,比上年凈增24406輛,增長15.4 %,其中各類汽車29667輛,私人汽車21200 輛,分別比上年增長16.8 %和29.9%。交通部門全年完成客運量1177.11萬人,客運周轉量55553.72萬人公里。全年新增公共停車位500多個,新增計程車104輛,農村19條線路47輛中巴車實現公交化運營。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吳江市2006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42.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出口71.73億美元,進口70.97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9%和4.3%。在全市進出口貿易中,外商投資企業仍是絕對主力,年進出口總額為130.88億美元,其中出口63.69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0%和12.7%。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額和出口總額佔全市進出口總額和出口總額的91.72%和88.8%。進出口首次扭轉了多年來出口貿易逆差的局面,實行了出口貿易順差。在商務部評定的全國進出口500強企業和出口200強企業中,有10家企業進入進出口500強,4家同時進入出口200強。 2006年累計新批外資項目268項,注冊外資10.74億美元,增資項目107項,注冊外資2.92億美元,合計新增注冊外資13.66億美元 ,比上年增長13.3%;實際到帳外資6.7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0%。全市新批項目中注冊外資超千萬美元的43項。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有了新起色。全年新簽外經合同額3214.7萬美元,完成營業額3319.1萬美元,新批外派勞務人員138人。新批准投資境外企業3家。
編輯本段社會保障
吳江市2006年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年末人數為38.3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年末人數為2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年末職工人數為35.94萬人;參加工傷、生育保險年末職工人數分別為21.98萬人和21.78萬人。城鎮基本養老、失業、醫療三大保險覆蓋率達98.5%。農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土地換保障總人數12.91萬人。調整和完善了社會保險、醫療保險和農保土保政策,兩次上調了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人均增資232元。新型合作醫療鎮、村覆蓋率達100%,參保率 96 %,人均籌資為130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積極推進,保障標准逐年提高。年末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1328人,比上年增加991人,其中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分別為1912人和9416人,全年累計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資金1267萬元。年末,全市擁有各級民間職業介紹機構73個,公益性職業介紹機構13個。全年新增勞動就業崗位9.24萬個,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2.67萬人,安置城鎮職工再就業1.4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社會福利事業蓬勃發展。全年社會福利彩票銷售額4387萬元,接收社會捐贈款678.58萬元。
吳江市2006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74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農業產值13.06億元。夏糧畝產263.1公斤,油菜畝產160.4公斤,水稻畝產587.1公斤。生態農業、旅遊農業較快發展。年末累計無公害農產品71隻、綠色農產品86隻、有機農產品3隻。建成了全國首家受農業部委託的縣級農產品檢測中心。吳江苗圃榮登2006年全國十佳苗圃榜首。震澤新申農庄被評為「江蘇省觀光農業園」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農村機械化綜合水平不斷提高,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主要糧食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6%。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6.09 萬千瓦,擁有各類大中型農用拖拉機380台,農林牧漁業用電量 8553萬千瓦時。全年完成水利工程總投資8500 萬元,防汛抗災能力進一步增強。
編輯本段金融保險業
吳江市2006年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618.58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471.06億元。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588.23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71.59億元,人均儲蓄額達34564元。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達433.93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餘款132.89億元。年末簽發承兌匯票余額104.93億元。全年累計現金收入1556.65億元、現金支出1675.18億元,累計凈投放118.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34億元。 2006年保險機構保費收入7.81億元,比上年增長12.3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77億元,壽險保費收入5.04億元。各類賠付3.41億元,比上年增長45.1%。證券市場加快發展。年末登記開戶數2.8萬戶,全年實現證券交易額140.90億元,比上年增長135.6%。全市擁有上市公司3家。
編輯本段科技和教育
吳江市2006年有19個項目、產品列入國家級項目,其中,國家火炬計劃9項,星火計劃5項,國家高新技術產品5項。省級項目、產品101項。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進一步推進。全市擁有省級以上高新科技企業54家,其中有8家被列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676.34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5.3%,共有62項產品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產品。夯實基礎,科技載體建設進一步加強,整合提升重點企業和重點行業的創新平台,已有17家企業建有工程技術中心,汾湖經濟開發區和松陵開發區相繼建立民營企業科技創業園。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實施工程。專利申請數1891件。 2006年全市共有小學52所、初級中學26所、高級中學8所、完全中學2所、中等職業教育3所;全市在校中小學學生總數91724人,其中小學在校學生為44148人,初中在校學生為31645人,普通高中在校學生為15931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學生為6897人,年末全市共有專任教師6695人。義務教育免費制度得到有效落實,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省規范教育收費示範縣(市)。
編輯本段工業和建築業
吳江市200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855.2億元,比上年增長24.9%,實現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837.54億元,比上年增長24.8%。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92.09億元,比上年增長25.5%,實現利稅總額69.80億元,比上年增長41.8%;銷售產值1462.93億元,比上年增長22.5%,產銷率為98.04%。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61.38億元,比上年增長18.8%;民營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63.65億元,比上年增長29.9%;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00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8.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67.80%,比上年提高了19.1個百分點。全市工業用電量較快增長,全年累計工業用電量95.1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8.5%。 吳江市集群產業取得強勢發展。3大支柱產業繼續發揮主導作用。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絲綢紡織、電纜光纜企業分別完成工業總產值785.7億元、384.06億元和122.42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6.6%,分別增長20%、18%和54%。三大區域經濟地位日益凸現。吳江經濟開發區、汾湖經濟開發區和盛澤鎮分別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70.73億元、134.57億元和291.75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0.2%。全市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197家,超 10億元企業25家。震澤鎮被命名為中國麻紡集群產業基地。亨通光電牌、永鼎牌、通鼎牌通信光纜、寶帶牌袋除塵器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新增省名牌產品8件,新增省著名商標8件。 吳江市建築行業發展平穩。2006年末資質以上建築企業75家,比上年增加9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8.62億元,比上年增長35.7%。全年施工房屋建築面積571.51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257.4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積87.53萬平方米。
編輯本段吳江當代名人
汪集楊 劉建康沈善炯 錢國梁 程開甲丁源 丁浩丁洵偉 衛興國 馬雲翔馬伯樂 王溥王元興 王文榮王長根 王宏基王紹華 王家斌 計鎮華 毛禮垣王鼎興 王雪蕉史天勤 史瀛仙葉祥苓 石福熙劉韻若 庄自立庄春榮 庄祥鳴 孫應銓孫雲蔚 呂榮春孫麥齡 孫陶亨孫棉齡 任家烈任家瑛 任家濰任曉善 朱聖庚朱明權 朱振華朱通華 沈立人 陸明德 陸仲文沈培德 沈丕安沈石安 陳永明 陳如鈞陳祥奎 肖佩玲邱秉權 吳慧吳澄宇 吳夢海吳蓮珠 吳建春 杜金觀 嚴復嚴子綱 嚴學高李為繆 李平嚴淑琴 李志英李林根 李榮琪邵紀淼 邵牧非邵桐蓀 楊文達楊再 宋玉蓀宋立人 張幼文楊景義 楊海榮 楊林常張仲寅 張德昭張崇高 張祖訓 金維埏金國雄 金永熙金永亮 周醒華 周炳南范滋德 范祖堯鄭蘭蓀 羅志野 龐金虎孟興發 於益民 鈕祖輝鈕德明 俞煥然 項小英項懷誠 柳重堪柳德康 趙學搏趙學源 趙振威施行覺 施曼珠聞荻江 費奇費雲鵬 袁剛胡新如 胡家麟 胡家駿胡式儀 胡文炯袁聖一 凌天翼 莫玉龍袁保宗 袁昌國顧行方 顧良凌樹洪 凌秋明 顧志澄 顧泠沅顧鈞基 陶靜華陶德華 唐可 唐覺 徐瑞徐安達 徐次達 徐昌裕徐松德 徐秋元徐潤達 徐梅江徐鴻鈞 徐景藩徐靜松 殷元騏殷志強 殷恭寬殷恭毅 錢任 錢今昔 錢初熹錢宗珏 錢國幀錢國梁 錢星良錢頌文 錢家俊錢淦榮 黃斐黃鍾 郭堯君錢景仁 黃振翹 黃嘉麟龔積球 程元龍 程人乾盛敬超 盛家廉蔣尚城 謝復新 鮑璇蔡佳辰 蔡正仁褚菊仁 蒯元璋潘慶齡 薛志明 汝信李懷志 唐仲英費孝通
編輯本段人口、民族及生活水平
2003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772186人,比上年增加2763人, 其中,男性人口384422人,女性人口387764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9.8%和50.2%。全市非農業居民231614人,全年出生4639人,出生率為6.0‰;死亡5937人,死亡率為7.6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9‰。2008年末總人口79.53萬。 2006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788438人,比上年增加5344人, 其中,男性人口391259人,女性人口397179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9.6%和50.4%。全市非農業人口256095人,全年出生5486人,出生率為6.96‰;死亡5542人,死亡率為7.0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7‰。年末,全市登記外來暫住人口55.92萬人。 吳江人口以漢族為主,佔全市總人口的99.82%,並有回、壯、滿、苗、白、土、瑤、彝、畲等26個少數民族,約1558餘人,佔全市總人口的 0 .18%。 吳江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5911元,比上年增長16.5%。據城鄉住戶抽樣調查統計,2006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0028元,比上年增長18.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14元, 比上年增長14.7%。居民消費不斷升級,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為14659元和6018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7%和18.9%。生活質量繼續改善,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5.1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52平方米。城鎮和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1.2%和37.3%。城鄉居民百戶家庭擁有電腦分別88台和43台。
編輯本段文化、衛生和體育
吳江市各種群眾性文藝演出層出不窮,2006年共開展各類文化活動530場次,觀眾達35萬人次。「十鎮聯動大型文藝巡迴演出」共演出20場次,上演節目300餘個,觀眾達30萬人次,極大地豐富了基層文化生活。新圖書館成為全省縣級市中第一個免費借閱的圖書館,全年共接待讀者41萬人次。啟動了公益性的「農家書香」建設工程,首批20個村的「農家書屋」達標並已掛牌。以保護和傳承為落腳點,有效管理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柳亞子舊居、師儉堂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蘆墟山歌、評彈、七都木偶崑曲分別作為吳歌、蘇州評彈、木偶崑曲支脈被列入國務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文化市場健康發展。全年新批文化娛樂經營單位64家、印刷經營單位23家。進一步推進廣播電視全覆蓋「戶戶通」工程,全年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9865戶。 2006年全市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5個;全市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492人,擁有床位數3915張,全年累計完成診療348萬人次,比上年增加98萬人次,收治病人5.85萬人,全市參加無償獻血10056人次。積極實施醫療惠民工程,出台和實施了《吳江市困難人群醫療救助辦法》和《吳江市惠民醫院實施方案》,全年共發放《特困醫療救助證》12117 張。 吳江市成功承辦了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圍棋賽、美國籃球明星賽、全國男排大獎賽、「魯能杯」全國乒乓俱樂部超級聯賽和全國拳擊爭霸賽等大型賽事。群眾體育活動取得新突破,全民健身月活動的開展,「農村體育健身工程」的全面推進,順應了群眾強身健體的需求。競技體育又有所收獲,在省第十六屆運動會中,我市贏得了27.75枚金牌,在全省52個縣(市)中名列第二。體育產業不斷發展。
編輯本段交通、郵電和旅遊業
吳江市2006年在全市62項重點項目中,交通建設項目11項,完成投資額20.07億元,使城鄉路網更趨完備。新建改建市鎮以上公路53公里,203省道和蘇同黎公路吳江段建成通車,滬蘇浙高速公路完成全線橋梁工程。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年末全市擁有各類機動車21.53萬輛,比上年凈增16642輛,增長8.4%,其中:私人汽車37975 輛,比上年凈增9508輛,增長33.4%。交通部門全年完成客運量1769萬人,客運周轉量87047萬人公里。新增城區停車泊位300個。市區人均擁有道路面積已達30.74平方米。 2006年完成郵政電訊業務總收入13.40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全年發送函件347.55萬件,特快專遞44.42萬件,報刊2028.76萬份;年末郵政儲蓄余額25.43億元,比上年增長29.2%。年末市話和農話用戶63.41萬戶,比上年增加4.63萬戶,其中小靈通用戶28.69萬戶, 比上年增長12.3%;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90萬戶,比上年增長30.4%。 2006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0.10億元,比上年增長28.5%,接待中外遊客601.39萬人,其中:海外遊客39.45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25.3%和52.2%;景區門票收入6526.97萬元,比上年增長84.3%;旅行社營業收入6835.42萬元,比上年增長34.9%。全市共有星級賓館19家、旅行社15家。同里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編輯本段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
吳江市2007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45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49.55億元,增長22.7%;農村消費品零售額49.90億元,增長15.2%。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89.69億元,增長19.4%;住宿、餐飲業零售額9.55億元,增長11.2%。全年個體行業零售額40.28億元,比上年增長2.7%。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全年實現商品銷售收入171.93億元,其中批發業136.70億元,零售業35.23億元。市場成交活躍,全市有各類市場64個,商品成交額563億元。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列入全省首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交易額首次突破500億元,達537.38億元。
編輯本段城鎮建設和環境保護
吳江市2006年重點建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額43.45億元,其中城市建設投入6.20億元;基礎設施投入8.15億元;電力建設投入2.31億元。市公共衛生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永鼎醫院等重點工程相繼建成,5項輸變電工程基本竣工。震澤中學及體育場建設、天然氣工程等社會事業項目進展順利。新增天然氣用戶4000戶。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43.8%。按戶籍人口計算,城市化率64.2%。 吳江市以創建國家生態城市為抓手,認真落實環保責任制,抓好重點行業和企業污染減排工作。依法關閉了15家小化工企業、車間,取締42家廢舊塑料回收加工點,整治86家噴水織機企業。全市各鎮全部進入環境優美鄉鎮行列,創建成省級生態村70個。全市以鎮為單位建設了較為完善的污水管網系統,實行污水集中處理、統一排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污水處理率達83.4%。
編輯本段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40億元,增長15.9%;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9%,COD、SO2排放量分別下降4.5%和4%,完成工業投資額150.74億元,比上年增長6.5%。在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個體私營經濟完成投資額186.44億元,增長23.5%,佔比79.0%。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累計達819個(不含房地產和私人建房),計劃總投資335.29億元,其中個體私營投資項目665個,占總量的81.2%。本年新開工項目610個,上年結轉項目209個,年末已竣工投產項目512個。實現新增固定資產167.55億元,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71.0%。 吳江市房地產開發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06年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50.16億元,比上年增長35.9%;累計施工面積497.56萬平方米, 比上年增長16.82%,竣工面積109.2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4%;商品房銷售面積132.5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0.0%,銷售金額49.37億元,比上年增長70.2 %。

Ⅵ 從嘉興南湖余新鎮到江蘇吳江黎里怎麼做公交車

201路
嘉興火車站 6:20-18:00
余新 6:15-18:00
間隔:15-30分鍾
途經:嘉興火車站-甪里街紡工路-民豐醫院-甪里街東塔路-東大營-甪里街雙溪路-雙溪路涇水路-東柵中心小學西-南湖區國稅局-雙溪路凌公塘路-南湖國際實驗學校西(行政審批中心西)-國際中港城西-高中園區西-由拳路雙溪路-車管所-曹庄加油站-曹庄-曹庄郵電局-普光-萬安橋-余新成校-污水處理廠-南江苑-信達南郡-余新鎮中心小學-余新鎮公交樞紐站

Ⅶ 蘇州吳江怎麼樣

還可以,知名企業也比較多的,靠蘇州和上海都比較近,吳江市區到蘇州市區15分鍾私家車,到上海也就45分鍾左右。吳江盛澤絲綢之鄉,經濟十分發達,桃源服裝紡織之鄉,工作好找。說了多了也沒用,自己去了才知道。。

閱讀全文

與黎里污水整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製糖企業如何治理廢水 瀏覽:605
直飲水機臟了會怎麼樣 瀏覽:987
凈水器廢水還能洗菜嗎 瀏覽:1000
企石工廠污水排放 瀏覽:77
反滲透膜上的活性炭怎麼回事 瀏覽:895
濾芯漏機油怎麼能看出來 瀏覽:602
瓷器上的水垢如何清除 瀏覽:192
凈水器變甜需要什麼材料 瀏覽:148
集成灶為什麼一定要用純凈水 瀏覽:700
鋁廠廢水成分 瀏覽:999
德固賽UN系列樹脂 瀏覽:160
過濾機不出水 瀏覽:103
原生質體是半透膜嗎 瀏覽:286
純水什麼都能溶解嗎 瀏覽:695
亞特藍飲水機冷飲怎麼用 瀏覽:770
接觸除垢劑潔廁靈過敏 瀏覽:269
極速飲水機燒水怎麼不燙了 瀏覽:66
太陽能除垢劑對身體有害嗎 瀏覽:652
心想即熱飲水機怎麼拆濾芯 瀏覽:381
tcl空氣凈化器800系列怎麼樣 瀏覽: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