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長江污染的資料
於自然條件優越,歷史悠久,長江流域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化水平較高的地區之一,流域經濟總量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例超過50%,流域內城市有186個,人口超過200萬的特大城市有4個。
據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陸健健等有關專家介紹,長江流域年污水排放總量多達250多億噸,佔全國4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污水未經有效處理,就直接排入長江,雖然近年來國家在長江的污染治理上進行了大量投入,但長江水污染形勢仍然比較嚴峻。目前長江幹流60%的水體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工業和人口比較密集的長江中下游上千公里河段,沿岸水質基本都在三類和四類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的上海市,也只有在江中心長興島一帶,才能取到三類水作為上海市的飲用水源。
此外,長江部分支流的污染和流域內湖泊的富營養化問題也很突出。據環保總局提供的數據,長江38條主要幹流上的72個監測斷面,能達到三類以上水質的斷面只有46個。與此同時,長江流域面積大於0.5平方公里的4000多個湖泊,半數以上也已處於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狀態,其中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武漢東湖等,均達到了富營養化程度。
據了解,長江的污染來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的污染。工礦企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是長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據環保總局統計,2003年,長江流域廢水排放總量已達163.9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72.5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91.4億噸;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481.4萬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131.8萬噸,生活污水排放量346.6萬噸。
其二是農業面源污染嚴重。主要包括:化肥、農葯、畜禽養殖業、農業固體廢棄物、農村生活污水和山林地區徑流污染等。據環保總局估計,長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物總量與工業、城市生活等點源排放的污染物總量相當。
其三是航運量激增帶來大量船舶污染。長江是橫貫我國東西的水上運輸大動脈,航運業十分發達,常年在水上運營的船舶有21萬艘,這些船舶每年向長江排放的含油廢水和生活污水達3.6億噸,排放生活垃圾7.5萬噸。另外,因海損事故造成的油品、化學品污染事件也時有發生,對長江水環境構成了極大威脅。
❷ 長江水質調查報告
專家稱長江水污染加重 不治理將重蹈淮河覆轍
不抓緊治理將成第二條淮河
嘉陵江的水還有點藍,長江的水已經蠟黃蠟黃。沿江而下,裸露的荒山、被洪水沖入江中的白色泡沫塑料等不時可見。
記者最近在四川、重慶、上海等省市采訪時獲悉,由於治理速度趕不上污染速度,長江水污染程度仍在加深,部分江段水質惡化,已影響到沿江城市的飲水安全。
有關專家認為,長江已患「早期癌症」,污染如不能盡快從根本上得到遏制,五至10年後,長江很可能會重蹈黃河和淮河的覆轍。
上海市區沒有飲用水源
地處長江入海口的上海市,只有在江中心長興島一帶,才能取到三類水作為上海市的飲用水源。
不光是上海,飲水安全對沿江城市都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長江水質進一步惡化,嚴重威脅到沿江兩岸人民的飲水安全。長江兩岸的取水口,現仍有500多個,部分取水口因水質污染已延伸至江心。隨著污染進一步加劇,這些取水口向何處去將成大問題。
據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陸健健等有關專家介紹,長江流域年污水排放總量多達250多億噸,佔全國4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污水未經有效處理,就直接排入長江。近年來,國家在長江的污染治理上雖然進行了大量投入,但長江水污染形勢仍然比較嚴峻。目前長江幹流60%的水體,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工業和人口比較密集的長江中下游上千公里河段,沿岸水質基本都已在三類和四類之間。
此外,長江部分支流的污染和流域內湖泊的富營養化問題也很突出。據國家環保總局提供的數據,長江38條主要幹流上的72個監測斷面,能達到三類以上水質的斷面已只有46個。與此同時,長江流域面積大於0.5平方公里的4000多個湖泊,半數以上也都已處於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狀態,其中杭州 西湖、南京玄武湖、武漢東湖等,均達到了富營養化程度。
長江污水排放總量遠遠超過黃河、淮河
長江污水排放總量遠遠超過黃河、淮河,但由於長江水量大,尚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因此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污染的嚴重性。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袁愛國說,即使在目前長江污染已經不容小覷的情況下,許多地方領導還覺得,「長江水大,污染點沒啥」。
實際上,三類水體變成四類和五類水體的速度很快,通常也就是三五年時間。國家水文局去年兩月份的監測資料顯示,長江流域現在一二類水體的比例已只佔31%,三類水佔34%,其餘都是四類、五類和劣五類水。五年後,長江70%左右的水體都變成三類以下水體,是完全有可能的。
澳籍華裔科學家劉光釗說,如果長江70%左右的水都變成四類、五類和劣五類水,首先帶來的災難就是長江中部分水生生物將面臨滅絕危險,長江的生物多樣性會被破壞,食物鏈會斷裂,藍藻等會大面積暴發,生態平衡會被徹底打破,長江也將變成一江死水。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陸健健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長江口能觀測到的水生底棲動物共有126種,到2002年,能觀測到的已只剩下52種。大量有機物被帶入東海,使得近年來我國舟山群島附近海域大面積的赤潮頻繁暴發。長江的生態平衡系統如被徹底打破,長江成為第二條淮河,只是早晚的事情。
三大污染源同時向長江「放毒」
專家分析,長江的污染來源主要集中幾個方面。
首先是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的污染。工礦企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是長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據國家環保總局統計,2004年,長江流域廢水排放總量已達167.5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76.6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90.9億噸;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462.88萬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134.98萬噸,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327.9萬噸。
其次是農業面源污染嚴重。農業面源污染是長江流域的另一個主要污染來源,主要包括:化肥、農葯污染、畜禽養殖業污染、農業固體廢棄物、農村生活污水和山林地區徑流污染等。據有關專家估計,目前長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物的總量,與工業、城市生活等點源排放的污染物總量基本上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還有航運量激增帶來大量船舶污染。長江是橫貫我國東西的水上運輸大動脈,航運業十分發達,常年在水上運營的船舶有21萬多艘,這些船舶每年向長江排放的含油廢水和生活污水達3.6億噸,排放生活垃圾7.5萬噸。另外,因海損事故造成的油品、化學品污染事件也時有發生,對長江水環境構成了極大威脅。
「早期癌症」需早日防治
盡管沿江一些省市也擔心長江污染會帶來嚴重的生態災難,但各省市為了保證自己GDP的高速增長,無論上游中游還是下游,仍在拚命上項目,尤其是那些高污染,高耗水,需要大宗運輸的重化工項目,幾乎都無一例外的擺在江邊。
中下游已經建成的沿江密布的一些特大型重化工業及船舶製造、造紙、煉鋼等排污大戶,為了取得較高經濟效益,在個別地方領導有意無意的縱容下,偷排行為也是屢禁不止。有的企業甚至准備了兩套污水處理設備,一套專門用來應付檢查,一套用來偷排。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最近幾年,國家在長江的污染治理上雖然投入了大量資金,沿江建成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就有170多個,但效果並不明顯。
沿岸許多污水處理設施最後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有的污水處理廠甚至因為污水處理設備從國外買來時就是落後技術,處理出來的污水根本無法達標。
陸健健說,從生態學的角度看,長江污染現在雖然比較嚴重,但還算是「早期癌症」,如能抓緊治理,整個河流生態系統出現崩潰的情況還不至於出現。
❸ 長江保護法規定國家對長江流域生態系統實行什麼的系統治理
長江保護法規定,國家對長江流域生態系統實行自然恢復為主、自然恢復與人工干預相結合的系統治理。
❹ 近年來,有些專家警告說,長江流域若不治理,會變成中國第二條黃河,河段內不少流域會變成懸河.為什麼
長江泥沙也很多,不比黃河少,只是長江的流量大感覺不大出來,泥沙多了會淤積,使河床高度上升,容易發生改道或者就是說泛濫,防止它決堤那隻好把堤弄得高一些,然後河床又淤積,沒辦法有提高堤的高度,這樣惡性循環使整條河比周圍地勢都要高了就成為懸河
❺ 長江流域要怎麼治理
要防止水土流失,多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防止下游出現『地上河』,
修築加固堤壩,才能有效的治理長江。
❻ 中國電子中原科技城項目中標單位是否有中國一冶
❼ 長江流域的綜合治理和開發情況是怎樣的
長江經濟帶整體開發不但重視長江中下游的開發開放,還加大上游地區的開發、開放和環境保護力度,充分利用上、中、下游流域的區位優勢條件,因地制宜的重點發展經濟。
具體來說,上游利用水能、礦產等自然資源優勢,主要發展生態經濟,如保持水土植被,發展利用水能的電力、礦產的開發,及生態旅遊和生態農業等;
中游利用勞動力、天然水道等優勢,重點發展航運水產和旅遊業等;
下游則利用技術、資金、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優勢,重點發展商貿、航運、金融等服務業。
上游地區:開發任務:水能資源開發。從氣候、地勢、水系特徵等方面分析三峽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氣候:巫峽以上的流域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和高山氣候,有豐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
地勢:三峽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
水系:長江上游有眾多源遠流長的支流,水系龐大。
長江三峽指長江幹流自重慶奉節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關間193千米的河段。是瞿唐峽、巫峽、西陵峽的合稱。三峽險灘相間,兩岸懸崖絕壁,江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是世界最大的峽谷之一。
長江三峽地區和橫斷山區水能資源都豐富,為什麼目前把長江水能資源開發的最大工程放在長江三峽而不在人口相對稀少的橫斷山區建設?
自然因素:兩區域水能資源都很豐富且都處於山區,河谷狹窄,具備築壩條件。但橫斷山區地質構造更加復雜,地殼活動更為頻繁,而山峽地區地質相對穩定。三峽地區的築壩條件要優於橫斷山區。
社會經濟因素:(1)水電站建設的條件不同:三峽地區背靠大西南腹地,面對經濟比較發達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位於我國的西南和華中兩大區域,西部和中部兩大經濟地帶的結合部,處於我國大陸腹心位置,社會經濟條件及交通運輸條件較好。而橫斷山區處於我國經濟落後的西南地區,建壩的社會經濟條件和交通運輸條件較差(2)電力市場不同:三峽地區建水電站電力市場廣闊,輻射遠。而橫斷山區地處偏僻落後的西南地區,電力市場狹小。(3)水電站的綜合效益不同:橫斷山區建水電站的效益單一。而三峽地區建水電站具有巨大的綜合效益。
❽ 長江流域的綜合治理與開發
長江上游開發的重點是水能資源的開發,治理的重點是搞好生態環境建設,長江中游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油、肉類和水產品基地和重要的製造業基地。防治長江水患是中游主要的任務。長江下游是我國的魚米之鄉和絲綢之鄉,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防治和治理水污染是下游綜合整治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