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除磷哪種方法最有效
污水除磷
主要採用生物除磷和化學除磷。 1、生物除磷是通過活性污泥產生揮版發性的有機酸作為聚磷菌權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促進活性污泥的生長、繁殖。這種方法還能將難以進行物化處理的有機磷與偏磷轉化為能採用化學處理的正磷。不過,這種方式會使磷殘留於生物體內,而微生物在境轉換後很可能會重新釋放出來。 2、化學除磷劑除磷法能夠比較快速地處理污水中的正磷,適應性比較強,但是它相對地會降低污泥濃度、增加水中的污泥量,出現金屬物質影響,產生顏色等。化學除磷見效快,應用范圍廣。
B. 污水處理廠化學除磷面臨的問題
化學除磷主要依靠PAC的添加量來控制,實踐證明,PAC添加量在200-400ppm時,可使總磷從6.5降至1mg/L左右。
如果需要達到0.5mg/L的排放標准,PAC用量要加至700ppm以上,這時水的色度會明顯加深,色度又不達標。
這時候最好採用鐵鹽除磷劑,添加量低,效果好,但是對設備有強腐蝕,需要特別關注設備的防腐。
C. 污水處理怎樣除磷
磷在污水中的存在形式有正磷、亞磷、次磷、有機磷。
正磷除去的主要方專法是化學沉析法,將磷屬酸鹽變成不溶性鹽再析出。現在主要有鈣鹽,鋁鹽,鐵鹽。
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的生化作用除磷。基礎原理是:利用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能充分釋放其細胞體內的聚合磷酸鹽,而在好氧條件下又能超過其生理需要從水中吸收磷,並將其轉化為細胞體內的聚合磷酸鹽的特性,形成富含磷的生物污泥,通過沉澱從系統中排出這種富磷污泥,達到從廢水中除磷的效果。
而亞磷、次磷、有機磷多存在於電鍍行業,農業,先把其轉化為正磷,再參照以上方法去除。潤群化工
D. 污水除磷主要方法有哪些
工業廢水除磷,主要採用生物除磷和化學除磷。
1、生物除磷是通過活性污泥產生揮發性回的有機酸作為聚答磷菌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促進活性污泥的生長、繁殖。這種方法還能將難以進行物化處理的有機磷與偏磷轉化為能採用化學處理的正磷。不過,這種方式會使磷殘留於生物體內,而微生物在境轉換後很可能會重新釋放出來。
2、化學除磷劑除磷法能夠比較快速地處理污水中的正磷,適應性比較強,但是它相對地會降低污泥濃度、增加水中的污泥量,出現金屬物質影響,產生顏色等。
E. 生活污水化學除磷過濾需要沉澱嗎
需要。化學除磷就被稱作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除磷的原理是利用磷酸根和某些陽離子(如Fe2+,Fe3+和Al3+)進行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沉澱,從而使化學反應不斷向生成物方向進行,通過泥水分離最終達到去除廢水和污水中過量磷的目的。如果磷以聚磷酸鹽的形式存在於污水中,則磷的去除依靠沉澱和吸附2種作用。一方面,聚磷酸鹽通過水解反應生成正磷酸鹽,其中的磷酸根與Fe2+,Fe3+和Al3+反應生成沉澱;另一方面,生成的沉澱由於呈絮狀,又能吸附聚磷酸鹽而去除一部分磷。因此,化學法除磷並不是簡單的化學反應過程。化學沉澱法除磷,混凝劑投加的地點可以不同,但除磷原理相同,其大致工藝流程見圖1。
化學沉澱法工藝
在化學沉澱法除磷過程中,最有實用價值的混凝劑是價格便宜的鐵鹽、鋁鹽和石灰。其工藝可細分為直接沉澱、同時沉澱、後置沉澱和預沉澱。
1.2.1 直接沉澱
直接沉澱是指污水在經機械格柵和除砂後僅經沉澱處理,總停留時間3~4h。混凝劑可採用鋁鹽、三價鐵鹽、石灰等,不能採用亞鐵鹽。
直接沉澱為北歐國家很多處理廠所採用,除磷效率約為90%,有機物去除率約為75%,因此是一種很經濟有效的處理工藝。
1.2.2 同時沉澱
同時沉澱是指將化學混凝劑投加到活性污泥生化處理工段,一般投加到生化池的首端或末端。生化池即為混凝池,生物污泥與化學污泥在隨後的沉澱池一同沉澱。總水力停留時間約為11.5h。混凝劑可採用鋁鹽、三價鐵鹽、亞鐵鹽等,不能採用石灰。
同時沉澱除磷效率為90%左右,出水磷質量濃度一般為1mg/L。所投加的混凝劑在去除磷的同時對有機物的固液分離也有幫助。由於化學污泥與生物污泥同時沉澱,增加了污泥量,因此會使泥齡比單純生化處理時顯著減小而影響硝化程度。
1.2.3 後置沉澱
後置沉澱是生化處理出水經過化學處理後,污泥採用氣浮或過濾而不是沉澱進行分離,常歸為三級處理工藝。總水力停留時間約為12h。混凝劑可採用鋁鹽、三價鐵鹽、石灰等,不能採用亞鐵鹽。
後置沉澱是常採用的除磷效果最好的工藝,磷去除率大於95%,出水磷質量濃度一般低於0.5mg/L。通常,將後置沉澱的化學污泥打回到初沉段與初沉污泥共沉,這可使污泥更易於濃縮並有助於提高初沉池的處理效率。對生物處理也起到把關作用,在負荷高時可防止敏感的生物污泥的流失,因此在除磷的同時也提高了BOD(生化需氧量)等的去除效果。
1.2.4 預沉澱
預沉澱是在初沉池沉澱除磷,隨後污水再進入生物處理段。總水力停留時間約為9h。磷去除率大於90%,混凝劑可採用鋁鹽、三價鐵鹽等,不能採用亞鐵鹽和石灰。
常規生化處理工藝大約能夠去除90%的BOD,其中初沉去除30%,二級生化去除60%,剩餘的10%隨出水排出。增加化學預沉澱改變了有機物去
除的分配比例,如同為90%的去除率,大約有75%的BOD可在初沉階段去除,僅有15%的有機物在生化處理階段去除,因此生化處理段可大大壓縮。預沉澱工藝通常用於現有超負荷運轉的污水處理廠改造,以降低生物處理段的負荷,從而降低能耗和生化污泥產量。預沉澱還可去除有毒物質從而對敏感的生物段起到保護作用,並使水力停留時間明顯縮短。
從能耗角度來看,特別是電費較高時,預沉澱是十分必要的。化學葯劑費用可從生化段節省的能耗和除磷效果得到充分補償。
在全世界普遍強調水環境應大規模控磷的情況下,化學沉澱法除磷迄今為止仍是實用有效的技術。其優點是:操作簡單、除磷效果好、處理效率可達80%~90%,且效果穩定,不會重新放磷而導致二次污染,當進水濃度較大或有一定波動時,仍有較好的除磷效果。缺點是:該法所用葯量大,處理費用較高,且產生大量的化學污泥。
F. 生活污水如何除磷
大的方向是兩個:生物除磷和化學除磷。
1、生物除磷通過聚磷菌過量的吸附游離的磷,然後通過排泥(剩餘污泥)的方式排出系統,達到除磷的目的。
2、化學除磷就是添加含鐵或鋁的混凝劑如聚合氯化鋁達到除磷的目的。
G. 高人詳細介紹下污水處理中的化學除磷的工藝和方法有哪些
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
1.物理法:(1)沉澱法,主要去專除廢水中屬無機顆粒及SS;(2)過濾法,主要去除廢水中SS和油類物質等;(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4)氣浮法,油水分離、有用物質的回收及相對密度接近於1的懸浮固體;(5)離心分離:微小SS的去除;(6)磁力分離,去除沉澱法難以去除的SS和膠體等。
2.化學法:(1)混凝沉澱法,去除膠體及細微SS;(2)中和法,酸鹼廢水的處理;(3)氧化還原法,有毒物質、難生物降解物質的去除;(4)化學沉澱法,重金屬離子、硫離子、硫酸根離子、磷酸根、銨根等的去除。
3.物理化學法。
4.生物法。
H. 污水中生物除磷的原理
生物除磷原理:利用聚磷菌分別在厭氧(放磷)條件下和好氧(吸磷)條件下發生的作用,最終通過排泥作用將磷(鹽)除去 過程利用就是AAO生物反應工藝。
水處理除磷劑:主要用於去除無機磷、有機磷等水體中的總磷,有效解決水體富營養化,用於電鍍、線路板、化工、生活污水等廢水處理中。具有吸附、架橋、混凝、共沉澱、網捕、置換、離子交換等作用機理,在強化去除重金屬離子、COD、氨氮、色度、懸浮物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8)污水化學除磷的探討擴展閱讀:
生物除磷的基本過程
1、除磷菌的過量攝取磷
好氧條件下,除磷菌利用廢水中的BOD5或體內貯存的聚b-羥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來攝取廢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來合成ATP,另外絕大部分的磷則被合成為聚磷酸鹽而貯存在細胞體內。
2、除磷菌的磷釋放
在厭氧條件下,除磷菌能分解體內的聚磷酸鹽而產生ATP,並利用ATP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攝入細胞內,以聚b-羥基丁酸等有機顆粒的形式貯存於細胞內,同時還將分解聚磷酸鹽所產生的磷酸排出體外。
3、富磷污泥的排放
在好氧條件下所攝取的磷比在厭氧條件下所釋放的磷多,廢水生物除磷工藝是利用除磷菌的這一過程,將多餘剩餘污泥排出系統而達到除磷的目的。
I. 污水除磷的方法有哪些
工業廢水除磷,抄主要採用生物除磷和化學除磷。 1、生物除磷是通過活性污泥產生揮發性的有機酸作為聚磷菌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促進活性污泥的生長、繁殖。這種方法還能將難以進行物化處理的有機磷與偏磷轉化為能採用化學處理的正磷。不過,這種方式會使磷殘留於生物體內,而微生物在境轉換後很可能會重新釋放出來。 2、化學除磷劑除磷法能夠比較快速地處理污水中的正磷,適應性比較強,但是它相對地會降低污泥濃度、增加水中的污泥量,出現金屬物質影響,產生顏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