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輻射處理污泥時的溫度如何 高溫 低溫 常溫
微波輻射用於污水污泥預處理,考察了輻射130s內污泥沉降、過濾脫水性能的變化,並通過
粒度分布及污泥胞外聚合物含量變化探討了相關機理,分析了微波輻射對污泥結構的破壞過程.結果表明,適宜的微波輻射可明顯改善污泥結構及脫水性,900w
微波輻射50s,SV減少48%,真空抽濾含水率由原泥直接抽濾的85%降為71%.污泥結構破壞是改善污泥脫水性的重要因素,胞外糖含量介於
15.8~16.5mg/gMLSS時,污泥脫水性最佳.核酸能較好地指示微波輻射下污泥細胞壁開始破裂的時間,過量的微波輻射因破壞污泥的細胞壁結構、
導致胞內物質大量溢出、污泥黏度增加,脫水性惡化.
Ⅱ 污水處理曝氣池溫度為什麼不得超過40度
好氧活性污泥微生物能正常生理活動的最適宜溫度范圍是15-30℃。一般水溫低於10℃或高於35℃時,都會對好氧活性污泥的功能產生不利影響。當溫度高於40℃或低於5℃時,甚至會完全停止。
Ⅲ 污水處理在什麼環境下效果最佳
環境類影響
(1)溫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微生物的生理活動旺盛,其活性隨溫度的增高而增強,處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圍,微生物的活性變差,生物反應過程就會受影響。一般的,控制反應進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別為35℃和10℃。
(2)PH值
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3)溶解氧
對好氧生物反應來說,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濃度的溶解氧至關重要。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一般的,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為宜,過高則增加能耗,經濟上不合算。
Ⅳ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對於溫度的要求有哪些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污水的過程中有非常有趣的生物反應,其中溫度對活性中的微生物的內影響是非常廣泛容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污水中的微生物大部分適宜生長在15~35℃之間。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微生物的活性越強,處理效果也越好,反之溫度越低,生物活性就越差。
在一定范圍內(15~35℃),隨著溫度升高,雖然不利於氧向水中的轉移,卻可以加快生化反應的速率,但由於為生物細胞組織中的蛋白質、核算等對溫度變化速率很銘感,當溫度突升的速率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產生不可逆破壞,導致污水處理效果變差。
相比之下,溫度降低時,氧向水中轉移逐漸增大,雖然生化反應速率減慢,對微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核酸等影響要小一些,一般不會出現不可逆破壞。如果水溫的降低速率降低變化緩慢,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逐步適應這種變化,而這時採取降低負荷,提高充氧濃度,延長曝氣時間等措施,就能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
Ⅳ 污泥處理法廢水的溫度范圍一般是多少
活性污泥抄法中適宜的污泥濃度一般為2500~4000mg/L ,適宜的污泥指數一般為70~200之間 。 活性污泥法是一種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法,由英國的克拉克(Clark)和蓋奇(Gage)於1912年發明。
Ⅵ 污水活性污泥處理法水溫低對結果有影響嗎
有影響。
在採用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項目中,除工藝條件外,水溫對污水處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1、低水溫易出現污泥膨脹低溫時,菌膠團細菌活性差,也不易通過增加營養物質促進其活性及繁殖速度,因此,絲狀菌的生長速率高於菌膠團細菌,又由於絲狀菌的比表面積較大,絲狀菌在取得污水中BOD5 物質和氧化BOD5物質所需要的氧氣方面都比菌膠團細菌有利得多。因此,曝氣池中絲狀菌成為優勢菌種而大量增值,導致污泥膨脹及生物泡沫的產生。再加上這些微生物大都呈絲狀或枝狀,易形成網,能捕掃微粒和氣泡等,並浮到水面。被絲網包圍的氣泡,增加了其表面的張力,使氣泡不易破碎,泡沫更加穩定。生物池表面的泡沫阻斷了空氣中氧分進入生物系統,同時,阻擋了太陽光照對菌膠團細菌促生作用,使污泥膨脹加劇。
2、水溫變化對菌股團細菌眼收利用營養鹽的影響採用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時,污水中氮磷等營養物質含量對保持微生物活性十分重要,若營養物質不足,需要投加氮磷等營養鹽補充,以保證微生物的營養結構。
由於微生物對營養鹽的吸收效果無法通過具體數據描述。研究發現,在保證生物處理段溶解氧的情況下,營養鹽投加量對絲狀菌的抑製作用受水溫變化影響明顯,隨著溫度降低,即使持續提高污水中的氮磷比例,絲狀菌的抑制效果也逐漸變差直至不明顯。
微生物是構成活性污泥的主體,由於細菌不便於監測,一般以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動物的種群變化作為判斷污泥狀況良秀的依據。活性污泥的生長、 繁殖以及代謝,與水溫變化關系密切。一般活性污 泥每 4 小時繁殖一代,但水溫在 25 "c以下時,活性 污泥代謝緩慢,對污染物降解效率也隨之降低,水溫 在18 "c以下時,若不調整污泥濃度,降解效率將加 速下降,部分原生動物數量減少,甚至 1肖失。而水溫 超過 25 "c時,活性污泥代謝旺盛,原生動物的數量明顯增加,活動性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也明顯上 升,污泥沉降性轉好,此階段若不及時通過降低污泥 濃度來提高污泥負荷,經沉降後的活性污泥上清液 將出現混濁且懸浮顆粒多。
水溫變化對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影響十分明顯,在全年保持生物池溶解氧濃度為 2 - 3 mg/L ,污泥 濃度均值為3500 mg/L 且營養鹽投加比例恆定的 情況下,全年水溫在各月份不同, COD 的降解效率 也有明顯變化。
水溫變化對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影響十分明顯,在全年保持生物池溶解氧濃度為 2 - 3 mg/L ,污泥 濃度均值為3500 mg/L 且營養鹽投加比例恆定的 情況下,全年水溫在各月份不同, COD 的降解效率 也有明顯變化
針對水溫影響的工藝控制措施
1、保持適宜的水溫。
目前國內大部分污水處理廠採用壓縮空氣給活性污泥提供氧氣,空氣經過風機壓縮後,溫度會大幅度提高,冬季壓縮空氣溫度可達到 90 - 96 "c ,夏季有時高達 105 "C,高溫氣體經曝氣裝置進入生物池 後,對生化段的水溫產生一定影響,在確保生物池榕 解氧滿足工藝要求的條件下,冬季可以通過適當提高供氣量來維持水溫,但水溫低於 16 "c時,此措施 效果不明顯。
在部分北方地區,生物池水溫甚至下降到 5 "C 以下,對利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廠運行影響很大。 在這些地區,般採取將選擇池或生物池建在有暖 氣的室內或太陽暖棚內,可保持原水溫度,甚至可以較原水水溫提高 1-2 "C。對於水溫受氣候影響明 顯的南方部分地區,特別是一些小規模的污水處理 設施,可嘗試利用方便拆卸的太陽暖棚來維持水溫。
2.增加營養鹽及生物促生荊
通過實際運行監測發現,當水溫在16"c以上時,可以通過增加氮磷等營養鹽來促進微生物活性,達到提高污染物降解效率的目的;當水溫低於16"c時,單一增加營養鹽的投加比例已無法提升污染物降解效率,此時,可以選用生物活化促生類制劑來提高生物活性和營養鹽利用率,但由於目前國內使用的生物活化促生劑主要依賴進口,使用成本較高,長期應用的經濟效益差。
3、降低污泥負荷
當水溫下降至影響處理效率點(此試驗水溫在16"c時)以前,可通過適當提高污泥濃度來減少污泥活性下降對降解效率的影響,以達到維持生物系統高效運行的目的。本次研究在低溫時,控制污泥濃度較年均值提高1000-1500mg/L,效果比較理想,此過程帶來的污泥老化對處理系統整體運行的影響可控。
水溫對活性污泥法處理工業污水的影響不容忽視,由此可以引申利用活性污泥法在處理其它類型污水時,也可能存在水溫影響污水處理效果的問題。
Ⅶ 活性污泥處理冬天水的溫度在什麼范圍
1、從來水溫度角度回答問題:
深圳的污水廠是15℃左右偏多些,我在深圳的幾個廠很多都是這個進水溫度,管網里的污水還是空氣溫度高的。中山的緯度相似。
2、從活性污泥法角度:
溫度作用非常重要。參與活性污泥處理的微生物,多屬嗜溫菌,其適宜溫度在10~45攝氏度,為安全計,一般將活性污泥處理的溫度控制在15~35攝氏度,低於5攝氏度微生物生長緩慢。
Ⅷ 活性污泥適宜的溫度是多少
好氧生物處理時,溫度多維持在15-25℃的廢水原有溫度范圍內。溫度再高時,氣味明顯,而低溫會降低BOD的去除速率。
而厭氧反應存在兩個最適溫度:33-35℃和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