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工業廢水造成作物死亡

工業廢水造成作物死亡

發布時間:2021-03-25 13:36:33

污水灌溉農田可能引起的危害

這要看污水的污染成分,如果是工業污水,有可能會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如果被農作物吸收的話。人食用了對人會產生一些危害。 如果是哦,其他有害成分,比如說鹽分比較大的污水的話,可能會直接導致農作物的死亡

⑵ 水污染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危害一:危害人體健康。水污染直接影響飲用水源的水質。當飲用水源受到污染時,而相關水處理部門卻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一污染,這將會導致如腹水、腹瀉、腸道線蟲、肝炎、胃癌、肝癌等很多疾病的產生。而與不潔的水接觸也會染上如皮膚病、沙眼、血吸蟲、鉤蟲病等疾病。而且更為嚴重的是,現在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影響到了人類性激素的分泌,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人類的繁殖能力;還有人指出水污染會造成自然流產或是先天殘疾。總之,水污染危害人體健康是多方面的,也是不能被忽視的。在全世界范圍內凈水器廠家的大量崛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危害二: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由於污水提供的水量和肥分,很多地區的農民,有採用污水灌溉農田的習慣。但慘痛的教訓表明,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廢水污水污染了農田土壤,造成作物枯萎死亡,使農民受到極大的損失。盡管不少地區也有獲得作物豐收的現象,但是在作物豐收的背後,掩蓋的是作物受到污染的危機。研究表明,在一些污水灌溉區生長的蔬菜或糧食作物中,可以檢出痕量有機物,包括有毒有害的農葯等,它們必將危及消費者的健康。
危害三:影響漁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
漁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與水質直接緊密相關。淡水漁場由於水污染而造成魚類大面積死亡事故,已經不是個別事例,還有很多天然水體中的魚類和水生物正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海水養殖事業也受到了水污染的破壞和威脅。水污染除了造成魚類死亡影響產量外,還會使魚類和水生物發生變異。此外,在魚類和水生物體內還發現了有害物質的積累,使它們的食用價值大大降低,而食用這些魚類也會讓人類健康受到威脅。
危害四:制約經濟的發展。水污染的危害在這點上的表現,可能很多人還沒有注意到!原因在於由於作為社會經濟支柱的工業需要利用水作為原料或洗滌產品和直接參加產品的加工過程,水質的惡化將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工業冷卻水的用量最大,水質惡化也會造成冷卻水循環系統的堵塞、腐蝕和結垢問題,水硬度的增高還會影響鍋爐的壽命和安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業的產出,而水污染不論是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還是對於農業,漁業和其他副業的影響,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里經濟的發展!
以上對於水污染的危害的總結,只是為了想片面的傳達給大家一種要保護環境的意識!其實,不論是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是對於宏觀的經濟的影響,到頭來都是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如果水污染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那麼人類的生存發展將會排除一個很大的障礙!

⑶ 工業廢水的廢水危害

1、工業廢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較大會導專致水生動植物屬的死亡甚至絕跡
2、工業廢水還可能滲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進而污染農作物;
3、如果周邊居民採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會危害身體健康,重者死亡;
4、工業廢水滲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響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長。
5、有些工業廢水還帶有難聞的惡臭,污染空氣。
6、工業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會被動植物的攝食和吸收作用殘留在體內,而後通過食物鏈到達人體內,對人體造成危害。
工業廢水對環境的破壞是相當大的,20世紀的「八大公害事件」中的「水俁事件」和「富山事件」就是由於工業廢水污染造成的。

⑷ 水污染而導致動物死亡的事例

1,環境污染影響動物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減少 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地區內生物個體、種群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總和。基因或遺傳多樣性是指種內基因的變化,包括同種的顯著不同的種群(如水稻的不同品種)和同一種群內的個體遺傳變異。物種多樣性是指一個地區內物種的變化。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指群落和生態系統的變化。目前,國際上討論最多的是物種的多樣性。科學家估計地球上約有l 400萬種物種,其中已有170萬種經過科學描述。對研究較多的生物類群來說,從極地到赤道,物種的豐富程度呈增加趨勢。其中熱帶雨林幾乎包含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物種。 從當前來看,人類從野生的和馴化的生物物種中,得到了幾乎全部食物、許多葯物和工業原料與產品。就食物而言,據統計,地球上有7萬~8萬種植物可以食用,其中可供大規模栽培的約有150多種,迄今被人類廣泛利用的只有20多種,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的9O%。已馴化的動植物物種基本上構成了世界農業生產的基礎。主要以野生物種為基礎的漁業,1989年向全世界提供了1億噸食物。實際上,野生物種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區仍是人們食物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單個作物和牲畜種內發現的遺傳多樣性,同樣具有重要價值。在作物、牲畜與其害蟲和疾病之間持續進行的斗爭中,遺傳多樣性提供了維持物種活力的基礎。目前,生物育種學家已經培育出許多優良的品種,但還需要不斷在野生物種中尋找基因,用於改良和培育新的品種,提高和恢復其活力。雜交育種者和農場主都在依靠作物和牲畜的多樣性,增加產量和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從1930年到1980年,美國近1/2的農業收入應歸功於植物雜交育種。遺傳工程學將進一步增加遺傳多樣性,創造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機會。 從生態系統類型看,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發生在熱帶雨林,其中包括許多人們尚未調查和命名的物種。熱帶雨林佔地球物種的5O%以上。據科學家預測,按照每年砍伐森林1700萬公頃的速度,在今後3O年內,物種極其豐富的熱帶雨林可能要毀在當代人手裡,5%—10%的熱帶雨林物種可能面臨滅絕。 物種滅絕或瀕臨滅絕、生物多樣性不斷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各種活動造成的: ·大面積森林被採伐、火燒和開墾,草地過度放牧和墾殖,導致生態環境的大量喪失,保留下來的也是支離破碎,對野生物種造成毀滅性影響; ·大面積的濕地消失,使許多種類的生物失去棲息地; ·對動物捕獵和植物的採集等過度活動,使野生物種難以正常繁衍;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佔用了大面積的土地,破壞了大量天然植被,並造成環境污染; · 外來物種的大量引入或侵入,影響、改變了原有的生態系統,使原生物種受到嚴重威脅; ·無節制的旅遊,使一些尚未受到人類影響的自然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土壤、水和空氣污染,既危害了森林,又對相對封閉的水生生態系統帶來毀滅性影響; ·全球變暖,導致氣候形態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發生較大變化,使自然生態系統難以適應,可能會改變生物群落的邊界。 2,環境污染影響動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1)會造成動物的滅絕,會使動物的生存環境減少,使得該種動物種大規模遷徙.環境的某些污染(如核污染)會使動物基因突變,使物種的變異速度加快. (2)對動物性別的影響,就是前面那個人給你回答的一樣,不過我還是給你整理一下: 環境污染導致出生缺陷(如唇齶裂、痴呆、無頭兒等)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但環境污染有可能導致性別比例失衡,則多少是一件新鮮事。 巴西聖保羅大學的喬治·哈拉克(Jorge Hallak)等人最近發現,在巴西最大的城市聖保羅市,受到高度污染的地區出生的女嬰較多。他們根據空氣質量監測站的監測結果,把1700萬人口的聖保羅市分成空氣低度、中度和高度污染的幾個區域,然後調查了從2001年到2003年全市的嬰兒出生記錄。在空氣污染最少的地區,女孩的出生比率為48.3%,但是在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女孩的出生比率為49.3%。在比較了所有區域的男女嬰兒比率之後,哈拉克等人計算出,如果在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像空氣更清潔的地區一樣,前一地區應當多出生1180名男嬰。 3,環境污染影響動物的生長影響 環境污染對生物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具有十分不利的影響,污染嚴重時,生物在形態特徵、生存數量等方面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下面分別講述環境污染在酸雨、有害化學葯品、重金屬和水體富營養化四個方面對生物的危害。 ①.酸雨對生物的危害 酸雨 使土壤和河流酸化,並且經過河流匯入湖泊,導致湖泊酸化。湖泊酸化以後不僅使生長在湖中和湖邊的植物死亡,而且威脅著湖內魚、蝦和貝類的生存,從而破壞湖泊中的食物鏈,最終可以使湖泊變成「死湖」。酸雨還直接危害陸生植物的葉和芽,使農作物和樹木死亡。 現在,酸雨造成的危害日益嚴重,已經成為全球性環境污染的重要問題之一。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將燃燒更多的煤、石油和天然氣,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因此,今後酸雨造成的危害有可能更加嚴重。我國是世界上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的國家之一,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酸雨。例如,我國西南某地區, 1982 年的三個月內就降了四次酸雨,雨水的 pH 為 3.6 ~ 4.6 ,致使大面積的農作物受害。 早在 19 世紀中葉,人們就注意到地衣和苔蘚植物不能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中存活,煙囪附近的植物葉片往往出現病斑。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後發現,這些現象都與該地區的大氣污染有關,並且可以利用一些植物來監測某個地區大氣污染的狀況。不同的植物對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的敏感程度不同。例如,大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比較高時,紫花苜蓿、向日葵等的葉片就會很快褪綠,或者葉脈間出現褐色斑塊,嚴重時葉片逐漸壞死。這些植物對大氣污染反應敏感,可以用來監測大氣污染的狀況,叫做大氣污染指示植物。 ②.有害化學葯品對生物的危害 農葯是一類常見的有害化學葯品。人們在利用農葯殺滅病菌和害蟲時,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多種生物造成危害 。 許多農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體吸收以後,會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致使這類有害物質在生物體內的含量遠遠超過在外界環境中的含量,這種現象稱為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加強。例如,幾十年前 DDT 作為一種高效農葯,曾經廣泛用於防治害蟲。美國某地曾經使用 DDT 防治湖內的孑孓,使湖水中殘存有 DDT ,而浮游動物體內 DDT 的含量則達到湖水的一萬多倍。小魚吃浮游動物,大魚又吃小魚,致使 DDT 在這些大魚體內的含量竟高達湖水的八百多萬倍 ( 如圖 ) 。 ③. 重金屬對生物的危害 有些重金屬如 Mn 、 Cu 、 Zn 等是生物體生命活動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屬如 Hg 、 Pb 等對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毒害作用。生態環境中的 Hg 、 Pb 等重金屬,同樣可以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體內大量濃縮,從而產生嚴重的危害 Hg 對水蚤生命活動的影響 通過演示實驗可以看出, Hg 對水蚤有毒害作用。科學家們發現,自然界中的 Hg 在水體中經過微生物的作用,能夠轉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被甲基汞污染了的海水中,藻類植物改變了顏色,海魚也大量死亡。科學家們還發現,質量濃度僅為 4mg/L 的 PbCl 2 溶液,就能明顯地抑制菠菜和番茄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可見, Hg 、 Pb 等重金屬對於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動是十分有害的。 ④.富營養化對生物的危害 富營養化 是指因水體中 N 、 P 等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含量過多而使水質惡化的現象。水體中含有適量的 N 、 P 等礦質元素,這是藻類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但是,如果這些礦質元素大量地進入水體,就會使藻類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這些生物死亡以後,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明顯減少。接著,生物遺體又會被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出硫化氫、甲烷等有毒物質,致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發生富營養化的湖泊、海灣等流動緩慢的水體,因浮游生物種類的不同而呈現出藍、紅、褐等顏色。富營養化發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華」 ( 如圖 ) ,發生在海水中叫做「 赤潮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 N 、 P 等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這些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會使池塘和湖泊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池塘和湖泊的富營養化不僅影響水產養殖業,而且會使水中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嚴重地影響人畜的安全飲水。 4,對人的影響(我補充的,人也是動物嘛) 動物和人類共同生存在一個大氣環境里。大氣污染對人類的傷害,動物也不能倖免於難。凡是對人造成嚴重危害的大氣污染事件,對動物也產生同樣的危害和影響。空氣污染對動物的危害,除污染物的直接侵入造成傷害之外,還通過污染食品進入體內,導致發病和死亡。因為動物沒有能力去選擇和鑒別某些劇毒性的食品,所以它們將比人類更容易遭受污染物的傷害和影響。

⑸ 水污染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

水污染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若是飲用被污染過的水污染物會進入到我們的身體里,導致人急性或使慢性的中毒,還會引發多種傳染病等,對人體的危害是尤為大的,還會導致我們種植的農作物減產、品質降低,污水灌溉降低土壤的質量,若是受到污染的水質流到了海中長期會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體發臭成為死海,導致水中的魚大量死亡,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注重環保問題,也對這些進行過了解,自然也知道水污染對環境和人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嚴重。

⑹ 環境污染到農作物不能成活,人還能生活嗎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 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 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眾所周知,環境污染即指環境變得不清潔、污濁、骯臟或其他方面的不潔凈的狀態.一種狀態由潔凈變污濁的過程叫污染.環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工廠排出的廢煙、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
2)人們生活中排出的廢煙、廢氣、噪音、贓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車輛、輪船、飛機等)排出的廢氣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農田灌溉後流出的水.
5)礦山廢水、廢渣.
一.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利影響.
環境污染對生物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具有十分不利的影響,污染嚴重時,生物在形態特徵、生存數量等方面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下面分別講述環境污染在酸雨、有害化學葯品、重金屬和水體富營養化四個方面對生物的危害.
1.酸雨對生物的危害
酸雨使土壤和河流酸化,並且經過河流匯入湖泊,導致湖泊酸化.湖泊酸化以後不僅使生長在湖中和湖邊的植物死亡,而且威脅著湖內魚、蝦和貝類的生存,從而破壞湖泊中的食物鏈,最終可以使湖泊變成「死湖」.酸雨還直接危害陸生植物的葉和芽,使農作物和樹木死亡.
現在,酸雨造成的危害日益嚴重,已經成為全球性環境污染的重要問題之一.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將燃燒更多的煤、石油和天然氣,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因此,今後酸雨造成的危害有可能更加嚴重.我國是世界上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的國家之一,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酸雨.例如,我國西南某地區,1982年的三個月內就降了四次酸雨,雨水的pH為3.6~4.6,致使大面積的農作物受害.
早在19世紀中葉,人們就注意到地衣和苔蘚植物不能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中存活,煙囪附近的植物葉片往往出現病斑.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後發現,這些現象都與該地區的大氣污染有關,並且可以利用一些植物來監測某個地區大氣污染的狀況.不同的植物對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的敏感程度不同.例如,大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比較高時,紫花苜蓿、向日葵等的葉片就會很快褪綠,或者葉脈間出現褐色斑塊,嚴重時葉片逐漸壞死.這些植物對大氣污染反應敏感,可以用來監測大氣污染的狀況,叫做大氣污染指示植物.
2.有害化學葯品對生物的危害
農葯是一類常見的有害化學葯品.人們在利用農葯殺滅病菌和害蟲時,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多種生物造成危害.
許多農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體吸收以後,會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致使這類有害物質在生物體內的含量遠遠超過在外界環境中的含量,這種現象稱為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加強.例如,幾十年前DDT作為一種高效農葯,曾經廣泛用於防治害蟲.美國某地曾經使用DDT防治湖內的孑孓,使湖水中殘存有DDT,而浮游動物體內DDT的含量則達到湖水的一萬多倍.小魚吃浮游動物,大魚又吃小魚,致使DDT在這些大魚體內的含量竟高達湖水的八百多萬倍.
3.重金屬對生物的危害 有些重金屬如Mn、Cu、Zn等是生物體生命活動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屬如Hg、Pb等對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毒害作用.生態環境中的Hg、Pb等重金屬,同樣可以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體內大量濃縮,從而產生嚴重的危害
4.Hg對水蚤生命活動的影響
通過演示實驗可以看出,Hg對水蚤有毒害作用.科學家們發現,自然界中的Hg在水體中經過微生物的作用,能夠轉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被甲基汞污染了的海水中,藻類植物改變了顏色,海魚也大量死亡.科學家們還發現,質量濃度僅為4mg/L的PbCl2溶液,就能明顯地抑制菠菜和番茄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可見,Hg、Pb等重金屬對於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動是十分有害的.
5.富營養化對生物的危害 富營養化是指因水體中N、P等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含量過多而使水質惡化的現象.水體中含有適量的N、P等礦質元素,這是藻類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但是,如果這些礦質元素大量地進入水體,就會使藻類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這些生物死亡以後,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明顯減少.接著,生物遺體又會被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出硫化氫、甲烷等有毒物質,致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發生富營養化的湖泊、海灣等流動緩慢的水體,因浮游生物種類的不同而呈現出藍、紅、褐等顏色.富營養化發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華」,發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N、P等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這些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會使池塘和湖泊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池塘和湖泊的富營養化不僅影響水產養殖業,而且會使水中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嚴重地影響人畜的安全飲水.
二.環境與人體健康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許多人終日呼吸著污染的空氣,飲用著污染的水,吃著從污染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農產品,耳邊響著雜訊……環境污染嚴重地威脅著人體健康
1.大氣污染與人體健康
大氣污染主要是指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的種類很多,對人體危害嚴重的多達幾十種.我國的大氣污染屬於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煙塵和二氧化硫,此外,還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這些污染物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不經過肝臟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運輸到全身.所以,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這種危害可以分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種.
慢性中毒 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的濃度一般比較低,對人體主要產生慢性毒害作用.科學研究表明,城市大氣的化學性污染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誘因.急性中 在工廠大量排放有害氣體並且無風、多霧時,大氣中的化學污染物不易散開,就會使人急性中毒.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業,因為不斷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化學性污染物,再加上無風的天氣,致使當地居民哮喘病大發生.後來,當地的這種大氣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發病率也隨著降低了.
致癌作用 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有多環芳烴類和含Pb的化合物等,其中3,4-苯並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強烈.燃燒的煤炭、行駛的汽車和香煙的煙霧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並芘.大氣中的化學性污染物,還可以降落到水體和土壤中以及農作物上,被農作物吸收和富集後,進而危害人體健康.
大氣污染還包括大氣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氣的放射性污染.大氣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黴菌孢子和花粉.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結核等傳染病,黴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產生過敏反應.大氣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來自原子能工業的放射性廢棄物和醫用X射線源等,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膚癌和白血病等.
2.水污染與人體健康
河流、湖泊等水體被污染後,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危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飲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例如,1956年,日本熊本縣的水俁灣地區出現了一些病因不明的患者.患者有痙攣、麻痹、運動失調、語言和聽力發生障礙等症狀,最後因無法治療而痛苦地死去,人們稱這種怪病為水俁病.科學家們後來研究清楚了這種病是由當地含Hg的工業廢水造成的.Hg轉化成甲基汞後,富集在魚、蝦和貝類的體內,人們如果長期食用這些魚、蝦和貝類,甲基汞就會引起以腦細胞損傷為主的慢性甲基汞中毒.孕婦體內的甲基汞,甚至能使患兒發育不良、智能低下和四肢變形.第二,被人畜糞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體,能夠引起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以及血吸蟲病等寄生蟲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As)、鉻(Cr)、苯胺等污染水體後,可以在水體中的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體內蓄積.長期飲用這樣的污水,容易誘發癌症.
3.固體廢棄物污染與人體健康 固體廢棄物是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丟棄的固體物質,如采礦業的廢石,工業的廢渣,廢棄的塑料製品,以及生活垃圾.應當認識到,固體廢棄物只是在某一過程或某一方面沒有使用價值,實際上往往可以作為另一生產過程的原料被利用,因此,固體廢棄物又叫「放在錯誤地點的原料」.但是,這些「放在錯誤地點的原料」,往往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如果不及時加以利用,長期堆放,越積越多,就會污染生態環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4.雜訊污染與人體健康
雜訊對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第一,損傷聽力.長期在強雜訊中工作,聽力就會下降,甚至造成雜訊性耳聾.第二,干擾睡眠.當人的睡眠受到雜訊的干擾時,就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第三,誘發多種疾病.雜訊會使人處在緊張狀態,致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甚至誘發胃腸潰瘍和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等疾病.第四,影響心理健康.雜訊會使人心情煩躁,不能集中精力學習和工作,並且容易引發工傷和交通事故.因此,我們應當採取多種措施,防治環境污染,使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美好的生態環
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三.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環境污染與「三致作用」
環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動物致癌、致突變和致畸的作用,統稱「三致作用」.「三致作用」的危害,一般需要經過比較長的時間才顯露出來,有些危害甚至影響到後代.
1.致癌作用
2.致突變作用
3.致畸作用
綜上所述,環境污染的危害是巨大的,涉及面廣,危害程度大,侵襲性強,且難以治理.我們必須做好每一步環境污染防止的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止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真正地把環境保護與治理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相協調

⑺ 水污染對工農業生產嗯危害是什麼

水污染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
1.城鄉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由於我國水環境污染嚴重,使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受到威脅。據衛生部門的調查統計,我國有65.4%的人口飲用不合標準的水。1989年國家環保局組織對全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48%的地表水源、20%的地下水源達不到標准。由於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社會問題相當突出。其中比較典型的是1994年、1995年,淮河幹流連續發生的水污染事故,引起淮南、蚌埠、盱眙等市縣上百萬人一段時間沒水喝,當地群眾反映十分強烈。太湖近年來藍藻頻發,造成無錫自來水廠取水困難,部分水廠停產。海河流域有不少地區已經成為「污水縣",「污水鄉",當地群眾飲水發生困難。

2.對工、農業生產產生嚴重影響
我國是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88位。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日趨緊張。而目前日趨嚴重的水污染又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待別象遼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內的廣大地區,本來就是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嚴重的水污染使當地缺水矛盾尖銳化,給工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此外,由於水資源緊缺,7些城市和地區多年來一直用污水進地灌溉,僅海河流域污灌面積就達1000萬畝。長期污灌,使得污灌區土壤遭到污染,從而使農作物帶有一定殘毒,有的甚至無法食用。水污染對漁業同樣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一些污染嚴重的河段已經魚蝦絕跡。

3.對人民群眾健康產生嚴重威脅
水污染嚴重的地區,一方面飲水安全受到威脅,另一方面長期污灌,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填、農牧漁產品等的污染和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對人體健康已構成了威脅。據一些地區居民健康普查結果,污染區居民的腸道疾病率、癌症發病率及嬰兒先天性崎變、畸胎的發生率均比對照區有明顯的增高。

4.跨行政區的水污染糾紛日趨尖銳
嚴重的水污染造成一些地區水污染事故頻繁,從而引發了許多污染糾紛,其中尤為跨行政區的水污染糾紛危害最大。僅以省界水污染糾紛為例,如山東德州與河北吳橋的污染糾紛、浙江慶元與福建松溪的污染糾紛、江蘇吳江與浙江嘉興的污染糾紛等,這些糾紛直接影響了當地社會安定。
09-09-01 | 添加評論
0

yangzhongsz

未經處理或處理不當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體,數量超過水體自凈能力,就會造成水體污染,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體健康。
水是重要環境因素之一,也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成年人體內含水量約占體重的65%,每人每日生理需水量約2~3升。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如體溫調節、營養輸送、廢物排泄等都需要水來完成。水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體受化學有毒物質污染後,通過飲水或食物鏈便可能造成中毒,如甲基汞中毒(水俁病)、鎘中毒(痛痛病)、砷中毒、鉻中毒、氰化物中毒、農葯中毒、多氯聯苯中毒等。鉛、鋇、氟等也可對人體造成危害。這些急性和慢性中毒是水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的主要方面。②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鉻、鎳、鈹、苯胺、苯並 (a)芘和其他的多環芳烴、鹵代烴污染水體後,可以在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體內蓄積。長期飲用含有這類物質的水,或食用體內蓄積有這類物質的生物就可能誘發癌症。美國俄亥俄州飲用以地面水為水源的自來水的居民患癌症的死亡率較飲用地下水為水源的自來水的為高。這是因為地面水受污染較地下水為重。但癌症發生與水因素間的關系,尚未完全闡明。③發生以水為媒介的傳染病。人畜糞便等生物性污染物污染水體,可能引起細菌性腸道傳染病如傷寒、副傷寒、痢疾、腸炎、霍亂、副霍亂等。腸道內常見病毒如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人腸細胞病變孤病毒、腺病毒、呼腸孤病毒、傳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過水污染引起相應的傳染病。某些寄生蟲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賈第蟲病等,以及由鉤端螺旋體引起的鉤端螺旋體病等,也可通過水傳播。④間接影響。水體污染後,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狀惡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般濃度下,對人的健康雖無直接危害,但可使水發生異臭、異味、異色、呈現泡沫和油膜等,妨礙水體的正常利用。銅、鋅、鎳等物質在一定濃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安愛衛天貓從而影響水中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使水體的天然自凈能力受到抑制,影響水體的衛生狀況。

⑻ 農業對水污染的現象

水體污染的危害有:
危害一:危害人體健康。
水污染直接影響飲用水源的水質。當飲用水源受到污染時,而相關水處理部門卻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一污染,這將會導致如腹水、腹瀉、腸道線蟲、肝炎、胃癌、肝癌等很多疾病的產生。而與不潔的水接觸也會染上如皮膚病、沙眼、血吸蟲、鉤蟲病等疾病。而且更為嚴重的是,現在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影響到了人類性激素的分泌,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人類的繁殖能力;還有人指出水污染會造成自然流產或是先天殘疾。總之,水污染危害人體健康是多方面的,也是不能被忽視的。在全世界范圍內凈水器廠家的大量崛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危害二: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由於污水提供的水量和肥分,很多地區的農民,有採用污水灌溉農田的習慣。但慘痛的教訓表明,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廢水污水污染了農田土壤,造成作物枯萎死亡,使農民受到極大的損失。盡管不少地區也有獲得作物豐收的現象,但是在作物豐收的背後,掩蓋的是作物受到污染的危機。研究表明,在一些污水灌溉區生長的蔬菜或糧食作物中,可以檢出痕量有機物,包括有毒有害的農葯等,它們必將危及消費者的健康。
危害三:影響漁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
漁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與水質直接緊密相關。淡水漁場由於水污染而造成魚類大面積死亡事故,已經不是個別事例,還有很多天然水體中的魚類和水生物正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海水養殖事業也受到了水污染的破壞和威脅。水污染除了造成魚類死亡影響產量外,還會使魚類和水生物發生變異。此外,在魚類和水生物體內還發現了有害物質的積累,使它們的食用價值大大降低,而食用這些魚類也會讓人類健康受到威脅。
危害四:制約經濟的發展。
水污染的危害在這點上的表現,可能很多人還沒有注意到!原因在於由於作為社會經濟支柱的工業需要利用水作為原料或洗滌產品和直接參加產品的加工過程,水質的惡化將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工業冷卻水的用量最大,水質惡化也會造成冷卻水循環系統的堵塞、腐蝕和結垢問題,水硬度的增高還會影響鍋爐的壽命和安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業的產出,而水污染不論是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還是對於農業,漁業和其他副業的影響,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里經濟的發展!

⑼ 求一些關於水污染對農業的危害的資料

可能有點多,自己慢慢看吧

當今,在淡水資源十分緊張的情況下,許多地方利用污水灌溉農田。未經處理的污水,既含有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養分,又含有有毒成分。盲目使用污水,不僅會污染土壤,而且還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產品質量,損害人體健康。為了科學利用污水,妨患於未然,現將國家頒布的「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 5084-92)中提到的水環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的超標對農業環境的危害分述如下:
1、五日生化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好氧的條件下,溫度為20 培養水樣5天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機質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常作為水體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
灌溉水中的需氧有機污染物進入農田後,最終要被分解。在處於氧化條件的旱田土壤中,有機物質將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等;在水田處於還原條件的土壤中,將生產氨氣、沼氣、有機酸、乙醇類等中間代謝產物。在分解過程中,由於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及土壤中的氧化物的氧,從而使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下降,產生二價鐵、硫化氫、二價錳等。
灌溉水中需氧有機物的含量不太高時,對作物生長一般無不良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甚至還有改良土壤,促進增產的作用。但是,需氧有機物的含量過高時,上述產生的過剩的二價鐵、硫化氫等就要隨同有機酸等一起被水稻吸收,阻礙植株體內的代謝活動,抑制根系生長,甚至引起爛根,以至影響地上部植株的發育。尤其是作物對氮、磷、鉀等養分的吸收受到阻礙後,必然造成作物減產。
需氧有機物污染對水稻的危害一般在水田入水口附近較明顯,這是由於水中不溶性的有機物多半沉積在這里,土壤發生還原性危害所致。國標要求灌溉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含量:水作應小於80 mg/l,旱作應小於150 mg/l,蔬菜應小於80 mg/l。
2、化學需氧量
化學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用強氧化劑氧化水樣時,所消耗該氧化劑量相當的氧的質量濃度,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體被還原性物質污染的主要指標。其中包括大多數有機物和部分無機還原物質。
作為灌溉水的污染指標,化學需氧量與五日生化需氧量具有一定的類似性質,只是化學需氧量除了包括需氧有機生物氧化所耗之氧外,還包括無機還原性物質化學氧化所耗的氧。國標要求灌溉水中化學需氧量的含量:水作應小於200 mg/l,旱作應小於300mg/l,蔬菜應小於150mg/l。
3、懸浮物
懸浮物系指水樣經過慮後,截留在慮片上並於103~105 烘至恆重的固體物質。
含有大量的懸浮物的污水灌入農田後,由於流速減緩或膠體被破壞而使懸浮物大量沉澱,如果這些沉澱是由金屬粉末、泥沙組成,則會覆蓋在農田表層而影響農田的肥力;懸浮物還是水中各種重金屬污染物的吸附劑,這些重金屬污染物隨著懸浮物一起沉澱在農田,造成重金屬污染物在土壤和作物中的積累。國標要求灌溉水中懸浮物的含量:水作應小於150 mg/l,旱作應小於200 mg/l,蔬菜應小於100 mg/l。
4、凱氏氮
凱氏氮是指以凱氏法測得的含氮量。它包含了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被轉化為銨鹽而被測定的有機氮化合物。
氮本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當其含量過高時會使土壤板結,影響作物的生長。國標要求灌溉水中凱氏氮的含量:水作應小於12 mg/l,旱作應小於30 mg/l,蔬菜應小於30mg/l。
5、總磷(以P計)
動物或植物內所含磷質,經過分解與氧化作用,最後生成硫酸鹽。人每天從食物中得到的磷質,經過新陳代謝而排出硫酸鹽。洗滌劑、磷肥及骨粉等工廠廢水中也含有磷酸鹽。天然水中磷酸鹽含量一般較低,如果水中發現過量的磷酸鹽存在可表明水被污染。若同時發現過量的硝酸鹽和氯化物時,更可以進一步證實動物性物質曾經污染過水源。
天然水和廢水中的磷以正磷酸鹽、縮合磷酸鹽以及與有機體相結合的磷酸鹽3種形態存在。總磷量即水樣中各種形態的磷經消解後轉變成正磷酸鹽的總磷濃度。
磷也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當其含量過高時會使土壤板結,影響作物的生長。國標要求灌溉水中總磷的含量:水作應小於5.0 mg/l,旱作應小於10 mg/l,蔬菜應小於10 mg/l。
6、水溫
水溫過低會減緩植物生長,水溫過高會造成植物根系腐爛、死亡,農灌水水溫要求小於35 。
7、pH值
pH值除直接影響植物生長外,還會使一些營養物質被淋失或被土壤固定,造成植物缺乏養分而致害;或吸收了有毒的元素,造成生理危害,這些都是導致植物死亡的原因。pH值小於4,大於9時,對農作物均會產生不良影響。用pH低於3,高於11的水灌溉作物,作物很快死亡。大部分栽培植物喜歡在弱酸性和弱鹼性條件下生長。它們對pH的適應范圍為4~9,最宜范圍為5-8.5。不同作物對pH值的要求不同。小麥在弱酸性條件下比中性條件下生長的好。國標要求灌溉水的pH值允許范圍是5.5~8.5。
8、全鹽量
全鹽,主要是鈣、鎂、鈉、鉀所形成的硫酸鹽、鹽酸鹽和碳酸鹽,它們對作物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離子起作用。對作物危害最大的是鈉鹽,鈣鹽和鎂鹽對作物也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佔主導地位。
灌溉水含鹽量在1000mg/l以上,對作物生長有抑製作用,有使土壤積鹽的可能性。含鹽2000mg/l以上,使土壤積鹽明顯,會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土壤鹽分增加,使土壤溶液濃度提高,物質形態變化,造成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困難,植物因缺乏養料導致減產或最後死亡。因鹽類對離子的拮抗作用和協同作用,在灌溉水中,必須注意多種鹽類的存在,以防治單因子鹽類對作物的傷害。國標要求灌溉水的全鹽量在非鹽鹼地區應小於1000 mg/l,在鹽鹼地區應小於2000 mg/l,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適當放寬。
9、氯化物(以CL計)
氯化鈉危害小麥發芽的臨界濃度為2000mg/l,危害水稻發芽的臨界濃度為1000mg/l。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氯化物的含量應小於250 mg/l。
10、硫化物(以S計)
地下水(特別是溫泉水)及生活污水,通常含有硫化物,其中一部分是在厭氧條件下,由於細菌的作用,使硫酸鹽還原或由含硫有機物的分解而產生的。某些工礦企業,如焦化、造氣、選礦、造紙、印染和製革等工業廢水亦含有硫化物。
水中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 、 、 ,存在於懸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酸可溶性金屬硫化物以及未電離的有機、無機類硫化物。硫化氫易從水中逸散於空氣、產生雞蛋臭味,且毒性很大。硫化物是水體污染的一項重要指標。
硫化物濃度即使很低也會使土壤有臭味,因此禁止採用含硫化物的廢水灌溉作物。國標要求灌溉水的硫化物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11、汞及其化合物(按Hg計)
含汞0.005mg/l以上的水溶液灌溉水稻,糙米中含汞量均超過我國《食品中汞允許量》規定的0.02毫克/公斤的標准。汞在糙米及油菜中的殘留量隨灌溉液中汞的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汞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為根>莖葉>殼>糙米。
灌溉水中含汞0.005mg/l,則汞在土壤表層即稍有積累,長期灌溉可造成汞在土壤表層的積累,污染土壤,造成對作物的危害。土壤中含汞量隨灌溉水中汞的濃度的增加而增加。隨灌溉水進入土壤中的汞主要集中在表層0-5厘米處。農作物能從被污染的土壤中吸收汞。作物中含汞量與土壤積累量成正相關。根據汞對農作物生長,產量的影響及農產品中的殘留,在土壤的積累,考慮到汞的毒性較大,長期灌溉能污染土壤,擬定汞的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為0.001mg/l。
12、鎘及其化合物(按Cd計)
土壤對鎘有很強的吸附力,特別是粘土和有機質多的土壤,易於造成鎘含量的積蓄。當土壤的pH值偏酸時,鎘的溶解度增高,而且在土壤中易移動,可能污染地下水,同時也易被植物從根部吸收;當土壤pH值偏鹼時,鎘的移動性差,作物也難以吸收。在銅、鋅、砷、鎘這些元素中以鎘最容易造成土壤污染。
當灌溉水中或土壤中含有一定鎘時,均可被農作物吸收和在土壤中造成積蓄,其吸收量和積蓄量的多少隨灌溉水中鎘濃度、灌溉量和污灌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農作物吸收鎘後,鎘在植物體內的分布順序是根>莖葉>籽實。各種作物吸收鎘的能力有很大差異,小麥的吸收能力比水稻高,而玉米的吸收能力又低於水稻。由於鎘大量地積累在植物根、莖葉中,因此,在受鎘嚴重污染的農田裡,農作物的莖葉不宜作家畜飼料,根茬也不宜漚制肥料。為了防治土壤及在其上生長的農產品中有鎘的積累,建議灌溉水中鎘的最高允許濃度不應超過0.005mg/l。
13、砷及其化合物(按As計)
砷在土壤中的殘留主要集中在表層,自上而下的移動性小。
利用含砷污水灌溉農田,隨灌溉水中砷含量的增高和灌溉次數的增加,砷在土壤和作物中累積增加,使作物受害,污染收獲物。0.05mg/l以上的砷使水稻減產15.9%。0.1mg/l以上的砷使油菜減產10.3%。水稻、油菜減產百分率均隨砷濃度的增高而增加。用含砷0.25mg/l的水灌溉水稻,開始在糙米中出現殘留。含砷0.5mg/l水灌溉油菜,在油菜中開始出現砷殘留。用含砷0.5mg/l以下的灌溉水對水稻、油菜生長影響不明顯;含0.5mg/l以上砷的水對水稻、油菜生長有抑製作用,抑製程度隨砷的濃度增高而加大,含砷0.5mg/l為危害濃度,100mg/l為致死濃度。因為砷及其含砷化合物毒性很強,對人、蓄的健康有較大影響。規定灌溉水中的砷含量:水作、蔬菜不得超過0.05mg/l,旱作不得超過0.1mg/l。
14、六價鉻化合物(按Cr 計)
含六價鉻的灌溉水對水稻、小麥種子的萌發及其生長發育都有一定影響。水稻、小麥均能吸收灌溉水及土壤中的鉻。鉻對數種蔬菜及穀物的生長有刺激作用。鉻濃度5mg/l對作物有害;濃度10mg/l時作物出現嚴重的萎黃病;鉻與鎳協同作用時,鉻濃度僅2mg/l即對作物產生損害。鉻還在作物內積累。吸收的鉻主要積累在根中,其次是莖葉,少量積累在籽實里。
含鉻污水灌溉後,土壤可以積累鉻。植物吸收和土壤積累的鉻都隨灌溉水中鉻的濃度的增加及灌溉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可通過增加土壤有機質施用量和適當提高土壤的pH值來減少鉻污染造成的危害。為防止鉻對農作物、土壤造成的污染危害,灌溉水中鉻的最高允許濃度控制在0.1mg/l以下。國標要求灌溉水的六價鉻的含量應小於0.1 mg/l。
15、鉛及其化合物(按Pb計)
含鉛污水灌溉農田,其最高允許量應在1.0mg/l以下,否則抑制植物生長。進入土壤的鉛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當污灌水中鉛的濃度為50ppm左右時,對水稻產生毒害作用。但污水中硫酸根離子含量較多時,易生成硫酸鉛,就沒有危害了。鉛對植物毒性比砷、銅小。作物可以通過根吸收土壤或灌溉水中的鉛,並主要積累在根部,只有極少部分轉移到地上部。國標要求灌溉水的鉛及其化合物的含量應小於0.1mg/l。
16、銅及其化合物(按Cu計)
含銅污水灌溉農田,其最高以允許量應在2.0mg/l左右。銅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缺銅時,幼葉尖端乾枯,葉片脫落,生長受到抑制。谷類作物一般不能結實。土壤含銅過高時,作物主要積累在根部,造成根系發育惡化,減弱了根對各種營養成分的吸收。作物受害的程度,一般是隨農業環境中銅的含量的增加而加重。銅被作物吸收後,以根部分布的最多,莖葉次之,籽粒中最少。國標要求灌溉水的銅及其化合物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17、錳
錳濃度1~10mg/l對豆類有害;達5mg/l對橙和柑桔幼苗有致毒作用;錳濃度5~10mg/l對西紅柿有致毒作用;錳濃度10~25mg/l對大豆和亞麻有致毒作用。
18、鋅及其化合物(按Zn計)
鋅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鋅可以間接影響植物生長素的形成,在缺鋅的土壤里,作物生長常常受到抑制,並出現各種病症。含鋅廢水灌溉農作物,鋅可以在土壤內累積,並能富集。土壤里含鋅過高時,主要傷害作物的根系,使根的伸長受到阻礙,葉子呈黃綠色,並逐漸萎黃,而且分孽少,莖短。小麥受鋅危害,葉尖上即出現黃褐色的條斑點。被吸收的鋅主要積蓄在植物的根部,也有一部分向莖葉中轉移。鋅在植物體內的移動性居於中等水平,向籽實中的轉移不如鎘。我國規定灌溉水中鋅及其化合物的含量為不超過2.0mg/l。
19、氟化物(按F計)
氟在植物體的積累隨著植物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氟化物含量在34.0mg/l以下,水稻生長發育未受影響;113.25mg/l以上,水稻生長發育受到抑制;453mg/l可致水稻死亡,但此濃度以下對茄子無影響。含氟污水中有一定的磷酸鹽,污灌後硫化細菌增加,可促進磷酸鹽的轉化,提高了土壤中可溶性磷的含量,有利作物生長。含氟污水灌溉後細菌數量增大,生物學過程旺盛,產量增加。由於不同作物對氟敏感程度不同,為避免對地面水和漁業的污染危害,為保護整個農業環境和人民健康,規定氟的灌溉標准為高氟區應小於2.0mg/l,一般地區應小於3.0mg/l。
20、氰化物(按游離氰根計)
50mg/l以上氰對水稻、油菜的生長、發育和產量有影響,並開始在糙米、油菜中有殘留,殘留量隨灌溉濃度最高而加大。
根據不同生育期污灌氰殘留量不同,在生產上利用含氰污水灌溉水稻宜在前期,不宜在後期。不同濃度氰在水稻根、莖、葉中有殘留,殘留量與澆灌濃度成正相關。殘留量:根>莖葉>谷殼>糙米。根殘留量佔80%左右,莖葉佔15%左右。不同濃度氰在土壤中有殘留,殘留量隨著濃度增加而增大,但不與灌溉濃度成正比上升。土壤中氰的分解速度與氣溫和灌溉濃度有關,但無論在何種氣溫下,土壤中氰的分解速度都與灌溉氰的濃度成正相關。氰化物隨水進入土壤後消失的速度較快,在土壤中不會逐年積累。一般大田土壤中,氰的年凈化率都在90%以上。採取隔年清污輪灌,不會造成土壤和水稻的明顯污染。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氰化物的含量應小於0.5mg/l。
21、揮發性酚
灌溉水中的酚,高濃度時(50-1000mg/l)可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產量,甚至造成作物的死亡(1000mg/l)。低濃度時(30mg/l)可促使作物增產。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和產量的安全濃度在50mg/l左右。灌溉水中的酚可造成作物體內酚量的增加。作物體內的酚量隨灌溉水中酚濃度的提高而增加。作物體內酚積累量莖>根>籽粒。酚毒性較小,酚在作物中的積累問題,以及酚對作物生長、產量的影響問題,不會成為制定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的限制因素。
含酚污水進入土壤,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5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酚的含量極少。土壤對酚具有較強的凈化能力,酚在土壤中的年凈化率在90%以上。因此,低濃度含酚污水灌溉後,不會影響土壤肥力,也不會造成土壤污染。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揮發酚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閱讀全文

與工業廢水造成作物死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鮮知鮮覺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672
D152離子交換樹脂怎麼再生 瀏覽:751
去除燒水壺裡面的水垢 瀏覽:126
聚丙烯塑料樹脂750M 瀏覽:567
長春凈水機多少錢 瀏覽:525
不銹鋼用綠傘除水垢劑弄黑了咋辦 瀏覽:297
蒸餾水與去離子水區別 瀏覽:103
做豆腐的廢水有沒有臭味 瀏覽:949
濾芯廢水閥壞了有什麼症狀 瀏覽:826
樹脂粘度數 瀏覽:711
硫酸鈣離子交換法測溶度積 瀏覽:358
魚缸里有魚屎是不是過濾器不夠 瀏覽:87
什麼情況下超濾膜需要化學清洗 瀏覽:464
杭州電鍍污水如何處理 瀏覽:251
地暖過濾網有幾種 瀏覽:948
空氣凈化器什麼季節是旺季 瀏覽:164
純水岸東湖效果怎麼樣 瀏覽:878
中國有多少純凈水廠 瀏覽:714
工業上最常用的間歇蒸餾是 瀏覽:594
污水檢查井基礎隱檢內容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