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廢水比6:1或3:1的凈水器嗎
廢水比可以人工調的,建議不要隨意調,免得減損RO膜的壽命。其實排出來的廢水是很理想的清潔洗衣服的水,因為富含無機鹽。
『貳』 何謂深圳河污染3+1方案和8+1方案
根據深圳市水利規劃設計院等單位編寫的《深圳河灣流域污水截排及處理專題研究(徵求意見稿)》(2005年2月)(以下簡稱「截排」),目前做過的污水處理方案主要有:深圳市規劃局所做的8+1方案和「截排」所推薦的3+1方案。
8+1方案:實際為9座污水處理廠和一條截污干管方案。9個污水處理廠分別為已經建成的羅芳、濱河、南山、蛇口4座,規劃建設的5座分別為:福田、西麗、草埔、埔地嚇和沙灣污水廠(西麗污水廠是2002年規劃調整時增加的,故稱8+1方案)。其中,福田、西麗屬特區內,草埔、埔地嚇、沙灣屬特區外。原規劃9座污水處理廠的總規模為256萬m3/d。一條截污干管為已經建成的皇崗路以西至南山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收集排海(珠江口)干管(管徑2.4m,岸邊深入海里1.6km)。根據「截排」,8+1方案需要新增加的投資為33.65億元,佔地及動遷投資為40.54億元,年運行費為6692萬元。
3+1方案:實際為4座污水處理廠和一條污水輸送隧道,加4座污水處理回用站方案。方案的主要內容為:布吉河以西污水全部截排至南山污水處理廠(除污水處理回用水外),處理後排海。南山污水處理廠規模擴建為150萬m3/d,現有的濱河污水處理廠和原規劃的福田、西麗、草鋪污水廠功能均由南山污水廠替代;布吉河以東,特區內原有羅芳污水廠保留,新建特區外新建埔地嚇污水廠1座;1條污水輸送隧道的規模為:直徑5.5m,長度25.02km。除此之外,3+1方案考慮到污水回用的要求,計劃建設濱河、福田、西麗、草鋪4座污水回用處理站(不回用時可以通過隧道排向珠江口),並考慮羅湖、南山污水廠小部分回用。根據「截排」,3+1方案需要增加的投資為34.28億元,佔地及動遷投資為26.73億元,年運行費比8+1方案少2000萬元左右。
『叄』 廢水排放量與用水量的關系(比例多少)
一、統計用水、排水等有關指標,必須首先對給水系統有個概略了解。在工業生產中按給水的路線和利用程度,分為直流、循環和循序三種給水系統。
1、直流給水系統指工業生產用水由就近水源取消,水經過一次使用後便以廢水形式全部或大部分排走。其生產用水量等於企業從地下水源和地面水源取用的新鮮水量。
2、循環給水系統指使用過後的水經適當處理重新回用,不再排走。在循環過程中所損耗的水量,須從水源取水加以補充。
3、循序給水系統是根據各車間對水質的要求,將水重復利用,將水源送來的水先供甲車間使用,甲車間使用後的水或直接送乙車間使用,或經適當處理(冷卻、沉澱等)後加壓送乙車間或丙車間使用,然後排放。這種系統也叫串級給水系統。
二、廢水排放量的計算有兩種:
1、使用各種流量計進行測量,如監測數據、各種流量計測得的數據和連續自動監控測得的數據等。
2、系數估演算法。從排污單位的新鮮用水量來估算其污水排放量。
(1)排污單位的新鮮水量沒有進入其產品,一般其污水排放量可以估算為新鮮水量的0.8―0.9倍。
(2)有相當部分變成產品(如啤酒、飲料行業),則其污水排放量應以新鮮水量減去轉成產品數量的0.8―0.9倍。
(3)部分行業水的重復利用率很高,如軋鋼、選礦等行業水的重復利用率都高達80%~90%,水經過多次使用,蒸發和流失都很大,這時用新鮮水量推算污水排放量時所用的系數就比較小,有時甚至會達到40%~50%。還可以利用產污系數進行測算。
『肆』 純水機廢水比怎麼算
凈水機或純水機都是依靠反滲透膜對自來水進行凈化,自來水被壓縮通過反滲透膜後,變成了清水和濃水兩部分,清水和濃水的比例就是廢水比。現在市面上凈水機的廢水率在1:1-1:3之間為主。廢水比的高低也與水溫、水質、水壓有密切關系。
原理
在RO膜上臟物質較多的情況下,很短時間內提高水壓將臟東西很快沖走,從而大大節省廢水;排出的廢水的TDS值比普通RO機的廢水的TDS值要高幾倍,所以才能用很少的水就能確保機器的穩定及出水達到要求。
(4)8比1廢水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第一級:PP棉:去除自來水中各種可見物/灰塵及雜質。
第二、三級:前置活性炭:部分低配凈水器第三級也為PP棉,炭去除氯和有機雜質。還能吸收水中有機化合物產生的異味、顏色和氣味。
第四級:超濾或反滲透膜:膜能夠去除水中的細菌、病毒及孢子等物質。
第五級:後置活性炭裝置:進一步改善口感,去除異味。
大部分凈水器是採用阻篩過濾原理漸進式結構方式,由多級濾芯首尾串接而成,濾芯精密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以實現多級濾芯分攤截留污物,從而減少濾芯堵塞和人工排污、拆洗的次數以及延長更換濾芯的周期。
還有一種新的設計思路是應用分質流通原理自潔式結構方式,它的設計思想不再是提供盡可能多的空間用於藏污納垢,而是採取分質原理,分離出一小部分潔凈水,同時又盡可能讓原水照常流通流動起來使污質隨水流及時被帶走,達到流水不腐。
這樣既得到了凈化水,又不會或不容易在機內沉澱污物,避免形成二次污染和大大減輕濾芯損耗,水質更好更安全又節能低炭。這種新原理的自潔式凈水器獲得第七屆國際發明展金獎,為一進兩出的結構。
它改善了傳統凈水器因一進一出的結構弊端導致原水雜質濃度在機內越積越高最後成為污水,也因此自潔式凈水器沒有污水和排污凈水器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洗滌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凈水器的普及將越來越廣,新技術的產品正在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凈水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1:1廢水比
『伍』 配製廢水時,一般說C:N:P=200:5:1,C、N、P分別指什麼並且比例是什麼比例濃度比還是摩爾比
C是碳,N是氮,P是磷,濃度比。
污水處理廠在單體試車初步驗收和聯動試車的基礎上。進水的污水水質、水量能滿足初步運行的要求,即可進行投產試運行。首先要培養活性污泥,一般直接通污水進行培養。
將城市污水引人曝氣池後暫停進水,進行曝氣。在水溫、氣溫都合適情況下1~2天就會出現絮狀物,這時可少量連續進水,也可間歇進水,連續曝氣。連續曝氣一周後,通過顯微鏡檢查到菌膠團長勢良好後即可由少到大逐漸增加進水到設計量,投入試運行。
(5)8比1廢水擴展閱讀:
配置廢水注意事項
1、大中型污水處理廠一般在水處理段正常後,有足夠的剩餘污泥後,再培養厭氧污泥比較有利。
2、先將消化池內充滿二級出水,投入其它消化池的厭氧污泥菌種,或接入水處理段的剩餘污泥。
3、在消化污泥來源缺乏的地方也可用人糞、牛糞、豬裝、酒糟、剩餘的澱粉等有機廢物稀釋到含固率為1%~3%投入硝化池。
4、培養消化污泥菌時,必須控制pH值和有機物投配負荷,PH值應保持在6.4~7.8之間。有機負荷控制在0.5kgVSS/(m3·d)之下。投配負荷過高,會導致揮發性脂肪酸大量積累,PH值降低,使酸衰退階段太長,從而延長培養時間。
5、充分攪拌消化池內的混合污泥。中溫消化要保持消化池內的水溫在35℃士2°C,邊進泥邊加熱,待加至所需溫度及混位後,暫停進泥。待厭氧消化產氣正常後可逐新增加投泥量,直至到正常加泥。
『陸』 史密斯凈水d1型號廢水比實際是多少
目前純水機說廢水比是1:1是扯蛋,本人從事水處理行業多年,目前比較好一點的純水機回廢水比都在1;1以上,能答做到1:3就不錯,隨著使用時間的加長ro膜的通透性逐漸減弱,會越來越大,一般純水機剛開始用的頭十幾天廢水比都不錯,你可以自己拿兩個盆接水做一個廢水比的比較實驗就知道了。
『柒』 富士高凈水器廢水出的多大約是1比8
廢水比例和原水水溫有關系,水溫越低廢水量越大,但是你的達到1:8的比例是有問題,應當是廢水比出現故障,更換個廢水比例器吧。
『捌』 凈水器的廢水比有的是1:5,1:3,1:2,1:1,到底是 多少較好
1:3 是最標準的來配比。包括經濟發達的自國外,也是普遍採用這種黃金廢水比。
廢水比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
1:5,能做出這種廢水比的凈水器,不是很理解,是專業不過關?如果是5:1那麼就是忽悠你或者凈水效果很粗糙。
1:2,這個還算靠譜。但也不是國際常用的廢水比。
1:1,個人不推薦。因為即使達到了這種廢水比,也是以損傷某方面為代價的。你縮小廢水比,本來就是為了節省用水,可是實際上很低的廢水比,一般是以損傷ro膜的使用壽命為代價的。而市場上一般的ro膜價格都很貴。這樣算下來就不劃算了。
綜合以上,1、不管是多少比例,必須選擇正規的大品牌;
2、建議1:3
『玖』 廢水比是什麼意思,多少比較好,1:1好還是1:3好
廢水比?應該說的是廢水水量與葯劑的投加比吧,一般應該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