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中的氨氮來源

污水中的氨氮來源

發布時間:2021-03-21 19:08:35

A. 水中氨氮的來源及其指示作用

水中氨氮的來源通常是由於排放的生活污水所造成的。尤其是廁所污水的氨氮是很高的。它的指示作用它是代表了水源的清潔程度。

B. 污水處理中氨氮指的是什麼

氨態氮(NH3-N)簡稱:氨氮,是水體中氮的一種存在形式,是『水體富營養化』和『內環境污染容』重要污染物。
氨氮檢測:取1ml原水稀釋到50ml,加入1ml酒石酸鉀鈉,1.5ml納氏試劑,搖勻,靜止10min。分光光度計波長調到420nm,測定。帶入公式求得含量。公式由測定的標准曲線推導而來,原則上每換一次納氏試劑,就要從新制定標准曲線。
如有需要,我可以詳細介紹水體中氮的組織形式與關系。
希望能幫到你!!!

C.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生活污水中氨氮和總磷的來源嗎

食物中的氨基酸分解後都是氨氮的來源,至於總磷,所有的細胞壁都含有磷,含有,現在的洗衣粉都添加有含磷的化學品。

D. 生活污水中的氨氮主要來源於尿素的水解

人和高等動物所排泄的尿中含有尿素,尿素在尿素酶的作用下迅速水解生 成碳酸銨。因此生活污水中的氨氮主要來源於尿素的分解。

E. 污水指標氨氮是什麼

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離氨和離子氨形式存在的氮,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的分解內,焦化、合成容氨等工業廢水,以及農田排水等。消化污泥脫水液、垃圾滲濾液、催化劑生產廠廢水、肉類加工廢水和合成氨化工廢水等含有極高濃度的氨氮(500mg\/L以上,甚至達到幾千mg\/L)。

F. 氨氮是怎麼形成的

在天然水體中,N元素以游離態氮、有機氮、硝酸態氮、亞硝酸態氮、總氨態氮等幾種形式存在,一般來說,硝酸態氮、亞硝酸態氮、氨(銨)態氮是一切藻類都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源。通常情況下,藻類首先吸收NH₄⁺,而NO₃--N 吸收能力相對較差,同時水體中的固氮菌也能吸收轉化水中的氮。

氨氮的來源:

一是水源;

二是來自各種肥水產品;

三是飼料中的可溶蛋白融入水中;

四是養殖生物的糞便。

還有就是無機氮被浮游植物吸收轉化為有機氮,並通過浮游植物的攝食,各級浮游動物之間及魚蝦類的捕食在食物鏈中傳遞,在這過程中有小部分氮由於溶出、死亡代謝排出等離開食物鏈重新回到水體中。

水體中死藻、殘餌糞便等有機物不斷積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這就為亞硝酸鹽和氨氮的產生提供了足夠的氮源。

(6)污水中的氨氮來源擴展閱讀

氨氮的危害性:

離子氨態氮(NH4⁺-N)因為帶電荷,通常不能滲過生物體表,一般對生物無害,而且能夠被藻類直接吸收利用。但非離子氨態氮(NH₃)能透過細胞膜,具有脂溶性,滲入量取決於水體與生物體內的PH差異。如果從水體滲入組織液內,生物就要中毒。

在PH 、溶氧、硬度等水質條件不同時,非離子氨態氮的毒性也不相同。PH越高,毒性越大。溶氧越低,毒性也越大。實際生產過程中,對溶氧和PH有針對性的控制,可以降低非離子氨態氮的毒性。

非離子銨態氮(NH₃-N)的毒性表現在對水生生物生長的抑制,它能降低甲殼類排氮的能力、損害鰓組織、導致體內中毒,體內臟器滲血、出血以至引起死亡。在魚蝦養殖中尤為明顯,在氨氮偏高的池子里魚蝦攝食能力體質明顯變弱,且脫殼後更不易硬殼。

G. 水質監測中氨氮主要是什麼

NH4+和NH3。

H. 廢水中的氨氮含量和什麼有關

自然地抄表水體和地下水體中主要以硝酸鹽氮(NO3)為主,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氨氮主要來源於人和動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達2.5~4.5公斤。
雨水徑流以及農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來源。
另外,氨氮還來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顏料、煤氣、煉焦、鞣革、化肥等工業廢水中。

I. 污水排放標准中氨氮指標是如何產生的

廢水中含有的氮氧化物,等多種含氮物質,會造成自然水體的富營養化。按照國家排放標准需要達標排放。

閱讀全文

與污水中的氨氮來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熱水器除垢粉真假 瀏覽:805
印染廢水化學處理方法 瀏覽:113
污水池裡有蟲子怎麼辦 瀏覽:345
水處理個人總結 瀏覽:981
進入污水井拿什麼檢測 瀏覽:683
我家飲水機里都是醋什麼梗 瀏覽:501
水箱前置過濾器 瀏覽:648
用存儲卡回提高運行內存速度嗎 瀏覽:496
深圳哪裡招污水處理工 瀏覽:940
哈弗h6工廠濾芯怎麼拆 瀏覽:371
原神純水精靈怎麼捕捉 瀏覽:109
純水之球各伺服器多少g 瀏覽:448
格卡諾空氣凈化器怎麼重置 瀏覽:686
飲水機濾芯怎麼驗貨 瀏覽:385
華帝凈水器售後電話多少 瀏覽:681
里水污水處理後排到哪裡 瀏覽:6
污水攻堅補齊什麼短板 瀏覽:446
跑污水處理跑業務工資高嗎 瀏覽:894
河南工業污水處理 瀏覽:871
污水處理廠進水檢測標准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