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應城化工廠排放污水

應城化工廠排放污水

發布時間:2021-03-20 05:18:14

1. 鹽化工對周圍空氣污染嚴重嗎

我不是化工專家,但是網上有關鹽化工污染環境的報道非常多,下面摘錄的幾條新聞都提到鹽化工的污染性,當然你可以說它們是技術不過關.

作為一個鹽化工相對集中的城市,(湖北)應城污染一度相當嚴重,一些污染大戶廢水直排富水河,煙塵滾滾沖天,企業周圍的居家和學校只能整日緊閉門窗,農田受損,吃上鹹水……群眾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只顧經濟效益而損害子孫幸福?!- G6 p! ]! }* H5 M; U+ a/ r* K$ B/ P
- p5 {# h# q& T' K5 v, X. N! Z

淮海晚報記者:從這次集中整治的行動看,二河、張福河的沿河企業尤其是鹽化工企業的污染治理很重要的一塊工作將由淮陰區、洪澤縣來完成,我想請問兩個區的領導,我們將採取什麼措施來保證沿河企業的達標排放?

可以說井研已具備了發展鹽化工和天然氣化工的必要條件,可以利用本地資源有步驟地實現工業化轉型。然而高能耗、高污染是傳統鹽化工的重要特徵,因此必須按照循環經濟發展思路,在多學科交叉層面開展涉及新技術、新工藝、新系統的戰略研究。

2. 湖北應城有什麼有名的化工廠啊

雙環科技 應城唯一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 000707

3. 湖北應城新都化工~是一個不守誠信的公司~污染嚴重!~沒有上升空間!高管都是四川人!非常排擠外地人!差

你應該發到微博 或者貼吧 當然BBS也是里 這兩個平台比較適合你

4. 應城新都化工是不是污染很嚴重啊

必然,有空LZ可以去那裡參觀下,空氣質量很差,樹葉上都是一層厚灰的。

5. 應城市鴻祥化工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應城市鴻祥化工有限公司是經省貿委、國家經貿委審批,2002年8月6日由應城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資引進的項目,集生產加工、科技開發於一體的中型企業。

公司位於應城市城中保豐貨場旁,是鐵路、公路及水運的立體交匯處,交通十分便利。佔地面積25萬㎡,建築面積3600㎡。注冊資本3000萬元,固定資產20000萬元。主要經營范圍重油加工、生產、產品計劃配置銷售、其他石油製品、煤炭、鋼材銷售、汽油、柴油、煤油等倉儲。我公司的成品油倉儲設施,其設計容量為35000m3,一次性可同時儲存各種成品油32000噸左右。輻射武漢以北、河南以南中國石油所有加油網點的成品油配送任務。

本公司制定了五年發展計劃,首先改造建設精餾裝置一套,20萬噸/年重整(含芳烴抽提和芳烴分餾)裝置一套,陸續建設延遲焦化、加氫精製、制氫、酸性水汽提、硫回收五套裝置和配套的油品儲運、給排水、供電系統、供熱系統污水處理等系統工程。

鴻祥化工有限公司歡迎各位加盟,在鴻祥這個平台上一展您的才乾和風彩。

請求職者通過智通人才網招聘系統應聘本公司的職位,或者通過本公司在智通人才網上留下的聯系方式與本公司聯系,本公司不會用手機或者小靈通的方式聯系求職者,也不會在本公司所在地以外地點對求職者進行面試,請知悉。
法定代表人:周子明
成立日期:2002-08-06
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湖北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人員規模:100-500人
企業地址:應城市城中保豐路9號
經營范圍:重油加工、生產,產品計劃配置銷售;汽油、柴油、煤油倉儲(經營期限至2017年10月16日);鐵路專用線運輸;其他石油製品,煤炭,鋼材批發、零售;易燃液體(第3.1、3.2、3.3類)、易燃固體(第4.1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第5.1類)批發、倉儲(經營期限至2015年02月26日);貨物進出口貿易(國家限制和禁止出口的貨物除外)。(凡涉許可證制度的憑許可經營,未取得許可不得經營)

6. 應城市新都化工化肥廠經常晚上偷排,為什麼環保部門不管

有以下原因:

  1. 因為他是地區重要生產力,民不舉官不究

  2. 地方支柱產業,上稅金額大

  3. 走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

  4. 各種社會關系,人情世故都弄得明白

  5. 希望可以幫助你,望採納

7. 應城市長江埠化工廠環境污染范圍有多遠

本文重點討論中國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不斷惡化,邊治邊污,治理不力等,所帶來的一系列嚴重的環境災害與生態危機問題: 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生態平衡的失調;環境污染繼續惡化狀況與重大污染事件大面積隨時突發;污染案例:渤海將會變成「死海」;太湖嚴重污染,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與生存危害;環境污染代價、損失與治理的成本估計;根本在於轉變觀念,深化改革,端正發展模式,建設綠色家園與發展綠色GDP等.
關鍵詞:環境污染 生態危機 頻繁災害 損失代價 轉變模式
中國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制訂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開展了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於中國發展模式與生產工藝落後,粗放的生產與經營方式,特別是有法不依,使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從整體上看,中國的環境質量仍在繼續惡化,局部地區非常嚴重;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還在發展,並向農村蔓延;生態破壞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如果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深化改革,很有可能在環境問題上嚴重威脅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甚至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
2007年5月29日媒體報道,由於近年來無錫市太湖嚴重污染,致使自來水變質發臭,不能飲用,這是又一個對人類發出的危險警報.
實際上,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資料表明,1991年到2004年期間,無錫市區肝癌、胃癌、肺癌等主要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死亡率和在死因中的比例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研究表明,太湖水域藍藻的代謝物微囊藻毒素在動物試驗中表現出強促癌性,與太湖地區的幾種消化道惡性腫瘤有一定的相關性.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也表明,環太湖地區已經成為惡性腫瘤的高發區.
1 環境嚴重污染在繼續
1.1 大氣污染
燃煤是形成中國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大氣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主要污染物是煙塵和二氧化硫.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1997年,中國城市空氣質量仍處在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於南方城市.隨著汽車用量的陡增,大城市汽車尾氣污染趨勢在加重惡化,氮氧化物已成為少數大城市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年均值濃度在4~140微克/米3范圍之間,全國年均值為45微克/米.從區域分布看,北京、天津、甘肅、新疆、陝西、山西的大部分地區及河南、吉林、青海、寧夏、內蒙古、山東、河北、遼寧的部分地區總懸浮顆粒物污染嚴重.
近年來,酸雨危害在我國發展之快為全球罕見,中國從271個酸雨觀測站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81個同步進行連續觀測,再把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81個站中有49個站的降雨屬於酸雨,佔61%,據統計,1990年中國煤炭消耗10.52億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495萬噸(不含鄉鎮企業);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億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341萬噸(含鄉鎮企業),超過歐洲和美洲,居世界首位;2000年,煤炭消耗達14.5億噸,二氧化硫排放量達2730萬噸.中國酸雨形勢十分嚴峻.
又據科學研究觀測發現台灣大氣中的汞含量,較歐美高出一倍以上,威脅台灣人民健康;而最主要的來源則是中國燃燒煤與垃圾所造成.台灣中央大學大氣物理所教授林能暉表示,許多污染物質會隨著大氣的循環而影響整個區域.不論是中國北方的空氣污染、蒙古的沙塵暴、東南亞燃燒植物產生的生質污染等,台灣剛好都在下風處,因此成為亞洲大陸污染物進入太平洋的關口.不但如此,林能暉指出,美國之前發現大氣汞也會隨著氣流影響其他區域,仔細調查才發現,全球六、七成的排放來源,都指向中國,透過燃燒煤與垃圾,造成所含的汞成分散布至大氣之中;之後隨著降雨回到地面,進入植物或魚類的身體中,經過食物鏈,最後又進入人體,累積造成慢性中毒,傷害神經系統.林能暉說,台灣與美國環保署、太空總署、日本富士山科學計劃合作,在鹿林天文台、竹子山等地進行監測.結果發現,即使在海拔近三千公尺的鹿林山上,所監測的大氣汞平均濃度,仍較歐美高出一倍.由於這種情形在冬季吹西風時,會比夏天吹東風時嚴重,加上衛星遙測,因此可得知污染區主要來自中國、中南半島等地.林能暉指出,也希望透過國際合作,及早研擬對策.
2006年全國監測的559個城市中,空氣質量達到一級標準的城市佔4.3%、二級標準的城市佔58.1%、三級標準的城市佔28.5、劣於三級標準的城市佔9.1%.與上年相比(可比城市),城市空氣質量達到或優於二級的城市比例增加4.7個百分點;劣於三級的城市比例減少2.1個百分點,城市空氣質量總體有所改善.113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比例比上年增加1.7個百分點,劣三級城市增加0.9個百分點,二氧化硫平均濃度比上年略有降低,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基本持平.酸雨分布區域保持穩定,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南,四川、雲南以東的區域.
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表明,我國一些主要城市大氣污染物濃度遠遠超過國際標准,在世界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位於世界污染最為嚴重的城市之列.全球2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有16個在中國.
1.2 水污染
中國不僅面臨水量的危機,同時水質危機也很嚴重.據2003年6月5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的《2002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輕依次為:海河、遼河、黃河、淮河、松花江、珠江、長江.其中,海河、遼河水系污染最嚴重,劣V類水體佔60%以上.
水污染也造成國際糾紛.例如,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引起下游俄羅斯的水污染事件;黑龍江沿岸俄羅斯一些村莊,民間已出現向中國索取賠償的聲浪.
2006年監測,全國地表水總體水質屬中度污染.在國家環境監測網監測的745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中,I-III類,IV、V類,劣V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40%、32%和28%.七大水系中,主講、長江水質良好,松花江、黃河、淮河為中度污染,遼河、海河為重度污染.太湖、滇池為劣V類水質,巢湖為V類水質.重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總體水質良好,根據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的382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監測結果統計,監測的達標水量佔72.3%.163個城市的地下水水質監測結果表明,地下水水質以良好-較差為主.深層地下水水質優於淺層地下水,開采程度低的地區地下水水質優於開采程度高的地區;地下水水位總體保持穩定態勢.
全國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質良好,局部海域污染依然嚴重,遠海海域水質良好.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比例為67.7%,比上年上升0.5恩個百分點;三類海水為8.0%,下降0.9個百分點;四類、劣四類海水為24.3%,上升0.4個百分點.南海、黃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東海近岸海域分別為輕度和中度污染.
1.3 固體廢物污染
近年來,中國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排放量和堆存量不斷上升.工業固體廢物利用率很低多數僅是簡單堆放,或填埋,或隨意棄置,不僅佔用農田,而且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後果深遠.目前受污染的農田已達10萬平方公里,因此而造成的糧食減產每年在1000萬噸以上.城市垃圾產生量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遞增,有25%的城市垃圾得不到及時清運,工業固體廢物和城市垃圾的「圍城」現象十分普遍,以及洋垃圾的引進,這些嚴重製約了城市建設的正常發展.有害廢物大多未得到安全處置,其隨意堆放已構成重大的環境隱患.
1.4 雜訊污染
目前全國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雜訊超標的環境中.近年來,由於城市機動車輛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和經濟的迅速發展,雜訊污染范圍有所擴大,並有向近郊和鄉鎮擴散的趨勢.
城市聲環境污染與上年相比,重點城市區域雜訊平均等效聲級下降超過1dB(A)(含1dB(A))的城市17個、上升超過1dB(A)(含1dB(A))的城市11個.道路交通雜訊平均等效聲級較上年增加超過1dB(A)的城市8個,降低超過1dB(A)的城市21個.城市各類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達標率高於夜間,3類功能區好於其它類功能區.
1.5 鄉鎮工業的污染日趨突出
2000年鄉鎮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002萬噸,占當年全國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的28.2%;鄉鎮工業煙塵排放量993萬噸,占當年全國工業煙塵排放量的54.2%;鄉鎮工業粉塵排放量為1358萬噸,占當年全國工業粉塵排放量的68.3%;鄉鎮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為670萬噸,占當年全國工業廢水中公學需氧量排放量的46.5%;鄉鎮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也是很驚人的,達到當年全國固體廢物產生量的38.6%.造紙、印染、電鍍、化工、製革等是鄉鎮企業的主要污染行業.
1.6 其它污染
電磁輻射與電磁雜訊污染、其他有害輻射污染等,也日益嚴重,不可忽視.重點電離輻射污染源、城市放射性廢物庫未對周圍環境造成可監測到的污染.電磁輻射環境基本屬於環境背景水平.
2 嚴重污染案例: 渤海污染,將會變成「死海」
渤海是中國近封閉內海,在政治、經濟、國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環渤海地區是我國北方人口集中、經濟發達的區域,自北向南分布有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2005年三省一市總人口21363萬人,GDP 40254億元,分別佔全國人口和GDP的16%和22%,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貢獻.
據海洋檢測專家發出警告,渤海的環境污染已到了臨界點,如再不採取果斷措施,渤海將在10年後變成「死海」.那時,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單靠其與外界水體交換恢復清潔,至少也需要200年.
據悉,環渤海地區共有地級城市26座,沿岸有大小港口近百個,黃河、小清河、海河、灤河、遼河等40餘條河水流入渤海,年平均徑流量約792億立方米.渤海沿岸有217個排污口,大量的工業及生活污水沿地表、河口湧入渤海.據統計,渤海每年收納的污水高達28億噸,污染物超過70萬噸,海底泥中重金屬竟超過國家標準的2000倍.這些必然嚴重污染海洋生物,並危害人類的食物鏈與生存條件.
3 中國生態環境嚴重破壞
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生態平衡的失調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與環境污染相比,它的影響更為深遠.生態破壞主要表現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場退化、森林資源危機、水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減少等方面.
2007年世界生態環境現代化評價,中國在118個國家中位居第100位.
3.1、水土流失嚴重
中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治理的速度趕不上破壞的速度.水土流失面積從建國初期50年代的116萬平方千米增加到90年代初期的150萬平方千米,每年流失量達50億噸以上,相當於全國的耕地上颳去1厘米厚的土層,其中流失氮、磷、鉀肥料元素的量相當於4000萬噸的化肥,等於全國化肥施用量.相當於每畝耕地沖走了25千克肥料.全國受水土流失的耕地約佔耕地總面積的1/3.水土流失涉及全國近1000個縣,主要分布在西北黃土高原,江南丘陵山地和北方土石山區.每年被輸入黃河的泥沙量達16億噸,居世界河流之冠.
2006年,全國耕地凈減少460.2萬畝,與上年相比,耕地面積減少0.25%.全國共有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37.08%.
3.2、土地荒漠化
目前,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國土面積的27.3%,目前仍在擴展.風沙區生態環境脆弱,耕地萎縮,人民生活受到極大影響,全國有60%的貧困縣集中在風沙地區,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響.北部被沙漠包圍,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是包括占國土面積37%的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5個省的自治區在內的乾燥地帶.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西域,荒漠化肆意蔓延.
風沙、沙塵暴和熱風逐年加劇,每逢風沙來臨,天空一片昏暗.內蒙古科爾沁沙漠已經越過內蒙古與遼寧的邊界線,正以平均每年前進30米的速度向南推進,威逼中國東北工業大城市沈陽.北京春天的風沙天數,從60年代的平均17.2天,增加到70年代的平均20.5天,而80年代以後又有所增加,沙漠已經蔓延到北京市南郊永定河北岸的大紅門附近,以致波及到南韓以外國家與地區.
據學者證實,影響北京的沙塵暴實際上是由普通沙塵與鹽鹼粉塵混合而成的化學塵暴,更具有污染、腐蝕與毒性等三大危害.這種塵暴的主要危害:化學污染:化學塵暴可以污染水源、土壤、農作物、植被等動植物和環境物體的表面,在化學塵源的下風方,鹽鹼粉塵形成大片重度污染帶,可使草場嚴重退化,耕地糧食減產,加劇土地荒漠化的趨勢.化學腐蝕:對周邊環境中所有的裸露在外的部分,如建築表面、圍欄、管線(道),甚至室內的物體表面等,具有較強甚至很強的腐蝕作用,使之生銹變質等.化學毒性:當化學塵暴降落到草喬灌木上時,輕者可以使植物表面灼傷、生長緩慢或暫停生長;重者可以抑止生長,甚至導致死亡.對人和動物也有類似的影響.
又據報道,2007年2月28日凌晨二時零五分,一列由新疆烏魯木齊開往阿克蘇的火車,因為遭到風力達十三級的特大沙塵暴襲擊,十一節車廂被狂風吹翻,四人死亡,上百人受傷風,南疆線因而中斷.那麼,下一個受害者將是誰?會不會把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大屋頂掀飛?
3.3、草場退化
由於長期以來對草地資源採取自然粗放經營的方式,重利用、輕建設,重開墾、輕保護,草地資源面臨嚴重的危機,草地退化面積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1/3,並繼續發展.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草原牧草產量將會繼續下降,草原生態環境將更加惡化.
3.4、森林資源危機
中國是世界上人均森林面積最少的國家之一.盡管我國的造林和森林保護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森林覆蓋率在10年時間里從12.98%上升到13.92%,但用材林面積縮小,森林質量下降,森林資源面臨的形勢依然非常嚴峻.
3.5、水資源短缺
由於中國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且利用效率低,北方地區嚴重缺水,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響.據統計,目前我國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中國西北、華北、東北、等北方城市幾乎全都缺水,年缺水量約60億立方米,北京市人均用水量雖然只相當於一些發達國家首都的1/3;農村有3.6億人口喝不上符合衛生標準的水,成為健康問題,北方和西北農村有5000多萬人和3000多萬頭牲畜得不到飲水保障.
3.6、生物多樣性減少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的國家之一,生物多樣性居北半球第一位.但由於人口過快增長和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大面積破壞和退化,我國有15%-20%的動植物種類生存環境受到威脅,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4 環境與生態危機造成的損失與代價
4.1 環境與生態災害頻繁
2007年01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就2006年中國自然災害和救災工作舉行發布會,民政部副部長李立國說,2006年,台風、洪澇、旱災、風雹、地震、低溫冷凍、雪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病蟲害等各類自然災害在中國都有不同程度發生,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因災死亡3186人,緊急轉移安置1384.5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41091.3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5408.9千公頃;倒塌房屋193.3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528.1億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等地受災嚴重.(據中國網)
2007年僅1-2月,中國因各種氣象災害以及森林火災、泥石流等衍生災害造成138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近1000億元.
民政部發布中國6月份災情與近年同期相比略偏重,自然災害以洪澇、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地震、旱災和風雹為主.全國受災人口達9661.4萬人,死亡309人,失蹤48人,緊急轉移安置181.2萬人.據統計,自然災害還造成12922.0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絕收面積839.8千公頃;倒塌房屋28.0萬間,損壞房屋83.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32.6億元.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表示,「當前水污染問題相當嚴重」,「大部分地區都有隨時爆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可能」. 監測數據表明,遼河、海河已經為重度污染,一些河道喪失了使用功能;滇池、巢湖、太湖水環境惡化的趨勢還在發展.今年以來,環保總局接報並處置的突發環境事件已經達到65起,其中較大以上環境事件13起.尤其今年4月以來,太湖藍藻持續暴發,嚴重影響了無錫上百萬群眾的正常生活.巢湖、滇池、三峽庫區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現水華.周生賢說,河流湖泊的污染已經使老百姓的環境權益嚴重受損,今年1月至5月,環保總局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814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
由於自然環境與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必然導致氣候異常,災害頻繁.中國氣象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說,中國每年受各類災害影響的人口達4億人次,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高達2000多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除乾旱面積偏小外,暴雨、雷電、台風、沙塵暴、低溫凍害、雪災、酸雨均偏重.特別是7月中旬以來,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中國接連兩次遭受強 台風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且頻發的自然災害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特別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4.2 全國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
據不完全統計,90年代中期,損失每年約為1875億: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大氣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固體廢棄物和其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
2004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上升為5118億元,翻了一番多,佔GDP3.05%.其中,水污染的環境成本為2862.8億元,占總成本的55.9%,大氣污染的環境成本為2198.0億元,占總成本的42.9%;固體廢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57.4億元,占總成本的1.2%.
此次核算僅算了其中的10項(大氣污染造成的健康、農業和材料損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損失,以及固廢侵佔土地造成的經濟損失等),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沒有涉及.總的來說,這次核算的結果只是整個結果的一部分.而且,在已經核算出的10項損失中還存在低估和缺項的問題.即便如此,損失也已經佔到GDP的3.05%,數字非常驚人,說明環境形勢十分嚴峻.
4.3 環境因素導致居民健康危機與「早亡」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兒童死亡,都與飲用水水質不良有關.導致的消化疾病、各種皮膚病、傳染病、癌症、結石病、心血管病等多達50種;由於水質污染,全世界每年有5000萬人死於肝癌和胃癌.水污染引起的危害主要包括:水體受病原微生物污染,會引起各種傳染病,如霍亂、傷寒等;水體受有害有機物(如酚、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農葯、合成洗衣劑)的污染,會引起各種疾病和中毒;水體受重金屬(HG、PB、CU等)及其它無機毒物(氯化物、砷化物、亞硝酸鹽等)的污染,會引起各種疾病和中毒.
環境因素已成為影響人類食物鏈、生存條件、居民健康和導致居民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同時環境污染因素,必然導致許多原材料與水的污染,也嚴重影響食品衛生與葯品安全問題.
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中說,這次核算主要包括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其中大氣污染的主要危害對象是城市居民,水污染的主要危害對象是農民.
研究表明,惡性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均與環境密切相關,在惡性腫瘤的死亡中,城市仍以肺癌的死亡率為最高,達35.59人/10萬人,這與城市大氣污染有直接關系;農村惡性腫瘤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占死亡總數的17.25%,成為農村地區居民第二位的死亡原因.農村地區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是呼吸系統疾病,占死亡總數的26.23%.
有關官員認為核算中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部分數據相對完整、核算方法明確,得出的結論相對可靠.核算結果:2004年中國由於大氣污染共造成近35.8萬人死亡,約64萬名呼吸和循環系統病人住院,約25.6萬新發慢性支氣管炎病人,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527.4億元人民幣.
2004年平均每1萬個城市居民中有6個人因為空氣污染死亡,10人因為大氣污染引發呼吸或腦血管系統疾病住院,新增4.3人在其未來的生活中忍受著慢性支氣管炎病痛的折磨.專家認為,2004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損失占整個污染損失的33%.
北京「法制晚報」引述有關專家表示,從核算結果來看,環境污染對人們的健康威脅時刻存在,污染損失十分巨大.
2007年7月8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世界銀行與中國政府合作的中國污染報告草稿,指中國每年約75萬人因為污染而「早亡」(premature mortality).
在受污染人群中,由於兒童抵抗力弱,最易受侵害;因而,是環境污染受害者中的最弱勢群體.
鉛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重金屬元素,在人體內無任何生理功用,人的血鉛濃度最好是零,超過100微克/升就屬於鉛中毒.鉛中毒不僅可導致兒童多動、睡眠不良、注意力不集中,會造成智力低下.血液中鉛含量高會導致神經以及生殖系統損害,對孕婦和兒童傷害特別大,症狀嚴重的會呈現痙攣、昏迷甚至死亡.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提出,防止鉛對兒童的危害,將成為21世紀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由世界衛生組織兒童衛生合作中心實施的「中國城市兒童鉛中毒防治項目」於2004年啟動.2006年哈爾濱市「中國兒童鉛中毒防治項目」篩查報告,對哈爾濱市1275名初生至6歲兒童所進行的血鉛篩查發現,9.56%的兒童血鉛超標,幾乎每10個孩子中就有1個孩子「鉛中毒」.據哈爾濱市婦幼保健醫院,早在2004年開始,已對全市各大幼稚園0-6歲的3600多名兒童進行血鉛篩查顯示,近3年來兒童鉛中毒的比率都接近10%.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據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等調查報告,有多達5成半的住宅樣本甲醛超標,書房及睡房的甲醛超標率接近7成,最高超標濃度達18倍.有的甚至帶有過量放射性元素.室內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TVOC等與裝修情況密切相關,室內裝修愈豪華,污染的情況就愈嚴重.調查發現,每年中國有210萬名兒童死於直接由裝修污染引發呼吸道感染疾病,另外430多萬人因室內空氣污染患病入院求診.專家建議,家居應避免過度豪華裝修,即使是環保建材,一些組合夾板或黏合劑也可能帶毒性.應該選擇具有環保合格證的產品.
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黃河污染加重,危害沿岸1.6億城鄉人民:直接飲用黃河水的農民成了各種怪病的"高危人群".山西臨猗縣牛杜村因水源污染,村民患腦血栓、癱瘓和癌症的人數逐年增加.由於水源污染,2005年有42人得怪病死亡,目前還有患怪病者28人.白銀市四龍鎮金山村中心小學王永勝班裡28個男生中,20個男生都有白頭發.而且還有不少同學經常肚子痛、頭痛.
5 治理成本估價
目前的污染, 如果消除需要的治理成本.據專家核算表明,2004年中國環境污染的實際治理成本是959.65億元,虛擬治理成本為2874.43億元,合計總成本為3834.08億元,實際治理成本只佔25%,由此可見,中國環境污染治理投入欠賬較大.其中,廢水的治理成本最高,大約占總治理成本的56.2%.
6 轉變發展模式 建設綠色GDP
造成中國生態環境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體制弊端與發展模式的嚴重缺陷.缺乏有效的民主監督,權大於法,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司法腐敗是常見病,這些使一切環保法律無能為力,陷於「無法無天」狀態.官員為表面「政績」,可以不擇手段,只求數量與速度,以犧牲環境與人權為代價的畸形發展模式是有害的,也是絕對不可能持久的.
因此,應當轉變觀念,深化改革;完善以保護人權、建設環境為內涵的社會與環境全面發展的優化模式.

閱讀全文

與應城化工廠排放污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餐飲廢水除油用什麼工藝 瀏覽:91
凈化器吸不出水怎麼辦 瀏覽:864
酒廠的污水處理池 瀏覽:160
唐家沱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瀏覽:442
弱酸樹脂強酸樹脂交換容量 瀏覽:795
車上用的汽油濾芯是什麼 瀏覽:580
櫻花燃氣熱水器除垢 瀏覽:56
飲水機喝水有什麼壞處 瀏覽:876
樹脂瓦質量好壞到哪裡鑒別 瀏覽:882
RO膜處理廢切削液 瀏覽:116
污水綜合利用的建議 瀏覽:647
櫻雪熱水器清理水垢的視頻 瀏覽:972
蘇州水處理租賃公司 瀏覽:789
雙效廢水蒸發器 瀏覽:584
血液透析水處理ppt免費 瀏覽:519
雨水提升泵原理圖 瀏覽:533
污水泵電機發熱是什麼原因 瀏覽:83
污水管道橫穿河道開挖施工方案 瀏覽:961
哪種樹脂在電木板上粘性最強 瀏覽:370
用什麼可以去除鍋爐中的水垢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