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0年廣州市水淹車有統計多少台
很多台!!!!!!
B. 廣州市環境保護措施有哪些
(一)狠抓源頭防控,嚴格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產業結構,提出並開始實施老城區「退二進三」發展計劃;嚴禁在水源保護區內開展各種有可能威脅水源安全的開發活動;對新建項目實行項目立項、用地審批、建設工程總體驗收等環保前置審批。為防治工業廢水污染、減少排放總量提供了保證。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堅決不予批准。 (二)重點加強對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污染控制。我市按照高功能水體高標準保護、低功能水體不放棄保護的要求,把改善水環境質量、確保飲用水源安全作為環境執法的重中之重,全面推進實施西部水源地、南部水源地及東部水源地綜合整治工作,經過整治和保護,2005年我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6.79%。 (三)加快河涌整治工程建設,實現河涌「水清岸綠」。我市共有231條河涌,受污染的有116條。從2003年起,我市以實現「水變清、岸變綠」、恢復河涌的自然特徵為目標,對河涌進行截污、堤岸整治、底泥處理、補水、綠化景觀、清違等六大綜合整治。截止2005年底,我市累計投入近10億元,整治河涌56條(段),岸線總長167.8公里,已經截污27條河涌,新鋪截污管線385公里,大大改善了河涌的景觀和水質。 (四)加大生活污水治理力度。針對2004年珠江廣州部分河段氨氮和糞大腸菌群濃度劣於Ⅴ類,水污染仍比較嚴重的形勢,我市傾注力量、傾斜投入、傾力整治,加快治污基礎設施和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步伐,獵德等四大污水處理系統相繼建成了消毒裝置,污水處理系統實現全面穩定有效運行。 (五)有效控制工業污染。2003至2005年,我市財政投入1.47億補助資金支持105個工業防治項目,促使企業積極治理污染。另一方面運用行政管理手段,進一步強化了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重點行業的污染防治,對污染物排放佔全市80%以上的污染源進行重點監控,全市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96.05%,比2000年提高近了10個百分點,工業廢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排放總量分別比2000年減少了16.06%和65.46%,萬元工業產值廢水排放量以每年約10%的速度遞減。 (六)嚴格日常監督管理,切實保證達標排放。我市環境監察部門採取白天巡查與晚上突擊檢查相結合、岸上巡查與河道檢查相結合、拉網式檢查與反復式檢查相結合、現場執法與現場監測相結合「四個結合」的方式,不斷強化日常巡查和監督管理,並積極推廣使用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 (七)嚴打環境違法行為。我市結合創建環保模範城活動,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大力開展各項水污染整治行動,2005年相繼開展了9個保護飲用水源專項行動,並從當年8月份起天天有執法,月月有重點,防控力度進一步加大,去年共作出水污染行政處罰791宗,責令396家違法排污企業關閉、停產或停業,平均每日關停違法企業1.1家。
C. 廣州市2020年還能清朗祭掃活動嗎
清明節還有段時間呢!這么快就准備掃墓了?太早了吧!我猜這次的清明節!要排隊掃墓了!
D. 廣州市整治河涌污水,政府企業該怎麼做自己怎麼做
據介紹,沙河涌綜合整治擬設14個景觀點,其中,天河立交處將營造親水的活動休閑場所,劉永福家廟南側建成一座民俗文化廣場,禺東西路將沿河涌修建親水散步道和下沉式的散步平台。而車陂涌將打造成六大景觀區,分別為家園景區、亞運景區、綠帶景區、走廊景區、印象景區。其中,鼓舞飛揚的亞運景區,將把以狂草書寫的「廣州」巧妙運用到景觀中。車陂涌整治預計今年12月月底完成。
「頭號工程」緊鑼密鼓地進行
今年列入「頭號工程」重點整治的河涌目前進展情況如何?記者4月11日在黃埔涌畔江花園段看到,這里水草茂盛,堤岸上一台勾機正在有條不紊地作業,河涌里沒有水,廣州市污水公司副經理江秀賢告訴記者,等到珠江漲潮,就可以將活水引到黃埔涌來,到時這里碧水翠柳,成為市民休閑遊玩的好去處。記者了解到,獵德涌截污已從廣深鐵路至珠江前航道敷設截污管道約12公里,清淤工程計劃今年6月份完成。花地河整治截污、堤岸一期和綠化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東漖橋至南出口段共3.7公里堤岸二期已組織進場施工。大沙河的堤岸、景觀設計施工圖已編制完成並已通過堤岸投資概算專項審查。黃埔涌截污工程已完成工作量約60%。烏涌景觀工程的初步設計目前基本通過,烏涌干涌段相關整治工程正在開展招標。
四道關考驗政府今年「頭號工程」
據介紹,今年重點整治的7條河涌雖然數量不多,但幾乎涵蓋了廣州中心城區所有范圍,流經的都是人口密集區域,記者經過一番調查,要順利整治完成,至少還要經過四道關。
第一關 拆遷補償標准低
據介紹,這7條河涌整治最大的阻力來自於兩岸建築的拆遷。按規定,河涌兩岸6米范圍內的建築都要拆除,進行綠化景觀建設,兩岸20米范圍內除了違建要堅決拆除外,有條件拆遷的建築原則上也要清理,但記者在沙河涌京溪段看到,緊挨河岸都是成排的廠房、市場和居民樓,污水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建築都是要拆遷但遲遲拆不了。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拆遷補償標準是根據2001年的文件,與市場的價格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部分地段拆遷較難。據介紹,沙河涌工程耗費7.14億元,光征地費就佔了6.88億元,即使如此,拆遷仍有些困難。
第二關 沿岸偷排污水
居民和河涌周邊企業仍存在偷排污水的現象,也影響了河涌的整治效果。市政部門很早就在沙河涌元崗橋至珠江口段兩岸已全部完成截污和清淤,但不久市政人員發現上游排放的污水越來越多,目前市政部門不得不也要對沙河湧上游段進行截污。荔灣區建設和市政局副局長林敏英也向記者反映花地河沿岸居民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現象比較多。有關部門呼籲,河涌整治是全社會的一件大事,希望廣大市民能夠愛護河涌的環境。
第三關 流浪漢河涌邊安家
在已經整治完成與珠江水同質的沙基涌,兩岸榕樹蔥綠,水中小魚暢游,附近居民都說沙基涌水質好轉,已經成為他們休閑鍛煉的好地方,但在與人民橋相交的河涌邊,住著一群流浪人,吃喝拉撒都在河邊,垃圾袋、飯盒也隨手扔到河涌里,有市民建議,河涌整治好了,應該有一個明確的部門來管理好這些來之不易的整治成果。
第四關 珠江以南整治難
廣州地勢北高南低,原八區231條河涌遍布珠江兩邊,其中有116條需要截污整治,但事實上整治起來各自命運並不同。據江秀賢介紹,珠江以北的河涌依靠地勢,利用珠江潮汐漲落,順勢從北往南流,只要主涌截了污,整條河涌截污形勢明顯好轉。但珠江以南的河涌,主幹、支流縱橫交錯,如果只有一條河涌截污了,其他的沒有截污也會影響整治效果。
對策:構建南部水網
記者了解到,針對上述道道難關,有關部門採取對策一一化解,積極與河涌周邊居民、企事業單位談判,合理解決拆遷問題,河涌整治將與城中村改造、舊城危房破房改造相結合。另外,嚴查亂排偷排污水行為。據介紹,今後河涌周邊居民的生活污水將由鋪設與河涌平行的管道統一收集,附近工廠、企業產生的廢水必須達到符合城市下水道排放標准後進入污水管。對於南部河涌地勢較低的現狀,廣州市水利局表示正展開南部水網整治工程,採取群閘聯控等措施改善海珠、荔灣(芳村片)的水環境。
E. 2020年北京污水處理率將達多少
從北京來市發改委獲悉,平谷新城自、大興新城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工程及房山新城吳店河截污管線工程3個項目日前正式獲批,將於年底前完工。按照規劃,到2020年北京城鄉污水處理率將提高到95%以上,北京中心城污水處理率將達99%。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規劃,到2020年,北京將基本實現城鎮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城鄉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5%以上,中心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9%,新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
F. 廣東省本省人2020年10月後進入廣州市需要隔離14天嗎
不需要的,只要你之前沒去過疫情高發地區。如果實在擔心可以先在你所在城市做個核酸檢測再回來。
G. 求廣州近年來治水的詳細情況
朱小丹重提廣州治水目標 珠江水質力爭由Ⅳ進Ⅲ(南方日報 2009-08-07)
具體工程有石井河、白雲湖、大沙河、大沖口涌、黃埔涌、三涌補水、獵德涌、沙河涌等綜合整治工程。
整個治水工程已完工的僅佔10.5%,在建的佔30.1%,有59.4%的工程尚未正式動工;其中,河涌整治工程123項,已完工的只有4.1%,在建的佔44.7&,有51.2%的工程尚未正式動工。
監督方面:一、完善監管機制,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市、區兩級治水協調機構,市治水辦成立工程技術指導、協調督辦、計劃資金、檢查監督等六個工作組,分別負責制定工程設計要點和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協調前期審批,督查督辦工程進度,監督管理治水資金使用,組織開展檢查監督和領導任期責任考核、工作問責等事項。同時對參加治水工作的各區、水投集團和市有關部門的分工、職責進行細化、完善,保證工作責任明確,工作界面清晰,工作流程合理,協調指導有力。
二、實施全方位資金監管,充分發揮資金最大效益。一是發揮市、區兩級職能部門作用,強化資金監管。協調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部門按照職能分別對資金的計劃、效能和具體使用情況進行全過程監管;市財政局為中心城區6個區和從化市設立專門水治理工作資金賬戶,各區(縣級市)財政局嚴格按照基建程序劃撥工程資金。二是完善資金管理制度,規范資金管理。根據市財政局制定的市財政性資金管理辦法,制定治水工程資金管理辦法,規范治水資金安排、撥付、賬戶監管、財務決算等。三是實行治水資金專項檢查。根據各區、各建設單位資金使用情況,定期、不定期對工程資金進行專項檢查和審計,確保資金的正確使用。
三、強化工程建設過程監管,嚴把質量關。一是建立健全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印發《〈廣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工程項目設計要點》,指導、規范治水工程的設計及審批;擬定《<廣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辦法》,明確市級整治項目的超常規審批程序、時限,確定實施階段的設計變更及完工後的驗收程序。二是實行市、區兩級監管辦法。市治水辦負責總體指導協調,市水務局和區(縣級市)政府各自負責監管本級治水項目。三是加強項目業主管理。明確項目業主對工程進度、質量、安全、投資的責任,按照項目業主負責制、招標承包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制」的要求,監管管理項目業主。四是層層落實工程質量監督責任。將工程建設監督責任層層下達,逐級負責。市水務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負責對全市治水工程質量及安全進行監督;各區治水辦及監理單位負責監管施工全過程,各區(縣級市)質監部門嚴把質量關、安全關。
四、構建工程進度控制機制,確保按期竣工。一是倒排工期。根據總體任務要求,制訂治水工作計劃倒排工期表,按照倒排工期表中時間節點,明確各項目的前期時間、開工時間、完工時間。二是建立督辦例會機制。通過每周協調督辦組工作例會,對上周協調督辦情況進行通報,研究下一步工作計劃,尋求解決難題的突破口。三是健全信息反饋機制。設專人負責收集各區工程最新進展與存在問題,第一時間掌握工程動態及關鍵難點、節點,及時反饋需要解決的問題。四是建立健全協調溝通機制。加強與各區聯系,定期召開協調會議,經常到各區和一線工地調研、溝通,了解工程進度,研究存在問題,形成工作合力。
五、加強廉政監督,打造陽光工程。一是建立「兩個體系」、「三級機構」、「四個機制」,明確監督責任。「兩個體系」就是建立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和外部監督體系,由市水務局重點工程廉政監督領導小組負責監督檢查的統一領導,紀檢監察部門、行政監管部門負責組織監督檢查,由業主單位相關人員負責制定關鍵環節制度及其實施,並充分發揮人大、政協、檢察機關、新聞媒體和人民群眾的作用,共同參與監督。「三級機構」就是實行市水務局和區政府、項目業主、施工單位三級共同抓廉政監督,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四個機制」就是紀檢監察機關提前介入機制、檢察機關同步預防機制、階段性監督效果反饋機制和工程竣工後監督體系自我評估機制。二是推進監督關口前移,確保監督到位。採取提前介入、跟蹤監督等辦法,把監督工作融入到治水工作的各個環節,做到同步部署、同步實施。三是抓住關鍵節點,實施重點監督。對工作流程中的工程招投標、設計變更、工程質量管理、專項資金使用、工程竣工驗收等五個關鍵節點,實施重點監督,確保治水工程建設公開透明、廉潔高效。
H. 《廣州珠江河段近年來水質調查報告》
一: 珠江年前河段水質
珠江廣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後航道和黃埔水道,整個河段水環境已受到嚴重污染。近些年,廣州市政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業廢水排放實行了「一控雙達標」,2000年工業廢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減少7727.85萬噸;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勢,由於生活污水收集困難,目前處理率只達到約26%,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珠江,成為珠江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環境污染使廣州面臨水質性缺水 自「九五」以來,珠江廣州河段水質基本為V類(重度污染)。珠江廣州河段特別是西航道是廣州市的主要飲用水源地之一,以此為水源的西村、石門兩水廠佔全市區供水量的48%,但兩水廠的水源水質只能達到IV類,主要是大腸菌群超標。前航道的車陂、員村水廠,黃埔水道的黃埔水廠,後航道的河南水廠都因水源水質嚴重污染而關閉。隨著南洲水廠的投產,後航道的石溪、鶴洞水廠即將因水源水質問題被關閉。水源地水質問題已成為目前和將來廣州市供水的主要制約因素,水質性缺水正威脅著廣州。
二: 水質受污染原因
原因一
人口和經濟增長帶來環保壓力
1, 雖然 廣州工業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2000年廣州市區生活污水排放量達 125萬噸/日, 成為影響珠江廣州河段水質的主導因素。 加上舊城區人口高度密集,污水系統沒有實現雨污分流,市區19條主要河涌充當排污渠,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珠江。
2, 城市污水治理滯後,目前廣州市總污水處理能力62萬噸/日。 與生活污水排增長速度比,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相對遲緩。「九五」前期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7.6%, 到2008年才增長到26.3%。生活污水對珠江的影響遠遠超過工業廢水,致使珠江廣州河段有機污染突出,並掩蓋了工業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原因二上游經濟快速發展造成污染轉移
雲南、貴州礦藏資源豐富,工業布局為重型結構,主要是耗能大的化工、冶金和采礦工業,糖煙酒次之;廣西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和礦藏資源優勢,以有色冶金工業為主,製糖次之;廣東珠江三角洲是全國三大經濟圈之一,人口和產業高度聚集,在佔全國0.3%的國土上,聚集了全國2.8%的人口,創造了全國6.9%的GDP,進出口外貿總額約佔全國的1/3。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廢污水大量集中排放,《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珠三角地區所排廢污水量約佔全國廢污水量的1/8,使得珠江三角洲城市附近水體受到較嚴重污染,這是珠江三角洲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流域經濟將從下游向中上游發展,化工、造紙、電力、食品、印染、建材等污染行業將繼續快速發展,上游污染負荷增加、范圍擴大,水污染防治任務將更加艱巨。
原因三投入不足污染控制設施建設滯後由於歷史欠賬太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之配套的管網建設、運行都是巨額費用,目前, 基本上是由政府投入,投資渠道單一, 環境保護投資明顯不足。
另外 珠江上游許多城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農村的生活污水基本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而且區域建設程度不平衡,流域中上游地區不少地市的城鎮污水處理率為零。 生活污水已成為局部水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四環境意識薄弱執法力度不夠
目前流域內各省各市對一時的經濟利益與長遠的環境利益的認識還很不足,不能自覺地考慮生產生活行為的環境後果。 環境和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尚未形成,常常出現犧牲環境和資源去追求眼前的經濟發展,為獲得短暫利益而損害長遠利益的現象。雖然國家已建立了較完善的環保法律 體系,但環保執法力量薄弱, 監督管理機構不健全,個別地方和部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存在以權代法、以言代法現象, 使環境管理效力不高; 由於環境執法監督管理能力不足,加之部分企業受利益驅動, 廣東省超標排放廢水或偷排廢水的情況仍較突出,加劇了水環境惡化。
原因五排污收費標准遠低於環境危害成本
工業排污收費標准遠低於內部污染治理成本,更低於導致的環境危害的社會成本,客觀上使超標排污合法化,未能對積極控制污染起到刺激作用。此外,鼓勵和刺激全社會預防污染、治理污染、改善環境的綜合經濟政策體系遠未形成; 廢水處理等產業沒有走上有利可圖、環境成本內部化的良性循環; 環保行業吸納社會等各方面的資金很少,還處於主要靠政府投資的局面;對超標排污、偷排等處罰過輕。這一切都使高水耗、低效率、高污染、低產出的模式長久在廣東保持了下來。
三: 受污染水對居民的影響
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隨著飲水和食物,把水中的各種元素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的各個部分。當水中缺乏某些或某種人體生命過程所必需的元素時,都會影響人體健康。例如,有些地區水中缺碘,長期飲用這種水,就會導致「大脖子病」,就是醫學上所稱的「地方性甲狀腺腫 」。
當水中含有有害物質時,對人體的危害更大。致癌物質可以通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糧食、蔬菜、魚肉等),帶入人體,還可以通過飲水進入人體。據調查,飲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發病率,要比飲用清潔水的高出61.5%左右。
當污水中含有汞、鎘等元素排入河流和湖泊時,水生植物就把汞、鎘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來,魚吃水生植物後,又在其體內進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魚後,汞、鎘等元素在人體內富集,使人體患病而死亡。
這樣,從水生植物→ 水生小動物→ 小魚→ 大魚→ 人體,形成了一條食物鏈。人體最後成了汞、鎘等元素的「落腳點」。
四: 水污染解決方法
多管齊下管好珠江水污染
改善珠江廣州河段水質,顯然應從污染源治理著手,採取污染源控制—削減—穩定—管理的途徑,實現水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主要對策有:
加強生活污水攔截處理是關鍵。在進一步鞏固工業污染源治理的同時,加大生活污水排放治理力度,老城區沿河涌布設截污管(渠)攔截污水,新城區完全實行雨污分流,污水俱進污水處理廠。盡快實施完善廣州市污水處理工程,使污水處理能力在2020年前加大到377萬噸/日。並建議考慮建設大坦沙、獵德、西朗等深度污水處理系統。
調整產業結構,限制污染項目上馬,推行清潔生產和節約用水,減少廢水產生量。
與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銜接,按照城市發展規劃逐步向東南搬遷對水源有污染的企業,關閉不符合「一控雙達標」要求的企業。與廣州流溪河、西航道、沙灣水道、東江北幹流及順德水道等重點水源區保護相結合,建設聯片的水污染控制區、優質水源和生態保護區。
根據有關規劃,盡快實施在石井河源頭約兩萬平方米的沼澤濕地上興建一個集觀賞功能與治污功能於一體的石井源頭濕地公園。利用濕地植物對污水的天然自凈能力,幫助處理石井河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保護源頭水源。並在沿岸種植喬灌、草皮護岸;
在邊灘引種清水型的苦草、金魚藻、輪葉、黑藻類等水生植物,充分吸引水中氮、磷元素。並且在水中投放鰱魚、鱅魚、鯉魚等濾食性的浮游動植物及底棲動物的魚類,多管齊下,凈化水體。整治後的石井河將直接改善石門、西村水廠的取水質量。
加快實施上游流溪河、白坭河增加來水的措施。
西航道枯、豐水期的水質相差較大,主要是上游枯季來水較小。據研究,流溪河挖潛可增加枯水流量至33 /s,對改善西航道水質有較大的作用。近期應加快流溪河區域農業結構調整,統一調度水庫的運作,增加流溪河上游枯季來水量。
建議加快三座水閘的重建和西南涌、蘆苞涌的清淤整治進程。目前,北江位於三水市的劉寨水閘、西南水閘正准備拆除重建,而蘆苞水閘則進一步加固。三座水閘下游的蘆苞涌、西南涌等進行全面清淤整治,以使河道暢通,為自然引流北江水至西航道創造了條件。引入上游的北江水和流溪河水量挖潛,可以顯著提高廣州市西村、西村及石門三大骨幹水廠的水量、水質。
加強市區河涌整治。改變現有的雨污合流排水系統,逐步改為分流制;在河涌兩岸鋪設截污管道,把河涌截污污水送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並盡可能將處理廠尾水引至河湧上游排放;加強河涌保潔和管理;日常打撈水中漂浮物,不定期進行河涌清淤,防止和制止向河涌傾倒垃圾及工業廢渣;利用潮水漲落自然凈化河涌污水,研究改建現有河涌的擋潮閘,充分運用自動化控制技術,根據潮水漲落特點,靈活調度,納潮沖污。
加強與佛山、南海等周邊城市的共同治理跨境的水污染問題。根據對上、遊河流污染問題調查研究結果制定《廣州、佛山市水污染綜合整治方案》,方案確定後將由廣東省政府頒布,廣州、佛山兩市共同聯手實施。
制定和實施分階段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體系。加強水環境治理法規體系建設,依法治理、保護環境。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遵循「控制源頭、以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分擔」的原則。
五:整治後珠江河段水質景觀變化
摘自羊城晚報2008年3月25日報:國家環保部昨日公布了今年2月《全國地表水水質月報》,其中珠江幹流水質為良好,支流水質為優,珠江廣州河段保持了4類水標准。報告認為,與去年同期和上月相比,全國七大水系總體水質無明顯變化。
根據報告顯示,2月珠江幹流與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15個斷面中,I~III類水質佔80%,IV、V類佔20%,無劣V類水質。
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石油類、溶解氧(DO)。珠江支流水質則為優,12條支流的14個斷面水質類別為:I~III類水質佔92%,劣V類佔8%。主要是流經深圳市的深圳河為重度污染,水質屬於劣V類。
I. 2020年廣州市越秀區水均南街能列為舊改計劃嗎
2020年,廣州市優秀清水金南街南列為就改機巴嗎?不行,因為列為就改激發要經過同意才行,不是隨便改就改,要經過廣州市水西水南街的人同意才行吧?
J. 2020年7月1日起全長江生活污水零排放了,那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還使用嗎
應該是是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長江邊上很多農村還沒建造污水處理設施,零排專放不太現實屬的。零排放是一個概念,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生活污水也不是零排放。中水回用也僅僅是部分零排放,污水處理會產生污泥,可能需要處理葯劑,這些其實都是有殘留的。做不到零排放。比爾蓋茨的基金懸賞2億美金,做無水馬桶,他這個研發投資成功的話是有可能實現零排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