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制葯廠高濃度污水預處理原理
我國的污水處理發起步晚、發展快,污水處理採用的工藝主要是生化處理,常見工藝有接觸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溝、SBR、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制葯廢水處理,建議採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已在制葯、屠宰、化工、高鹽等廢水處理行業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後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舊污水處理工程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
Ⅱ 檸檬酸中和廢水回用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檸檬酸廢水的處理方法
點擊數:77 發布時間:2013年2月1日 來源:
【摘要】檸檬酸也稱第一食用酸味劑,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工、建築、皮革、農業、鑄造、電子、紡織、石油、攝影、塑料和陶瓷等工業領域G檸檬酸的生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含檸檬....
檸檬酸也稱第一食用酸味劑,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工、建築、皮革、農業、鑄造、電子、紡織、石油、攝影、塑料和陶瓷等工業領域G檸檬酸的生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含檸檬酸的天然果實中榨汁提取,另一種是用發酵法生產G目前,世界上普遍採用發酵法生產檸檬酸G我國檸檬酸工業起步較晚,直到60年代才建立檸檬酸廠,但到90年代已達80多家,目前,檸檬酸年總產量約為200ktG檸檬酸生產會產生大量的高濃度有機廢水G本文分析了檸檬酸廢水的來源和水質特性,對採用的厭氧生物法、生物接觸氧化法、乳狀液膜法以及檸檬酸中和廢水回用。從檸檬酸發酵廢液製取糖化酶制劑等技術進行了綜述。
一、檸檬酸生產廢水的主要排放源
在我國檸檬酸的生產主要以薯干玉米等為原料以玉米原料生產檸檬酸為例其生產工藝及廢水排放源見圖1.
由圖1可見玉米檸檬酸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糖化、發酵、提取和精製等。
1、檸檬酸廢水的主要來源為糖化洗濾布水在糖化過程中糖化液必須過濾除去玉米渣過濾機的濾布需要定期清洗產生糖化洗濾布水主要含有澱粉蛋白質纖維素玉米脂肪及鈉離子等。
2、二壓洗濾布水糖液在發酵罐中發酵得到發酵液經壓濾機壓濾去除菌絲體成為發酵清液送到提取車間壓濾機的濾布需要定期清洗由此而產生二壓洗濾布水主要含有檸檬酸殘糖蛋白質和維生素。
3、刷罐水發酵罐排放發酵液後在下一次進料前要用清水將發酵罐洗滌干凈從而產生刷罐水主要含有檸檬酸殘糖蛋白質維生素和聚醚等。
4、濃糖水發酵清液與中和生成檸檬酸鈣沉澱上部母液稱為濃糖水含有檸檬酸檸檬酸鈣殘糖油脂蛋白質微量鈉鹽聚醚及有機色素等。
5、洗糖水中和工序得到的固相檸檬酸鈣調漿後送入過濾機繼續使用的熱水進一步洗去殘糖及可溶解性雜質抽濾後排放出洗糖水含有檸檬酸檸檬酸鈣殘糖油脂蛋白質無機鈣及有機色素等。
6、沙柱沖洗水精製工序中要把固體物質在沙濾器中除去沙柱需定期沖洗形成沙柱沖洗水含有硫酸鈣檸檬酸以及其他結成濾餅的固性物。
7、離子交換淡酸水離子交換淡酸水由個位置產生沙柱炭柱陰柱陽柱離子交換柱再生前將淡酸液排入後柱然後用清水無離子水把殘液沖向後柱所產生的廢水為離子交換淡酸水含有檸檬酸鐵鈣氯等離子以及濾層微粒和破碎的陰陽樹脂。
8、炭柱廢鹼水酸鹼液經沙柱過濾後進入活性炭柱吸附炭柱每周用水溶液再生再生所排放的水為炭柱廢鹼水含有檸檬酸鹽及有機色素等。
9、陽柱廢酸水來自炭柱的酸解液經過陽離子交換柱再生時先放去濃酸液用清水洗滌殘液形成陽柱廢酸水含有檸檬酸金屬離子等。
10、陰柱廢氨水來自陽柱的酸解液經過陰離子交換柱再生時先放去濃縮液用清水洗滌放去淡酸水以後用氨水溶液再生形成陽柱廢酸水含有N~3檸檬酸非金屬離子等,(11D再生沖洗水,交換柱再生沖洗水包括炭柱陰柱陽柱3部分9再生結束9放去再生廢水後9用無離子水沖洗殘留的再生廢水9形成b再生沖洗水9含有NaO~~CIN~3以及相應的鹽類和破碎的樹脂,以上各工藝點所排放廢水的水量和水質見表1。
由表1可見9檸檬酸廢水主要來自提取車間的濃糖水和洗糖水9其濃度高排放量大;發酵車間的刷罐水雖然濃度高9但水量很少9有機負荷較小;其他各點排放的廢水濃度較低9水量也不大,檸檬酸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有機酸糖蛋白質脂肪澱粉纖維素等D及NPS等物質9生產中未糖化的澱粉質未發酵的殘糖未能提取的檸檬酸等都進入廢水中9形成高濃度的有機污染物。
二、檸檬酸廢水的處理方法
1、厭氧生物法
厭氧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厭氧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9在處理檸檬酸廢水時9其具體過程主要可分兩個階段:(1D在不同的厭氧微生物種群作用下9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機物水解和厭氧分解成脂肪酸及其他產物;(2D在有生理獨特性的專性厭氧菌產甲烷菌的作用下9將第一階段的最終代謝產物轉化成C~4或CO2,檸檬酸廢水的厭氧處理技術主要有管道式厭氧消化器高溫厭氧消化池和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D等。
2.1.1管道式厭氧消化器
管道式厭氧消化器具有兩步厭氧消化性狀:在消化器前面的管段9處於產酸階段9對較低p~的進水有一定的緩沖作用9後面的管段則以產甲烷為主9這樣減少了不同階段的厭氧微生物群落間的相互抑製作用,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所。採用管道式厭氧消化器對檸檬酸廢水進行厭氧處理9在進水p~3.44~4.38COD14187.5mg/L處理水量200t/dCOD容積負荷7.09kg/(m3-dD條件下9出水p~7.0~7.5COD去除率為81.1%9去除1kgCOD產沼氣0.43m3,管道式厭氧消化器內充填填料作為微生物載體9能滯留高濃度厭氧活性污泥9增強耐進水低p~和耐負荷變化的能力,採用這種方法9酸性的高濃度廢水無需進行p~調整可直接進入處理系統9從而減少葯劑消耗量9降低運行費用9便於操作管理,但此法存在污泥流失現象9且需定期排泥。
2.1.2高溫厭氧消化池
廣東佛山環境工程裝備公司採用高溫厭氧消化法處理寧鄉檸檬酸廢水9進水COD9914~17014mg/L9BOD54882~77700mg/L9p~4~59控制消化池溫度60C左右水力停留時間48h9則出水COD為1314~1600mg/L9BOD5139~416mg/L9p~4~59COD和BOD5去除率分別達85%和90%以上,此法的優點是消化時間短9消化溫度適應性強9運行費用低9有機物去除率高,但廢水升高溫度需消耗額外的能量9因此9適用於原廢水溫度較高的情況。
2.1.3上流式厭氧污泥床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D在國外已普遍推廣使用,我國將UASB反應器技術列為b八五攻關項目9國家環保局首選UASB技術用於處理釀造食品屠宰行業廢水,山東莒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則率先採用了UASB技術處理檸檬酸廢水9其UASB厭氧反應器結構見圖2。廢水通過反應器底部的進水管進入內筒9逐步上升到反應器頂部的水分布器9通過虹吸管均勻進入外筒和中筒之間與其中馴化好的污泥相混合9在厭氧菌的作用下9廢水中的有機物被分解產生沼氣,通過斜板三相分離器的分離作用9水通過三相分離器上部的出水管排出9污泥被留在反應器的底部沼氣通過水封的作用經沼氣管排出進入氣櫃被鍋爐利用。
北京桑德環保產業集團[6]利用兩級准中溫UASB反應器試驗處理檸檬酸廢水一級反應器的水力停留時間為Z9h二級反應器的水力停留時間為10h進水溫度約30Cp~為5.0~6.0設計COD容積負荷為10kg/(m3.d)穩定運行階段COD去除率達90%以上出水COD穩定在300mg/L以下去除1kgCOD產生沼氣0.58m30上流式厭氧污泥床有更強的耐負荷沖擊能力處理效果好剩餘污泥少操作管理方便。
厭氧生物法用於處理有機物濃度高~可生化性好的檸檬酸廢水有機物去除率高運行費用低但隨著國家對排水要求的更加嚴格單獨採用厭氧生物處理出水COD和BOD5等指標尚不能滿足國家排放標准要求。
2.2厭氧好氧生物組合法
單獨採用厭氧生物法處理高濃度檸檬酸廢水往往不能達到國家排放標准需組合其他處理技術如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針對檸檬酸生產廢水首先採用UASB技術對COD在5000~50000mg/L的高濃度廢水進行處理處理後的廢水與低濃度廢水混合再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最後再由物化處理把關盡可能降低水中污染物和色度使出水達標排放0整個工藝流程(厭氧好氧生物組合法處理檸檬酸廢水工藝流程)見圖3。
採用這種工藝處理檸檬酸廢水能將85%以上的有機污染物轉化成沼氣運行穩定操作管理方便剩餘污泥少而且整個工藝過程不產生二次污染。
2.3乳狀液膜法
液膜分離技術是一項高效~快速~節能的新型分離技術近年來液膜分離技術在重金屬分離。生物工程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方面液膜法取得了顯著成績[10~1Z]。乳液與廢水通過攪拌充分混合接觸廢水中的檸檬酸透過液膜濃縮在膜內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以LMA-1為表面活性劑~正三辛胺為流動載體~NaZCO3溶液為內相試劑~煤油為膜溶劑所組成的液膜體系處理檸檬酸廢水當進水COD為4000~5000mg/L時控制一定的攪拌速度表面活性劑種類和用量載體用量乳水比和油內比可使廢水中的COD去除率達99%G該法工藝簡單效率高成本低易於工業化。
2.4中和廢水回用技術
檸檬酸生產過程排放的各股廢水中中和工序產生的廢水水量最大污染最嚴重G探討中和廢水的回用技術對於保護環境節約用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了在中和廢水中馴化選育檸檬酸生產菌並輔助簡單預處理措施的中和廢水回用工藝。
試驗廢水選自山東萊蕪檸檬酸廠中和廢水採用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和鹼處理回調H等預處理方法處理後廢水進行搖瓶發酵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廢水經活性炭單獨處理後發酵檸檬酸產量提高了23.4%;經活性炭結合陽離子交換樹脂處理檸檬酸產量提高了53.0%但採用再生和清洗時將產生二次廢水。而採用鹼(NaOH)預處理中和廢水去除影響發酵產率的部分雜質再用酸(H2SO4)調H至6.5處理後出水利用從黑麴黴CBX-12馴化獲得的耐受廢水的C-98菌株在總還原糖質量分數為14%~16%麥麩質量分數為2.5%乙醇質量分數為1.5%的最佳條件下進行發酵總產酸率已接近利用自來水在同等條件進行發酵的產酸率。該工藝投資省運行費用低可使中和廢水經處理後回用於生產。
2.5發酵廢液製糖化酶
檸檬酸生產排放的發酵廢液中含有大量黑麴黴菌絲體。從廢液中提取黑麴黴菌絲體不僅可獲得大量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的糖化酶制劑也可使廢液的COD降低從而減少排污量和治污負荷G四川輕化工學院在檸檬酸發酵廢液中加入絮凝劑於35~45C保溫攪拌15~20min待廢液中固形物沉澱完畢收集菌泥。將所得菌泥壓濾至含水80%(質量分數)以下添加等量石英砂研磨30min然後在60C以下風干製成干菌體常法粉碎得菌粉。在干菌體中添加纖維素酶(每克干菌體添加纖維素酶200g)50~60C保溫3製得酶處理液其糖化力更高。試驗結果表明獲得的菌粉具有較高的糖化力最適作用溫度為60C最適H為4.6可用於酒精生產。
三、結語
檸檬酸應用廣泛是世界上以生物化學方法生產的產量最大的有機酸。我國是世界上檸檬酸第一生產和出口大國生產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針對檸檬酸生產中排放的大量高濃度有機廢水應根據實際廢水的來源組成和水質特性選擇投資少收效大的處理方法。同時從節約水資源廢物綜合利用角度出發探索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效果好的檸檬酸廢水處理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Ⅲ 電廠廢水回用處理設備工藝選擇准則是什麼
火電企業的廢水主要包括循環冷卻水濃縮液和鍋爐純水製取後的濃水。回收後的版廢水用於除灰、權渣或經處理後回用。
廢水處理包括弱酸處理、超濾(砂濾)、反滲透和外排,使電廠廢水再生、重復使用,通過廢水的回收和處理,實現了廢水的零排放。
另外,通過二級預處理+蒸發結晶末端廢水處理工藝,實現了廢水污泥與結晶鹽資源化綜合利用。
Ⅳ 淘米廢水如何做預處理
你是要來做什麼用的,是排放還是回用?少量的話可以用來洗菜或直接排放作為生活污水。這一類廢水主要含澱粉,沒有毒害性。第一次聽說淘米廢水做預處理的。要不你到環保通去提問,看看大夥的意思
Ⅳ 試分析城市污水回用與工業廢水回用在水質指標和回用處理技術上的特點各是什麼
城市污水回用復一般是回用至城制市中水系統,用於城市綠化,道路澆灑及建築內沖廁用水等;執行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回用技術一般為城市污水處理的深度處理技術,比如BAF、MBR等,可參考GBT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
工業廢水回用分兩種,一種就是工廠自身消化,化工廠某個車間排出的廢水經過處理後給自己或另外的車間使用,這個水質就要看用水車間對水質的要求了,處理工藝技術也比較多種。另外一種就是一個工業園區的廢水集中處理然後在回用至某些需要水質要求不高的工廠,工藝一般都是先預處理(混凝、沉澱、氣浮等)在進行生化處理。
一些淺見,希望有用。
不過由題干中「試分析」三個字看,答案應該再某本書中找吧
Ⅵ 污水怎麼處理
1、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
2、化學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
3、生物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
(6)污水回用預處理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的注意事項:
一、 從水質角度和處理技術角度來講,城市生活污水,特別是不含沖廁排水的生活污水水質較好,有機物含量較髙。
城市中許多用途的用水,如冷卻用水、沖洗用水、建築用水、灌溉用水等對水質要求不高。污水利用技術已經發展成熟,水處理技術完全可以滿足其技術支持。
二、 從水量角度來講,城市污水量與用水量幾乎相當,雨水具有季節性和隨機性等特點,均可以作為城市的再生水利用。
三、 從工程建設角度來講,城市污水和雨水利用所需要釆用的設備遠比使用自來水所需的工程量要小得多。
四、 從經濟角度講,既節省了純凈水資源,又降低了排污等費用,降低了成本,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Ⅶ 污水回用與中水回用有什麼區別及相同之處
中水回用需要滿足規定的水質標准,目前主要是雜用水水質標准。
污水回用通常也需要對污水進行處理,達到一定的水質要求後回用,但是對水質的控制視回用單元的水質要求而定
Ⅷ 污水回用的相關技術
污水工藝——MBFB膜生物流化床
MBFB膜生物流化床工藝用於污水回用,能在原有污水達標排放的基礎上,經過生物流化床和陶瓷膜分離系統,進一步降低COD、NH-N、濁度等指標,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也可作為RO脫鹽處理的預處理工藝,替代原有砂濾、保安過濾、超濾等冗長過濾流程,同時有機物含量的降低大大提高RO膜使用壽命,降低回用水處理成本,無機陶瓷膜分離系統,是世界第一套污水處理專用的無機膜分離系統,和其它的有機膜、無機膜相比,具有膜通量大、可反沖、全自動操作等優勢。
工藝概念
膜生物流化床工藝以生物流化床為基礎,以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簡稱PAC)為載體,結合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embrane bioreactor,簡稱MBR)的固液分離技術,使反應器集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微生物降解和膜的高效分離作用為一體,使水體中難以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與在曝氣條件下處於流化狀態的活性炭粉末進行充分地傳質、混合,被吸附、富集在活性炭表面,使活性炭表面形成局部污染物濃縮區域;粉末活性炭同時也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特殊的表面,其多孔的表面吸附了大量微生物菌群,特別是以目標污染物為代謝底物的微生物菌群;同時,粉末活性碳對水體中溶解氧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在高溶解氧條件下,微生物對富集在活性炭表面小分子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然後利用陶瓷膜分離系統將水和吸附了有機物的粉末活性炭等懸浮顆粒分開,通過錯流過濾,進一步凈化污水,使其達到中水回用標准。研究表明,MBFB能有效除去微污染水體中氨氮、COD和其它難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機物等。
MBFB機理
在MBFB反應系統中,粉末活性碳(PAC)由於吸附大量微生物,成為生物活性碳(BAC),使PAC不僅存在著對小分子有機污染物的吸附和富集作用,還存在著PAC對微生物的吸附和保護作用、PAC對溶解氧的吸附作用、在局部高污染物濃度和高溶解氧條件下微生物對小分子有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PAC的生物再生作用。PAC、微生物、溶解氧、污染物等要素在高強度流化、混合、傳質、剪切作用下,實現對微污染小分子有機物的高效分解。
1、PAC對小分子有機物的吸附和富集作用PAC能富集污染物形成局部高濃度區,有利於微生物生長和對微污染小分子有機物的分解作用;
2、PAC對微生物的吸附和保護作用;
3、PAC對溶解氧吸附作用,隨著活性炭顆粒直徑變小,比表面積增加,PAC對溶解氧的吸附作用越來越強;
4、微生物對小分子有機物的分解作用,MBFB工藝通過PAC對微生物、污染物和溶解氧的吸附和富集作用;通過PAC對微生物的保護作用,使微生物能有效利用微量的有機污染物為底物,以溶解氧為電子受體,分解微污染水體中有機物,實現水質深度凈化;
5、PAC的生物再生作用,活性炭表面生物膜對吸附的有機物具有氧化分解作用,可通過生物降解恢復活性炭吸附能力,實現PAC的生物再生,在MBFB系統中,高強度的三相傳質、混合、紊流、剪切和活性炭顆粒之間的摩擦作用,使活性炭表面老化生物膜不斷脫落,使MBFB保持高效的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
MBFB特點
1、活性炭粉長期使用,勿需更換或再生;
2、三相傳質混合,反應效率高;
3、載體不流失;
4、載體流化性能好;
5、氧的轉移效率高;
6、污染物高度富集,生物量大;
7、對微污染水處理效果好。
MBFB核心—無機陶瓷膜
美國西雅圖環境科技公司研發的滌餌DECLEAN無機陶瓷膜系統,是在普通陶瓷膜研究的基礎上,通過高科技改造,減少膜污染,大大提高膜通量,有效克服了無機陶瓷膜在水處理中應用的兩個最大障礙(價格昂貴、膜通量小),使無機陶瓷膜應用於水處理成為可能。
Ⅸ 污水的回用技術有哪些
一般常見的有兩種,經過污水處理設備出來的水已經達到國家排放標准,內但是工礦企業為了節容約成本,會採用中水回用,讓經過二次處理的水洗車,澆花,沖洗廁所和場地等等,但是不能飲用。有採用污水處理設備後面加過濾器的(什麼多介質活性炭石英砂過濾器等),還有處理工藝和水質標准比較高的MBR膜法,就是不用過濾器而是採用MBR膜,例如天津膜天膜,江蘇宜興藍天沛爾膜等等,造價會貴很多,但是效果不錯,另外膜需要周期換代。
Ⅹ 現污水回用向灌溉、景觀水體等途徑發展的工藝成熟嗎有什麼工藝
現城市景觀用水,已經有很成熟的工藝了。AFF工藝是景觀水處理中核心技術。AFF就是內不對稱纖維過濾容器,在溝渠中的水,在加入絮凝劑,後,進入AFF後的出水直接用作澆灌。在其他地方,AFF的出水可以作為MBFB的深度處理的預處理工藝,與MBFB工藝結合,作中水回用,也可以作為RO反滲透的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