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磚砌污水沉澱池標准圖集

磚砌污水沉澱池標准圖集

發布時間:2021-02-14 15:39:02

⑴ 5米x6米沉澱池磚砌施工方案

造價者網和築龍網下載

⑵ 沉澱池有專門的圖集嗎

現在尚無

⑶ 建築用的二級沉澱池尺寸規格大概是多少

1000*1000*1000。作為建築物、構配件、建築製品等尺寸相互協調的基礎。 基本模數:基本模數的數值規定為100mm,以M表示,即1M=100mm。 導出模數:導出模數分為擴大模數和分模數:

擴大模數:擴大模數的基數為3M,6M,12M,15M,30M,60M共6個。

分模數:分模數的基數為1/10M,1/5M,1/2M共3個 模數數列:是以基本模數、擴大模數、分模數為基礎擴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3)磚砌污水沉澱池標准圖集擴展閱讀:

進入二次沉澱池的混合液是泥、水、氣三相混合體,進水中心管中的流速不應超過0. I -0. 3 m/s ,以利氣、水分離,提高澄清區的分離效果。沉澱池的澄清區的流速還要小些(0.0004 m/s左右),這是因為其泥、水分離的任務更重要的緣故。

二次沉澱池活性污泥的另一特點是質輕,易被出水帶走,並容易產生二次流現象,使實際的過水斷面遠遠小於設計的過水斷面。

因此,設計二次沉澱池時,最大允許的水平流速要比初次沉澱池的小一半z池子的出水溢流埋常設在池另一端的一定距離的范圍內;輻流二次沉澱池也可以用周邊進水周邊出水的方式提高混合液在池內流動的距離和沉澱效果。

⑷ 三級沉澱池剖面圖以及施工標准尺寸規范

施工標准尺寸規范:有效長度為10米,壁厚為0.25 米,即總長度為10.5 其豎直主筋採用16*300,水平筋採用8*300,拉筋採用8*300。

沉澱池技術參數:斜管onclick=「g(沉澱池); 沉澱池設計原理了創造理想的層流條件,提高去除率,需要控制雷偌數Re,斜管由於濕周p長,故Re可控制在200以下。遠小於層流界限500。又從佛勞德數Fr=可知,由於P長,W小,Fr數可達10.3-10.4。

三級沉澱池剖面圖如下:

(4)磚砌污水沉澱池標准圖集擴展閱讀:

沉澱池的注意事項

沉澱池池體平面為矩形,進口設在池長的一端,一般採用淹沒進水孔,水由進水渠通過均勻分布的進水孔流入池體,進水孔後設有擋板,使水流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池寬的橫斷面。沉澱池的出口設在池長的另一端,多採用溢流堰,以保證沉澱後的澄清水可沿池寬均勻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設浮渣槽和擋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池的主體。池寬和池深要保證水流沿池的過水斷面布水均勻,依設計流速緩慢而穩定地流過。池的長寬比一般不小於4,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不超過3米。污泥斗用來積聚沉澱下來的污泥,多設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為避免短流,一是在設計中盡量採取一些措施(如採用適宜的進水分配裝置,以消除進口射流,使水流均勻分布在沉澱池的過水斷面上,降低紊流並防止污泥區附近的流速過大,採用指形出水槽以延長出流堰的長度;沉澱池加蓋或設置隔牆,以降低池水受風力和光照升溫的影響。

高濃度水經過預沉,以減少進水懸浮固體濃度高產生的異重流等);二是加強運行管理,在沉澱池投產前應嚴格檢查出水堰是否平直,發現問題,要及時修理。

在運行中,浮渣可能堵塞部分溢流堰口,致使整個出流堰的單位長度溢流量不等而產生水流抽吸,操作人員應及時清理堰口上的浮渣。

用塑料加工的鋸齒形三角堰因時間關系,可能發生變形,管理人員應及時維修或更換,以保證出流均勻,減少短流。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可使沉澱池的短流現象降低到最小限度。

對於已經在斜板和斜管上生長的藻類,可用高壓力水沖洗,往往一經沖洗即可去除附著的藻類。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二次沉澱池是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次沉澱池的運轉是否正常,直接關繫到處理系統的出水水質和迴流污泥的濃度,對整個系統的凈化效果產生重大影響。二次沉澱池運行管理較為復雜,其運行過程中常見問題及防止措施參見「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的運行管理」。

⑸ 求1號磚砌化糞池尺寸是多少

一號磚化糞池尺寸是寬1500mm,長1700mm化糞池(huàfènchí)是處理糞便並加以過濾沉澱的設備。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層的水化物體,進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給固化物體(糞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時間水解。

化糞池(septic tank)指的是將生活污水分格沉澱,及對污泥進行厭氧消化的小型處理構築物。

(5)磚砌污水沉澱池標准圖集擴展閱讀

化糞池技術類型

泥水混合

傳統化糞池的應用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技術路線是污水和污泥接觸的模式,沉積的污泥消化降解產生沼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消化氣。

消化氣的上浮作用對污泥產生擾動,消化氣對污泥的擾動作用能夠讓污泥與生物菌群的混合更充分,有助於消化降解。但底部污泥隨消化氣上升,氣泡逸出後,污泥又重新向下沉澱,這些上升和沉澱的污泥又重新污染污水。

在化糞池污水與污泥接觸混合的技術模式下,影響化糞池的沉澱及出水水質,需要延長污水停留時間來改善沉澱效果及出水水質,污水停留時間一般為12-24小時。

三相分離

三相分離化糞池技術是在傳統化糞池的基礎上,保留了化糞池中泥水混合的優點,增加了「污水、污泥、消化氣」三相分離的技術,在化糞池的出水端設置三相分離裝置,使出水端的污泥、消化氣與污水處理過程分離。

避免氣浮現象對污水處理的干擾。出水端的沉澱槽參照平流沉澱池技術標准,污水沉澱時間2小時之內。

技術對比

化糞池的容積由污水容積和污泥容積構成,三相分離化糞池中污水停留時間4-6小時,相對於泥水混合化糞池中污水停留時間12-24小時,通過縮短污水停留時間而節省了有效容積,所節省有效容積能夠存儲更多的污泥

參考資料化糞池網路

⑹ 急急急!!!! 凈水廠選所用的一些構築物(如絮凝池、沉澱池等)用哪個標准圖集

絮凝池

⑺ 雨水沉澱池參照什麼圖集

雨水沉澱池設計按什麼標准啊,設計流量怎麼取呢
菜鳥一枚,請教下各位大神嗎,現版在是礦山項權目想做一個地表徑流的工業水處理,主要是沉澱雨水沖刷的泥砂什麼的,這個設計有什麼標准嗎,還是就按照沉澱池的標准,最主要的是設計流量怎麼取啊,按暴雨期間最大雨水量計算嗎,還是其他的,雨水是間歇的不連續的吧,這個流量怎麼取值啊
根據降雨強度公式計算,一般取三年一遇的最大雨量設計,50年一遇的暴雨強度校核,
流量是收集雨水的面積和降雨強度再乘以相關系數,
可以查詢《給水排水手冊》《建築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實施指南》查詢相關參數和計算方法。

⑻ 三級沉澱池剖面圖以及施工標准尺寸規范是什麼

施工標准尺寸規范:有效長度為10米,壁厚為0.25 米,即總長度為10.5,其豎直主筋採用16*300,水平筋採用8*300,拉筋採用8*300。

沉澱池應設置外徑尺寸長≥5.5m、寬≥3m、深≥2.5m,上沿口應離地面高度≤500 mm,池壁和三級沉澱隔離壁厚度≥200mm,底板厚度應≥200mm;設置圍擋的占路工地,其沉澱池的外徑尺寸可以適當減少,但是必須滿足排水需要。

剖面圖如下:

(8)磚砌污水沉澱池標准圖集擴展閱讀:

沉澱池的設計

平流式沉澱池主要設計參數為水平流速、沉澱時間、池深、池寬、長寬比、長深比 等,設計有關要點如下:

(1)沉澱出水濁度,當作化學水處理進水水質時應不大於5NTU,當作冷卻水水質時 應不大於20NTU。

(2)池數或分格數一般不少於2座。

(3)沉澱時間一般採用1.0~3.0h。當處理低溫、低濁度水或高濁度水時,沉澱時間 應適當增長。

(4)沉澱池內平均水平流速一般為10~25mm/s。

(5)有效水深一般為3.0~3.5m,超高一般為0.3~0.5m。

(6)池的長寬比應不小於4:1,每格寬度或導流牆間距一般採用3~9m,最大為15m。

(7)池的長深比應不小於10:1。採用吸泥機排泥時,池底為平坡。

(8)平流式沉澱池進出口形式及布置,對沉澱池出水效果有較大的影響。一般情況 下,當進水端用穿孔牆配水時,穿孔牆在池底積泥面以上0.3~0.5m處至池底部分不設孔 眼,以免沖動沉泥。當沉澱池出口處流速較大時,可考慮在出水槽前增加指形槽的措施, 以降低出口槽堰口的負荷。

(9)防凍可利用冰蓋 (適用於斜坡式池子) 或加蓋板 (應有人孔、取樣孔),有條件 時亦可利用廢熱防凍。

(10)泄空時間一般不超過6h。

(11)弗勞德數一般控制在1×10~1×10之間。

(12)水平沉澱池內雷諾數一般為4000~15000間,多屬紊流。設計時應注意隔牆設 置,以減少水力半徑R,以降低雷諾數。

(13)為節約用地,大型水平沉澱池也可疊建於清水池之上,但沉澱池必須嚴格保證 不漏。

(14)平流沉澱池一般採用直流式布置,避免水流轉折。但是,為滿足沉澱時間和水 平流速的要求,往往池長較長,一般在80~100m之間。當地形條件受限制或處理規模較 小 (如3×10m/d) 以下,也可採用轉折布置。

⑼ 沉澱池圖集有幾種

淀池是應用沉澱作用去除水中懸浮物的一種構築物。沉澱池在廢水處理中廣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內水流方向可分為平流式、豎流式和輻流式三種。
平流式沉澱池
由進、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個部分組成。池體平面為矩形,進口設在池長的一端,一般採用淹沒進水孔,水由進水渠通過均勻分布的進水孔流入池體,進水孔後設有擋板,使水流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池寬的橫斷面。沉澱池的出口設在池長的另一端,多採用溢流堰,以保證沉澱後的澄清水可沿池寬均勻地流入出水渠。堰前設浮渣槽和擋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池的主體。池寬和池深要保證水流沿池的過水斷面布水均勻,依設計流速緩慢而穩定地流過。池的長寬比一般不小於4,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不超過3米。污泥斗用來積聚沉澱下來的污泥,多設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平流式沉澱池多用混凝土築造,也可用磚石圬工結構,或用磚石襯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澱池構造簡單,沉澱效果好,工作性能穩定,使用廣泛,但佔地面積較大。若加設刮泥機或對比重較大沉渣採用機械排除, 可提高沉澱池工作效率。
豎流式沉澱池
池體平面為圓形或方形。廢水由設在沉澱池中心的進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進水的出口下設傘形擋板,使廢水在池中均勻分布,然後沿池的整個斷面緩慢上升。懸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錐形污泥斗中,澄清水從池上端周圍的溢流堰中排出。溢流堰前也可設浮渣槽和擋板,保證出水水質。這種池佔地面積小,但深度大,池底為錐形,施工較困難。
輻流式沉澱池
池體平面多為圓形,也有方形的。直徑較大而深度較小,直徑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於4米,周邊水深不小於1.5米。廢水自池中心進水 管入池,沿半徑方向向池周緩慢流動。懸浮物在流動中沉降,並沿池底坡度進入污泥斗,澄清水從池周溢流入出水渠。
新型沉澱池 近年設計成的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澱池。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設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澱效率,縮短沉澱時間,減小沉澱池體積。但有斜板、斜管易結垢,長生物膜,產生浮渣,維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壽命低等缺點。

⑽ 水處理構築物需要知道哪些標准圖集

水處理構築物包括格柵,調節池,沉砂池,沉澱池,氣浮池,生物反應池,混凝池,中和池,污泥濃縮池,污泥消化池等等,需要閱讀以下推薦圖集:
1.《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
2.《給水排水工程構築物結構設計規范》
3.《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
4.《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5.《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7.《給水排水工程鋼筋混凝土水池結構設計規程》
8.《給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構築物變形縫設計規程》
9.《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10.《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11.《工業建築防腐蝕設計規范》

閱讀全文

與磚砌污水沉澱池標准圖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奉化污水處理廠是什麼企業 瀏覽:97
臭氧在水處理中的作用 瀏覽:954
前置過濾器會被偷嗎 瀏覽:454
污水混勻的菌落總數檢測 瀏覽:644
環氧樹脂屬於危廢 瀏覽:463
雞蛋殼去水垢 瀏覽:438
污水分析員安全責任書 瀏覽:431
凈水器出去跑業務怎麼樣 瀏覽:539
led藍光濾芯怎麼處理 瀏覽:709
檸檬酸除垢劑對嬰兒有危害嗎 瀏覽:127
3萬人污水處理廠需要多少錢 瀏覽:96
3秒出開水的飲水機多少錢 瀏覽:879
仙桃污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215
污水凈化費用多少 瀏覽:755
凈水器工作時不排廢水怎麼回事 瀏覽:904
3M反滲透濾芯參數 瀏覽:690
diy自製蒸餾瓶塞 瀏覽:780
精密過濾器和安保過濾器 瀏覽:407
沉澱轉化鍋爐除垢所需濃度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