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鄉鎮污水處理廠選址要求
污水處理廠廠址的選擇,既要服從城市總體規劃和遠期發展規劃,又要兼顧回考慮建廠條件、地答理和氣候條件、城市布局、建設投資、社會影響、生態影響等各方面因素,做到合理布局;同時還應考慮到與配套管線的近、遠期結合,以便於實施。廠址確定應滿足如下原則:
(1)與所採用的污水處理工藝相適應;
(2)少拆遷,少佔農田,有一定的衛生防護距離;
(3)廠址位於集中給水水源下游,且應設在城鎮、工廠廠區及生活區的下游和夏季主風向的下風向;
(4)處理後的污水或污泥用於農業、工業或市政時,廠址應考慮與用戶靠近,以便於運輸。當處理水排放時,則應與受納水體靠近;
(5)要充分利用地形,如有條件可選擇有適當坡度的地區,以滿足污水處理構築物高程布置的需要,減少工程土方量;
(6)有良好的工程地質條件及方便的交通、運輸、水電條件;
(7)廠址不應設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窪處,靠近水體的處理廠,要考慮不受洪水威脅,廠址應盡量設在地形條件好的地方;
(8)廠址的選擇應考慮遠期發展的可能性,有擴建的餘地。
關於城鎮建設的有關資料,你可以去前瞻產業研究院區查詢,裡面的資料應該能幫到你。
㈡ 有個鄉鎮領導他利用職務,他是管鄉鎮建設的。揮霍耕地十幾畝,搞什麼污水處理站,搞的農民怨聲載道,可什
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現在全國都在興建,不好告,但如果這塊地是基本農田,他就沒權力徵用,可以像國土局告發
㈢ 污水處理站應建在什麼地方站地面積多少
郊區,開發區邊緣,城市污水管網末端,面積看實際處理量而定
㈣ 鎮政府因建污水處理廠有權徵用耕地嗎
佔用耕地35公頃以上,或者佔用基本農田(無論多少)需國務院批准。
㈤ 鄉鎮污水處理廠建築位置規定
污水處理廠廠址的選擇,既要服從城市總體規劃和遠期發展規劃,又要版兼顧考慮建權廠條件、地理和氣候條件、城市布局、建設投資、社會影響、生態影響等各方面因素,做到合理布局;同時還應考慮到與配套管線的近、遠期結合,以便於實施。廠址確定應滿足如下原則:
(1)與所採用的污水處理工藝相適應;
(2)少拆遷,少佔農田,有一定的衛生防護距離;
(3)廠址位於集中給水水源下游,且應設在城鎮、工廠廠區及生活區的下游和夏季主風向的下風向;
(4)處理後的污水或污泥用於農業、工業或市政時,廠址應考慮與用戶靠近,以便於運輸。當處理水排放時,則應與受納水體靠近;
(5)要充分利用地形,如有條件可選擇有適當坡度的地區,以滿足污水處理構築物高程布置的需要,減少工程土方量;
(6)有良好的工程地質條件及方便的交通、運輸、水電條件;
(7)廠址不應設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窪處,靠近水體的處理廠,要考慮不受洪水威脅,廠址應盡量設在地形條件好的地方;
(8)廠址的選擇應考慮遠期發展的可能性,有擴建的餘地。
關於城鎮建設的有關資料,你可以去前瞻產業研究院區查詢,裡面的資料應該能幫到你。
㈥ 建一個2500立方每天的生活污水處理站佔地多少
你可以參考——
我做過一個360m3/d的污水處理站,A/O+砂濾+炭濾工藝,總共佔地面積180平米左右,這是業主要求的佔地面積。
㈦ 鄉鎮衛生院垃圾污水處理系統一般佔地面積多少
這個要根據當地來的政策制自定。
拓展閱讀: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㈧ 集鎮污水處理廠 建設規模怎麼計算
根據水量計算,理論上來說如果當地政府污水管網齊全,根據當地人口和人口十年規劃,取200L/人*天來計算,結果乘上0.7,就是污水廠的水量標准。
㈨ 村鎮的污水一體化處理站佔地面積要如何計算呢有沒有什麼指標
佔地面積:
工藝名稱 工藝特點 佔地指標(m2/m3)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出水水質好,佔地回少,設備成套答化,產泥量少,運行管理簡單,可重復使用,但需要一定的運行費用和相應的管理維護 0.2~0.4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人工濕地 在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處理的基礎上進行深度處理,以滿足更高的水質要求,但佔地面積較大 2~4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 對有機物的去除率較高,能耗低,但脫氮除磷效果較差 1~3
化糞池(或改造) 可降低一定的有機物,但脫氮除磷效果較差 1~2
服務面積:
規模 適用工藝 服務面積(萬m2)或服務半徑(m)
大型 應優先採用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工藝,對出水水質要求較高的地區可採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3.5~35(150~500)
中型 應優先採用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工藝,對出水水質要求較高的地區可採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0.3~3.5(50~150)
小型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工藝或化糞池 0.3以下(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