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石油煉制的污水怎麼處理
石化廢水處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絮凝, 也就是在廢水內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劑專從而使得粒子呈現出屬水穩定的狀態, 該膠粒通過高速的碰撞逐漸的凝結成為絮狀物質。絮凝的處理方式可以直接將廢水中的色度、有機污染、浮油生物等等直接去除掉。在規范操作之下, 可以與空氣浮動或者絮凝沉澱技術混合使用, 一般都是用來當做生化處理的前期准備工作。當前的微生物絮凝劑的主要技術就是生物處理技術, 該技術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泛, 且能夠達到穩定性的要求, 還能夠有效的方式二次污染的存在, 所以可以在大范圍內使用。
㈡ 如何處理煤氣爐產生的廢水中的石油類污染物(焦油水)如何除色
一時半句也說不清,簡單的說,你提這個問題要先說明廢水中的COD是多少,乳液回量大嗎?
如果乳液量大,COD肯定高,處理答流程是:破乳(方法常用有物理或化學兩大類)——進入調節池(加入處理過的達標水或自來水來降低廢水的COD,一般降到5000左右)調節——提升到加葯池(加有機和無機絮凝劑)——進入沉澱池(沉澱固體物)——進入PH池(調節PH值)——進入厭氧池(主要是厭氧細菌作用)——進入一級好氧池(主要是好氧細菌作用)——進入二級好氧池(二級好氧作用)——進入二沉池——進入過濾罐(活性炭吸附)——排放(基本可達到國家的排放標准COD在80以下)。
如乳液量不大,可不必採取破乳,直接進入調節池。
這種處理方法叫「活性污泥法」是荷蘭農業大學的教授在1968年研發的,因處理有機廢水的效果很好,所以迅速被推廣應用,我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應用,目前我國在處理生活污水、有機廢水都普遍採用此法。
㈢ 治理石油污染有什麼方法
處理石油污染廢水的生物技術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1.活性污泥法是藉助曝氣或者機械攪拌,使活性污泥均勻分布於曝氣池內,微生物壁外的黏液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吸附,並在酶的作用下對有機物進行新陳代謝轉化。自20世紀80年代,石油廢水普遍採用的二級生物治理方法是傳統活性污泥法。採用SBR法處理油田采出水,結果表明,COD去除率為80%~90%;出水滿足行業的排放標准。通過研究SBR以及投菌SBR法處理煉油廢水中污染物的效果,實驗結果表明,廢水中各種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別為:COD93.5%、石油類98.6%、總氮89.8%。SBR工藝是一種新型的高效廢水處理技術,是對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改進。該方法具有固液分離效果好、工藝簡單、佔地少、建設費用低、耐沖擊負荷強、溫度影響小、活性污泥狀態良好、處理能力強等優點,是處理石油廢水的一種具有前景的處理方法。
2.氧化溝法對各種含高COD、BOD、油類等有機廢水的深度處理十分有效。它的曝氣池呈封閉、環狀跑道式,污水和活性污泥以及各種微生物混合在溝渠中作循環流動。氧化溝處理廠氧化溝法在處理含油廢水方面應用實例比較多,但是其處理效果沒有達到處理要求。有很多企業都採用了氧化溝工藝,其處理出水水質與進水水質有關,只有確保一定的進水水質時,出水才會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專家們根據工藝原理分析了氧化溝不能取得理想處理效果的原因,提出了很多的改善對策。在氧化溝現有處理能力和工藝特色的基礎上,有人探索出了一套投菌氧化溝曝氣的處理方案,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時間等條件下,可以將去除率提高10%左右,如果要得到相同的去除率可以大大縮短水力停留時間,且出水COD值可以更低。與活性污泥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很多優點:工藝簡單;不僅可以去除BOD和SS,還可以達到脫氮除磷的效果;設備少,操作管理簡便;低溫,有更大適應性等。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發展,但是只有滿足工藝要求時,才能發揮去污效果。
3.目前應用較廣泛的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接觸氧化法和膜生物反應器等。(1)生物轉盤是利用較大的比表面積,在低能耗的條件下轉動產生高效曝氣,使得氧氣、水和膜之間有較好的接觸。碟片表面附著的膜狀微生物在其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對有機污染物進行無害化降解。曹明偉利用環境微生物技術,開發出高溫優勢菌生物膜法處理採油廢水,實驗結果表明:硫化物的平均去除率達98%;揮發酚的平均去除率為91%;COD平均去除率為68%;氨氮平均去除率為82%。生物膜(2)生物流化床處理技術是藉助流體使表面生長著微生物的固體顆粒呈流態化,同時進行去除和降解有機物的生物膜法處理技術。影響其處理效果的因素有載體的選擇、菌種的篩選等。崔俊華等在「三套」工藝的基礎上添加了三相生物流化床部分,且採取了高效油降解菌以及漂浮和懸浮填料並用的措施,使出水油濃度降為3.5~4.9毫克/升,為一種被廣泛採用並逐漸成熟的生物深化處理技術。龔爭輝應用接觸氧化工藝對採油廢水進行了現場的實驗研究,廢水中的C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別為42.2%和89.3%,最後出水能達到排放標准。(3)接觸氧化法除了可以降低COD,還可以用於去除氨氮,尤其適合應用於煉油廢水的凈化。龐金釗的實驗結果表明,用接觸氧化法工藝處理COD≤500毫克/升的石油廢水時,硝化細菌是優勢菌,能同時有效去除氨氮和COD等。接觸氧化法可以克服活性污泥法容易污泥膨脹和超標排放的缺點,具有有機負荷高、抗沖擊能力強、對廢水中的毒物忍耐力較大等優點,而且對氨氮也有較好的祛除效果。接觸氧化法多用於深度處理含油廢水,其技術關鍵在於對進水可生化性的控制。
㈣ 如何處理廢水中的油
1、比重小於1的浮油 此類廢油漂浮於廢水表面,需要設置隔油池清除浮油。
2、比重大於1的重油 此類廢油比重大沉積於廢水底層,要使用離心重力分離機械分離除油。
3、呈乳濁混凝態廢油 此類廢油與廢水呈乳濁混合狀態需要投加葯劑破乳態後再利用方法1或2去除。
對廢水進行處理通常對含油污水都需要先進行除油的預處理,然後在結合廢水的特性(可生化性高低)分別選擇生化處理或者化學沉澱處理及更深層的處理。
廢水的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狀態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方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
屬於重力分離法的處理單元有沉澱、上浮(氣浮)等,相應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沉砂池、沉澱池、隔油池、氣浮池及其附屬裝置等。離心分離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使用的處理裝置有離心分離機和水旋分離器等。
篩濾截留法有柵篩截留和過濾兩種處理單元,前者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格柵、篩網,而後者使用的是砂濾池和微孔濾機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方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其處理單元有蒸發、結晶等。
一種去除廢水中有機物的方法是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處理可以與活性污泥法一同使用,在這一過程中使用粉末活性炭。粉末活性炭可吸附那些對微生物有毒的物質,並最終同污泥一起收集。活性炭法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危險是失效的活性炭可能一直存在於水中。
㈤ 處理石油污染有哪些方法
除了廢水污染外,石抄油對水體的污染襲也很嚴重,每年運輸過程中有150萬噸原油流入世界水域,同時由於近年來原油和各種精煉石油產品在陸地上就地排放或進入水域中,特別是油船遇難或由於海上鑽井的操作失控,引起石油的大規模泄漏,使水域被石油污染。
消除石油引起的水質污染也是治理環境污染的一大重點。用微生物處理石油污染既經濟又快捷。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某村地下泄漏了約6000加侖汽油,嚴重污染了水源,影響供水。最初,事故的責任者使用的是掘井提油的辦法,即開掘能夠打出地下水的深井,用泵打撈浮在水表層的汽油,用這種方法約除去了3000加侖。但剩下的汽油如果仍採用這種方法清除,預計尚需100年時間。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事故責任者決定利用培養當地有分解汽油能力的細菌的方法來解決,從而成功地進行了凈化。微生物凈化石油的方法將是21世紀環境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石油是多種烴類組成的混合物,僅是一種細菌不可能完全分解石油。現在科學家們將能降解石油的幾種基因結合轉移到一株假單孢菌中,構建「超級微生物」,能夠降解掉多種原油成分。
在油田、煉油廠、油輪和被石油污染了的海洋、陸地都可以用這種「超級微生物」去消除石油污染。
㈥ 水污染,石油廢水怎麼處理
石油廢水處理,找深圳長隆,可出完整方案
㈦ 石油化工廢水是如何處理的
(1)石化廢水成分復雜、污染物濃度較高、含有毒有害物質、可生化性差內,且水量波動大容,需在生化處理前設置調節池並進行物化預處理,在重力隔油後採用溶氣氣浮能高效去除廢水中的石油類物質,部分SS 和CODCr也可以被去除。
(2)氣浮-水解-MBR-芬頓氧化組合工藝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好,在水質、水量存在一定波動的情況下,出水水質仍較穩定,工藝技術先進且成熟,處理出水水質指標和經濟性指標優良。
北成環境擁有成熟的石油化工廢水處理工藝
㈧ 污水處理中石油類怎麼去除
1、利用石來油類比重比水輕能浮在水自面的特點,使用分液器原理將其分離去除。
2、利用吸附原理,使用毛氈、化纖織物、活性炭、浮石等吸附石油類物質將其去除。
3、對於某些被泥沙沾附沉入水底的石油類物質,可使用沉降法讓它與污水分離去除。
㈨ 含油廢水怎樣處理。。。
油類物質在廢水中通常以三種狀態存在。
(1)浮上油,油滴粒徑大於100μm,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出來。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顆粒較大,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粒徑大於100微米,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出來。在石油污水中,這種油占水中總含油量60~80%。
(2)分散油.油滴粒徑介於10一100μm之間,懸浮於水中。
(3)乳化油,油滴粒徑小於10μm,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粒徑很小,呈乳化狀態,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主要處理方法
上浮法
主要用於隔油池出水的高級處理,去除細小油珠和乳化油。經過上浮處理後,出水含油量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
可降至30毫克/升。其方法是:將適量的空氣通入含油廢水中,形成許多微小氣泡,在氣泡作用下構成水、氣、油珠三相非均一體系。在界面張力、氣泡上浮力和靜水壓力差的作用下形成氣-油珠結合體上浮而實現油水分離。上浮法按氣泡產生的方法,可分為布氣上浮法、溶氣上浮法和電解上浮法三種。
布氣上浮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藉助於機械剪力將混入水中的氣泡破碎,或將空氣先分散成細小氣泡後進入廢水,進行氣水混合上浮。常用方法有葉輪上浮法、射流上浮法以及多孔材料(如擴散板、微孔管、帆布管等)曝氣上浮法。布氣上浮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管理方便,電耗較低。缺點是氣泡破碎不細,一般不小於1000微米,上浮效果因而受到限制。此外,採用多孔材料曝氣上浮法,多孔材料容易堵塞,影響運行。
溶氣上浮法
是從含過飽和空氣的廢水中析出氣體,產生氣泡以實現上浮。常用的有加壓溶氣上浮法和真空上浮法,前者應用較普遍。加壓溶氣上浮法是用水泵將廢水送入溶氣罐加壓到3~5.5千克力/厘米2,同時注入空氣使其在壓力下溶解於廢水。一般溶氣時間為2~4分鍾。然後廢水通過減壓閥進入上浮池。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
溶入廢水中的空氣由於突然減到常壓,便形成許多細小的氣泡逸出,從而實現上浮。上浮池內的上浮時間一般不小於 1小時。目前常採用將經過上浮處理的部分廢水(30~50%)加壓迴流進入未經加壓上浮處理的廢水中實現上浮的方法。其優點是加壓廢水量小,可減少電耗,同時可以防止未處理的廢水中油品在加壓溶氣時進一步乳化。真空上浮法是使廢水中的氣泡在減壓(真空)條件下逸出的。 溶氣上浮法的主要優點是產生的氣泡直徑可小到30~120微米。氣泡直徑小,在供氣量相同時,氣泡吸附時的比表面積就大,氣泡上浮速度減慢,與吸附質點的接觸時間增加,可以提高上浮效果。因此,溶氣上浮法獲得廣泛應用。
電解上浮法
利用電能在含油廢水中的電解氧化還原效應,以及由此在電極上產生的微小氣泡的上浮作用來凈化含油廢水。如採用可溶性陽極材料,還可以同時發生電解混凝作用以凈化廢水(見廢水電解處理法)。
混凝法
可用鋁鹽或鐵鹽作混凝劑,構築物可採用加速澄清池,處理效果與上浮法基本相同。含油廢水處理設施採用上浮法時,往往也投加混凝劑,以提高凈化效果。
㈩ 石油化工的污水怎麼處理
方法有很多,我這邊用的是「CLEAR NITE 污水處理葯劑」,網路搜下就能找到。
2.1 吸附
吸附是指通過利內用固體物質的多容孔性來吸附廢水中的污染物的物理方法, 吸附一般選用活性炭, 因為活性炭具有較強的吸附性能, 處理廢水效果好, 但是吸附方法在應用上具有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陷, 所以吸附方法需要和上文提到的絮凝和臭氧氧化方法結合運用。
2.2 膜分離
膜分離污水處理方法在類型上也表現為多樣化, 如微濾、超濾及反滲透等, 在實踐應用中膜分離技術方法在去除石油化工廢水的臭味、色度上都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 還能夠有效去除有機污染物和微生物, 該技術方法具有穩定可靠的應用價值。
2.3 氣浮法
氣浮法是通過投放分散度高的小氣泡哎粘附石油化工中的懸浮物, 小氣泡在廢水中浮升到水面也會把附著物帶出並使油類物質分離。在石油化工廢水的處理程序中, 氣浮法是在經過絮凝工序後應用的技術方法, 經過實踐表明, 氣浮法在處理石油化工廢水中具有穩定可靠的效果, 值得繼續推廣, 誇大其使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