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礦泉水生產行業污水污染物

礦泉水生產行業污水污染物

發布時間:2021-02-02 20:27:45

『壹』 飲用水廠污染可能存在哪些問題污染的環節是哪些

飲用水水源有地下水和地面水兩種,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是深井周圍有滲水廁回所、滲水坑、答垃圾堆、農田以及堆放各種工業廢物等;地面水污染源主要是上游有污水排入江中,如造紙廠、印染廠等,還有就是取水口附近有洗車、游泳、飼養家畜、垃圾堆等。這些都是造成水源污染的直接原因。

『貳』 礦泉水排廢水

生產礦泉水需要排廢水
一般生產礦泉水主要通過RO反滲透過濾 過濾產生的膿水需要排放
生產出純凈水再添加礦物質就是礦泉水

『叄』 天然礦泉水的污染物

指標來mg/L:
氟化物:<2.00
耗氧量:<3.0
硝酸鹽:自<45.0
226鐳放射性,Bq/L:<1.10
揮發性酚:<0.002
氰化物:<0.010亞硝酸鹽:<0.0050
總β放射性:<1.
50 Bq/L
以上是天然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的指標以及污染物的含量指標。

『肆』 請問化工廠的污水污染了飲用水人還能喝嗎

化工廠污水成分復雜,除了樓主指出的物質之外,應該還存在其他污染物質。至於這些內污染物容質會導致什麼疾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物質的長期食用(飲用),必然會損害健康。
打了兩個深水井直接把污水排到了地下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可以舉報他們。因為地下水一般流動性比較差,如果水量很小,當然對地下水的污染可能很緩慢,但是,地下水受到污染以後,要消除影響卻是異常困難。

『伍』 礦泉水生產行業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水是生命之源對人們的身體都起著很重要的位置,我國是人均礦泉水消費量回是世界上最低的國答家之一,城鎮居民人均消費量還不到10升,說明我國礦泉水未來消費市場潛力還很大。如今,健康理念越發深入人心,讓各大飲料、快消品牌紛紛加碼高端水市場。
前瞻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高端水市場份額佔比仍小,去年行業銷售收入接近1500億元的瓶裝水市場中,高端水佔比僅為10%~15%。盡管如此,瓶裝高端水去年依然實現了百億元銷售額。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健康、高品質成為主要的追求,高端礦泉水正是以其純凈、無糖、低熱和有益元素含量豐富成為人們首選飲品之一。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礦泉水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分析報告》指出,目前中國瓶裝飲用水居各品類飲料之首,廣東瓶裝水行業雖然年增長達20%,但利潤率卻只有3%左右。而高端水市場正以每年80%的速度在增長,利潤率更是居高不下。

『陸』 我是長生源礦泉水公司的,有人在我公司水源地三級保護區內建污水處理廠,請問國家是否有對水源地保護的政策.

要看該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准,如果其設計上處理出水能達到水源地保內護區范圍內污染物排放的要容求,政策上估計會允許其興建。
另外,根據2009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內容,水源地沒有三級保護區,一級、二級保護區以外只有準保護區,其性質是在保障水源水質的情況下兼顧地方經濟的發展,通過對其提出一定的防護要求來保證飲用水水源地水質。

『柒』 關於水的環保,污染問答題(30條以上)

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江西省地下水資源環境的可持續開發與保護

(江西省地礦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宋江明

水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必要的生活資料,又是制約城鄉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各地工農業和城鄉建設的迅猛發展的需要,各地區對地下水源的需求量迅猛增長,水源緊缺問題也將日益嚴重。我們要把有限的地下水資源更加合理地開發利用保護好,使之更好的為江西經濟建設服務,特別著重的貢獻於新興科技工業園、新社區建設和農林生態開發事業,最終把江西建設成為現代工業與生態環保經濟緊密結合的新型社會。
一、江西省各地區地下水資源環境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危害
1.1 區域性水位下降使單井涌水量和泉流量減少。單井用水量減少造成水井報廢,或掉泵,含沙量增加,使設備維修費與耗電量增加。更為嚴重的是使地下水水質惡化,地面下沉與塌陷,造成人與牲畜傷亡建築物開裂、傾斜、倒塌、埋沒;而泉流量減少則破壞了古建築物與文物的保護,甚至因泉水枯竭使古井和旅遊景點失去了應有的旅遊價值。
1.2 地下水遭受污染的危害。
1.2.1 對人與動物的危害。遭受污染的水中含有毒害物質如:汞、鉻、鉛、砷、酚、農葯、放射性物質、病菌等。這些物質使人和動物飲用後中毒,會使人發病、死亡。
1.2.2 對工業的危害。腐蝕各種機械設備和建築工程體,對鍋爐用水、洗染業、釀造與食品、化工、造紙、冶金、鑄造業等影響很大。
1.2.3 對農、林、牧、漁業、養殖業與環境的危害。被污染的地下水用於農田灌溉,會降低農業設備的功能,使土壤惡化而抑制農林作物的生長,使家畜、牲畜、魚類發病、死亡。有毒確的農、林、牧、漁、養殖產品進入集貿市場又繼續毒害廣大消費者。
1.3 合理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
1.3.1 很多地方有水找不到水。一些偏遠地方地下水得不到開發利用而仍然在炊用不潔靜的溝、塘及超標井水。比如,占江西省總面積80%的山地、丘陵、和低崗地中大部份地區的地下水未能得到開發。又如鄱陽湖流域許多地區長期存在的地下水中鐵、錳元素含量偏高沒有得到凈化處理而仍然飲用或棄之不用。至使一些地區農業旱地用水得不到徹底解決而欠收,也使擴大農田種植面積工作受到一定製約。
1.3.2 現有的水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應用和保護。許多地方把大量的具有保健、醫療、休閑品嘗功能的優質水用於建築、消防、沖廁、灌溉等,隨意排放冷源、熱源用水,一些地方對水的利用率極低(重復使用率為零),消耗高,浪費大。又由於各單位爭先打井和超量搶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減少。
1.3.3 已知的特殊高價值地下水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利用。許多礦泉水產品還沒有形成一定規模和優勢在市場上流通。一些地熱資源作為理想的環保型能源尚未得到全部開發利用,其應有的社會經濟和自然效益還未得到全部體現。
1.3.4 水文地質環境災害等問題。有些地方地下原生水水質嚴重超標,仍舊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少數地區因飲水引起的地方病時有發生。如:肝膽病、血吸蟲病、氟斑牙、虐疾等仍然存在;鄱陽湖區地下水中含鐵錳元素嚴重超標等水質凈化問題大部份未能得到解決。鄱陽湖地下水漬害仍在繼續影響農業生產;江西省境內各市、縣一些病險水庫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其蓄水防汛、防旱功能已經退化,甚至留下安全隱患,急需加固治理;低丘、山崗地含水層薄弱引起的水源地缺水問題仍然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發展;可能發生的地面、地下流水毀壞公路、鐵路、地下硐室與遂道、工程建築、造成山體滑坡、泥石流、石灰岩溶洞塌陷、礦山采空區地陷、建築物地基不均勻沉降等災害現象危脅著少數地區的工礦、交通生產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3.5 一些地方由於盲目性、隨意性選址,草率建造工業園區、和房地產樓群區,因此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水文地質環境方面的問題。比如:有些開發商把耗水量特別大的工業基地選擇在缺水區而被迫停建、緩建或改建其它項目,或追加遠距離引水工程。由此延長了建設周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浪費;有些工程直接建在石灰岩溶洞上面,引起塌方、地陷或牆體開裂、傾斜,甚至倒塌、被掩埋;少數新建或新遷進的企業隨意排放污水和固體廢物,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的嚴重污染,治理費用大於或接近該企業產值;少數地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違反國家土地法規,暗地挖掘、偷運土料,使含水層暴露於地表受污染或隨意填埋河湖兩岸低濕地進行造地經營,直接破壞了經過長期耕種的優質土良田蓄水功能和原有的濕地植被凈水功能,使各種動植物絕種或外遷(如南昌市二十年前的青山湖、艾溪湖、瑤湖及贛江兩岸有許多珍貴水鳥,現在難見蹤影);有些土方工程直接堵塞城區河道或大面積填埋具有重要防洪功能的泄洪低地,將給防洪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二、原因分析
2.1 開采量過大是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減少、水質惡化甚至枯竭的原因。一些地方對地下水的開采處於無政府狀態,他們不顧地下水資源客觀條件,不斷擴大建設規模,發展耗水量大的工業,亂打井和超量開采。開採的井位和層位、時間都過於集中,又由於建築施工和礦區疏干排水等,造成水位下降、泉流量和單井涌水量減少,甚至水源枯竭。
2.2 地表污水、廢物、垃圾是造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和的主要原因。工業、醫療廢水排放和工業與生活垃圾、垃圾水、汛期洪水、腐爛動植物和糞便水、農業化肥、灌溉水直接注入由於施工開挖使含水層出露的地段污染地下水;或是污水經過孔、坑、槽或江、河、湖、塘、溝、溪等滲入含水層污染地下水;一些地區的地下水源被貪婪的毒魚活動破壞;也有少數地區水源被外國侵略者投放細菌武器破壞,至今仍在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
2.3 對地下水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出現問題的原因。
2.3.1 各地區水文地質人員奇缺、科技情報交流少,不知地下水情是各地有水找不到水的重要原因。全省境內各市、縣的水文地質科技情報由水文地質工作部門編制,並且呈送至各市、縣級政府水利局。而當地許多企事業、和城建、規劃、設計、環保部門卻缺少這些基礎性資料。用水單位、施工單位和社會職能部門與找水專業隊伍聯系少,交流少。
2.3.2 各地區對地下水資源開采處於無序狀態是造成地下水嚴重浪費、水源不足的原因。水利、地礦、城建、環保、衛生及農林、工礦等部門各行其是、各謀其利、各自封閉保守,同處一地的幾個單位互相爭水。用水的不管水,管水的不知水,知水的無權問水。協同開發意識差,水的重復使用率低,水的多種功能價值失去的太快。
2.3.3 對礦泉水及地熱水開發慢、效益差的原因:現有財力的投入不夠。人們對礦泉水的多種功能與效益認識不足。社會媒體對礦泉水的宣傳不夠。少數成品牌的礦泉水廠經營管理不善,無法解決營銷淡季困難。外貿部門、招商引資部門及投資者關注這一領域的人太少了。市場上帶欺騙性的劣質假冒礦泉水帶來的不良影響就更減少了普通人群對礦泉水的興趣。
2.3.4 水文地質環境災害及治理方面問題出現的原因:有些是自然現象造成的。如地下水含鐵、錳等微量元素超標,水源地含水層淺薄,水漬害等;有些是社會經濟活動帶來的。如:礦井涌水、大量排水引起水位下降、和非法投葯毒魚活動等;也有少數地區是由外國侵略者投放生化武器造成的地下水環境災害。對水文地質環境災害的治理不可能在短期內徹底解決。主要是目前社會經濟技術還欠發達,社會力量投入不夠。
2.3.4 有些重點工程和開發建設,沒有首先進行前期的區域性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評估和地下水用水規劃,就隨意性盲目選址建設,是造成缺水困難和遭受環境災害的原因。對亂挖掘、亂填土違法行為缺少有效的監督、舉報、制止措施,是使破壞國土環境行為屢禁不止的原因。
三、防治措施
3.1 防治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減少的方法。
(1) 合理布置井位,嚴格控制單井用水量和群井密度,優化開采量。(2)實施人工回灌工程,(3)加強水土保持,改善植被條件,增加土壤蓄水功能。(4)強化社會職能部門的作用,對全省各地區的地下水源進行科學管理,不斷完善全省水文地質長期觀測系統,保障對地下水開采情況的調查、監督與優化控制。
通過對以上措施的有力實施就能使地下進行地下水與地表水聯合調度補給。水位回升,改善水質狀況,增加泉流量,最終達到永久性地滿足全社會對水的需求。
3.2 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3.2.1 預防措施:(1)建立衛生垃圾坑,預防固體廢料(如工業垃圾和城市垃圾)對地下水的污染。(2)完善下水道系統,建築污水處理設施,以防止城鄉污水排放對地下水的污染。(3)建造各種防滲帷幕和地下層狀排水設施,以預防工業廢水、污水的漏失和排放對地下水的污染。(4)選擇堅固、穩定、乾燥、隔水的地層,構築放射性廢料容器,以預防放射性堆放物對地下水的污染。(5)在農村推廣應用沼氣技術,試建大糞消化池,逐步採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代替長效農葯,對病死家禽先行焚燒再坑埋,嚴禁在池塘、水溪、河、湖中毒魚等。以預防農業用水對地下水的污染。(6)在重要水源地周圍建立三級衛生防護帶,以預防飲用地下水遭受污染。第一級為戒嚴帶,要求水井周圍不得設置污染源(如:廁所、滲水溝坑、糞坑,垃圾堆和廢渣堆等),並建立經常性衛生檢查制度:第二級為限制帶,要求單井或群井影響半徑范圍內不得使用污水灌溉,不得施用持久性或劇毒性農葯,不得鋪設污水管道、垃圾場或其它污染源工程,不得從事破壞土層活動。第三級為監視區,應經常進行流行病學觀察,以便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3.2.2 治理措施:發現地下水受到污染後,首先應切斷污染源,然後立即採取補救措施,防止污染物進一步擴散。(1)補排措施,採用人工補給或強烈抽水的方法,使地下水得到稀釋凈化,以達到改善水質的目的。(2)堵截措施,在含水層外圍邊界處,設置一條垂直斷面防滲牆或防滲帷幕,進行堵截。把污染體限制在一定范圍內,防止其進一步擴散。(3)採用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對污染物進行凈化處理。
3.3、對地下水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問題的解決措施。
3.3.1 解決各地區有水找不到水的問題。(1)加強地下水資源科技情報交流工作。國家主管部委或各級政府委託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等專業部門,對各地區常年、適時的編制區域性水文地質現狀報告及水文地質圖,分發給各地區市、區、縣級主管部門,並對各地企業、事業單位用於開發建設所需的基礎性資料實施有償提供,收取少量的水文、工程,環境地質調查、咨詢與資料編制費用,以便及時性、永久性地解決科技情報流通少、慢、差、無的問題。(2)大力傳播水文化,創辦《江西水文地質》。由水文地質專業隊伍和技術協會牽頭組織、管理,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和科研、院校、社會人士共同支持、參與,創辦全省水文地質專業刊物――《江西水文地質》。要求該刊物在今後歷史時期中,對各地進行長久性和即時性的發布地下水環境開發與保護的最新信息。應根據各地區水文地質實際情況,要特別地優先考慮到用水困難地區,有針對性地刊登科普論文和找水、用水成功實例,普及找水、用水、管水、治水知識。盡可能多地選登各種體栽的文章,大量記載各地找水實際中的奇人、奇事,客觀地展現專業隊院人員的基地生活和野外情趣,充分反映歷代找水人的艱辛探索和聰明智慧,使人們加深對水文地質人員的認識和理解,增加人們對開發水源、保護環境的濃厚興趣。(3)通過各種渠道培養找水專業技術人才,結合本專業實踐開展科技興國活動。繼續長久的執行在崗人才終身再教育制度,扎實做好專業技術傳、幫、帶工作,改變技術隊伍的人才錄用只限於考文憑、考職稱的簡單形式。打破專業技術與科技情報封閉保守的落後局面,創辦各種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動(如:徵集論文、專家赴各地現場咨詢、技術講座、短訓班、中長期進修班、交流會、崗位技術競賽、優秀項目評獎等)。各地區科協應高度重視在全省范圍內大量吸收找水治水能手、社會活動家等人群加入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學會,使「中國科技水神」遍布各地,永遠服務於全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3.3.2 解決對地下水源嚴重浪費的問題。(1)建立地下水科學管理系統。完善運行機制,徹底改變目前對地下水管理的無序狀態。需根據行業主管與水文工程環境學科對接的原則確認長期從事水文、工程、環境地質的廣大的野外第一線人員是開發、保護地下水的主力軍,應以各地的專門從事水文地質的單位主管地下水源開發工作,從而實現各個不同行業的眾多單位共謀發展,協同開發利用,各獻其力,各顯其能,各得其利。(2)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和用水性質分類定價,重視用水過程中的多功能保值意義,優化用水程序,實施節水再生,提高重復使用率。
3.3.3 加大對特殊地下水源的開發力度,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的對策。(1)積極有效地宣傳特殊地下水的好處。應通過各種傳播媒體宣傳大力發展生態型經濟,我們應深刻地理解眾多的處於現代化工業社會的人們強烈渴望優良生態環境,親近秀美山川,回歸大自然的心情。特殊地下水等環保產品(如:礦泉水、地熱水、肥水等)又具有養生、保健、醫療、飲用、休閑、節能、農林種植功能。開發利用多系列礦泉水具有無法估量的價值和長久而廣遠的效益。(2)保護消費者利益,依法整頓礦泉水產品市場。嚴禁生產銷售假冒礦泉水等欺騙消費者的丑惡行為,各地群眾如果發現了假冒礦泉水銷售點,就請立即向當地工商部門和江西省礦泉水鑒定中心聯系。(3)強化現有礦泉水廠經營管理。進行周密的國內外礦水市場調查,了解國內外礦泉水市場廣闊遠景,引進高新技術,調整產品結構和產品類型,推出適合市場需求的多元系列化產品。(4)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開發創益。江西現有的幾百處礦泉點都具有長遠的開發利用前景,各個礦水點所在地區應盡早和水文地質專業隊伍、國內外貿易部門、招商部門、投資商聯系,早日開發出新產品,服務於國內外市場,造福當地人民。
3.3.4 對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保護治理措施。(1)實施地下水除鐵除錳凈化工程,解決鄱陽湖區贛撫尾閭平原普遍存在的大面積地下水鐵錳含量嚴重超標的問題。根據實地情況採取集中取水、分層取水或安裝水質凈化設備解決部分地區用水困難。然後堅持邊開發邊治理的方針,對大面積地區含水層分期分片的治理,實施強烈排灌、稀釋、氧化等工程,使飲用地下水的鐵錳含量降低到國家規定的標准。(2)解決鄱陽湖地區長期存在的水漬害問題。繼續有效的採取溝網排水與湖區圩堤防滲截流相結合等手段徹底根治水漬害。(3)實施水源地改造工程,解決困難地區水源不足的問題。長期堅持青山秀水工程,改善植被條件,以增強土壤蓄水功能,根據地表面匯水、地下含水層分布與地下水運動規律選擇合適位置,人工構造寬厚型含水層,截流蓄水,以達到增加出水量的效果。(4)防治地下水與地表水運動帶來的地質災害。堅持長期適時的環境地質災害預報,建立對地質災害突發事件快速反應機制。各地區如果出現因地下水和地表水運動帶來的溶洞塌陷、地基下沉、泥石流、水毀路橋工程、采空區地陷等水文、工程、環境地質災害,應立即向當地政府和地質災害防治單位報告。地災防治單位接到災情報告後,應先行現場地質調查,弄清地質情況和災情發展趨勢,提交地質災害防治設計方案,再實施治理工程。一般措施是:截水、排水、引水、填空加固等方法。同時要求災區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長期堅持植樹造林、種草,改善植被條件。依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嚴禁濫砍濫伐、盲目開挖等破壞行為。
3.3.5 避免建設工程盲目選址帶來的經濟損失和環境危害。(1)一切大面積開發建設岩土工程項目,都必須經過水、工、環地質專業技術部門論證才能選址。對各地開發建設項目的審批,必須堅持首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然後再初步規劃設計的程序。對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如:鐵路、公路、水利、電力、市政、礦山、遂道、超高層建築、大型企業、城市新區選址等)只有首先進行周密的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咨詢、環境地質災害評價,才能做到合理規劃布局。大中型水廠和用水量較大的環保型的企業、可靠近水源地;一些醫葯、食品、精細化工等對水質有特別要求的企業可選擇特殊用水埋藏地區;一切有污染的工程設施(如:排污管道、石油、化工倉庫,有毒性源材料和廢料堆放處、廁所,垃圾場,養殖場等)都必須遠離水源地;重要建築物須選擇在地層牢固穩定處;對可能產生的地質災害提出監測、勘察、設計、施工方案。在一般的工程項目初步設計中,應有環境保護篇(章)。其內容包括:a.主要污染源和種類、數量、濃度及排放方式;b.環保設施及水處理工藝流程、預期效果;c.對開采地下水引起的生態變化所採取的防護措施;d.環境水文監測點的裝置;e.環保投資概算;f.存在問題及建議。(2)實施環境監測、監察、督導制度。各地區規建部門、環保部門應依靠廣大群眾的積極支持,並且與監測單位密切配合,對已經建成投產但是仍然繼續存在地質災害隱患和環境污染的企業,責令其停產治理或轉產。在保障無害的前提下,才能恢復生產。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優良的生態環境。(3)長期實施國土資源監督、管理制,堅決制止亂挖掘、亂填土等破壞土地資源和生態植被的犯罪行為。(4)對已經遭到破壞的地塊,應責令有關當事人立即停業整頓、實施補救工程,使現場地塊恢復原有的自然生態,並且根據情節輕重依法對當事人給予處罰。(5)建議全省各地區政府組織環保、城建、規劃、國土、水利、市政、和生態環保型經濟企業等相關部門專家共同進行城鄉國土環境現狀大調查,盡早制定出青山秀水工程長期總體規劃,並且在末來的國土建設規劃中著重留出低濕地動植物保護區域、地下水源地保護區域、城鎮中心與周邊封閉式林木片區、良性自然生態經濟保護區;根據各地開發建設實際需要,選定對地下水和周邊環境無影響的地段作為工程用採石、取土區,採石、取土工程完成後,應在挖掘現場進行植樹種草工作,以保護自然植被和改善水土保持條件。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捌』 飲用水污染,根據污染分類分為哪三類

水污染分類
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化學性污染
污染雜質為化學物品而造成的水體污染。化學性污染根據具體污染雜質可分為6類:(1)無機污染物質:污染水體的無機污染物質有酸、鹼和一些無機鹽類。酸鹼污染使水體的pH值發生變化,妨礙水體自凈作用,還會腐蝕船舶和水下建築物,影響漁業。(2)無機有毒物質:污染水體的無機有毒物質主要是重金屬等有潛在長期影響的物質,主要有汞、鎘、鉛、砷等元素。(3)有機有毒物質:污染水體的有機有毒物質主要是各種有機農葯、多環芳烴、芳香烴等。它們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質,化學性質很穩定,很難被生物所分解。(4)需氧污染物質: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酚、醇等有機物質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分解。在分解過程中需要大量氧氣,故稱之為需氧污染物質。(5)植物營養物質:主要是生活與工業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以及農田排水中殘余的氮和磷。(6)油類污染物質:主要指石油對水體的污染,尤其海洋採油和油輪事故污染最甚。
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包括:(1)懸浮物質污染:懸浮物質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塑料等。它們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礦、採石、建築、食品加工、造紙等產生的廢物泄入水中或農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溶入,對水生生物不利。(2)熱污染:來自各種工業過程的冷卻水,若不採取措施,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增加等現象,從而危及魚類和水生生物的生長。(3)放射性污染:由於原子能工業的發展,放射性礦藏的開采,核試驗和核電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醫學、工業、研究等領域的應用,使放射性廢水、廢物顯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特別是醫院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水體後,往往可以帶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來存在於人畜腸道中的病原細菌,如傷寒、副傷寒、霍亂細菌等都可以通過人畜糞便的污染而進入水體,隨水流動而傳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發現。某些寄生蟲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也可通過水進行傳播。防止病原微生物對水體的污染也是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的一大課題。

閱讀全文

與礦泉水生產行業污水污染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乞丐模擬器撿垃圾提升 瀏覽:911
樹脂增稠劑批發 瀏覽:842
java過濾器ajax 瀏覽:870
配件濾芯有什麼用 瀏覽:716
桶式魚缸氧氣和過濾器 瀏覽:105
工業廢水使用什麼管道 瀏覽:953
福島為什麼還有污水 瀏覽:602
電動牙刷水垢圖片 瀏覽:379
鄭州空調除垢劑 瀏覽:170
環氧樹脂玻璃鋼防水施工方案 瀏覽:257
飲水機用什麼方法除水垢 瀏覽:268
寧德市空氣凈化器多少錢 瀏覽:667
反滲透化學清洗到什麼時候合格 瀏覽:62
費森尤斯和勞爾水處理 瀏覽:766
扁鵲怎麼用技能給隊友回血 瀏覽:563
gsx600r多少錢全新純水 瀏覽:293
鈉離子交換器樹脂水含銀嗎 瀏覽:435
現代空氣凈化器有什麼不足 瀏覽:95
請問高的食材凈化器的價格是多少 瀏覽:330
離子交換濾芯好還是活性炭濾芯好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