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三冊,P284。
水處理工程師手冊,P537
還有其他的手冊,其實就這兩本就行了
2. 求污水處理廠操作工手冊之類的書籍
紀軒主編,污水處理工必讀,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本書介紹了污水處理的基本知識和污水處理工藝操作、運行管理的基本知識,重點介紹污水處理工藝操作過程中的各種操作規律、注意事項以及安全問題等。)
沈曉南, 謝經良, 王福浩編,污水處理廠運行和管理問答,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本書內容包括:污水處理工程調試運行、污水處理廠的工藝運行和管理、保障系統的運行和管理、化驗室的運行和管理、生產及設備的管理、安全生產管理等。)
夏暢斌, 羅彬, 尹奇德編著,污水處理機械化與自動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本書介紹了現代污水處理機械化與自動化原理及設備,包括污水預處理機械和自動化作業線、曝光機械及自動控制、沉澱及排泥機械、污水泵送及自控系統、閥門與閘門機械設備、攪拌與加葯機械設備、污泥脫水機械和自動化作業線、城市污水處理廠自控系統設計及應用、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等。)
鄭國華著,污水處理廠設備安裝與調試技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本書首先對污水廠機械設備和材料選型;污水機械設備安裝調試前准備工作;污水廠機械設備開箱驗收與保管進行詳細描述,然後對污水廠機械設備安裝的前期工作如大型設備的吊裝方案,污水廠機械設備的現場裝配;污水廠機械設備基礎復測檢驗;污水廠機械設備與基礎的連接方法作進一步描述。)
曹宇, 王恩讓主編,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培訓教程,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技術, 以西安市北石橋污水凈化中心為實例, 使讀者對污水處理廠的工藝原理、系統組成、運行調度、日常操作維護、異常問題的分析及故障診斷與排除等運行管理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掌握。)
根據實際情況自己挑選吧
3. 洪水安全手冊百度百科
洪水防災自救手冊
都市遇洪水自救四法
在都市中遇到洪水怎麼辦,專家稱首先應該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層建築避險,而後要與救援部門取得聯系。同時,注意收集各種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為逃離險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員失蹤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險 水。所以,洪水中必須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1、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及衛生條件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築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等。
2、將衣被等禦寒物放至高處保存;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防水捆紮後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票款、首飾等物品可縫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並搜集木盆、木塊等漂浮材料加工為救生設備以備急需;洪水到來時難以找到適合的飲用水,所以在洪水來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貯備干凈的飲用水。
4、准備好醫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可與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系。
5、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牆,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注意避免過河,以防止被山洪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洪水過後,要服用預防流行病的葯物,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發生傳染病。地處河堤缺口、危房等風險地帶的人群應盡快撤離現場,迅速轉移到高坡地帶或高層建築物的樓頂上。對於家中的財產,不要斤斤計較,更不能只顧家產而忘記生命安全。為了保存財產,在離開住處時,最好把房門關好,這樣待洪水退後,家產尚能物歸原主,不會隨水漂流掉。
洪水將至,應該如何逃生
處於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沒區內,或洪水流速較大難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應及時採取避難措施。因避難主要是大規模、有組織的避難,所以要注意:
一要讓避難路線家喻戶曉,讓每一個避難者弄清,洪水先淹何處,後淹何處,以選擇最佳路線,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動。
二要認清路標。在那些洪水多發的地區,政府修築有避難道路。一般說來,這種道路應是單行線,以減少交通混亂和阻塞。在那些避難道路上,設有指示前進方向的路標,如果避難人群未很好地識別路標,盲目地走錯路,再往回折返,便會與其他人群產生碰撞、擁擠,產生不必要的混亂。
三要保持鎮定的情緒。掌握"災害心理學"實際上也是一種學問。專家介紹,在一個擁有150萬人口的滯洪區,當地曾做過一次避難演習,僅僅是一個演習,竟因為人多混亂擠塌了橋,發生死傷事故。在洪災中,避難者由於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損失,已經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語的蠱惑、避難隊伍中突然發出的喊叫、警車和救護車警笛的亂鳴這些外來的干擾,極易產生不必要的驚恐和混亂。
哪些是較安全的避難所
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處,應有上下水設施,衛生條件較好,與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築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以及地勢高、條件較好的公園等。
澇災害期間容易發生哪些疾病?
洪澇災害過後,容易發生下列疾病:
1. 腸道傳染病,如霍亂、傷寒、痢疾、甲型肝炎等。
2. 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鉤端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血吸蟲病、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等。
3. 皮膚病:如浸漬性皮炎(「爛腳丫」、「爛褲襠」)、蟲咬性皮炎。
4. 意外傷害:如溺水、觸電、中暑、外傷、毒蟲咬螫傷、毒蛇咬傷。
5. 食物中毒和農葯中毒。
洪水暴發時如何防備與自救
(一)洪水來臨前的准備
洪水到來之前,要盡量做好相應的准備。
1.根據當地電視、廣播等媒體提供的洪水信息,結合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條件,冷靜地選擇最佳路線撤離,避免出現「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動局面。
2.認清路標,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
3.自保措施:
● 備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夠食用幾天的食品,准備足夠的飲用水和日用品。
●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適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裝置以備急需。
● 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作防水捆紮後埋入地下或放到高處,票款、首飾等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服內隨身攜帶。
●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訊設備。
(二)洪水到來時的自救
1.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台等地轉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牆等高的地方暫避。
2.如洪水繼續上漲,暫避的地方已難自保,則要充分利用准備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紮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盡快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注意:千萬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4.如已被捲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5.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直接觸電或因地面「跨步電壓」觸電。
6.洪水過後,要做好各項衛生防疫工作,預防疫病的流行。
什麼是山洪
山洪最常見的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區沿河流及溪溝形成的暴漲暴落的洪水及伴隨發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攔洪設施的潰決也可引發山洪。山洪災害是指山洪暴發而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包括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毀壞及環境資源破壞等。山洪災害分為泥石流災害、滑坡災害和溪河洪水災害。
(一)遇到山洪時如何迅速脫險
居住在山洪易發區或溝、峽谷、溪岸的居民,每遇連降大暴雨時,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特別是晚上,如有異常,應立即組織人員迅速脫離現場,就近選擇安全地方落腳,並設法與外界聯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僥幸或救撈財物而耽誤避災時機,造成不應有的人員傷亡。
(二)遭遇突發山洪怎麼辦
1.一定要保持冷靜,迅速判斷周邊環境,盡快向山上或較高地方轉移;如一時躲避不了,應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發時,不要沿著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
3.山洪暴發時,千萬不要輕易涉水過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應及時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系,尋求救援。
什麼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區溝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與山洪相伴,其來勢兇猛,在很短時間里,大量泥石橫直撞,出溝外,並在溝口堆積起來。
泥石流的破壞性很強,毀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莊、城鎮,給生命財產和經濟建設帶來極大危害。1970年南美秘魯的安第斯山發生冰川泥石流,將3000多萬立方米的冰雪泥石入容加依城,頃刻間全城被徹底摧毀,3萬居民全部遇難。
在泥石流多發地區建新房,切記一定要選擇安全地帶。當地居民要隨時注意災害預警預報,選好躲避路線,避免到時措手不及。
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險
1.在溝谷內留或活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窪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圍環境,特別警惕遠處傳來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異常聲響,這很可能是即將發生泥石流的徵兆。
3.發現泥石流襲來時,要馬上向溝岸兩側高處跑,千萬不要順溝方嚮往上游或下游跑。
4.暴雨停止後,不要急於返回溝內住地,應等待一段時間。
注意:野外扎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址,盡量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溝底。
水災自救逃生術
嚴重的水災通常發生在江河湖溪沿岸及低窪地區,遇到突如其來的水災,該如何自救逃生呢?
一、如果來不及轉移,也不必驚慌,可向高處(如結實的樓房頂、大樹上)轉移,等候救援人員營救。
二、為防止洪水湧入屋內,首先要堵住大門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門檻外側放上沙袋,滿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裡面塞滿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預料洪水還會上漲,那麼底層窗檻外也要堆上沙袋。
三、如果洪水不斷不漲,應在樓上儲備一些食物、飲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燒開水的用具。
四、如果水災嚴重,水位不斷上漲,就必須自製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東西,如床板、箱子及櫃、門板等,都可用來製作木筏。如果一時找不到繩子,可用床單、被單等撕開來代替。
五、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試試木筏能否漂福收集食品、發信號用具(如哨子、手電筒、旗幟、鮮艷的床單)、劃槳等是必不可少的。在離開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較多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點等,並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
六、在離開家門之前,還要把煤氣閥、電源總開關等關掉,時間允許的話,將貴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樓上的櫃子里。出門時最好把房門關好,以免家產隨水漂流掉。
居民怎樣做好災後防病工作?
一要管好自己的飲食,喝開水、吃熟食;
二要及時清理災後垃圾;
三要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環境消毒和滅蠅、滅蚊、滅鼠工作。
四要保持環境衛生,嚴防疾病發生和流行。
災後如何預防腸道傳染病?
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關。
1. 做好環境清理和消毒工作,科學處理糞便、垃圾和污水,消滅蒼蠅、蟑螂和老鼠。
2. 注意飲水衛生,做到不喝生水,喝開水,保護水源,做好飲用水的消毒。
3.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變質食品,不生吃或半生吃小海產品;剩飯剩菜要煮透後再吃。
4. 講究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一旦發生嘔吐、腹瀉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腸道門診就診。
災後疾病防治
暴雨過後,洪澇受災地區的防病工作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重點做好預防腸道傳染病、食物中毒的發生,保護水源和飲用水的消毒,特別是分散式飲用水消毒,同時要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蚊蠅鼠害,把各種可能發生的疫情消滅在爆發、流行之前。
■ 保護飲用水源:
1、盡可能減少污染源
(1) 將衛生防護帶內有毒有害物質遷移到安全地帶。
(2) 遷移水源防護帶沿岸糞缸、牲畜圈,清除垃圾堆。
(3) 打撈垃圾、動物屍體及水面的漂浮物。
(4) 增設廁所、固定垃圾堆放點,專人管理、及時清理,防止污染水源。
2、重點保護已有的集中式供水水源
(1)防止洪水淹沒深井水,保護地下水源。
(2)保護自來水廠構築物。
(3)搶修凈水設備和管道,清洗消毒受淹的飲水蓄水池和水箱。
(4)根據水質變化,調整凈水劑和消毒劑的投加量,保證自來水水質。
■ 做好飲用水的消毒工作:
對集中式供水,嚴格按水廠標准消毒。分散式飲水,如對水井、山溪水等混濁水須先用明礬按2兩(100毫克)加入2斤水的比例作用10分鍾澄清後,然後消毒處理。
常用消毒方法有四種:
第一種方法:每擔水(約100市斤)加漂viper0.50克作用30分鍾。
第二種方法:每擔水(約100市斤)加漂viper精0.15克作用30分鍾。
第三種方法:每擔水(約100市斤)加優氯凈0.20克作用30分鍾。
第四種方法:每擔水(約100市斤)加氨胺T0.50克作用30分鍾。
■ 做好垃圾糞便的衛生管理
1、 廁所的衛生管理:災害時要搭建臨時廁所,臨時廁所一定要做到: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方,遠離水源至少30米以上。有條件的地方可選擇塑料缸、桶、陶瓷缸來代替糞池;在無條件的情況下,可挖坑,坑的周圍或底部可用塑料膜襯里或水泥和磚砌成。廁坑應做到不滲不漏,糞坑滿時應及時清除。廁牆、廁頂可用草席、塑料膜、編織袋布或其它材料圍檔。上堤的禽畜也應建臨時欄飼養,欄里的禽畜糞便可隨時用土墊圈,糞便做到及時清理,減少蚊蠅孳生。
2 、垃圾糞便的衛生處理:洪災期間的垃圾、人畜糞便、淤泥和其它廢棄物都要及時清理。對垃圾糞便應進行衛生處理,洪災期間最好採用高溫肥法。堆肥場應選擇遠離水源,地勢較高、水不到的地方。通常是將清除的垃圾糞便及其它廢棄物進行堆積,堆好後用塑料薄膜覆蓋。四周挖排水溝,同時用葯物消毒殺蟲,控制蒼蠅孳生。堆好的肥堆,通過發酵,堆內溫度可達到50~60°。維持5~7天以上。並能達到無害化的衛生要求。
■ 洪災期間採取的環境衛生應急措施
1 、在災民聚集點,選擇合適地點,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搭建的臨時廁所,要求做到不能排入水體。對廁所和糞便,應包段、包戶有專人負責管理。
2、 盡量利用現有儲糞設施來儲存糞便,如無儲糞設施,可將糞便與泥土混合後泥封堆存,或用塑料覆蓋,四周挖排水溝以防雨水浸泡、刷。
3、 在應急情況下,於適宜地稍高地點,可挖一圓形土坑,用防水塑料膜作為糞池襯里,把薄膜向坑沿延伸20厘米,用土壓住,糞便倒入池內儲存,加蓋密封,發酵處理。
4、在特殊困難情況下,為保護飲用水源,可采有較大容量的塑料桶,木桶等宣傳品收集糞便,裝滿後加蓋,送到指定地點暫存,待水災過後運出處理。
5 、船上的居民糞便,應使用容器收集後送上岸集中處理,禁止倒入水中,以防止傳染病傳播。
6、 集中治療的傳染病人糞便必須用專用容器收集,然後作特殊消毒處理。散居病人的糞便應採用以下方法處理:
漂viper:糞便與漂viper的比為5:1,充分攪合後,集中掩埋。
生石灰:糞便內加入等量的石灰粉,攪拌後再集中掩埋。
7 、不要亂倒垃圾和臟物。臨時災民居住點的垃圾應設在運出方便、利於管理的地方。垃圾應及時收集、清運。有條件時,可採用泥封堆肥法處理或用兼膜覆蓋。
8、 對傳染性的垃圾、用黑色塑料代收集,進行焚燒或消毒處理。
■ 殺滅蚊蠅好防病:
要及時殺滅蚊、蠅,預防由蚊、蠅傳播的傳染病。
1、外環境滅蚊蠅:
(1)用80%敵敵畏稀釋2倍,超低容量噴霧,有效劑量20-50毫克/平方米。
(2)用5%氯氰菊酯稀釋10倍,超低容量噴霧,有效劑量0.5-1毫克/平方米。
2、內環境滅蚊蠅:
(1)80%敵敵畏,10倍稀釋,超低容量噴霧,0.05-0.1克/平方米。
(2)5%高效氯氰菊酯加0.5%胺菊酯混合後稀釋10倍,超低容量噴霧,0.05-0.1克/平方米。
(3)3%氯菊酯加0.5%胺菊酯混合後 ,用超低容量噴霧 ,0.05-0.1克/平方米。
■ 滅鼠防病:洪澇期間和臨時聚居的屬於特殊環境,對各種滅鼠方法的選擇順序,和平時有所不同。
(1) 多用器械滅鼠。除防鼠措施外,多用捕鼠工具,如鼠籠鼠夾等;但不能使用電子貓,更不能自拉電網捕鼠。此時鼠洞短淺,取水方便,還可用水或泥漿灌洞。
(2) 慎用毒餌,確保人畜安全。當鼠密度很高,或人群受到鼠源疾病嚴重威脅時,則應在嚴密組織、充分宣傳的基礎上,開展毒餌滅鼠。用磷化鋅(0.3%-0.5%)、敵鼠鈉鹽滅鼠。毒餌必須有警告色。投餌點應有醒目標記。投餌工作由受過培訓的滅鼠員承擔。投毒後及時搜尋死鼠,管好禽畜,藏好食品,照看好小孩。投餌結束應收集剩餌,與死鼠同樣焚燒或在適當地點深埋。衛生部門要做好中毒急救的准備。
■ 預防食物中毒
1、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污水浸泡過的食物。
2、不吃剩飯剩菜,不吃生冷食物。
3、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產品。
4、食物生熟要分開。
5、不要到無衛生許可證的攤檔購買食品。
6、碗筷要先清潔消毒後使用。
■ 保護水源預防傷寒
1、傷寒是由傷寒桿菌所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傳播途徑主要是水源、食物被污引起流行或暴發流行。
2、 傷寒的表現:持續發熱,體溫可達到攝氏40度,呈梯形熱,有脫水、酸中毒、相對緩脈脈搏(90——100次/分)、玫瑰疹 、脾臟腫大等典型症狀,伴耳鳴、聽力下降、表情淡漠,反應遲鈍等症狀。並有白細胞減少。腸出血、腸穿孔是其主要並發症。
3、 及時送醫療單位隔離治療。
4、 預防:
(1)主要是對患者及早隔離治療,體溫正常後15日方可解除隔離。
(2)把好「病從口入關」。生熟食物要分開,生熟食具分開使用;生吃瓜果要洗燙;飲開水。
(3)飯前便後 、外出歸來、點鈔後都要用清潔劑和流動水洗凈手。
(4)管好水源、垃圾、糞便,消滅蒼蠅。
(5)接種傷寒菌苗。
■ 洪災後要防霍亂流行
1、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致的烈性急性腸道傳染病。傳播途徑主要是水、食物受到污染引起流行。
2、 霍亂的臨床表現:急劇無痛性腹瀉和噴射性嘔吐或米泔水樣大便,無臭,微有魚腥味,含大片狀粘液,每日數十次,無里急後重。嘔吐常在腹瀉後出現。腓腸肌壓痛明顯。病人大量失水,迅速出現周圍循環衰竭。主要表現為煩躁不安、口渴、聲音嘶啞、耳鳴、呼吸加快,直至引發循環衰竭、腎衰、電解質平紊亂及代謝性酸中毒。如搶救不及時或不得當,可在發病後數小時至十數小時內死亡。
3、 霍亂的最主要治療就是及時補液。一旦患了霍亂,應當立即送醫院或災區醫療隊隔離治療。
4、霍亂病的預防,首先是對病人迅速隔離治療,最關鍵是把住「病從口入關」。
(1)食物要煮透煮熟,生熟食物要分開;
(2)不吃生東西,生吃瓜果要洗燙;不喝生水。
(3)飯前便後要洗手,外出歸來及點鈔後都要用清潔劑和流動水洗凈手;
(4)管好水源、垃圾、糞便,消滅蒼蠅。
■ 災後慎防甲型急性傳染性肝炎
1、 甲型急性傳染性肝炎是由甲肝病毒所致的急性腸道傳染病(簡稱甲肝)。傳播途主要是糞便污染食物引起傳播。
2、 甲肝的臨床表現:食慾減退、腹脹、厭油、惡心、疲乏、肝腫大、並壓痛及肝功能異常。眼鞏膜(白眼珠)及皮膚發黃。
3、 治療 :以護肝、休息、營養為主,給以適當葯物。避免飲酒、過勞和使用損害肝臟葯物。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和熱量為主。本病屬於中醫肝膽濕熱、肝氣郁結,可用清熱利濕、疏肝解郁等方法治療。
4、 預防:
(1)立即隔離治療;
(2)把好「病從口入關」,做好「食熟食,飲開水,洗凈手」。
(3)做好「三管一滅」工作,管好水源、垃圾、糞便,消滅蒼蠅。
(4)大搞環境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5) 必要是接種丙種球蛋白和甲肝疫苗。
■ 預防鉤端螺旋體病
1、鉤端螺旋體病是由各種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簡稱鉤體)所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受感染的鼠類和豬是兩大主要傳染源。
2、鉤體病的表現:表現極為復雜,病情輕重有很大差異。臨床特點為:驟然發熱,全身酸痛,軟弱無力,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和觸痛等。重型有肺大出血,黃疸、出血等。嚴重的可因肝壞死、肝、腎功能衰竭和搶救不及時而死亡。
3、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地隔離治療是至關重要的原則。
4、預防鉤體病的關鍵是滅鼠,管理好牲畜 ,防止牲畜尿液污染水源。防澇,避免在流行地區和流行季節的河溝或池塘中涉水或洗澡。合理施肥或施灑農葯,用草木灰或石灰等改變農田水質,以消滅鉤體。另外,注射菌苗,可增強人群免疫力。
附:美國災後衛生健康忠告
美國FDA發布颶風後的健康忠告
在颶風過後伴隨而來停電和洪水期間,要採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證人員健康和安全。
暴風雨過後,人們可以遵照FDA給出的如下建議,以保護自己和家人。
●在颶風過後出現的停電或洪水期間,FDA認為消費者面對的最大的食品安全挑戰將是食物保存冷藏食物於或低於華氏40度(攝氏44度)以及保存冷凍食物於或低於華氏0度(攝氏零下18度)。
●易腐食物,如肉、禽、海產品、牛奶和蛋類等,若冷藏或冷凍不當,即使完全煮熟,在食用後也可能引起疾病。
●FDA認為如果出現洪水,消費者還須評價所儲食物和飲用水的安全性。
以下是消費者在家中可採取的保證食品安全的措施食物:
停電時的食品安全
盡可能保持冰箱和冰櫃門的緊閉,以維持低溫。假如冰箱關著,它可在4小時內使食物保持低溫。裝滿的冰櫃可保溫約48小時(只裝一半的冰櫃可保溫24小時)。假如長時間停電,購買乾冰或塊冰(dry or block ice)以盡可能的保持冰箱內低溫。50磅乾冰可使裝滿貨物的18立方英尺大的冰櫃保溫2天。
●即使食用以安全溫度冷藏或冷凍的肉、禽、魚或蛋,,應確保徹底煮熟,以殺死可能存在的任何食源性細菌。
●水果和蔬菜在食用前要使用來源安全的水進行清洗。
●至於嬰兒,有條件的話,最好食用已配製的無需加水的罐裝嬰兒配方母乳替代食物(baby formula)。如果當地水源可能遭受污染,那麼在稀釋或調制濃縮或粉狀的配方母乳替代食物時應使用瓶裝水。
一旦電力恢復
●電力一旦恢復,你需要評價所儲食物的安全性。如果冰櫃內有溫度計裝置,那麼在電力恢復時要注意查看其溫度。如果冰櫃內溫度計的讀數為華氏40度或者更低,則食物是安全的,並可被再冷凍。如果冰櫃內沒有溫度計,則需檢查每一袋包裝食物以確定其安全性。切記:不能依靠外觀或氣味來判斷食物是否安全。如果食物仍含有冰晶或溫度在華氏40度或更低,則可重新冷凍或煮制食用。
●冷藏食物在停電4小時內應該是安全的,但應盡可能密閉冰箱門。在華氏40度以上存放2小時以上的任何易腐食物(如肉、禽、魚、蛋或剩菜),應被丟棄。
颶風和洪水期間的食物及飲用水安全
●颶風,特別是伴隨著涌潮(tidal surge)或洪水的颶風,可污染公共水源。飲用受污染的水可能引起疾病。受颶風影響的地區的飲用水是不安全的,不能飲用。應該隨時收聽當地的關於飲用水供應安全性的通知。。
●如果你沒有瓶裝水,並且不能肯定自來水是否安全,那麼可遵照以下步驟凈化自來水:
▲如果有熱源,將水煮開並沸騰1-3分鍾。
▲假如沒有條件燒水,在每加侖水中加入8滴新買的無味的家用漂白液,充分攪拌,靜止30分鍾後方可飲用。注意:使用漂白液並不能殺滅寄生蟲。
▲可到當地葯房或體育用品商店購買凈化水的片劑(water-purifying tablets)。
●不要食用任何可能接觸過洪水的食物。應丟棄任何沒有防水包裝且可能接觸過洪水的食物。未受損的罐裝食物如果除去標簽徹底清洗罐頭,然後用每加侖水中含1/4杯漂白劑的消毒液清洗罐頭表面,則可不丟棄。用記號筆重新標識罐頭,包括註明保質期。含有螺帽(screw-caps)、易拉蓋(snap lids)的食物容器以及自備的罐裝食物如果接觸到洪水則要丟棄,因為它們不能被消毒。
●清除接觸過洪水的木製切割板(wooden cutting boards)、塑料製品、嬰兒瓶裝奶嘴和橡皮奶頭(pacifiers)。因為如果它們已經接觸被污染的洪水,則沒有安全的辦法清洗它們。使用肥皂和熱水徹底清洗金屬平底鍋、陶瓷器皿及其它器皿,並將器具置於干凈的水中煮沸或者浸在每加侖水含1/4杯漂白劑的消毒液中15分鍾。
4. 2018年最新環保法,污水處理廠與居住區的安全距離
《給排水手冊》第五冊中明確規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選址應距離居民區內300米以上。
有規定一個衛生防容護距離的,建設廠之前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保局審批的。一般情況下,100m的距離,中間全部修建樹林隔離的話,不會對居民有影響,反而讓你感覺綠化不錯。具體的你要問一問環保局,而且這個廠修建的同時需要做環保措施的,廢水廢氣都要處理的,不是那種露天的,都是有規定的。
污水處理廠(站)水質管理工作是各項工作的核心和目的,是保證「達標」的重要因素。水質管理制度應包括:各級水質管理機構責任制度,「三級」(指環保監測部門、總公司和污水站)檢驗制度,水質排放標准與水質檢驗制度,水質控制與清潔生產制度等。
(4)污水廠安全手冊擴展閱讀
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過程中的基本要求是:
(1)按需生產 首先應滿足城市與水環境對污水廠運行的基本要求,保證干處理量使處理後污水達標。
(2)經濟生產 以最低的成本處理好污水,使其「達標」。
(3)文明生產 要求具有全新素質的操作管理人員,以先進的技術文明的方式,安全的搞好生產運行。
5. 污水處理設計需要查閱那些規范
一、環境手冊類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6冊)-工業排水》(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9冊)-專用機械》(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年。
4、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1冊)-常用設備》(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5、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2冊)-器材與裝置》(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環境技術與設備研究中心等主編:《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年。
7、張自傑主編:《環境工程手冊—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環境標准與規范類
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1993)
3、《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4、《土壤環境質量標准》(GB15618–1995)
5、《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6、《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 3544-2008)
7、《紡織染整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污染控制標准》(GB18486–2001)
9、《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參考的規范和標准:
1、雜環類農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523-2008)
2、製糖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9-2008)
3、發酵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3-2008)
4、化學合成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4-2008)
5、提取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5-2008)
6、羽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1-2008)
7、中葯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6-2008)
8、混裝制劑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8-2008)
9、生物工程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7-2008)
10、澱粉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1-2010)
11、酵母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2-2010)
12、油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3-2010)
13、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排放標准(CJ3025-1993)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1999)
1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類(GB/T18919-2002)
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
1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
1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
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20922-2007)
20、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4554-1993)
21、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混合填埋泥質(CJ/T 249-2007)
2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單獨焚燒用泥質(CJ/T290-2008)
23、電鍍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O-2008)
24、合成革與人造革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2-2008)
25、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5-2010)
26、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4-2010)
27、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6-2010)
28、鎂、鈦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8-2010)
29、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7-2010)
30、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8O-2010)
31、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8-2010)
32、膜分離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9-2010)
3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7-2010)
34、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6-2010)
35、釀造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5-2010)
36、電鍍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2-2010)
37、製革及毛皮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3-2010)
38、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4-2010)
39、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5-2010)
40、污水混凝與絮凝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6-2010)
41、污水氣浮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7-2010)
42、污水過濾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8-2010)
(5)污水廠安全手冊擴展閱讀
處理技術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一般根據水質狀況和處理後的水的去向來確定污水處理程度。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水處理
6. 污水處理廠規章制度
給你發了一份標准化管理手冊,自己摘抄修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