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明同學去宜興旅遊時,用瓶裝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製取
(1)明礬溶於水形成的膠體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雜質沉降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2)過濾是將不溶性固體和液體分離的方法,由圖示可知:經過操作Ⅰ後將沉澱分離出來,說明是用了過濾的方法;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4)蒸餾時在蒸餾燒瓶中加入碎瓷片,是為了防止加熱時爆沸;生活中軟化硬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使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形成不溶性物質,從而達到降低水的硬度的目的;
(5)簡易凈水器中可加入小卵石、石英沙等過濾掉水中的部分不溶性雜質,加入活性炭吸附其中的色素和異味;
故答案為:(1)明礬溶於水形成膠狀物吸附雜質,使雜質沉降,達到凈水的目的;
(2)過濾;
(3)吸附;
(4)防止加熱時暴沸;煮沸;
(5)活性炭、小卵石(或石英沙)等.
⑵ 中國的煙,酒,茶的習俗
煙、酒、茶
不抽煙,少飲酒,多喝茶
煙、酒、茶,似乎與人的一生緊密相聯,對於許多人來說,如果沒有煙、酒、茶,他們會覺得缺點什麼。特別是在一些像樣的宴會上,必須要有好煙、好酒、高級茶,否則不成宴席。宴會是這樣,就是家裡來個客人,也都離不開煙、酒、茶。平時,即使不來客人,人們也好像離不開煙、酒、茶,真可謂人生中的重要內容。正因為煙、酒、茶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所以講養生,必須研究煙、酒、茶。
-不抽煙
-少飲酒
-多喝茶
首先,還是不抽煙好。
抽煙有損人體健康。但近年來,我國抽煙的人越來越多,不但中年人抽,青年人抽,有些八九歲的小孩也在學著抽,女性抽煙者也在迅猛發展。盡管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抽煙等於慢性自殺,可這對於那些抽煙的人來說,好像是耳旁風,不抽就活不了。因此,我們必須大喝一聲:為了您的健康,為了國家的富強,還是不抽煙好!那麼,如何才能不抽煙呢?
(1)要切實認識抽煙的危害性。
有人曾做過一些統計:90%的肺癌、75%的肺氣腫和25%的冠心病由吸煙所致。全世界每年約有250萬人死於吸煙所導致的各種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1人。每年由於被動吸煙造成的死亡,在美國有4000~5000人,英國有1000人,加拿大有500人。
1支香煙所含的尼古丁可殺死1隻老鼠,20支香煙所含的尼古丁可致人於死命。
世界上男性吸煙率最高的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如孟加拉國、中國、印度尼西亞、摩洛哥、尼泊爾和泰國。這些國家有70%以上的男人吸煙。男性吸煙率最低的國家都是發達國家,如奧地利、德國、芬蘭、紐西蘭、挪威、瑞典和美國。這些國家中吸煙的男性不到40%。
抽煙人的一生,如按每日吸一包7角錢的低檔香煙計,一年就要花費255元。若從20歲吸至60歲,就有10220元化作青煙。如將每月的21元存入銀行,連本帶息,到頭來將成為一個萬元戶。
所有上述統計說明,對於戒煙,人們絕不能麻木不仁,必須下決心戒煙。但對不少人來說,為什麼又下不了決心呢?這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多。煙確有他物難以替代的作用。有一幅香煙店的對聯說:「醉我非關酒,留賓可代茶。」顯示了香煙既方便又愜意的特點。吸煙還可鬆弛人的神經,交談可以緩和氣氛。在影視和文學作品裡,偉人名人及作品主角大都吸煙,生活中有眾多的吸煙者,無疑也給欲學吸煙者一種心理支持和影響。其實,只要人們真正認識了吸煙的危害或迫於身體健康的原因,吸煙也是可以戒掉的。歷史上和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名人都是能下決心戒煙的,這里僅舉幾例。
乾隆很喜歡吸煙,幾乎一有空就吸,後來經常咳嗽,請太醫治療。太醫說:「皇上的咳,是吸煙傷肺,若要治咳,必須先戒煙。」乾隆很聽太醫的話,戒了煙,咳嗽也治癒了。
馬克思一度煙癮很大,常常一邊工作一邊吸煙。他曾說過,《資本論》的稿費不夠償付我寫作時需用的雪茄煙錢。後來,他得了氣管炎,醫生禁止他吸煙,他就下決心把煙戒掉了。
過去,美國前總統里根抽煙斗,自1985年起,他認為吸煙對身體危險甚大,決定戒了煙。1988年他簽署了一項法案,規定香煙盒廣告須附載更多的有關吸煙危險的警告。美國正在為在2000年以前建立一個「無人吸煙」的社會而努力。
以上說明,只要下決心,煙是能戒掉的。
(2)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戒煙措施。
煙草並不具有成癮性和病態的依賴性,僅是一種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習慣或者叫做條件反射,是一種精神心理反應。有的人,戒煙開始時,可能有一種若有所失的感覺,有點心緒不寧,有的稍感精神不振,唾液增多,這主要是條件反射的表現,幾天之後就過去了。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染上了抽煙的習慣。據統計,在大中城市中至少有1/3的15~25歲的青年人吸煙,甚至有些女青年也開始抽煙。怎樣勸他們戒煙呢?關鍵是針對其思想狀況,耐心做說服工作。有的抽煙是出於好奇心,以在校中學生為多。他們有著強烈的成人感和成人慾,對於大人們的一舉一動有意無意地加以模仿,這是其一。其二是虛榮心,普遍存在於20歲左右的青年工人中,認為不抽煙,怕被人譏為不合群,為了擺「闊綽」,不得不用「牡丹」、「希爾頓」來裝門面。其三是時髦感,此種心理以女青年居多,他們以為染得血紅的指甲夾著一支又細又長的煙卷,似乎很時髦、新潮。青年人抽煙時間不長,戒煙較容易,只要耐心說服,正確引導,大多數人是會戒掉的。
對於一般人來說,戒煙要准備過五關:
一是辛苦疲勞關,即當感到疲勞或是動腦筋、寫材料時,千萬不能原諒自己,把抽煙當成一種慰勞品或者興奮劑,企圖用抽煙解除疲勞。
二是逢年過節,或者參加喜慶活動,或者招待多年不見的老友、遠方的賓客,都不能當作例外,用抽煙慶賀。
三是喜怒哀樂關。逢婚喪喜慶,或者思想苦悶煩惱,或者見到什麼好煙,都不可存在偶而為之的心理,再抽一支。
四是自尊關。朋友間常把戒煙當作開玩笑的資料,有說戒煙是為了省錢的,有說戒煙是因為「氣管炎」(妻管嚴)的,往往經朋友一「將」,「自尊心」勃然而起,於是前功盡棄。
五是「最後」關。戒煙的人常常寬慰自己,這是最後一支,下不為例,最後邊還有最後,一支後邊又來一支。 以上只要有一關闖不過去,就會死灰復燃,前功盡棄,所以戒煙千萬不能等閑視之。
對於戒煙者,有幾種情況尤當注意,戒煙不妨先在這幾種情況下開始戒煙。
一忌飯後立即吸煙。不少人常說:「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這是大錯特錯的。因為飯後人體功能代謝旺盛,許多臟器處於吸收物質的最佳狀態,倘若飯後立即吸一支煙,比平時吸10支的中毒量還要大。
二是忌服葯後吸煙。因為吸煙會降低葯物的療效,這是由於口服或注射人體內的葯物由肝臟代謝,而抽煙則會增加肝臟葯物代謝酶的活力,使葯物的濃度降低。美國紐約市一家醫院還發現,服用某些葯半小時吸煙者,葯物在血液內的有效成分僅為1.2%~1.8%,而不吸煙者則達21%~24%,約為前者的20倍。
三是忌一邊飲酒,一邊吸煙。因為吸入口的煙中含有的致癌物質,沉澱於吸煙者的嘴、鼻、喉、肺等部,當飲酒伴吸煙時,粘附在口腔、咽喉上的煙油就會隨酒下肚,然後迅速溶解,被血液吸收。因酒精要經過肝臟代謝,而肝分解了酒精就顧不上及時清除煙毒,致使煙毒加倍危害人體健康。
四是忌上廁所時吸煙。廁所里氨濃度很高,含氧量不足,而煙草在低氧情況下由於燃燒不全,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這樣更多的有害氣體被吸入體內,易使冠心病人誘發心絞痛,氣管炎患者急性發作。
五是忌孕婦、小在場時吸煙。婦女懷孕後,若長時間聞煙味,會發生流產或早產現象;小兒長期生活在被動抽煙的環境里,會引起肺功能降低,患呼吸系統疾病。
第二,怎樣喝酒好?
幾千年來,人們跟酒結下了深厚情誼,它是友誼的標志,勝利的象徵。喜怒哀樂都用得上酒,所以,「酒逢知己千杯少」,「閑愁如飛雪,入酒即消融」,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直到今天,酒仍然是人們離不開的「朋友」。常言道:「無酒不成席。」每逢過年過節,招待親朋時,沽酒歡敘,可增加情誼和歡樂氣氛。
酒為各種糧食與曲或果類釀成的一種飲料,分蒸餾酒(燒酒、白酒)與非蒸餾酒(黃酒、葡萄酒)兩大類,都含有酒精(乙醇)。
白酒: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而酒精既是一種調味品、刺激劑,又是一種營養料。動物實驗證明,酒精(乙醇)化學能的70%可被人體利用,即1克乙醇可供熱能5千卡。
葡萄酒:除去酒精和水以外(約佔89%~90%),還含有較多量的糖、甘油、蛋白質、有機酸、有機鹽和礦物質等。葡萄酒具有輕度的酸味,這種酸度正接近於人體胃液的酸度(pH2~2.5),是蛋自質食品最優良的佐餐飲料。葡萄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但缺乏維生素C;鉀鹽、鎂鹽含量亦很豐富,但磷酸和鈣較少。
啤酒:是一種低度發酵酒,每升啤酒可供給熱量400千卡,其中一半來自酒精成分,另一半來自各種糖分。啤酒可刺激胰島素分泌和糖類代謝,並含有大量B 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2之含量很多。
黃酒:是我國最普遍的一種低度飲料,既能去腥,又能作葯引,故深受人們的喜愛。黃酒有去魚、蝦腥味,除膻味的作用。造成魚蝦腥味的是三甲胺等,它能溶解在黃酒的酒精中,加熱烹調時,腥味隨著酒精而蒸發消失。《本草綱目》上說:諸酒醇不同,惟米酒入葯用。所謂入葯用,是說在中葯里作為葯引子。
葯酒:此指在酒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種食品以及葯物等製成的酒,用來防病健身。如人參酒,可治神經衰弱、疲倦、心悸、氣短、陽痿等症;山楂酒,治勞動過度、身體疲倦和婦女痛經等症;枸杞子酒,治肝腎虛損型目暗、視弱、迎風流淚等目疾,並可長肌肉,益面色;紅花酒,治療婦女血虛、血瘀性痛經等;白術酒,可堅齒,使面有光澤,除病延年。
對於酒,人們毀譽參半,這種現象大概從古到今,沒有什麼大變。事實上,酒可成事,亦可壞事。《今古奇觀》中「李大白醉酒下蠻書」,講了李白在豪飲後,凝激情於筆端,揮毫修書,大振國威。李白嗜酒如命,只有飲酒,詩興才能大發,所以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佳話。《水滸傳》中,武松醉酒打猛虎,也是酒壯了英雄膽。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都是以酒作文章。但酒亦可敗事,如殷紂王的垮台和「酒池肉林」有關;隋煬帝的鳴呼哀哉,也和「沉溺酒色」有關;「當陽橋一聲吼,喝斷橋梁水倒流」的猛張飛,也因喝醉了酒,胡亂打人,稀里糊塗地被人割去腦袋。即使到了20世紀90年代,亦有不少飲酒喪生的悲劇。
既然酒對於人體有兩重性,那麼,怎樣喝才有益於健康呢?
首先,飲酒宜少而不宜多。因為少量飲酒可使人精神振奮、愉快,解除消極情緒。人在受涼之後或風寒初起時,飲少量酒還可防止感冒的發生和發展。「大寒凝海,惟酒不冰」,說明酒性熱,可溫通血脈,祛風勝寒。冬天破冰入水,往往先喝上兩口白酒,這已成為習俗。林沖雪夜看守草料場,凍得不行才去買酒喝。婦人產後喝黃酒紅糖,可以活血去瘀逐惡露。所以,酒又是一味歷史悠久的葯,既可舒筋活血,散寒祛風,又能使人興奮,使人豪放。「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何等豪壯!以上說明,少喝些酒對人是有益處的。但酒不宜多喝,這是由於飲酒過量往往會發生急性中毒。據研究表明,引起中毒症狀的酒精量約為75~80克,這與酒精在人體血中的濃度有密切的關系。輕者由於高級神經系統大腦皮層受抑制,低級神經中樞失去控制,表現為興高采烈,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其辨別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洞察力變得遲鈍,做事效率大大降低。重者,抑制進一步發展,中樞神經麻痹,往往出現沉睡、昏睡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據臨床觀察,飲酒過量發生昏迷超過12小時以上者,死亡的危險性最大。那麼,喝多少酒才算適量?酒量小的,沾酒即醉;酒量大的,三碗不亂。各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以感到身體溫暖、精神振作為度。或者只飲到自己酒量的1/5足矣。要是不自量力,非喝到迷迷糊糊、舌頭欠靈的程度不可,那實際上已經有害於健康了。
其次,飲酒時要慢慢飲,一邊說話一邊飲;切忌「一飲而盡」,或連喝猛酒。飲酒中間可以隨時喝點濃茶,有解酒作用。據日本《人間醫學》報道,日本90多歲名畫家橫山大觀的飲酒秘訣:邊飲酒邊吃豆腐、豆芽等豆製品,是飲酒而又不影響健康的良法。報道說:豆類食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和半胱氨酸等,堪稱世界上最佳的解酒良葯。
還有,飲酒要適時。俗話說:「酒落飢腸容易醉」,意思是,人不能在空肚時喝酒,因為「酒精於腸管之吸收迅速,特以胃空虛未食前飲用時為然,於10~30分鍾後血濃度可達於頂點」(見王筠默《中葯葯理學》)。那麼,什麼時候喝好呢?一般是在晚餐之時,小酌慢斟,恰到好處。
再有,要注意酒後禁忌。一禁「醉以入房」。這是指酒喝太多後,禁行房事,因酒醉後性行為難以控制,必欲竭其精而後快,這樣就會嚴重損耗人體最可寶貴的物質——陽精,且酒後行房事會影響下一代的健康,「令兒癲癇病」。二禁酒後開車。雖主要是指司機而言,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機動車輛將進入千家萬戶,因此,這一條也非常重要。三禁「不可大呼叫及大怒,奔車走馬,……使人五臟顛倒,或致斷絕、殺人」。意思是,酒後不可情緒激動,大喊大叫、大怒,也不可從事奔車、走馬等劇烈運動。如果再激動,易致肝浮膽橫,肝風內動,會發生中風等。
最後,要注意灑醉後如何解酒。對已出現言語含糊、舉止失態的輕度醉酒者,要立即勸其停止飲酒,並讓其飲用濃茶或白蘿卜汁以醒酒。對步態不穩、哭笑無常的中度醉酒者,一方面讓其安靜休息,一方面用食醋、白糖解酒。方法是:食醋30毫升加白糖15克和少量開水,白糖溶解後,一次飲服;也可用黑豆60克或扁豆30克,加水煎服;還可頻飲淡鹽湯。若醉酒者連連作嘔,可用生薑一片,置其舌下,有止吐作用。對於昏迷不醒的重度醉酒者,要立即送醫院急救。
第三,必須堅持喝茶。
茶葉歷來被人們視為延年益壽之品,有「靈丹妙葯」之效。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主張人有小病,只需飲茶,不要服葯,有詩說:「何須魏帝一丸葯,且盡盧同七碗茶。」盧同是歷史上以喝茶聞名的唐代文人,他在《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中,對飲茶的妙處作了淋漓盡致的描寫:「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惟覺兩脅習習清風生。」這就是聞名於世、膾炙人口的「盧同七碗茶」。
我國是世界上產茶最早的國家,是茶的故鄉,唐朝陸羽寫成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巨著《茶經》,書中論述了茶的起源、茶的品種、種茶技術、加工方法、烹法、飲法和採制烹飲有關的各種器具等。這部論述茶葉的科學技術專著,傳播了茶的知識,不僅對我國茶葉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貢獻,對世界茶葉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茶葉的輸出,逐漸引起了世界飲茶的發展,使茶葉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為什麼這樣受歡迎呢?這主要是由於茶對人具有保健作用。
茶不但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功能多,可以防治很多疾病。早在唐代的醫學家陳藏器就看到了這一點,提出:「諸葯為各病之葯,茶為萬病之葯」,高度地評價了茶對人的保健作用。具體他說,茶的主要作用是:
(1)提神醒腦。「北窗高卧鼾如雷,誰遣香草換夢回」,這是陸游《試茶》詩中雅句,說明茶葉有提神醒腦作用。就連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用「破睡見茶功」的詩句,來贊揚茶葉的提神醒腦作用。茶葉之所以提神,是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鹼,而咖啡鹼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
(2)利尿強心。俗話說:「茶葉濃,小便通。三杯落肚,一利輕松。」這是指茶的利尿作用,故飲茶可以治療多種泌尿系統的疾病,如水腫、膀胱炎、尿道炎等;對於泌尿系統結石,茶葉也有一定的排石作用。福建醫科大學曾在安溪茶區對1080人進行了調查,發現喝茶與減少冠心病的發生很有關系。不喝茶的人群冠心病的發病率為3.1%,偶喝茶的為2.3%,常喝茶的為1.4%。可見,常喝茶對預防冠心病確有好處。這是因為茶葉中所含的咖啡因和茶鹼,可直接興奮心臟,擴張冠狀動脈,使血液充分地輸入心臟,提高心臟本身的功能。
(3)生津止渴。《本草綱目》中說:「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唐《本草拾遺》亦雲:「止渴除疫,貴哉茶也。」尤其是在夏天,茶是防暑、降溫、除疾的好飲料。
(4)消食解酒。飲茶能去油膩,助消化,逢年過節,加菜食葷,泡飲一杯濃茶,便容易化膩消食。這是由於茶中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們能溶解脂肪,幫助消化肉類食物。我國邊疆一些以肉食為主的少數民族深明此理,他們說:「寧可一日無油鹽,不可一日無茶飲。」茶之所以解酒,是因為茶葉中的咖啡鹼能提高肝臟對物質的代謝能力,增強血液循環,有利於把血液中的酒精排出體外,緩和與消除由酒精所引起的刺激。因此,在酒後泡飲好茶一杯,有助於醒酒和解除酒毒。
(5)殺菌消炎。實驗證明,茶葉對大腸桿菌、葡萄球菌以及病毒等都有抑製作用,這是因為茶葉中的兒茶素和茶黃素等多酚類物質會與病毒蛋白相結合,從而降低病毒的活性。茶葉浸劑或煎劑,對各型痢疾桿菌皆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果與黃連不相上下。
(6)降壓、抗老防衰。茶多酚、維生素C和維生素PP,都是茶葉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這些有效成分能降脂、降血壓和改善血管功能。據《國外茶葉動態》報道,有8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飲茶治療臨床實驗,能在5天之內使血壓恢復平常者有50例。一般認為:從降血壓說,綠茶療效優於紅茶。茶的抗老防衰作用,是茶葉中含有的維生素E和各種氨基酸等化學成分綜合作用的結果。在日本,據說「茶道」人士多長壽,而且氣色好、皮膚潤,這與他們經常飲茶有密切關系,故日本有人稱「茶葉是長生不老的仙葯」。
除上述作用外,茶葉還具備不少保健、醫療作用,因此,堅持經常喝茶,有益於身體健康。但喝茶也還必須講究方法,懂得科學飲茶。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要根據不同的體質、年齡以及工作性質、生活環境等條件,選擇不同種類的茶葉,採用不同方式飲用。從體質方面看,身體健康的成年人,飲用紅、綠茶均可;老年人則以飲紅茶為宜,可間接飲一杯綠茶或花茶,但茶湯不要太濃。對於婦女、兒童來說,一般以淡綠茶為宜,兒童還可提倡晨起以茶漱口。少女經期前後,性情煩躁,飲用花茶可疏肝解郁、理氣調經;更年期的女性,也以喝花茶為宜。孕期適當飲用綠茶有好處,因綠茶中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鋅;產婦在臨產前,宜飲紅茶,如加紅糖更好。患有胃病或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以喝紅茶為好,不宜多喝濃綠茶。有習慣性便秘的,應喝淡紅茶。睡眠不好的人,平時應飲淡茶,且注意睡前不能飲茶。對於心動過緩或竇房傳導阻滯的冠心病人,可多喝點紅、綠茶,以利於提高心率。患有前列腺肥大的人,宜喝花茶。手術後的病人,宜喝高級綠茶,以利於傷口癒合。從工作性質來看,體力勞動者,軍人、地質勘探者、經常接觸放射線和有毒物質的人員,應喝些濃綠茶;腦力勞動者也應喝點高級綠茶,以助神思。
其次,要重視泡茶用水。泉水甘冽,質清味美,因此,飲茶用水以泉水為上。泉水泡茶最佳,江河水又何嘗不美。大詩人白居易曾寫詩贊賞江水煮茶,詩曰:「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但江河之水,近市鎮和工礦區易受污染,最好到遠離市鎮和工礦區的地方汲取凈水。此外,井水亦可泡茶,有些井水的水質也很好。但井水在地層流動中溶解的物質較多,硬度較大,一般屬硬水;而且井水不見天日,與空氣接觸少,水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氣體也少,泡茶不夠鮮爽,因此,茶聖陸羽說井水泡茶為下。池塘水,水量少而不流動,污染後難以自凈,水質往往較壞,用它泡茶最差。
還有,要選擇好的茶具。常用的茶具五花八門,各具特色,但最好的是江蘇宜興紫砂茶壺、江西景德鎮的白瓷或者瓷茶杯。在不同的茶具中,即使放入同樣質量的茶葉和水,沖泡出來的茶,色、香,味也各不相同。
再有,要講究科學的沖泡方法。飲茶最好用茶壺沖泡,然後再將茶湯倒入茶杯中,這樣,不僅有利於茶香的保存,而且還能節省茶葉。用茶杯直接泡茶,容易使茶香散失,茶湯是先濃苦後淡薄,影響飲茶效用。飲用一般的紅、綠茶,每杯用茶3克左右,200毫升沸水沖泡三五分鍾,即可飲用。但一些名茶則有特異的泡法,如福建烏龍茶,頭一泡要隨泡隨飲,沖泡第二次時間稍長,一分鍾左右,以後隨著沖泡次數延長些,但不能過長。
盡管茶對人體極其有利,但也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弊」,若過多或不適當地飲茶往往會帶來許多不良後果。如茶葉中的茶鹼、鞣酸對胃腸道有刺激,多飲濃茶尤其是空腹飲茶可引起胃部不適、胃痛,誘發和加重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茶葉中的鞣酸有收斂作用,有人發現許多嚴重便秘的年輕人與飲茶過多有關。此外,過多飲茶可引起貧血,在以色列,茶是嬰兒的普通飲料,那裡的嬰兒缺鐵性貧血發病率竟高達26%~68%。這是因為茶中的鞣酸在腸道內可與鐵生成不溶性的鞣酸鐵鹽,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由於鐵的吸收受到影響,使鐵的貯存量降低,久而久之就出現貧血。有些人喜歡用茶水服葯,這也是不對的。茶不能同小蘇打,安眠葯、奎寧、鐵劑等葯物同時飲用,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可同葯物中的蛋白質、生物鹼及金屬鹽等發生化學作用而產生沉澱,影響葯物療效,甚至失效。還要指出的是,在臨睡前,不宜服用大量濃茶,這樣會引起失眠,即使再服鎮靜葯物,也無濟於事。
茶葉作為飲料供人食用,歷史悠久,但用作茶浴卻是近年的事。茶浴,實際上是葯浴的一種。溶於浴水中的各種茶葉的有效成分,通過皮膚毛細血管的吸收進入體內,有些茶葉有效成分可隨蒸汽蒸發,經呼吸道進入體內,協同發揮茶浴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用茶水洗浴,有益健康。因為,茶葉含有鞣酸、咖啡鹼和芳香油,可以幫助清除污垢與體臭,浴後使人精神爽快,疲勞頓消。茶葉還含有單寧酸和脂多糖,常看電視的人,或長期在烈日下工作的人,經常用茶水洗浴,有助於防禦光輻射對皮膚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