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是怎樣煉制的
石油「減肥」三步驟
從井中采出的石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數量的水,因此,所謂讓石油「減肥」,其實是讓石油「脫水」。石油的「減肥」分為三步驟----即脫鹽脫水、常壓蒸餾、減壓蒸餾。每一道步驟,都關系著石油「減肥」的效果。
第一步:脫鹽脫水
石油中混合著水、鹽類、泥沙等物質。這些物質會生成具有腐蝕性的酸類物質。這些酸類物質會加速設備、容器和管線的腐蝕。因此,在「減肥」的第一個環節,煉油廠的工作人員會向石油中添加破乳劑(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為「分離油和水的高手」);同時,在高壓電場和高溫的條件下,最終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由於大部分鹽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脫水的同時,也就脫去了鹽分。
第二步:「蒸桑拿」
常壓蒸餾有點像讓石油「蒸桑拿」----把經過脫鹽脫水的石油在常溫下進行「加熱」,再冷卻。根據石油中所含有物質的沸點,把石油同其他液體混合物進一步分離。經過常壓蒸餾後,汽、柴、煤油等輕質油和一些作為石油化工產品的原料的重油就誕生了。
第三步:變廢為寶
減壓蒸餾的步驟很有意思,能夠「變廢為寶」----在真空條件下,將重油和一些殘留的渣油分別進行二次加工轉化為輕質油。通過減壓蒸餾,還可以得到製作潤滑油的原料。另外,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要將分餾出來的輕質油進行催化重整。至此,石油的初加工完成了。
但是,石油的初加工一般只能得到20%~30%的輕質油產品,而且質量也達不到要求,必須再進行深度加工
希望滿意
② 石油蒸餾用什麼裝置
常壓蒸餾
預處理後的原油經加熱後送入常壓蒸餾裝置(圖2)的初餾塔,蒸餾出大部分輕汽油。初餾塔底原油經加熱至360~370℃,進入常壓蒸餾塔(塔板數36~48),該塔的塔頂產物為汽油餾分(又稱石腦油),與初餾塔頂的輕汽油一起可作為催化重整原料,或作為石油化工原料,或作為汽油調合組分。常壓塔側線出料進入汽提塔,用水蒸氣或再沸器加熱,蒸發出輕組分,以控制輕組分含量(用產品閃點表示)。通常,側一線為噴氣燃料(即航空煤油)或煤油餾分,側二線為輕柴油餾分,側三線為重柴油或變壓器油餾分(屬潤滑油餾分),塔底產物即常壓渣油(即重油)。
減壓蒸餾
也稱真空蒸餾。原油中重餾分沸點約370~535℃,
原油蒸餾
在常壓下要蒸餾出這些餾分,需要加熱到420℃以上,而在此溫度下,重餾分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裂化。因此,通常在常壓蒸餾後再進行減壓蒸餾。在約2~8kPa的絕對壓力下,使在不發生明顯裂化反應的溫度下蒸餾出重組分。常壓渣油經減壓加熱爐加熱到約380~400℃送入減壓蒸餾塔。減壓蒸餾可分為潤滑油型(圖3)和燃料油型兩類。前者各餾分的分離精確度要求較高,塔板數24~26;後者要求不高,塔板數15~17。
通常用水蒸氣噴射泵(或者用機械抽真空泵)抽出不凝氣,以產生真空條件。發展的乾式全填料減壓塔(見填充塔)採用金屬高效填料代替塔板,可以使全塔壓力降減少到 1.3~2.0kPa,從而可以提高蒸發率,並減少或取消塔底水蒸氣用量。
全自動原油蒸餾儀
為了在同一爐出口溫度下使常壓渣油有最大的汽化率,減壓蒸餾都將爐出口至塔的管線設計成大管徑的形式(見彩圖),以減少壓降,進而降低爐出口壓強。減壓塔頂分出的餾分減(壓、拔)頂油,一般作為柴油混入常壓三線中,減壓一線至四線作為裂化原料或潤滑油原料,塔底為減壓渣油,可作為生產殘渣潤滑油(見溶劑脫瀝青)和石油瀝青的原料,或作為石油焦化的原料,或用作燃料油。
③ 石油煉制為什麼常用常減壓蒸餾
石油中高沸點組分多、為不使有效組分分解、需降低溫度、所以只有採取減壓蒸餾
④ 石油蒸餾過程中的一個小小問題!
減壓蒸餾塔與常壓蒸餾塔最大的區別就是塔頂壓力不同,常壓塔塔頂壓力一般在0.9-1.5個大專氣壓,而減屬壓塔塔頂壓力一般只有幾千怕。一般都是先用常壓塔蒸餾,塔頂的重組分再進減壓塔蒸餾。外形上,減壓塔很粗,下部小上部大。
燃料型減壓塔的主要任務是為催化裂化和加氫裂化提供原料。對裂化原料的質量要求主要是殘碳值要盡可能低,亦即膠質、瀝青質的含量要少,以免催化劑上結焦過多;同時還要求控制重金屬含量,特別是鎳和釩的含量以減少對催化劑的污染。至於對餾分組成的要求是不嚴格的。
潤滑油型減壓塔為後續的加工過程提供潤滑油料,它的分餾效果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其後的加工過程和潤滑油產品的質量。從蒸餾過程本身來說,對潤滑油料的質量要求主要是粘度合適、殘碳值低、色度好,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餾程要窄。
⑤ 石油加工中為什麼要採用減壓蒸餾
減壓蒸餾可以使液體的蒸發在低溫下發生,最大限度的節省燃料.比如在高海拔地區(低壓地區),水不要100度就能沸騰.就是這個道理.
⑥ 石油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的產物各是什麼
應該夠了
⑦ 石油蒸餾出的東西
石油(原油)煉制開始是用常減壓蒸餾分離不同溫度的組分。
一般情況下,180℃以下內為汽油餾分(石腦油),180℃-360℃為容柴油餾分,360℃到500℃(或480℃)為蠟油,500℃(480℃)以上為減壓渣油。
汽油餾分和柴油餾分經過脫硫、精製、調和以及添加各種助劑才能成為我們的車用汽柴油。蠟油和渣油再經過進一步的催化裂化和加氫裂化等加工為汽油和柴油餾分。
你說的怎麼區分開,是混合之後分離還是各自不同鑒別?
如果是鑒別的話很容易的,不同溫度餾分的閃點、密度、粘度包括氣味和顏色都是不一樣的,汽油顏色最淺,密度最小,粘度最小,閃點最低;柴油、蠟油、渣油依次變深變大。
要是分離的話,可以用色譜分離。有石油組分分離的專用色譜柱。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將石油進行減壓分餾的目的是
a吧,這屬於石油的一次加工,是原油常減壓蒸餾,先處理完原油里的水和鹽類之後在專常壓下蒸餾屬出汽油什麼的輕質餾分油,然後蒸餾塔底下剩下的叫常壓渣油,額~~也就是重油啦~,減壓蒸餾得到重質餾分(就是潤滑油產物,作為潤滑油料以及裂化的原料)還有減壓渣油,可是這個重油如果在常壓下超過300度就會使得高沸點烴分解,這樣會比較影響潤滑油的質量哦,而且還會出現結焦什麼的損壞設備,所以必須得通過減壓蒸餾……理解了唄??
⑨ 石油蒸餾過程問題!
減壓蒸餾塔與常壓蒸餾塔最大的區別就是塔頂壓力不同,常壓塔塔頂壓力一般在內0.9-1.5個大氣壓,而減壓容塔塔頂壓力一般只有幾千怕。一般都是先用常壓塔蒸餾,塔頂的重組分再進減壓塔蒸餾。外形上,減壓塔很粗,下部小上部大。
燃料型減壓塔的主要任務是為催化裂化和加氫裂化提供原料。對裂化原料的質量要求主要是殘碳值要盡可能低,亦即膠質、瀝青質的含量要少,以免催化劑上結焦過多;同時還要求控制重金屬含量,特別是鎳和釩的含量以減少對催化劑的污染。至於對餾分組成的要求是不嚴格的。
潤滑油型減壓塔為後續的加工過程提供潤滑油料,它的分餾效果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其後的加工過程和潤滑油產品的質量。從蒸餾過程本身來說,對潤滑油料的質量要求主要是粘度合適、殘碳值低、色度好,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餾程要窄。
⑩ 石油實沸點蒸餾、減壓蒸餾、模擬蒸餾與恩氏蒸餾的意思及區別
實沸點蒸餾------在大氣壓下,自然蒸餾
減壓蒸餾------在低壓環境下蒸餾
模擬蒸餾------一種軟專件分析方法
恩氏蒸餾------Engler distillation
一種常屬用的測定石油產品餾分組成的經驗性標准方法。是一種簡單蒸餾,分餾程度很低,只能用於石油油品餾程的相對比較或油品中輕重餾分相對含量作大致判斷。但在煉油工業中常用作油品質量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