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威士忌蒸餾設備工藝流程

威士忌蒸餾設備工藝流程

發布時間:2021-01-01 12:52:35

A. 世界上的蒸餾酒,有幾種不同工藝,包括蒸餾器!

蒸餾酒一直是高度酒的代表,蒸餾酒就是指在發酵酒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蒸餾,得到高酒精度的酒。那麼你知道什麼蒸餾酒嗎?你知道什麼蒸餾酒好嗎?請看小編對全世界六大蒸餾名酒的介紹。

蒸餾酒:中國白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酒。

1:中國白酒

世界上所有的蒸餾酒當中,當數中國白酒最為翹首,工藝最為講究,用料、選址、氣候、水文、勾調、存放容器、貯藏時間,等,十分講究,一絲不苟。中國是世界上盛產蒸餾名酒最多的國家,其分宗流派,百花齊放,各有特色。光香型界定就有十餘種,名酒林立而各有特色。白酒代理

主流香型:

濃香型;代表產品有(瀘州老窖、五糧液、劍南春、古井、洋河、全興、沱牌)等,濃香型白酒是中國白酒市場最大的一個流派,成百花齊放之式,還有很多二線潛力品牌具成上揚之式,品質具優。

醬香型:代表產品有(貴州茅台酒、古藺郎酒、四川潭酒)醬香型白酒有很強的地理屬性,其主要產於赤水河中段一帶,而茅台酒和郎酒具同在這一帶之地,兩者具有低海拔,河谷氣候,又同用一河之水,兩者在工藝上大致相同,郎酒創立之初,1898年創始人「鄧惠川」曾邀請「成義燒坊」的酒師一起研製回沙工藝,「成義燒坊」帶來秘制大麴,「惠川燒坊」送給成義燒坊酒醅,雙方互相交流工藝的提升與改進。「成義燒坊」即茅台酒廠的前身。兩者從工藝到產品質量上來講具屬於優質大麴醬香型酒,具被國家評酒委員會評為「國家名酒」但是兩者之間也有一定的區別,茅台酒的前香略次於郎酒,但郎酒的後香與層次感略次於茅台酒。

清香型:代表產品有(山西汾酒)清香盡爽,一清到底。酒體晶瑩剔透,清香純正。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範。

鳳香型:代表產品有(陝西西鳳酒)此酒歷史悠久,早在先秦時期就已聲名遠播。工藝與口感頗具特色,其貯存設備亦是特別,用柳編制的酒海盛酒,猶如天然酒庫。體現出西鳳先人的智慧與文明。

董香型:代表作品(貴州董酒)董香型亦稱之為葯香型,其特點是雙窖雙醅雙輪發酵,混蒸而來,大窖用大麴,小窖用小曲,大窖制香醅,小窖制酒醅,百草入曲,大麴加入130多位草葯,小窖加90多位中葯,雙曲、雙醅、雙窖、雙輪混蒸。其酒體清澈透明,開瓶既有淡淡的葯香味,入口既有大麴的芬芳,也有小曲的綿柔,從工藝上講,董酒算得上是白酒中的一朵奇花。

2.白蘭地

白蘭地是英文Brandy的譯音,它是以水果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製成的酒。通常,我們所稱的Brandy(白蘭地)專指以葡萄為原料,通過發酵再蒸餾製成的酒。而以其他水果為原料,通過同樣的方法製成的酒,常在白蘭地酒前面加上水果原料的名稱以區別其種類。比如,以櫻桃為原料製成的白蘭地稱為櫻桃白蘭地(CherryBrandy),以蘋果為原料製成的白蘭地稱為蘋果白蘭地(AppleBrandy)。「白蘭地」一詞屬於術語,相當於中國的「燒酒」。

3.威士忌

威士忌(Whiskey)是以大麥、黑麥、燕麥、小麥、玉米等穀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後放入橡木桶中陳釀、勾兌而成的一種酒精飲料。主要生產國為英語國家。

一般威士忌的釀制工藝過程可分為下列七個步驟:發芽(Malting)、磨碎(Mashing)、發酵(Fermentation)、蒸餾(Distillation)、陳年(Maturing)、混配(Blending)、裝瓶(Bottling)。

蘇格蘭威士忌:用熏過的大麥麥芽做原料,經過發酵,蒸餾成一種不摻雜其他原料的,酒度很高的麥芽威士忌,然後同酒性溫和的玉米威士忌混合,不同其他威士忌混合的稱為純麥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主要原料有大麥,燕麥,小麥和黑麥。加拿大威士忌:以玉米和黑麥為原料。美國威士忌:原料是玉米和大麥,玉米佔51%,最多不超過75%。

4.伏特加

是從俄語「水」一詞派生而來的,是俄國具有代表性的白酒,開始用小麥、黑麥、大麥等作原料釀造的,到18世紀以後使用土豆和玉米作原料蒸餾而成。

特點:伏特加無色透明、無香味,不需貯存即可出售,可與其它酒類混合調成混合飲品和雞尾酒。

生產國:伏特加現已不是俄國的特產,波蘭、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都可生產伏特加。

5.金酒

又稱「琴酒」或「杜松子酒」,是人類第一種為特殊目的所造的烈酒,琴酒的故鄉在荷蘭,它起源於1660年,最先是由一位荷蘭的大學教授Sylvius所發明,其目的是為了讓荷蘭人預防感染熱帶性疾病,最初是作為利尿、清熱的葯劑使用。

釀造:主要是以穀物為原料,經過糖化、發酵、蒸餾成高度酒精後,加入杜松子、檸檬皮、肉桂等原料,再進行第二次的蒸餾形成。

金酒在雞尾酒的調制中使用量非常大,一些有名的雞尾酒的成份大都離不開金酒。

6.朗姆酒

朗姆酒是以甘蔗糖蜜為原料生產的一種蒸餾酒,也稱為「蘭姆酒」。用甘蔗壓出來的糖汁,或甘蔗廢料經過發酵、蒸餾而成。此種酒的主要生產特點是:選擇特殊的生香(產酯)酵母和加入產生有機酸的細菌,共同發酵後,再經蒸餾陳釀而成。主要生產國有古巴、牙買加和巴西等。

利用朗姆酒調制各種不同口味的雞尾酒更是世界一絕。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B. 威士忌是幾次蒸餾的

威士忌通常需要在壺式蒸餾器中至少蒸餾兩次,第一次在大型蒸餾鍋中進行,原酒經預熱後導入到加熱爐中加熱至沸騰,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所以酒精會首先變成蒸汽蒸發出來,在加熱爐頂部的天鵝頸(Swan Neck)重新凝結成酒精液體,冷凝後即得到了低度酒,香味復雜但粗糙。之後經過第二次蒸餾獲得酒精度在55%-60%的酒就是威士忌的雛形,經過桶陳之後就能裝瓶。是否要再通過第三次蒸餾完全取決不同的酒廠,如果想要酒精度更高柔和復雜的口感可以進行第三次蒸餾,但這樣酒中的部分風味可能在此過程中消失。多數愛爾蘭威士忌蒸餾三次,而多數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兩次,所以千萬不能單純的認為蒸餾次數越多,質量越高。
威士忌(酒的類別)一般指威士忌酒
威士忌(Whisky、Whiskey),是一種由大麥等穀物釀制,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後,調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餾酒。英國人稱之為「生命之水」。 [1] 按照產地可以分為: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美國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四大類。
威士忌大事件
432年 傳教士聖·巴特里克(St Patrick)來到愛爾蘭,開始勸說英格蘭人信奉基督教。愛爾蘭人確信,是聖·巴特里克(St Patrick)把中東蒸餾技術帶到了愛爾蘭。這種技術在中東國家是用來生產香水的。蘇格蘭人認為其缺乏書面依據,反駁了這一說法。
1405年 在威爾士語中出現了uisci beatha這個詞,它是由拉丁語aqua vitae(生命之水),這個詞音譯過來的。這一片語後來變化為蘇格蘭和愛爾蘭語中的uisge beatha和英語中的usquebaugh。但不確定這種酒是否由穀物釀造。
1494年 在蘇格蘭的書面歷史文獻中第一次提到了由大麥生產的「生命之水」(aqua vitae),這個「生命之水」被認為是蘇格蘭威士忌的始祖。
1556年 在愛爾蘭議會的記錄中首次提及用大麥生產的「生命之水」。
1608年 最古老的釀酒廠布希米爾(Bushmills<愛爾蘭>)注冊成立。
1618年 單詞uisge具有了獨立的含義。同年,在蘇格蘭高地一位官員的葬禮的賬單上提到了這個詞,並且標明了是由大麥生產的烈酒。
1640年 在新大陸進行了首次蒸餾試驗。
1644年 蘇格蘭開始徵收威士忌酒稅。採取各種方式滿足與英格蘭人戰爭的需要。
1661年 英格蘭開始在愛爾蘭徵收威士忌酒稅,隨後出現了許多私自釀造威士忌的地下酒廠,以大麥和馬鈴薯為原料。
1707年 在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並以後,英格蘭制定了蘇格蘭威士忌酒稅。新規定的荒謬導致釀酒業的混亂,很多釀酒商把釀酒作坊搬到了山區,轉入地下。
1789年 美國肯塔基州的牧師克萊格(Craig),(大概)是第一個利用印第安人食用的玉米粥,經過發酵,生產出「波本」威士忌的人。
1791年 徵收「波本」酒稅,這項稅收一直存在到1920年頒布《禁酒令》。
1823年 英格蘭頒布了合理的消費稅令法(Excise Act),地下的釀酒商重新出現。
1831年 愛爾蘭人伊尼亞·柯菲發明了獲得蒸餾器的專利的連續式蒸餾器——柯菲蒸餾器。這種蒸餾器的出現,使以價格低廉大批量生產威士忌變得有可能。
1853年 在蘇格蘭德魯·阿賽爾第一個發明了調和型威士忌(blend)。麥芽威士忌與穀物威士忌調和以後,添加了後者的味道,也降低了釀酒的成本。
1858年 哈伊拉姆·沃克(Hiram Walker)首先將蒸餾技術引進了加拿大。
1909年 在大不列顛通過了一項法規,規定了蘇格蘭和愛爾蘭威士忌的生產標准,其中之一是威士忌必須在橡木桶中陳釀3年。
1920年
在禁酒協會的努力下,美國通過了《禁酒令》,禁止銷售、購買、生產各種酒類飲品。

C. 美國,蘇格蘭,愛爾蘭和加拿大這四個國家的威士忌製作步驟都是一樣的嗎發芽、磨碎、發酵、蒸餾等共七步

是的
蘇格蘭威士忌的工藝特徵是使用當地的泥煤為燃料烘乾麥芽,再粉碎、蒸煮、糖化,發酵專後再經壺式蒸屬餾器蒸餾,產生70℃左右的無色威士忌,再裝入內部烤焦的橡木桶內,貯藏上五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
愛爾蘭威士忌酒用塔式蒸餾器經過三次蒸餾,然後入桶老熟陳釀,一般陳釀時間在8-15年,所以成熟度相對較高,裝瓶時,為了保證其口味的一慣性還要進行勾兌與摻水稀釋。
美國威士忌的釀制方法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只是所用的穀物原料與其他各類威士忌酒有所區別,蒸餾出的酒酒精純度也較低
加拿大威士忌以黑麥主要原料,佔51%以上,再配以大麥芽及其他谷類組成,此酒經發酵、蒸餾、勾兌等工藝,並在白橡木桶中陳釀至少3年(一般達到4-6年),才能出品。

D. 威士忌是怎麼釀造的工藝流程

威士忌(Whisky)這個字來自蘇格蘭古語,意為生命之水(Water of Life)。雖然目前對於威士忌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是較能確定的是,威士忌在蘇格蘭地區的生產已經超過了五百年的歷史,因此一般也就視蘇格蘭地區是所有威士忌的發源地。 有關蘇格蘭威士忌最早的文字記錄是在1494年,當時的修道士約翰·柯爾(John Cor)購買了8篩麥芽,生產出了35箱威士忌。當然,可以肯定的是威士忌的誕生遠遠早於1494年。 1534-1535年,來自英格蘭的新教徒毀掉了幾乎所有的修道院,那些修道士們只能靠教人讀書寫字為生,但奇怪的是,當地人對釀造威士忌的技術似乎更感興趣,他們很快就把這個技巧發揚光大了。那時候的威士忌主要是用來作為一種抵禦嚴寒的葯水。 到1644年,官方開始對威士忌征稅,高額稅收導致了非法蒸餾和走私。由於蘇格蘭低地的酒廠的地址明顯, 很難躲避稅收官員的檢查, 但由於必須支付稅款, 它們只能在生產中偷工減料,以降低成本, 也就是從那時起, 低地的酒廠就留下了一個壞名聲。而與此相反的是,高原酒廠易於藏匿,它們可以更好的發展釀造技術。因此現在在蘇格蘭地區,高原有將近100家酒廠,而低地只有4家。 1823年,喬治五世到訪蘇格蘭,更改了稅收法律,使得合法生產威士忌也可以獲得利潤;同時在1834年,一種能夠大幅提高產量的COFFEY蒸餾器被發明,威士忌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蘇格蘭威士忌到達了它的繁榮時代,很多新酒廠建立起來,如:格蘭菲迪酒廠(1886年),百聞尼酒廠(1892年)等。 公元12世紀,愛爾蘭島上已有一種以大麥作為基本原料生產的蒸餾酒,其蒸餾方法是從西班牙傳入愛爾蘭的。這種酒含芳香物質,具有一定的醫葯功能。 公元1171年,英國國王亨利二世(HENRY II,1154-1189)在位,舉兵入侵愛爾蘭,並將這種酒的釀造法帶到了蘇格蘭;當時,居住在蘇格蘭北部的蓋爾人(Gael)稱這種酒為「uisge beatha」,意為「生命之水」。這種「生命之水」即為早期威士忌的雛形。 公元1494年的蘇格蘭文獻「財政簿冊」上,曾記載過蘇格蘭人蒸餾威士忌的歷史。19世紀,英國連續式蒸餾器的出現,使蘇格蘭威士忌進入了商業化的生產。 公元1700年以後,居住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馬里蘭州的愛爾蘭和蘇格蘭移民,開始在那裡建立起家庭式的釀酒作坊,從事蒸餾威士忌酒。隨著美國人向西遷移,1789年,歐洲大陸移民來到了肯塔基州的波本鎮(Bourbon County),開始蒸餾威士忌。這種後來被稱為「肯塔基波本威士忌」(Kentucky Bourbon Whiskey),以其優異的質量和獨特的風格成為美國威士忌的代名詞。 歐洲移民把蒸餾技術帶到了美國,同時也傳到了加拿大。1857年,家庭式的「施格蘭」(Seagram)釀酒作坊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立,從事威士忌的生產。1920年,山姆布朗夫曼(Samuel Bronfman)接掌「施格蘭」的業務,創建了施格蘭酒廠(House of Seagram)。他利用當地豐富的穀物原料及柔和的淡水資源,生產出優質的威士忌,產品行銷世界各地。如今,加拿大威士忌以其酒體輕盈的特點,成為世界上配製混合酒的重要基酒。 19世紀下半葉,日本受西方蒸餾酒工藝的影響,開始進口原料酒進行調配威士忌。1933年,日本三得利(Suntory)公司的創始人烏井信治郎開始在京都郊外的山崎縣建立了第一座生產麥芽威士忌的工廠。從那時候起,日本威士忌逐漸發展起來,並成為國內大宗的飲品之一。 威士忌不僅釀造歷史悠久,釀造工藝精良,而且產量大,市場銷售旺,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是世界最著名的蒸餾酒品之一,同時也是酒吧單杯「純飲」銷售量最大的酒水品種之一。

滿意請採納

E. 誰知道威士忌的釀造方法

去力傑路果酒商城買吧,上面的果酒種類很齊全,

威士忌(whisky)只有兩種,一種是大麥威士忌,例如僅以大麥芽釀成的格蘭威特。另一種是混合威士忌,例如芝華士,它是以各種的大麥和穀物蘇格蘭威士忌混合調配而成,酒味獨特,如交響樂一般。由於威士忌酒液經蒸餾後,會被注入橡木桶等後醇化;經過時間的洗禮,穀物的特點和橡木的色澤使每瓶威士忌均別具特色。所有威士忌均需經歷最少3年的醇化過桶等後醇化過程。實際上,大部分蘇格蘭威士忌均較其所示年份被醇化了更長的時間。

威士忌的釀造工藝在此我們以影響最大的典型的蘇格蘭全麥威士忌為例。

釀造蘇格蘭威士忌選用蘇格蘭本地出產的大麥。現在所用的大麥是威士忌釀造專用高澱粉含量、低蛋白質含量的品系。釀造用水是用硬度低、未經污染的山泉水。在蘇格蘭採用流過泥炭地的泉水,這樣的水會帶有泥炭特有芳香物質,賦予威士忌的風味更佳。首先,將去雜、浸泡後的浸大麥堆在地板上。在12~15℃條件下發芽1周至10天。再用當地的泥炭在烤爐中來中止和烘乾麥芽。通過泥炭煙熏,增加麥芽的酚類化合物的含量。泥炭帶入麥芽的酚類物質多少決定了威士忌的質量,一般每公斤麥芽含5~6毫克的酚類化合物,吉達到20克以上就達到優級水平。

烘乾後的子麥芽採用輥式粉碎機粉碎之後,送人圓形的木質糖化槽,用64C的熱水浸沒。採用浸出法糖化,大麥發芽時所產生的澱粉酶、糖化酶使澱粉轉化為麥芽糖後而得到麥汁。然後,將過濾後的清亮麥汁冷卻後泵入落葉松木製成的發酵槽(Washback),加入由專業公司生產的壓榨酵母(Saccharo myce cerevisae),加入量為l%~1.5%。發酵初期溫度為20C,以利於酵母的迅速生長。由於蘇格蘭長年氣溫較低的原因,發酵槽一般都不裝高效的冷卻系統,就可以使發酵溫度低於33℃。36~48小時的發酵後,隨著酵母菌將麥芽精轉變成酒精,原先濃度1.05~1.06的麥計就轉變成含酒精9.0%的酒醪(Wash)。威士忌的蒸餾是採用壺式蒸餾釜(Pot Still)分兩次進行蒸餾。

先用酒醒蒸餾器(Washstill)蒸餾,冷卻得到含酒精22%~25%(V/V)粗餾液(Low Wine),再經酒蒸餾器(Spirit still)蒸出60%~75%(V/V)的中間館出液。酒頭、酒尾為下一次與粗餾液混合復蒸。蒸餾完畢後,用水將酒降至平均65%(V/V),然後放入橡木桶貯存8至15年才調配。在貯存過程中,橡木桶的酚類等各種化合物溶出,威士忌酒的顏色也逐步變為金黃色,風味也發生很大變化。而且也發生了氧化、還原、締合等一系列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貯存以後,威士忌還需要經過精心的調配而形成各種品牌的產品。調配是一門藝術性很強的工作。調配後的威士忌還需重新裝入橡木桶中貯存6個月後再裝瓶。瓶上所標的酒齡是調整用原酒的酒齡。

F. 威士忌 製作

威士忌酒威士忌是以大麥、黑麥、燕麥、小麥、玉米等穀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後放入橡木桶中陳釀、勾兌而成的一種酒精飲料。主要生產國為英語國家。

威士忌一字,是古代居住在愛爾蘭和蘇格蘭高地的塞爾特人的語言,古愛爾蘭人稱此酒為VISAGE-BEATHA,古蘇格蘭人稱為VISAGE BAUGH。經過千年的變遷,才逐漸演變成Whiskey。不同國家對威士忌的寫法也有差異,愛爾蘭和美國寫為Whiskey,而蘇格蘭和加拿大則寫成Whisky,尾音有長短之別。

廣義解釋,「威士忌」是所有以穀物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之通稱。雖然在傳統觀念上,許多人都認為威士忌是以大麥為原料製造,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這樣的情況有點類似白蘭地,雖然許多人都認為只有以葡萄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才叫白蘭地,但事實上,白蘭地這名詞泛指所有以水果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

威士忌這名詞本身的定義並不是非常地嚴謹,除了只能使用穀物(Cereals/Grains)作為原料這個較為明確的規則外,有時剛蒸餾完畢還處於新酒狀態的威士忌,本身特性其實與其他的中性烈酒(Neutral Spirits,如伏特加、白色蘭姆酒)差異並不大。幾乎所有種類的威士忌都需要在橡木桶中陳年一定時間之後才能裝瓶出售,因此我們可以把陳年這道手續列為製造威士忌酒的必要過程。除此之外,要能在蒸餾的過程之中保留下穀物的原味,以便能和純穀物製造且經過過濾處理的伏特加酒或西洋穀物酒(例如Everclear)區別,是威士忌另一個較為明確的定義性要求。

除了上面兩個重點以外,威士忌這個酒種並沒有很明確的分類邊界可以明確定義。相比之下,一些比較細目的威士忌分類反而擁有非常嚴謹的定義甚至分類法規。 這樣的定義特性類似於中國對白酒的定義方式,同樣都是同屬一類但主要成份可能差異很大的酒類。

一般威士忌的釀制工藝過程可分為下列七個步驟:

1.發芽(Malting)
首先將去除雜質後的麥類(Malt) 或谷類(Grain) 浸泡在熱水中使其發芽,其間所需的時間視麥類或谷類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一般而言約需要一周至二周的時間來進行發芽的過程,待其發芽後再將其烘乾或使用泥煤(Peat) 熏干,等冷卻後再儲放大約一個月的時間,發芽的過程即算完成,在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威士忌中,只有蘇格蘭地區所生產的威士忌是使用泥煤將發芽過的麥類或谷類熏乾的,因此就賦於了蘇格蘭威士忌一種獨特的風味,即泥煤的煙熏味,而這是其它種類的威士忌所沒有的一個特色。

2.磨碎(Mashing)
將存放經過一個月後的發芽麥類或谷類放入特製的不銹鋼槽中加以搗碎並煮熟成汁,其間所需要的時間約8至12個小時,通常在磨碎的過程中,溫度及時間的控制可說是相當重要的環節,過高的溫度或過長的時間都將會影響到麥芽汁(或谷類的汁) 的品質。

3.發酵(Fermentation)
將冷卻後的麥芽汁加入酵母菌進行發酵的過程,由於酵母能將麥芽汁中醣轉化成酒精,因此在完成發酵過程後會產生酒精濃度約5%~6% 的液體,此時的液體被稱之為「Wash」或「Beer」,由於酵母的種類很多,對於發酵過程的影響又不盡相同,因此各個不同的威士忌品牌都將其使用的酵母的種類及數量都視為其商業機密,而不輕易告訴外人,一般來講在發酵的過程中,威士忌廠會使用至少兩種以上不同品種的酵母,來進行發酵,但最多也有使用十幾種不同品種的酵母混合在一起來進行發酵的作用。

4.蒸餾(Distillation)
一般而言蒸餾具有濃縮的作用,因此當麥類或谷類經發酵後所形成的低酒精度的「Beer」後, 還需要經過蒸餾的步驟才能形成威士忌酒,這時的威士忌酒精濃度約在60%~70%間被稱之為「新酒」,麥類與谷類原料所使用的蒸餾方式有所不同,由麥類製成的麥芽威士忌是採取單一蒸餾法,即以單一蒸餾容器進行二次的蒸餾過程,並在第二次蒸餾後,將冷凝流出的酒去頭掐尾,只取中間的「酒心」(Heart) 部分成為威士忌新酒。另外,由谷類製成的威士忌酒則是採取連續式的蒸餾方法,使用二個蒸餾容器以串聯方式一次連續進行二個階段的蒸餾過程,基本上各個酒廠在篩選「酒心」的量上,並無一固定統一的比例標准,完全是依各酒廠的酒品要求自行決定,一般各個酒廠取「酒心」的比例多掌握在60%~70%之間,也有的酒廠為製造高品質的威士忌酒,取其純度最高的部分來使用。如享譽全球的麥卡倫(Macallan) 單一麥芽威士忌即是如此,即只取17%的「酒心」來作為釀制威士忌酒的新酒使用。

5.陳年(Maturing)
蒸餾過後的新酒必須要經過陳年的過程,使其經過橡木桶的陳釀來,吸收植物的天然香氣,並產生出漂亮的琥珀色,同時亦可逐漸降低其高濃度酒精的強烈刺激感。目前在蘇格蘭地區有相關的法令來規范陳年的酒齡時間,即每一種酒所標示的酒齡都必須是真實無誤的,蘇格蘭威士忌酒至少要在木酒桶中醞藏三年以上,才能上市銷售。有了這樣的嚴格措施規定,一方面可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更替蘇格蘭地區出產的威士忌酒在全世界建立起了高品質的形象。

6.混配(Blending)
由於麥類及谷類原料的品種眾多,因此所製造而成的威士忌酒也存在著各不相同的風味,這時就靠各個酒廠的調酒大師依其經驗的不同和本品牌酒質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各自調配勾兌出自己與眾不同口味的威士忌酒,也因此各個品牌的混配過程及其內容都被視為是絕對的機密,而混配後的威士忌酒品質的好壞就完全由品酒專家及消費者來判定了。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混配」包含兩種含義即谷類與麥類原酒的混配;不同陳釀年代原酒的勾兌混配。

7.裝瓶(Bottling)
在混配的工藝做完之後,最後剩下來的就是裝瓶了,但是在裝瓶之前先要將混配好的威士忌再過濾一次,將其雜質去除掉,這時即可由自動化的裝瓶機器將威士忌按固定的容量分裝至每一個酒瓶當中,然後再貼上各自廠家的商標後即可裝箱出售。

3.酒品分類
[編輯本段]

威士忌酒的分類方法很多,依照威士忌酒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威士忌酒可分為純麥威士忌酒和穀物威士忌酒以及黑麥威士忌等;按照威士忌酒在橡木桶的貯存時間,它可分為數年到數十年等不同年限的品種;根據酒精度,威士忌酒可分為40-60度等不同酒精度的威士忌酒;但是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威士忌分類方法是依照生產地和國家的不同可將威士忌酒分為蘇格蘭威士忌酒、愛爾蘭威士忌酒、美國威士忌酒和加拿大威士忌酒四大類。其中尤以蘇格蘭威士忌酒最為著名。

(一)蘇格蘭威士忌(Scotch Whisky)
蘇格蘭生產威士忌酒已有500年的歷史,其產品有獨特的風格,色澤棕黃帶紅,清澈透明,氣味焦香,帶有一定的煙熏味,具有濃厚的蘇格蘭鄉土氣息。蘇格蘭威士忌具有口感干冽、醇厚、勁足、圓潤、綿柔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好的威士忌酒之一。衡量蘇格蘭威士忌的主要標準是嗅覺感受,即酒香氣味。蘇格蘭威士忌可分為純麥威士忌、穀物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三種類型。目前,世界最流行,產量最大、也是品牌最多的便是混合威士忌。蘇格蘭混合威士忌的原料百分之六十來自穀物威士忌,其餘則加入麥芽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受英國法律限制:凡是在蘇格蘭釀造和混合的威士忌,才可稱為蘇格蘭威士忌。它的工藝特徵是使用當地的泥煤為燃料烘乾麥芽,再粉碎、蒸煮、糖化,發酵後再經壺式蒸餾器蒸餾,產生70℃左右的無色威士忌,再裝入內部烤焦的橡木桶內,貯藏上五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其中有很多品牌的威士忌醞藏期超過了十年。最後經勾兌混配後調製成酒精含量在40℃左右的成品出廠。

蘇格蘭威士忌酒之所以世界著名的原因是:
第一,蘇格蘭著名的威士忌酒產地的氣候與地理條件適宜農作物大麥的生長;
第二,在這些地方蘊藏著一種稱為泥煤的煤炭,這種煤炭在燃燒時會發出陣陣特有的煙熏氣味,泥煤是當地特有的苔蘚類植物經過長期腐化和炭化形成的,在蘇格蘭製作威士忌酒的傳統工藝中要求必須使用這種泥煤來烘烤麥芽。因此,蘇格蘭威士忌酒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獨特的泥煤熏烤芳香味。
第三,蘇格蘭蘊藏著豐富的優質礦泉水,為酒液的稀釋勾兌奠定了基礎。最後一點是,蘇格蘭人有著傳統的釀造工藝及嚴謹的質量管理方法。

在整個蘇格蘭有四個主要威士忌酒產區,即:北部高地(Highland)、南部的低地(Lowland)、西南部的康貝鎮(Campbeltown)和西部島嶼伊萊(Islay)。北部高地產區約有近百家純麥芽威士忌酒廠,占蘇格蘭酒廠總數的70%以上,是蘇格蘭最著名的威士忌酒生產區。該地區生產的純麥芽威士忌酒酒體輕盈,酒味醇香。

南部低地約有10家左右的純麥芽威士忌酒廠。該地區是蘇格蘭第二個著名的威士忌酒的生產區。它除了生產麥芽威士忌酒外,還生產混合威士忌酒。

西南部的康貝鎮位於蘇格蘭南部,是蘇格蘭傳統威士忌酒的生產區。

西部島嶼伊萊風景秀麗,位於大西洋中。伊萊島在釀制威士忌酒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生產的威士忌酒有獨特的味道和香氣,其混合威士忌酒比較著名。

蘇格蘭威士忌品種繁多,按原料和釀造方法不同,可分為三大類:純麥芽威士忌、穀物威士忌和兌合威士忌。

1.純麥芽威士忌(Pule malt Whisky)
只用大麥作原料釀制而成的蒸餾酒叫純麥芽威士忌。純麥芽威士忌是以在露天泥煤上烘烤的大麥芽為原料,用罐式蒸餾器蒸餾,一般經過兩次蒸餾,蒸餾後所獲酒液的酒精度達 63.4度,入特製的炭燒過的橡木桶中陳釀,裝瓶前用水稀釋.此酒具有泥煤所產生的豐富香味。按規定,陳釀時間至少三年,一般陳釀五年以上的酒就可以飲用,陳釀七年至八年的酒為成品酒,陳釀十年至二十年的酒為最優質酒。而陳釀二十年以上的酒,其自身的質量會有所下降。純麥芽威士忌深受蘇格蘭人喜愛,但由於味道過於濃烈,所以只有10%直接銷售,其餘約90%的作為勾兌混合威士忌酒時的原酒使用。所以很少外銷。著名品牌有:

2.穀物威士忌(Grain Whisky)
穀物威士忌採用多種穀物作為釀酒的原料,如燕麥、黑麥、大麥、小麥、玉米等。穀物威士忌只需一次蒸餾,主要以不發芽的大麥為原料,以麥芽為糖化劑生產的,它與其它威士忌酒的區別是大部分大麥不發芽發酵。因為大部分大麥不發芽所以也就不必使用大量的泥煤來烘烤,故成酒後穀物威士忌的泥炭香味也就相應少一些,口味上也就顯得柔和細致了許多。穀物威士忌酒主要用於勾兌其他威士忌酒和金酒,市場上很少零售。

3.兌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
兌和威士忌又稱混合威士忌,是指用純麥芽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摻兌勾和而成的。兌和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威士忌的勾兌摻和是由兌和師掌握的。兌和時,不僅要考慮到純麥芽威士忌和穀物威士忌酒液的比例,還要考慮到各種勾兌酒液陳釀年齡、產地、口味等其他特性。

兌和工作的第一步是勾兌。勾兌時,技師只用鼻子嗅,從不用口嘗。遇到困惑時,把酒液抹一點在手背上,再仔細嗅別鑒定。第二步是摻和,勾兌好的劑量配方是保密的。按照劑量把不同的品種注入在混合器(或者通過高壓噴霧)調勻,然後加入染色劑(多用飴糖),最後入桶陳釀貯存。兌和後的威士忌煙熏味被沖淡,嗅覺上更加誘人,融合了強烈的麥芽及細致的穀物香味,因此暢銷世界各地。根據純麥芽威士忌和穀物威士忌比例的多少,兌和後的威士忌依據其酒液中純麥芽威士忌酒的含量比例分為普通和高級兩種類型。一般來說,純麥芽威士忌酒用量在50-80%者,為高級兌和威士忌酒;如果谷類威士忌所佔比重大,即為普通威士忌酒。

目前整個世界范圍內銷售的威士忌酒絕大多數都是混合威士忌酒。蘇格蘭混合威士忌的常見包裝容量在700ml—750ml之間,酒精含量在43℃左右。

(二)愛爾蘭威士忌(Irish Whiskey)

愛爾蘭威士忌酒做為咖啡的伴侶已經被人們相當熟悉,其獨特的香味是深受人們所喜愛的主要原因。愛爾蘭製造威士忌至少有700年的歷史,有些權威人士認為威士忌酒的釀造起源於愛爾蘭,以後傳到蘇格蘭。愛爾蘭人有很強的民族獨立性,就連威士忌酒Whiskey的寫法上也與蘇格蘭威士忌酒Whisky有所不同。
愛爾蘭威士忌酒的生產原料主要有:大麥、燕麥、小麥和黑麥等,以大麥為主,約佔80%左右,愛爾蘭威士忌酒用塔式蒸餾器經過三次蒸餾,然後入桶老熟陳釀,一般陳釀時間在8-15年,所以成熟度相對較高,裝瓶時,為了保證其口味的一慣性還要進行勾兌與摻水稀釋。
過去為了逃避高的嚇人的酒稅,有不少愛爾蘭人秘密的私開酒坊,所以人們常稱愛爾蘭威士忌為「炮廳威士忌」(Poteen Whiskey)(註:「炮廳」是一種小型流動的甑。)
愛爾蘭威士忌酒與蘇格蘭威士忌酒製作工藝大致相同,前者較多保留了古老的釀造工藝,麥芽不是用泥炭烘乾,而是使用無煙煤。二者最明顯的區別是愛爾蘭威士忌沒有煙熏的焦香味,口味比較綿柔長潤。愛爾蘭威士忌比較適合製作混合酒和與其他飲料摻兌共飲(如愛爾蘭咖啡)。國際市場上的愛爾蘭威士忌酒的度數在40度左右。

(三)美國威士忌(Ameican Whiskey)

美國是生產威士忌酒的著名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威士忌酒消費國,據統計美國成年人每人每年平均飲用16瓶威士忌酒,這是世界任何國家所不能比擬的。雖然美國生產威士忌酒的釀造僅有200多年的歷史,但其產品緊跟市場需求,產品類型不斷翻新,因此美國威士忌很受人們的歡迎。美國威士忌酒以優質的水、溫和的酒質和帶有焦黑橡木桶的香味而著名,尤其是美國的Bourbon Whiskey波旁威士忌(又稱波本威士忌酒)更是享譽世界。
美國威士忌酒的釀制方法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只是所用的穀物原料與其他各類威士忌酒有所區別,蒸餾出的酒酒精純度也較低。美國西部的賓夕法尼亞州、肯塔基和田納西地區是製造威士忌的中心。美國威士忌可分為三大類:
1、單純威士忌(Straight Whiskey)
所用原料為玉米、黑麥、大麥或小麥,釀制過程中不混合其他威士忌酒或者谷類中性酒精,製成後需放入炭熏過的橡木桶中至少陳釀兩年。另外,所謂單純威士忌,並不象蘇格蘭純麥芽威士忌那樣,只用一種大麥芽製成,而是以某一種穀物為主(一般不得少於51%)再加入其他原料。單純威士忌又可以分為四類:
(1)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
波旁是美國肯塔基州一個市鎮的地名,過去在波旁生產的威士忌酒被人們親切的稱為波旁威士忌,現在成為美國威士忌酒的一個類別的總稱。波旁威士忌酒的原料是玉米、大麥等,其中玉米至少佔原料用量的51%,最多不超過75%,經過發酵蒸餾後裝入新的炭燒橡木桶中陳釀四年,陳釀時間最多不能超過八年,裝瓶前要用蒸餾水稀釋至43.5度左右才能出品。波旁威士忌酒的酒液呈琥珀色,晶瑩透亮,酒香濃郁,口感醇厚、綿柔,回味悠長。其中尤以肯塔基州出產的產品最有名,價格也最高。另外,現在在伊利諾、俄亥俄、賓西法尼亞、田納西、密蘇里、印地安那等州也有生產。

(2) 黑麥威士忌(Rye Whiskey)
也稱裸麥威士忌,是用不得少於51%的黑麥及其它穀物釀制而成的,酒液呈琥珀色,味道與波旁威士忌不同,具有較為濃郁的口感,因此不太受現代人的喜愛。主要品牌有:
①Old Overholt老奧弗霍爾德。由創立於1810年的A?奧弗霍爾德公司在賓夕法尼亞州生產,原料中裸麥含量達到59%,並且不摻水的著名裸麥威士忌酒。
②Seagram』s 7 Crown施格蘭王冠。由施格蘭公司於1934年首次推向市場的口味十足的美國黑麥威士忌。
(3)玉米威士忌(Corn Whiskey)
是用不得少於80%的玉米和其它穀物釀制而成的威士忌酒,釀制完成後用舊炭木桶進行陳釀。主要品牌有:
Platte Valley普萊特·沃雷。由創立於1856年的馬科密克公司生產,該酒的釀制原料中玉米原料的比重達到88%,酒度為40度,分為五年陳釀和八年陳釀兩種類型。
(4) 保稅威士忌(Bottled in bond )
這是一種純威士忌,通常是波本威士忌或黑麥威士忌,但它是在美國政府監督下製成的,政府不保證它的品質,只要求至少陳釀4年,酒精純度在裝瓶時為50℃,必須是一個酒廠製造,裝瓶廠也為政府所監督。
2、 混合威士忌(Blended Whiskey)
這是用一種以上的單一威士忌,以及20%的中性谷類酒精混合而成的威士忌酒,裝瓶時,酒度為40℃,常用來作混合飲料的基酒,分為3種:
(1)肯塔基威士忌:是用該州所出的純威士忌酒和谷類中性酒精混合而成的。
(2)純混合威士忌:是用兩種以上純威士忌混合而成,但不加中性谷類酒精。
(3)美國混合淡質威士忌:是美國的一個新酒種,用不得多於20%的純威士忌,和40℃的的淡質威士忌混合而成的。
3、 淡質威士忌(Light Whiskey)
是美國政府認可的一種新威士忌酒,蒸餾時酒精純度高達80.5-94.5度,用舊桶陳年。淡質威士忌所加的50℃的純威士忌,不得超過20%。
除此之外,在美國還有一種稱為Sour-Mash whiskey的,這種酒是用老酵母(即先前發酵物中取出的)加入到要發酵的原料里,(新酵母與老酵母的比例為1:2)進行發酵,然後再蒸餾而成的,用此種發酵方法造出的酒酒液比較穩定,多用於波本酒的生產。它是在1789年由Elija Craig發明的。

(四)加拿大威士忌(Canadian Whisky)

加拿大生產威士忌酒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著名產品是稞麥(黑麥)威士忌酒和混合威士忌酒。在稞麥威士忌酒中稞麥(黑麥)是主要原料,佔51%以上,再配以大麥芽及其他谷類組成,此酒經發酵、蒸餾、勾兌等工藝,並在白橡木桶中陳釀至少3年(一般達到4-6年),才能出品。該酒口味細膩,酒體輕盈淡雅,酒度40℃以上,特別適宜作為混合酒的基酒使用。加拿大威士忌酒在原料、釀造方法及酒體風格等方面與美國威士忌酒比較相似。

(五)其他

日本威士忌 屬蘇格蘭威士忌類型。生產方法採用蘇格蘭傳統工藝和設備,從英國進口泥炭用於煙熏麥芽,從美國進口白橡木桶用於貯酒,甚至從英國進口一定數量的蘇格蘭麥芽威士忌原酒,專供勾兌自產的威士忌酒。日本威士忌酒按酒度分級,特級酒含酒精43%(體積),一級酒含酒精40%(體積)以上。

中國威士忌 中國生產威士忌已有多年歷史。70年代中期又由輕工業部食品發酵工業科學研究所與工廠協作,從原料加工到生產工藝進行研究,選用中國產泥炭及良種酵母,試制出蘇格蘭類型的麥芽威士忌、穀物威士忌和勾兌威士忌,酒精含量40%(體積),風味與國際產品近似。

G. 蘇格蘭威士忌的釀造工藝

去力傑路果酒商城買吧,上面的果酒種類很齊全,

威士忌(whisky)只有兩種,一種是大麥威士忌,例如僅以大麥芽釀成的格蘭威特。另一種是混合威士忌,例如芝華士,它是以各種的大麥和穀物蘇格蘭威士忌混合調配而成,酒味獨特,如交響樂一般。由於威士忌酒液經蒸餾後,會被注入橡木桶等後醇化;經過時間的洗禮,穀物的特點和橡木的色澤使每瓶威士忌均別具特色。所有威士忌均需經歷最少3年的醇化過桶等後醇化過程。實際上,大部分蘇格蘭威士忌均較其所示年份被醇化了更長的時間。

威士忌的釀造工藝在此我們以影響最大的典型的蘇格蘭全麥威士忌為例。

釀造蘇格蘭威士忌選用蘇格蘭本地出產的大麥。現在所用的大麥是威士忌釀造專用高澱粉含量、低蛋白質含量的品系。釀造用水是用硬度低、未經污染的山泉水。在蘇格蘭採用流過泥炭地的泉水,這樣的水會帶有泥炭特有芳香物質,賦予威士忌的風味更佳。首先,將去雜、浸泡後的浸大麥堆在地板上。在12~15℃條件下發芽1周至10天。再用當地的泥炭在烤爐中來中止和烘乾麥芽。通過泥炭煙熏,增加麥芽的酚類化合物的含量。泥炭帶入麥芽的酚類物質多少決定了威士忌的質量,一般每公斤麥芽含5~6毫克的酚類化合物,吉達到20克以上就達到優級水平。

烘乾後的子麥芽採用輥式粉碎機粉碎之後,送人圓形的木質糖化槽,用64C的熱水浸沒。採用浸出法糖化,大麥發芽時所產生的澱粉酶、糖化酶使澱粉轉化為麥芽糖後而得到麥汁。然後,將過濾後的清亮麥汁冷卻後泵入落葉松木製成的發酵槽(Washback),加入由專業公司生產的壓榨酵母(Saccharo myce cerevisae),加入量為l%~1.5%。發酵初期溫度為20C,以利於酵母的迅速生長。由於蘇格蘭長年氣溫較低的原因,發酵槽一般都不裝高效的冷卻系統,就可以使發酵溫度低於33℃。36~48小時的發酵後,隨著酵母菌將麥芽精轉變成酒精,原先濃度1.05~1.06的麥計就轉變成含酒精9.0%的酒醪(Wash)。威士忌的蒸餾是採用壺式蒸餾釜(Pot Still)分兩次進行蒸餾。

先用酒醒蒸餾器(Washstill)蒸餾,冷卻得到含酒精22%~25%(V/V)粗餾液(Low Wine),再經酒蒸餾器(Spirit still)蒸出60%~75%(V/V)的中間館出液。酒頭、酒尾為下一次與粗餾液混合復蒸。蒸餾完畢後,用水將酒降至平均65%(V/V),然後放入橡木桶貯存8至15年才調配。在貯存過程中,橡木桶的酚類等各種化合物溶出,威士忌酒的顏色也逐步變為金黃色,風味也發生很大變化。而且也發生了氧化、還原、締合等一系列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貯存以後,威士忌還需要經過精心的調配而形成各種品牌的產品。調配是一門藝術性很強的工作。調配後的威士忌還需重新裝入橡木桶中貯存6個月後再裝瓶。瓶上所標的酒齡是調整用原酒的酒齡。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H. 威士忌蒸餾方式有幾種

①連續蒸餾也稱塔式蒸餾,生產效率高,成本低,但酒體顯粗糙,雜醇油含量較高。

②壺式蒸餾分兩次、三次蒸餾,效率低,成本高,但酒體細膩干凈,雜醇油含量可忽略不計。

I. 威士忌釀造工藝流程

威士忌的年份有講究

在威士忌的世界,不同年份的酒有著各自的風格特質,名家酒廠的釀造工藝和技巧又各不相同。年份只代表酒在橡木桶中陳化的時間,並不是法定的品質指標,只要經過恰當的窖藏時間,出窖的都是佳釀。不過請注意,威士忌並無11、13、14、19年份。12、15、17、18、21、30都是國內市面上常見的年份。

威士忌只要保管得宜,未開封的威士忌至少可以保存10年以上,不過瓶中的酒還是會有少量蒸發。在酒吧保存的威士忌,無論是否開封,你的存酒卡上一般都會標明只有1-2月的存放期。

威士忌的釀制工藝過程可分為下列七個步驟:

1.發芽(Malting)
首先將去除雜質後的麥類(Malt) 或谷類(Grain) 浸泡在熱水中使其發芽,其間所需的時間視麥類或谷類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一般而言約需要一周至二周的時間來進行發芽的過程,待其發芽後再將其烘乾或使用泥煤(Peat) 熏干,等冷卻後再儲放大約一個月的時間,發芽的過程即算完成,在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威士忌中,只有蘇格蘭地區所生產的威士忌是使用泥煤將發芽過的麥類或谷類熏乾的,因此就賦於了蘇格蘭威士忌一種獨特的風味,即泥煤的煙熏味,而這是其它種類的威士忌所沒有的一個特色。

2.磨碎(Mashing)
將存放經過一個月後的發芽麥類或谷類放入特製的不銹鋼槽中加以搗碎並煮熟成汁,其間所需要的時間約8至12個小時,通常在磨碎的過程中,溫度及時間的控制可說是相當重要的環節,過高的溫度或過長的時間都將會影響到麥芽汁(或谷類的汁) 的品質。

3.發酵(Fermentation)
將冷卻後的麥芽汁加入酵母菌進行發酵的過程,由於酵母能將麥芽汁中醣轉化成酒精,因此在完成發酵過程後會產生酒精濃度約5﹪~6﹪ 的液體,此時的液體被稱之為「Wash」或「Beer」,由於酵母的種類很多,對於發酵過程的影響又不盡相同,因此各個不同的威士忌品牌都將其使用的酵母的種類及數量都視為其商業機密,而不輕易告訴外人,一般來講在發酵的過程中,威士忌廠會使用至少兩種以上不同品種的酵母,來進行發酵,但最多也有使用十幾種不同品種的酵母混合在一起來進行發酵的作用。

4.蒸餾(Distillation)
一般而言蒸餾具有濃縮的作用,因此當麥類或谷類經發酵後所形成的低酒精度的「Beer」後, 還需要經過蒸餾的步驟才能形成威士忌酒,這時的威士忌酒精濃度約在60﹪~70﹪間被稱之為「新酒」,麥類與谷類原料所使用的蒸餾方式有所不同,由麥類製成的麥芽威士忌是採取單一蒸餾法,即以單一蒸餾容器進行二次的蒸餾過程,並在第二次蒸餾後,將冷凝流出的酒去頭掐尾,只取中間的「酒心」(Heart) 部分成為威士忌新酒。另外,由谷類製成的威士忌酒則是採取連續式的蒸餾方法,使用二個蒸餾容器以串聯方式一次連續進行二個階段的蒸餾過程,基本上各個酒廠在篩選「酒心」的量上,並無一固定統一的比例標准,完全是依各酒廠的酒品要求自行決定,一般各個酒廠取「酒心」的比例多掌握在60﹪~70﹪之間,也有的酒廠為製造高品質的威士忌酒,取其純度最高的部分來使用。如享譽全球的麥卡倫(Macallan) 單一麥芽威士忌即是如此,即只取17﹪的「酒心」來作為釀制威士忌酒的新酒使用。

5.陳年(Maturing)
蒸餾過後的新酒必須要經過陳年的過程,使其經過橡木桶的陳釀來,吸收植物的天然香氣,並產生出漂亮的琥珀色,同時亦可逐漸降低其高濃度酒精的強烈刺激感。目前在蘇格蘭地區有相關的法令來規范陳年的酒齡時間,即每一種酒所標示的酒齡都必須是真實無誤的,蘇格蘭威士忌酒至少要在木酒桶中醞藏三年以上,才能上市銷售。有了這樣的嚴格措施規定,一方面可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更替蘇格蘭地區出產的威士忌酒在全世界建立起了高品質的形象。

6.混配(Blending)
由於麥類及谷類原料的品種眾多,因此所製造而成的威士忌酒也存在著各不相同的風味,這時就靠各個酒廠的調酒大師依其經驗的不同和本品牌酒質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各自調配勾兌出自己與眾不同口味的威士忌酒,也因此各個品牌的混配過程及其內容都被視為是絕對的機密,而混配後的威士忌酒品質的好壞就完全由品酒專家及消費者來判定了。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混配」包含兩種含義即谷類與麥類原酒的混配;不同陳釀年代原酒的勾兌混配。

7.裝瓶(Bottling)
在混配的工藝做完之後,最後剩下來的就是裝瓶了,但是在裝瓶之前先要將混配好的威士忌再過濾一次,將其雜質去除掉,這時即可由自動化的裝瓶機器將威士忌按固定的容量分裝至每一個酒瓶當中,然後再貼上各自廠家的商標後即可裝箱出售。

J. 威士忌的原料製作原理

一般威士忌的釀制工藝過程可分為下列七個步驟:
1.發芽(Malting)
首先將去除雜質後的麥類(Malt) 或谷類(Grain) 浸泡在熱水中使其發芽,其間所需的時間視麥類或谷類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一般而言約需要一周至二周的時間來進行發芽的過程,待其發芽後再將其烘乾或使用泥煤(Peat) 熏干,等冷卻後再儲放大約一個月的時間,發芽的過程即算完成,在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威士忌中,只有蘇格蘭地區所生產的威士忌是使用泥煤將發芽過的麥類或谷類熏乾的,因此就賦於了蘇格蘭威士忌一種獨特的風味,即泥煤的煙熏味,而這是其它種類的威士忌所沒有的一個特色。
2.磨碎(Mashing)
將存放經過一個月後的發芽麥類或谷類放入特製的不銹鋼槽中加以搗碎並煮熟成汁,其間所需要的時間約8至12個小時,通常在磨碎的過程中,溫度及時間的控制可說是相當重要的環節,過高的溫度或過長的時間都將會影響到麥芽汁(或谷類的汁) 的品質。
3.發酵(Fermentation)
將冷卻後的麥芽汁加入酵母菌進行發酵的過程,由於酵母能將麥芽汁中醣轉化成酒精,因此在完成發酵過程後會產生酒精濃度約5﹪~6﹪ 的液體,此時的液體被稱之為「Wash」或「Beer」,由於酵母的種類很多,對於發酵過程的影響又不盡相同,因此各個不同的威士忌品牌都將其使用的酵母的種類及數量都視為其商業機密,而不輕易告訴外人,一般來講在發酵的過程中,威士忌廠會使用至少兩種以上不同品種的酵母,來進行發酵,但最多也有使用十幾種不同品種的酵母混合在一起來進行發酵的作用。
4.蒸餾(Distillation)
一般而言蒸餾具有濃縮的作用,因此當麥類或谷類經發酵後所形成的低酒精度的「Beer」後, 還需要經過蒸餾的步驟才能形成威士忌酒,這時的威士忌酒精濃度約在60﹪~70﹪間被稱之為「新酒」,麥類與谷類原料所使用的蒸餾方式有所不同,由麥類製成的麥芽威士忌是採取單一蒸餾法,即以單一蒸餾容器進行二次的蒸餾過程,並在第二次蒸餾後,將冷凝流出的酒去頭掐尾,只取中間的「酒心」(Heart) 部分成為威士忌新酒。另外,由谷類製成的威士忌酒則是採取連續式的蒸餾方法,使用二個蒸餾容器以串聯方式一次連續進行二個階段的蒸餾過程,基本上各個酒廠在篩選「酒心」的量上,並無一固定統一的比例標准,完全是依各酒廠的酒品要求自行決定,一般各個酒廠取「酒心」的比例多掌握在60﹪~70﹪之間,也有的酒廠為製造高品質的威士忌酒,取其純度最高的部分來使用。如享譽全球的麥卡倫(Macallan) 單一麥芽威士忌即是如此,即只取17﹪的「酒心」來作為釀制威士忌酒的新酒使用。
5.陳年(Maturing)
蒸餾過後的新酒必須要經過陳年的過程,使其經過橡木桶的陳釀來,吸收植物的天然香氣,並產生出漂亮的琥珀色,同時亦可逐漸降低其高濃度酒精的強烈刺激感。目前在蘇格蘭地區有相關的法令來規范陳年的酒齡時間,即每一種酒所標示的酒齡都必須是真實無誤的,蘇格蘭威士忌酒至少要在木酒桶中醞藏三年以上,才能上市銷售。有了這樣的嚴格措施規定,一方面可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更替蘇格蘭地區出產的威士忌酒在全世界建立起了高品質的形象。
6.混配(Blending)
由於麥類及谷類原料的品種眾多,因此所製造而成的威士忌酒也存在著各不相同的風味,這時就靠各個酒廠的調酒大師依其經驗的不同和本品牌酒質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各自調配勾兌出自己與眾不同口味的威士忌酒,也因此各個品牌的混配過程及其內容都被視為是絕對的機密,而混配後的威士忌酒品質的好壞就完全由品酒專家及消費者來判定了。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混配」包含兩種含義即谷類與麥類原酒的混配;不同陳釀年代原酒的勾兌混配。
7.裝瓶(Bottling)
在混配的工藝做完之後,最後剩下來的就是裝瓶了,但是在裝瓶之前先要將混配好的威士忌再過濾一次,將其雜質去除掉,這時即可由自動化的裝瓶機器將威士忌按固定的容量分裝至每一個酒瓶當中,然後再貼上各自廠家的商標後即可裝箱出售。

閱讀全文

與威士忌蒸餾設備工藝流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調濾芯哪裡有個插頭是幹嘛的 瀏覽:317
凈水機上的純水水管為什麼不出水 瀏覽:247
蒸餾實驗冷凝管漏水 瀏覽:147
減壓蒸餾問題與 瀏覽:611
樓蘭換個空調濾芯多少錢 瀏覽:136
區分蒸餾水和氯化鈉 瀏覽:884
飛利浦咖啡機hd8824除垢燈亮了 瀏覽:798
一汽大眾邁騰的機油濾芯在哪裡 瀏覽:346
污水管水泥管材質 瀏覽:808
污水處理toc是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457
不飽和樹脂怎麼加消泡劑 瀏覽:942
氣體過濾器gf 瀏覽:792
飲水機的熱水為什麼出水小 瀏覽:966
覆膜砂酚酫樹脂型號 瀏覽:73
TCL棉濾芯多少錢一個 瀏覽:496
有水垢的水泡茶 瀏覽:576
樹脂貼面美牙視頻 瀏覽:769
帶桶金立凈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856
東莞水處理好做嗎 瀏覽:261
污水處理廠用的是什麼電機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