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喝蒸餾酒會不會胖

喝蒸餾酒會不會胖

發布時間:2023-02-08 19:31:47

1. 洋酒的熱量

酒通常分為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三大類。
蒸餾酒:白酒、其他蒸餾酒
發酵酒:啤酒、葡萄酒、果酒、黃酒
配製酒:露酒(竹葉青、蛇酒、參茸酒等)、調配酒(如雞尾酒)
酒精飲料中除了水和酒精,還含有含量不定的其它化合物,如白酒中可能有微量氨基酸,葡萄酒和啤酒中則可能含有蛋白質、肽類、氨基酸、糖類等。
對於大多數酒精飲料,能量主要取決於酒精含量,酒精度數越高,能量就越高。
蒸餾酒
蒸餾酒的的能量主要來自酒精,每克酒精含有7大卡的能量,顯著高於相同質量糖類和蛋白質的能量值。他們的能量比分別為,脂肪:酒精:蛋白質:碳水化合物=9:7:4:4
蒸餾酒的能量密度通常在230大卡/100毫升以上,高的可以達到400大卡/100毫升,至少是蒸米飯(116大卡/100克)的2倍,至少是饅頭(221大卡/100克)的1倍多。所以蒸餾酒的能量並不低。

發酵酒
發酵酒的能量則來自酒精、碳水化合物及其它成分。1升啤酒的能量為400大卡左右,相當於1個大麵包(120克),或1斤生土豆,或45克植物油(是每天推薦用油量的1.5-1.8倍),或45克奶油。每升黃酒和葡萄酒的能量是啤酒的1.5倍多。

酒精進入人體後會被分解和釋放能量,沒法被身體儲存,也就是說,酒精的能量不能直接被轉換成脂肪,不會直接導致你發胖。
但如果在喝酒的同時食慾大增,吃太多東西就有可能導致肥胖了,當然,也可能是酒精抑制脂肪的代謝或是影響了內分泌等多方面的因素。不管怎麼樣,這不應該成為你酗酒的理由。

薯片、油炸食品、碳酸飲料等等的這些食物或是飲料都會是我們發胖的原因,而上述所說的酒類和薯片。油炸食品等等膨化食品搭配在一起就可能是導致你們發胖的原因,

2. 喝金獎白蘭地會不會發胖

喝白蘭地?你起碼得知道這些事
白蘭地

當提及白蘭地(Brandy),你的腦海中是否會浮現一個這樣的畫面:一位年長的紳士安靜地坐在皮革扶手椅上,一邊抽著煙斗聽著勃拉姆斯(Brahms)音樂,一手拿著白蘭地酒杯輕輕搖晃?這可得歸功於那些年我們追過的美劇英劇。實際上,白蘭地可不是一款簡單的餐後酒,它復雜多了……
白蘭地酒杯
一、什麼是白蘭地?
任何水果果汁經發酵,蒸餾後得到的烈酒都可以被稱為白蘭地。有些白蘭地會用橡木桶進行陳釀,有些則不陳釀。以葡萄為原料的蒸餾酒叫葡萄白蘭地,我們常講的白蘭地一般都是指葡萄白蘭地。以其他水果原料釀成白蘭地應加上水果的名稱,如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但它們的知名度遠不如前者。
還有另外一種叫做果渣白蘭地,又稱瑪克白蘭地(Marc)或格拉巴酒(Grappa)。不同於果汁白蘭地,它是將釀制葡萄酒時過濾掉的果肉、果核、果皮殘渣進行發酵後再度蒸餾而形成的蒸餾酒品。果渣白蘭地在法國許多著名的葡萄酒產地都有生產,其中以勃艮第(Bourgogne)、香檳(Champagne)和阿爾薩斯(Alsace)等產區生產的較為著名。
二、白蘭地的歷史
「白蘭地」一詞源自荷蘭文「Brandewijn」,意為「燒制過的酒」,這源於荷蘭人對白蘭地的巨大貢獻。
白蘭地是最早的蒸餾品,其歷史可以追溯到 12 世紀。白蘭地最初是作為葯物,只有葯劑師和醫生才能釀造。直到 16 世紀,酒廠才被允許蒸餾白蘭地。
法國白蘭地起初發展緩慢,直到荷蘭商人開始介入才得以繁榮發展。當時荷蘭海上艦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荷蘭商人到法國進口白蘭地到國內銷售或轉口到其他國家。為便於長時間的海上運輸,他們把酒貯存在木桶中。但海上運輸成本昂貴,於是聰明的荷蘭人想到一個辦法——把酒進行蒸餾(蒸餾後得到的白蘭地與未蒸餾前的酒的體積比是八比一,極大地節省了運費)。出乎意料的是,蒸餾後得到的酒比原來的酒更為美味可口,這便是白蘭地的由來了。
荷蘭人不滿足於只從法國進口,所以自行在法國投資建廠。一開始他們把酒廠建在盧瓦爾(Loire)和波爾多(Bordeaux),後來找到一塊更好的地方:夏朗特(Charente)。夏朗特省出產的優質葡萄十分適合釀制白蘭地,「白蘭地之王」(即干邑)便在其中孕育而生。
三、白蘭地的種類
白蘭地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一種酒,「沒有白蘭地的餐宴就象沒有太陽的春天」。歐洲人把這句飽含深情的詩句毫不吝嗇地贈給了白蘭地。除了具備像葡萄酒一樣的鑒賞、品嘗價值外,白蘭地還具有幫助胃腸消化、驅寒暖身、化瘀解毒、解熱利尿的功效,是有效的血管擴張劑,是心血管病人的良葯。那麼,我們常見的白蘭地有哪些?
1、干邑
干邑(Cognac)是法國干邑(或稱科涅克,「Cognac」的音譯)地區生產的一種用葡萄釀造,經蒸餾而成的白蘭地,是「白蘭地之王」。絕大部分干邑是由多個不同年份的基酒調和而成的。將各種基酒進行調配是干邑大師特有的藝術,往往決定著一款干邑的口感和個性。有的干邑沿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配方,加上對原料和釀制工藝的嚴格控制,使得收獲年份對於干邑來說並無特殊的意義,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配方、基酒的酒齡和陳釀橡木桶的質量。正是它們維持了干邑的穩定口感。有時候一種白蘭地甚至可能混合上百種基酒,而最短酒齡的基酒則決定了干邑的陳年年份。市場上的干邑基酒陳年時間至少是 2 年,多則 40-50 年甚至上百年。
干邑地區無論是天氣還是土壤,都非常適合良種葡萄的生長。因此,干邑所產的葡萄可以釀製成最佳品質的白蘭地。釀制干邑用的葡萄原料一般選用具有強烈耐病性、成熟期長、酸度較高的白葡萄品種,主要由白玉霓(Ugni Blanc)、白福兒(Folle Blanche)和鴿籠白(Colombard)三個葡萄品種混合其他一些葡萄釀制而成,這三種葡萄的成分要佔到 90% 以上。剛蒸餾出的酒液無色透明,是用於陳釀的橡木桶賦予干邑這份高貴的金黃,隨著時間的流逝,干邑在黑暗酒窖里與空氣和木材的不斷交流接觸中,慢慢沾染上橡木的琥珀顏色,香氣也愈來愈醇厚。
為了確保干邑的品質,法國政府對干邑的等級有著嚴格的規定,該規定是以干邑基酒的最短釀藏年數來設定標准。有關干邑的常見法定標示及分級規定具體如下:
(1)VS(Very Special):最年輕的基酒至少在橡木桶陳中釀 2 年。
(2)VSOP(Very Superior Old Pale):最年輕的基酒至少在橡木桶陳中釀 4 年,但是市場上大部分都是年份更老酒。
(3)拿破崙(Napoléon),特級 XO(Extra Old),特釀 Extra,或 Hors d'age:最年輕的基酒至少在橡木桶中陳釀 6 年,但平均酒齡一般在 20 年或者以上。
干邑品牌人頭馬
2、雅文邑
以雅文邑(Armagnac)及其周邊地區所產葡萄為原料的白蘭地稱為雅文邑。雅文邑同樣由白玉霓、鴿籠白等葡萄釀制而成。與干邑的不同之處在於:雅文邑用的是塔式蒸餾器而不是壺式蒸餾器;大部分雅文邑只蒸餾一次,不用蒸餾兩次,因此雅文邑的風味比干邑更加濃郁。
雅文邑的適飲溫度以正常室溫為宜,與乳酪,咖啡,雪茄,水果蛋糕或巧克力等搭配極佳。可用作開胃酒、佐餐酒和餐後酒。飯後品嘗最佳,可配以咖啡,巧克力及雪茄。
雅文邑主要的等級劃分:
(1)VS (Very Special):最年輕的基酒至少在橡木桶中陳釀 1 年。
(2)VSOP(Very Superior Old Pale):最年輕的基酒至少在橡木桶中陳釀 4 年,但是市場上大部分都是年份更老酒。
(3)拿破崙(Napoléon):最年輕的基酒至少在橡木桶陳中釀 6 年。
(4)特級 XO(Extra Old):最年輕的基酒至少在橡木桶陳中釀 10 年。
(5)年份(Age Indicated):最年輕的基酒的橡木桶陳年年份會標識在酒標上,如「12 年」。
(6)單一年份(Vintages):所有的基酒都是來自同一個年份。
壺式蒸餾器
塔式蒸餾器
3、美國白蘭地
美國白蘭地主要產於加利福尼亞,但不像干邑或雅文邑那樣受法規所限。消費者僅需記住兩點:第一,如果沒有在橡木桶中陳釀至少 2 年,白蘭地酒瓶標簽上必須有「未熟成」(immature)字樣;第二,如果不是以葡萄為原料釀制的白蘭地,必須在酒名錢加上水果名,如蘋果白蘭地,水蜜桃白蘭地,果渣白蘭地等。美國白蘭地沒有蒸餾技術方面的限制,所以蒸餾一次或是兩次都可以。
美國白蘭地關於 VS,VSOP 和 XO 的等級區分沒有具體的酒齡要求,但 VS 一定是最年輕的酒,VSOP 其次,XO 最老。
4、皮斯科白蘭地
皮斯科白蘭地(Pisco)是秘魯流行的一種由葡萄蒸餾釀制而成的烈性酒。它最大特點是 100% 用葡萄汁釀造,不添加任何其他東西,且未用橡木桶進行陳釀。除秘魯外,智利也大量生產這種酒。多年來,秘魯智利兩國就皮斯科酒的國籍問題一直爭論不休。2007 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作出裁決,確認皮斯科酒的國籍權歸秘魯所有。
5、蘋果白蘭地
蘋果白蘭地(Pisco)因其美味順口,風味多樣而在本文佔得一席之地。它的主要產地在法國的北部和英國、美國等世界許多蘋果的生產地。美國生產的蘋果白蘭地酒被稱為「Apple Jack」,需要在橡木桶中陳釀 5 年才能銷售。而世界最為著名的蘋果白蘭地酒是法國諾曼地的卡爾瓦多斯生產的,被稱為「Calvados」。新世界產區的蘋果白蘭地入口有灼熱感,果味濃;而舊世界產區的則口感細膩,層次豐富。
6、生命之水
生命之水(eaux de vie)是以水果為原料釀制的白蘭地,像覆盆子、梨、李子和櫻桃等等。生命之水是未經橡木桶陳釀的,所以顏色澄清。

3. 女生喝了一斤蒸餾酒會怎麼樣

嘔吐。蒸餾酒是一種高濃度酒精女生喝了一斤蒸餾酒會導致身體出現不是,發生嘔吐的現象,這是十分危害身體健康的行為。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高濃度酒精飲料。

4. 一兩56度白酒的熱量是多少卡

一兩56度白酒熱量:351 大卡。

二鍋頭(56%)熱量:338 大卡。

熱量含義: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能量,這些能量是由食物中的產熱營養素提供的。食物中能產生熱量的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和碳水化合物。它們經過氧化產生熱量供身體維持生命、生長發育和運動。熱能供給過多時,多餘的熱量就會變成脂肪貯存起來,時間久了,身體就胖起來了。

熱量的單位:營養學中用「千卡」做熱量的單位。1千卡是1L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熱量。

(4)喝蒸餾酒會不會胖擴展閱讀:

熱量消耗的途徑主要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代謝率,約佔了人體總熱量消耗的65~70%,第二部分是身體活動,約占總熱量消耗的15~30%,第三部分是食物的熱效應,占的比例最少約10%,這三者的比例大致已經固定。

熱量的單位:大卡, 1大卡 = 1000卡

飲食中可以提供熱量的營養素是糖類(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酒精、有機酸等。它們所含的熱量,以每克為單位,分別是:糖類(碳水化合物) 4大卡、脂肪 9大卡、蛋白質 4大卡、酒精7大卡、有機酸2.4大卡。

計算食物或飲食所含的熱量,首先要知道其中熱量營養素的重量,然後利用以下公式計算:

熱量(kcal)=糖類克數×4+蛋白質克數×4+脂肪克數×9+酒精克數×7

成年人消耗的熱量利用在三方面:基礎代謝量、活動量、食物熱效應;成長階段與懷孕階段還需要額外的熱量以供建構組織。

5. 為什麼日本人晚上那麼晚去居酒屋吃炸雞喝啤酒,但街上卻鮮有胖子

剛去日本留學那會,我也覺得奇怪,後來明白了。我原以為倆日本人在居酒屋是咱們那種吃法:羊肉串來10個,雞胗10個、肉筋10個……再來數串素菜,啤酒喝到醉醺醺。


服務員勢必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你,追問:「確かですか(確定嗎)?」店內有的日本人也會給你行「注目禮」。吃完結帳,服務員的眼神有點驚悚,有點復雜了,像看到餓死鬼一樣目送你離開。

實際上,日本人不是這樣點的,一般 是每人點一兩串,一人一瓶啤酒,玻璃杯還很袖珍 ,就這樣了!

舉個例子,兩大老爺們,在居酒屋吃「燒鳥」(當地的叫法),就點了 雞肉串2本,雞皮串2本,一盤枝豆,也就是毛豆 ,小小的一盤(沒啥味道), 一份冷奴 (拌豆腐),然後 一合清酒( 才180ml),沒別的了, 能吃一晚上 !我是真佩服,這點給我吃不用半年小時就解決了。


甚者,不止一次遇到倆白領就點了一盤共四串肉,外加四個小菜(份量是真少,吃兩口完事),4杯生啤,兩人愣是坐了兩三小時!

在他們看來, 居酒屋就是喝酒的地方 ,談天說地、八卦閑聊才是主角, 吃串只是陪襯,或者說是象徵性而已。

所以,就這點吃喝,恐怕還沒走出店已經消化了,何談會長胖。


要吃飽得去拉麵店,或者吉野家等。當然居酒屋也能吃飽,點個締あ套餐(日語的意思是結束),裡面有茶泡飯,飯團子之類的,這些能填飽肚子。

然而,很少有客人這么點,店家一般也不推薦。我留學那會曾在居酒屋兼職過, 老闆說如果有客人吃飽了,將是我們店的恥辱!

因為日本人一個晚上最多能去3家居酒屋,很常見的一種社交行為。若是在第一家就吃飽了,接下來的兩家怎麼去?

至於店家為什麼要考慮?其實也很簡單,這是 日本居酒屋默認的潛規則, 比如客人本來計劃吃3家,可是在第一家就吃飽了,客人就會生氣,下次不來了。


在日本的學校食堂,有許多留學生都抱怨吃不飽,雖說價格比外面實惠,可是量是真少(其實外面也差不多)。日本餐具普遍是小巧精緻,裝的食物也就少,比如一碗烏冬面,沒幾口就完了。


比如肉蓋飯看著多,實際只有半碗米飯,加上面一圈肉,外加一小碟菜,一碗湯,一個蛋。


上班族的工作餐可選擇的多,但大部分人的飯量小。我剛開始那會,經常是點一些套餐,比如最經典的炒飯+餃子+拉麵組合。而身邊的 日本人普遍是單點,比如炸豬排之類的,加小菜和半碗米飯。


主食+主食類套餐和拉麵類相對量多,也好吃,但是容易膩,後來就改成了點三文魚套餐,豆腐套餐、茶泡飯等比較清淡的 美食 。

1、環境氛圍的影響。

我有一次去麥當勞吃飯,點了一份套餐,裡面是漢堡+中薯條+一杯小可樂,這哪夠我吃啊!於是再點一個雞肉卷,和一對雞翅。

店員明顯愣了一下問:「都在這吃嗎?」

「是的!」

後來端著食物往前走,環視了一周,發現店裡就我一人滿滿的一盤子,坐下來發現對面的情侶就點一份套餐。這就有些尷尬了,我把那單點的食物封好裝包里,回家吃……

所以,在這種環境氛圍下,為了避免周圍人難以掩飾的驚訝,自然就會逐漸少吃一些。


2、女性則是為減肥。

日本的女性普遍減肥意識強,注重體型,這不是我憑空捏造的,你可以看看近幾十年來,日本女性體格(BMI,脂肪)變化,一眼就能看出一路下跌了。尤其是20~29歲的人群,減少的幅度最明顯,因為踏入 社會 了,也到了戀愛結婚的階段。




3、養成的飲食習慣。

島內物產不豐富,日本在古代的日子並不好過。比如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大部分人一頓飯只能吃一碗米飯,加一些咸魚和醬湯。

而日本當時對農民的抽稅是40%,農民吃得更樸素,就算是在德川幕府時期,日本老百姓才能一日吃個兩餐。所以養成了簡朴的飲食習慣,現在日本這種飲食精緻是在工業化後才開始出現的。

日本街上少見胖子,除了以上的原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1、烹調用油少。

日本家庭的食譜里,最常見的烹法是蒸、煮、燉、生吃,這類給的油必然少。而且在超市的油也很微妙,普通都是迷你型,你能見到一排排只有在1.5升,或者2.5升的油。

或許有的人不同意此說法,想說日本不是有很多油炸食品,比如天婦羅之類的,難道不油膩?

確實是有,但這不是每天都吃,好比我們的油條油餅很常見,也沒頓頓吃。

其次是份量少,一份天婦羅才3隻蝦,外面還裹著麵粉。而炸豬排、可樂餅,單人餐裡面就一塊,並不大塊。而炸雞呢,一盤裡面有一半是捲心菜絲。


2、合理的飲食結構。

指的是便當 講究葷素搭配,注重食材本身的味道,放的調味品較少,整體上清淡卻豐富,在超市裡到處這類便當。



而且在便利店、商場等也有 健康 食品, 所有食物都有標了營養表和卡路里,方便計算攝入量, 什麼蔬菜沙拉、0卡雞胸肉、魚肉,0脂肪飲料、0糖0嘌呤的啤酒之類的。隨處可見的自動販賣機,也有賣零糖零卡的咖啡和茶。


3、注重 體育 運動。

這真是從小抓起的,小朋友在小學時期,就參與了各種 體育 活動,比如踢足球,打籃球、打棒球之類的。

工作後也不休著,單位會組織各種各樣的俱樂部,雖然表面是非必須加入,但是 經常不參加,會顯得不合群。

退休後,部分老人也會選擇休閑一些的活動。

所以,在日本健身設施和鍛煉意識普及得較好,自然胖子就比較少了。

4:強制 健康 檢查: 日本的法律強制單位必須每年出錢給員工 健康 檢查,然後醫生給出建議,有個同事,體重超出標准10斤,就被日本醫生嚴厲喊起減肥了!


為什麼要強制 健康 檢查呢?

我認為可以減少勞動力減少(猝死之類的),再者,日本有很多六十歲的人還在工作,所以每年檢測能讓這個歲數的人依然有勞動能力,等於給 社會 帶來額外收益。

我在日本工作了六年多,和日本人打交道十多年。確實如題主說的那樣,日本人晚上下班後特別喜歡喝酒,很多人周一至周五都是在外面喝酒。這里的原因一是大部分日本人確實喜歡喝酒,有些女同事雖然不像男同事那樣每天晚上在外面喝酒,但是回到家睡覺前也會自己喝一點,所以日本到處都是賣酒的店。二是很多的日本人以此作為社交的一個方式,如果周一到周五晚上回家吃飯會被老婆看不起。日本人晚上喝酒有時候要換兩次或三次地方喝,被稱之為「二次會」、「三次會」,所以會搞的很晚。說句實在話,盡管日本人喝的酒度數不高,但日本人的酒量大部分人都是比較大的,主要是他們擅長摻酒,一晚上要喝好幾種酒,日本居酒屋(就是小酒館)的酒都是可以按杯買的,日本人喝酒的習慣,開始都是統一一杯啤酒,一杯啤酒以後,大家就可以隨意自己點。但是日本人確確實實身材比較苗條,大部分人都不是很胖。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更是瘦的讓人感到有點可憐,典型的瘦骨嶙峋。但他們絕大多數人的身體都非常 健康 ,普遍長壽,基本上像三高之類的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不如中國高,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吃上,日本人吃的特別少,其實日本料理裡面也有很多是肥肉包括有肥腸火鍋,特別的肥,日本的面條裡面加的大塊肉也基本上是半瘦半肥的多。但是他們吃的量都特別少,國內的一份菜在日本毫不誇張的說可以分成十份。在居酒屋兩厘米長的大蔥段,三段串成一串然後烤一下,兩串就是一個菜。剛到日本的時候,真是諸多不習慣,很多日本朋友邀請晚上一塊兒喝酒。他們點的菜實在是不敢恭維,不敢動筷子,按照在國內吃菜的習慣一筷子下去一份菜基本就沒有了 。曾經國內的領導去日本出差,日本人請他吃最高端的懷石料理,結果一隻大蝦竟然做了兩個菜,一個油炸蝦頭,一個蝦仁湯。喝慣了中國菜酒的領導,吃完了日本的料理以後肚子還沒感覺,馬上又讓我們帶他去了中餐館,也來了個「二次會」。



日本的菜的價格是比較貴的,所以日本人不會點很多的菜,他們喝酒的錢都是老婆給的,都要計劃著花,基本上晚上就是一直在喝酒,很少吃菜。其實日本人吃的少也不是不喜歡吃,主要還是因為價格太貴。因為很多日本人到中國來請他們吃中國菜的時候,他們也會吃很多,而且一個勁的說好吃,連他們在日本國內根本不吃的雞爪子、鴨爪子都贊口不絕。

很多日本人不僅僅晚餐吃的少,早餐也吃的也不多。有一位30多歲的日本同事,他竟然經常早餐就吃一個果凍。剛到日本的時候,做為經常大吃大喝的北方人真的是很不習慣,每天下午五點鍾就飢腸轆轆,需要偷偷在辦公室加點餐。當然,半年以後也就習慣了。有一個國內的同事經常來往與中日之間,每次到日本一個月就會瘦下來,回國則半個月就會胖起來。



除了日本人吃的少以外,日本的食用油也是特別的清淡,日本的調和油基本上比礦泉水只濃一點點,看著就像飲料,裡面的很多粘稠物資都已經過濾掉了,油煙機非常好清洗,當然吃到人的肚子里也就不會增加肚子里的油水了。

日本人吃飯菜的量非常少,但是他們每次吃飯的品種卻非常多,即便是一個便當裡面也會有很多種的肉和菜,而且日本的食材都超級的新鮮,這一點國內有差距。所以他們攝入的營養是比較全面的,這也是他們身體 健康 的一個原因。



日本酒裡面所含的熱量也相對更少,日本人喝酒以清酒、燒酒為主,還有紅酒以及其他的勾兌酒。大家知道日本的清酒度數很低,只有十幾度,燒酒大概30到40度,但日本人的喝法是要加入大量的冰塊或者是溫水,一杯燒酒裡面要加水或冰9/10,所以他們從酒裡面攝取的熱量也非常少,憑什麼能胖呢?

其實就大部分日本人來說,他們的運動和鍛煉時間並不多,基本上周一到周五很多人都不會進行 體育 鍛煉,而只在周末鍛煉。所以日本人不胖的原因主要還是吃的少,這對於國內的一些體重超重的人是一種啟發:長期持續不斷的節食並注意膳食結構確實有利於體重的降低。




因為油是正經的油,酒是正經的酒。在家裡吃的熱量少。

你以為

倆日本人在居酒屋是濟南燒烤那種吃法:

吃完了數扦子,一數200多串。喝了8瓶酒

實際上:

兩個大老爺們。

拿著一杯扎啤,600日元的那種。

免費送4個小菜,盤子加起來比手掌大一點那種。(更新:很多朋友指出小菜是收費的,在此註明一下)

然後一人四個串,雞心一串、雞肉蔥一串、香菇一串、培根一串。

人家兩位抱著啤酒吹牛逼+談論女人+談論八卦,就這點東西能吃3小時。

說實話真胖不起來,說話消耗掉的熱量都補不上。

因為日本人總得來說飯量並不大,其飲食習慣基本已經養成了 健康 均衡,很少會暴食暴飲。

如果你經常看日劇的話,你還會發現,很多日本上班族或者學生,中午就買個麵包或者三明治,加一盒牛奶就當做中餐了。即便中午是帶著便當,而裡面的主食米飯的大小充其量也就是飯團子大小。

日本料理不講究重油重鹽,比較強調食材的原味,清淡為主,加上主食攝入少,自然很難胖起來!

日本年輕上班族壓力大!

居酒屋更多的只是喝酒,是日本人下班後聯絡感情,釋放壓力的地方,而並非是去填飽肚子。所以一般居酒屋不會提供米飯等主食,而炸雞只是下酒菜,且分量很少,你點一份,估計都還沒我們這邊肯德基原味雞一份大。而且真實情況是,日本人一般不愛吃炸雞。他們最喜歡的是烤雞肉串,關東煮這類小吃,這些才是居酒屋的常備下酒菜。

東西太貴,所以日本人居酒屋喝酒時,實際吃進去的東西很少,能胖起來嗎?我的一個日本客戶開到中國,我請客他隨便吃,一次就吃了十個鮑魚,不到一個月體重漲了十幾斤。為什麼?不花自己的錢 !

我去居酒屋體驗過,十幾平方的小屋,一個年過四十的半老徐娘,幾個失意的上班族,下班後無處可去(早早回家說明自己沒本事在外面混,沒面子),又沒多少零花錢(都上交媳婦),只能到居酒屋混時間。

酒是一定要點的,只有一杯,小菜也有那麼兩三碟,包子大小,不能一口吃掉,只能用筷子點著吃,就這樣能混兩三個小時。



怎麼說呢,孔乙己知道吧,吃的差不多,你覺得老孔能吃胖嗎?

因為日本人和我們的生活習慣大不一樣,其實也並沒有什麼不好理解的,也並不是出於什麼所謂的 健康 飲食。

現如今,日本國內內卷非常嚴重,職場人工作具有較大的壓力,時常需要加班到較晚,因此許多人習慣性在下班後去居酒屋坐一坐、休息一下。

一、年輕人

日本怎麼說呢,職場中「前輩」擁有更多的權力,在其職場文化中,下級對上級需要絕對的服從。

因此現如今許多日本的年輕人,開始「喪事大志」,不願意去公司長期工作,而是進行間歇性的短期工作。

比如在便利店打幾天工,然後在家裡玩幾天,畢竟對許多日本年輕人來說,面臨階級的固化,與其努力奮斗結果一無所獲。

不如選擇直接不去奮斗,每天得過且過,不斷地存錢,甚至於失去了結婚的慾望,從年輕時便開始考慮老去後的生活。

他們不敢花錢、不願上班、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二、壓力

但並非所有的日本人均是如此,許多年輕人、中年人仍在職場之中奮斗,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壓力。

每天需要面臨上級的指責與抱怨,同時需要卑躬屈膝的討好上級,不管對哪個國家的人來說,都不是一件輕松、簡單的事情。

那麼如何消減這種壓力?正所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那當然是下班後去小飲幾杯,去去一天的疲憊。

而他們在居酒屋吃飯的形式與我們有所不同,我們通常是叫三五好友,點上一大桌子菜,邊吃邊喝,卡路里爆棚。

而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消減壓力,通常是點上一杯酒,然後來幾串燒烤、或是關東煮,隨便吃一吃。

因此對體型影響並不是太大。

三、最後

實際上,生活的壓力,不僅導致了他們精神上的消極,這種低卡的攝入方式,也使他們身體出現了消瘦的症狀。

因此我並不認為這是源自於特意控制的體型,我認為這顯然是一種壓力過大導致的消瘦,可能那些大街上看起來很帥的「型男」。

背後有著我們不知道的痛苦。

雖然我們對日本這個國家有著別樣的情緒和看待方式,但是有一些事實還是得承認的,日本確實是一個有點「神奇」的國家。比如在垃圾分類、勤儉節約、人均壽命等等方面,日本放眼全世界都算是最好的國家之一。

而去過日本的朋友可能確實會有這樣的發現:好像比較少在日本的街上看到那種大腹便便的胖子,這跟同樣經濟比較發達的一些歐美國家完全不同。所以這次我們就來解決一下這個疑問, 為什麼日本人晚上那麼晚去居酒屋吃炸雞喝啤酒,但街上卻鮮有胖子?到底讓他們「吃不胖」的秘密是什麼呢?

首先照例是要問「為什麼」,得先確認「是不是」,日本是不是真的鮮有胖子?

以往我們解答問題的時候,可能在這個確認「是不是」的環節里就已經有定論了,就比如「為什麼菠菜不能和豆腐一起吃」這種問題,明顯問題本身就不是事實,所以也不成立為一個問題。但是這次關於「為什麼日本鮮有胖子」的描述就不一樣了,這確實是一個事實。

所以確實題目的疑問部分是成立的,日本確實鮮有胖子。再加上日本的 美食 文化也是世界著名的,各種居酒屋也的確十分常見,所以本次的題目可以確認是成立的。那麼下面我們就進入解答的環節,到底哪些因素導致日本人鮮有胖子呢?

【一】合理的膳食結構

飲食結構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體型和 健康 ,雖然日本有不少居酒屋,但事實上真的去吃炸雞喝啤酒的並不多,日本人日常的飲食習慣是他們長壽和極少肥胖的關鍵因素之一。

1、魚蝦等海產為主

日本是一個海島國家,雖然禽畜類的飼養比較有限的,但是現階段而言,大海就是無盡的食物寶庫。所以日本人的飲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魚貝蝦蟹等優質食物,以高蛋白低脂肪為主,這本就不容易變胖。

除此之外日本的農業也非常發達,飲食的均衡不成問題,雖然國土面積比我們小很多,但是其農業也能排進世界前十,大約在第七名左右吧。而且日本的專注、高效、管理細致在農業上被展現的比較徹底,本地的農產品非常優質,以至於很多日本的本地食材反倒都比進口的還要更加昂貴。

2、進食種類多樣化

雖然我國地大物博,食材種類紛繁多樣,但是在短時間內進食總類的多樣性上,還是日本更豐富一些。我們的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建議是每天吃12種食材以上,每周至少吃25種食材以上,而日本在1985發布的《為了 健康 的飲食生活指南》中就有相關的提倡,建議民眾每天要吃30種食材,這個差距還是存在的。

而且這個「每天30種食材」的說法在日本傳播很廣、影響很深,很多主持一家生活的家庭主婦都以此為准則來安排全家一天的飲食內容,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日本的餐食都是小小的一份,因為這樣可以吃更多的種類。

更加多種、豐富的食材攝入不僅有助於營養補充和身體 健康 ,而且也肯定比相對單一的或者高脂高碳水的飲食更不容易胖。

3、居酒屋飲食跟擼串、大排檔不太一樣

居酒屋的存在意義跟我們擼串的燒烤攤、大排檔其實是一模一樣的,但進食方式就不太一樣了。

日本的居酒屋會有一些串燒、小菜之類的佐酒用,但是跟我們那種「烤肉筋10串、小龍蝦2斤、大腰子來倆」的方式不同,他們無論是點單的數量還是菜餚的分量都很小。比如一般的「燒鳥」就是以雞的各部位為原料的燒烤,三兩串燒鳥搭配跟素食小菜,最後再來一瓶啤酒或者少許燒酒,這就夠了。

而且日本居酒屋的顧客基本都是男性的上班族為主,這也是他們下班之後集中 娛樂 、應酬、交流的場合。所以有時候一晚上去三兩家不同的居酒屋也不奇怪,自然不可能就在某一家吃太多太飽,畢竟交流互動、釋放情緒的過程才是重點,吃喝反倒沒那麼重要了。

【二】值得借鑒的飲食文化

日本雖然跟我們的同屬亞洲國家,而且也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尤其是唐代時期的各種文化,但在現代一些飲食文化的細節上還是有不小差別的。

1、推崇「八分飽」

相信不少初次接觸日本飲食的人總會產生一種感嘆,那就是「一份就這么點兒,這什麼時候吃飽了啊?」,日本的很多飲食不僅碗碟超級小,裡面的食物也很少,前文我們提到過,這么做主要是可以一餐進食更多種類的食物。

但是日本人不僅每份的餐食少,他們就連進食的量也相對比較克制,更推崇吃到「八分飽」。這不僅是口頭說說而已,他們甚至有以「八分飽(腹八分目)」為主題的專門店,有些地方還有「腹八分目に醫者いらず」的諺語,大致意思就類似於「飯飽八分,不找醫生」。

有著這樣「吃八分飽最好」的意識和習慣,自然就不會容易胖了,根據往年的一些統計顯示,在日本因為飲食而導致肥胖的概率大約也就1.5%左右。

2、推崇「吃原味」

日本菜給人最淺顯的印象有兩個,其一是普遍的分量比較少,其二就是很多菜都好像沒咋烹飪、沒咋調味似的。

確實日本菜比較少出現過重調味或者過重烹飪的菜餚,越是比較高端的日本菜系越是如此。比如高檔食材的壽司、刺身等等,還最近些年比較火的懷石料理,就是一種非常精緻且精簡的高端菜系,其中雖然也有炸物,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克制。

而大家比較熟悉的天婦羅雖然是純粹的油炸食物,但是日本的做法也稍有不同。講究的是麵糊一定要非常薄,剛剛好能夠鎖住食物的滋味、水分,但不能厚、更不能油膩,高手製作出來的天婦羅放在紙上也不會留下明顯的油痕。

一般來講越接近原物料、加工程度越低的食物,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就對身體負擔最小,相對的越有利於 健康 。

3、推崇「新鮮至上」

日本 美食 的國際聲望雖然不小,但它幾乎沒有怎麼發展出臘肉、火腿、泡菜之類的高鹽腌漬食物,日本人更加推崇新鮮的食材。

其實這主要也因為它是一個海島國家,氣候條件相對單一,最初的人口也較少,所以從各個角度來說也缺少發展腌漬 美食 文化的必要條件。而新鮮食材就比高鹽食物更不容易導致肥胖,而且長期食用高鹽食物也是高血壓的一個主要誘因。

日本人的長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們更傾向於吃新鮮的食材,曾有報告說如果一個日本人長期移居到別的國家、完全改變自己的飲食,他的壽命預期將會明顯的、較大幅度的降低。

【三】 健康 意識比較強

在經濟發達的同時,日本人的平均運動量其實也是還不錯的,雖然他們可以排進「最不愛運動國家」的前五名里,但是他們很愛騎自行車。日本的自行車保有量一度位居亞洲第一、世界前三,很多人都是能騎車就不坐車,當然這也是因為日本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國家之一,自行車的穿行比較方便。而且地窄人密的情況導致其城市的社區配套建設非常完善,騎個自行車5到10分鍾幾乎就可以到達超市、便利店、學校、 美食 街等等日常生活需要的場所。

所以雖然日本人不那麼愛運動,但是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算是有了不少的運動量,畢竟就算是擠地鐵的時候努力保持平衡也是一種熱量消耗嘛,綜合考量下來也就沒那麼容易發胖。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

雖然日本居酒屋裡也會有吃炸雞喝啤酒的人,但是他們確實肥胖率非常低,這個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些想要做好身材管理的朋友可以借鑒一下。比如:每餐吃八分飽,吃更多種類的新鮮食物,最好以魚蝦為主;還有平時稍微多一些運動量,經常的騎騎車、散散步、遛遛狗之類的。

只要平時的飲食更加 健康 ,運動量也稍微多一些、減少長時間靜坐不動,那麼就算偶爾宵夜、擼串,或者是居酒屋跟朋友小聚,也沒有那麼容易發胖。

日本人在吃這件事上從不虧待自己,他們也不是因為窮而吃不起。日本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起一直是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和進口國,所以日本人並不窮,那竟然條件那麼好,為什麼日本街上少有胖子呢?我會從三個方面解答。

這里說一下,其實日本人不愛吃炸雞,日本人去酒屋喝酒也不會選擇啤酒和炸雞。

日本人到酒屋喝酒有一個習慣,開頭先來一小杯鮮啤潤潤喉,然後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清酒。

清酒是日本人去酒屋時必喝的一種酒 ,日本清酒跟我們國家的白酒不一樣,日本清酒主要是釀造酒,用大米、酒麴和水發酵出來的一種酒,度數不高,在15度左右,口感清淡不烈喉。而我們國家的白酒主要是蒸餾酒,度數偏高。

清酒口感淡雅不烈喉,所以在下酒菜的搭配上,日本人不會選擇熱量高、口味重的主食,一般日本人最喜歡清酒搭配海鮮刺身、壽司、花生米、黃瓜條這類清淡口感的食物。

像炸雞、烤串之後的高熱量食物,日本人都很少吃用,因為這會破壞清酒的口感, 再者,吃烤串這種香鹹味的東西費酒,要知道日本酒館的食物都挺貴的,所以他們去酒館喝酒大多都是聊天慢談,一小碟花生米可以喝上三小時。

為什麼日本街上鮮有胖子?

前面我們說了,日本人在酒館喝酒基本上都是清淡飲食為主,不想我們擼串踩箱喝啤酒那樣豪放, 他們注重 養生 ,在酒屋喝酒主要是藉助氛圍聊天,不為喝酒吃肉而來。

他們平常吃的壽司和海鮮刺身都是蘸醬油或者芥末吃,不會經過煎炒烹炸,所以攝入的油量和食鹽都很少,海鮮和壽司回訪含量也都很少,基本都是蛋白質,所以這也就是日本人長胖的原因。

那為什麼日本人不喜歡吃炸雞呢?

前面我們也說了,日本人主要以清淡飲食為主,因為習慣是一種很難更改的,去過日本的朋友都知道,炸雞在日本並不盛行,很少日本人回去選擇吃炸雞,比起炸雞,日本人更喜歡吃煎海昌魚,海昌魚蛋白質高,不易發胖。

試想一下,經常以清淡飲食為主的人,會去喝啤酒配炸雞嗎?顯然不會。

當然日本也會吃炸雞,一般是壓力過大的職場人士,會用啤酒配炸雞的方式解壓,這種情況一般很少,因為職場人更懂得維持自己的身材,所以他們會吃炸雞,但是少吃。

日本街上少見胖子還跟一個情況有關。

日本的消費貴,碟子大菜量少的情況相信大家也見到過,日本的餐飲大都是這種情況:價格貴、份量少。

如果你跟朋友五個人去日本吃海鮮刺身,消費3000元不一定全都吃得飽。

飲食消費貴,日本人在用餐的時候自然會克制,久而久之食量就會減小,這也是日本人不胖的原因。

結語:

最後我認為,日本街上少見胖子的原因跟日本的飲食習慣有關,具體可分為三條:一是日本人平常大都清淡飲食、注重 養生 ;二是日本人主要以海鮮作為主食,不喜歡油炸熱量高的食品;三是日本消費貴,菜品份量少,人的飯量也跟著小。

6. 喝酒真能長胖嗎

不可以的啤酒只是能讓人肚子喝大喝啤酒會長胖其實是一種誤解。當然酒精也含有卡路里,只是酒精含的卡路里很難被身體吸收。所以即使每天都喝也不會長胖。造成肥胖的不是攝取的啤酒的卡路里,而是喝啤酒時吃的下酒菜的熱量。因為喝啤酒時總會想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質的下酒菜。\x0d\x0a\x0d\x0a確實如此,啤酒很配炸雞塊、煎餃、烤肉等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據森田老師所說啤酒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增進食慾。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最後都要吃碗拉麵,攝取的卡路里可謂相當大。\x0d\x0a\x0d\x0a一瓶啤酒(633ml)含熱量246卡路里,人體能積累89卡路里。一杯日本清酒198卡路里中人體能積累42卡路里。燒酒,威士忌等蒸餾酒在人體內的累積量幾乎為零。\x0d\x0a\x0d\x0aS

7. 喝白酒 洋酒會胖嗎

你們沒有事情胡扯
什麼東西

中國白酒
的十大
香型
中,只有
米香型
(桂林
三花酒
)和特型酒(四特就等)
白酒
中還有微量的
糖分
,這與他的
釀造工藝
有關,其他
蒸餾酒
都不含糖,至少目前儀器分析沒有檢測到。至於其他的
酒水

啤酒

紅酒
都還有糖粉。其中紅酒根據
含糖量
又分為紅酒,干紅等。
國外的蒸餾酒也
基本上
不含糖如
白蘭地

金酒
。但日本的
清酒
含有少量的糖粉。
總體上說,酒水中含糖量是很低的。發胖是不可能的。
還有樓上
苦咖啡
的回答有錯誤,蒸餾酒也屬於發酵酒范疇。

閱讀全文

與喝蒸餾酒會不會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