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為什麼能夠使用水蒸氣蒸餾提取八角揮發油
使用水蒸氣蒸餾提取八角揮發油是因為八角揮發油中含有許多揮發性成分,這些成分在一定溫度下會轉化為氣體。在水蒸氣蒸餾過程中,八角揮發油中的揮發性成分會在加熱過程中蒸發並與水蒸氣混合,然後冷卻過程中揮發性成分會從水蒸氣中析出並迴流到收集容器中,這就是水蒸氣蒸餾的原理。
水蒸氣蒸餾提取八角揮發油的優點是,由於水蒸氣的溫度比較低,所以可以避免高溫對揮發油中的芳香成分造成的破壞,從而獲得高品質的八角揮發油。此外,水蒸氣蒸餾還可以用於提取其他揮發性成分,例如植物油、香料和葯物中的揮發性成分。
⑵ 八角葉煉油怎麼判斷沒有了
煉完有的狀態就是不新鮮了,所以還是很好判斷的。
八角油主要由八角樹的果實和枝葉經水蒸氣蒸餾製得的含茴香腦的精油。
將新鮮的八角枝葉或乾果剪碎後,用分凝器、冷凝器、油水分離器合理組合快速分離制備八角茴香油,此法可使油水自動快速分離,操作簡便,提油時間短、得油率高,油質量高。
⑶ 八角茴香油的提取方法
八角茴香油的提取方法有如下幾種。
(1)水蒸氣蒸餾法
將2009八角茴香原料置於精油蒸餾儀中版,加權水蒸餾5h,用水蒸氣將油蒸出,通過冷凝、油水分離得到八角茴香精油,得率7.5%。
(2)超臨界CO2萃取法
准確稱取250g八角茴香原料,裝入萃取罐中,通入CO2,在壓力16MPa、溫度35℃、反應時間2h及CO2流量30L/h條件下,對八角茴香進行連續萃取,萃取物進入分離罐進行分離,CO2氣化後循環使萃取物從分離罐底部放出,得率10.5% 。
⑷ 什麼是八角油
一種由八角樹的果實和枝葉經水蒸氣蒸餾製得的含茴香腦的精油。商品名茴香油、茴油、大茴香油。呈灰白色或淡黃色,具有強烈茴香腦香氣和甘甜味。是中國特產。
分布
八角樹原產於中國廣西西部天然林雜木叢中,結果少,品質差。1940年前後開始人工栽培。廣西的德保、上思、龍津、百色、蒼梧等地已成為八角油的主產區,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80%。廣東、貴州、雲南等省也有生產。1985年產量達500噸,出口約300噸。
性質
八角油主要含茴香腦,占油總量的80%以上。尚含少量的d-和β-蒎烯、△3-蒈烯、α-和β-水芹烯、對異丙基甲苯、桉葉油素、1-檸檬烯、異松油烯、1,8-萜二醇、莰烯、月桂烯、對丙烯基苯甲醚、甲基-4-異丙基苯、α-松油醇、1-芳樟醇、松油烯-1-醇-4、苯二酚的單甲醚和單乙醚、黃樟油素、大茴香酮、棕櫚酸、剔各酸、苯甲酸、金合歡花醇、橙花叔醇、α-264烯、順式和反式香檸檬烯、β-石竹烯、β-紅沒葯烯、艾卓腦等。
八角油略具粘性,優質品為灰白色,淡黃色次之,帶紅色為不純品。在20℃以上時為流動液體,溫度下降會凝固。特級八角油的凝固點為18℃,含茴香腦高於90%;優等品凝固點為17℃;優良級為16℃;普通級為15℃,含茴香腦量≥80%。八角油存放時間過長,茴香腦含量下降,丙烯基苯甲醚含量上升,油的品質變劣。
加工
八角果每年採收兩次,第一次在當年8~9月間,是主採收期,果實肥大且硬,呈紅色,稱大造果或大紅果,產量高;第二次采果於翌年2~3月間,稱四季果,果瘦小而質軟,產量低。每株每年兩次可產果50~100千克。果實採收後需曬干或烤乾,曬乾果的顏色較烤乾果的鮮艷美觀,每100千克鮮果可得乾果25~30千克。加工時採用水蒸氣蒸油。蒸餾前應將果實粉碎。蒸油時間約30~40小時,出油率約5%,高可達10%以上。所得的油稱粗油,需再復蒸,復蒸的精油得率不低於86%。八角油宜裝在玻璃或白鐵皮製的容器內,存放在溫度5~25℃、相對濕度不超過70%的避光處,加入0.01%丁基羥基甲苯可使油質更穩定。
國際和中國葯典對八角油質量的要求如表。
用途
八角油可用作食品、糖果、酒類、牙膏、牙粉、肥皂、化妝品等的加香劑和合成雌性激素己烷雌酚的原料。氧化八角油能製取大茴香醛,進一步加工成新型香料大茴香腈。
⑸ 八角茴香油屬於什麼
調味料。
八角茴香亦稱大茴香、大料,木蘭科八角屬,常綠喬木。主產於中國的廣西、廣東、貴州、雲南等省和越南,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在積極引種。水蒸氣蒸餾八角茴香果實,得八角茴香油;蒸餾成熟乾果實,得油率為8%~12%;鮮果實得油率為2%~3%。
茴香腦、黃樟油素、桉葉油素、茴香醛、茴香酮、苯甲酸、棕櫚酸、松油醇、金合歡醇、蒎烯、水芹烯、檸檬烯、石竹烯、紅沒葯烯、金合歡烯等。
主要用於單離茴香腦,用來合成大茴香醛、茴香醇、大茴香酸及其酯類;也用來調配酒用、煙用、食用香精。
建議用量:在最終加香食品中濃度約為1~230mg/kg
⑹ 八角的鑒別方法
真八角(八角茴香):常由八枚骨突果集成聚合果。呈淺棕色或紅棕色。果皮肥厚,單瓣果實前端鈍或鈍尖。香氣濃郁,味辛,甜。
地楓皮:骨突果10-13枚組成聚合果。呈紅色或紅棕色。果皮薄,單瓣果前端長而漸尖,並向內彎曲成倒鉤狀。香氣微弱而呈松脂味。滋味淡,有麻舌感。
紅茴香:骨突果7-8枚組成聚合果。瘦小,呈紅棕色或紅褐色。單瓣果實前端漸尖而向上彎曲。氣味弱而特殊,味道酸而略甜。
大八角:骨突果10-14枚組成聚合果。呈灰棕色或灰褐色。果實皮薄,單瓣果實的前端長而漸尖,略彎曲。氣味弱而特殊,滋味淡,有麻舌感。
野八角:由10-14個果組成。單一果呈不規則廣錐形,長1.6-2厘米,寬0.4-0.6厘米,先端長漸尖,略彎曲。果皮較薄,果梗長約1.5-2厘米,味淡,久嘗有麻辣感。短柱八角:由10-13個果組成,單一果呈小艇形,長1.8-2.3厘米,寬1.5-1.8厘米,先端急尖,頂端不彎曲,果皮略厚,臭微,味微苦,辣,麻舌。常見的做偽手法是將果掰開,使不易辨認。再則是將八角茴香和偽品摻在一起,真假相混。 取待檢八角樣品粉末5克置蒸餾瓶內,加水150毫升,進行水蒸氣蒸餾,收集餾液50毫升(八角蒸餾液呈乳白色)。向餾液中加入等量乙醚,提取,分取乙醚層。再向乙醚層中加0.1摩爾幾氫氧化鈉溶液30-50毫升,振搖,棄去鹼性水溶液,如此反復進行三次。
在水浴上將乙醚揮發干凈,用2-3毫升乙醚溶解殘渣。然後將其逐滴加入內裝間苯三酚磷酸溶液(1-2毫克間苯三酚溶於3毫升磷酸中製成),邊滴加邊振搖並觀察其顏色反應。
經上述操作後,真八角由五色變成黃色,又變成粉紅色,溶液呈混濁,假八角由無色變成黃色後,並不能再變為粉紅色,溶液仍呈透明狀態。
⑺ 八角的實驗結論和分析怎麼寫
首先我們以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和定性定量來進行分析,八角茴香是來自八角科植物中八角茴香成熟的果實。
八角茴香中主要含有揮發油,反式茴香腦是主要成分,其次就是茴香醛,還含有少量的桉數腦。在揮發油中有揮發性,可以隨著水蒸氣餾出,但是難溶於水,比較容易溶在有機溶劑中,能利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在提取完畢以後,需要等待油和水分離以後,再將油放出,計算出揮發油的含量公式要記錄下來。總結
1
/1
1.主要含有揮發油,反式茴香腦是主要成分。
2.利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
3.要等油和水分離開,再將油放出。
⑻ 你們蒸油了後的八角怎麼處理的
蒸油了後的八角一般沒有什麼價值了,就直接進垃圾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