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蒸餾時加熱的快慢,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加熱過快首先可能引起暴沸,另外由於待加熱試劑中會有的一些雜質沸點不均,加熱過快會使得蒸餾更易代入未分離的雜質,影響純度
Ⅱ 在蒸餾過程中,為什麼要控制蒸餾速度為每秒1-2滴
我們知道,在蒸餾的時候,是利用溫度氣化被分離的物質,達到分離的目的.一般講餾分的滴液是每秒1-2滴為宜,這個數據是經過很多化學工作者實驗當中積累出來的經驗數據.如果蒸餾速度快了,溫度一定會高於某種餾分的沸點,其它的餾分因為溫度上升也會被蒸出,達不到最佳的分離效果.當溫度高於被分離餾分的沸點,也有可能某種餾分與其它的餾分形成恆沸物(單一物質的沸點可能大於或小於恆沸點),更難以分離.比方乙醇就會與水形成恆沸物,製取無水乙醇最後要乾燥劑來除去極少量的水份.一般情況慢些為好,使蒸餾的溫度恆定在狹小的區間.分離的效果更好.
Ⅲ 蒸餾速度與冷凝器有關系嗎
簡單地說,蒸餾出來的氣體與水熱交換時,氣體在這個相變過程中,可以簡化為冷卻段(即餾份氣體入口溫度至冷凝點溫度段),若是將其與相變過程分開來分析時,這段過程的氣體流速直接決定了傳熱的Re值,所以影響相對冷凝段要大,但是這段熱負荷相對冷凝段只是氣體顯熱一塊,不是很大;所以另一側冷介質水的冷源溫度越低,計算對數溫差越大,需要的水量小不說,熱交換速率高。對於氣體進入冷凝段後,壁面液膜在氣流推動下前行,但是打破這層液膜的剪切力需要很大能量,所以很大程度上,此時的氣體流速對於冷凝傳熱來說影響就相對微弱的多;此時冷源溫度與工藝氣體溫度差越大,作為間壁傳熱的管壁導熱越好,兩介質傳熱溫度梯度越大,冷凝的效果越好。
Ⅳ 蒸餾速度太慢有什麼標志,餾分溫度如何變化
蒸餾速度慢的話餾分出的就很慢,餾分溫度會相對低一些(換熱器冷媒溫專度和流量不變的前提下).
看溫度屬計示數.
蒸餾某一種餾分的時候,溫度計示數保持在沸點不變.當這種餾分蒸完的時候,溫度計示數首先會略微下降,因為此時這種餾分蒸氣已經進入冷凝管,後一種蒸氣還沒有上來到達溫度計,故溫度計示數會下降.很快,當後一種蒸氣上來的時候,溫度計示數開始上升.
當然,這是蒸餾速度控製得很好的時候的狀況.如果加熱太快,是看不到這樣的溫度變化的.
另外,蒸餾千萬不能蒸干!這是蒸餾操作的大忌.
Ⅳ 蒸餾是怎樣的
蒸留是兩種沸點相差30度以上的液體相互分離的一種常用的化學提純方法,主要化學儀器是蒸餾瓶。要多積累啊,你的化學一定會突飛猛進的!!!加油!!!
Ⅵ 什麼是蒸餾操作2,蒸餾和精餾有何區別
蒸餾按其操作方式可分為簡單蒸餾、平衡蒸餾、精餾和特殊精餾等。簡單蒸餾版和平衡蒸餾適用於易分離物權系或分離要求不高的場合;精餾適用於難分離物系或對分離要求較高的場合;特殊精餾適用於普通精餾難以分離或無法分離的物系。工業生產中以精餾操作應用最為廣泛。
蒸餾和精餾的根本區別是精餾具有迴流。
Ⅶ 蒸餾時為什麼最好控制餾出液的流出速度為1-2滴\秒
這只是針對實驗室中小量蒸餾而言,工業上要是這樣慢,都該關門大吉了。實驗回室中這么答做是為了盡量減少雜質被餾出,實際上要絕對避免雜質(哪怕是不揮發雜質)被餾出是不可能的,蒸餾時形成的蒸汽流會機械性地「夾帶」少量的雜質,蒸汽流越強,這種夾帶越多。因此想要獲得較純的產物,需要控制蒸汽流速較慢。工業上是通過改進蒸餾裝置的結構來減輕雜質被餾出。
Ⅷ 蒸餾時,溜出速度太快或太慢有什麼不好
蒸餾太快,使實驗數據不準確,而且餾份純度也不高;太慢會因溫度計水銀球不能被蒸氣包圍或瞬間蒸氣中斷,使得溫度計的讀數不規則,讀數偏低。
蒸餾時注意的問題:
1、漏斗下口在蒸餾支管的下方;
2、液體中要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3、加熱前,檢查實驗准備是否完成,並控制蒸餾速度為1~2 滴/秒。
Ⅸ 蒸餾過程中,為什麼控制蒸餾速度,速度過快
1、控制蒸餾實質上是通過控制加熱,即控制溫度的變化,如果不加以控制,餾出的餾分純度不符合要求 2、餾出過快,冷卻系統工作效果不好
Ⅹ 為什麼蒸餾時最好控制餾出液的速度為每秒1~2滴為宜
蒸餾時最好控制餾出液的速度為每秒1~2滴為宜,原因是:
在整個蒸餾過版程中,應使溫度計權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所以要控制加熱溫度,調節蒸餾速度,通常以1-2滴/s為宜,否則不成平衡。
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使一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會偏高。因為加熱太快,餾出速度太快,熱量來不及交換(易揮發組分和難揮發組分),致使水銀球周圍液滴和蒸氣未達平衡,一部分難揮發組分也被氣化上升而冷凝,來不及分離就一道被蒸出,所以分離兩種液體的能力會顯著下降;另一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的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為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而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