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料如何提取成分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以下四種。
1. 水蒸氣蒸餾法:適用於香氣成分不因水蒸氣加熱而產生顯著變化的原料。此法實施簡便,故應用較廣。利用精油的揮發性,雖其沸點在150~300℃,但通入水蒸氣即可在低於100℃時被蒸餾出來。在蒸餾前應先將原料適當乾燥、粉碎,均勻裝入袋篩板的蒸鍋中,從篩板下面通入水蒸氣,上升的水蒸氣均與通過料層,精油通過水滲作用從植物組織中溢出,隨水蒸氣上升,經蒸餾鍋上方導氣的鵝頸管、冷凝管進入油水分離器,最後分理出精油。
2. 萃取法:對香氣成分受熱易變質,或有一部分香氣成分溶解於水中,不適用於水蒸氣提取的原料,尤其是對某些鮮花原料,精油含量較低,只能採用低於水蒸氣蒸餾法的溫度進行提取的原料,宜採用萃取法。最常用的是揮發性溶劑萃取法。如玫瑰、茉莉、白蘭、紫羅蘭、金和吹、黃水仙、香石竹、金雀花等比較嬌嫩的鮮花,都採用這種方法加工。
3.冷炸冷磨法:用於從柑橘類果實或果皮獲得精油的方法。經壓榨刺磨可在室溫下將油囊壓裂貨刺破,使精油流 出。從油囊釋出的精油連同破碎的果皮組織、細胞破屑以及細胞液噴灑淋水一起流出。再將油、水和屑碎分離、澄清,即得產品。
4. 吸附法:最早應用的吸附法為冷吸附法。將採摘下來仍有生命力的鮮花,如茉莉和晚香玉等花朵放在塗有精製油指的花框上,然後將花框迭起放置在低溫室內。經過一段時間 要更換花朵,多次更換後使油脂吸附鮮花的香成分達到飽和。然後用乙醇進行萃取,製成的產品成為香脂精油。此外,利用活性炭吸附的原理,將上述類型鮮花採摘後仿若頂端置有活性炭床層的吸附室中,通入一定溫度和流量的純凈空氣,空氣通過花層將鮮花釋放的頭香成分帶入活性炭床層中被吸附,經過一定時間後,將飽和的活性炭用溶劑脫附,製成精油。
B. 玫瑰花精油怎麼提煉出來的.具體是用什麼設備呢
製作500g的玫瑰精油是需要2500-3000公斤的玫瑰花瓣。玫瑰精油的提取起源於古代,最初用水浸漬鮮花,以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用水蒸氣蒸餾玫瑰鮮花獲得精油的技術。
玫瑰精油的蒸餾設備主要包括:蒸餾釜、復蒸柱、鵝頸、冷凝器、油水分離器。最好都用不銹鋼質材製作,油水分離器也可用鋁材料製作。供熱設備一般用鍋爐。
玫瑰花與水按1:4投入蒸鍋內,先用間接蒸氣加熱,溫度上升到70-80℃時,通入直接蒸氣加熱到沸騰,約用30-40分鍾,繼續蒸餾2.5-3小時,控制流出液量為花重的1-2倍。
蒸餾速度為蒸鍋容積的8-10%,控製冷卻水量,使流出液頭半小時溫度控制在28-35℃,半小時後至最後溫度控制在40-45℃,一般不超過50℃。
流出液經油水分離器將玫瑰油與玫瑰油飽和蒸餾水分開,取出玫瑰油,飽和蒸餾水由油水分離器在高差作用下流入復餾柱,在蒸鍋上升的蒸氣的作用下進行加熱復餾,再經冷凝器回到油水分離器,這樣反復蒸餾、復餾。
技術要點:
1、採摘:玫瑰花採摘時間與玫瑰精油的含量有很大關系,一般清晨5-7時,含油量最高,最適宜的氣溫為15-23℃,相對濕度55-70%。花開放程度不同含油量也不同,在花開至呈半杯狀、花蕊黃色時,含油量最高。
2、運輸:採摘完後運輸過程中要注意使用通風好的盛器,以花籃、麻袋為好,要自然裝滿,不要擠壓,免得生熱損失油分。
3、加工前預處理:⑴玫瑰花採摘後,一般應立即加工,存放時間不超過2小時,來不及加工的玫瑰花可臨時貯存,將玫瑰花攤薄層於水泥地面上或鋪席的濕地面上,並經常翻動。⑵食鹽水淹漬保鮮,用20%食鹽水將鮮花淹在干凈防滲的池子里,鹽水要將花全部淹沒,密封存放。
4、裝鍋:裝花量應為蒸鍋的2/3。
5、通氣加熱:蒸餾開始時,不宜使用直接蒸氣,因鍋內溫度較低,使用直接蒸氣無疑會增加鍋內水量,同時直接蒸氣使鍋內鮮花翻動激烈,蒸出的氣流中夾帶花渣、飛沫的現象嚴重,這時,加熱升溫緩慢一些,使花朵充分被水濕潤,待花瓣受熱變軟沉於水中時,再適當加快升溫過程。
6、冷凝器出口處應裝有溫度計,以觀測餾出液的溫度。
7、油水分離:玫瑰油為水不溶性油,密度小於水,靜止時,油在上層,用分離器將其與水分離,取出玫瑰油。
8、貯存:玫瑰精油為多醇、多烴、多烯等類有機物的混合物,見光及暴露在空氣中,易發生氧化,影響香氣質量,所以,最好用棕色玻璃瓶裝,密封,貯放在陰暗處。
(2)蒸餾器鵝頸管擴展閱讀:
玫瑰精油的使用技巧:
1、 滴5-6滴的玫瑰於浴缸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改善荷爾蒙失調,對於生理不順、更年期荷爾蒙分泌不足有調理的作用的問題。
2、將5滴的玫瑰精油加入5CC的基底油中,按摩下腹部可以緩和經痛及調理經前癥候群,也可用於的荷爾蒙失調的更年期障礙。
3、將以調和好玫瑰按摩油,按摩臉部具有柔軟膚質,保濕與抗皺的作用,對於老化及乾性肌膚,可以有效調理膚質,讓皮膚的新陳代謝活潑化。
4、浪漫玫瑰香花浴:倒一浴缸溫水,滴入8-10玫瑰精油.在浴缸中泡浴15-20分鍾,使全身每一個細胞都能得到玫瑰的滋養,鼻子吸入玫瑰的香氣,可增加浪漫情趣,凝聚植物的生命能量。
玫瑰浴後不要先後把衣服穿上,用浴巾包裹身體,靜做10分鍾做深呼吸,使身體得到更好的放鬆,可延緩壽命,提升個人氣質,玫瑰浴可一周1-2次。
5、DIY潤手乳霜玫瑰蛋清護手乳:甜杏仁油5ML、雞蛋1個、蜂蜜1匙、玫瑰精油2滴。將植物油、蜂蜜、玫瑰精油、蛋清攪勻,放入微波爐稍加熱至人體溫度。雙手清洗干凈,將護手乳均勻塗抹在手部。軟化角質細胞、去除老化角質,滋養雙手。
C. 古代白酒蒸餾設備有哪些
古代白酒蒸餾設備
我國的蒸餾器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其主要結構可分為四大部分:釜體部分,用於加熱,產生蒸汽;甑體部份,用於酒醅的裝載。在早期的蒸餾器中,可能釜體和甑體是連在一起的,這較適合於液態蒸餾。冷凝部分,在古代稱為天鍋,用來盛冷水,酒汽則盛水鍋的另一側被冷凝;酒液收集部分,位於天鍋的底部,根據天鍋的形狀不同,酒液的收集位置也有所不同。如果天鍋是凹形,則酒液匯集器在天鍋的正中部位之下方;如果天鍋是凸形(穹狀頂),則酒液匯集器在甑體的環形邊緣的內側。
東漢的蒸餾器:該蒸餾器為青銅所制,通高53.9 cm,分為甑體和釜體兩部分。甑體有儲料室和凝露室,還有一導流管。從器形結構來看,應屬於蒸餾器,上海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用該蒸餾器還蒸出了酒度為26.6-20.4的酒。
我國的蒸餾器的基本結構特點可從東漢的這一青銅蒸餾器得到反映。大致可分為釜體(加熱或裝料部分),甑體(裝料或蒸汽揮發),冷凝器部分,冷凝液收集部分和冷凝液導出部分。這一器形結構一直延續至今。與外國的蒸餾器有較明顯的區別。
宋代的蒸餾器:關於宋代蒸餾器的史料有三條,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器形。
《丹房須知》的蒸餾器"抽汞器",下部是加熱用的爐,上面有一盛葯物的密閉容器,在下部加熱爐的作用下,上面密閉容器內的物質揮發成蒸汽。在此容器上有一旁通管,可使內部的水銀蒸汽流入旁邊的冷凝罐中。
南宋周去非在1178年寫成的《嶺外代答》中記載了一種廣西人升練"銀朱"的用具。從記載文字中可對其結構作出推測。這種蒸餾器的基本結構與《丹房須知》中的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則在於頂部安一管子。
南宋張世南的《遊宦紀聞》卷五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可推測花露在器內就冷凝成液態了。說明在甑內還有冷凝液收集裝置,冷卻裝置可能在包括在這套裝置中。
金元時期的蒸餾器:1975年在河北承德地區青龍縣發掘出的金代銅制蒸餾器結構如圖所示。 無獨有偶,無代朱德潤在《軋賴機酒賦》中描述的一種蒸餾器,據我們分析,正好與上述金代的蒸餾燒鍋結構相同。
明清以來的蒸餾器的結構如何,大概可從民國時期的資料得到一些啟示。基本結構與宋金元時代的並沒有很大的變化,主要是蒸餾器的容積增大了,適用於固態蒸餾的蒸餾器發展得更加完善。
D. 金樽美酒解憂愁,世界十大奢侈名酒
世界十大奢侈名酒之人頭馬
創建於1724年的人頭馬酒庄,是世界四大白蘭地品牌中唯一一個由干邑省本地人所創建的品牌,也是四大白蘭地品牌中唯一一家自己種植葡萄的公司,是世界公認的特優香檳干邑專家。
人頭馬選取法國干邑地區最中心地帶——大香檳區和小香檳區的葡萄,保證了人頭馬特優香檳干邑無與倫比的濃郁芬芳。經過近三個世紀的探索,成就了人頭馬特優香檳干邑芬芳濃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長的獨特品質。
人頭馬用來釀造干邑的白葡萄是白玉霓(Ugni Blanc)和鴿龍白(Clombard),源自羅馬地區,然後才移栽到干邑地區進行培植生長。所結出的葡萄在未完全成熟時進行採摘,以保證葡萄有較高的酸度來釀造獨特風味的干邑。
白玉霓是法國種植最廣的白葡萄,能有效抵抗葡萄菌,可以製成無甜的高酸度的淡葡萄酒,適合作為蒸餾的酒底。所有用來釀造干邑的淡葡萄酒中,幾乎97%都是用白玉霓來釀造的。
鴿龍白可以用來釀造低酸,度數高的葡萄酒,並為干邑帶來青檸香味。每年9月底至10月初,是葡萄採摘的旺季。收割後的葡萄在壓榨機中去桿後,被壓榨成葡萄汁,等待進一步的發酵。
每年10月,被採摘的葡萄馬上被送到榨汁廠進行榨汁。經過螺旋壓榨所得的葡萄汁經過大約三個星期的自然發酵,釀成一種8至9度酒精濃度的原酒。這些低度的葡萄原酒,酸度適中,雖然不適合飲用,但用來蒸餾確實十分合適。
人頭馬的干邑在發酵過程中,不會加入酸和糖,而採用獨特的無異味自然發酵,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干邑中心的大小香檳區葡萄所特有的自然芳香和口感。
發酵完成時,酒液會自然分層,在容器底部往往會有很多的沉澱物。這些沉澱物是果肉渣所形成的,被稱為酒渣。
對於所有的特優香儐干邑來說,酒渣在緊接著的蒸餾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能給酒液帶來獨特的柔順口感和濃郁的芳香。「生命之水」採用銅制蒸餾器進行雙重蒸餾。人頭馬公司的兩次蒸餾均採用傳統的小型銅制蒸餾鍋,以保證蒸餾出來的白酒香味醇厚濃郁。
對葡萄酒進行加熱使酒精散發之後,再由一個「鵝頸」式管流向冷卻室,繼而沉澱成牛奶狀的「首次餾出液」,酒精濃度30%左右。二次蒸餾必須採用小型蒸餾鍋,而且必須持續12小時左右。之後便可獲得70度清澄透明的白酒。
陳釀是釀造中十分關鍵的一步,也是最能在不同品牌中體現釀造技術的一步,直接影響著干邑的最終品質。而陳釀所用的橡木桶,則是決定生命之水品質的關鍵。人頭馬選用的橡木桶是用林茂山區的橡木製成的。紋理粗大的林茂山橡木含有教多的丹寧和較少的木質素,適合長久藏釀的醞釀,同時不會給釀成的干邑帶來太多的苦澀味。
E. 蒸酒器的分類
入門式:通用螺旋冷凝式蒸餾器
蒸餾器器分為2個部分,一個是蒸餾鍋,一個是冷凝器。蒸餾鍋的作用是將原酒加熱變成蒸汽,冷凝器的作用是將蒸汽冷凝變成液態的酒。蒸餾的原理是:酒精的沸點比水低,酒水混合物中,酒精含量越高,其沸點越低,因此在加熱的過程中,酒精首先蒸發由密封的管道進入冷凝器,蒸汽遇冷凝集而成酒,達到分離和濃縮酒精的作用。
筆者經驗:發酵酒第一次蒸餾可以得到45-55度左右的酒,第二次蒸餾可以得到70-80度的酒,第三次蒸餾可以得到90度以上的酒。
下面我們看看螺旋冷凝器的原理圖
有了原理圖,我們製作蒸餾器就容易多了。首先是蒸餾鍋,從條件看,高壓鍋是最容易得到,密封性也較好的蒸餾鍋代用品,有條件的話最好選用不銹鋼材料的,因為不銹鋼耐腐蝕,鋁鍋相對就差點,特別是在蒸白蘭地的時候,由於葡萄酒含酸性物質比較多,腐蝕很明顯;其次是冷凝器製作,最簡單的方式是用外徑8mm紫銅(純銅)管2米左右,彎成螺旋狀,兩頭連接後泡入冷水中即成為冷凝器;高級一點的可以將螺旋管封閉在一個密封容器中,露出進汽口和出酒口,再在下端開一個進水口,在對側上端開一個出水口,用水泵進行循環冷卻,效果較好;最後是蒸餾鍋與冷凝器的連接問題,酒友們多是用內6mm外9mm的硅膠管將蒸餾鍋與冷凝器連接起來,因為這一規格的硅膠管與高壓鍋汽嘴的連接是最匹配的。有了這三件設備,一個最簡單的螺旋冷凝式蒸餾器就算製作完成了,你的蒸餾實踐之路將從此開始。
核心提示:製作密封式循環冷凝器時要注意,進水口要裝在下方,出水口要裝在上方對側(原理略)。
當你有了以上基礎之後,可以將這一款蒸餾器進行改進,包括冷凝管換成不銹鋼的,蒸餾鍋與冷凝器連成一體,用銅或不銹鋼連接等等,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各人根據實際和愛好選擇吧! 進階式:夏朗德蒸餾器
說到夏朗德蒸餾器,不得不提「人頭馬」。夏朗德壺式蒸餾鍋是法國可涅克地區,也是人頭馬等名酒沿用了幾百年的白蘭地蒸餾設備,被公認為最先進的白蘭地蒸餾設備。夏朗德壺式蒸餾鍋主要由蒸餾鍋、預熱器、蛇形冷凝器三大部分組成,整個鍋體由銅製成的,銅制目的有多個:其一是銅具有很好的導熱性,其二銅是某些酯化反應催化劑,其三是銅對原料酒的酸度具良好的抗性,其四是銅可以使丁酸、已酸、癸酸、月桂酸等形成不溶性銅鹽而析出,使這些不良氣味的酸被去除。銅板應是質地很純的電解銅,銅板應進行過刨平,使金屬內的孔密實化,使鍋體表面更光滑而利於清洗。鍋體為圓壺式,鍋底應向內凸起以便利於排空,由於直接火加熱,因而鍋底應有一定的厚度。夏朗德蒸餾鍋一大特點是設計獨特的鵝頸帽,鵝頸帽也叫柱頭部,實則為蒸餾鍋罩,其一目的是防止蒸餾時「撲鍋」現象發生,其另一目的,是使餾出物的蒸汽在此有部分迴流,從而形成了輕微的精餾作用,它的容積一般為蒸餾鍋容器的10%,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鵝頸帽,其精餾作用不同,因而所蒸得的產品質量亦不同。一般來講鵝頸帽越大,精餾作用越大,所得產品口味趨向於中性,芳香性降低,夏朗德壺式蒸餾鍋一般採用「洋蔥頭」形鵝頸帽,也有「橄欖形」的,但後者所得產品芳香性較小。 匯總式:各家用蒸酒器門派大全
F. 威士忌 製作
威士忌酒威士忌是以大麥、黑麥、燕麥、小麥、玉米等穀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後放入橡木桶中陳釀、勾兌而成的一種酒精飲料。主要生產國為英語國家。
威士忌一字,是古代居住在愛爾蘭和蘇格蘭高地的塞爾特人的語言,古愛爾蘭人稱此酒為VISAGE-BEATHA,古蘇格蘭人稱為VISAGE BAUGH。經過千年的變遷,才逐漸演變成Whiskey。不同國家對威士忌的寫法也有差異,愛爾蘭和美國寫為Whiskey,而蘇格蘭和加拿大則寫成Whisky,尾音有長短之別。
廣義解釋,「威士忌」是所有以穀物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之通稱。雖然在傳統觀念上,許多人都認為威士忌是以大麥為原料製造,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這樣的情況有點類似白蘭地,雖然許多人都認為只有以葡萄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才叫白蘭地,但事實上,白蘭地這名詞泛指所有以水果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
威士忌這名詞本身的定義並不是非常地嚴謹,除了只能使用穀物(Cereals/Grains)作為原料這個較為明確的規則外,有時剛蒸餾完畢還處於新酒狀態的威士忌,本身特性其實與其他的中性烈酒(Neutral Spirits,如伏特加、白色蘭姆酒)差異並不大。幾乎所有種類的威士忌都需要在橡木桶中陳年一定時間之後才能裝瓶出售,因此我們可以把陳年這道手續列為製造威士忌酒的必要過程。除此之外,要能在蒸餾的過程之中保留下穀物的原味,以便能和純穀物製造且經過過濾處理的伏特加酒或西洋穀物酒(例如Everclear)區別,是威士忌另一個較為明確的定義性要求。
除了上面兩個重點以外,威士忌這個酒種並沒有很明確的分類邊界可以明確定義。相比之下,一些比較細目的威士忌分類反而擁有非常嚴謹的定義甚至分類法規。 這樣的定義特性類似於中國對白酒的定義方式,同樣都是同屬一類但主要成份可能差異很大的酒類。
一般威士忌的釀制工藝過程可分為下列七個步驟:
1.發芽(Malting)
首先將去除雜質後的麥類(Malt) 或谷類(Grain) 浸泡在熱水中使其發芽,其間所需的時間視麥類或谷類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一般而言約需要一周至二周的時間來進行發芽的過程,待其發芽後再將其烘乾或使用泥煤(Peat) 熏干,等冷卻後再儲放大約一個月的時間,發芽的過程即算完成,在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威士忌中,只有蘇格蘭地區所生產的威士忌是使用泥煤將發芽過的麥類或谷類熏乾的,因此就賦於了蘇格蘭威士忌一種獨特的風味,即泥煤的煙熏味,而這是其它種類的威士忌所沒有的一個特色。
2.磨碎(Mashing)
將存放經過一個月後的發芽麥類或谷類放入特製的不銹鋼槽中加以搗碎並煮熟成汁,其間所需要的時間約8至12個小時,通常在磨碎的過程中,溫度及時間的控制可說是相當重要的環節,過高的溫度或過長的時間都將會影響到麥芽汁(或谷類的汁) 的品質。
3.發酵(Fermentation)
將冷卻後的麥芽汁加入酵母菌進行發酵的過程,由於酵母能將麥芽汁中醣轉化成酒精,因此在完成發酵過程後會產生酒精濃度約5%~6% 的液體,此時的液體被稱之為「Wash」或「Beer」,由於酵母的種類很多,對於發酵過程的影響又不盡相同,因此各個不同的威士忌品牌都將其使用的酵母的種類及數量都視為其商業機密,而不輕易告訴外人,一般來講在發酵的過程中,威士忌廠會使用至少兩種以上不同品種的酵母,來進行發酵,但最多也有使用十幾種不同品種的酵母混合在一起來進行發酵的作用。
4.蒸餾(Distillation)
一般而言蒸餾具有濃縮的作用,因此當麥類或谷類經發酵後所形成的低酒精度的「Beer」後, 還需要經過蒸餾的步驟才能形成威士忌酒,這時的威士忌酒精濃度約在60%~70%間被稱之為「新酒」,麥類與谷類原料所使用的蒸餾方式有所不同,由麥類製成的麥芽威士忌是採取單一蒸餾法,即以單一蒸餾容器進行二次的蒸餾過程,並在第二次蒸餾後,將冷凝流出的酒去頭掐尾,只取中間的「酒心」(Heart) 部分成為威士忌新酒。另外,由谷類製成的威士忌酒則是採取連續式的蒸餾方法,使用二個蒸餾容器以串聯方式一次連續進行二個階段的蒸餾過程,基本上各個酒廠在篩選「酒心」的量上,並無一固定統一的比例標准,完全是依各酒廠的酒品要求自行決定,一般各個酒廠取「酒心」的比例多掌握在60%~70%之間,也有的酒廠為製造高品質的威士忌酒,取其純度最高的部分來使用。如享譽全球的麥卡倫(Macallan) 單一麥芽威士忌即是如此,即只取17%的「酒心」來作為釀制威士忌酒的新酒使用。
5.陳年(Maturing)
蒸餾過後的新酒必須要經過陳年的過程,使其經過橡木桶的陳釀來,吸收植物的天然香氣,並產生出漂亮的琥珀色,同時亦可逐漸降低其高濃度酒精的強烈刺激感。目前在蘇格蘭地區有相關的法令來規范陳年的酒齡時間,即每一種酒所標示的酒齡都必須是真實無誤的,蘇格蘭威士忌酒至少要在木酒桶中醞藏三年以上,才能上市銷售。有了這樣的嚴格措施規定,一方面可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更替蘇格蘭地區出產的威士忌酒在全世界建立起了高品質的形象。
6.混配(Blending)
由於麥類及谷類原料的品種眾多,因此所製造而成的威士忌酒也存在著各不相同的風味,這時就靠各個酒廠的調酒大師依其經驗的不同和本品牌酒質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各自調配勾兌出自己與眾不同口味的威士忌酒,也因此各個品牌的混配過程及其內容都被視為是絕對的機密,而混配後的威士忌酒品質的好壞就完全由品酒專家及消費者來判定了。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混配」包含兩種含義即谷類與麥類原酒的混配;不同陳釀年代原酒的勾兌混配。
7.裝瓶(Bottling)
在混配的工藝做完之後,最後剩下來的就是裝瓶了,但是在裝瓶之前先要將混配好的威士忌再過濾一次,將其雜質去除掉,這時即可由自動化的裝瓶機器將威士忌按固定的容量分裝至每一個酒瓶當中,然後再貼上各自廠家的商標後即可裝箱出售。
3.酒品分類
[編輯本段]
威士忌酒的分類方法很多,依照威士忌酒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威士忌酒可分為純麥威士忌酒和穀物威士忌酒以及黑麥威士忌等;按照威士忌酒在橡木桶的貯存時間,它可分為數年到數十年等不同年限的品種;根據酒精度,威士忌酒可分為40-60度等不同酒精度的威士忌酒;但是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威士忌分類方法是依照生產地和國家的不同可將威士忌酒分為蘇格蘭威士忌酒、愛爾蘭威士忌酒、美國威士忌酒和加拿大威士忌酒四大類。其中尤以蘇格蘭威士忌酒最為著名。
(一)蘇格蘭威士忌(Scotch Whisky)
蘇格蘭生產威士忌酒已有500年的歷史,其產品有獨特的風格,色澤棕黃帶紅,清澈透明,氣味焦香,帶有一定的煙熏味,具有濃厚的蘇格蘭鄉土氣息。蘇格蘭威士忌具有口感干冽、醇厚、勁足、圓潤、綿柔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好的威士忌酒之一。衡量蘇格蘭威士忌的主要標準是嗅覺感受,即酒香氣味。蘇格蘭威士忌可分為純麥威士忌、穀物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三種類型。目前,世界最流行,產量最大、也是品牌最多的便是混合威士忌。蘇格蘭混合威士忌的原料百分之六十來自穀物威士忌,其餘則加入麥芽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受英國法律限制:凡是在蘇格蘭釀造和混合的威士忌,才可稱為蘇格蘭威士忌。它的工藝特徵是使用當地的泥煤為燃料烘乾麥芽,再粉碎、蒸煮、糖化,發酵後再經壺式蒸餾器蒸餾,產生70℃左右的無色威士忌,再裝入內部烤焦的橡木桶內,貯藏上五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其中有很多品牌的威士忌醞藏期超過了十年。最後經勾兌混配後調製成酒精含量在40℃左右的成品出廠。
蘇格蘭威士忌酒之所以世界著名的原因是:
第一,蘇格蘭著名的威士忌酒產地的氣候與地理條件適宜農作物大麥的生長;
第二,在這些地方蘊藏著一種稱為泥煤的煤炭,這種煤炭在燃燒時會發出陣陣特有的煙熏氣味,泥煤是當地特有的苔蘚類植物經過長期腐化和炭化形成的,在蘇格蘭製作威士忌酒的傳統工藝中要求必須使用這種泥煤來烘烤麥芽。因此,蘇格蘭威士忌酒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獨特的泥煤熏烤芳香味。
第三,蘇格蘭蘊藏著豐富的優質礦泉水,為酒液的稀釋勾兌奠定了基礎。最後一點是,蘇格蘭人有著傳統的釀造工藝及嚴謹的質量管理方法。
在整個蘇格蘭有四個主要威士忌酒產區,即:北部高地(Highland)、南部的低地(Lowland)、西南部的康貝鎮(Campbeltown)和西部島嶼伊萊(Islay)。北部高地產區約有近百家純麥芽威士忌酒廠,占蘇格蘭酒廠總數的70%以上,是蘇格蘭最著名的威士忌酒生產區。該地區生產的純麥芽威士忌酒酒體輕盈,酒味醇香。
南部低地約有10家左右的純麥芽威士忌酒廠。該地區是蘇格蘭第二個著名的威士忌酒的生產區。它除了生產麥芽威士忌酒外,還生產混合威士忌酒。
西南部的康貝鎮位於蘇格蘭南部,是蘇格蘭傳統威士忌酒的生產區。
西部島嶼伊萊風景秀麗,位於大西洋中。伊萊島在釀制威士忌酒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生產的威士忌酒有獨特的味道和香氣,其混合威士忌酒比較著名。
蘇格蘭威士忌品種繁多,按原料和釀造方法不同,可分為三大類:純麥芽威士忌、穀物威士忌和兌合威士忌。
1.純麥芽威士忌(Pule malt Whisky)
只用大麥作原料釀制而成的蒸餾酒叫純麥芽威士忌。純麥芽威士忌是以在露天泥煤上烘烤的大麥芽為原料,用罐式蒸餾器蒸餾,一般經過兩次蒸餾,蒸餾後所獲酒液的酒精度達 63.4度,入特製的炭燒過的橡木桶中陳釀,裝瓶前用水稀釋.此酒具有泥煤所產生的豐富香味。按規定,陳釀時間至少三年,一般陳釀五年以上的酒就可以飲用,陳釀七年至八年的酒為成品酒,陳釀十年至二十年的酒為最優質酒。而陳釀二十年以上的酒,其自身的質量會有所下降。純麥芽威士忌深受蘇格蘭人喜愛,但由於味道過於濃烈,所以只有10%直接銷售,其餘約90%的作為勾兌混合威士忌酒時的原酒使用。所以很少外銷。著名品牌有:
2.穀物威士忌(Grain Whisky)
穀物威士忌採用多種穀物作為釀酒的原料,如燕麥、黑麥、大麥、小麥、玉米等。穀物威士忌只需一次蒸餾,主要以不發芽的大麥為原料,以麥芽為糖化劑生產的,它與其它威士忌酒的區別是大部分大麥不發芽發酵。因為大部分大麥不發芽所以也就不必使用大量的泥煤來烘烤,故成酒後穀物威士忌的泥炭香味也就相應少一些,口味上也就顯得柔和細致了許多。穀物威士忌酒主要用於勾兌其他威士忌酒和金酒,市場上很少零售。
3.兌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
兌和威士忌又稱混合威士忌,是指用純麥芽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摻兌勾和而成的。兌和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威士忌的勾兌摻和是由兌和師掌握的。兌和時,不僅要考慮到純麥芽威士忌和穀物威士忌酒液的比例,還要考慮到各種勾兌酒液陳釀年齡、產地、口味等其他特性。
兌和工作的第一步是勾兌。勾兌時,技師只用鼻子嗅,從不用口嘗。遇到困惑時,把酒液抹一點在手背上,再仔細嗅別鑒定。第二步是摻和,勾兌好的劑量配方是保密的。按照劑量把不同的品種注入在混合器(或者通過高壓噴霧)調勻,然後加入染色劑(多用飴糖),最後入桶陳釀貯存。兌和後的威士忌煙熏味被沖淡,嗅覺上更加誘人,融合了強烈的麥芽及細致的穀物香味,因此暢銷世界各地。根據純麥芽威士忌和穀物威士忌比例的多少,兌和後的威士忌依據其酒液中純麥芽威士忌酒的含量比例分為普通和高級兩種類型。一般來說,純麥芽威士忌酒用量在50-80%者,為高級兌和威士忌酒;如果谷類威士忌所佔比重大,即為普通威士忌酒。
目前整個世界范圍內銷售的威士忌酒絕大多數都是混合威士忌酒。蘇格蘭混合威士忌的常見包裝容量在700ml—750ml之間,酒精含量在43℃左右。
(二)愛爾蘭威士忌(Irish Whiskey)
愛爾蘭威士忌酒做為咖啡的伴侶已經被人們相當熟悉,其獨特的香味是深受人們所喜愛的主要原因。愛爾蘭製造威士忌至少有700年的歷史,有些權威人士認為威士忌酒的釀造起源於愛爾蘭,以後傳到蘇格蘭。愛爾蘭人有很強的民族獨立性,就連威士忌酒Whiskey的寫法上也與蘇格蘭威士忌酒Whisky有所不同。
愛爾蘭威士忌酒的生產原料主要有:大麥、燕麥、小麥和黑麥等,以大麥為主,約佔80%左右,愛爾蘭威士忌酒用塔式蒸餾器經過三次蒸餾,然後入桶老熟陳釀,一般陳釀時間在8-15年,所以成熟度相對較高,裝瓶時,為了保證其口味的一慣性還要進行勾兌與摻水稀釋。
過去為了逃避高的嚇人的酒稅,有不少愛爾蘭人秘密的私開酒坊,所以人們常稱愛爾蘭威士忌為「炮廳威士忌」(Poteen Whiskey)(註:「炮廳」是一種小型流動的甑。)
愛爾蘭威士忌酒與蘇格蘭威士忌酒製作工藝大致相同,前者較多保留了古老的釀造工藝,麥芽不是用泥炭烘乾,而是使用無煙煤。二者最明顯的區別是愛爾蘭威士忌沒有煙熏的焦香味,口味比較綿柔長潤。愛爾蘭威士忌比較適合製作混合酒和與其他飲料摻兌共飲(如愛爾蘭咖啡)。國際市場上的愛爾蘭威士忌酒的度數在40度左右。
(三)美國威士忌(Ameican Whiskey)
美國是生產威士忌酒的著名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威士忌酒消費國,據統計美國成年人每人每年平均飲用16瓶威士忌酒,這是世界任何國家所不能比擬的。雖然美國生產威士忌酒的釀造僅有200多年的歷史,但其產品緊跟市場需求,產品類型不斷翻新,因此美國威士忌很受人們的歡迎。美國威士忌酒以優質的水、溫和的酒質和帶有焦黑橡木桶的香味而著名,尤其是美國的Bourbon Whiskey波旁威士忌(又稱波本威士忌酒)更是享譽世界。
美國威士忌酒的釀制方法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只是所用的穀物原料與其他各類威士忌酒有所區別,蒸餾出的酒酒精純度也較低。美國西部的賓夕法尼亞州、肯塔基和田納西地區是製造威士忌的中心。美國威士忌可分為三大類:
1、單純威士忌(Straight Whiskey)
所用原料為玉米、黑麥、大麥或小麥,釀制過程中不混合其他威士忌酒或者谷類中性酒精,製成後需放入炭熏過的橡木桶中至少陳釀兩年。另外,所謂單純威士忌,並不象蘇格蘭純麥芽威士忌那樣,只用一種大麥芽製成,而是以某一種穀物為主(一般不得少於51%)再加入其他原料。單純威士忌又可以分為四類:
(1)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
波旁是美國肯塔基州一個市鎮的地名,過去在波旁生產的威士忌酒被人們親切的稱為波旁威士忌,現在成為美國威士忌酒的一個類別的總稱。波旁威士忌酒的原料是玉米、大麥等,其中玉米至少佔原料用量的51%,最多不超過75%,經過發酵蒸餾後裝入新的炭燒橡木桶中陳釀四年,陳釀時間最多不能超過八年,裝瓶前要用蒸餾水稀釋至43.5度左右才能出品。波旁威士忌酒的酒液呈琥珀色,晶瑩透亮,酒香濃郁,口感醇厚、綿柔,回味悠長。其中尤以肯塔基州出產的產品最有名,價格也最高。另外,現在在伊利諾、俄亥俄、賓西法尼亞、田納西、密蘇里、印地安那等州也有生產。
(2) 黑麥威士忌(Rye Whiskey)
也稱裸麥威士忌,是用不得少於51%的黑麥及其它穀物釀制而成的,酒液呈琥珀色,味道與波旁威士忌不同,具有較為濃郁的口感,因此不太受現代人的喜愛。主要品牌有:
①Old Overholt老奧弗霍爾德。由創立於1810年的A?奧弗霍爾德公司在賓夕法尼亞州生產,原料中裸麥含量達到59%,並且不摻水的著名裸麥威士忌酒。
②Seagram』s 7 Crown施格蘭王冠。由施格蘭公司於1934年首次推向市場的口味十足的美國黑麥威士忌。
(3)玉米威士忌(Corn Whiskey)
是用不得少於80%的玉米和其它穀物釀制而成的威士忌酒,釀制完成後用舊炭木桶進行陳釀。主要品牌有:
Platte Valley普萊特·沃雷。由創立於1856年的馬科密克公司生產,該酒的釀制原料中玉米原料的比重達到88%,酒度為40度,分為五年陳釀和八年陳釀兩種類型。
(4) 保稅威士忌(Bottled in bond )
這是一種純威士忌,通常是波本威士忌或黑麥威士忌,但它是在美國政府監督下製成的,政府不保證它的品質,只要求至少陳釀4年,酒精純度在裝瓶時為50℃,必須是一個酒廠製造,裝瓶廠也為政府所監督。
2、 混合威士忌(Blended Whiskey)
這是用一種以上的單一威士忌,以及20%的中性谷類酒精混合而成的威士忌酒,裝瓶時,酒度為40℃,常用來作混合飲料的基酒,分為3種:
(1)肯塔基威士忌:是用該州所出的純威士忌酒和谷類中性酒精混合而成的。
(2)純混合威士忌:是用兩種以上純威士忌混合而成,但不加中性谷類酒精。
(3)美國混合淡質威士忌:是美國的一個新酒種,用不得多於20%的純威士忌,和40℃的的淡質威士忌混合而成的。
3、 淡質威士忌(Light Whiskey)
是美國政府認可的一種新威士忌酒,蒸餾時酒精純度高達80.5-94.5度,用舊桶陳年。淡質威士忌所加的50℃的純威士忌,不得超過20%。
除此之外,在美國還有一種稱為Sour-Mash whiskey的,這種酒是用老酵母(即先前發酵物中取出的)加入到要發酵的原料里,(新酵母與老酵母的比例為1:2)進行發酵,然後再蒸餾而成的,用此種發酵方法造出的酒酒液比較穩定,多用於波本酒的生產。它是在1789年由Elija Craig發明的。
(四)加拿大威士忌(Canadian Whisky)
加拿大生產威士忌酒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著名產品是稞麥(黑麥)威士忌酒和混合威士忌酒。在稞麥威士忌酒中稞麥(黑麥)是主要原料,佔51%以上,再配以大麥芽及其他谷類組成,此酒經發酵、蒸餾、勾兌等工藝,並在白橡木桶中陳釀至少3年(一般達到4-6年),才能出品。該酒口味細膩,酒體輕盈淡雅,酒度40℃以上,特別適宜作為混合酒的基酒使用。加拿大威士忌酒在原料、釀造方法及酒體風格等方面與美國威士忌酒比較相似。
(五)其他
日本威士忌 屬蘇格蘭威士忌類型。生產方法採用蘇格蘭傳統工藝和設備,從英國進口泥炭用於煙熏麥芽,從美國進口白橡木桶用於貯酒,甚至從英國進口一定數量的蘇格蘭麥芽威士忌原酒,專供勾兌自產的威士忌酒。日本威士忌酒按酒度分級,特級酒含酒精43%(體積),一級酒含酒精40%(體積)以上。
中國威士忌 中國生產威士忌已有多年歷史。70年代中期又由輕工業部食品發酵工業科學研究所與工廠協作,從原料加工到生產工藝進行研究,選用中國產泥炭及良種酵母,試制出蘇格蘭類型的麥芽威士忌、穀物威士忌和勾兌威士忌,酒精含量40%(體積),風味與國際產品近似。
G. 白蘭地的釀造過程
白蘭地由原料酒釀造、經發酵、蒸餾、勾對調配、陳釀、貯存版六步釀制而成。
原料品種權多為白葡萄品種,要求糖度較低, 酸度較高,具有弱香和中性香。目前我國適合釀造白蘭地的品種有紅玫瑰、白羽、白雅、龍眼、佳麗釀等。
白蘭地最早起源於法國。由果實的漿汁或皮渣經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都稱為白蘭地。為大家分享用烤酒設備釀酒造白蘭地的工藝流程。
(7)蒸餾器鵝頸管擴展閱讀
白蘭地起源於法國,在公元12世紀,干邑生產的葡萄酒就已經銷往歐洲各國,外國商船也常來夏朗德省濱海口岸購買其葡萄酒。約在16世紀中葉,為便於葡萄酒的出口,減少海運的船艙佔用空間及大批出口所需繳納的稅金。
同時也為避免因長途運輸發生的葡萄酒變質現象,干邑鎮的酒商把葡萄酒加以蒸餾濃縮後出口,然後輸入國的廠家再按比例兌水稀釋出售。這種把葡萄酒加以蒸餾後製成的酒即為早期的法國白蘭地。當時,荷蘭人稱這種酒為「Brandewijn」,意思是「燃燒的葡萄酒」(Burnt Wine)。
H. 亞麻浮油潼可以燒瑞花嗎
亞麻浮油潼可以燒瑞花
為了使植物性原料符合加工要求,在加工前,要進行篩選分級、儲存陳化、發酵生香、浸漬、乾燥或粉碎等處理,稱為前處理。如鳶尾蒸餾前的陳化生香,玫瑰花的清水或鹽水的浸漬等。常用的提取方法有以下4種。
①水蒸氣蒸餾法
適用於香氣成分不因水蒸氣加熱而產生顯著變化的原料。此法實施簡便,故應用較廣。利用精油的揮發性,雖其沸點大都在150~300℃,但通入水蒸氣即可在低於 100℃時被蒸餾出。在蒸餾前應先將原料適當乾燥、粉碎,均勻裝入帶篩板的蒸鍋中。
從篩板下面通入水蒸氣,上升的水蒸氣均勻通過料層,精油通過水滲作用從植物組織中逸出,隨水蒸氣上升,經蒸餾鍋上方導氣的鵝頸管、冷凝管進入油水分離器,最後分離出精油。
②萃取法
香氣成分受熱易變質的,或一部分香氣成分溶解於水中,不使用水蒸氣提取的原料,尤其是對某些鮮花原料,精油含量較低,只能採用低於水蒸氣蒸餾法的溫度進行提取的原料,宜採用萃取法。最常用的是揮發性溶劑萃取法。所用溶劑有石油醚、苯、二氯乙烷或混合溶劑等。所制的浸膏在香氣上與原香料植物的香氣仍有差別,但尚能滿足調香的要求。
④吸附法
最早應用的吸附法為冷吸附法。將採摘下來仍有生命力的鮮花,如茉莉和晚香玉等花朵放在塗有精製油脂的花框上,然後將花框疊起置放在低溫室中。經過一段時間要更換花朵,多次更換後使油脂吸附鮮花的香成分達到飽和。然後用乙醇進行萃取,製成的產品稱為香脂凈油。
I. 化學中的蒸餾的冷凝器蒸餾水出口的那個像牛角叫什麼
牛角管啦!
又叫接管、接液管,是為了將冷凝管中的液體收集的作用。
比導管內部接觸面積大,冷凝效果好,設置為彎管,方便使用。
J. 白蘭地的釀造過程
白蘭地由原料酒釀造、經發酵、蒸餾、勾對調配、陳釀、貯存六步釀制而成。
原料版品種多為白權葡萄品種,要求糖度較低, 酸度較高,具有弱香和中性香。目前我國適合釀造白蘭地的品種有紅玫瑰、白羽、白雅、龍眼、佳麗釀等。
白蘭地最早起源於法國。由果實的漿汁或皮渣經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都稱為白蘭地。為大家分享用烤酒設備釀酒造白蘭地的工藝流程。
(10)蒸餾器鵝頸管擴展閱讀
白蘭地起源於法國,在公元12世紀,干邑生產的葡萄酒就已經銷往歐洲各國,外國商船也常來夏朗德省濱海口岸購買其葡萄酒。約在16世紀中葉,為便於葡萄酒的出口,減少海運的船艙佔用空間及大批出口所需繳納的稅金。
同時也為避免因長途運輸發生的葡萄酒變質現象,干邑鎮的酒商把葡萄酒加以蒸餾濃縮後出口,然後輸入國的廠家再按比例兌水稀釋出售。這種把葡萄酒加以蒸餾後製成的酒即為早期的法國白蘭地。當時,荷蘭人稱這種酒為「Brandewijn」,意思是「燃燒的葡萄酒」(Burnt 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