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NA粗提取實驗步驟
一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鑒定的方法。
2.觀察提取出來的DNA物質。
二 教學建議
在本實驗的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實驗材料必須准備充足。本實驗所用的實驗材料是雞血細胞液,由活雞的鮮血經沉澱後獲得。每組(2個學生)需用5 mL 雞血細胞液,則每班(50人)至少需要130 mL,而雞血細胞液與雞血的體積比為1:3,這樣每班至少需要390 mL 雞血細胞液。宰殺1隻中等大小的活雞,一般可得120 mL 左右的鮮血,因此,1個班實驗需要買4隻活雞。如果不具備購買活雞的條件,也可以到市場售活雞處去索取雞血,但所帶燒杯中必須提前放入抗凝劑。
2.盛放雞血細胞液的容器,最好是塑料容器。雞血細胞破碎以後釋放出的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由於細胞內DNA的含量本來就比較少,再被玻璃容器吸附去一部分,提取到的DNA就會更少。因此,實驗過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燒杯和試管,這樣可以減少提取過程中DNA的損失。
3.獲取較純凈的DNA的關鍵步驟。
(1)充分攪拌雞血細胞液DNA存在於雞血細胞的細胞核中。將雞血細胞液與蒸餾水混合以後,必須用玻璃棒沿一個方向快速攪拌,使雞血細胞加速破裂,並釋放出DNA。
(2)沉澱DNA時必須用冷酒精實驗前必須准備好大量的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並在冰箱(至少5S以下)中至少存放24 h。
(3)正確攪拌含有懸浮物的溶液實驗步驟3、5、7,都需要用玻璃棒攪拌。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在進行步驟3、5時,玻璃棒不要直插燒杯底部,而且攪拌要輕緩,以便獲得較完整的DNA分子。進行步驟7時,要將玻璃棒插入燒杯中溶液的中間,用手緩慢轉動510 min。
三 參考資料
實驗原理的補充介紹
1.DNA的釋放 DNA位於雞血細胞的細胞核中,正常情況下不會釋放出來。為了使DNA從細胞核中釋放出來,實驗中採用了向雞血細胞液中加入蒸餾水並且攪拌的方法。蒸餾水對於雞血細胞來說,是一種低滲液體,水分可以大量進入血細胞內,使血細胞破裂。同時,再加上攪拌的機械作用,就加速了雞血細胞的破裂(細胞膜和核膜的破裂),於是釋放出DNA,當然也有RNA。但是,釋放出來的大量DNA和RNA往往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
2.將DNA與蛋白質分離 根據二者的特性,即在濃度較高的氯化鈉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2 moL/L )中,核蛋白容易解聚,游離出DNA。而DNA在濃度較高的氯化鈉溶液中的溶解度很高,Na+與帶負電的DNA結合成DNA鈉鹽。這時DNA在溶液中呈溶解狀態。
3.DNA的析出與獲取 利用DNA在濃度較低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解度小的原理,向含有DNA的濃度較高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大量(300 mL )蒸餾水,稀釋氯化鈉溶液,使DNA的溶解度下降,而蛋白質的溶解度增高(這就是蛋白質的鹽溶現象),從而使二者分離。這時,加上不停地攪拌,溶解度下降的DNA逐漸呈絲狀物。再通過過濾,濾去蛋白質,就可以獲取DNA的黏稠物了。如果採用離心法則更好,用4 000 r/min 的旋轉頻率,離心15 min ,除去上清液(含有蛋白質),留下的沉澱物中含DNA。
4.DNA的再溶解 再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去溶解DNA黏稠物。
5.DNA的沉澱和濃縮 除去了蛋白質的核酸溶液,必須再進一步沉澱和濃縮。最常用的方法是酒精沉澱法。就是將含有Na+的DNA溶液,加入到相當於其兩倍體積的體積分數為95%冷酒精溶液中,混勻以後可以使DNA沉澱、濃縮,形成含雜質較少的DNA絲狀物,懸浮於溶液中。如果出現的絲狀物較少,可以將此混合液再放入冰箱中冷卻幾分。濃縮後的DNA絲狀物,可以用緩緩旋轉玻璃棒的方法捲起(因為玻璃棒有吸附DNA的作用)。
6.DNA的鑒定 本實驗中鑒定DNA的方法為二苯胺法(配方見下述的「葯品配製」)。二苯胺法的原理是:DNA中嘌呤核苷酸上的脫氧核糖遇酸生成ω-羥基-γ酮基戊醛,它再和二苯胺作用而顯現藍色(溶液呈淺藍色)。
鑒定時溶液藍色的深淺,與溶液中DNA含量的多少有關。
二苯胺試劑的配製
A液: 15 g二苯胺溶於100 mL 冰醋酸中,再加15 mL濃硫酸,用棕色瓶保存。如冰醋酸呈結晶狀態,則需加溫後待其熔化,再使用。
B液: 乙醛的體積分數為0.2%的溶液。
配製: 將0.1 mL B液加入到10 mL A液中,現配現用。
DNA粗提取與鑒定的另一種方法
1.材料用具
新鮮菜花(或蒜黃、菠菜)。
塑料燒杯,量筒,玻璃棒,尼龍紗布,陶瓷研缽,試管,試管架,試管夾,漏斗,酒精燈,石棉網,三角架,火柴,刀片,天平。
研磨液,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二苯胺試劑,蒸餾水。
2.方法步驟
(1)DNA的粗提取
①准備材料 將新鮮菜花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放入冰箱冷凍室,至少24 h。
②取材 稱取30 g菜花,去梗取花,切碎。
③研磨 將碎菜花放入研缽中,倒入10 mL研磨液,充分研磨10 min 。
④過濾 在漏斗中墊上尼龍紗布,將菜花研磨液濾入燒杯中(有條件的學校可將濾液倒入塑料離心管中進行離心,用1 000r/min的旋轉頻率,離心25 min,取上清液放入燒杯中)。在4 ℃冰箱中放置幾分後,再取上清液。
⑤加冷酒精 將一倍體積的上清液倒入兩倍體積的體積分數為95%的冷酒精溶液中,並用玻璃棒緩緩地輕輕攪拌溶液(玻璃棒不要直插燒杯底部)。沉澱35 min後,可見白色的DNA絮狀物出現。用玻璃棒緩緩旋轉,絮狀物會纏在玻璃棒上。
(2)DNA的鑒定
①配製二苯胺試劑 取0.1 mL B液,滴入到10 mL A液中,混勻。
②鑒定 取4 mL DNA提取液放入試管中,加入4 mL 二苯胺試劑,混勻後觀察溶液顏色(不變藍)。用沸水浴(100 ℃)加熱10 min 。在加熱過程中,隨時注意試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逐漸出現淺藍色)。
研磨液的配製方法
Tris:10.1 g(相對分子質量為121.14),先加50 mL 蒸餾水溶解,用物質的量濃度為2 moL/L 的鹽酸調至pH8.0,再加下述葯品。
NaCl:8.76 g(相對分子質量58.44)
EDTA:37.2 g(相對分子質量372.24)
SDS:20 g(相對分子質量288.3)
待上述葯品全部溶解後,再用蒸餾水定容至1 000 mL。
若在室溫低於20 ℃時配製葯液,SDS呈沉澱析出,此時需要加溫,才能將SDS溶解。如果提前配製的研磨液出現了沉澱,則應加溫使沉澱溶解後再使用。
研磨液中幾種葯品的作用
SDS(十二烷基磺酸鈉):可使蛋白質變性,與DNA分離。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為DNA酶的抑制劑,可以防止細胞破碎後DNA酶降解DNA。
物質的量濃度為0.15 moL/L的氯化鈉溶液:能很好地溶解DNA。
Tris/HCl:提供緩沖體系,DNA在這個緩沖體系中呈穩定狀態。(Tris為三羥甲基氨基甲烷)
鑒定DNA的其他方法 用紫外燈照射法鑒定DNA效果很好。具體鑒定方法如下。
1.配製染色劑。用蒸餾水配製萬分之五的溴化乙錠(EB)溶液。
2.將玻璃棒上纏繞的白色絮狀物抹於蠟紙上,再滴1滴EB溶液染色。
3.將蠟紙放在紫外燈(260 nm)下照射(暗室中),可見橙紅色的螢光(DNA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80 nm處)。
2. DNA提取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DNA的粗提取
①准備材料
將新鮮菜花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放入冰箱冷凍室,至少24
h。
②取材
稱取30
g菜花,去梗取花,切碎。
③研磨
將碎菜花放入研缽中,倒入10
mL研磨液,充分研磨10
min
。
④過濾
在漏斗中墊上尼龍紗布,將菜花研磨液濾入燒杯中(有條件的學校可將濾液倒入塑料離心管中進行離心,用1
000r/min的旋轉頻率,離心25
min,取上清液放入燒杯中)。在4
℃冰箱中放置幾分後,再取上清液。
⑤加冷酒精
將一倍體積的上清液倒入兩倍體積的體積分數為95%的冷酒精溶液中,並用玻璃棒緩緩地輕輕攪拌溶液(玻璃棒不要直插燒杯底部)。沉澱35
min後,可見白色的DNA絮狀物出現。用玻璃棒緩緩旋轉,絮狀物會纏在玻璃棒上。
(2)DNA的鑒定
①配製二苯胺試劑
取0.1
mL
B液,滴入到10
mL
A液中,混勻。
②鑒定
取4
mL
DNA提取液放入試管中,加入4
mL
二苯胺試劑,混勻後觀察溶液顏色(不變藍)。用沸水浴(100
℃)加熱10
min
。在加熱過程中,隨時注意試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逐漸出現淺藍色)。
研磨液的配製方法
Tris:10.1
g(相對分子質量為121.14),先加50
mL
蒸餾水溶解,用物質的量濃度為2
moL/L
的鹽酸調至pH8.0,再加下述葯品。
NaCl:8.76
g(相對分子質量58.44)
EDTA:37.2
g(相對分子質量372.24)
SDS:20
g(相對分子質量288.3)
待上述葯品全部溶解後,再用蒸餾水定容至1
000
mL。
若在室溫低於20
℃時配製葯液,SDS呈沉澱析出,此時需要加溫,才能將SDS溶解。如果提前配製的研磨液出現了沉澱,則應加溫使沉澱溶解後再使用。
研磨液中幾種葯品的作用
SDS(十二烷基磺酸鈉):可使蛋白質變性,與DNA分離。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為DNA酶的抑制劑,可以防止細胞破碎後DNA酶降解DNA。
物質的量濃度為0.15
moL/L的氯化鈉溶液:能很好地溶解DNA。
Tris/HCl:提供緩沖體系,DNA在這個緩沖體系中呈穩定狀態。(Tris為三羥甲基氨基甲烷)
鑒定DNA的其他方法
用紫外燈照射法鑒定DNA效果很好。具體鑒定方法如下。
1.配製染色劑。用蒸餾水配製萬分之五的溴化乙錠(EB)溶液。
2.將玻璃棒上纏繞的白色絮狀物抹於蠟紙上,再滴1滴EB溶液染色。
3.將蠟紙放在紫外燈(260
nm)下照射(暗室中),可見橙紅色的螢光(DNA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80
nm處)。
3. 濃縮DNA方法有哪些(至少三種)
提取DNA的具體步驟
1.破碎細胞,釋放DNA
雞血細胞中的DNA與核蛋白結合,位於雞血細胞的細胞核中,正常情況下是不會釋放出來的。為了使DNA從細胞核中釋放出來,需要向雞血細胞液中加入蒸餾水,並且攪拌,從而使血細胞膜和核膜脹破。用玻璃棒攪拌可以加速細胞的破裂。注意應沿一個方向快速攪拌,但也不能太快太猛,防止打碎DNA。一般5~10 mL的雞血細胞液加入20 mL蒸餾水攪拌5 min。釋放出來的大量DNA和RNA往往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應用3~4層紗布進行過濾,除去一些顆粒較大的雜質。
2.溶解細胞核內的DNA
在濃度較高的NaCl溶液中核蛋白容易解聚,游離出的DNA溶解在溶液中。在溶液中加入兩倍體積的濃度為2 mol/L的NaCl溶液,攪拌1 min。注意應沿一個方向攪拌,使DNA充分溶解。
3.DNA的析出
將溶液中的DNA與其他雜質分離,這一步驟是實驗成敗的關鍵。教材中列舉了提取DNA的三種方案,本案例選取方案一。加蒸餾水降低NaCl溶液濃度,使DNA析出。實驗中應該緩慢貼壁加入蒸餾水,並輕輕地沿一個方向不停地均勻攪拌,以利於DNA分子的附著和纏繞。同時應注意控制加水量,使NaCl溶液的終濃度為0.1~0.2 mol/L。加水過程一般分三次進行,當總加水量為300 mL左右時,DNA已基本析出。加水太多、溶液過稀,會使DNA分子又重新溶解。
用3~4層紗布對DNA稀釋液進行過濾,濾去蛋白質,收集DNA的黏稠物。如果採用離心法,效果更好。用4 000 r/min轉速的離心機,離心15 min,除去上清液(含有蛋白質),留下的沉澱物中含有DNA。此時注意觀察DNA黏稠物的顏色。
4.DNA的初步純化
如果提取的DNA量不夠多且其中含有較多雜質,或者加入溶液和攪拌等操作過程不規范,都會導致實驗現象不明顯,常常使製取的DNA粗製品不能顯示出DNA的本色──白色。為了增進實驗效果,需要對DNA粗製品進行簡單的提純,下面的方案可供參考。
將DNA黏稠物再溶解,繼續用2 mol/L的NaCl溶液20 mL溶解DNA黏稠物,仍舊沿一個方向不停攪拌3 min,使DNA充分溶解,以免損失。用3~4層紗布進行過濾(或離心),濾去雜質,收集含有DNA的濾液。向濾液中貼壁緩慢加入50 mL預冷的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並用玻璃棒朝一個方向緩慢、均勻地攪拌,溶液中會出現DNA絲狀物。
實驗一般要求採用預冷的95%的乙醇,但對比結果顯示,常溫下的乙醇溶液也可產生明顯效果。從理論上分析,預冷的乙醇溶液具有以下優點。一是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降解;二是降低分子運動,易於形成沉澱析出;三是低溫有利於增加DNA分子柔韌性,減少斷裂。此時懸浮於溶液中的DNA絲狀物相對含雜質較少,如果出現的絲狀物較少,可以將此混合液再放入冰箱中冷卻幾分鍾。濃縮後的DNA絲狀物,可以用緩緩旋轉玻璃棒的方法捲起(因為玻璃棒有吸附DNA的作用)。如果DNA絲狀物較少,不易吸附在玻璃棒上,也可以用筷子等表面粗糙的用具來幫助DNA分子纏繞。
DNA的純化還有許多其他方法。例如,添加質量分數為25%的十二烷基磺酸鈉(SDS)溶液,使蛋白質變性後與DNA分開。隨後,加入氯仿—異丙醇混合液(體積比為24∶1),通過離心將蛋白質及其他雜質除去,取上清液。可重復上述操作幾次,直至上清液變成透明的黏稠液體。此外苯酚可以迅速使蛋白質變性,抑制核酸酶的活性。利用苯酚處理後,離心分層,DNA溶於上層水相,蛋白質變性存在於酚層中,這時可用分液漏斗或吸管等儀器將二者分開。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的條件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比較實驗結果。
5.DNA的鑒定
二苯胺法二苯胺試劑的配製及鑒定DNA的方法參見教科書。需要注意的是,二苯胺試劑在冰箱內可保存6個月,使用前需搖勻。
紫外燈照射法用蒸餾水配製質量分數為0.05%的溴化乙錠(EB)溶液,將玻璃棒上纏繞的白色絮狀物抹到蠟紙上,再滴1滴EB溶液染色。將蠟紙放在紫外燈(260 nm)下照射(暗室中),可呈現橙紅色的螢光(DNA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60 nm處)。
電泳法此方法適合鑒定純度較高的DNA。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參考本專題課題2的實驗案例和參考資料部分。
案例二 以菜花為實驗材料進行DNA的粗提取
課前准備 將新鮮菜花和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溶液放入冰箱冷凍室24 h。
提取DNA的具體步驟
1.取材 稱取30 g菜花,去梗取花,切碎。
2.研磨 將碎菜花放入研缽中,倒入10 mL研磨液,充分研磨10 min。
研磨液的配製方法如下。將10.1 g Tris加入到50 mL蒸餾水中,使其溶解,然後,用2 moL/L的HCl溶液調節pH至8.0,再加入8.76 g NaCl 、37.2 g EDTA 、20 g SDS。待上述葯品全部溶解後,再用蒸餾水定容至1 000 mL。
教材中建議採用洗發香波、洗滌劑等一些去污劑,使植物細胞膜破碎,釋放DNA。學生可以設置對照實驗,比較哪一種方法可以提取到純度更高的DNA。一般實驗室提取高純度的DNA都採用一種陽離子去污劑──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銨分離緩沖液,使細胞膜破碎,同時將DNA與植物中多糖等雜質分開,再用氯仿—異丙醇混合液(體積比為24∶1)抽提去除雜質蛋白,得到高純度的DNA。
3.過濾 在漏斗中墊上尼龍紗布,將菜花研磨液過濾到燒杯中(有條件的學校可將濾液倒入塑料離心管中進行離心,用1000 r/min的轉速,離心2~5 min,取上清液放入燒杯中)。在4 ℃冰箱中放置幾分鍾後,再取上清液。
4.沉澱 將一倍體積的上清液倒入兩倍體積的體積分數為95%的預冷乙醇溶液中,並用玻璃棒緩緩、輕輕地攪拌溶液(玻璃棒不要直插到燒杯底部)。沉澱3~5 min後,可見白色的DNA絮狀物出現。用玻璃棒緩緩旋轉,將絮狀物纏繞在玻璃棒上。
我是學生物的,這是教材上的,至於3種方法我不知道啊。。。只是做一下任務,呵呵
4. DNA提取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DNA的粗提取
①准備材料
將新鮮菜花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放入冰箱冷凍室,至少24
h。
②取材
稱取30
g菜花,去梗取花,切碎。
③研磨
將碎菜花放入研缽中,倒入10
mL研磨液,充分研磨10
min
。
④過濾
在漏斗中墊上尼龍紗布,將菜花研磨液濾入燒杯中(有條件的學校可將濾液倒入塑料離心管中進行離心,用1
000r/min的旋轉頻率,離心25
min,取上清液放入燒杯中)。在4
℃冰箱中放置幾分後,再取上清液。
⑤加冷酒精
將一倍體積的上清液倒入兩倍體積的體積分數為95%的冷酒精溶液中,並用玻璃棒緩緩地輕輕攪拌溶液(玻璃棒不要直插燒杯底部)。沉澱35
min後,可見白色的DNA絮狀物出現。用玻璃棒緩緩旋轉,絮狀物會纏在玻璃棒上。
(2)DNA的鑒定
①配製二苯胺試劑
取0.1
mL
B液,滴入到10
mL
A液中,混勻。
②鑒定
取4
mL
DNA提取液放入試管中,加入4
mL
二苯胺試劑,混勻後觀察溶液顏色(不變藍)。用沸水浴(100
℃)加熱10
min
。在加熱過程中,隨時注意試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逐漸出現淺藍色)。
研磨液的配製方法
Tris:10.1
g(相對分子質量為121.14),先加50
mL
蒸餾水溶解,用物質的量濃度為2
moL/L
的鹽酸調至pH8.0,再加下述葯品。
NaCl:8.76
g(相對分子質量58.44)
EDTA:37.2
g(相對分子質量372.24)
SDS:20
g(相對分子質量288.3)
待上述葯品全部溶解後,再用蒸餾水定容至1
000
mL。
若在室溫低於20
℃時配製葯液,SDS呈沉澱析出,此時需要加溫,才能將SDS溶解。如果提前配製的研磨液出現了沉澱,則應加溫使沉澱溶解後再使用。
研磨液中幾種葯品的作用
SDS(十二烷基磺酸鈉):可使蛋白質變性,與DNA分離。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為DNA酶的抑制劑,可以防止細胞破碎後DNA酶降解DNA。
物質的量濃度為0.15
moL/L的氯化鈉溶液:能很好地溶解DNA。
Tris/HCl:提供緩沖體系,DNA在這個緩沖體系中呈穩定狀態。(Tris為三羥甲基氨基甲烷)
鑒定DNA的其他方法
用紫外燈照射法鑒定DNA效果很好。具體鑒定方法如下。
1.配製染色劑。用蒸餾水配製萬分之五的溴化乙錠(EB)溶液。
2.將玻璃棒上纏繞的白色絮狀物抹於蠟紙上,再滴1滴EB溶液染色。
3.將蠟紙放在紫外燈(260
nm)下照射(暗室中),可見橙紅色的螢光(DNA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80
nm處)。
O(∩_∩)O~
5. 提取細胞中的DNA和蛋白質都需要用蒸餾水漲破細胞 這句話為什麼錯了 DNA不能用蒸餾水嗎
用蒸餾水漲破細胞多見於提取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在其他地方中的應用少見,提取DNA是不需要該操作的。而且無論是提取細胞中的DNA,還是提取蛋白質,都有很多的方法,所以「都需要」也是錯誤的。
6. DNA提取過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設備有哪些他們各自使用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一:人體DNA的簡易提取法
★所需的材料:①一茶匙鹽,放進一杯水(自來水即可,絕對不能有雜質)里完全溶解、②一個干凈的小玻璃杯、③一些洗滌液(去超市買正規的)、④一根滴管(可在化學品試劑店買)、⑤酒精度在50°以上的冰鎮烈性酒(桶釀燕麥威士忌、質量上乘的杜松子酒、高度伏特加酒,或者抗菌酒精都能實現這項工作) ★製取方法:在干凈的小玻璃杯里放入一茶匙洗滌液並用三茶匙水(自來水即可,絕對不能有雜質)稀釋。用鹽水在嘴裡用力漱洗30秒鍾左右,然後吐進稀釋的洗滌液之中。用力攪拌混合物幾分鍾,然後非常小心地把兩茶匙冰鎮烈酒順著玻璃杯的側壁倒進去。如果你的手不能拿穩,可以使用滴管,把杯子稍微傾斜一下會對此有所幫助。這個步驟要求注意力非常集中,而且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必須要形成一個涇渭分明的水和酒之間的界限。如果你做到了細心謹慎,就將在鹽和漱口水混合液的頂部形成單獨的一層;等幾分鍾之後,你就會看到在酒之中開始形成紡錘形、白色、線狀的團塊樣物質。這就是你的DNA。接下來如果有條件的話,可用1280倍的顯微鏡觀察…… ★注意事項:在開始之前,一定要保證你的口腔是干凈的。如果剛吃完東西,要等4個多小時後才能提取,以確保提取的精度。
二:動物DNA的簡易提取法
(略為復雜一些) ★所需的材料:①雞血細胞液5~10毫升(後面有雞血細胞液的製作方法)、②鐵架台、③鐵環、④鑷子、⑤三角架、⑥酒精燈、⑦石棉網、⑧載玻片(可在化學品試劑店買)、⑨玻璃棒、⑩濾紙、⑾滴管(化學品試劑店買)、⑿量筒(100ml一個)、⒀燒杯(100ml一個,50ml和500ml各2個)、⒁試管(20ml2個)、⒂漏斗(建議買3個)、⒃試管夾(建議買4個)、⒄紗布(建議買4個)、⒅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就是濃度為95%的酒精,實驗前置於冰箱內冷卻24小時,建議冷藏室的溫度調節在4°~6°之間最好)、⒆蒸餾水(不少於500毫升)、⒇質量濃度為0.1%克/ml(毫升)的檸檬酸鈉溶液、(21)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摩爾)/L(升)和0.015mol/L的氯化鈉溶液、(22)二苯胺試劑(本試劑是成瓶的)。 ★製取方法:①制備雞血細胞→取剛殺過的雞血(要干凈,不能有雜質)50毫升左右,加入檸檬酸鈉防止凝血;除去上面的清液,因為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②提取核物質→加蒸餾水(一般是雞血細胞的2倍半)並用玻璃棒攪拌不少於5分鍾,使血細胞破裂,釋放出的DNA往往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③溶解核內DNA→DNA在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解度很高,用2mol/L的氯化鈉溶液可以加速核蛋白解聚,游離出DNA。④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加蒸餾水降低氯化鈉溶液的濃度至0.14mol/L,此時DNA的溶解度下降,蛋白質的溶解度增高,從而使DNA和蛋白質分離,析出DNA(注意:此步驟要精確濃度)。⑤濾出含DNA的粘稠物→用紗布過濾得到絲狀DNA的粘稠物。⑥DNA粘稠物再溶解→加入2mol/L的氯化鈉溶液後,充分攪拌,使DNA溶解。⑦過濾含DNA的氯化鈉溶液→用新紗布過濾。⑧提取較純凈的DNA→加入冷卻的濃度為95%的酒精,使DNA沉澱、濃縮、形成含雜質較少的白色絲狀物。⑨DNA的鑒定→DNA的鑒定可用二苯胺法,DNA遇到二苯胺變為藍色;還可以用「甲基綠」法,「甲基綠」使DNA變為藍綠色。 ★注意事項:①盛放雞血細胞的容器,最好是塑料容器。雞血細胞破碎後,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因此,實驗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燒杯和試管,可以減少提取過程中DNA的損失。②實驗中攪拌含有懸浮物的溶液時,玻璃棒不要直插燒杯底部,同時攪拌要輕慢。③用「甲基綠」法鑒別DNA時,可將「甲基綠」直接滴到玻璃棒的絲狀物上後,要用水充分沖洗掉浮色後再觀察。
三:植物DNA的簡易提取法
(提取時千萬要注意裡面的步驟!!!) ★所需的材料:①新鮮菜花(或蒜黃、菠菜)。②塑料燒杯一個。③量筒(規格和數量同上)。④玻璃棒一個。⑤尼龍紗布(數量同上)。⑥陶瓷研缽一個(最好用陶瓷的)。⑦試管(數量同上,沒標明數量的要同時准備兩個,以備用)。⑧試管架(數量同上)⑨試管夾(數量同上)。⑩漏斗(數量同上)。⑾酒精燈一個。⑿石棉網(數量同上)。⒀三角架。⒁火柴一把(小火柴)。⒂刀片一把(小刀即可)。⒃天平。⒄研磨液(可在化學品試劑店買)。⒅體積為95%的酒精溶液(體積就是濃度)。⒆二苯胺試劑一瓶。⒇蒸餾水(不少於500毫升)。(21)塑料離心機一台(也可用食品加工機代替)。 ★製取方法:①准備材料→將新鮮菜花和濃度為95%的酒精溶液放入冰箱冷凍室內,至少24個小時,建議48個小時,冷凍室的溫度要調成-18°以下。②取材→稱取30克菜花,去梗取花,切碎。③研磨→將碎菜花放入研缽內,倒入10毫升研磨液,充分研磨10分鍾,建議15分鍾。④過濾→在漏斗中墊上尼龍紗布,將菜花研磨液濾入燒杯中(有條件的可將濾液濾入塑料離心機中離心,用1000轉/分鍾的速度旋轉,離心5分鍾,取出上面的清澈液體放入燒杯中。[也可用食品加工機代替,但速度一定要有保證!])在4°的冷藏室中放置5~6分鍾後,再取上面的清澈液體。⑤加冷酒精→將一倍體積的清澈液體倒入兩倍體積濃度為95%的冷酒精中,並用玻璃棒緩緩地輕輕地攪拌溶液(玻璃棒不要插入燒杯底部)。沉澱3~5分鍾後,可見白色的DNA絮狀物出現。用玻璃棒緩緩旋轉,絮狀物會纏在玻璃棒上。⑥配製二苯胺試劑→取0.1毫升B液,滴入到10毫升A液中,混勻。⑦鑒定→取4毫升DNA提取液放入試管中,加入4毫升二苯胺試劑,混勻後觀察溶液顏色(不變藍)。用沸水浴(100°)加熱10分鍾。在加熱過程中,隨時注意試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逐漸出現淺藍色)。 ★注意事項:①一定的冷凍時間是絕對要掌握好的,因為植物的DNA提取不易。②研磨的時間也要掌握好,理由同前。③要想好一切步驟,一舉呵成,就是要抓緊時間,理由同前。
7. 下列關於「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敘述,錯誤的是()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B.DNA既
A、理論上只要含有DNA的生物組織均可作為該實驗的材料,因此酵母和菜花均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故A選項正確;
B、DNA既可溶於2 mol/L NaCl溶液也溶於蒸餾水,故B選項正確;
C、向雞血細胞液中加蒸餾水攪拌,可使破裂細胞,釋放DNA,但不會觀察到玻棒上有白色絮狀物,故C選項錯誤;
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試劑沸水浴加熱,冷卻後變藍,故D選項正確.
故選:C.
8. 菜花dna提取實驗...請教
幾種新材料的DNA粗提取與鑒定介紹
3.1新鮮菜花(或蒜黃、菠菜)DNA粗提取與鑒定
一.材料用具
新鮮菜花(或蒜黃、菠菜)。
塑料燒杯,量筒,玻璃棒,尼龍紗布,陶瓷研缽,試管,試管架,試管夾,漏斗,酒精燈,石棉網,三角架,火柴,刀片,天平。
研磨液,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二苯胺試劑,蒸餾水。
二.方法步驟
(1)DNA的粗提取
①准備材料 將新鮮菜花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放入冰箱冷凍室,至少24 h。
②取材 稱取30 g菜花,去梗取花,切碎。
③研磨 將碎菜花放入研缽中,倒入10 mL研磨液,充分研磨10 min 。
④過濾 在漏斗中墊上尼龍紗布,將菜花研磨液濾入燒杯中(有條件的學校可將濾液倒入塑料離心管中進行離心,用1 000r/min的旋轉頻率,離心25 min,取上清液放入燒杯中)。在4S冰箱中放置幾分後,再取上清液。
⑤加冷酒精 將一倍體積的上清液倒入兩倍體積的體積分數為95%的冷酒精溶液中,並用玻璃棒緩緩地輕輕攪拌溶液(玻璃棒不要直插燒杯底部)。沉澱35 min後,可見白色的DNA絮狀物出現。用玻璃棒緩緩旋轉,絮狀物會纏在玻璃棒上。
(2)DNA的鑒定
①配製二苯胺試 劑取0.1 mL B液,滴入到10 mL A液中,混勻。
②鑒定 取4 mL DNA提取液放入試管中,加入4 mL 二苯胺試劑,混勻後觀察溶液顏色(不變藍)。用沸水浴(100 ℃)加熱10 min 。在加熱過程中,隨時注意試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逐漸出現淺藍色)。
9. DNA能溶解在蒸餾水中嗎
DNA的親水性,易溶於水。在無機物水中能溶解,在有機物中不能溶解。